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攜逾20家業者搶攻兆元商機 慧保科技創新試算平台一鍵利益最大化

(工研院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下,工研院宣布成立保險科技新創公司慧保科技,打造全臺首創整合型AI理賠試算平台,一鍵即可估算理賠金額,讓民眾不再為複雜的保單條款困惑,並提供精準保單選購與醫療決策共享(Share Decision Making;SDM)服務。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表示,近年來,AI技術發展突飛猛進,已成為百工百業轉型的重要推手,從傳統製造業、醫療服務,到零售、金融等,其中保險業導入AI就是一個新興趨勢,越來越多保險公司在銷售、核保等領域使用機器學習與預測分析,來提供客戶更精準、更客製化的服務,根據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資料顯示,臺灣每年保費收入約3兆元,考量現今醫療保險內容與規劃越來越多元及繁瑣,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工研院投入創新保險理賠金試算系統「醫起付」的研發,現已整合大誠保經、錠嵂保經、國泰金控等全臺21家壽險公司、約5萬張醫療相關保單理賠金試算模型,讓民眾能根據實際需求,快速分析在手保單,保障自身權益最大化,期待為保險業注入創新能量,進一步改善民眾對保單的理解與使用體驗,更促進金融保險業者的數位轉型。 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蘇孟宗表示,根據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資料顯示,臺灣保險滲透率位居全球第3、保險密度亞洲第4,儘管我國保單數量龐大,但實際出險保障比例卻偏低,鑑於未來新式手術、藥品與醫療器材自費比例提高,保險的支援顯得更加重要,因此需要創新技術來確保民眾能更有效的利用手中保單,得到應有的保障。工研院自2018年起致力於保險理賠試算與保單銷售科技產品研發,今年更正式Spin-off成立新創公司慧保科技,期待慧保運用AI技術,全方位重塑保險產業,為醫療、保險業者創造新藍海商機。 慧保科技執行長楊承益表示,慧保科技旗下有兩項主要平台:「醫起付」、「慧保U」。「醫起付」整合保險存摺,透過分析相關文件、手術單、疾病名稱等關鍵字,搭配獨家開發的理賠金試算引擎,在進行醫療決策時提供病患、醫師保險理賠金試算報告,不只是幫助民眾爭取最大利益,也能讓醫師透過此報告提供最好的醫療評估。另外,由於涵蓋21家壽險公司保單,慧保科技模擬超過500種醫療費用情境打造「慧保U」提供給保險業務,輔助業務發現保戶醫療缺口,精準銷售合適的保單,進而達到雙贏的目標。 工研院秉持以智慧科技創造幸福生活,發展「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智慧化致能技術領域,運用先進AI技術解決日常痛點。此次推出的AI保險科技,正是為了解決民眾保障不足的問題,期望讓科技真正融入人們日常當中並提升生活品質。

Read More

閩省船舶出口亮眼前十一月成長達65%創新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年前十一個月福建省船舶出口成長達65%,據廈門海關統計指出,隨著世界經濟的逐步復甦,全球航運市場對新造船需求顯著增長,閩省船舶出口表現持續亮眼,一至十一月閩省累計出口船舶金額達人民幣122.3億元,比去(2023)年同期增長65.2%創歷史新高。 統計分析,閩省船舶出口以國有企業為主,前十一個月出口佔111.3億元增長75.2%,佔同期閩省船舶出口總值超過九成,民營企業出口船舶9.8億元增長9.5%。賴比瑞亞、歐盟是該省船舶的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分別對其出口57.1億元、20.7億元,分別增長5.1倍和兩倍,兩者合計佔閩省船舶出口總值超過六成。共建"一帶一路"為閩省船舶出口注入新的活力,前十一個月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船舶109億元,增長1.3倍,佔比89.1%。 散裝船和貨櫃船是閩省船舶出口的兩大類,前十一個月分別出口64.2億元、33.1億元,分別增長1.8倍及28.8%,兩者合計佔閩省船舶出口總值的79.6%。

Read More

迎接歲末元旦旅運 桃機旅客於起飛前3小時可辦理報到

(桃機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桃園國際機場自耶誕節前開始至元旦假期間進入旅運高峰期間,根據航班運量預報系統顯示,12月29日、31日及1月5日,均超過13.5萬人次旅客量,出境尖峰時段為每日7至9時、14至15時、23及24時,入境尖峰時段為每日5時、13至17時及20時至22時,提醒旅客航班起飛前3小時可辦理報到,善用多元智慧化服務、預先確認安檢注意事項,多加搭乘大眾交通運輸。 機場公司表示,因應耶誕至跨年的航空旅運人潮,機場公司密切與服務大聯盟各單位加強整備,依據人數預報資訊及航班即時動態進行人力與資源調度,協助旅客順利通關。機場公司呼籲出境旅客確認護照效期需在6個月以上,善用多元智慧化服務,使用手機、網路或市區預辦登機(A1臺北車站、A3新北產業園區站)完成報到,以及使用自助報到機臺和自助行李託運等服務,加快報到流程。 為提升通關效率及維護飛航安全,桃園機場提醒出境旅客預先確認安檢注意事項。行動電源、打火機、電子菸請勿託運,應隨身攜帶上飛機並做好保護;隨身行李攜帶液體不得超過100毫升。安檢前請將水壺倒掉淨空,並取出筆電、脫外套、帽子及皮帶等裝備,加速安檢作業。 年節將至,旅客探親送禮常見火腿、香腸等,桃園機場特別提醒入境旅客切勿攜帶肉類製品以免受罰,自疫區入境旅客配合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人員引導檢查作業;其他區域航班旅客下機後也請依航空公司指引領取識別卡片,加速後續入境通關程序。同時呼籲旅客入境留意攜帶菸品2條(200支)與酒類總量1公升可免申報的規定。 桃園機場持續升級設施設備及服務,移民署e-Gate第四代自動查驗通關系統,自2025年1月1日起,10歲以上國民均可使用,並放寬身高限制為120至200公分,可直接於通關閘道內註冊後終身有效,更換護照免重新註冊,歡迎旅客入出境多加使用。 為友善外籍旅客,外國人及陸港澳人士年滿14歲,持晶片護照且於入境已錄存生物特徵者,出境均得使用e-Gate自動查驗通關系統。另為加快外籍旅客通關作業流程,移民署自明年推出新版網路填寫入國登記表的服務(Online Arrival Card,簡稱電子A卡),提供更友善及便利的介面,旅客可於搭機來臺前72小時透過網路先行填寫電子A卡,直接持憑護照查驗通關,提升入境通關效率。 因應疏運期間人潮高峰,桃園機場敬請旅客多加搭乘客運巴士、機場捷運等公共運輸,機場公司將視人潮狀況協調聯外交通服務單位彈性調整機動增班;自行駕車旅客及接機親友,可先下載桃園機場官方APP,或透過桃園機場官方網站,即時掌握交通及停車場剩餘車位動態,確保旅程順暢。

Read More

多用途貨船阿諾拆除當地生態環境恢復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多哥籍多用途貨船「阿諾」因凱米颱風擱淺於臺南喜樹海岸岸際,交通部航港局介入拆除,昨(26)日全部移除恢復當地生態環境。 航港局表示,今(113)年七月多哥籍多用途貨船「阿諾」因凱米颱風擱淺於臺南喜樹海岸岸際,船長宣布棄船,船東未出面積極處理,航港局依商港法逕行採取應變措施,委託海事專業業者移除船體,昨日全部移除,化解對周邊海域及生態環境之影響與威脅。 航港局指出,阿諾擱淺位置鄰近臺南地區四鯤鯓牡蠣養殖水域及黃金海岸景區沙灘,屬生態敏感地帶,且該處一度成為打卡景點,吸引大量人潮靠近,引發公共安全疑慮。航港局為儘速移除船體,加速辦理船體移除採購作業,船體移除前,辦理社區說明會解除民眾疑慮;移除作業期間,做好油汙染防制,並主動敦親睦鄰,協助蚵農拖放蚵棚作業及當地廟會王船祭典活動。船體拆除作業期間,承蒙公部門、漁會及民間團體之支持及協助,順利於昨日提前將阿諾船體全部拆除後運離,恢復當地景觀。 阿諾船體移除後,航港局將持續要求業者復原岸際沙灘環境,最後會邀集政府及地方會勘現場確認,還給市民休閒遊憩美景。航港局強調,阿諾輪擱淺後的污染防治及船體移除等相關應變措施是船東應盡的責任,政府代為應變處置之相關費用將依法向船東追償。 附圖為阿諾輪擱淺於臺南黃金海岸,船體自臺南黃金海岸移除。(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

台驊國際控股董事會改選張立秋任董事長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驊國際控股昨(26)日召開股東臨時會,完成董事會全面改選,並通過解除新任董事(含獨立董事)及其代表人競業禁止之限制等重要議案。(見圖,台驊提供) 新任董事會成員包括: 張立秋(益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黃偉祥(大聯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劉彩轉(長捷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賴文豪、魏標昌(益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謝齡誼(菖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會中同時選任陳錦旋、林志雄及廖勝利三位為獨立董事。 該公司表示,此次改選後,董事會中有三位女性董事,顯示了公司對性別多元化的重視。 股東會結束後,也隨即召開董事會,推選張立秋為新任董事長。此次推選反映出公司對專業與穩健治理的高度重視,也顯示公司全力邁向永續經營與成長的決心。 台驊指出,張立秋董事長擁有深厚的市場洞察力與金融產業經驗,長期以來在業界建立了廣泛且穩固的合作網絡。未來,張董事長將致力於帶領台驊控股深化全球市場的資源整合能力,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台驊控股將以提升經營效率、強化治理績效及創造股東價值為核心目標,推動多元化經營模式,實現穩健成長與永續發展。

Read More

今年我民航機場旅客量回升將達六千萬人次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統計,今年前十一個月我民航機場旅客持續回升,比去(112)年同期增加近24%,並超過去年全年旅客量,全年旅客量預估將達六千萬人次。 據統計,今年一至十一月我民航機場旅客量為5845萬人次,除比去年同期增加23.88%,亦超過去年全年旅客量5204萬人次,按目前單月旅客量超過五百萬人次,今年旅客量將回升至六千萬人次水準。 統計指出,前十一個月國際航線旅客量佔437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幅達三成(+30%),亦超過去年全年旅客量3751萬人次,數據顯示,國際線旅客量在108年曾達4883萬人次歷史高峰,其後三年疫情期間遽降,111年甚至降至75萬人次。 兩岸航線前十一個月雖以478萬人次超過去年之341萬人次,但與疫前及兩岸承平期間超過一千萬人次相去甚遠。國內航線同時期旅客量為97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則回落5.75%。

Read More

星港今年港埠櫃量有望達四千萬TEU年貨量達六億噸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港今年貨櫃港突破五千萬TEU,穩居世界第一,據新加坡港航局(MPA)所作統計,排名第二的星港今年港埠貨櫃量有望達四千萬TEU水準。 MPA統計,星港今年一至十一月櫃量累計已達3756.94萬TEU,除在去(2023)年全年櫃量突破三千九百萬TEU基礎上續增五點六個百分點,亦可望今年各月單月櫃量均超過三百萬TEU,全年櫃量再破四千萬TEU歷史高峰。 統計指出,星港今年全年港埠貨量亦有望在去年5.9億噸回升至六億噸,MPA統計今年前十一個月貨量為5.69億噸,比去年同期年增5.2%,按今年各月貨量均超過四千萬噸甚至有八個月超過五千萬噸,預估全年貨量可達六億噸。 該港前十一個月貨櫃貨噸佔3.39億噸比去年同期增加 5.7%,並佔全港貨量比重的59.5%,油運量則以1.78億噸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個百分點,佔比31.3%。

Read More

達飛重返奧德薩港成第三家提供烏克蘭服務航運公司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外電消息,達飛海運(CMA CGM)重返回烏克蘭停靠奧德薩港,將成為第三家通過新的奧德塞快線(ODX)為烏克蘭提供自有艙位服務的航運公司。 消息指出,達飛的服務將停靠奧德塞港,總部位於馬賽的達飛在奧德塞港自有碼頭,另兩家服務烏克蘭的航運公司地中海航運(MSC)及Iteris Feeders則選擇靠南的Chornomorsk港。 達飛ODX線將部署兩艘1100-1500 TEU型船舶,靠港序為:比雷埃夫斯(希臘)-奧德薩(烏克蘭)-伊斯坦布爾,安巴里(土耳其)-比雷埃夫斯。

Read More

海委會發布國家海洋污染防治白皮書 揭示海污防治路徑及四大行動計畫

從左至右依序為:海巡署副署長許靜芝、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向文、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海洋保育署署長陸曉筠、海洋保育署副署長吳龍靜。(海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委員會依據海洋污染防治法,發布我國第一部《國家海洋污染防治白皮書》,由海委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與海保署署長陸曉筠共同宣示,期許透過《國家海洋污染防治白皮書》海洋污染防治路徑之實踐,展望於2030年達成海洋環境無污染、建構循環經濟生活、實現人與海洋友善共存願景。 管碧玲表示,《國家海洋污染防治白皮書》是臺灣對海洋污染課題的檢視與反省,也展現臺灣在全球海洋治理的積極參與和承諾。這份對於海洋的承諾書,提出重要的「四大行動計畫」,包含完備海域環境監測調查、強化海洋廢棄物治理、提升海洋污染預防及應處量能及強化教育推廣及國際交流,以全面性前瞻思維據以擘劃海洋污染防治務實行動計畫。 管碧玲指出,海洋沒有聲音,無法為自己的困境說話,需要有全國一致性的制度,從中央落實到地方政府,期盼藉由「海洋污染防治法」、「海洋污染防治基金」及《國家海洋污染防治白皮書》三大穩固支柱,以及「海洋保育法」的強力法治工具支持,讓海洋更美麗且生生不息。 陸曉筠表示,世界各國正戮力於減少海洋污染,保護海洋生物及資源;臺灣四周環海,海洋生物多樣性高,國人之社經活動無不與海洋環境互為影響,鑒於當前國家所處局面與在海洋所面對之機遇與挑戰,管主委上任後積極帶領,強力論述海委會三安及四海的國家使命及任務,海保署在其中三大主責,分別是海洋污染防治、海洋廢棄物治理及海洋生態保育,這本白皮書詳述海洋環境監測、海廢治理與海污防治之海洋環境管理工作。 管碧玲期勉海保署,應以「強化海域微塑膠監測」、「強化海廢溯源管理」、「擴大海洋污染管制」及「海污基金上路」,訂定國家海洋污染防治路徑之短中長期目標,導入先進科技技術進行防治與管理,並藉跨部會及地方政府以及產官學研合作下,以更完善之相關工作架構與路徑,向國人完整呈現我國於海洋污染防治之歷程,每五年持續檢討修訂,擘劃未來工作願景及實踐步驟。

Read More

港務公司明年預計招考228人 起薪最高5.6萬元

(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甄試計畫公告,預計於114年招考正、備取共228名,職缺包含師級及員級。師級報考資格為「碩士相關科系畢業」或「大學畢業並有3年相關工作經驗」,起薪為56,680元/月。員級職稱為高級事務員、高級技術員者,須專科以上學校相關科系畢業,起薪為48,230元/月;職稱為助理事務員、助理技術員者,高中職畢業即可報考,起薪為41,570元/月。另已規劃明(114)年參考軍公教待遇調整幅度,全體員工將再調薪3%。 為因應國際市場變動及產業趨勢,港務公司透過數位與永續雙軸轉型,推展各項業務。為此,應業務需要招考航運管理、交通管理、航運技術、業務行政、法務、資訊、環保、職安衛、護理、土木、電機、機械、人力資源、政風、財務、會計等共16個類科,招考職缺地點包含基隆港、臺北港、蘇澳港、臺中港、高雄港、安平港、布袋港、澎湖港及花蓮港共9個港口,歡迎各領域人才加入! 港務公司致力以「Flexibility彈性化的管理」、「Friendly友善職場環境」、「Family待同仁如家人」及「Future看得見的未來」4個F為軸心,打造令員工感受到幸福的職場環境。多年來持續耕耘,員工幸福有感,也讓港務公司連續多年獲得《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及1111人力銀行「幸福企業金獎」殊榮。 本次招考預定於114年2~3月間公告甄試簡章,有意加入港務大家庭者,請把握機會。甄試計畫已公告於港務公司全球資訊網(www.twport.com.tw),後續招考資訊請持續關注港務公司網站或臉書粉絲專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