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快遞年業務量首破1200億件再創新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快遞年業務量連續三年突破1000億件,今(2023) 年首次突破1200億件再創新高。 大陸郵政局快遞大資料平臺即時監測資料顯示,隨著一件近日由順豐速運承運的訂購鮮花從雲南昆明寄往四川成都,至此大陸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200億件大關。據稱,近年來,快遞業保持穩健增長,業務量實現從“年均百億”到“月均百億”的跨越,網路通達全球的快遞業已成為現代物流領域覆蓋面最廣、綜合運輸方式應用、資訊化智慧化水準最高、效率提升最快的代表性行業。。 自2023年3月起,單月快遞量超百億件,月均業務收入超900億元創歷史新高,上(十一)月進入業務旺季後,快遞行業持續保持高位運行,日均快遞業務量超4.3億件。 為推動快遞物流,快遞業加快改進服務組織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從大資料加前置倉到智慧稱重自動化分揀設備,再到無人車、無人機加速應用落地,資訊技術和智慧裝備與快遞業的深度融合,在提高貨物周轉效率的同時,也推動寄遞服務更快更有針對性。此外,快遞業還融入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與公路、鐵路、航空、水運共同發力。

Read More

陸加快構建內河電子航道圖一體化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在湖北武漢舉行的首屆內河航運高品質發展論壇上,中共交通運輸部與河南、雲南、廣西三省區的五家科研院所和港航管理單位正式加入長江水系電子航道圖聯盟,加快構建中國大陸內河電子航道圖一體化 消息指出,以長江流域電子航道圖為主要依託,大陸內河航運共建共用“水上一張圖”格局正在加快構建。電子航道圖是利用電腦、地理資訊等技術,將航道各要素資訊按照技術規範進行處理,製作而成的標準化、數位化的專題地圖。 近年來長江航務部門積極探索智慧航道發展方向,加快長江電子航道圖研發推廣,並將其應用於船舶助航、航運物流、輔助決策、監控管理、應急救助等領域,構建了“一圖在手、暢行無憂”航運服務新模式。為推進電子航道圖在國家高等級航道網的全面覆蓋、聯通運行,今年四月長江水系電子航道圖服務聯盟在南京成立,首批成員單位為十二家,範圍涵蓋長江幹支流、京杭運河等水系航道。半年來,長江電子航道圖推廣加速,已經覆蓋長江幹線2688公里航道,聯通京杭運河、金沙江、贛江、信江、漢江、嘉陵江等流域高等級航道2051公里,初步構建涉長江水系“幹支聯通”電子航道“一張圖”。 中共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表示,電子航道圖作為智慧長江建設的基礎底圖,不僅為全流域管控提供真實直觀的資料基礎,也為航運用戶提供便捷高效的資料服務。

Read More

海攬公會再度蟬聯社會局評鑑優等職業團體殊榮

海攬公會理事長黃石(右)親自出席領獎。(海攬公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為健全工商團體之組織運作,以每三年為期,針對轄下立案所有工商暨自由職業團體之會務管理、業務管理、財務管理及社會服務或公益事項的參與等多項指標進行評核,主要為輔導各公會能有效推展會務及充實相關業務;台北市海運承攬公會今年再度以會務內控良好,積極配合相關部會與主管機關政策宣傳,以及辦理多項訓練課程提昇會員專業知能等評鑑結果拿下年度「優等團體」的殊榮,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在上週四舉辦表揚大會,由理事長黃石親自從臺北市政府林哲宏副秘書長手上接下獎項。 海攬公會向來在教育訓練方面挹注相當多的時間與心力,歷年開辦課程與專案研討時數可達240小時以上,課程內容理論與實務兼容並蓄,除了提供會員公司新進人員的訓練、員工在職進修,另外也協助本業國際課程證照的取得,致力於提昇整體執業水平與專業知能;而依據法令規章、國際情勢或航業環境的變化亦能適時開辦專題研討,以確保掌握相關資訊與因應;此外,公會更積極參與產業政策或行政法案的推動與修訂,肩負起主管機關與會員公司之間溝通與協調的橋樑,屢獲主管機關的重視與肯定。 公會未來也期許本其設立之宗旨,能夠持續展現會務運作的成果,為廣大會員提供更加專業且多元的服務,以促進本業發展與競爭力。

Read More

SIPG/長榮海運簽定上海港綠色甲醇燃料供應合作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港務集團(SIPG)消息,該集團與長榮海運公司舉行《上海港船舶綠色甲醇燃料供應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顧金山與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透過視訊連線進行簽署,SIPG集團市場總監黃海東、長榮海運大中華區董事長張新億出席會議。(附圖取自SIPG) 本次簽約儀式上,顧金山表示,上海港和長榮海運合作的空櫃中心整體運行狀況良好,在市場上引起了良好反響。隨著羅涇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今年開港以及未來小洋山北側全面投產,整個上海港的吞吐能力與服務能級將再上新臺階。綠色甲醇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是雙方合作的里程碑,是SIPG建設綠色甲醇產業鏈、發展綠色低碳新興產業、促進行業能源轉型、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體現。顧金山強調,該項簽約將促進集團與長榮海運進一步緊密關係,雙方將攜手發展、合作共贏,積極探索一個更加清潔、高效的綠色航運體系。 張衍義表示,與SIPG開展合作有效提振長榮海運因應未來綠色甲醇燃料市場的信心,甲醇燃料結合現有動力系統和前沿技術,為船舶推進系統提供了多樣化和創新的發展路徑。 根據協定,SIPG將為長榮海運計畫2026年到2027年陸續交付的雙燃料甲醇船提供綠色甲醇的採購、供應和加注服務,共同促進減碳目標實現,打造亞太地區低碳、環保的能源樞紐港。集團生產業務部、工程設備部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SIPG表示,作為全球領先的碼頭營商,該集團始終將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港口發展各環節,會同國內外主要航運企業共建綠色航運生態圈,引領綠色港口和航運業低碳發展之路。 談到今年以來該集團與各大航運企業共建共用的綠色航運生態圈不斷取得實質性成果:今年三月24日SIPG與麥司克共簽上海港船舶甲醇燃料項目合作備忘錄,將協作實現甲醇貨櫃船舶在港“船到船”加注作業;四月六日,在中法兩國元首見證下與達飛、中遠海運共簽開展港口船用綠色甲醇供應合作備忘錄;九月廿日,集團與中遠海運、國家電投、中國中檢協同啟動國內首個船用綠色甲醇產業鏈建設合作專案;2023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上,《上海港—洛杉磯港綠色航運走廊實施計畫綱要》發佈,為全球其他綠色走廊建設提供示範。

Read More

中共海事局發佈特定航線江海直達船檢驗新規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海事局發佈特定航線江海直達船檢驗新規-《特定航線江海直達船舶法定檢驗技術規則(2023年修改通報)》,將於明(2024)年一月一日起施行,進一步提升特定航線江海直達船舶安全環保水準,服務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 據瞭解,該規則為特定航線江海直達船舶檢驗發證提供依據。近年來,依據該規則設計建造的江海直達船舶陸續投入營運,促進長江經濟帶江海聯運發展。為推動新能源、新技術的應用,適應相關法規標準的變化,中國海事局啟動前述《修改通報》編制工作。 《修改通報》主要內容包括,推廣純電池動力在船舶應用,規定磷酸鐵鋰電池系統在船應用的構造、消防、檢測以及控制要求,保障船舶應用電池動力安全;增強船舶通信導航能力,規定了北斗導航定位系統應用要求、船載B級自動識別系統設備技術要求以及電子海圖系統(ECS)功能、性能和測試要求;提升船舶綠色環保水準,納入《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船舶發動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一、二階段)》等國家標準要求,提升特定航線江海直達船舶防污染水準;解決船舶面臨實際問題,修訂江海直達船舶載重線勘劃的樣式,解決船舶幹舷面積較小,載重線勘畫位置不足的問題。

Read More

近10年我國綠商標申請量平均成長 優於整體商標申請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表示,近10年我國綠商標申請量平均成長優於整體商標申請:淨零排放為現今全球之重要議題,許多企業已開始減碳布局,而「綠商標」可讓其品牌吸引消費者並展現企業永續發展目標。依智慧財產局之「我國近十年綠商標產業之比較分析」資料顯示,綠商標申請量自102年8,845件,增加至111年15,105件,平均年成長率為6.1%,優於整體商標註冊之2.8%,且綠商標申請量占整體商標比率普遍呈上升趨勢,111年綠商標占整體商標15.9%,較102年提升4.0個百分點,顯示綠商標日益受到重視,有助於我國邁向節能減碳及淨零排放之目標。 我國綠商標產品以「節約能源、污染控制、能源產品」三大領域為重心:按綠商標九大類別來看,111年申請註冊前三大依序為「節約能源」6,745件、「污染控制」5,029件、「能源產品」3,740件,明顯高於其他類別。觀察近10年綠商標九大類群組件數變化,各大類皆有成長,其中以「節約能源」111年較102年增加3,272件最多,且於106年超越「污染控制」躍升為第1位,而「再利用/回收利用」102年至111年平均年成長率17.4%為最高。 經濟部也提到,在我國商標申請註冊件數近3年均逾9萬件:商標是保護用在商品與服務上的品牌名稱和圖樣,可作為有價值的行銷工具,但需註冊後才具有法定的專屬權利。近10年在我國商標申請註冊案件普遍呈正成長,平均成長率為2.8%,並自109年起連續3年達9萬件以上,112年受景氣趨緩影響,1至10月申請件數為7.5萬件,較上年同期減少4.2%。 本國人商標申請註冊續創新高:按國籍別觀察,以本國人申請為大宗,近10年占比皆超過7成。111年本國人申請7.4萬件,續創新高,年增1.3%,占比為78.4%,較102年上升3.7個百分點;外國人申請則自109 年受疫情衝擊驟減後,至111年仍未恢復疫情前水準,其中就申請人國籍來看,中國大陸占21.1%為最多,其次為美國(占17.5%)、日本(占17.3%)。 女性申請占比逐年增加:觀察近10年自然人女性比重,102年女性提出的商標註冊申請案件數占自然人之31.9%,逐年成長至111年41.3%,顯示政府持續推動商標電子申請系統,加上近年數位經濟興起,提供女性就業與創業等多元機會,提高其申請商標比率。

Read More

112年財政部關務會報 頒獎表揚查緝績優

(關務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112年財政部關務會報12月15日在台糖高雄成功物流園區圓滿舉行,會報由財政部常務次長謝鈴媛主持,除財政部所屬機關(單位)代表,並有國家安全局、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法務部調查局、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及臺灣港務公司等機關(公司)代表共90餘人與會。 關務會報自81年首辦迄今31年,除凝聚邊境守護信念,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及亮點措施,並擘劃來年關務業務的努力方向。謝次長致詞時表示,莊部長因另有公務無法親自主持,但深知海關同仁工作辛勞,請其代為傳達部長感謝海關同仁的辛苦努力,有海關真好;謝次長強調海關同仁努力不懈、戮力兢業,堅守「維護通關便捷、守護邊境安全」的一貫使命,確保邊境安全及國課徵起,使國人得以安居樂業。隨後頒獎於查緝毒品、防堵非洲豬瘟、辦理事後稽核及行政執行表現傑出的同仁。今年特別獎項是海關微電影比賽「最佳導演」獎,頒獎時現場同步播放入圍影片菁華片段,螢幕上呈現海關人的專業及甘苦,獲得與會人員莫大的回響及掌聲,次長並勉勵海關團隊,應瞭解關務工作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十分重要,當自我肯定,秉持熱情活潑的精神,不斷創新發展。 海關是個歷史非常悠久的機關,具有引以為傲的傳統價值,謝次長特別預告海關博物館歷時3年多整修,即將在明年春天重新開展,從當代到懷舊,將有不同的10個展區重新詮釋典藏文物,塑造海關博物館嶄新風貌。 關務署署長彭英偉感謝所有邊境團隊的共同打拼,及莊部長與謝次長對海關的支持及肯定,未來海關當銘記部、次長的訓勉及期許,繼續秉持「稱職到位」、「貫徹政令」、「不斷精進」的精神,全心為國家、為人民做事,嚴格把關,為「守護邊境安全」、「創造海關價值」盡最大的努力。

Read More

CSSC中型自主航行智艇1號研製完成亮相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大陸「中國船舶集團」(CSSC)宣佈其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全球首艘中型自主航行智慧遊艇"智艇1"號研製完成亮相。(附圖取自CSSC) CSSC表示,該遊艇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自主研發設計,集團旗下中船重工遠舟(北京)科技公司所屬英輝南方造船(廣州番禺)有限公司建造,入級中國船級社(CCS),目標水域為海南省及粵港澳大灣區。 該艇總長17.8米,艇寬5.0米,吃水1.17米,服務航速16節,鋁合金船體,有三層甲板,是一艘集智能航行、智能運維、智慧安防和智慧艙室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智慧遊艇。 據稱,"智艇1號"三種駕控模式+四種智慧功能"帶來與眾不同的駕乘體驗,這是CSSC實施新興海洋經濟裝備產業發展策略,提升高端遊艇研製能力,培育新興遊艇市場,打造"中船智艇"品牌邁出的重要一步。

Read More

MPA/IACS簽署意向書推動數位化和脫碳專案合作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新加坡港航局(MPA)與國際驗船協會(IACS)簽署意向書(LoI),共同推動數位化和脫碳專案合作。 雙方係在倫敦舉行的第33屆國際海事組織(IMO)大會上簽署協議,MPA首席執行長Teo Eng Dih表示,隨著推進和加速新技術和解決方案的開發,這些技術和解決方案將使全球海事界受益,採用統一標準以確保這些解決方案能夠安全實施非常重要,IACS主席Nick Brown則表示,與新加坡MPA的此一安排,將有助於IACS通過促進獲取航運主要加油和全球樞紐港口之一的資料和專業知識,將安全置於脫碳議程的最前沿。。 該協議旨在推動海事數位化和脫碳倡議方面的合作,由MPA首席執行長Teo Eng Dih和IACS理事會主席Nick Brown代表簽署,旨在共同制定技術標準,以安全實施智慧和自主船舶、數位化、網路安全、海上電氣化以及零碳和低碳燃料的使用等創新,定期的資訊交流將加強對行業挑戰、最佳實踐和新興技術的討論。

Read More

〈中華副刊〉逐水草而居的父親不再逐水草

■謝文雄 五十多年前,臺南老家的阿媽中風後,父親便尋遍東西南北各路的名醫,為阿媽治療,竭盡心力。 父親和我們的小家庭,一直租屋在遠地屏東,家中省吃儉用。 金錢,全數奉獻給殘燭的阿媽。 逐水草而居,是我們屏東租屋處友善的鄰居說的,他們是心疼我們父母親的善良和孝順。 因為父母親離鄉背井,工作數十年來,一直租屋在工作地附近,那裡便宜就去租那邊,像極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 早年房價平穩時,父母親這樣搬來徙去的,在同一條巷子,換了七、八個租屋處,累積起來本就可以繳頭期款啦。 可是,購屋的念頭,一點一滴,都沒有在父母親的心中萌芽。 而光宗耀祖,返鄉建屋才是。逐水草而居,是飄泊外地遊子的心態。 我們從小,即使父親工作忙碌賺錢養家糊口。我們兄弟倆仍要假日,銜父命,從屏東轉慢車先到高雄,搭乘像藍色便當盒的鐵路車廂,回柳營庄腳。 (漫漫長途一路還沒有足夠的錢吃鐵路便當只能啃饅頭) 回柳營老家,只為了替父母親,承歡公媽膝下,盡一份棉薄的孝心。 父親曾說過:阿媽以高齡50歲,涉險生了他,他的命是阿媽和廟裡媽祖婆給的。即使奉獻自己性命,贖還她們,都是值得的。 我們的舊厝,是政府施捨給的,如果沒有土地改革,大概我們查埔祖查母祖,會無可奈何,把佃農的黥面,繼續黥在我們後代子孫的臉龐吧!如果沒有375減租,收成後的血汗稻米,就不會把我們,歷代的苦力草屋,改成屋瓦式四合院格局。 因為阿公阿媽生了10個小孩,么折了2個女兒1個兒子,父親是上細漢、上細漢的尾囝。上細漢、上細漢的尾囝,卻是上友孝、上友孝的子孫序細。 逐水草而居,逐的是份單純。逐水草而居,逐的是盤善良。 後來,柳營老家,父親擎起了透天厝。 從此往後,逐水草而居的父親不再逐水草,我們也不用搬來徙去。 原來,水草,是父執輩留給我們子子孫孫的心中的高樓大廈。就算偏居一隅,也可以容下無限寬廣的氣度、萬里晴空的視野和留傳千古的史詩。 五十多年後,逐水草的我們仙逝的父親,終於,定居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