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擦撞民宅屋簷 波及2路人

一輛首都客運信義幹線公車在二十日中午失控衝上人行道,撞毀民宅屋簷和雨遮。(記者孫曜樟翻攝)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市信義區中坡南路八十八號前二十日中午發生公車衝上行人紅磚道擦撞民宅屋簷,險些撞進小吃店的恐怖意外,二名路人遭波及受傷,其中一人送醫,所幸,公車上乘客和駕駛無人受傷,事故發生原因疑是駕駛身體不適肇禍,後續仍待做進一步調查釐清。 一輛首都客運信義幹線公車在二十日中午往台北車站方向行進,十二時十一分經過信義區中坡南路八十八號前,竟失控衝上人行道,撞毀民宅屋簷和雨遮,還險些撞進正在營業的小吃店中,所幸車輛及時停住才未造成更大傷害。 警消到場時,車上乘客和駕駛已下車,幸無人受傷。但二名行人遭波及,其中一名二十六歲女子被掉落物砸中頭部,造成兩處撕裂傷,意識清醒被送往北醫救治,另一名三十五歲女子左腳輕微擦傷,意識清醒,拒絕送醫。   北市公車失控衝上人行道,撞毀民宅屋簷和雨遮,造成二名行人受傷,其中一人送醫救治。(記者孫曜樟翻攝) 公車林姓駕駛向警方表示,他在轉彎時突感不適,頭部暈眩,才造成車輛失控,至於確切的的肇事原因有待深入調查。 北市公運處說,處長常華珍率員前往現場協助處理及至醫院慰問,客運業者李建文總經理亦到場處理,現場由建管處協助評估建物結構安全無虞下,進行車輛拖吊、清運及棚架拆除等作業。經查該名駕駛出車前酒測值為0,前次休假為十九日,二十日駕車時數五小時五分。公運處表示,目前已依法裁罰處分業者三萬元,並要求首都客運提出檢討報告。

Read More

左鎮化石園區 兒童節龍溝尋寶趣

左鎮化石園區將於兒童節假期推出「龍溝古生物探索」活動。(左鎮化石園區提供)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左鎮化石園區將於兒童節假期推出「龍溝古生物探索」活動,帶領大家進入神秘龍溝化石尋寶,邀請民眾偕同家人共遊園區、合作採集化石、體驗左鎮生態美景,共度知識及探索的假期。 化石園區表示,「龍溝古生物探索」活動內容包括園區導覽解說、化石模型DIY、海膽化石清修,帶大家進入左鎮化石館神秘地點「龍溝」實地化石採集。 「龍溝古生物探索」活動,不只能深入認識園區化石展示,同時能親手製作化石模型,體驗一日化石清修師生活。 緊鄰左鎮化石園區的菜寮溪支流龍溝段,是台灣重要的化石出土區,該地有許多小山溝蜿蜒其間,彷若龍形般,因而得名;在充滿奇幻的地名中發掘,究竟能找到什麼神秘寶藏,歡迎大家參加活動一探究竟。 過去,在這裡曾經發現鯊魚牙齒、古鹿、野豬與其他脊椎動物的化石,但還有許多可能等著民眾一探究竟,龍溝部分水域隱藏於竹林之中,增添了迷幻神秘的色彩。 化石採集活動將由「化石達人」王良傑老師帶領,進行地層踏查及化石採集體驗。去年有許多學員幸運地拾獲鯊魚牙齒及鹿角化石,希望今年也能有幸運兒出現。 化石園區表示,戶外踏查區域以鄰近的龍溝為採集地,可減少舟車勞頓,讓學員能輕裝簡從參加、並延長實地採集時間,期望透過活動不只有機會找到化石,還能跟隨老師的腳步,深入野溪叢林,看見不一樣的台灣風景,滿足兒童無限的求知慾望。

Read More

東成醬油開放退貨 首日逾200組

東成醬油接受消費者無條件退貨,首日逾兩百組。(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老字號東成醬油被爆向其他大廠購買基底醬油調味後貼標販售,涉欺騙消費者一事,衛生局前往稽查,後續將針對疑似產品進行抽樣檢驗。東成十九日晚間公告消費者一個月內可辦理退貨,據統計已有逾兩百組消費者退貨;二十日再公告新增台南市五個退貨據點。 東成醬油公告,消費者即日起至四月十九日持該公司產品包裝或者發票,可以到台北、台南、高雄直營門市及台南總公司據點無條件辦理退貨;二十日陸續有消費者前往各指定地點退貨,也希望業者能盡速解決這場風波。 東成醬油行銷經理鄭文翔表示,根據各據點回報,每個據點約有五、六十組的退貨,合計逾二百組;除了指定的據點,該公司也正積極協助離島、外縣市消費者遠端退貨,另找協力廠商協助退貨,不論製造日期或者是否開封使用,若有疑慮皆可退貨,公司絕不會卸責。 針對外界對於東成摻雜混用其他牌醬油的疑慮,鄭文翔說明醬油絕無混用偽劣,當時新廠房正在擴充,產能較不足,選購高慶泉、萬家香的醬汁為基底,再依本身配方調整製成醬油產出。 東成醬油二十日在官網公告新增台南市中西區五妃街大倫商行、康樂街泉元商行,永康區崑山路崑晟商行、中山南路三發商行,善化區中山路信誠商行等可辦理退貨的門市據點。

Read More

新化林場週六日桃花心木林下野餐

新化林場週六、日將推出桃花心木林下的農夫市集。(資料照、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中興大學新化林場將於二十三、二十四日舉辦「桃花心木林下的農夫市集暨野餐」活動,當天有來自台南、高雄、屏東、澎湖、金門的農山海味特產品展售,還有古琴演奏、樂團表演及茶席,並有多項手作體驗,以及水土保持與食農教育宣導,讓民眾進行一場好吃、好玩又有趣的體驗。 這項活動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台南分署與台南市政府農業局、中興大學新化林場及台南市農村再生社區營造協會合作,邀請南台灣農村各地優質農、水產進入林場的優美環境,並安排多元精采活動。

Read More

監委聲援王信福案 最老死囚非常上訴 法部:轉高檢署研議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現年七十二歲的王信福被控於民國七十九年間,在嘉義唆槍殺二名警員,王經十多年逃亡在九十五年回台被捕,並於一00年被判死刑定讞,成為目前全台最年長待決死囚。由於全案疑點甚多,民間團體多次救援未果,監察委員王美玉、高涌誠二十日公開聲援,並提三個理由,呼籲法務部研議移付非常上訴及再審。 針對監察院籲請法務部將王信福案移付非常上訴及再審,法務部二十日表示,目前尚未接獲來函,如接獲函件,會轉由台灣高檢署研議,並轉文給最高檢察署請檢察總長審酌是否替王信福提起非常上訴。 全案緣於民國四十一年出生的王信福於七十九年八月十日與陳榮傑等人至嘉義「船長卡啦OK」店唱歌喝酒後,發生了二名警員被槍殺的事件。後來涉嫌開檢殺警的陳榮傑落網,王信福未到案,全案歷經多次審判,陳榮傑判處死刑定讞,並於民國八十一年八月間執行槍決死亡。但當晚是誰指使他開槍?到底陳榮傑是誰的小弟?成了全案爭議焦點。 後來王信福逃亡至中國大陸,在九十五年回台治療眼疾時落網,經審理最高法院於一00年認定是王信福「命令」陳榮傑殺人,判處死刑定讞,至今被關押在台南看守所中,成為目前待決死囚最年長者。民間團體多年來救援王信福歷經聲請再審、非常上訴、聲請釋憲,均被駁回。 監察委員王美玉、高涌誠則是在二十日召開記者會聲援,監委們提出三個理由,呼籲法務部研議提非常上訴及再審,首先,判決依據未經王信福當庭對質、詰問的已故證人陳榮傑的陳述,不應作為論斷王有罪的唯一或主要證據。其次,本案關鍵證據稀少且缺乏真實性擔保,陳榮傑的供詞不穩定且可信度極低。最後,重要證人吳姓證人在警詢時被刑求,其證詞的可靠性值得質疑。 此外,監委還強調應該提起再審的三點理由。第一,測謊鑑定結果顯示王信福通過測謊,第二,兇槍究係右輪手槍還是左輪手槍無定論,且指紋鑑定也存在瑕疵,最後,與陳榮傑關係密切並提供凶槍的李男供詞,與陳的證詞不符。

Read More

大目降之水 虎頭埤專書出爐

虎頭埤首部專書由虎頭埤導覽解說志工隊長陳楠修歷時兩年完成。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由虎頭埤導覽解說志工隊長陳楠修歷時兩年完成的虎頭埤專書《大目降之水~虎頭埤.真媠》,二十日正式出爐;新化在地土生土長的陳楠修從文史角度紀錄虎頭埤沿革及對新化地區發展的貢獻,用在地人講在地的故事,為台南人的後花園留下珍貴的文字圖景。 市府觀光旅遊局長林國華說,虎頭埤專書區分八大章節,包含虎頭埤歷史沿革概述、虎頭埤之水源、人文景觀、旅遊景點介紹、生態環境、虎頭埤重要特色活動、鄰近串聯景點,最重要的大事記年表都有完整記錄。 作者陳楠修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新化在地人,虎頭埤水域面積雖不大,但卻有著明媚的湖光山色,環境清幽,還有一份嬌柔美感,用台語形容就是媠。近年來在市府觀旅局積極規劃營運下,更加提升虎頭埤的觀光休憩價值;他為了培訓及提升志工導覽專業能力,蒐整與建立虎頭埤的相關資料至今,在虎頭埤風景區管理所主任陳宏田的邀約與指導下,以惶恐之心應允寫書工作,將手中相關資料綜整並蒐羅各種記載撰寫該書,感謝虎頭埤風景區全體同仁的協助。 專書即日起在虎頭埤前門售票亭、吊橋咖啡屋販賣,每本售價六百元,歡迎對虎頭埤歷史沿革有興趣的讀者前往洽購。

Read More

北市空屋樓板塌 2樓變1樓

台北市大安區文昌街一棟兩層樓民宅現況。(台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大安區文昌街一棟兩層樓民宅,於十九日晚間約十時三十二分,騎樓樓板忽然坍陷,二層樓的建築瞬間剩下一層,警、消獲報趕抵,確認民宅是空屋,所幸無人受傷。 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獲報派員前往現場處理,拆除可能持續塌陷之構造物,並將散落於周邊及道路之建材破碎清運,後續將追究建築物所有權人違反建築法之責任並責令限期改善完成。 建管處副處長王金棠二十日表示,經查坍陷之建築物為未領有使用執照二層加強磚造加強磚造老舊房屋,目前已無人居住,接獲塌陷意外通報後,立即會同台北市建築師公會緊急派員勘查,現場初步研判坍塌原因疑似房屋老舊疏於維修,外牆、柱及樓板有龜裂情形,建物所有權人未善盡管理維護之責繕,裂縫持續擴大,導致此次騎樓板坍塌事件。 建管處表示,因騎樓樓板坍塌可能持續,經公會建築師勘檢後建議應立即拆除騎樓範圍的外牆、柱及樓板等構造物;建管處也隨即立即調派挖土機、卡車等機具於現場破碎清運,至二十日凌晨三時五十分完成相關作業,目前現場尚無立即公安疑慮,並已圍設封鎖線管制人員進出。

Read More

大漢溪堤外便道 拚7/15完工

行政院長陳建仁昨日視察大漢溪治理及堤外便道串聯工程,水利署長賴建信現場簡報工程進度。(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行政院長陳建仁二十日視察大漢溪治理及堤外便道串聯工程,水利署長賴建信簡報表示,透過大漢溪左右岸分別實施基礎加固、河道疏濬等工程,再於左岸進行越堤道鋪築,其中左岸鐵路橋二十一號越堤路至館前路段,預定七月十五日完工,屆時從新北市三重串聯到鶯歌,未來還可能串聯桃園市大溪。 陳揆二十日上午率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澤成、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等人到新北市新莊區西盛橫移門外視察大漢溪治理及堤外便道串聯工程,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立委蘇巧慧、吳秉叡等也前到陪同。   行政院長陳建仁昨日率同政務委員吳澤成、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等視察大漢溪治理及堤外便道串聯工程。 (記者吳瀛洲攝) 水利署長賴建信於現場簡報指出,這段水道逼近且沖刷堤坊,影響防洪安全,再加上浮洲濕地下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垃圾不易清除,民國一0八年間經政務委員吳澤成協調,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於同年宣布由中央全力協助地方興建堤防及堤外便道。 賴建信表示,全案由水利署負責基礎加固及河道疏濬,新北市府水利局負責便道路面鋪築、環保局清除垃圾,因此大漢溪左岸從鐵路橋至城林橋段才能提前完成堤防基礎加固及路基填築。目前交由新北市府辦理堤外道路路面舖築及周邊環境綠美化,預定今年七月十五日完工,便道可從三重串聯到鶯歌,未來還可能串連到桃園市大溪。   行政院長陳建仁昨日視察大漢溪治理及堤外便道串聯工程。 (記者吳瀛洲攝) 陳建仁表示,大漢溪主要流域橫跨新北市三峽、鶯歌、樹林、土城、板橋、新莊、三重七個行政區,經濟發展兩岸形成人口聚落,為確保民眾安全,並使防洪治水工作要加速治理,大漢溪已完成兩岸治理,達成二百年洪水頻率保護標準;並為兼顧都市發展的休閒遊憩與交通需求,中央投入近廿四億元經費,由水利署辦理大漢溪堤防加固保戶、堤外便道等優質工程,新北市府辦路面鋪設,中央地方合作下不斷進步。 新北市副市長朱愓之指出,全案涉及環保及自然生態景觀維護,感謝中央挹注經費並與市府合作,通力完成大漢溪整治與堤外便道鋪設,水利局將會加速道路施工,讓新北路網及河岸景觀愈來愈好。

Read More

高市輔英科大攜手彰基、嘉基簽合作備忘錄 盼能紓緩護理師人才荒問題

輔英科大林惠賢校長(右五)與彰化基督教醫院陳穆寬總院長(左七)簽策略聯盟。(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護理南霸天」輔英科大為強化辦學績效以及協助解決台灣護理師人才荒問題,二十日與彰基醫學中心、嘉義基督教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MOU),攜手培育更多優秀護理人才。林惠賢校長表示,彰基醫療體系承諾未來四年提供高達二千六百萬元的助學金,且是全台醫學中心以體系方式唯一提供「就學全程助學金」方案,讓輔英護理系學生就學就業免牽掛。 林惠賢校長二十日偕護理學院林佑樺院長、護理系張遠萍主任、張碧容副主任、謝玉惠副主任,先後與彰基醫學中心、嘉義基督教醫院簽訂MOU,加強雙方產學合作,除兩家醫院提供助學金予輔英科大護理系學生,校方同時將為嘉義基督教醫院開設在職專班,提供在職護理人員進修,提升自我專業能力。 林惠賢上午先與彰基總院長陳穆寬教授締約,副院長陳美女、體系護理部主任李雅文與體系人資處主任江季蓉等出席見證。林惠賢推崇彰基已創院一百二十七年,是雲林、彰化、南投地區唯一醫學中心,這次願意大方提供二技、四技生五十個名額,每年十三萬元助學金,同時保障在彰基醫療體系就學、就業免煩惱,這項合作案不僅是對輔英的肯定,更是對台灣醫護教育的重要支持,校方願全力以赴,共創多贏。 彰基醫學中心與輔英科技大學強強攜手,日前積極協助四技一年級學生林聖恩,獲彰基二林分院支援取得助學金,減輕其工讀負擔。彰基更於二十日與輔英科技大學簽訂策略聯盟合作,同日彰基二林分院護理部主任南下輔英,親自與林聖恩簽約,保證其畢業後有穩定工作機會,彰顯了彰基對學生的扶持與承諾,也為未來護理學生創造了更穩定的就業前景。 陳穆寬總院長指出,輔英科大是培育護理師的搖籃,素有「護理南霸天」美譽,培育的護理人才深受各大醫療院所歡迎,彰基力推幸福企業、輔英營造友善校園,這次雙方「強強合作」,盼能紓緩護理師人才荒問題,同時也提供病人更好的服務。 輔英科大林惠賢校長(前排右)與嘉義基督教醫院姚維仁院長(前排左)簽策略聯盟。(記者吳門鍵攝) 林惠賢一行下午與嘉義基督教醫院姚維仁院長簽署MOU,嘉基教研部、護理部、人事室主任等出席觀禮。林惠賢讚許邁向醫學中心的嘉基,近年來導入智慧科技,興建國內首座智慧手術專門大樓,嘉惠南部病患,盼未來與輔英護理系、高齡全程照顧人才培育中心等攜手合作,培育更多優秀學生加入護理專業,成為台灣醫療事業的中堅力量,共同為人民的健康和福祉做出貢獻。 「有被愛的員工,才能提供愛的服務。」姚維仁院長表示,嘉基已深耕超過一甲子,以病人福祉為首,並以員工需求為出發,在追求尖端設備之際,也不忘提供人性化醫療服務,很高興能與輔英產學合作,院方提供助學金,並將獲得的護理系學生,視為「嘉基人」,共同攜手往醫學中心的目標邁進,為南部民眾提供更優質服務。 護理學院林佑樺院長指出,除了與彰基醫療體系、嘉基產學合作外,還與義大醫院、大林慈濟、台南新樓醫院、屏東基督教醫院、輔英附設醫院以及北部、東部醫院合作,聯手培育優質護理人才。

Read More

高雄長庚攜手灣聲樂團 共同舉辦「行腳音樂會」義演活動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與公益團體「灣聲樂團」舉辦「行腳音樂會」義演活動。(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20日與公益團體「灣聲樂團」共同於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鳳山醫院、鳳山及鳥松社區舉辦「行腳音樂會」義演活動,透過音樂引領大家感受台灣故事,將溫暖的台灣音樂,送給長庚醫院的病人、醫護同仁及社區民眾。 「醫療」、「保健」、「關懷」為高雄長庚社會公益推動主軸,近年人口高齡化、邁入高齡社會,社區預防醫學日益重要,高雄長庚深耕鳥松社區,結合各里挹注醫療健促服務、鳳山醫院長期關懷鳳山居民,扶植鄰近社區成立關懷據點;舉凡衛教講座、癌篩義診、社區運動及飲食班等,每年辦理300餘場次、服務近20000人次,透過多元化提供健康促進,傳遞健康、關心里民。 灣聲樂團致力推廣台灣本土古典音樂,以「行腳音樂會」義演型式,將音樂帶入台灣的各個角落。行腳音樂會由鳳山文德社區拉開序幕,將樂符傳遞到鳥松社區,歡樂氛圍深獲社區長輩及民眾熱烈回響。 高雄長庚醫院林祖功副院長表示,高雄長庚長期關心鳥松居民的身心健康,這次透過音符的傳遞,讓社區民眾身心靈獲得療癒。 鳳山醫院李建德院長攜手長輩共同出席,並表示鳳山醫院近年與文德里、鳳崗里、北門里合作成立社區據點,透過這次灣聲行腳音樂會串聯三處據點,讓長輩齊聚一堂,透過音樂進行社區交流、活躍健康老化。 行腳演奏在高雄長庚醫院大廳,現場由蔡成枝副院長親自接待並歡迎,蔡副院長感謝灣聲樂團蒞臨演奏,透過音樂拉近彼此距離,傳達關懷、陶冶民眾及同仁身心靈。 行腳音樂會以耳熟能詳的樂曲在社區據點替活動開啟樂章,並邀請鳥松區盧雪紅區長及鳳山區李雅靜議員等陪同長輩們共享這場音樂盛宴,並藉由這次行腳音樂會,以「長庚心、音樂情」傳達溫暖給在場每位民眾及醫護同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