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登大凍山 想見美麗雲海

登大凍山沿途美景無限,視野寬廣。(記者張淑娟攝) 想遠眺嘉南平原上大凍山吧,想遇見美麗的雲海上大凍山。台南第一高峰大凍山,不論平常或假日總有不少山友齊聚三角點,挑戰自己的腳力,也做為登百岳的訓練場,最美麗的是,大凍山的三角點上有大小國旗飄揚著,與藍天白雲相呼應。 登大凍山沿途總有山友們互相問好,上山時上氣不接下氣,也會加油打氣,「轉個彎就到了」激勵首登大凍山卻「爬到懷疑人生」的山友。人情味就在前進大凍山的每一處散發著,遇見認識的山友更是雀躍,彼此分享登山健身的好處,話話家常,共賞沿途的美景,還有那一年與前縣長種下的台灣欒樹。山友們說,以前大凍山步道無林蔭,爬山很辛苦,現在前縣長帶領種下的台灣欒樹歷經十多年已是林蔭處處,而當看見迎客松時,山頂就在眼前了。 大凍山有多個路段深具挑戰。(記者張淑娟攝) 每週一、三、五都登大凍山的山友表示,春天的大凍山最是沁涼,運氣好還有美極了的雲海,上山來可以享受到天然的冷氣,只是爭取了多年的大凍山公廁,自去年完工後,竟以黃色警戒條圍起來,並未啟用,是美中不足之處。山友指出,登百岳時,多數高山公廁都是天然的,至今國內尚未能做到無異味,反觀國外的高山公廁竟可以做到不用水也能無異味,再看看大凍山有了公廁卻不敢啟用,這也算是奇怪的現象。 由於台南有著美麗的山林,可登的山不少,昔日還有綠色長城台南小百岳,不過,最讓人熟知的當屬第一高峰大凍山,日日都有山友喜愛爬上大凍山,甚至還走雞籠山繞九龍山再上大凍山才過癮,特別的還有不少山友下午才起登大凍山,之前還有山友日日登大凍山,把大凍山當做自家的灶腳,可見其迷人之處。 大凍山三角點可看到國旗飄揚。(記者張淑娟攝) 如今正是春遊好時節,與喜愛登山的好友們一同登大凍山,沿途的多元植物和竹林,增添登山風情,也讓登大凍山成為一件很熱血的事,尤其沿途視野美如畫,流過汗再到鞍部喝個茶,認識新山友,悠遊的半日閒,算是生活上的美好。                  (記者張淑娟)

Read More

山茼蒿、野薑花入餡 東山老家咖啡水餃口味獨特

隱身在山林之中老家咖啡。(記者陳俊文攝) 東山區一七五咖啡公路上有一家隱藏版的咖啡店,除咖啡入菜的咖啡爌肉、咖啡野菜沙拉外,其季節限定的山茼蒿和野薑花水餃,更是很多都會民眾的最愛。網路常見「到山頂呷水餃」的PO文,指的就是到這家咖啡店吃一盤特色水餃。 老家咖啡在東山開業已二十一年,店主人吳振福年輕時在高雄開業打鐵店,也是愛表如癡的鐘表師傅,目前高原里李子園這片山坡農地是吳振福的老家,二十一年前他退休返回山上,照顧農作物、烘焙咖啡並經營餐廳,在自家農地上培育約五、六百株咖啡樹,年產量五、六十公斤,從最普通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現在也產出藝伎咖啡。整個一七五咖啡公路有十二家咖啡店,老家是其中之一,但最大的特色還在其與眾不同的水餃。 咖啡公路上每家咖啡店各顯神通吸客,而老家的「獨家密招」,就是山茼蒿水餃和冬季才有的野薑花水餃,很多都會人慕名而來為的都是吃這兩味。 老家咖啡的老闆吳振福(左)和熟客常變成好朋友。(記者陳俊文攝) 民眾從一七五公路拐進老家私廚,裡面的房舍非常樸實,不知情的人還以為走進「工寮」。但當菜端上來時,都是驚嘆連連,令人刮目相看。 每天親自下廚的吳振福表示,食材盡量都是當地自產或山上採摘而來,山茼蒿每天上山採摘,野薑花也產自自家農田。而老家咖啡的「工寮」裡還有烘焙龍眼干的磚頭大灶,所以雞湯裡面可吃到龍眼干,還有一道與眾不同的咖啡雞湯。 咖啡既是強項,很多菜色都以咖啡入菜或調味,比如咖啡爌肉,用咖啡和老醬油燉煮五花肉,入口即化,可能是加入咖啡的關係,沒有油膩感。野菜沙拉的沙拉醬不是美乃滋或千島醬,而是獨家特調的啡咖醬。 東山區老家咖啡獨家的山茼蒿水餃。(記者陳俊文攝) 大名頂頂的山茼蒿水餃,一盤才七十元,一般水餃店賣高麗菜、韭菜水餃,老家的山茼蒿水餃已令民眾十分驚豔,冬天野薑花產季還推出野薑花水餃,盛產期還提供野薑花水餃宅配服務。 店主人表示,山茼蒿就是昭和草,也是台灣一般常見的小花草,路邊、山區隨處可見,其實它也是美味野菜的一種,做水餃內餡時,必須去除野菜本身的苦味,才能料理出它原始的風味。 老家咖啡自家田裡培育的野薑花,冬天的盛產季就用來製作野薑花水餃。(記者陳俊文攝) 即使主食的米飯也頗具特色,有佛手瓜炒飯、薑黃飯等。飯後再來杯香濃的虹吸手沖咖啡,不用加糖和奶精,不會苦澀,咖啡自然回甘,令人回味無窮。 老家咖啡因人手不足、從三年前改採預約制,臨時造訪用餐目前無法招待,吳振福特別向老顧客致歉,也提醒熟客們:先打個電話預約,才不會白跑一趟,也會有更好的服務品質和更美味的佳餚。    (記者陳俊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