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政市長肯定區公所協助中輟生復學 「一個都不放棄」

張善政市長肯定區公所協助中輟生復學,「一個都不放棄」讓孩子發揮生命潛力。(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十三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頒發「一一一年度強迫入學委員會工作績效評核績優公所」。張善政市長表示,部分學生在校適應不良而發生中輟、失蹤情形,強迫入學委員會致力於協助中輟生通報、協尋、復學輔導等業務,感謝獲獎的區公所協助尋回中輟生,讓中輟生返校繼續踏上求學之路,足以改變孩子的一生,非常值得肯定。 張善政市長也說,相信每位孩子在校適應不良一定有個人原因,每個學生都有其生命價值,希望透過教育,讓孩子發揮生命的潛力,市府亦秉持一個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放棄的精神積極協助中輟生所需。 教育局表示,市府依據「各區公所強迫入學委員會工作績效評核暨獎勵實施要點」,督導各區公所發揮強迫入學委員會應有的功能,並定期評核區公所,以有效提升強迫入學執行成果。 教育局提到,一一一年度評核結果,由桃園區公所榮獲特優、平鎮區公所及龍潭區公所獲得優等、蘆竹區公所與新屋區公所獲得甲等,感謝各區公所努力協助中輟生通報、協尋及復學輔導工作,讓孩子順利就學。    

Read More

高雄結合醫院、學校及社區 攜手成立高雄第3所「旗津健康學園」

高雄結合醫院、學校及社區首創健康學園,教育局與旗津醫院打造第三座旗津健康學園。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首創結合學校、醫院與社區成立健康學園,讓醫療資源能深入校園與家庭,營造健康快樂的社區。高雄市教育局與旗津醫院十三日攜手成立「旗津健康學園」,也是高雄市成立的第三所「健康學園」。 教育局長謝文斌表示「旗津健康學園」成立後,整合所有相關醫療資源,提供在地旗津國中、旗津國小、中洲國小與大汕國小四校師生,以及當地社區居民更好的醫療照護,也隨時關心學校、社區民眾健康狀況,維護大家身心健康。 目前高雄市小港區、林園區與旗津區學校,分別已與小港醫院、健佑醫院、旗津醫院合作,合計以上三所「健康學園」受惠校數三十校,學生人數逾三萬人。 旗津健康學園的成立採取多元健康策略,即時宣導醫療衛生最新消息,由醫院專業講師為學校師生或家長進行健康議題增能,辦理有趣的活動外,並利用運動會或學校大型活動擺攤進行衛教宣導。 林園區健康學園學校學生不定期到長照中心表演,營造老幼共樂友善園地;「小港區健康學園」以空汙為主題,推動相關活動,讓師生認識生長的環境並保護自己;同時,學園也將規劃健康體位計畫,由旗津醫院團隊透過正確飲食與運動課程,改善旗津區學童健康體位過重、肥胖問題。

Read More

花蓮縣政府召開防制人口販運聯繫會議 各部門積極參與

花蓮縣政府召開防制人口販運聯繫會議,各公私部門積極參與,強化橫向聯繫及合作網絡之互動。(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府十三日於警察局召開「防制人口販運協調聯繫會議」,由副縣長顏新章主持,花蓮地檢署主任檢察官王柏淨出席指導,針對防制人口販運之預防宣導、查緝作為及被害人安置保護等議題,由縣警局外事科擔任秘書單位,與縣政府各局處及移民署花蓮縣服務站、專勤隊及非政府組織等各相關單位進行交流研討,橫向聯繫及合作網絡之互動。 縣警局表示,「防制人口販運協調聯繫會議」是促進縣府團隊與各查緝機關及民間團體間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循例由善牧中心、勵馨基金會花蓮事務所、法律扶助基金會花蓮分會、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及牛犁社區協會(花蓮縣新住民學習中心)共同參與研討交流。另配合識詐一點五專案,由警察局婦幼警察隊以多元管道方式向各公私部門與會人員進行識詐宣導,一起防範詐騙,守護民眾人身與財產安全。 縣警局指出,因應國人遠赴柬埔寨、緬甸等國求職遭私刑拘禁從事詐騙及「臺版柬埔寨」求職詐騙案,在縣府團隊跨局處合作下,積極加強查緝詐騙集團,掃蕩黑道幫派,壓制人口販運類案肇生。另目前國際最關切的「外籍漁工人權維護」與「網路兒少色情」議題,皆是目前需努力之重點。 副縣長顏新章表示,感謝各單位的努力付出,日後仍要依照中央頒訂的防制計畫做好分工項目。縣警局副局長賴吉雄感謝各友軍單位給警方的指導與支持,未來在防制人口販運及性剝削、勞力剝削與司法查緝工作,共同為被害人保護預防層面,整合資源,打擊犯罪。  

Read More

花蓮縣衛生局全面加強稽查電子煙、加熱菸

花蓮縣衛生局全面加強稽查電子煙、加熱菸。(花蓮縣衛生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菸害防制法於今年三月二十二日修正施行,花蓮縣衛生局配合菸害防制法的實施,特別針對類菸品(電子菸、加熱菸)的使用、供應、販售、輸入等行為,強化相關場域的稽查,迄今已查獲十五件的相關違法行為。 衛生局表示,違法行為中以旅客入境攜帶未通過健康風險評估之指定菸品最多,由財政部關務署查獲移請衛生局查辦,經陳述意見後,判定違規行為屬實,依菸害防制法違反第十五條第一項裁處新臺幣五萬元至五百萬元罰鍰。呼籲民眾出國旅遊應注意菸害防制法規定,勿因自用、幫人代購而攜帶加熱菸或電子煙油入境,以免受罰。 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依菸害防制法規定,任何人不得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廣告或使用未經核定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指定菸品或其必要之組合元件,目前尚無經衛福部核定通過之指定菸品及其必要組合元件,違法製造、輸入業者最高可處新臺幣五千萬元罰鍰,另使用者處二千至一萬元罰鍰。 朱家祥提醒民眾,不使用、不購買、不推薦違法產品,呼籲任何菸品(包含加熱菸)對健康都有危害,使用加熱菸無法戒菸,請善用政府提供的戒菸管道,戒菸找專業,花蓮五十四家戒菸合約醫事機構(醫院、衛生所、診所及藥局)提供戒菸服務,或免付費戒菸專線,進行戒菸相關諮詢。 電子煙的時尚感、酷炫包裝及多樣化口味,提高年輕族群的吸引力。然而,使用含有尼古丁的電子煙可能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產生不良影響。朱局長提醒家長和教育單位一同守護青少年的健康,降低他們接觸菸品和電子煙的機會,防範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可能帶來的風險。

Read More

急救訓練無國界 東華大學境外學生初體驗

東華大學學務處辦理急救訓練,首次有外籍學生參加並順利取得證照。(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學務處衛生保健組日前辦理急救訓練,四十一名教職員工生報名參加,除增長個人急救觀念及具備基本救命術能力外,共同為東華校園安全盡一份心力。 主辦單位吳星穎護理師強調,心跳呼吸停止超過四至六分鐘以上,腦部就開始缺氧,超過十分鐘導致腦死的可能性相對增加。正確及時的執行CPR+AED急救,對腦部造成損傷的機會就相對減少。而施行急救是不需要任何工具,只需一雙手、一張口、一顆熱忱的愛心,這項技術也稱為「赤手空拳的救命術」。 為讓急救知能普及校園,學校每年固定辦理急救訓練研習,本次有四位境外學生參與,是這類活動首次有外籍學生參加,當個人技術訓練時,外籍生皆會哼唱講師播放「baby shark doo doo」歌曲,輕鬆跟著節奏按壓,準確完成各項動作,參加學員全部通過訓練取得證照,真可說是東華大學急救訓練無國界。 其中一位聖文森及格瑞納丁學生完成合格訓練時,興奮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急救訓練,覺得很有意義,因為意外事件總是突然發生,看到媒體新聞報導時,在臺灣總是有路人會急救技術,所以也很想學習這樣技術和知能,同時也很意外在臺灣是全民普及學會這種急救技能。參加完後會推廣給其他外籍生知道,同時告知其他外籍生在校園哪裡有放置AED,也期望下次能有全英急救訓練推廣。 推廣校園急救訓練,是東華大學學務處每年重要活動之一,期許未來能有更多外籍生共襄盛舉,一起成為校園安全守門員。

Read More

立陶宛維爾紐斯郡市顧問蒞府拜會 交流校園毒品防制議題

立陶宛維爾紐斯市議員拜會新北市,與教育局、警察局、衛生局與秘書處同仁進行大合照。(新北市政府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立陶宛維爾紐斯郡市顧問、現任維爾紐斯市議員Saulius caplinskas教授十二日拜會新北市政府,就校園毒品防制、國際學生交換議題與新北市進行交流與經驗分享。 caplinskas教授此行受維爾紐斯郡市長Robert Duchnevi指派前來本市參訪,十二日拜會由市府秘書處接待,並邀請警察局、教育局、衛生局就相關議題進行簡報與交流,介紹本市推動近況,盼未來能促成進一步的雙邊合作。 caplinskas教授表示,他目前正在維爾紐斯市議會人權及藥品管制委員會擔任委員,十分高興與市府團隊就各項議題進行交流。拜會結束後,caplinskas教授也在教育局同仁陪同下,至板橋江翠國中進行校園參訪,並與師生進行互動交流。 十二日的出席交流活動的市府人員包括秘書處長饒慶鈺、教育局主秘丁雅君、校安室代理主任王友梅、警察局警政監洪松田、少年隊副隊長許秋田、衛生局簡任技正許玉芬等人。 ?aplinskas教授在立陶宛伊萬諾夫斯基病毒學研究所(D. Ivanovsky Institute of Virology)取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愛滋病防治及監測,是國際知名的傳染病與愛滋病防治專家,曾協助制訂立陶宛的公衛政策,現擔任立陶宛維爾紐斯市議員。  

Read More

10分鐘與民共舞 15日國門廣場狂歡快閃

德育護理健康學院林怜利老師帶領表演團隊努力練習。(記者鄭鈞云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市衛生局十五日將於國門廣場舉行「快閃狂歡、舞在國門」快閃舞活動,下午五點半至五點四十分限時十分鐘快閃,由德育護理健康學院林怜利老師帶領的運動保健師團隊與民共舞,希望以大家耳熟能詳的音樂節奏帶出閃亮舞蹈,結合音樂、視覺和互動的形式,使民眾願意自然而然隨樂起舞。 基隆國門廣場位於基隆市交通樞紐中心,在人潮密集的地方進行快閃舞表演,吸引路人的目光,使參與者感受到即興表演的刺激,藉由「快閃狂歡、舞在國門」活動的展開,創造多元化的活動體驗,傳達運動生活健康意識。 依據體育署一一一年八月調查統計,本市市民身體質量指數過高約占百分之四十四點八,高於全國百分之四十點九。而平時有做運動為百分之七十八點一,略低於全國的百分之八十一點八。根據統計,體重過重者其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較理想體重者超過三倍以上。為維護市民健康,期待透過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達到「安全」、「健康」、「參與」三層面目標,守護巿民健康。

Read More

花蓮縣軍人服務站 歡送新兵入營

花蓮縣軍人服務站歡送花蓮地區役男入伍,站長包德義期許大家平安入營、安心服役。 (花蓮軍服站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軍人服務站站長包德義今十三日上午親赴花蓮火車站,歡送花蓮地區陸軍常備兵第一八九梯次役男進入北埔營區,現場除向役男和家屬介紹軍人之友社服務項目,服役期間應注意的營規事項,並告知役男雖然役期較短,但服役期間如遇任何問題都可透過軍友社軍人服務站來協助處理,期讓家屬及役男安心、放心。 包德義表示,軍人之友社為落實服務官兵及照顧眷屬工作,設置「LINE官方帳號」專屬服務平台,全方位的整合各項資源,讓官兵及眷屬感受到個人化及便利化的創新服務,以多元的面向提供服務工作,希望役男及徵屬能善用此一管道。 包站長溫馨提醒役男入營報到後首件事情就是打電話給父母報平安,同時請家人詳實記錄單位及幹部姓名與電話,做好雙向聯繫,防止不法詐騙情事肇生,其次受訓期間確實遵守單位防疫要求,並時時注意自身訓練安全及保健,如遇身體不適,切勿隱忍即時反應,今日平平安安入營做良兵,四個月後高高興興返鄉做良民。 另外,服役於陸軍某單位余姓中士,日前不幸意外身故,經部隊幹部連繫花蓮縣軍人服務站後,包德義站長及該單位長官等人陪同下,前往余中士家中弔唁,表達哀悼與不捨,家屬對包站長及部隊長官的關心表達感謝。

Read More

基隆市府攜手政院 推展強化社會安全網

市府攜手政院推展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特邀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以「強化社會安全網跨體系多機構分級分工」為主軸,於婦幼福利服務中心進行專題演講。(記者鄭鈞云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為逐步實現基隆成為「亞洲最有愛城市」,除持續照顧兒童、少年、婦女、長者、身心障礙者及弱勢族群等外,基隆市府攜手政院延續推展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十三日特邀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以「強化社會安全網跨體系多機構分級分工」為主軸,於婦幼福利服務中心進行專題演講;副市長邱佩琳全程參與,並帶領基隆市社安網各機關部門,包含警政、民政、教育、勞政、衛政、社政等單位,進行意見交流、共同研討因應策略。 台灣於一0一年至一0五年發生多起隨機殺人與兒虐事件,且有威脅人身安全與引發人心恐慌,行政院核定為期三年的第一期「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強調「以家庭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石」目標,就是藉由擴充地方政府人力、布建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發展預警系統等基礎建置,也為能持續發展與精進各項服務模式,建構更綿密與安全之網絡;行政院核定為期五年之第二期計畫,進階找出過去安全網沒接住的人,將社會安全網的漏洞補起來,許給台灣社會一個安全、沒有暴力威脅的生活環境。 社會處處長楊玉欣強調,除延續第一期防護網絡建置外,市府在強化中央所推行的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中,更落實執行「強化跨體系、跨專業的公私協力服務」、「強化人力進用及專業久任」、「加強司法精神醫療服務」、「補強社區精神衛生體系與社區支持服務」及「持續拓展社福中心資源與保護服務」等五大策略,延續與深化並提供多元困境之個人或家庭服務,在生活或所處環境出現危機時,仍能保有生存所需的基本能力,進而抵抗並面對各種問題。

Read More

高餐大聯手高雄空大強強 簽訂MOU資源共享創新猷

高餐大陳敦基校長及高雄空大由劉嘉茹校長代表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進行教學與研究交流合作、共享教學資源。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位在高雄小港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及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為使學生享受豐沛教育資源及提升整體競爭力,兩校推動具體教學合作與研究交流,由高餐大陳敦基校長及高雄空大由劉嘉茹校長代表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進行教學與研究交流合作、共享教學資源,未來將開設專業課程及教材開發研製、落實學生學習與升學、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相關事務與計畫等之合作,以達成校務治理永續發展之目標。 劉嘉茹校長致詞時表示,高雄空大辦學績效斐然,全國各地總開課數成長五八九%、選課人數成長六五九%、選課人次成長八八八%、教學收入成長八三0%,校園版圖遍及全國、走向海外,辦學績效有目共睹,為落實高雄空大終身教育的辦學理念。 劉嘉茹期盼未來與高餐大有更多合作交流機會,如進行教學與研究經驗交流分享,開設相關專業課程,拓展學子學習與升學的資源與機會,並提升職場競爭力。 陳敦基校長表示,兩所大學都位在小港,攜手聯盟合作就像辦喜事,互相分享教育資源,高餐大有觀光研究所、餐旅管理研究所及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師資優良,就業升遷管道無限寬廣,歡迎高雄空大學生畢業後就讀,無縫接軌,繼續悠遊在浩瀚學海求取新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