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警驚見老翁路倒 CPR攔下死神鐮刀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一名洪姓老翁(男、65歲)日前凌晨4時許自騎樓走出,面有酒容,步伐不穩,三重警分局三重所員警恰好在附近執行守望勤務,遂上前關心,惟洪姓老翁和警方應答沒幾句,便重心不穩趴倒在地,表情痛苦全身抽搐,且不斷以頭部自撞地板,員警立即以手臂靠在老翁頭部,防止其頭部受傷,並通報119救護人員到場處置,惟洪民突失去意識且無呼吸反應,警員林俊凱當下機警判斷,立即施以心肺復甦術,讓老翁恢復生命意識,至救護人員到場後送往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治療,在死神鐮刀下救回老翁一命,老翁住院後無大礙也順利出院。 據了解,洪姓老翁當日在三重區正義北路附近與朋友聚餐,席間略有飲酒,加上本身也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造成當日昏倒、抽搐等症狀,所幸警方當下機警判斷,且英勇實施救護行為,成功救回老翁一命。 三重警分局長黃國政表示,近日天氣不穩,早晚溫差大,民眾應隨時留意身體狀況,飲酒勿過量,家人也應互相關心健康狀況,避免憾事發生。(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Read More

萬海航運舉行13100 TEU新造船曦春輪命名典禮暨公益捐贈活動

萬海航運舉行新造船曦春輪命名儀式。(萬海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於8月23日於南韓三星重工巨濟船廠舉行「WAN HAI A17 曦春輪」命名典禮暨公益捐贈活動。命名典禮由萬海航運董事長陳柏廷以及三星重工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崔成安共同主持,並邀請張芷榕女士擔任「WAN HAI A17 曦春輪」的命名人,為新船獻上平安出航、豐盈滿載的圓滿祝福,在現場貴賓的見證之下,命名典禮順利完成。 萬海航運自2021年起,與南韓三星重工船廠簽訂13艘13,100TEU級系列船舶,「WAN HAI A17 曦春輪」是系列船舶第10艘,預計8月下旬交付,投入萬海航運亞洲-北美東岸航線營運。此系列船舶全長335公尺,寬51公尺,最大吃水16公尺,採用新型主機並搭配多項環保節能設計,有效降低碳排放,提升燃油效率。此外,這系列船舶皆取得「智能船舶」(Smart Ship Notation)認證,可利用各項監控系統及通訊設備蒐集船舶航行數據及設備運作情形,有助於第一時間了解船舶的狀態,確保安全可靠的海上運輸服務。 萬海航運與南韓三星重工簽訂的13艘13,100TEU級系列船舶,預計於2025年下半年全數交付完畢。隨著新船陸續交付,象徵著公司自有船隊進一步拓展與升級,不僅提升公司船舶運力,也強化市場競爭力,有助於公司在遠洋航線的經營與發展,提供客戶更加多元及優質的運送服務。 本次新船命名典禮結合公益捐贈一同進行,捐款予南韓巨濟市身障人士職訓機構-希望之港,協助其翻修必要老舊設施,期盼藉此心意,為當地盡一份心力,「因為萬海,世界很近」。

Read More

東方海外國際上半年每股盈利1.26美元 未來市場走勢是挑戰也是機遇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東方海外國際」)公佈2024年6月30日止6個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8.33億美元,比對2023年同期溢利11.29億美元。2024年上半年普通股每股盈利1.26美元,比較2023年上半年之普通股每股盈利1.71美元。董事會欣然宣佈2024年度中期分派股東應佔溢利約50%、折合約4.16億美元為股息,派發中期股息普通股每股0.63美元。 東方海外指出,閒置、維修保養和報廢船舶的數量在報告期內維持在歷史低位,日趨嚴格的環保監管措施對現有傳統燃料船舶的影響還將拭目以待,這都可能會對過剩的運力產生一定的抵消作用。所有這一切都動態地相互交織在一起,共同影響貨櫃航運市場未來走勢的,這不僅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 東方海外指出,正如大家所看到的,2023年末紅海局勢的突然惡化,打破了貨櫃航運市場低位持續徘徊的走勢,再加上傳統旺季因素,迅速反彈。2024年春節後,淡季來臨,連同陸續交付的新船,為市場帶來運力供過於求的壓力,一度再次調頭向下。但之後在供應鏈再次緊張和需求不斷強勁的雙重作用下,多數航線陸續重拾升勢,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更是屢創2023年以來高峰。 近期出現的供應鏈緊張首先仍然是紅海危機持續作用下的結果。貨櫃船舶繞行好望角,航線的延長導致航運公司需要投入額外運力滿足船期要求。其次,因惡劣天氣、碼頭貨物積壓、延誤船舶扎堆到港或部分轉運港口轉運量激增,一些港口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擁堵運力受阻。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新增運力漲幅迅速,但依然供不應求的原因,即有效運力不足。另外全球貿易模式因為地緣政治和供應鏈風險管理的要求而重塑,印度、越南、拉美等新興市場出現,航運網絡佈局隨之進一步優化,這反過來又為供應鏈管理帶來新的挑戰。 需求方面,美國經濟依舊充滿韌性,歐洲經濟也正在復甦。與2023年上半年服務型消費為主不同,2024年上半年,消費者購買意願逐步增強,而進口商也不斷調高其進口預期。同時,零售商擔心供應鏈引發的交貨延誤風險,為確保貨物能及時趕上銷售旺季,一改之前的準時補貨的庫存管理策略,導致航運市場二季度已呈現運輸旺季景象。 2024年上半年東方海外航運總體載貨量增加2%,總收入同比上升2%。的燃油均價為每噸589美元,比對2023年同期為每噸609美元。儘管燃油價格微跌3%,但由於2024年上半年燃油及柴油消耗量較2023年同期增加17%,故總體燃油成本增加13%,燃油消耗量增加乃因2023年底開始的紅海危機令亞洲╱歐洲航線改道好望角。 東方海外談到,雙品牌戰略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不僅體現在此次紅海危機和擁堵時,通過協同效應實現降本增效,而且體現在新興市場和細分市場的佈局中,借助雙品牌和聯盟方式迅速拓展服務網絡,滿足客戶需求,相信公司將在雙品牌戰略下繼續獲得更大的收益。 2024年上半年,該集團分別從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及大連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接收了第7至11艘運力達24,188個標準箱之新船。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交付的2艘船被命名為OOCL Valencia及OOCL Sweden;大連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交付的3艘船則被命名為OOCL Abu Dhabi、OOCL Finland及OOCL Denmark。同系列的最後1艘新船將於2024年第3季度交付。 2024年上半年,東方海外物流的收入及貢獻較去年同期穩步增加。由於國際物流服務需求增長及開拓新市場,國際業務單位的收入穩步向上。雖然貨運代理及國內物流一直面臨激烈競爭,但各業務單位仍能維持穩定的收入。 展望未來,目前市場雖然處於相對高位,但是不確定性依然是常態。需求態勢能否維繫以及時間長短將會成為影響市場長短期走勢的重要因素之一,未來經濟走勢、貿易模式的轉變等亦都會對市場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另一方面,疫情和紅海危機顯示,供應鏈對地緣政治風險更加敏感和脆弱。隨著新船的不斷交付,運力始終是市場關注的重點,而紅海局勢將繼續成為牽動這一因素的重要引線。另外,區域性的一些影響因素也不容忽視,比如:美國東岸勞工談判進展情況,以及是否會進一步發展為影響整個供應鏈的因素。 作為中遠海運集團的一份子,東方海外與中遠海運集運一起將繼續保持貨櫃航運業的第一梯隊地位。以審慎而明智的方式推動自身船隊發展和開拓新的業務增長點,以先進的智能技術和環保技術助力公司打造穩健的端到端供應鏈,助力公司和行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逐步實現,為世界貿易搭建重要通道,為此已經做好準備。 於2024年6月30日,集團持有現金及銀行結餘達66.85億美元,而需於一年內償還之債項則為5.06億美元。於2024年6月30日,集團維持淨現金狀況,淨現金與權益比率為0.45 : 1。集團定期編製及更新現金流量預測,監察因購置資產、發展項目及流動資金所需之頭寸,確保將多餘資金有效投資之餘,仍能保持平穩之資金週轉水準。

Read More

七月份陸物流業景氣指數51%較前月回落0.6%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大陸﹁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的2024年七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1%,較前(六)月回落0.6個百分點,中國倉儲指數為46.5%亦較上月回落兩個百分點。 該會分析稱,七月份受高溫酷暑和局部地方洪澇影響,增速有所放緩,但業務需求量繼續保持增長,擴張態勢仍在延續。行業發展態勢基本穩定,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航空運輸業、倉儲物流業、裝卸搬運業和郵政快遞業等行業業務總量指數在景氣區間。預期指數連續高位,反映出企業對三季度及下半年保持樂觀預期。 業務總量指數處於擴張態勢,七月份業務總量指數為51%,較前月回落0.6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小幅回落,七月份新訂單指數為51.2%,較前月回落0.7個百分點。七月份,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4.6%,較前月回落0.7個百分點,連續五個月處於55%左右較高景氣區間。

Read More

港務公司響應振興花蓮觀光 舉辦一齊遊花趣好運動起來健走千人參與

港務公司響應振興花蓮觀光,舉辦健走活動,共計千人參與。(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配合交通部振興花蓮403大地震及凱米颱風災後觀光,港務公司率先於8月辦理兩梯次「一齊遊花趣-好運動起來」振興健走活動,共吸引了千餘名員工及眷屬參與,此番活動不僅展現公司致力推廣運動企業之決心,亦鼓勵同仁眷屬至花蓮旅宿,刺激地方觀光景氣,期能吸引更多民眾投入振興國旅行列。 活動分別於8月16日、23日上午七時進行,從花蓮太平洋公園海洋廣場(南濱段)出發,沿途瀏覽美麗的太平洋岸,欣賞壯觀的海景與青山,步行距離達到6.8公里;港務公司行政副總經理盧展猷表示:「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推廣員工運動習慣,還能讓更多人瞭解花蓮的美,期待透過健走來帶動觀光,讓花蓮成為健康旅遊的首選之地。」此次活動也受到花蓮縣政府相關單位的協助,提供場地、技術指導及緊急救援服務,讓活動安全順利完成。 此外,活動參加者中不乏員工眷屬或同仁攜伴,彼此鼓勵,共同克服路途中的挑戰,增進了彼此的情感。在健走結束後,參加的員工紛紛表示,這次健走活動讓他們有機會近距離欣賞花蓮的美,如七星潭的蔚藍大海、鯉魚潭的湖光山色、特殊造型的貨櫃星巴克等,同時有機會品嘗花蓮在地美食,並表示這不僅是一個健身運動的機會,更是一個認識花蓮的良好契機。活動最後,港務公司也為參加同仁準備一份花蓮在地的伴手禮,希望提振花蓮當地業者買氣,為本次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Read More

廣東組合港模式前七月累計31.83萬TEU增長17.9%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稱,今年前七月,廣東"組合港"模式累計31.83萬TEU,比去(2023)年同期增長17.9%。 前述"組合港"模式指的是以廣州南沙港、深圳蛇口、鹽田港為樞紐港,珠三角內河港為支線港,通過不同海關監管互認,允許企業在支線港口直接辦理海關查驗、放行、交還箱等手續,支線港得以共用樞紐港作為國際大港的資源,促進形成"兩港如一港""一港多區"的港口群格局。 據稱,截至今年七月底,"組合港"模式已覆蓋珠三角及雲浮、清遠、湛江、汕頭等十三個地市(廣東七個海關全覆蓋),開通組合港航線64條(2024年新增七條)。"組合港"模式有效提升了港口物流運輸效率,該模式改變了傳統的兩地轉關作業模式精簡辦理手續,由"兩次報關"變為"一次報關",貨物平均堆存期由七天縮短至二至三天。

Read More

TWFI上週微跌0.2%前七月兩岸進出口貿易額回升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臺灣海峽兩岸間貨櫃運價指數(TWFI)週報,截至上週(8/21)指數以1093.55點,比前週微跌0.2%。 其中出口成分指數:1355.02點(+0.1%)、進口成分指數:832.07點(-0.7%),分析指出,當週,臺灣航線運輸市場總體平穩,進出口市場呈現分化走勢,綜合指數小幅下滑,大陸至臺灣地區,各口岸市場運價互有漲跌,其中東南口岸運價走高,帶動出口成分指數小幅上漲。臺灣地區至大陸,華東、東南口岸市場運價走低,拖累進口成分指數下跌。 另據中共海關截至今年前七月兩岸進出口貿易統計,今年以來兩岸貿易係在前兩年連續衰退再現成長,前七月貿易額為 1588.32億美元,比去(2023)年同期年增百分之九,其中1我對大陸出口1159.17億美元增加7.4%,自大陸進口429.15億美元亦增13.3%,呈現我方730.01億億美元順差。

Read More

IATA:航空貨運上半年貨運量佳並打破2021紀錄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市場報告指出,2024年需求持續強勁增長,航空貨運上半年表現出色,貨運量超過2023年和2022年同期,並打破2021年的紀錄。 全球航空貨運總需求,按照貨運噸公里(CTKs)今年上半年總需求增長13.4%,比2022年上半年增長4.3%,比2021年上半年增長0.02%。 國際航協理事長威利·沃爾什(Willie Walsh)表示,六月航空貨運需求激增,所有地區和主要貿易航線均增長強勁,合力推升上半年貨運總需求創歷史新高,航空貨運基本面穩固,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航空貨運運營環境的重要指標變化分析,六月,全球製造業產出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擴張(52.3),而新出口訂單PMI小幅收縮至49.3,位於50榮枯線以下;五月全球跨境貿易比前(四)月增長0.1%,工業生產持平。 亞太航空公司六月航空貨運需求同比增長17.0%,在所有地區中增長最快。非洲-亞洲貿易通道的需求同比增長37.5%,歐洲-亞洲、亞洲內陸和中東-亞洲貿易通道分別增長20.3%、21.0%和15.1%。運力同比增長10.7%。北美航空公司六月航空貨運需求同比增長9.5%,在所有地區中增幅最弱。北美-歐洲航線的需求增長6.7%,全球最大的亞洲-北美貿易通道需求同比增長12.8%,是五個月以來的最大增幅,運能增長6.0%。 歐洲航空公司六月航空貨運需求增長16.1%,與去(2023)年同月比較,歐洲內陸航空貨運需求增長16.7%,連續六個月實現兩位數的年度增長,歐洲-中東和歐洲-亞洲航線的需求分別增長30.2%和20.3%。運力同比增長9.1%。中東航空公司六月航空貨運需求增長13.8%,中東-歐洲市場表現特別突出,年增長率為30.2%,領先中東-亞洲市場(需求增長15.1%)。運能增長6.9%。 拉美航空公司六月航空貨運需求增長13.1%,運能增長15.5%。非洲航空公司六月航空貨運需求增長11.8%,相較去年同月,非洲-亞洲市場需求增長37.5%,在所有貿易通道中增幅最高。運能增長23.8%。

Read More

臺北港港埠行政區A6區空地將釋出招商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臺北港港埠行政區公共行政用地A6區空地將釋出招商,臺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為完善臺北港行政大樓周邊停車及餐飲需求,啟動臺北港港埠行政區公共行政用地A6區空地(租賃面積約7,000平方公尺)招商案,該區域可作為大小型車輛停車場、簡易餐飲零售服務使用。 基隆港務分公司表示,A6區空地位於臺北港港埠行政區核心地帶,鄰近臺北港行政大樓、台61、64線交會處,居八里地區絕佳交通樞紐位置。近年來隨著臺北港蓬勃發展,港區就業人口逐年增加,不論港區業者、洽公民眾或是遊客停車需求隨之攀升,該區域將成為最佳停車地點。 本區未來視投資業者規劃,將可建立便捷的停車服務,提供大型車、小型車、重機臨停及月租服務;且因應電動車時代,可設置充電樁設備,提升電動車使用的便利度。滿足了停車需求外,亦提供簡易餐飲零售服務,可作為單車、重機及汽車族出遊聚會的熱門集合休息地點,為臺北港增添更多便利與活力,吸引更多人潮與商機。 該案預計於九月初正式公告招商,將採綜合評選方式辦理,資格審查文件與投資經營計劃書一次遞件,分兩階段審查。 附圖為臺北港港埠行政區之公共行政用地A6區空地位置示意圖。(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Read More

600輛新自強號EMU3000型列車車廂順利於花蓮港完成卸載

EMU3000車廂與金剛輪。(花蓮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鐵整體購置及汰換車輛計畫(104~113年)」首批12輛EMU3000型「新自強號」列車車廂於110年7月30日於花蓮港卸載,歷經4年,於113年8月6日順利完成50航次,共600輛「新自強號」EMU3000型列車卸載作業。 為順利執行前開計畫,臺灣港務公司花蓮分公司與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鐵公司)攜手合作,於花蓮港#8碼頭所設置415公尺岸肩卸船軌道,軌道連接原有臨港線,以海運及鐵道複合運輸方式,於列車上岸後,拖往檢整及測試作業場站。岸肩卸船軌道除供EMU3000型列車卸載外,也提供 E500型電力機車卸載(預計於花蓮港卸載68輛)。該軌道於臺鐵公司整體交車完竣後,仍保留不拆除,未來將供臺鐵公司進口鐵軌、零配件使用,及充實港區內的複合運輸能量。 花蓮港很榮幸作為臺鐵公司EMU3000型列車的進口基地,為本島鐵路運輸網路整體運能提升作出貢獻,並期待未來能協助更多的貨物利用岸肩卸船軌道,以海運及鐵道複合方式運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