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因病阻礙家庭夢!新型生物製劑健保平行轉換 成乾癬患者治療曙光

乾癬是一種慢性且常常反覆發作的免疫性皮膚疾病,主要症狀為皮膚上出現邊界清楚的紅色斑塊並伴隨皮屑,由於乾癬不僅影響皮膚外觀,更可能對患者的社交、心理及職業生涯造成生命累積性損傷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20多歲的王小姐剛步入職場,就因中重度乾癬引發頭皮屑、四肢也出現紅色斑塊,乾癬造成的外顯症狀使她遭同事誤會衛生習慣不佳而被排擠,客戶也不敢與她握手、甚至不願與她簽約,間接影響王小姐的工作收入,使她在治療過程中被迫承受更多負擔。醫師表示,中重度乾癬患者,健保已有給付四大類十種生物製劑可選擇,如果使用一種生物製劑療效不佳,還可平行轉換不同生物製劑,患者不要灰心。台灣乾癬協會也鼓勵患者平時多了解用藥資訊,透過醫病溝通跟醫師討論病情及用藥選擇。 乾癬是一種慢性且常常反覆發作的免疫性皮膚疾病,主要症狀為皮膚上出現邊界清楚的紅色斑塊並伴隨皮屑,由於乾癬不僅影響皮膚外觀,更可能對患者的社交、心理及職業生涯造成生命累積性損傷(CLCI,cumulative life course impairment),治療過程中,如何選擇合適的藥物成為改善患者生活品質的關鍵。隨著近年多種生物製劑陸續問世,乾癬患者的治療方式已有顯著突破,其中生物製劑的平行轉換策略,也能幫助患者隨時尋求更適當的治療選擇,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柳營奇美醫院皮膚科主任林旻憲醫師指出,乾癬治療技術日益進步,能有效改善九成以上的病灶。若傳統生物製劑的療效有限或產生無法忍受的副作用,"平行轉換"提供了另一種解決方案,幫助患者擺脫治療瓶頸。 林醫師解釋,平行轉換是指當患者使用的生物製劑效果不如預期,或對該藥物產生抗藥性時,可切換到另一種作用機制不同的生物製劑。這種策略能有效提升治療成功率,同時降低抗藥性與副作用風險,讓患者擁有更多選擇。 林醫師強調,平行轉換的成功關鍵在於醫病雙方的緊密溝通。患者應主動向醫師反映病灶情況和治療效果,及早調整治療計畫,確保取得最佳療效。 隨著新型生物製劑的開發,乾癬患者的治療選擇變得更為多樣化。林醫師表示,這些藥物針對乾癬發病機制中的關鍵炎症因子(如IL-17和IL-23)進行精準抑制,不僅能更快速地控制免疫反應,還能有效減少全身性副作用,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皮膚病灶和生活品質。 新型生物製劑的多樣性,讓醫師得以根據患者的個別病情選擇最適合的藥物。例如,有些藥物能提供持久的治療效果,減少患者的就診次數,特別適合需要長期治療的患者,極大地改善他們的日常生活。 林醫師呼籲,乾癬患者若對治療效果感到不滿或擔憂副作用,應積極與醫師討論,探索新的治療方式。隨著乾癬治療技術的不斷創新,患者擁有更多希望,生活品質也有望大幅提升。 儘管生物製劑平行轉換策略為乾癬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台灣乾癬協會秘書長王雅馨指出,由於看診時間有限,醫師未必能完全注意到病人身上所有的病灶;尤其是隱密部位,更讓不少患者難以開口討論。因此,王秘書長強調:「患者發現用藥後還是很不舒服要勇敢開口,主動跟醫師討論病灶情況,醫師才能為患者提供最合適的治療方案,醫病共同努力幫患者重拾生活品質、重回社會。」 王秘書長分享,曾遇過一位35歲左右的女性病友,乾癬病灶成為她交友的嚴重阻礙。她雖有使用傳統生物製劑治療,但症狀改善有限,後來她考量自己已近適婚年齡,決定主動與醫師討論進行平行轉換,並成功申請了新型生物製劑進行治療。治療後,她不僅頭皮和外顯部位病灶都成功消除,私密處部位病灶也大幅改善,交友不再感到尷尬,圓了走入家庭的夢想,重拾對生活的信心。王雅馨表示,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當病友乾癬發作,即使只是去便利商店繳費、打掃家裡、洗衣服等生活小事都很困難,能夠好好改善皮膚病灶、控制病情,對於患者生活、工作、交友各方面有很大的幫助。王雅馨也提醒,平時病友就要留意乾癬的衛教治療資訊、也需要了解健保的政策,透過醫病共享決策跟醫師討論自己的病情以及治療方式,否則乾癬發作症狀常常來得猛爆,大發作時很容易手足無措。 健保生物製劑平行轉換為中重度乾癬病友提供了新的治療希望,無論是對抗藥物的抗藥性、提升治療效果或減少副作用,平行轉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林旻憲醫師和王雅馨秘書長強調,醫病順暢溝通,討論雙方的治療期望,才能最大化治療效果,配合新型生物製劑的效益,有望提供乾癬患者治療上更多元的選擇權,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與未來。

Read More

進駐大同醫院 黃紹庭盼長庚提升南高雄醫療品質

市議員黃紹庭表示,長庚醫院進駐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期待長庚醫院承諾所將帶來更加完整的醫療服務,以及提升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讓較高齡化的南高雄市民能得到需要的服務。(記者吳文欽翻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黃紹庭三日表示,長庚醫院進駐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身為在地議員,除了歡迎長庚的到來之外,也期待長庚醫院承諾所將帶來更加完整的醫療服務,以及提升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讓較高齡化的南高雄市民能得到需要的服務。 黃紹庭提到,他在九十六年擔任議員時,即在議會提出市立大同醫院需要民營化,以改善虧損連連的情況,並提供更優質的醫療品質服務。二年後高醫正式進駐大同醫院。 黃紹庭認為,這十五年來,高醫在大同醫院提供了非常優質的醫療照護,提升了南高雄市民的醫療品質,紹庭由衷的感謝高醫在此所做的一切。 黃紹庭相信,為了大同醫院無縫接軌的醫療服務,長庚團隊一定付出了很大的準備與努力,身為在地議員,除了歡迎長庚的到來之外,也期待長庚醫院承諾所將帶來更加完整的醫療服務,以及提升為重度級急就責任醫院,讓較高齡化的南高雄市民能得到需要的服務。 黃紹庭表示,我們不僅要感謝高醫,也期待長庚的到來,他十五年前在議會所提出提昇南高雄醫療服務品質的建議,看來已經開花結果。接下來,他會繼續努力,為市民的健康把關。

Read More

柯志恩批大南方新矽谷方案欠缺解決高雄產業困境對策

立委柯志恩表示,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的實際規劃中,一再強調構建以AI為核心的產業生態系,卻欠缺對高雄現有鋼鐵、石化、和螺絲產業面對困境的關心與對策。(記者吳文欽翻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三日表示,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的實際規劃中,一再強調構建以AI為核心的產業生態系,卻欠缺對高雄現有鋼鐵、石化、和螺絲產業面對困境的關心與對策。由衷希望政府官員切莫只見新人笑,而忘了舊人的落寞。 柯志恩說,行政院近日通過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提出在南部構建AI產業生態系,實現AI產業化、產業AI化。檢視整個方案說明,強調要發展的是半導體、機器人智慧製造、無人機、航太產業、綠能與各種智慧產業。 柯志恩認為,AI產業確實需要政府來扶殖民間發展,讓南部產業多元化,不過在方案中,卻明顯發現高雄工業園區內的許多龍頭產業、隱形冠軍企業的產業項目直接被消失,例如完全看不到現在岌岌可危的石化、鋼鐵、螺絲產業有被大南方方案觀注到隻字片語。 她指出,不只如此,方案中強調的S廊帶策略布局,只有以半導體發展為主的高雄園區、橋頭園區、新材料循環、白埔、路竹產業、楠梓、亞灣等各種園區,卻不見對量體更大以傳產為主的本州、永安、螺絲聚落、仁武、大社、大發、林園、沿海等八大工業區的任何策略說明。 柯志恩提到,媒體報導「台灣傳產業陷寒冬!螺絲業二年前曾創下逼近千九百億元出口額的歷史新高,但如今每月高達十多家準備關門」,而螺絲工會會員有七百多家,大部分聚集在高雄岡山區,再者,從北高雄連結到南高雄的大型工業區,鋼鐵石化和螺絲在高雄從業人口占比與產值占比都是前列,很憂心這些高雄在地產業會不會變棄兒產業,最終淪為城際鐵鏽帶?經濟部應該公開講清楚。

Read More

高雄美食之旅 觀光局公開鍋物口袋名單

觀光局公開高雄鍋物口袋名單,邀請大家一、二月來高雄走春看吉伊卡哇時,順道規劃一趟高雄鍋物美食之旅。(高雄市觀光局提供)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三日公開高雄鍋物口袋名單,邀請大家一、二月來高雄走春看吉伊卡哇時,順道規劃一趟高雄鍋物美食之旅,跟親朋好友共享濃濃高雄Style的溫暖火鍋。 觀光局表示,先前參與大港吃鍋活動的鍋物店家,都讓許多老饕愛不釋手,無論是湯鮮味美的汕頭沙茶火鍋、酸菜白肉火鍋、臺味十足的爆炒石頭鍋、麻辣鍋、港味、日式等,在高雄都能挖掘到最適合味蕾的美味鍋物。 觀光局公開高雄鍋物口袋名單,邀請大家一、二月來高雄走春看吉伊卡哇時,順道規劃一趟高雄鍋物美食之旅。(高雄市觀光局提供) 觀光局說,喜愛酸白菜鍋者,可品嚐冬鄉小廚酸菜白肉鍋,或老字號劉家酸菜白肉鍋,冬鄉小廚更曾榮獲大港吃鍋共鍋組的鍋王。左營的劉家酸菜白肉鍋秉持傳統做法,白菜以古法醃製,天然發酵的自然酸味,搭配傳統古銅火鍋,並以火紅的木炭加進長筒火鍋,團圓圍爐年味十足,長久以來都是海內外旅客的必吃名單。 觀光局指出,喜愛食物天然風味者,個人鍋推薦老娘鍋及貓頭鷹鍋物。老娘鍋招牌豪食海陸饗宴更曾榮獲大港鍋物的個人鍋組鍋王。貓頭鷹鍋物亦採天然食材熬煮,其中秘傳古法上湯使用整隻老母雞、金華火腿、鳳爪等多種食材用心熬煮,是每位饕客念念不忘的好味道,榮登高雄百選美饌,實至名歸。 觀光局公開高雄鍋物口袋名單,邀請大家一、二月來高雄走春看吉伊卡哇時,順道規劃一趟高雄鍋物美食之旅。(高雄市觀光局提供) 另外,肉食主義者也有眾多選擇,例如舊市羊肉帶皮羊肉鮮嫩,是許多人來岡山的第一選擇,另也推薦岡山羊肉始祖大新羊肉、岡山明德羊肉爐等。以溫體牛肉出名的湖東牛肉館,榮獲連續多年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牛肉鍋湯底鮮甜,牛肉新鮮軟嫩。此外,也有縣爺土雞城、田寮頭前園土雞城等特色餐廳可供選擇。 觀光局公開高雄鍋物口袋名單,邀請大家一、二月來高雄走春看吉伊卡哇時,順道規劃一趟高雄鍋物美食之旅。(高雄市觀光局提供)

Read More

成大詹寶珠教授團隊研發「成功大學數位病理影像平台」  

詹寶珠教授檢視「成功大學數位病理影像平台」顯示之影像。(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電機系詹寶珠教授團隊成功研發了醫療器材軟體「成功大學數位病理影像平台」,是全台第一個在校內建立完善醫療器材軟體品質管理系統,並取得「衛生福利部醫療器材許可證」的團隊,預計今年還將申請美國FDA認證,推廣到國際。 成大詹寶珠教授帶領團隊前後花費四年研發的醫療器材軟體「成功大學數位病理影像平台」,能讓醫師在電腦上放大、縮小彈性檢視病理影像,亦可在影像上做標註。詹寶珠教授指出,藉由這平台,醫師將能更加精準判斷患者病理影像,協助臨床醫師診斷,為病人提供最適切的醫療方案。 詹寶珠表示,傳統上觀察病理檢體影像,只能透過顯微鏡,而「成功大學數位病理影像平台」,提供各項靈活且友好的檢視功能,搭配高效的標註顯示技術,成功克服「全幅數位病理影像」中大量標註所帶來的顯示挑戰。同時,平台具備超高解析度的快速瀏覽功能,醫師可以迅速以不同解析度查看影像,並方便地查詢標註結果及與原影像進行對照分析。 詹寶珠教授團隊除了醫療器材軟體「成功大學數位病理影像平台」,也積極針對各種腫瘤開發「AI數位病理模型」軟體,並計劃與「成功大學數位病理影像平台」軟體結合,以輔助醫師快速檢視腫瘤影像、診斷,現正進行最後一步,向衛福部申請醫療器材查驗登記。 詹寶珠表示,病理AI建模是項極為挑戰卻極富意義之任務,期待能激起國內的廣泛合作,讓台灣成為引領數位病理AI分析發展之重鎮。

Read More

房價漲勢超越「大宅」 中南部「小宅」漲幅逾5成  

永慶房產集團盤點七都大宅和小宅近5年平均單價變化。其中以新竹縣市漲幅最高,大宅近5年漲幅65.3%,小宅漲幅更高達93.7%。(房市示意圖/永慶房屋提供) 記者蔣謙正/綜合報導 受高房價與社會型態轉變下,大宅需求減少,小宅需求逐漸增加,而小宅價格也隨著需求增加而明顯攀升。永慶房產集團盤點七都大宅(55坪以上)和小宅(25坪以下)近五年平均單價變化。小宅價格漲勢超越大宅,其中以新竹縣市漲最兇,中南部小宅漲幅也都超過5成以上。 從2020年至2024年,5年間七都小宅房價漲幅已全面超越大宅。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隨著社會型態逐漸轉向小家庭,而近幾年房價受惠於資金寬鬆、經濟穩定成長而迅速攀升,高房價讓民眾購屋壓力沉重,在負擔得起的總價考量下,小坪數住宅顯然已成為購屋趨勢。 其中,新竹縣市小宅漲幅高達93.7%,將近翻倍漲,成七都之冠,而大宅則也有超過6成以上漲幅。陳金萍指出,新竹縣市為科技業重鎮,帶動強勁剛需,但供給量少、需求量大的情況下,導致房價持續攀升;也大幅提高大坪數住宅的購屋門檻,即使薪資水準較高,對於科技新貴而言,購屋壓力仍相當沉重;加上在地就學、就業租屋市場蓬勃發展,因此,也讓小宅產品漸受青睞,推動價格不斷攀升。 觀察中南部地區,小宅價格漲幅同樣表現亮眼,近五年漲幅皆有超過5成。其中,高雄市漲幅高達66.2%,位居七都第二。陳金萍表示,近年高雄市在科學產業園區發展帶動下,吸引科技大廠進駐,區域內重大建設也持續推進,例如半導體S廊帶與亞灣2.0計畫推動等。再加上新青安政策助攻,小宅需求穩定,進一步推高房價。 此外,台南、台中的小宅價格也有超過五成以上的漲幅。陳金萍說明,台南、台中同樣受到科技產業帶動,創造就業機會,未來還有交通等重大建設題材紅利加持,加上區域內新興重劃區的發展,促使房價持續攀升。過往中南部地區的居住習慣多為坪數較大的住宅,但隨著房價上漲,購屋負擔逐漸加重,而買家購屋目光漸漸轉向坪數較小、總價較低的產品。再者,中南部地區房價基期相對較低,因此房價漲幅也顯得更為明顯。

Read More

最強後盾!桃園農業局推多項補助 力挺青農深耕未來

農業局長陳冠義說明桃園農業的近況。(圖/陳儒賢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市除了是工業大城外,農業也相當多元產值也高,更是台灣北部地區有機蔬菜最大供應地,《桃園電子報》專訪了桃園市農業局長陳冠義,說明桃園農業的近況。 在食材的把關上,陳冠義表示,桃園中小學免費供應營養午餐,因此在食材安全農業局非常重視,過去曾有相關報導說桃園食材檢出合格率94%點多落後其他5都,這是因為農業局特別針對高風險的農產品做稽查抽驗,要找出問題來源杜絕、改善,不是挑相對安全的產品,這是在為學童把關。在田間管理上,不管在抽驗或種植技術,包括智慧環控等農業局都在投入經費,讓農民添購設備,也有示範場域,希望農產品產量可以增加,品質可以更好,吃的安全。 桃園中小學免費供應營養午餐,因此在食材安全農業局非常重視。(圖/桃報資料照) 在青農政策上,陳冠義表示,桃園青農的表現是讓人非常驕傲的,連續3年在青農競技大會上拿到冠軍,桃園每區都有健全的青農組織,全市現有8百多名青農,還有人在陸續加入中,青農加入後農業局會有相關教育訓練,期間是4個月,每月市府補助3萬生活費,讓想加入的年輕人能安心上可學習,課程有農事技藝,到不同農場實習,有種花卉的、有養殖漁業、有種瓜果的,還教授經營計劃書,如果規劃的不錯,市府有20萬資材補助,還有5年無息貸款,額度中央是2百萬,桃園提高到5百萬,如果成為百大青農或被認定學有精專,加碼到1千萬的貸款,如果要參與智慧農業可以加入場域計畫,還有另外補助,桃園對青農的照顧是非常認真的。 桃園每區都有健全的青農組織,全市現有8百多名青農,還有人在陸續加入中。(圖/桃報資料照) 農業局還推青農智慧農耕團,陳冠義說明,對想從事農業的青年人如沒有土地或家裡有土地無人耕作的,加入智慧農耕團大家一起去契作共同去耕作,互相幫忙,而且一些機具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如現在有無人機中隊,操作要證照,還有淨零碳排中隊,這次颱風一些樹木斷枝,經過這中隊破碎後加入一些酵素,可以成為肥料,這是市長上任後開始推行,現在第二年越來越多人加入,加速了桃園農地利用。  

Read More

捷運環狀線未按圖施工地震受損 雙北將向中華工程求償19.27億

113年0403地震後支承插銷留在錯位下方。(新北市捷運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捷運環狀線於0403地震受損,新北捷運局在施工團隊的努力下,提早半年修復完成,並於去(113)年12月12日確認安全無虞後全線復駛。至於責任歸屬部分,公正第三方專家學者鑑定報告出爐,確認受損原因是施工廠商中華工程未按核定施工圖施作,導致支承上、下盤交界面喪失抗剪能力,終因支承失效引致大梁產生錯位,針對復原工程修復及營運損失費用,新北市長侯友宜強調,雙北市政府會一同向中華工程提告,求償19.27億。 現況調坡板銑空至鋼樑下翼板。(新北市捷運局提供) 侯友宜表示,環狀線0403地震後盤式支承受損造成鋼箱梁位移,雙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為求慎重,共同委託第三方公正單位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鑑定,專家學者們以現況調查、廠商設計及施工檢討,並建立結構模型以電腦模擬方式進行驗證,確認受損原因是施工廠商中華工程未按核定施工圖施作,導致支承失效,於地震時引致大梁產生錯位。 插銷向上跳躍進入贅餘空間。(新北市捷運局提供) 侯友宜提到,由於0403環狀線受損鑑定結果是中華工程未按核定施工圖施作所致,必定依約求償,雙北市政府將一同向中華工程提告,針對復原工程修復及營運損失等費用求償19.27億,一毛錢都不會放過。 新北環狀線復駛至今可用度100%。(新北市捷運局提供) 新北捷運局長李政安說明指,第三方公正報告鑑定結果出爐,新北捷運局確認鑑定程序及鑑定基礎事實尚屬無誤。專家小組查閱核定施工圖,盤式支承插銷厚度約40mm,調坡板應僅銑孔5mm的深度與插銷結合,但現況卻是調坡板銑空至鋼樑下翼板,深度達41mm,因銑穿後贅餘空間超過插銷尺寸,地震作用力下插銷跳脫、盤式支承失去功能,才讓鋼箱梁位移。李政安也補充,針對報告中涉及「實質肇責及責任原因之判斷」,則尊重學會專業判斷。

Read More

企業捐這項救災利器 強化桃消坪頂分隊電動車火警應變

防火毯本身的材質為玻璃纖維或陶瓷纖維等耐高溫防燃材質製成,可承受1000度以上之高溫。(圖/坪頂分隊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能源使用也在逐步轉型,而電動車使用者逐年遞增,也對消防隊的滅火方式發起挑戰。長岡電機於日前捐贈桃園市坪頂消防分隊2張電動車防火毯,同時也向消防隊員們學習電動車火災正確的滅火及防火方式,期望能為消防進一份心力。 坪頂分隊表示,電動車是由高容量的鋰電池所驅動,各大廠牌的製造及運用方式亦有所差異,而這類能源型的火災因其化學特性,往往需要使用大量水源降溫抑制化學反應,不僅效率低落,對於消防人員救災更是費力費時。 坪頂分隊指出,防火毯的滅火原理為隔絕燃燒物及空氣,使用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將其覆蓋在燃燒物上即可。而防火毯本身的材質為玻璃纖維或陶瓷纖維等耐高溫防燃材質製成,可承受1000度以上之高溫,可謂跨時代的救災利器。 長岡電機向坪頂分隊學習電動車火災正確的滅火及防火方式。(圖/坪頂分隊提供) 坪頂分隊長吳浚澤表示,「因應科技發展,消防也隨之產生新救災型態,民眾使用充電產品時應保持良好的用電習慣,儲能電霸、電動車等高電量產品使用上更需注意日常保養維護,其附近也應避免堆放易燃物品,以免加速火災蔓延。」

Read More

桃園農業局推動復興區老化竹林更新 落實永續發展

復興區枯老竹林更新前。(圖/農業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復興區擁有豐沛的竹林資源,出產的桂竹品質極佳,是農用資材及高品質竹劍的重要原料。然而受到部落人口老化及產業及市場結構改變的影響,導致竹林無人管理而充斥老竹和枯倒竹,不只影響林相健康和水土保持功能,也失去竹桿收穫的經濟效益,更因長期缺乏整理,重新經營投入的高額成本也使林主望之卻步。桃園市農業局於去(113)年推動老化竹林更新達20公頃,協助林主重新投入竹林經營的行列,並透過竹林的汰舊換新增加森林碳匯。 農業局表示,依據農業部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資料,桃園市的竹林面積有9495公頃,推估竹材桿數約有8千萬枝,是桃園重要的自然資源。竹子生長快速,4年生的成熟竹材即可收穫進行利用,竹子超過7年生即會老化枯死,不但容易傾倒,大量的枯老竹材也可能引起森林火災,因此適度的疏伐才是維持竹林健康的方法。輔導團隊透過整理枯倒竹及汰除五年生以上的老竹,為新生竹騰出生長空間,更新後林相變得健康,也能投入竹材生產,成為增加森林碳匯永續經營的一部分。 農業局長陳冠義提到,竹材是永續資源,老化竹林更新之後,不但使竹林變得更健康,生產出的竹桿品質也更優良,收穫的竹材是環保的綠色材料,加上竹子生長快速且可再生的特性,具有良好的固碳效益,如若搭配適度的經營,即能在生產收穫、林相健康及促進在地部落經濟獲得三贏,竹林經營更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永續發展的城市與社群、責任消費及生產、氣候行動及保護陸域生態等多項目標 。 經桃園市農業局團隊疏伐後,雜亂的竹林變得煥然一新。(圖/農業局提供) 經過輔導團隊疏伐後,雜亂的竹林變得煥然一新,翠綠的新竹在陽光的映照下搖曳生姿,一起迎向2025年展現出森林的新生與活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