文資保存 十八案獲二億餘補助

市定古蹟許嵩煙宅獲得中央調研經費,踏出古蹟再現風華第一步。(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市府迎接「台南四百」,但許多珍貴建築的「容顏」盡失,文資處積極爭取預算,有的調研文資的前世今生,有的檢測「肌膚」,有的正準備「修修臉」,希望透過三億五千餘萬元的相關經費,再現台南榮光。 麻豆大埕郭舉人宅,家族自費搭設鋼棚架,保護家族資產之心獲得中央激賞,優先獲二五0萬元補助。(文資處提供) 文資處表示,許多私有文資被政府指定登錄後,徬徨如何處理,經文資處輔導協助,今年度至今共有十八案獲得中央補助共兩億一千萬元,若再加上市府和所有權人自籌款,總計三億五千餘萬元經費。十八案中,兩案為調研、六案設計、六案整修及兩案管理經費。 其中,市定古蹟的許嵩煙宅,因建物外型獨特,曾是台南重要地標,東門美術館閒置十餘年後,建物日漸受損,文資處幾經溝通,獲得總經費二六八萬元調研經費,跨出古蹟修復第一步,老屋可望重生,再現風華! 另一個獲得市定古蹟麻豆大埕郭舉人宅,郭家相當積極,自費兩百餘萬元搭設鋼棚架,保護家族資產之心,獲得中央激賞,優先獲二五0萬元補助。 另外,延宕多年的法華寺修復計畫,因古蹟認知和寺方不同,拖延多年,建物受天災受損,雙方建立互信共識,今年獲五四0萬元規劃設計補助,再現榮光,指日可待。 其他獲設計補助如國定古蹟祀典武廟全境修繕工程、市定古蹟麻豆林家三房祖厝修復等;整修部分,歷史建築原台南農校日式宿舍群修復再利用,獲一億五千餘萬元修復補助,為此次金額最高。 其他獲修復補助的尚有市定古蹟學甲慈濟宮、歷史建築菁寮國小木造禮堂暨舊辦公室修繕以及國定古蹟祀典武廟全境修繕工程等。

Read More

大東夜市分裂 原攤商陳情

大東夜市一分為二,部分攤商未獲續約通知,不知何去何從,議會國民黨團指大東租地案問題多,要求市府介入協助。(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大東夜市因經營團隊重新洗牌,一分為二,包括原大東夜市和新成立的大東東夜市,攤商自救會向議員陳情,議會國民黨團二十九日召開記者會,要求保障原攤商權益,市府介入協調;市場處指會保障攤商權益。 黨團書記長蔡育輝、王家貞、林美燕、李中岑、許至椿、盧崑福、蔡淑惠等人出席,召開「官、民代、特權勾結、攤販要哭無目屎」記者會,邀請大東夜市自救會代表和市府相關單位出席。 黨團要求政風處先處理在前市長賴清德時代,市農會未依約無償捐贈土地給市府手續完成後,即給大樓建照和使照,經訴訟雖取回土地,當時市農會已租給夜市收租金,市府卻無要求應依比例追回租金。 大東夜市一分為二,部分攤商未獲續約通知,不知何去何從,議會國民黨團指大東租地案問題多,要求市府介入協助。(記者林雪娟攝) 另,因土地分屬市府、市農會,許多攤商未接獲續約通知,認為大東夜市民代門神們,毫不關心攤商的明天在哪?希望各界聆聽攤商心聲。 攤商指新團隊大漲租金,每日二五0元漲至四五0元,漲幅達八成,且未保障原攤商權益,恐數百攤商將被逼出走,生計斷炊,不知何去何從。黨團分析,夜市相關收入兩年約上億元,希望協調攤商至正公告的大益夜市營生,以照顧攤商為原則。 市場管理處處長陳豪吉說明,新業者跟攤商的糾紛已有一段時日,新業者尚未提出申請,是要做夜市或停車場,會開會擬定配套措施解決問題。財稅局強調大東夜市案採公開標租,經市場競價機制,過程公正公開,並無圖利特定對象、民代介入等。 大東夜市二十九日為最後一天營業,原大東夜市九月十一日重新開幕,新成立大東東夜市則預定九月十八日開幕,都維持一、二、五的三天營業時間。

Read More

中元紙錢集中燒 空氣清新又環保

中元節到,民政局推金紙集中燒和以功代金方案,強調中元祈福重誠心,環保兼具空氣清新。(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中元節將屆,迎接這個傳統重要節日,民眾準備豐盛祭品及紙錢參與普度祭拜儀式,祈求一整年平安順遂。民政局說,中元祈福重誠心,環保兼具空氣清新。 民政局說,隨著社會進步和環保意識提升,中元普度儀式也要注重綠色環保,各區公立納骨塔陸續舉辦中元法會,開放民眾參與普度,為讓藍天持續,除宣導「紙錢集中燒」政策,將紙錢集中後,由專車運往台南市「淨圓滿」環保金爐,減輕焚燒紙錢產生的空氣汙染,也呼籲民眾配合紙錢集中前,務必移除香腳、香灰及塑膠袋,在傳承傳統當下,共同守護環境。 民政局說,在傳統文化傳承中,推動低碳城市政策,以環保方式緬懷過去,展望更美好未來,希望打造台南為宜居城市並且愛地球。 除紙錢集中燒,也鼓勵民眾透過「以功代金」方式做功德,將紙錢香支費用轉化為一份特殊心意,幫助需要幫助的慈善機構,金紙減量但心意不減,除展現對傳統尊重,更是對社會的貢獻。

Read More

紐西蘭牛乳零關稅衝擊 酪農叫苦

記者陳佳伶∕柳營報導 二0二五年紐西蘭牛乳零關稅進口,將嚴重衝擊本土酪農業。立委陳亭妃廿九日邀請農業部長陳吉仲南下柳營農會和酪農座談,酪農發言踴躍,由牛糞處理到生乳收購等問題大吐苦水,要求政府保障酪農權益。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今年簽滿十年,二0二五年台紐經濟合作協定將全面生效,屆時紐西蘭牛奶將可零關稅進口台灣,陳亭妃接到安南區酪農業者陳情,安排陳吉仲率團隊南下聽取業者心聲。 業者說,牛糞處理困難重重,飼養成本大增,加上面臨紐西蘭牛乳零關稅進口的壓力,未來不知如何走下去,晚上常難以入眠。 也有業者言直言,農業部要輔導農民必須用對方法,國內應盡速建構剩餘生乳加工處理機具設置;國內生乳品質已達國際標準,應鼓勵使用低溫殺菌方式製成鮮乳,與國外進口乳品做區隔。 還有酪農戶說,鼓勵國產牛奶做學童乳,並請農業部嚴格區隔建立進口保久乳和台灣鮮奶的標示,以免消費者上當。 陳吉仲表示,為讓酪農產業永續發展,農業部設定國內生乳產量占總需求量九成為目標, 陳亭妃說,台灣本土酪農權益,政府一定要照顧,新鮮高品質的國產鮮乳,和大量叩關的進口液態乳一定要做清楚區分,保障消費者不被混淆;並要求農業部針對今年冬季酪農生乳銷售,做出保價保量,才能讓本土酪農對政府有信心;應成立酪農產業發展基金研擬補助機制,保障本土酪農應對進口液態乳的挑戰。

Read More

登革熱案例近10年來次高 謝龍介籲賴、黃積極防疫

前議員謝龍介指登革熱十年來次高,「清德、偉哲喝飽了沒」?(翻拍謝龍介臉書)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登革熱突破兩千五百例,近日每天案例都上百例起跳,創下近十年來次高紀錄。前議員謝龍介痛批忙著喝珍奶的副總統賴清德、台南市長黃偉哲,「喝飽了沒」?應把皮繃緊、積極防疫。 謝龍介回顧,二0一四年底,賴清德連任市長成功,李全教當選議長,賴不高興,宣布不進議會備詢,接下來兩百多天,賴無視司法程序、不把憲政體制當一回事,監察院約詢、彈劾,依舊我行我素。 謝龍介回顧台南的登革熱歷史,無論是病例躍居全國第一、出現首例重症死亡,賴清德為個人政治聲望豪賭,把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當賭注,市長不依法備詢、市府螺絲調滿地。 當時,賴眼看勢態一發不可收拾,自稱「改革達成階段性成果」,改回議會備詢;謝龍介說,當年因賴清德的傲慢自私、市府荒廢怠忽,導致疫情完全失控,那段慘痛教訓,至今讓人餘悸猶存。 謝龍介說,當年的市長如今選總統,大談要請中國大陸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吃蝦仁飯、喝全糖珍奶,而黃偉哲馬上發文分享「全糖市」珍奶榜單。 謝龍介說,他絕對支持行銷台南,然賴、黃可否先「看顧」台南,鄉親的生命財產難道比不上珍珠奶茶更急,呼籲兩人把皮繃緊,積極防疫,這可是市民人命關天的頭等大事!

Read More

許石冥誕 弟子林沖講唱音樂人生

「咱的許石砸的歌」許石月系列活動開跑,活動多元,涵蓋講唱、講座、音樂會、市集和走讀小旅行等。(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鑽石、鑽石,亮晶晶」,許石學生、南二中畢業,近九十歲的「台灣貓王」林沖將講唱許石音樂人生。九月為許石生日,今年為其冥誕一0五歲,市圖推出「咱的許石咱的歌」許石月系列活動,涵蓋講座、講唱會、音樂會、市集及走讀小旅行等,讓所有人感受音樂的美好。 台南可說是流行音樂起源之都,戰後台灣全方位流行音樂家許石,寫下〈安平追想曲〉、〈鑼聲若響〉、〈南都夜曲〉等許多膾炙人口流行音樂。 一九三0年代,台語歌曲開始崛起,接受西樂洗禮的許石等人,開始創作台灣在地的流行音樂,帶動成立唱片公司、黑膠唱片、唱片機等,台南在一九五0年代,成為製造經銷重要據點,也是流音發展基地。 文化局長謝仕淵表示,許石除了創作外,也採集散落全台各地的台灣民謠,將傳統音樂融入流行元素,成為流音的重要推手。 許石音樂館九月舉辦「咱的許石咱的歌」系列活動,二日「與許石約會」,透過走讀,深入許石音樂發源地,探訪相關的歷史地標,了解其創作精神,他的弟子林沖也將講唱恩師作品。 台史博研究員黃裕元賞析許石的民謠歌曲、老唱片,分享當年的台語流行歌;音樂會也邀請金曲歌王謝銘祐、麵包車樂團及美籍網路名人曹璀璨,以台語歌獨特腔調和「氣口」,配合改編,讓經典曲目展現新面貌。 另外,還有音樂免廢市集、維修咖啡館、二手交易,和文鼎留聲機博物館合作推出「留聲展」等及走讀小旅行,歡迎所有人參與,感受音樂的美好。詳洽官網。

Read More

與南關線農民對談 陳吉仲帶大紅包

立委陳亭妃安排農業部長陳吉仲(站立者)到柳營農會,和酪農業者對談。(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張淑娟∕歸仁報導 農業部長陳吉仲廿九日與南關線的各區農會、農民和里長們,舉辦「與農對談」,並帶來了明年在冷鏈設施有四十億元的大紅包,及各項農民福利,歡迎各農會提出冷鏈等需求,以確保農產品預冷保鮮的好品質。 廿九日的「與農對談」由立委王定宇所促成,陳吉仲率農業部相關官員,在「徠歸仁飯店」與基層農民、農會和里長們午餐座談。王定宇也針對區內所提出的農業剩餘資源循環利用、水保工程、加工廠集貨場設備、稻米公糧收購量等議題,期望陳吉仲能多幫忙。 陳吉仲表示,三十五年前就有農漁民盼成立農業部,未來將做為農村靠山,不論農民保險、農業保險及農民退休金等各項有益於農業農民的福利制度也一一執行,近年來頻遇到的農業用水,乾旱無水可灌溉等,農業部也將斥資一百四十億元建設。 農業部長陳吉仲帶來農業利多。(記者張淑娟攝) 此外,陳吉仲強調,對農產品而言冷鏈相當重要,可延長農產品的壽命並確保品質、增加農民收益,因此農業部已斥資一百五十多億設置冷鏈,明年也編四十億要做冷鏈。另在農業機械化自動化部分也將是重點,農民可申請農機具補助,解決農業缺工問題。至於農水路也編有特別預算,而要降低溫室氣體得靠農業,因此一千萬噸循環資材再利用計畫,讓農業廢棄物為農民賺錢。 與會的農會紛紛提出要設置集貨場、資材循環再利用計畫、增收公糧、調整公糧價格及農水路修建、農村重劃等問題。陳吉仲對公糧調價直指,要讓稻米價格好,有必要減少種植面積來因應。

Read More

台首大退場 校舍規劃大曾文願景園區

市府推動台首大校舍轉型,規劃成立大增文願景園區。(市府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位於麻豆的台灣首府大學八月正式停辦,九月底進入清算程序,預計一一三年底完成清算。退場後校舍後續運用備受關注。由台南市運用部分,將成立「大曾文願景園區」。 財稅局說,這是首件私校退場後由地方政府接管案例,另將推動永康砲校及原台南榮家後續運用。 七月初,市府與教育部、經濟部、台糖公司及台首大校方成立專案小組,由副市長葉澤山擔任召集人,盤點各局處空間需求,希望學校停辦後,儘速進駐銜接,並處置退場基金一點0六億元歸墊。清算期間,市府可無償借用該校場域及設備,市府並提前啟動與台糖換訂租約行動。 首府校舍空間總坪數超過兩萬七千坪,市府使用面積超過一萬坪,約三成七。由台南市運用部分,市府將以「大曾文願景園區」為目標,規劃市民運動中心、親子遊憩、社福社教、藝文典藏、辦公廳舍等的複合式園區,並納入內政、文化部等中央單位需求,建立地方與中央互惠共好典範。 財稅局說,後續包括爭取中央補助經費對接進駐機關,評估以ROT、OT、BOT等方式,引入民間資源,營運市府所屬空間可行性,委由專業規劃空間及和中央協調維管費用,後續和教育部協商,處理台糖土地契約換定及未來免繳權利金等事宜。 市長黃偉哲說,近來陸續有私校退場,台首大是全國第一件透過中央、地方及民間三方合作,將校園保留,成為政府廳舍及公共空間案例,可節省公帑、提升土地和建物利用效率,增加民眾活動空間,各方多贏。

Read More

南台產學攜手推動產業低碳智慧化

南台產學攜手辦理溫室氣體盤查實務操作培訓課程,推動產業低碳智慧化。(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因應國際供應鏈產業淨零碳排趨勢,與永康工業區、冠瑞特裝車工業、中懋化學共同辦理「經濟部工業局產業低碳與智慧化:溫室氣體盤查實務操作培訓課程」,期協助企業完成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導入低碳智慧化技術及節能設備,以實現綠能永續目標。 南台長期深耕在地產業,近年更著力數位轉型、低碳材料、再生能源、節能、儲能及智慧系統整合等技術研究領域,並積極爭取且獲得經濟部工業局「永續發展服務機構-SD6綠色製程」技術服務機構服務能量認證單位,及工業局核定之產業低碳與智慧化輔導單位。 南台成立綠能永續低碳技術輔導團隊,由校內八十位通過ISO 14064-1碳盤查課程培訓之教師,成功輔導近六十家企業獲得一一二年經濟部工業局數位製造管理加值計畫及產業低碳與智慧化輔導計畫經費補助。 永康工業區主要產業為金屬、化學與塑膠製品業,未來產品外銷勢必面臨「碳權」及「碳稅」問題,正視企業碳排放量問題、建立碳盤查資料庫、培訓人員盤查能力、診斷能耗源能力,及研擬減碳路徑措施,才能完整落實企業低碳轉型。 南台校長吳誠文表示,因應淨零碳排與數位轉型之全球趨勢,南台除積極整合校內資源與研發成果,鏈結產官學界資源,協助企業淨零減碳、數位轉型等技術開發,更極力培育校內學生成為未來企業所需要的ESG綠領人才,為企業提供核心人才支援。

Read More

前進大南方論壇 四縣市首長交流

南台灣含澎湖等縣市首長均表示,大南方崛起已成現代進行式。(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歸仁報導 「二0二三前進大南方論壇」廿九日上午在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舉辦,台南市長黃偉哲等縣市首長們及產官學研專家齊聚,發表南部在前瞻科技與淨零永續上的發展,與會代表均同意產業發展趨勢逐步向南移動,而大南方崛起已成現代進行式。 廿九日的論壇,台南市市長黃偉哲、高雄市長陳其邁、嘉義縣長翁章梁、澎湖縣縣長陳光復等均與會,黃偉哲表示,南部科學園區S廊帶,從高雄、台南到嘉義,已經形成非常堅實的半導體科技發展,再加上已動土新設的屏東科學園區,未來將再造台灣經濟的新高峰。 陳其邁、翁章梁和陳光復等也到場發表演說,說明智慧科技與淨零低碳如何帶動城市進步。黃偉哲則呼籲南部縣市共同建立區域發展策略,協助企業到南部落地,幫助年輕人在南部安身立命。黃偉哲強調,南方攜手成為未來台灣發展火車頭已是不爭事實,台南市將做好城市治理,提供更好的環境,讓科技尖端產業龍頭及第一線發展者,都願意來台南投資發展,也讓南方成為引領台灣的火車頭。 黃偉哲也闡述大南方崛起範圍包括澎湖縣、嘉義縣市、台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等,具體呈現在南科營業額超越竹科、先進科技出現在南部及人才南漂等三方面。南科第一季產值已達四千四百億,超過竹科的四千億,也超過中科的二千九百億,而南科預計帶來的就業人口已近十萬人,預計今年年底將可超過十萬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