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僅開一成 將軍產業活動延期

全市種植最多木棉的將軍區,今年受低溫影響開花不如預期,區公所的產業活動延後舉行。(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將軍報導 將軍區有木棉故鄉之稱,轄區內有六條木棉花道,但今年受到低溫影響,目前開花僅一成,為能讓遊客欣賞紅通通的木棉花美景,將軍區公所原訂十五日辦理的「紅蘿蔔木棉爭鮮搶豔同樂會」產業活動,延到二十九日登場。 將軍區是全市種植木棉最多的行政區,包括南二十一線(將軍國中)、南二十四線(大潭寮往漚汪)、南一線(中洲往巷口)、苓仔寮北環道、南二十線(角帶圍東段)、南二十七線(番仔寮)等,其中南二十一線的漚汪木棉花道,全長近兩公里最為壯觀;南二十線角帶圍東段、苓仔寮北環道則較密集,尤其兩旁綠色稻田相映下更顯鮮麗,吸引許多民眾漫步賞花拍照。 原本在農曆年後就會陸續開花的木棉,今年遇上連續低溫,現階段開花情形不如預期,其中苓仔寮北環道的木棉尚未開花,整體初估開花僅一成。附近民眾表示,已經連續三年都出現花期延後。 將軍區長許博森表示,每年配合木棉花期及紅蘿蔔產季,舉辦的產業活動,今年原訂十五日舉行,但木棉開花不理想,所以延到二十九日辦理,還好木棉賞花期長達一個月,屆時遊客可以見到紅通通的木棉花爭豔。 二十九日的紅蘿蔔木棉爭鮮搶豔同樂會暨農產業文化活動於苓仔寮木棉花道舉辦,現場有園遊會市集、二百五十株樹苗贈送、花田音樂會、彩虹奶凍杯手作及拔蘿蔔體驗。

Read More

井仔腳藝術節 瓦盤鹽田當舞台

有二百零七年歷史的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二十九日將辦理白金四季藝術節,結合音樂、文化及地景,展現不同風貌。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攜手台灣守護文創、晉基建設及晉基守護教育基金會,二十九日舉辦「白金四季井仔腳鹽田藝術節」,由張正傑大提琴、京劇美猴王朱陸豪等演出,結合音樂、文化與地景的國際級饗宴,展現不同鹽田風貌。 雲嘉南管理處長徐振能表示,井仔腳瓦盤鹽田歷經二百多年歲月,見證台灣鹽業發展脈絡,也承載豐富的人文故事,讓井仔腳瓦盤鹽田成為藝術的舞台,將這片土地的記憶與精神,化作震撼人心的演出。 晉基建設董事長廖淑芬指出,公司落實ESG永續經營理念成立「晉基守護教育基金會」,邀請八所在地國中、小學生參與演出與觀賞,提升學生們文化視野,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實踐「優質教育」的永續精神,並透過各企業攜手贊助,共同打造兼具文化價值與永續精神的國際級藝術盛事。 台灣守護文創董事長陳仁昌說,「台灣守護」一一一年首次推出「白金四季」井仔腳鹽田藝術節,舉辦了「白金之舞」,一一三年有優人神鼓演出,今年則有張正傑鹽田夕陽音樂會,將井仔腳瓦盤鹽田打造成為藝術的舞台,透過結合藝術,讓遊客對井仔腳有新的觀光體驗,支持台灣藝文發展。 由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攜手台灣守護文創、晉基建設及晉基守護教育基金會,二十九日舉辦「白金四季井仔腳鹽田藝術節」,透過與藝術節結合,讓遊客有新的觀光體驗。(記者盧萍珊攝) 活動將於二十九日下午四點在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登場,現場提供二款限量版紀念明信片,遊客可蓋上活動專屬郵局紀念戳章,順遊北門遊客中心的燈景藝術。

Read More

福安坑溪現地走讀報名

  市府都市發展局以福安坑溪露明段作為古河道重現的示範點,圖為水域重現示意圖。(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府都市發展局以福安坑溪露明段作為古河道重現的示範點,目前已完成基本設計,二十二日將舉辦現地走讀,首度公開初步規劃設計成果,歡迎民眾報名參加,參與者還能獲得限量精美小禮。 都發局長林榮川表示,福安坑溪現案規劃內容,自一0八年起歷經現地調查、專家座談、民眾說明會、多場參與式設計工作坊收納意見,並融合多位景觀、文資、都市設計及水利專家學者的建議,內容扣合文史、生活、水與環境,保存既有咾咕石護岸以河岸環境結合共融開放空間,未來將於市中心提供民眾一處水綠交融的悠閒散步場域,讓市民與水文歷史產生更緊密的連結。 都發局指出,福安坑溪現地走讀時間為二十二日上午十時至十一時三十分,當天將從先期的基礎調查成果說起,內容不僅有古河道歷史變遷、水域文化價值分析、現案規劃設計構想,更有對未來推動的策略想定,即日起歡迎有興趣民眾上網報名,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atoqNfME5ZUUVc5Y7,參與者將能獲得精美禮品、限量福安坑溪特輯報導及以鳥瞰視角風格繪製的《台南福安坑地圖》,該地圖重現福安坑流域的歷史景觀與文化足跡。

Read More

先天不足後天彌補 命理大師潘智航講開運面相學

潘智航說命相學可先觀察上庭,通常上庭飽滿明亮的人代表有智慧和業成就。(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國際命理大潘智航強調「面由心生」,利用內在能量改變面相是最好的方法。很多人選擇整容「變臉」改變面相,但只是權宜之計,也可利用大自然神奇力量來做改變,就命面相學來說,先天不足就靠後天彌補。 潘智航表示,開運面相學是一門結合傳統相術與現代心理學的學科,它探討人們的面貌特徵與運勢之間的關聯,面相對了,運勢就好。 開運面相學中有所謂的「三停」和「五嶽,「三停」是指面部的三個主要區域,通常用來分析一個人的性格和命運。包括上停的額頭,代表智力、思維和人生早期階段。上停反映一個人的思想、學識和智力水平。 中停指眼睛到鼻尖,代表情感、人際關係和工作的運勢。下停從鼻尖到下巴,代表個人的事業、財運和晚年的生活情況。 在面相學中,男性如果有高而寬的額頭,通常代表智慧和思考能力。具明亮而有神的眼睛,隱含著洞察力,通常在運氣方面的成功有關。如果再能有挺直且有肉的鼻子被認為可以帶來財運。若還能方形而有力的下巴則代表有決心和韌性。 女性額頭如果較為圓潤且平滑,通常代表著心思細膩和直覺;擁有水汪汪的大眼睛,則顯示出她們的情感豐富。 透過分析「三停」和「五嶽」,面相學家可看出命運趨勢,提供相應的建議和指導。面相來自父母遺傳,若先天不足,仍可靠後天的努力來彌補,如行善布施、做公德等,改變命相和運勢。所以很多熱愛公益的人看起來很和善。 另外一種方法是透過按摩、打太極、練氣功來改變面相和運勢。也可利用宗教力量來微調,比如每天照準提鏡,讓面相往好的的方向去做改變。

Read More

金鑽鳳梨盛產 嘗鮮好時機

  三至七月是南部鳳梨主要產期,現在正是嘗鮮好時機。(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三至七月是南部鳳梨主要產期。果皮薄、果肉細嫩、汁多味甜、鳳梨芯軟可食用的金鑽鳳梨盛產,正是嘗鮮好時機。 南部鳳梨主要種植於屏東萬巒、高樹、內埔、高雄大樹、台南關廟、嘉義民雄、大林等地,主要產期為三至七月,由南往北依序採收。栽種品種則以俗稱金鑽鳳梨的台農17號居多。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陳立儀指出,鳳梨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維生素B1、鳳梨酵素及各類微量元素。鳳梨果實由下往上生長,綠色冠芽是尾部,果梗底座才是鳳梨頭。俗諺「鳳梨頭、西瓜尾」,意即鳳梨頭與西瓜尾比較甜。挑選時可用手指輕彈,聲音清脆如鼓聲,其果肉細緻、甜度高、較耐儲存。若敲打聲音像手臂聲,則含水分較多,建議馬上享用。 除了鮮食,市面上也有多樣化鳳梨加工產品,消費者可以依個人喜好選購,搭配各種食材烹飪、增添料理風味。

Read More

原民運動會登場 南市有重量級選手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一一四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將於二十一日在高雄巨蛋舉行,市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表示,台南市參賽選手有一百五十五人,為爭取佳績,今年除了提早組訓,並有重量級的選手參賽,可望比上屆拿到更好的成績。 台南市連續八屆參與賽會,市長黃偉哲上任後,為鼓勵蟬聯比賽獎項的選手,增設「連霸獎金」,一一二年繼續擴大加碼,提高個人和團體奪牌獎金,個人部分第一名從三萬元提升到八萬元,團體第一名則是每人五千元提高到二萬元,且前三名均有加碼。 原民會主委白惠蘭Salau Kaljimuran表示,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為兩年一次的運動盛事,有別於其他體育賽事,全原運多了具原民特色的競賽種類,如「傳統射箭」就是其一。今年台南市參賽選手合計一百五十五人,相較於上屆人數,成長率達五十八趴。參賽項目共計九項,包括田徑、柔道、跆拳道、舉重、籃球、棒球及慢速壘球,及傳統射箭及撒網等原住民族傳統運動。 白惠蘭強調,台南市上屆參加一一二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時,獲得三金二銀四銅佳績,今年有重量級的選手參賽,如舉重的方莞靈、鉛球馬皓瑋、跆拳道馬婷霞,及永仁高中為班底的女籃,都是有奪金的希望,相信今年成績會更勝以往。

Read More

好期待太平山降到0度 遊客搶卡位住宿爆滿

  越晚越冷!強烈大陸冷氣團掃全台,海拔二千公尺的宜蘭縣太平山國家森遊樂區,十六晚已降到攝氏零度,遊客搶卡位住宿爆滿。(太平山莊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越晚越冷!強烈大陸冷氣團掃全台,海拔二千公尺的宜蘭縣太平山國家森遊樂區,十六晚上降到攝氏零度,因水氣不足,距離下雪還差臨門一腳。園方提醒大家,這幾天園區持續低溫,提醒上山遊客注意保暖。 許多遊客趁著假日,搶先到宜蘭縣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卡位」,太平山莊經理阮名揚說,這兩天園內住宿人數幾乎爆滿,但截至十六日晚上近八時,因水氣稍嫌不足,還沒下雪或冰霰,住宿遊客穿著厚重衣物、手拿暖暖包禦寒,眾人直說好冷,但期待春雪降臨太平山。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3/16215511/9016E313249BE95F5CC6D3313ABD0C99C7A3BA4E.mp4 阮名揚提醒,這波冷氣團濕氣比較不足,太平山遊樂區目前沒有下雪或冰霰,太平山莊及翠峰山屋連日住房率約九成,明、後天上山遊客要做好保暖,以免著涼。

Read More

南區就博會登場 上萬人求職

  南區就業博覽會十六日在台南成功大學光復校區登場,上萬民眾到場諮詢求職,熱鬧滾滾。 (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台灣規模最大的徵才活動南區就業博覽會,十六日在台南成功大學光復校區登場。台積電、聯電、台達電、美商科磊等兩百五十家知名企業,釋出一萬一千多個海內外工作機會,吸引上萬民眾到場求職,現場熱鬧滾滾。 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持續霸榜奪冠的成功大學,攜手南台灣十所大專校院合辦的南區就業博覽會,每年都吸引上萬人與會。今年活動從十三日開跑,十三至十五日舉辦四十九場公司徵才說明會。十六日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現場徵才,企業設攤超過三百五十攤。其中又以美光、台積電、聯電、台達電、友達光電、台灣國際航電、國巨、光寶科技、美商科磊等規模最大、人氣最旺,不斷有求職者駐足諮詢。 大缺工時代,企業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推出打卡送點心飲料、填履歷抽獎送好禮、HR現場一對一履歷健檢、快閃短講等好康,盼能吸引求職者青睞。 成大表示,此次就博會,一百五十八家企業需求博士人才,另有一百六十四家企業為境外生提供就業機會。除了專業技術人才,業者也期待找到具備企圖心的業務高手。到現場了解就業市場現況的理工科系學生,主要仍鎖定軟韌體開發、製程、設備工程師等職缺。商管科系學子則對數據分析、供應鏈管理、企業人力資源、形象營運等職務興趣濃厚。 成大副校長李俊璋指出,本屆就博會主題聚焦「鏈結未來職場,智造無限可能」,希望與各界共同打造優質多元的就業交流媒合平台,達到學生、企業互惠共贏目標。近年的AI、永續浪潮,不僅帶動產業數位革新,更加速企業對跨域人才的需求。製造業需求AI工程師,更需要能將AI廣泛應用於管理、生產、行銷、整合的跨域人才。這波AI風潮也吹向金融、教育、醫療、運輸等服務業,因此今年的南區就業博覽會更強調跨領域及多元主軸。

Read More

鮮黃花海 黃花風鈴木大爆發

  新營建業路鐵支路步道上的黃花風鈴木大爆發,吸引民眾賞花去。 (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春天是黃花風鈴木盛開季節,新營區建業路旁的鐵支路步道、南紙社區卸鹽台花園黃花風鈴木正大爆發,黃色花朵在枝椏上熱情綻放,週休吸引民眾爭相前往欣賞、駐足拍照。 春天是賞花好時節,不只後壁的台灣國際蘭展吸引絡繹不絕的參觀人潮,被譽為全球最美花道之一的白河林初埤木棉花道,也吸引民眾前往賞花;目前也是黃花風鈴木盛開的季節,各地都有花訊,吸引愛花人追逐賞花去。 新營建業路鐵支路步道上的黃花風鈴木正熱情綻放,長長的步道上一整片美麗的鵝黃,微風輕拂,落英繽紛,「哇!好美啊!」讓路人都忍不住駐足欣賞;南紙社區卸鹽台花園也種植整排的黃花風鈴木,枝椏上滿是黃花,讓人為之驚艷。 黃花風鈴木盛開,是季節限定的美景,錯過就要再等一年,有不少民眾走訪拍照後,紛紛透過在地網路社群分享花況,吸引更多民眾帶著家人一起賞花,即使是獨自一人前往賞花,愛花人會自拍,或是相互拍照、還會交換花訊「何處花況最美」,看花、賞花和美景合照,臉上洋溢幸福。 新營南紙社區卸鹽台花園黃花風鈴木熱情綻放。(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近來市區的黃花風鈴木陸續開花,億載金城護城河旁以及竹溪旁的黃花風鈴木都是賞花好地點。 南市不少道路種有整排黃花風鈴木,如中西區的華平路、南寧路,東區健康路、崇善路,安平區的億載金城護城河以及竹溪街也種有黃花風鈴木,每至二、三月間花期,整片花海美麗得不得了。 近來市區黃花風鈴木開花,大片黃色花朵吸引民眾目光。(記者陳銀全攝) 民眾指出,今年黃花風鈴木花季稍晚,目前正盛放,除了黃花風鈴木外,橘紅的木棉花、淡紫色的苦楝花,還有火紅的火焰木、紫紅的艷紫荊、粉紅花的羊蹄甲、茄苳、樟樹等都已開花,各色的花朵讓人目不暇給。 黃花風鈴木高約四至五公尺掌狀複葉,全葉被褐色細茸毛。春季約三月間開花,花冠漏斗形,也像風鈴狀,花皺曲,花色鮮黃;由於黃色花朵美麗,每年一到開花季節,讓許多民眾著迷。

Read More

十九萬人次參觀 新營波光節落幕

新營波光節吸引各地遊客到天鵝湖公園參觀。 (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2025新營波光節二月八日在新營天鵝湖登場,三月十六日晚間圓滿落幕。文化局說,這場光影藝術盛宴吸引來自全國各地十九萬人次參觀,感受天鵝湖畔獨特的光影、濕地生態之美,也重新詮釋新營的城市記憶與歷史脈絡。 文化局說,今年是第二屆波光節,以「路徑之間」為主題,延伸出「時代文化-城市社會-生活體驗」三個子題,以八件主題作品和光環境設計,將新營天鵝湖公園打造成光影交織的藝術舞台。 新營波光節將新營天鵝湖公園打造成光影交織的藝術舞台。(記者陳佳伶攝) 無論是水幕投影或燈光裝置,都蘊含「空間─社會─人」間的互動與共鳴;除光影藝術展示並與在地社群合作,推出天鵝湖生態導覽、新營特色書店的藝術家座談與工作坊等,讓民眾深入了解新營的文化與歷史。 市長黃偉哲表示,新營波光節自去年首度舉辦後,迅速成為全國熱點,在國際上獲得高度肯定,榮獲國際繆思設計大獎公共空間金獎;在市府、策展團隊與新營在地人共同努力下,今年吸引十九萬人次參觀,與月津港燈節共同成為溪北的文化盛事。 文化局代理局長林韋旭指出,2025新營波光節不僅是一場視覺饗宴、也是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文化之旅,更創造一條濕地生態與光影藝術共舞的漫遊路徑,將新營的美,展現在全國民眾眼前,並預示未來會有更多精彩的文化盛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