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好行觀霧線 體驗狩獵文化

台灣好行觀霧線走訪五峰,竹縣邀民眾體驗泰雅獵人文化與自然之美。(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二十日於五峰鄉頭目廣場舉辦「台灣好行觀霧線─達人帶逛與獵人文化體驗活動」,超過百位民眾參與,在旅遊達人「肉魯老師」帶領走訪五峰市集與周邊特色景點,並親身體驗泰雅族的狩獵文化與傳統舞蹈。 竹縣府表示,活動融合文化導覽、互動遊戲與在地美食,讓民眾在山林中享受充滿人文與自然風情的低碳旅程。 縣長楊文科指出,「台灣好行」觀霧線自開通以來便深受民眾喜愛,串聯清泉瀑布、張學良故居、觀霧森林遊樂區等景點,是進入雪霸國家公園的最佳門戶。本次活動以五峰鄉為核心,結合在地獵人學校特色體驗,透過實地參與與在地互動,展現觀霧線豐富的旅遊深度與文化價值。 民眾親身學習泰雅族的狩獵技藝,體會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智慧。接著,由旅遊作家「肉魯老師」陪同大家漫步五峰市集,走訪在地特色攤商、欣賞原鄉工藝,並品嘗道地小吃,民眾也透過精心設計的互動遊戲,深入了解觀霧線的歷史、生態與文化。 民眾在「峰市集」享用由在地食材烹製的原住民特色料理,包含竹筒飯、馬告香腸等,豐盛美味又充滿部落風情,讓旅人們在味蕾上也留下對五峰的深刻印象。 交通旅遊處強調,未來將持續透過主題活動推廣「台灣好行」獅山線、觀霧線等熱門路線,深化深度文化體驗與永續旅遊理念,讓更多人發現新竹縣的自然秘境與文化寶藏。

Read More

頭城媽祖文化季 表揚模範母親

頭城大熱鬧媽祖文化音樂觀光季,二十日在頭城慶元宮登場,由鎮長蔡文益、議長張勝德、議員賴良洲、區漁會理事長陳秀暖扶轎起駕。(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二0二五頭城大熱鬧媽祖文化音樂觀光季」二十日登場,鎮長蔡文益祈求保佑台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頭城各行各業賺大錢。文化音樂觀光季晚會除了安排藝人共同迎媽祖之外,同時表揚今年模範母親,晚會會場席開一百二十桌,有台語歌手翁立友等人助陣。 今年頭城大熱鬧媽祖文化音樂觀光季二十日下午一時在二百三十餘年歷史的頭城慶元宮登場,由鎮長蔡文益、議長張勝德、議員賴良洲、區漁會理事長陳秀暖扶轎起駕。 頭城媽祖遶境活動,遶境隊伍中最受矚目是頭城鎮迷你學校的大里國小隊伍─踩高蹺的活潑可愛學童,沿途受到民眾熱烈鼓掌。(記者林坤瑋攝) 媽祖遶境活動在開蘭第一媽祖領航下,由公所團隊、頭城鎮內寺廟及各團體組成遶境隊伍,與眾多信徒及遊客等共同祈求媽祖,庇佑風調雨順、健康平安。陣頭長達二公里多,遶境隊伍最受矚目是頭城鎮迷你學校的大里國小隊伍─踩高蹺的活潑可愛學童,沿途受到民眾熱烈鼓掌之外,還安排「鑽轎腳」。 遶境結束,晚上媽祖之夜活動在吉祥夜市熱鬧登場,公所安排今年廿四里選出的模範母親表揚典禮。今年模範母親為吳貴都、李雪、莊曹卿、陳蘇梅春、郭吳金環、林雅君、楊馥微、楊碧鈴、林秀容、曾郁雯、鄭美素、李麗雪、陳貞汝、林愛雪、游春快、莊惠玲、陳美靜、黃秀玉、簡麗花、薛呂阿玉、陳麗琴、楊麗雪、陳純美、林秋月等廿四位。 晚上媽祖之夜活動,模範母親表揚典禮,鎮公所邀請翁立友、林姍、明亮、蔡義德等金曲歌王歌后藝人朋友等共同表演慶賀。

Read More

桃園慈聖宮 市府贈匾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出席慈聖宮天上聖母聖誕千秋慶典暨贈匾活動,見證福獅安座儀式。(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大溪區慈聖宮二十日舉辦「恭祝天上聖母聖誕千秋、廟埕福獅安座暨贈匾活動」,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頒贈「神佑眾生」匾額,表達市府對慈聖宮長年守護地方、推動公益的肯定與感謝。 副市長王明鉅表示,慈聖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是大溪美華里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長期積極參與在地公益與社會關懷,不僅提供物資給精神護理之家與弱勢家庭,並透過供餐照顧孤老及低收入戶,還設立獎助學金鼓勵學子,是市府推動社會福利的重要夥伴。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出席慈聖宮天上聖母聖誕千秋慶典暨贈匾活動,見證福獅安座儀式。(新聞處提供) 民政局指出,慈聖宮歷經多次整修,近期煥然一新,廟貌莊嚴宏偉。此次安座的一對青斗石福獅由善心人士發心捐贈,自福建引進,高達九點二尺、重達二十五噸,不僅象徵守護宮廟、庇佑鄉里,也為廟埕建築增添文化藝術價值。

Read More

宜蘭五結82對金鑽婚 甜蜜蜜

五結鄉公所二十日舉辦金鑽婚表揚慶祝活動,肯定八十二對攜手走過五十年風雨歲月,展現長輩們在婚姻中堅貞不移的情感與相互扶持的精神。(五結鄉公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五結鄉公所二十日舉辦四年一度的「錦繡龍鳳、百年琴瑟─五結鄉一一四年金鑽婚表揚慶祝活動」,向全鄉八十二對攜手走過五十年風雨歲月的金鑽婚楷模致敬,展現長輩們在婚姻中堅貞不移的情感與相互扶持的精神。 活動開始,由最可愛的幼兒園小花童擔任引導,迎接金鑽婚楷模代表盛大進場,象徵愛的傳承與世代連結。 此次活動邀請十五對各村代表及婚齡最長的金鑽婚楷模,電影造型團隊為賢伉儷們特別打造,以屬於長輩們青春時期的復古服飾登場,並由國立頭城家商美容科、流行服飾科師生為長者們裝扮,重溫當年的戀愛約會的美好時光。 活動後半段由東城社區內山姑娘要出嫁舞蹈團隊來帶領所有受表揚者移師紅磚廣場,由幼兒園小朋友以「走尪」舞蹈炒熱氣氛,請來在地廚師以豐盛美味的蘭陽菜色,讓楷模與親友共享佳餚。 現場準備包含五十五吋電視、平板、按摩器等實用好禮,供金鑽婚楷模們摸彩同樂。最後,每對金鑽婚楷模獲贈Q版頭像抱枕與紀念冊,並由專業團隊全程拍攝紀錄,為愛情留下溫暖見證。

Read More

竹市逾期未繼承登記土地 現值37億

竹市逾二千筆土地未辦登記,新竹市政府提醒繼承地主盡速辦理。(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近日公告一一四年度逾期未辦繼承登記不動產,共計有二千一百二十二筆土地、九十九棟建物,公告現值合計超過新台幣三十七億元,其中單筆最高價值高達三點九億元,市府提醒,若未及時完成繼承登記,將影響財產處分及權利行使,呼籲繼承人儘速辦理,以保障自身權益。 市府地政處表示,依《土地法》第七十三條及第七十三條之一規定,繼承登記應自不動產所有權人死亡之日起六個月內辦理,超過期限逾一個月,處應納登記費額一倍罰鍰,最高達二十倍。若超過一年未辦理繼承登記,將由地政機關清查後,於每年四月一日公告。 公告期滿後若仍未完成繼承,該筆不動產將列冊管理十五年;若列冊期間屆滿仍未辦理,將移請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辦理公開標售,屆時繼承人將喪失處分及繼承權益。 竹市逾二千筆土地未辦登記,新竹市政府提醒繼承地主盡速辦理。(記者曾芳蘭攝) 地政處統計,今年度公告逾期未辦繼承登記計有五百五十一位被繼承人,二千一百二十二筆土地、九十九棟建物,土地持分總面積約二十六公頃,以一一四年度土地公告現值計算,土地總價值逾三十七億元,其中單筆最高的位於光埔重劃區,鄰近好市多精華地段,價值高達三點九億元。 地政處補充,截至今年三月底,全市累計逾期未辦繼承登記已列冊管理不動產,共有八千三百八十九筆土地、三百二十四棟建物,公告現值合計逾六十六億元,提醒民眾若想查詢是否有長輩名下未辦繼承登記的不動產,可至地政處網站「線上服務」專區點選「未辦繼承查詢」了解相關內容( https://reurl.cc/kn0v3b ),歡迎多加利用。

Read More

關廟模範母親盛裝 接受表揚

關廟區公所表揚模範媽媽。(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關廟報導 關廟區公所廿日舉辦模範母親表揚暨「祥愛關廟」蛋糕捐贈活動序幕。區長李賢村贈匾予模範母親,各里里長也都到場獻上祝福,獲獎的母親們在家人陪伴下盛裝出席,場面溫馨。 廿日的活動一開始,陸續由潼樂小樂手演唱並彈奏樂器,關廟區救國團團委會舞蹈班也以熱舞帶動現場歡樂氣氛。祥頂實業董事長薛文祥,結合家樂福仁德店等社會資源,包括關廟區公所行善團、歸仁獅子會等社會賢達人士共襄盛舉,贈送南關線各區單親弱勢家庭愛心蛋糕。 李賢村也邀請歸仁區長朱雅宏、仁德區長黃素美及龍崎區長陳新澈共同出席,一起感謝大家對單親弱勢家庭的關懷。 李賢村表示,祥頂實業結合各界的善舉已連續邁入第十一年,今年南關線共送出逾四百份愛心蛋糕,愛與善的正向循環深深讓人感動。 今年獲表揚的關廟區模範母親有關廟里楊黃梅、山西里溫雅君、香洋里吳秀蘭、北勢里黃秀理、新埔里洪張秀美、新光里林陳阿娘、五甲里盧吳素真、東勢里郭歐美珠、松腳里黃美鈴、花園里李黃實、深坑里林張素花、布袋里李鄭賽花、龜洞里謝素月、埤頭里薛曾嫌、下湖里李張銀循,其中香洋里吳秀蘭將代表關廟區接受市府表揚。

Read More

安南就醬玩食力講座 味蕾饗宴

安南區公所推出「安南就醬玩旅遊地圖」,行銷在地觀光。(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安南區公所行銷在地觀光,自一一二年起連續三年推動「安南就醬玩」系列活動,今年辦理食力講座,不只是文化推廣,更是一場以美食為媒介的人文旅程,讓每一位參與者在知識與味蕾交織中,留下屬於自己的安南記憶。 安南區公所邀請台南大學老師張耘書規劃「熱熱鬧鬧來一桌|台南的辦桌文化」與「安南就醬吃|台江常民小吃文化」二大主題課程,說明北宋時期「四司人」制度至清代辦桌形式的演變,並介紹婚宴、做十六歲、抓周等傳統禮俗,象徵「吉祥」的龍鳳呈祥、「禁忌」的避鴨避蔥等菜色典故。 談到小吃文化,張耘書以《安南就醬玩》推薦店家的肉燥飯、牛肉湯、鍋燒意麵為例,常民小吃以廟口、工業區、交通集散地與漁港周邊為大宗,從安南區地圖介紹台江美食,讓民眾從日常美食中,更認識安南的產業發展與生活風貌。 安南區長魏文貴表示,安南擁有豐富的飲食文化與歷史底蘊,此次講座以美食為媒介,結合閱讀與學習,不僅提升在地居民的文化認同,也吸引更多人來安南認識這片土地。他邀請大家多來安南區走走,品嘗庶民美食,更能親身體會這裡的文化、溫度與人情味。

Read More

報關媽出巡 海洋廣場賜福

基隆北聖宮報關媽十九日巡行基隆市區,並停駕在海洋廣場,開放信眾「躦轎底」祈求事事如意。(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農曆三月二十四日,國曆四月二十日是媽祖誕辰,許多廟宇於四月中開始陸續舉辦遶境與祝壽活動。其中基隆北聖宮報關媽十九日在基隆海洋廣場舉辦「報關媽天后出巡祈福大典」,媽祖鑾轎巡行基隆市區,並停駕在海洋廣場,開放信眾「躦轎底」祈求事事如意,並贈送限量報關媽平安福袋及迷你聖杯。 北聖宮主委江永華表示,今年適逢報關媽開宮濟世二十一週年,特別擴大舉辦遶境祈福活動,盼為地方消災解厄。信眾除可參與傳統「躦轎底」儀式,還能獲得內含四項天后聖禮的報關媽平安福袋,包括隨身攜帶保平安的壓轎金、媽祖加持紅繩編製,助運勢亨通的幸運手鍊、祈福過的百年習俗平安鹹光餅,食用添福氣、法會淨化的報關媽平安水聖水,淨化身心、驅邪避凶。 基隆北聖宮報關媽在基隆海洋廣場舉辦「報關媽天后出巡祈福大典」,贈送限量報關媽平安福袋及迷你聖杯。(記者鄭鈞云翻攝) 北聖慈善協會理事長鄭秀卿感性分享,在北聖宮報關媽濟世二十多年來,見證了太多不可思議的神蹟,常見到信眾跪在媽祖面前嚎啕大哭,報關媽遶境出巡時,沿途的民眾手持清香,口中喃喃低語淚流滿面,每年遶境總會看見如此場景,我們以為人們是為了感動而哭,為了靈驗而哭,為了奇蹟而哭。但其實很多人是為了自己還硬撐著這件事而哭。那是一種「終於有個地方可以暫時放掉堅強的樣子」的哭,是一種累積太久的壓力在報關媽面前的釋放,是一種「我其實早就快不行了」的解脫。媽祖娘娘沒有說一句話,只是像母親一樣默默看著你,在那瞬間你我受傷的心得到療癒了。 日本遊客YUKI女士,也參與躦轎底祈福活動,得到報關媽平安福袋及迷你聖杯,開心的說要帶回日本與家人一起分享來自台灣的喜悅。 北聖宮主委江永華表示,現今的社會,不論是全球局勢或人們的內心,都呈現出動盪不安,今年特別推出北聖宮報關媽迷你聖杯,精巧造型便於攜帶,信眾可擲杯請示媽祖指引,我們深信媽祖的智慧與慈悲,總在無形中為信眾逢凶化吉。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市警察局第二分局十九日十一時許執行基隆市天福宮遶境勤務,於基隆信一路段執行機動交通疏導勤務,未料於執勤過程中,在警用機車旁之廟會人員一時好奇觸碰機車上警笛裝置,導致警笛響起。站立於車前交通疏處之員警見狀後立即喝止,確認警用車輛並無異常情事,亦未影響整體勤務進行,於現場對該人員及廟會負責人予以告誡,提醒其參與廟會時應注意安全,避免觸碰警用裝備。

Read More

新營社大公民週 聚焦5大議題

新營社大公民週活動,21日起安排五場居民關心的社會議題。(新營社大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新營社大春季公民週由二十一日起一連五天,以大新營地區的民眾關心社會議題,安排五場「生活中的公民實踐」活動,涵蓋文化資產、地方創生、家庭性別教育、防範詐騙、人權等議題,新營社大鼓勵民眾一起參與。 新營社大說,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每天晚上七時至九時在南瀛綠都心公園地下室一0三教室推出春季公民週活動。這次內容經發布問券後彙整決定,聚焦在五大主題,死刑與人權議題、媒體識讀與假消息、社區韌性、家庭性別教育以及文化資產議題,邀請民眾來思考與交流。 二十一日將安排台灣人權促進會帶領大家討論「死刑與人權議題」,思索在面對重大犯罪時,是否還有其他更符合人權價值的替代途徑。 二十二日推出「媒體識讀與假消息」相關議題,近年AI科技進步使人們難辨真假,新營社大邀請假新聞清潔劑團隊,帶領大家從生活中常見的詐騙手法出發,學習辨識、查證與防範假消息、詐騙訊息的方式。 近年地震災害頻傳,二十三日將安排成大防災研究中心團隊,帶大家認識社區如何提升災害應變與恢復能力。二十四日推出「上一代這樣長大!這一代也是嗎?那下一代呢?談性別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由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張德勝,聚焦性別在家庭教育中的教養挑戰。 二十五日將安排正修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教學的陳柏志講師,主講文化資產的公共性,從文化資產的價值判定、評估程序,到公民參與的具體路徑。 以上五大議題,民眾都可在活動現場報名參加。

Read More

激發表演潛力 新營藝術季向青銀招手

2024新營藝術季,秀琴歌劇團成員帶領「銀齡戲劇工作坊」學員,進行歌仔戲身段排練。(新營文化中心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二0二五新營藝術季推出「銀齡戲劇工作坊」與「青少年表演藝術工作坊」兩大主題課程,分別由秀琴歌劇團、阮劇團領軍,引導學員學習經典身段、激發表演潛力,並有成果演出,即日起開放報名,邀請不同世代的民眾一同踏上藝術探索旅程,共同體驗戲劇的魅力。 銀齡戲劇工作坊由秀琴歌劇團資深老師米雪領軍,由二十八日起開課,課程以台灣傳統歌仔戲為基底,融合唱腔、身段與即興創作,搭配戲劇五感體驗,透過交流與互動,喚醒生命經驗中的故事與情感,讓長輩們在舞台上閃閃發光。 五月三日起登場的「青少年表演藝術工作坊」,由策展人李尹櫻與阮劇團師資團隊攜手帶領,邀請十二歲以上的青少年參與;課程透過戲劇創意訓練與肢體開發,激發表演潛力與藝術感知,讓學員們在舞台中發現自我、展現自信。 新營文化中心說,此次工作坊課程融合銀齡與青少年參與,課程設計包括肢體遊戲、即興戲劇、口述歷史、物件分享與聲音記憶等面向,透過「青銀共創」進行協作與排練,最終五月二十五日在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有一場「三重奏派對」成果演出,由不同世代共同譜寫在地生命故事,為藝術季寫下溫暖動人的一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