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楠梓盛昌街瓶頸段排水箱涵改善工程 預計今年底前完工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楠梓地區「年年淹水」幾乎成為住戶宿命,水利局將進行楠梓盛昌街瓶頸段排水箱涵改善工程,預計今年底前完工,逐步改善當地排水,施工期間將分段局部封閉單向道路及進行車道管制。 楠梓右昌地區因地勢局部低窪、近年受極端氣候以及後勁溪外水位頂托影響,造成內水無法外排,導致右昌地區一帶容易積淹水,水利局為改善積淹水問題,規畫在廣昌排水西側都市計畫公園用地設置滯洪池,並進行瓶頸段排水箱涵改善工程,今年水利局就推動楠梓盛昌街瓶頸段排水箱涵改善工程,預計四月初開工、今年底前完工。 水利局指出,該工程曾於民國一一0年因遭遇管線問題無法施工,目前已克服管障,並爭取國土署經費補助一千三百五十萬元,工程將拆除現有盛昌街瓶頸段箱涵,並在原址上改建,範圍從廣昌街一八二巷六十一弄路口起,延伸至盛昌街九十九號前,工程將加大原有箱涵尺寸,以解決目前排水瓶頸,並減輕中泰街雨水箱涵負荷。 水利局說,施工期間將於盛昌街(久昌街一二八巷與廣昌街一八二巷)範圍,分段局部封閉單向道路及進行車道管制,並布設安全措施及交管人員指揮交通,請用路人依標誌、標線及交管人員指示行駛。  

Read More

兒童節連假 屏東縣府推12條親子走讀遊程

  屏東縣府兒童節連假推薦十二條親子走讀遊程;圖為枋寮新龍社區。(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兒童節連假即將到來,屏東縣府特別規劃十二條適合親子同樂的推薦行程,歡迎親子共同走讀。 屏東縣府表示,因應兒童節連假,四月三日特別舉辦「包圍縣府.兒童作主」活動,當天上午十時到下午五時,由縣府二十四個局處通力合作,各自精心打造二十四款獨具特色的遊戲,讓每個角落都充滿驚喜。 縣府交通旅遊處也推薦深度遊程,其中「低碳港灣遊」行程,可先到王船文化館用畫筆記錄最有溫度的畫面,享用東港美味飯湯後,跳上自行車跨越鵬灣跨海大橋,一睹全台首創大型無電自發光夜間藝術裝置;前往龍膽石斑魚的故鄉枋寮新龍社區及崎峰社區,體驗漁村傳統貯藏技法;或來趟「屏北農場出遊趣」聽食農教育故事,了解產地到餐桌的過程。 民眾如果想霸佔屏東星空,可參考「拾穗星空深度遊」行程,可先到高樹的鴻旗有機休閒農場參加鳳梨豆鼓醬體驗活動,再前往山川琉璃吊橋、三地門德文部落的德萊公園賞星。 屏南地區則建議至旭海旅遊資訊站或風域半島網頁,預約星心海的呼喚觀星遊程,感受屏東的星空魅力;民眾也可參加「台灣祭」,欣賞最青春活力的歌手與樂團演出,一起用手機的燈光打造專屬於台灣祭的星海。 另外,屏東縣府在四天連假特別推出「恆春建城歷史遊」及「屏東有藝憶」等遊程,由屏北、屏中到屏南,用深度旅遊感受屏東藝文饗宴。

Read More

員林市衡文宮慶祝玄天上帝聖誕 頒發真武獎學金濟助弱勢

員林市衡文宮慶祝玄天上帝聖誕頒發品學兼優清寒學生真武獎學金。(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彰化縣員林市衡文宮三十一日慶祝玄天上帝聖誕,廟方擺上「宴王」供奉,信眾參拜絡繹不絕,為發揚帝爺公慈悲心懷,除舉辦員林等五鄉鎮市低收入戶仁愛救濟品發放外,也頒發十鄉鎮市共八十一所國中小、高中職三百八十六位品學兼優清寒學生真武獎學金,讓這個慶典熱鬧溫馨又有意義。 上午九點開始,該宮起鼓舉辦祝壽典禮,廟方擺上「宴王」供奉,「澎派」場景令信徒一開眼界。許多信眾也攜帶供品前往膜拜。 來自各地的低收入戶陸續前往領取救助金及白米、沙拉油等生活用品,衡文宮的志工到場協助,民眾臨去時也不忘向帝爺公參拜答謝一番。 上午十一點許,三百多位學生由各校老師或家長帶領到場,排好隊先向帝爺公行最敬禮,再由員林市代理市長賴致富、立委陳素月、該宮主委陳明仁及理監事、來賓等人頒發獎學金、獎狀,高中職、國中每名二千元,國小每名一千元。各校老師代表學校感謝衡文宮熱心公益,造福鄉里的善心,更期望學生能在帝爺公的庇蔭下用功讀書,將來當個有用的人,回饋地方。 主委陳明仁表示,該宮秉持玄天上帝慈悲為懷的傳統,以實質且有意義的行動來回饋社會,這些獎學金都是信徒捐獻或點燈、安太歲、香油錢等,希望為教育下一代盡一點心意,也盼能藉此拋磚引玉,呼籲社會各界多多關心孩子的教育,讓更多學生受益,認真求學。

Read More

內門區銀髮健身俱樂部開幕 衛生局:今年預計總數將達31處

  內門區銀髮健身俱樂部開幕,將協助在地長輩提升生活品質與自理能力。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由在地林重慶診所承辦的內門區銀髮健身俱樂部,三十一日開幕,將結合長輩醫療照護及預防健康服務,透過智慧AI運動設備與專業指導員課程,協助在地長輩提升生活品質與自理能力;衛生局表示,今年預計增設十四處,總數將達三十一處,佈建數為全國第一,協助長者就近獲得運動健康支持。 內門區銀髮健身俱樂部昨揭幕,由深耕社區多年的林重慶診所承辦,內門區陳景星區長、衛生局健康管理科張素紅科長、當地民意代表及在地里長、民眾共襄盛舉。 衛生局指出,林重慶醫師與輔英科大護理系兼任講師洪翠嬰主任長期投入銀髮族健康服務,診所本身除提供長者功能評估與醫療服務,開辦銀髮健身俱樂部聘請專業運動指導員開課,藉由專業醫療與社區資源整合,提供長輩多元且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務。 據民政局人口統計資料,內門區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達二十六點九%,高齡化比例高於全市平均,銀髮健身俱樂部今年三月初試營運,首場團體課程吸引二十三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報名,反應熱烈。 內門觀音亭長青協會謝秀月理事長說,專業指導員帶領的課程充滿趣味與活力,手腦並用讓運動更有趣,使用AI智能運動器材全身感覺被活化,改善腰酸背痛。 衛生局表示,高雄現已營運銀髮健身俱樂部二十一處, 預計年底會達三十一處,主要設置在長者平日居住、聚集活動或接受服務等地點,包括長照社區據點、運動中心、機構學校、醫療院所等,提供長輩專屬健身相關設施及智慧AI設備,由專業人員依長者體能狀況與身體老化情形,指導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等促進體適能的運動或訓練,幫助長者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有效提升長輩的肌肉質量與力量,預防失能讓長者邁向更健康、更自主的生活。

Read More

落實居住正義!都發局長江南志多管齊下打造宜居桃園

江南志說明了桃園未來的都市樣貌不僅只在意表面的繁榮,而且是要這繁榮的價值讓所有市民都能受益。(圖/陳儒賢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的都市發展在綠線捷運、鐵路地下化相繼動工後將會有很大的轉變,張善政市長上任這兩年來其實有許多想法,《桃園電子報》專訪了都市發展局長江南志,他說明了桃園未來的都市樣貌不僅只在意表面的繁榮,而且是要這繁榮的價值讓所有市民都能受益。 江南志首先提到桃園居住正義的議題,他表示,桃園社會住宅現已有4千多戶,這幾年政府在推社宅後,年輕人想法已有些改變,很多剛出社會的會選擇社宅,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更好一點,這是由於桃園社宅的居住品質跟過去刻板印象差別非常多,大家看到這好處,因此想要申請社宅的人變多了,這當然會成為地方政府的壓力,就必須要趕快把社宅的量衝起來,目前正在蓋的加上已經蓋完的加起來是6千戶左右,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會盡快再動工12處,預計到2030年會有9千戶以上,這是桃園市政府自己蓋的,另外中央已完工的和興建、規劃中的也有7千5百戶。這數量是否可以滿足市民需求則還是要看整體居住狀況跟政策而定。 原本社宅有6年期限讓老人意願不高,後來對有意願參與這政策老人延長居住期限。(圖/桃報資料照) 江南志表示,社宅要照顧很多族群,現在實際量4千3百多戶還是不太夠,在這有限量盡量照顧弱勢族群,現正推的有老人換居的政策,原本社宅有6年期限讓老人意願不高,後來對有意願參與這政策老人延長居住期限。再過兩年桃園社宅會達到近萬戶的量,很多政策的推行就會有可能,當然除了量之外,在質的方面,社宅也盡量辦一些活動,讓老人在新的環境下交到新的朋友。去年下半年甚至有些新的社宅放寬社宅申請,有媽媽手冊就可以,目前許多開發區把社宅當作鄰里的中心規劃,許多公共設施都在社宅下,如公托、公幼、老人日托等,這不只社宅的住戶可以用,也一併服務到附近鄰里民眾。這樣的社宅規劃結合許多政策,是滿大膽的想法。 年輕人也許在剛出社會在打拼的時候,會希望有比較低的居住成本,這時候社宅就會扮演一個不錯的角色。(圖/桃報資料照) 社宅是整個住宅政策的一環,但不是全部,江南志表示,從張善政市長上任後就在研擬一個新的住宅政策「可負擔住宅」,年輕人也許在剛出社會在打拼的時候,會希望有比較低的居住成本,這時候社宅就會扮演一個不錯的角色,可是社宅畢竟是只租不售,如這群年輕人在租社宅期限6年到了,思考自己居住的下一步,想要成家立業時,以大家過去經驗,發現市場上的房價好像還是追不上,因此政府必須在市場住宅跟社會住宅間,設定一個機制來滿足年輕購屋需求,讓他們住的更安心,當然中央在這政策上想的滿多的,包括使用權住宅等,十幾年前也有一個合宜住宅政策,當時還滿多人覺得還不錯,後來出現一些問題再加上閉鎖期時間不夠長,這些合宜住宅在5到7年間又轉出成為市場住宅,讓這政策有點變質,而桃園的「可負擔住宅」就是希望填補這塊,同時避免過去合宜住宅遇到的問題。 江南志表示,這其中主要有兩個層面,第一是怎麼填補過去合宜住宅的弊端閉鎖期太短的問題,這部分目前已以在擬訂自治條例草案,從立法規範。第二是「可負擔住宅」所謂的可負擔是什麼,市府以桃園的平均薪資與國際上對於各國家庭所得可負擔房屋支出的比例這兩個數字試算,也就是一家戶在桃園平均薪資下可負擔的房貸金額,用這房貸金額回推算可負擔住宅的房價,以年輕人需求的房子大該是有2到3房,20到30幾坪的房子,目前初抓單價大概1坪在22到25萬這區間,這對兩夫妻加上一個小孩的年輕家庭應該是可負擔的。 江南志進一步說明,「可負擔住宅」另個重要機制是,日後要售出時,必須限制只能賣還給政府,目前在研究合法的可行方式,不會讓可負擔住宅又流入一般市場,又出現合宜住宅低買高賣的狀況,目前已和銀行團和地政機關研商。政府在這些承購戶要出脫時會設定一個回收價格,其中包含這幾年居住成本,政府回購後這些「可負擔住宅」又回到市政府手上,可再賣給下一個需要的人,以此來穩定的支持年輕人的購屋需求,又不會成為炒作的標的。另外怎麼取得「可負擔住宅」的房屋,江南志表示,目前在思考透過都市計畫手段取得,這也是這政策執行上是很重要的地方。 江南志表示,以前比較被詬病的整體開發區,經由土地變更達到都市發展,雖然這對整體都市發展很重要,可是會讓有些人覺得在炒作土地,如果政府沒有在都市計畫政策上做一些平衡,會有點可惜,所以都發局不是只有讓都市發展持續繁榮,而是該發展成所有市民都能在這城市裡可以負擔的狀態。 江南志表示,現已在新的開發區作整體思考,要求建商取得土地後,在原本容積率可蓋房子數量中,鼓勵或要求建商撥出一些戶數成為「可負擔住宅」,透過這樣土地管制讓整體開發區,除有市場住宅持續興建,讓不動產市場持續穩定外,建商在開發同時也負擔些社會責任,這曾與幾個建商提過,他們覺得只要整體土地價值可控的情形下,也不會排斥政府去推動這政策。 至於這是否會影響房屋市場價值,整體的政策還是把一般市場房屋與政府的社會住宅、可負擔住宅分開的,在整個市場上切的很清楚的,如果能透過這政策讓房屋價格或土地價格趨於穩定也不是壞事。目前還沒有聽說其他縣市像這樣把住宅政策跟都市發展政策結合在一起的做法。 在鐵路地下化後16公里路廊將對桃園舊市區有很大的翻轉,市府最近也與鐵道局、台鐵公司組成鐵路會報平台,共同規劃設計。江南志表示,最近有人把桃園人口分布歷史統計拿出來研究,桃園人在機場附近還沒建設完成前,工作生活就學幾乎都在鐵路沿線,尤其是桃園、內壢、中壢這3站,隨著桃園的發展慢慢有一些新興區域湧現,如最早桃園藝文特區、經國、中路等重劃區,這幾年則集中在青埔,桃園、中壢舊市區的商業街道還在,但發展就不如新興區,人口也逐步外移,市府希望透過這次鐵路地下化的機會反轉,市府思考的是,桃園人口稠密區都在這沿線,而且未來中間還會增加4個站,這條線上,兩邊不是農業區就是工廠,有些工廠已經閒置甚至搬離了,應該趁這機會做都市轉型的工作,像桃園、中壢站周遭發展已經很好但老舊了,內壢站附近有中原文創園區也有很多工業區土地,這可以配合桃竹苗大矽谷計劃把這地方變成類似內湖、南港科學園區,重新打造,提供更多工作機會給年輕人。鐵路地下化這八年對桃園是很重要,原先鐵路兩邊的房子大都是背面鐵路,市府透過都市計畫手段來改變,但這不會是單純的讓地主那麼好獲利,市府會要求地主回饋公共設施,提供社宅或可負擔住宅。 在鐵路地下化後16公里路廊將對桃園舊市區有很大的翻轉。(圖/桃報資料照) 在舊城區改造上,江南志表示,都發局所注重的是都市美學,不是去加東西,而是把那麼多年累積的東西一個一個減掉,像景福宮周邊有許多商家的舊招牌,有些店家早就已經不在了,在人行道做好後,開始清理這些舊招牌,還有公安疑慮的招牌,也規範店家新的招牌,並對老房子做拉皮整新,其實剛開始做新的人行道時附近店家有些反對,因為不知道市府的整體規劃是什麼,一旦改變會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意,在持續溝通,及人行道做好後,行人步行空間改善,也帶來生意,後續的拉皮和拆招牌阻力就小了,還有店家主動要求加入,像景福宮前面路轉角已歇業多年的原金城麵包店,二樓舊建築外觀整修完畢後透露出老建築的風情,景觀上已完全不同。其實硬體的改變設計都不難,在這業界看過太多案例,就是為建設而建設,結果是整建完後人行道沒人走,店家也沒生意,因此一年多前在推這案子時,就把文化和經發局納進來共同規劃。 景福宮周邊有許多商家的舊招牌,有些店家早就已經不在了,在人行道做好後,開始清理這些舊招牌。(圖/桃報資料照) 江南志表示,都市更新大家老覺得好像要挖土機進去破壞重建,把路開的大大的,其實並非完全如此,像景福宮周遭有很多老建築是很漂亮的,市府鼓勵屋主保留下來,但也難免有屋主希望要重建,這部分市府有政策配套,也有人會想為什麼不全部改建成新都市,大家可以去看看歐洲,有歷史的城市不會全部拆掉歷史建築去蓋大樓,因此目前分為兩部分去做,保留比較有歷史的街廓,讓老屋活化保留,讓整個城市有傳統的紋理。對於一些已經公共安全危險的老舊建築則進行拆除重建,目前桃園已有兩個海砂屋社區開始改建,還有許多社區也希望加入,還有中壢火車站前的財神大樓,市府也積極與他們對話尋求解決途徑。 在台中新光三越氣爆後百貨公司的安全成為焦點,江南志表示,這部分平時都發局與經發局等相關單位已前往稽查,這次事件後建管單位要更注意一些,這些供不特定人使用的建築物在管理上強度要更強一些,桃園33個百貨公司賣場已列為高風險對象,也對廠商言明,日後只要被查到裝修改建不申報,就是直接處分停業,這件事對民眾來說是不能開玩笑的,而看似嚴厲的處分,其實對守法的廠商是完全沒有影響的。 江南志也對廠商言明,日後只要被查到裝修改建不申報,就是直接處分停業。(圖/桃報資料照) 在國土計畫方面,江南志表示,桃園市政府在2022年桃園送過一個方案,是全國第一個送案縣市,張善政市長上任後,都發局把這案子拿出來重新檢視一遍,覺得現在與當時國家政策已經有所變化,因此跟國土署說桃園不急著審,讓我們拿回來檢視後再送,獲得國土署同意,拿回來沒多久中央就通過了桃竹苗大矽谷計畫,當時桃園的國土計畫完全無法對應,所以跟市長建議全部檢視一遍,用了半年檢討。 在台中新光三越氣爆後百貨公司的安全成為焦點。(圖/桃報資料照) 江南志表示,當初國土計畫只談了工業、產業的發展,劃了比較多的未來發展地區,這次配合高快速路網建設做了些調整下修一些,還有龍科三期,市長指示要想一下竹科那時發展時不好的經驗,竹科當初與周邊配合道路沒有做得很好,導致出了科學園區的交通就沒辦法配套,因此在龍科三期這一帶國土發展計畫就把可發展腹地想的大一點,未來會衍生相關的配套需求等都規劃進去,另外這次也把觀光發展需求納入國土需求,包括大龍門、濱海兩個漁港、北橫等,讓桃園的國土計畫更全面一點。 江南志表示,都市規劃本質上就是帶動都市發展,本來就會帶動都市的土地價值,但現今的觀念都市發展已不是單純發展成繁榮的城市,因為如此最終只會成為少數人的城市,就像台北市捷運蓋的越發達,捷運場站上面的房子越貴,讓越是需要大眾運輸的民眾越住不起,這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因此必須透過政策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這利益。

Read More

緬甸地震詐騙 屏東縣府澄清:未發起勸募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府三十一日發出聲明表示,從未針對緬甸地震發起勸募資訊,呼籲大眾避免遭受詐騙或個資外洩。 屏東縣府近日接獲民眾反映,有一則標題為「緬甸大地震讓你想捐款的連結搜救總隊捐款資訊」的貼文在threads中流傳。 屏東縣府澄清表示,從未針對緬甸地震發起勸募資訊,該內容為不實訊息,請大眾切勿輕信,以免遭受詐騙或個資外洩。 針對有關近日緬甸地震,網路流傳屏東縣政府社會救助金專戶資訊;屏東縣府強調,並未發起任何捐款專案,亦無要求民眾指定捐款予「中華民國搜救總隊」或其他搜救團隊,呼籲民眾請勿輕信任何非縣府發布的資訊、傳遞不實社群網頁捐款資訊,如有疑問,請透過縣府官網查證。

Read More

軌道生活圈再推進!桃園這捷運路線可行性研究決標

「桃園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桃園長庚線暨周邊土地整合發展委託可行性研究服務工作」勞務採購案,已順利於今日決標。(圖/捷工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桃園市政府持續推動北北桃1小時軌道生活圈目標又有重大進展,由桃園市捷運工程局規劃辦理的「桃園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桃園長庚線暨周邊土地整合發展委託可行性研究服務工作」勞務採購案,已順利於今(31)日決標,並由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得標。後續市府將邀集相關單位實地踏勘,掌握路廊沿線現況,並納入可行性研究之路線、場站及機廠設置地點之研析,期能規劃符合大眾需求及友善、便利之軌道運輸系統。桃園市政府將以115年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報中央審議為目標。 捷工局長劉慶豐表示,桃園長庚線是桃園市第二階段路網優先推動路線之一,初步規劃路線起自桃園萬壽路二段,行經長壽路及忠義路,終點銜接機場捷運,長度約13公里。桃園長庚線之規劃,可以有效串聯起桃園都會核心至龜山區與新北市林口區之運輸走廊,同時整合並強化軌道與各運輸工具間之優質轉乘服務,擴大軌道系統服務範圍,以提高整體運輸容量與服務水準,讓市民朋友享受便捷的軌道運輸系統服務。 捷工局表示,桃園長庚線是以軌道綠色運具串連桃園車站、行政商業核心、虎頭山觀光休閒,以及北龜山健康醫療、樂齡生活、產業A7新鎮生活圈等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未來銜接機場捷運後,也可分擔及轉移短程旅次,將能有效地紓解道路交通負荷,達成低碳綠活捷運之願景。桃市府已將林口長庚線納入該採購案之後續擴充項目,未來將持續與新北市府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更便利的捷運路線服務桃園與新北市民。 捷工局表示,捷運路網的建設,不僅能有效縮短桃園、台北及新北之間的通勤時間,還能提升地方發展潛力,吸引投資機會,創造就業,及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此外,捷運建設也將有效減少交通壅塞問題,降低空氣污染,改善環境品質,達成宜居的永續城市目標。

Read More

桃園交通局偏心左轉路暢計畫成效佳 事故減少數字曝

桃園市交通局將持續推動偏心左轉路暢計畫,優先挑選易肇事路段與易壅塞路段進行改善。(圖/交通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自前(112)年開始推動偏心左轉路暢計畫,迄今已累積完成104處路口改善,經比較改善前後肇事率下降16%,並且重點路段的整體平均路口停等時間降低13.9%,可見設置偏心左轉車道能夠達成減少事故與提高行車效率的雙重目標。 交通局表示,該局為解決左轉車輛常於道路等候左轉時造成之回堵問題,故推動偏心左轉路暢計畫。偏心左轉車道是透過路口幾何調整增加左轉專用車道的策略,分流左轉及直行車輛,以提升道路紓解效率及減少車輛交織危險性。其依左轉車道偏移量與施作範圍,可分為部分偏心、完全偏心、路口型與路段型4種類型。 交通局指出,該局分析前年至去年施作偏心左轉車道104處路口改善前後肇事變化之統計數據顯示,各類型皆有其成效且可減少事故,部分偏心減少約15%、完全偏心約28%、路口型約19%、路段型約4%。其中,路段型偏心左轉車道規劃之成效,以八德區建國路之福國街至仁德路段改善成效顯著,該路段沿線共設置4處部分偏心左轉車道,路段改善後減少約16%事故。 交通局長張新福表示,有鑑於偏心左轉計畫有明顯優化成效,該局今年將持續推動,優先挑選易肇事路段與易壅塞路段進行改善,建構行車順暢與安全之道路環境。

Read More

繪本+音樂+動畫!桃園龍潭分館《動物狂歡節》展覽4月開幕

以全新視角呈現法國作曲家卡米爾·聖桑的經典作品動物狂歡節。(圖/市圖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由桃園市立圖書館龍潭分館策劃的《繪動樂章—動物狂歡節繪本沉浸式動畫特展》將於4月1日至7月31日在龍潭分館的音樂紀念館三樓展出。本次展覽結合繪本、音樂與動畫,以全新視角呈現法國作曲家卡米爾·聖桑的經典作品《動物狂歡節》,讓觀眾走進一場奇幻的音樂與視覺盛宴。 展覽特別選在兒童節假期開展,桃園市立圖書館將於4月5日在戶外園區舉辦開展儀式。館長施照輝與多位貴賓將親臨現場,並邀請國際冠軍舞團「築夢者」帶來精彩開場演出,現場還準備了童年經典小食,營造歡樂氛圍。 本次展覽由繪本作家微笑先生與吳芬娘共同策劃,透過生動可愛的森林動物角色詮釋聖桑的音樂樂章,並以動畫形式呈現,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親子都能輕鬆欣賞,共度不一樣的親子共讀時光。 此外,館方還規劃了多場精彩活動,包括5月10日的「神奇配樂魔法師」講座,知名配樂演奏家可力老師將解析配樂魅力;6月14日則有「森林動物親子手作DIY」工作坊,讓親子一同創作森林動物造型。活動採網路報名,民眾可上桃園市立圖書館龍潭分館官網查詢詳細資訊。 此外,龍潭分館與公共電視台合辦的「台灣國際兒童影展」也將於3月29日至4月6日放映6部精選兒童影片,採自由入場,歡迎大家前來觀賞。 動物狂歡節 繪本動畫展海報。(圖/市圖提供)

Read More

李玉璽32歲生日攜粉做公益

李玉璽32歲生日攜粉做公益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李玉璽32歲生日參與粉絲舉辦的「璽愛無限:築夢童行」公益活動,與特教生一起互動、同樂,用實際行動過了一場「有意義的生日」。 聊到32歲生日的心境,李玉璽感謝這一路上支持他的粉絲陪伴,也說:「好好愛自己就是最重要的起點。當自己是穩定的,才有能量去愛人、助人。」 公益活動的主題是「築夢而行」,談到兒時夢想,李玉璽分享:「幾年前整理房間時看到一篇小學作文,寫我長大後想當個平凡的上班族,娶平凡的老婆,生平凡的小孩,過平凡的生活。」他笑說:「現在看來好像背道而馳,但人生就是這樣啊,不預期的方向才更好玩。」 「從26歲開始,我每年生日都會和粉絲一起做公益,至今6年。這樣的方式讓每年變老,都有了更溫暖的意義。」李玉璽也提到,若未來每年生日都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他希望「持續」比「形式」更重要:「每年可以換不同議題,不管是陪伴、助學還是環保,只要是能溫柔地對這個世界做點什麼,我都想去參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