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康子仁∕綜合報導
針對台灣台灣國防預算應該站占GDP多少比例才合理,美國重量級中國軍事專家、五角大廈顧問梅惠琳指出,兩岸軍力嚴重失衡,台灣所需軍費超過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二點四五,台灣國防支出至少應與美國一樣,達到GDP的百分之三點四,且台灣應發展能抵擋中國登陸三十天的能力。
梅惠琳出席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共同的威脅:當前地緣政治下的印太聯盟及責任分擔」聽證會時指出,台灣經濟可能無法維持GDP百分之十的防禦支出,至少應與美國一樣占百分之三點四。
梅惠琳於證詞中支持美國在國防層面必須對台灣提出更多要求,畢竟台灣面臨中國真正且迫切的侵略威脅。如果台灣希望美國在衝突中出手幫忙,從而冒著與中國發生重大戰爭的風險,那麼台灣確實需要為遏止戰爭做出更多貢獻,並於必要時取勝。
梅惠琳評估,雖然美國的軍事力量迄今能阻止中國使用武力,但美國常規嚇阻力已經減弱,「具體而言,當中國在三到四週內占領台灣,而美軍無法及時支援的這項既成事實想定,對北京來說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梅惠琳表示,中國花了數十年落實軍隊現代化,目前正在進行強化指管及後勤的最後步驟。一旦這些問題解決,解放軍將向習近平通報,已準備好以武力奪台,而這時間點很可能落在未來三到四年。
她直言,鑑於兩岸軍力嚴重失衡,如果沒有美國援助,台灣將永遠無法完全自衛。如果美國沒有進行直接軍事干預,台灣不可能擊敗中國。台灣不僅須買對的武器,數量還要夠,以阻止中國登陸,而這需要的軍費超過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二點四五,台灣的國防支出至少應與美國一樣,達到GDP的百分之三點四。
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表示,中國呼籲私人舉報所謂「台獨幫凶及其同夥」的「迫害或鎮壓」行為,是不負責任的,應受譴責。這項最新舉措是中國針對台灣及其支持者進行更大範圍的恐嚇行動典型,威脅世界各地的言論自由及破壞印太區域穩定。
國務院強調,中共的威脅和法律壓力只會惡化緊張局勢,破壞兩岸和平穩定。面對中國挑釁及不負責任的行為,美國將持續支持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