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嬰長短腳 髖關節正位長大照跑跳

個案家長陳女士(左1)、朱先生(右1)感謝陳俊和(左2)與姚樹鑫(右2)兩名醫師。(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朱小妹妹嬰兒時期因髖關節發育不良,歷經矯正與手術的挑戰;因父母在日常照顧中,發現她的左腿活動受限且兩腿長度不一,隨即帶她至嘉基就診,經由醫師詳細檢查及超音波影像診斷,確認為髖關節發育不良及脫臼,經歷石膏復位固定及手術治療後恢復良好,經過多年的追蹤,皆可正常行走、跑、跳與成長。 嘉基小兒骨科醫師陳俊和表示,因髖關節髖臼與股骨頭無法正常對位,若未及早治療,成長過程中可能導致行走困難、疼痛,甚至早期關節炎等問題。 嘉基骨科姚樹鑫醫師表示,根據統計每千名新生兒就有1位罹患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女寶寶罹患率比男寶寶高,若家族成員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病史,寶寶就可能屬於罹患「髖關節發育不良」的高危險群,出生6個月內是治療黃金期,若未儘早發現與處理,可能導致日後的運動功能障礙。 小兒骨科主任醫師陳俊和強調,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早期診斷與治療至關重要,建議家長應注意新生兒與嬰幼兒的身體發展,若發現腿部皺摺不對稱、長短腳、行動受限等情況,應及早就醫。同時,醫院也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從診斷、手術到術後康復,每個環節均需專業團隊與家長緊密配合,才能確保治療效果。此成功案例為醫療團隊增添了信心,也為其他患有相似疾病的孩子帶來希望,提醒民眾重視早期診斷與介入治療的重要性。

Read More

流感23死 1歲女童併腦炎病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5日表示,上週類流感疫情呈下降趨勢,惟仍新增83例重症病例、23例死亡,其中一名中部1歲多女嬰併發急性壞死性腦炎病逝,為本季年紀最小個案。至於增購的10萬劑流感疫苗已經打掉7萬多劑,目前只剩下2萬多劑,也多數預約完畢,所剩不多。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今年第8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3萬7千餘人次,近期呈下降趨勢,惟仍為近十個流感季同期次高。另2月18至24日新增83例重症病例,23例死亡,新增病例及死亡個案均以感染H1N1為多。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死亡病例中出現本季年紀最小個案,為中部1歲多女嬰,沒有先天疾病,去年有打本季流感疫苗,2月中旬發燒、咳嗽、流鼻水、食欲活動力下降,2天後就醫檢驗感染A流,有給予抗病毒藥物。 隔天女嬰出現42度高燒、呼吸喘、意識狀態改變,再到醫院急診時已經雙側肺部浸潤,還發生持續痙攣、低血氧、低血壓,沒有自主呼吸,診斷應該是發生急性壞死性腦病變,收治加護病房,仍於入院4天宣告不治。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說,增購的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約剩2萬多劑,且很多已被預約完畢,目前評估,疫苗剩下也不多了,有意接種的民眾行前最好先打電話詢問還有沒有疫苗。 疾管署提醒,流感目前仍處流行期,民眾切勿輕忽流感嚴重性,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發生風險。

Read More

41歲確診罕病脊萎 積極治療迎新生

高醫罕見疾病醫療團隊建議病友要及時治療,才能追求不一樣的人生。(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55歲的工程師王程麒,曾負責政府大型專案,且申請到上億元研發經費,雖在3歲前呈現步態不穩容易跌倒及運動功能不良等情形,但直到41歲才確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其間歷經多次重大跌倒骨折,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幸在高醫團隊的協助下,接受健保藥物治療,搭配醫囑規律復健,生活品質改善良多。 有「台灣SMA之父」之稱的高醫小兒部鐘育志教授指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一種單一SMN1基因變異導致神經肌肉運動功能退化的體隱性遺傳罕見疾病,患者會因運動神經元持續進行性退化,影響坐立、行走、說話與吞嚥功能,嚴重甚至無法自主呼吸而死亡。 過去,SMA無藥可醫,但是,目前多種SMA藥物相繼問世且分階段納入健保給付;鐘育志特別感謝政府,讓目前18歲以前發病的SMA病友,除長期呼吸器依賴患者外,無論年紀、運動功能狀態,都能申請治療,有機會從治療中獲益,追求不一樣的人生。 病友王程麒分享指出,他曾從馬桶跌下來,手腳無力,維持青蛙趴地姿勢長達1小時的窘境,也曾在9年內發生6次重大跌倒骨折,左大腿、左小腿、左肩膀與右腳踝都摔斷過,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苦等治療多年,去年初在高醫團隊協助下,接受健保藥物治療,搭配醫囑規律復健,力量的回歸一點一滴,日積月累,1年間不再摔倒。 高醫小兒部醫師梁文貞表示,目前健保給付SMA治療藥物,包括背針、口服與基因治療等3種;研究顯示,SMA藥物不但能「幫病程踩煞車」,真實世界的臨床觀察甚至發現有機會讓運動功能進步。 高醫神經部醫師譚俊祥說,研究發現,即使是上肢運動功能較差、無法自行吃飯,或是3歲以後發病、疾病惡化速度相對較慢的SMA病友,及早治療,都有機會維持或改變現有功能。 王程麒接受健保藥物治療及搭配復健,明顯感覺到生活上進步,真實體會到「希望」;對此,他建議病友們要及早接受治療,病況一定會大大改善。 鐘育志教授也指出,全台約400位SMA病友中,還有一些病友未就醫諮詢治療,其實,及早治療有助病況停止惡化,如果因為家庭支持困難、不方便就醫,也可以尋求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的協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