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血液循環變差 關節鬧痠痛

冬天保養關節3個小撇步。 (馬光中醫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早晚溫差大,許多人的關節出現痠疼的情況。中醫師提醒,這是因為天氣冷影響周邊肌肉血管收縮,淋巴血液循環變差,組織代謝修復能力變差,容易發炎產生疼痛,要注意冬天保養關節3個小撇步。 潮州馬光中醫診所醫師王世杰表示,《黃帝內經》提到,「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經脈在平時具有滋養筋骨關節的作用,若有風寒侵襲則會阻礙經絡濡養關節的功用,造成關節疼痛。 王世杰指出,人體氣血在經脈循環沒有開始及結束,如果寒邪侵入經脈,則經脈氣血的運行遲滯,凝澀而不暢,故寒邪侵襲於經脈內外,則使經脈凝澀而血少,脈氣留止而不通,所以突然作痛,這就是中醫提到「氣血不通則痛」的原因。 氣血運行不通暢會造成關節疼痛,中醫治療的大原則是通暢氣血的循環;另外,有些組織在氣血不通暢情況下損傷,也必然要協助修復。針灸可以放鬆肌肉筋膜,提升血液循環改善疼痛;有些活血通絡藥物,如川芎、紅花能改善循環,牛膝、芍藥則可以滋補受損的部位讓其獲得所需的養分,從根本改善關節痠痛的問題。 有關冬天的日常保養,王世杰建議,關節活動正常的患者適度活動筋骨,每天健走或慢跑30分鐘可以幫助氣血循環,在運動前要記得拉筋伸展幫助肌肉做好運動準備。 另外,臨床上會建議患者注意保暖,可以穿著保暖衣物、多曬太陽,尤其做好頸部保暖,外出時搭配圍巾除了避免脖子受到風寒,避免肩頸過度緊繃造成的頸因性頭痛。 在穴位保健方面,可以按壓後腦勺兩邊的「風池穴」,驅除風寒緩解頭痛;膝蓋下方小腿外側的「陽陵泉穴」,舒筋健膝緩解關節痠痛。

Read More

學名藥取代原廠藥 國際趨勢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中)說明,除了賦形劑,原廠藥與學名藥在主成分、劑型、劑量,尤其是民眾最在意的療效與安全上均相同。 (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20日指出,所謂學名藥是指原廠藥專利期滿後,其他藥商製造之相同主成分、劑型與劑量之藥品。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表示,學名藥與原廠藥在療效與安全上相同,國際間於原廠藥專利到期後以學名藥取代是共同趨勢。 食藥署表示,在原廠藥的療效與安全已被證明的基礎上,學名藥需要透過「藥品生體相等性試驗」,證明學名藥與原廠藥之主要成分吸收進入全身血液循環或作用部位的速率及程度一致。 生體相等性試驗分析時,會將學名藥與原廠藥主要成分之吸收速率,以及程度等相關參數經轉換後進行統計分析。在統計上,於90%信賴區間介於80~125%,以確保2種藥品在人體內的表現足夠接近,從而確認2藥品在臨床上的療效和安全性不具統計顯著差異,這也是國際法規單位公認的審查標準。 台灣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學會理事長張芳維指出,進行生體相等性試驗之前,藥商須獲得醫院的人體試驗委員審議會核准,受測者通常僅針對交通費、餐費、營養費給予補助,且應遵守受試者同意書所規範的內容、職責、義務、相關禁忌等,其執行過程中須符合「藥品優良臨床試驗作業準則」相關規範。 張芳維表示,國內學名藥廠都經過嚴謹的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認證,品質也值得信賴。王德原表示,原廠藥於專利到期後以學名藥取代是國際趨勢。

Read More

明年推3大新制 國產新藥 健保核價最高加算3成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健保署20日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藥品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及「全民健康保險藥品價格調整作業辦法」部分條文,全面擴大鼓勵國內藥廠製造創新藥品;只要符合健保署設下的創新條件,未來健保核價最高可加算3成。待預告期滿,外界若無太大意見,新制預定明年2月上路。 健保署預告修正藥物支付標準、藥價調整辦法部分條文。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表示,修正草案對製藥業未來發展及加速新藥收載釋出政策利多。 黃育文指出,健保署規劃優惠核價主要有3大新制,未來凡是在國際上市許可2年內新藥,或是10大先進國家核准上市滿5年、但屬國內新成分新藥,可比照台灣首發新藥給予優惠核價。 健保署亦鼓勵學名藥或生物相似性藥品及時進入市場,提供處方用藥選擇,針對原廠藥逾專利期5年內首2張取得藥品許可證的國內製造學名藥或生物相似性藥品,最高給予原廠藥相同價格。 另外,國內製造藥品將給予優惠藥價,以穩定供藥,包括採用國內生產的原料藥,或者國內安全性臨床試驗獲國際學術期刊發表且增列於仿單上,以及最早向主管機關為P4專利聲明且獲准核發藥品許可證的學名藥。只要符合上述3項條件之1,未來健保核價任一皆可加算10%。 鑑於COVID-19疫情後原物料供應影響,國內常見有稀缺藥物因為不符成本,而不堪每年的藥價調整幅度。黃育文說,為確保供藥穩定,合理保障藥價,健保署決議只要同時符合主管機關公告之必要藥品、同分組內有國內製造品項及同分組分類未逾3品項等3項條件,當年度藥價不予調整。草案內容將預告至明年1月20日,若外界沒有太大意見,健保署預定在農曆年後盡快上路。

Read More

均衡飲食按時服藥 控糖非難事

健保署高屏業務組昨日舉辦「糖尿病照護經驗分享會」。(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去年全國10大死因,糖尿病位居第5位。健保署高屏業務組20日在高雄市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講廳,舉辦「糖尿病照護經驗分享會」,邀請獲標竿獎的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糖尿病團隊,分享糖尿病照護成果。 鳳山醫院從民國100年開始定期辦理糖尿病病友團體「鳳醫小學堂病友會」,至今超過2000人次糖尿病友參加。新陳代謝科醫師蔡嘉仁表示,糖尿病的飲食基礎首重於「均衡飲食」,而非「限制飲食」,只要注意飲食適量、增加纖維質攝取、三餐定時定量、適量運動多喝水,並遵從醫師指示用藥,即可將血糖控制得宜。

Read More

〈中華文薈〉從視覺到心靈的風景饗宴:黃騰輝繪畫的蛻變

群星 ■廖仁義(美學家,國立台灣美術館前館長) 1.詩意灌溉的世界 地球只有一個,但世界卻不是只有一個表情。不僅世界自己時時刻刻變化表情,每一個人也都能夠賦予世界千姿百態的表情。 每一個人的眼睛都能夠以屬於自己的觀點面對世界。每一個人除了眼睛之外,也都還具備其他的能力可以觀看世界。每一個人都具備屬於自己的能力,既能觀看世界的表情,也能賦予世界出自自己觀點的表情,從自己的位置與姿態為世界創造或許平靜、或許激動的表情。 四時之美 東晉詩人陶淵明歸隱田園以後曾寫《飲酒二十首》系列詩作,每首詩都有景有境,景是世界自己的表情,境是詩人賦予世界的表情。其中第五首的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南山是景,詩人的悠然則是境;宋代詩人蘇東坡日後曾經提醒,詩中的見字不是世俗的觀看,而是超乎世俗的觀看,詩意能夠因此淡然而生。  便是這種超乎世俗的觀看,讓藝術家即使面對相同的景物,能夠因為不同的美學觀點,創造出完全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貝多芬的《月光》鋼琴奏鳴曲,雖也引領聽覺進入夜色,卻更多是在表現情感流動,也就充滿浪漫主義樂派的特色;德布西的《月光》小品,固然也讓情感喃喃私語,卻更多是在呈現月色忽隱忽現的光影,也就充滿印象主義樂派的特色。每一個藝術家面對世界,都會有自己的觀點,他們的藝術作品也就會賦予世界屬於自己的表情。 法國畫家莫內早在1872年就以《印象,日出》這件作品成為印象主義重要藝術家,他卻在已經成名以後決定遠離巴黎,1883年舉家遷居吉維尼村莊。他在這個務農小村建造自己的花園,從此幾乎都是以這個花園做為創作的題材。日後莫內的仰慕者往往以為他是去享受鄉間生活,事實上,莫內不只是建造一座花園,而是建造一座讓視覺與心靈都可以發揮創造力的世界。或許我們也可以解釋,這個花園就是他所嚮往的詩意世界。 繁花 2.繁花盛開的花園   黃騰輝也有一座繁花盛開的花園。或許那是一座沒有邊界的花園,或許那是一座隨著他的觀點而會產生豐富面貌的花園。 黃騰輝從1990年開始繪畫。我曾經依據他過去三十幾年的繪畫作品,整理出主要的創作題材,分別是;1.人像繪畫:他自己與親人的畫像;2.花卉繪畫:主要是玫瑰靜物繪畫;3.風景繪畫:主要是以野獸主義的色彩筆觸鋪陳出來的具象風景繪畫;4.非具象抽象繪畫:主要是以色彩大塊塗抹表現心靈律動的非具象繪畫,既像西方的抽象表現主義,例如波洛克與德庫寧的繪畫,也像中國宋代巨碑山水,例如范寬與李唐。 玉山記憶 我也曾經依據他的美學觀點的改變,整理出主要的繪畫風格與技法:1.寫實主義:主要是他的建築素描與人物素描;2.野獸主義:主要是以短筆觸的色彩元素鋪陳出來玫瑰花卉繪畫與風景繪畫;3.抽象表現主義:主要是以大畫筆或畫刀將顏色大塊面平塗於畫布的抽象繪畫,有時是風景,有時是山水,有時是心境,有時是詩意。 直到2023年,我們可以透過這些題材、觀點與技法,來釐清與理解黃騰輝的繪畫作品。但是過去這一年,黃騰輝的繪畫作品出現明顯的改變。這項改變,最主要就是他在畫面中有秩序的使用垂直線與水平線。這些繪畫,多數是原本已經算是完成的野獸主義風景畫或抽象表現主義繪畫,他卻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整齊畫出等距的相同顏色的水平線,依此原理,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畫出等距相同顏色的垂直線,使得整幅繪畫多出一層網狀或類似窗格的幾何結構。我暫時稱之為「線格畫」。 楓葉紅於2月花(清境楓紅時) 回到藝術史找尋,我們容易傾向於聯想到新風格派的孟德里安(Piet Mondrian),或者絕對主義的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或者歐普藝術的瓦沙雷(Victor Vaasarley),甚至極簡主義的賈德(Donald Judd)。這些聯想並非完全沒有意義,但我還是認為,黃騰輝只是在他自己的視覺與心靈活動範圍,探索讓他可以繼續從事繪畫活動的觀點。   3.心靈風景的饗宴   黃騰輝擁有屬於自己的繁花盛開的花園,無論只是一座沒有邊界的花園,或者是一座隨著他的觀點改變而面貌豐富的花園,我們都可以確定,在他可以呼吸的每一天,他都能夠透過不同的觀點在觀看世界,並且在這個世界上創造許許多多繁花盛開的花園。 黃騰輝的眼睛能夠觀看,他的眼睛帶著情感觀看;他的心靈也能夠觀看,觀看的時候或許帶著具象的想像力,或者帶著抽象的領悟力,或者也帶著孤獨時刻的內省力。因此,他的花園有時是視覺的花園,或許具象而寫實;有時是心靈的花園,或許具象而朦朧,或許大象而無形,或許虛象而隱形。 隨著他的繪畫歷程,我們可以發現,正如聖艾修伯里的小王子,黃騰輝能夠地面行進,也能夠高空飛行,即使他在地面行進,也能如同高空飛行。每當他在地面行進,他的繪畫就傾向寫實而具象,例如他的人像畫與玫瑰靜物畫;每當他在高空飛行,他的繪畫就傾向抽象而非具象,例如他的風景畫;每當他在地面行進也能夠如同高空飛行,他的繪畫就成為形上學繪畫,例如他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與近期的「線格畫」。 「線格畫」彷彿讓我們透過一種線格結構去觀看世界。在這些「線格畫」中,風景與山水好像已經消失,但其實它們並沒有消失,它們只是被線格結構遮掩罷了。或許它們也沒有被遮掩,只是當我們透過這個線格結構去觀看它們,我們能夠重新領悟它們超乎世俗觀看的存在與意義;或許這個線格結構,也能夠讓我們從外在世界回到內在世界,從景物回到心靈,進而重新發現自己的觀看位置。 這個線格結構並不是物質的阻隔,而是心靈的內省。正如同黃騰輝的生命姿勢,他喜歡擁抱世界,他喜歡擁抱親人與朋友,但是他也經常在孤獨時刻深自內省,尤其他往往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刻繪畫,因此,近期繪畫出現的線格,或許就是孤獨時刻內省力產生出來的繪畫元素,或許是窗格,或許是符碼,或許是視覺與心靈對話產生出來的結構。 毫無疑問,黃騰輝長期以來一直在經營屬於他自己的繁花盛開的花園。每當他打開花園大門,我們知道,他已經準備好豐盛的饗宴接待我們,讓我們進入千姿百態的視覺風景與心靈風景。 黃騰輝簡介: 黃騰輝(Robert Huang,1959年12月5日-),東海大學畢業,北京清華大學美學碩士,美學博士候選人。他將藝術創作的夢想實現於三個跟「美」的本質有關的領域:首先,在1980年代,他和建築系學長創設台中「理想國」社區總體營造,將原本老舊的爛尾樓社區改造為帶有美學氣質的社區,帶動了居住空間與生活美學結合的風潮,奠定他朝向全方美學探索的基礎。其二,他在1990年首創以玫瑰為主題的英式下午茶店「古典玫瑰園」,成為台灣代表性的文創與餐飲品牌。此外,他的創作也展現在風格設計上,是第一位登上國際VISA卡和JCB信用卡封面的華人藝術家。他曾為英國皇室瓷器品牌設計,包括威廉王子大婚紀念等,世界收藏者甚眾。第三,1990年代以來,他積極投入繪畫創作,風格鮮明,具有獨特的美感形象和視覺語言。作品以機構收藏為主,在北京保利曾拍出598,000人民幣紀錄。

Read More

痛風好發秋冬 少動少喝水惹禍

醫師柳鴻祥說明如何預防痛風復發。(新營醫院提供)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天氣轉涼,許多痛風患者突發性腳趾或腳關節紅腫熱痛,甚至需輪椅輔助才能到醫院看診。醫師強調,季節變化與痛風發作頻率的關聯不一定是直接的,主要與生活方式和身體代謝變化有關,建議患者調整飲食生活習慣。 新營醫院家醫科醫師柳鴻祥說,痛風是體內尿酸累積過多引起的代謝性疾病,通常會在關節部位形成尿酸結晶,導致劇烈疼痛、紅腫和發炎。尿酸的生成受到飲食、體重、藥物使用和體內水分含量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在不同季節的變化中容易受到擾動。 他說,秋季痛風發作的原因與影響因素,包含天氣轉涼:天氣轉涼時,體溫下降會使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慢,這可能導致尿酸更容易在關節處沉積,增加痛風發作的機率。 飲食改變:秋季是一個收穫的季節,許多人會開始食用更多高嘌呤的食物,如海鮮、紅肉和酒類,這些都是痛風發作的誘因。此外,隨著節日和聚會增加,飲酒量也可能上升,進一步提升痛風風險。 水分攝取不足:在秋季天氣轉涼時,人們往往會減少飲水量,這可能導致尿酸更難從身體中排出,進一步增加尿酸濃度,促使痛風發作。 身體活動減少:隨著天氣變冷,許多人會減少戶外活動,導致代謝減緩,這對於尿酸的代謝和排出不利,進一步增加了痛風的風險。 柳鴻祥提醒,患者應該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保持水分充足、適量運動與定期健康檢查,並諮詢醫生以獲得適當的健康建議,預防痛風復發。

Read More

超加工食品過量 恐釀癌症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超加工食品(UPF)攝取過量,恐引起肥胖、癌症、認知功能退化。醫師建議,選擇原型食物或低度加工食品、注意食品成分表及營養標示、養成良好的飲食、烹飪習慣,盡可能減少外食,避免其對於人體的危害。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表示,UPF指經過多道工序製成、無法在家庭廚房製作的食品,且含有大量添加劑以增強風味、質地和保存期限。研究指出,美國人平均有近60%的熱量來自超加工食品。隨著UPF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其對於人體的危害。 國防醫學院教授李美璇研究發現,1993~2011年間高中生消費UPF增加,造成飲食品質下降,同時也提升了肥胖率。此外,UPF更被證實與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有正相關。 鄭乃源指出,經常攝取UPF可能導致肥胖、癌症、認知功能退化,主要是其經常大量添加澱粉、糖和飽和脂肪,熱量密度極高,同樣重量下熱量遠高於低度加工或未加工食品。經常攝取可能導致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和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 同時,超加工食品缺乏膳食纖維,並含有大量化學添加物,可能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造成腸道健康問題,引發慢性發炎。 研究顯示,60歲以下民眾若UPF消費超過19.9%,整體認知下降加速28%,執行功能下降加速25%。此外,攝取過多的糖及甜烘焙品等UPF,亦對幼童的認知功能會有負面影響,尤其是語言理解能力。 此外,UPF具低膳食纖維、高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鹽、高飽和脂肪的特性,並可能添加有害添加劑及汙染物,可能具致癌性。

Read More

女童頭痛嘔吐 驚見小腦腫瘤

  醫師陳又寧提醒,當兒童出現原因不明的劇烈嘔吐,尤其伴隨其他神經症狀時應盡速就醫,慎防顱內高壓威脅生命。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12歲吳姓女童最近一個月反覆頭痛、嘔吐,近幾日出現走路不穩、視力惡化等症狀,就醫發現後顱窩有一個3~4公分大的腫瘤,且有腦幹壓迫、腦部積水等情形。緊急開顱切除腫瘤及水腦引流手術,病理報告為小腦惡性髓母細胞瘤,術後頭痛、嘔吐情形獲得緩解,視力也有改善,後續安排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 成大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陳又寧表示,兒童顱內高壓十分危險,可能導致永久性的神經功能缺損,甚至造成猝死。嘔吐是兒童顱內壓過高的常見表現,也是常被輕忽的症狀,更可能誤認為急性腸胃炎,而未在第一時間至兒童神經科或兒童神經外科就診。顱內高壓症狀也包括視力模糊、步態不穩、嗜睡,嚴重時甚至會發生癲癇或昏迷。 他說,顱內的病灶十分多元,腫瘤、急性水腦、腦出血、顱內血管畸形、感染、發炎疾病等都可能造成兒童顱內高壓,相關疾病需要及時的診斷與治療。造成顱內壓過高的病症,常需要神經外科手術介入才能及時緩解。 神經外科手術是醫學領域中困難度高的範疇,近年來技術、設備和影像系統的大幅進展,已顯著提升安全性。藉由神經內視鏡和微創器械輔助,可縮小手術範圍,減少手術中腦部的曝露,也能尋求較安全的手術路徑,降低手術風險;甚至在病人充分配合情況下,透過清醒開顱手術方式,也能更精確且即時掌握病人的神經功能。 陳又寧提醒,當兒童出現原因不明的劇烈嘔吐,尤其伴隨其他神經症狀時,應盡速就醫,尋求醫療評估。顱內高壓可能威脅生命,切勿因恐懼手術而耽誤治療時機,及早診斷、及時治療才能帶來最好的康復機會。

Read More

切除左腎上腺腫瘤 尹馨掰了高血壓

台大醫院準備大蛋糕,慶祝尹馨重獲健康。 (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藝人尹馨因左側腎上腺腫瘤,造成嚴重的高血壓與低血鉀。經內視鏡切除左側腎上腺,高血壓頓時痊癒,連降血壓藥都不必再服用。 台大泌尿科醫師王碩盟指出,腎上腺醛固酮瘤由基因變異所引起,絕大多數為自體變異,遺傳因素只占2%。因腫瘤侵襲腎上線後會影響內分泌,造成精神亢奮,心臟血管、內分泌、中風與心肌梗塞,甚至可體松分泌異常,出現月亮臉、水牛肩症狀。 王碩盟表示,單側腎上腺瘤患者,可用內視鏡將整個罹病的腎上腺取下,手術後60%患者可以完全恢復,不必再服藥控制血壓,另外30%患者控制血壓藥物也可減量。 台大原發性高醛固酮症中心主任吳允升表示,如兩側腎上線都出現變異的患者,也可以冷凍、酒精、藥物方式,使腫瘤消溶,達到治療目標。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冷凍、酒精治療原發生醛固酮瘤是台大醫院首創的療法。台大醫院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團隊在全球醫療研究中處於領先地位,建立台灣腎上腺靜脈取樣標準方案,並為腎上腺靜脈取樣模型申請專利技術、執行迷你內視鏡手術、首創腎上腺冷凍治療,在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標準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王碩盟指出,約有8%的高血壓患者因原發性高醛固酮而引起,估計台灣地區約有50萬人有類似病況,呼籲有高血壓、低血鉀症狀的民眾應儘速就醫,透過手術有機會根治高血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