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世界地球日 管碧玲細數海洋保育成績單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 「四二二世界地球日」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特別提出在海洋保育工作推動上的「十大」亮點成績單,同時,更要對所有投入海洋保育工作的夥伴們致上最大的感謝與最高的敬意,並許諾海委會將持續攜手全國海洋保育工作人員及志工們堅守崗位,繼續努力不懈地為代代子孫守護美麗的台灣。 管碧玲表示,對於海委會來說,是海洋保育推動工作的豐收年,同仁們一起寫下了「十大」亮點成績單:第一、將會第二次發表「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第二、成立了「海洋污染防治基金管理會」。第三、即將頒發「第一屆企業海洋永續貢獻獎」。第四、海洋保育E S G被金管會同意納入了公司治理評鑒的範例。第五、大型海洋基礎資料調查船修正計畫也獲核定,確保以科學為基礎的海洋保育。第六、建立國家海氣象資料的岸際雷達監控系統也獲核定。第七、「海洋保育法」在今年七月應該就會全部生效實施。第八、海委會正在加速建構一個OECM(海洋庇護區架構以及有效保育措施區域Other effective Conservation Measures)試點計畫,並用海洋公益基金的方式,來保護它。第九、完成全國海洋保護區評鑑指標。第十、二十一日在環境部的專案小組討論中,「藍碳復育的海草床復育方法學」被同意了,將要在五月份送大會審議,後續還有紅樹林方法學待審議,這也代表藍碳復育向前走一步了。 管碧玲表示,海委會作為海洋保育主管機關,在四月二十二日世界地球日這一天,本來就應該自我反省,知道自己能交出成績單是很重要的,她並強調,海洋保育法生效以後,海委會以及海保署將面臨非常大的責任壓力,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她也向每一位海保人員表達感謝之意,期盼大家能持續為美麗的海洋繼續努力、為下一代能用有永續的海洋資源持續奮鬥不懈。

Read More

醉男突闖派出所欲縱火 竹縣新湖警制伏化解危機

醉男將玻璃瓶裝滿煤油,突闖山崎派出所欲縱火攻擊,所幸員警機警制伏化解危機。(新湖警分局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縣新湖警分局山崎派出所日前接獲一起駐地公共危險案件,黃姓男子騎乘普重機車至派出所後突然強行闖入,頭戴安全帽,手持裝填煤油之玻璃瓶與戰術背心,背心上另插放二只同款玻璃瓶,另一手持打火機作勢引燃,情緒激動在所內大聲咆嘯揚言「要放火」。 新湖警分局表示,所內執勤員警見狀立即提高警戒安撫黃男情緒,初步穩定現場後,果斷趨前使用防護型噴霧器制伏黃男並逮捕,避免造成更嚴重傷害與損失。 警方表示,現場查獲裝填煤油之玻璃瓶三只及打火機一具等證物,員警逮捕後,發現黃嫌語無倫次且散發濃烈酒氣,經查其係以機車作為交通工具,遂依法實施呼氣酒測,經檢測酒測值達零點七。全案詢後將黃嫌依刑法公共危險、恐嚇及妨害公務罪嫌,移送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偵辦。 新湖警分局長黃政龍表示,面對突發危安狀況,員警臨危不懼、果斷應處,成功化解危機,保護員警與駐地安全,展現高度專業素養與維護治安之使命感,亦彰顯員警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之決心與能力。倘若未能即時制止,恐將釀成人員傷亡與機關災損。 新湖警分局將持續強化駐地安全管理與員警危機應變訓練,並呼籲民眾,勿因一時情緒失控從事危害社會之不法行為,應依法表達訴求,切莫以身試法,徒增刑責。

Read More

康橋國際學校單車隊彰化遭撞 侯友宜致電關心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新店私立康橋高中一年級學生單車環台成年禮活動,二十二日上午十時五十分左右,在彰化埤頭鄉因自小客車逆向行駛闖入學生單車隊伍發生撞擊,造成七名學生受傷,包括手部、肢體或臉部擦傷或撕裂傷。新北市長侯友宜致電校長關心,也致電請彰化縣長協助。 教育局表示,傷者分別送往衛生福利部埔心彰化醫院(二名)、北斗卓醫院(三名)、彰化二林基督教醫院(一名)、彰化基督教醫院(一名)治療。目前受傷七名學生傷勢情況,三名學生治療包紮完畢已經離院,一名留院觀察,二名學生轉回北部醫院治療,一名傷勢較為嚴重進行手術治療。 教育局表示,該校單車環台活動預計十二天,學校依「高級中等學校辦理戶外教育實施原則」辦理,並於活動前取得家長同意,也在行前向每位參與學生詳細說明並辦理教育訓練。除學生團體保險外,學校也為每位學生投保旅遊平安保險。 教育局持續督請學校全力照護學生健康,至於意外發生原因責任歸屬有待警察單位進一步調查釐清。

Read More

江少慶傷後首度平地傳接球 心情開心又緊張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職富邦悍將投手江少慶今年因傷勢趕不上開季,22日首度進行平地傳接球,他表示,投出去第1顆球很開心也有點緊張,心情滿複雜的,但很開心可以在場內把那顆球投出去。 江少慶在2023年季後因為右手肘韌帶損傷,選擇動手術;2024年球季接近尾聲時好不容易傷癒復出,不過接著出現右側胸大肌撕裂傷,趕不上今年開季。談到目前復健進度,江少慶表示,22日首度進行平地傳接球,投20公尺、共3組,總共投45球。 江少慶指出,前3個星期已經在室內丟重球,保持一定強度,現在可以丟正常棒球的重量,自己慢慢把投球感覺找回來,主要是丟出去的手感。 至於確切可以回歸的時間,江少慶指出,還不確定,不過接下來都會持續做傳接球的課表,一個星期5次,循序漸進慢慢加長,依照自己身體狀況去做調整,這星期則是丟3天休1天後、丟2天再休1天。

Read More

全台唯一專款經費專案 竹北市長鄭朝方續推「機器人移動教室」

全台唯一專款經費培養科技小尖兵,竹北市長鄭朝方續推機器人移動教室前進校園,普及科技教育。(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北市公所「機器人移動教室」廿二日自嘉豐國小出發,市長鄭朝方親自出席與孩子們一同操作遙控夾爪手臂車、參與模擬競賽,現場充滿歡笑與驚奇,學子們還紛紛拿出可愛便條紙請市長簽名。 鄭朝方表示,竹北是科技城,公所辦理之「機器人移動教室」非單一場次的活動,而是以「巡迴校園」方式做規劃,可說是全台獨有,更是全台唯一編列專款經費培植科技小尖兵的專案。自去年開始分兩階段巡迴校園,今年進入第二階段,希望每一所學校、每一位孩童都能有機會參與。 「機器人移動教室」廿二日特別安排全台首次於校園中亮相的「遙控夾爪手臂車」體驗,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機械、編程與人工智慧的基礎。此外,也有胖卡車進入校園,車上配備鐵蛋人型機器人、小舞獅、三太子等特色機器人。另外,還有工業積木互動體驗區,同時也有專業講師駐場帶領學童親手組裝太陽能機器人,在實作中點燃創意與興趣。 鄭朝方指出,除了國中小校園巡迴外,他也沒忘高中生的需求。今年規劃十六小時的AI無人車駕駛技術研習營,導入可銜接國際賽事的迷宮機器人模組,協助高中學子拓展多元探索歷程。同時也積極推動「種子教師培訓課程」,讓老師在教學中持續充電,將科技教育的種子得以播撒。 竹北市公所期望透過持續性的科技教育推廣,培育出擁有跨域能力與創新思維的科技小尖兵,實現「不只拔尖,更要普及」的教育理念,讓每一位竹北學子都能站在時代浪潮上,擁抱未來的無限可能。

Read More

全中運 彰化縣代表隊已奪得5金10銀12銅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一一四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登場,自由車、舉重及射箭項目於開幕前率先舉辦,彰化縣代表隊已奪得五金十銀十二銅,表現優異。縣長王惠美為代表隊所有獲獎選手加油鼓勵,且感謝學校、教練及家長會的支持,期盼能持續突破自我、再創佳績。 大村國中自由車隊在自由車場地賽,奪下三金三銀四銅,共十面獎牌。其中,賴羿軒於國男組自由車場地賽爭先賽勇奪金牌,成為今年彰化縣代表隊的首金選手。他開心表示,去年只拿第八名真的不甘心,今年奪金非常高興,也希望和夥伴一起持續追風破風。 另外,大村國中游佩璇、詹博凱再度於領先計分賽中,分別奪下國女組與國男組金牌。大村國中設有全國少見的「自由車運動科技體驗站」,即便天氣不佳也能持續訓練,透過數據化設備精準掌握學生運動表現,讓每一筆汗水都更有效率。 田中高中蔣汶峻於射箭反曲弓個人對抗賽中一舉奪金,不僅為縣內寫下射箭項目歷史首金,也象徵選手自零起步、三級銜接培訓成效開花結果。田尾國中陳永倫也於舉重八十九公斤級舉下金牌,為縣內本屆舉重項目金牌,成績亮眼。

Read More

《今周刊》還海行動「海草復育計畫」啟動 「生態瓶」養殖在辦公桌就能做到

《今周刊》還海行動「海草復育計畫」啟動。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今周刊》2021年啟動「還海行動」,計畫邁入第5年,2025年《今周刊》宣布,將啟動1萬瓶海草復育計畫,號召企業、社會大眾在澎湖海床種下「藍碳種子」。這次「還海行動2025」與台大生命科學院漁業科學研究所合作,建置海草培育系統,在校園打造復育基地。同時,行動計畫也與蘋果劇團合作,將展開全台校園、社區巡演,將海洋生態保護向下扎根。 《今周刊》自2021年發起還海行動後,4年來不曾間斷,成功號召22家企業、舉辦28場淨灘活動,清除超過1.5萬公斤的海洋垃圾。接下來要以實際行動,復育被稱為「藍碳生態系」的海草海床,因此選在世界地球日(4/22)這天,替還海行動揭開新篇章。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表示,還海行動第一段階段計畫是淨灘,甚至請潛水員清理海床。自2021年提出後,還海行動邀請企業共襄盛舉,撿了7萬3千個寶特瓶,回收再製成1萬6千雙的藍白拖,讓大家踩著拖鞋邁出淨零步伐。 梁永煌點出,2024年起還海行動邁入2.0,第一年復育了小丑魚,2025年要推動海草復育,希望「還給大海一畝田」。此外,這次與蘋果劇團合作,希望能到全台各地的學校、社區,透過戲劇表演在孩子心中埋下種籽。 蘋果劇團將還海行動、海藻復育融入表演,希望寓教於樂,替下一代植下保育種籽。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署長王成機致詞時,特別對《今周刊》表達謝意。他分享,全台灣規模最大的海草基地就在東沙,這次把種籽送到台大生科院基因庫研究,未來要在澎湖進行海草復育。海洋保育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副署長施義哲表示,台灣海草床、紅樹林等藍碳生態系,碳存量高達47萬公噸。 其中,全台灣共有22處海草床,面積超過7800公頃,佔了整體藍碳生態系的85%,目前幾乎集中在東沙環礁的海草床。未來,建構、擴大藍碳生態系是海保署的重要目標。 一瓶「手掌大」的小玻璃罐,只要在生態瓶裡頭鋪土、種下來自東沙的海草種籽後。每天放在辦公桌上日照4小時,一個月後海草就會冒出頭,成為未來海草復育行動的幼苗。 《今周刊》研發長王之杰分享,他嘗試自己動手做,就發現其實在辦公室就能替復育海草出一份心力。還海行動已經邀集千名參與者,透過親手養殖生態瓶,讓參與者貼近認識海草、藍碳,期滿就會回收生態瓶。 只是,想要在海中復育一畝田,至少得要有「萬瓶生態瓶」,因此這次還海行動也與台大生命科學院合作,由漁業科學研究所、諾貝爾生物科技創辦人李冠徵,在校園建置海草復育基地。 李冠徵點出,海草的儲碳能力,比森林高出數倍,其實只要仔細觀察海草,就會發現它們接受日照時,會持續冒出細小氣泡,固碳能力肉眼可見。但人們對於海中植物的認識,相較於路上植物重視遠遠不足, 未來,在這座基地將會透過苗圃,研究不同植物需要的最佳生長環境,透過基因研究,也能作為海草育苗的科學依據,提高育苗成功率,並保存多樣化的植物苗種。在校園建置海草基因庫,能確保野外環境遭破壞時,仍能提供海草苗加速復育。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所長張錦宜表示,從生物面向,海草和海藻最大不同,是它具有「根」,因此不僅能固碳,更能固堤防波,更是魚苗、貝類的庇護所。張錦宜點出,水產試驗所從2014年嘗試復育了60平方米的海草床,發現到了2023年,這個海草床自行擴張了50倍大。 此外,從文化角度來看,過去在海草海床淺灘「躐蝦」,抓捕槍蝦是澎湖特有的文化。只是,如今澎湖的海草床面積縮減了96%,隨海草床退縮,這項傳統技藝逐漸消逝。張錦宜認為,如果海草床消失了,所有耆老的文化記憶就會跟著消失。台灣不只要還大海一畝田,也要還給後代子孫,與大自然互動的機會。 這次還海行動也發起「種下童心一粒籽」,與蘋果劇團合作,讓這項海洋復育計畫,成為一場每個人都能參與的行動。透過戲劇設計、活動宣傳,劇團將從學校到社區、城鎮到鄉村,讓海洋復育觀念,項海草一樣在孩子心中種下環境關懷的種籽。 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其強分享,新北市政府已第5年參與還海行動,空氣、海洋是不斷流動,因此污染是所有地球村的公民共同承擔,因此新北市對還海行動的參與,也不會落於人後。身為海洋國家,台灣有義務與責任,讓海洋恢復生命力。 技嘉科技工程師金彥佐分享,技嘉自2015年就發起「運綠台灣、千里足夢」的徒步環島撿拾垃圾活動。環島過程發現台灣有美麗的海岸線,卻總是充斥著垃圾。因此,2021年也開始響應還海行動,舉辦「未曾忘技 海育吾嘉」的桃園海岸淨灘活動,近年淨灘足跡更跨入離島。

Read More

行政執行署攜手宜檢扣押7車拍賣 成功拍定5部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地檢署偵辦《廢棄物清理法》等重大刑案查扣七部車輛,地檢署囑託偵查中扣押車輛變價拍賣,二十二日登場。執行署長繆卓然、檢察長王以文等人出席,宣示跨機關合作積極落實政府政策之決心,隨後開始拍賣。由於拍賣之HINO營業小貨車等車輛相當搶手,吸引來自各地民眾到場參與,經過激烈喊價競標,總計拍得二百五十七萬元。 上午九時三十分起即有民眾湧入拍賣現場、宜蘭縣環保局觀看車況並登記領取號碼牌。十時十五分許執行署、地檢署等首長抵達會場,進行「守護國土、環境永續」聯合宣示活動,首先繆卓然、王以文發表簡短談話,期勉跨機關通力合作,全力落實「五打七安」居安政策,維護人民純淨安全的生活環境;隨後兩人共同敲下法槌,宣示跨機關合作、貫徹政府政策之決心,為拍賣會揭開序幕,在場民眾紛紛報以熱烈掌聲。 上午十時三十分起拍賣會正式開始,拍賣車輛共計七部,均為宜蘭地檢署因偵辦《廢棄物清理法》等重大刑案所查扣,喊價聲此起彼落,最終共五部車輛拍定,總計拍得價金二百五十七萬元,扣除必要費用後,將交由宜蘭地檢署依法處理;另兩部則因無人應買,將續行拍賣。

Read More

工研院2025 VLSI TSA國際研討會登場 聚焦高效能運算、矽光子、量子計算

二0二五VLSI TSA國際研討會匯集國內外產官學研累計超過千人與會,聚焦AI帶動的半導體科技革新。(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主辦、邁入第四十二年的半導體盛會「二0二五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系統暨應用研討會」(VLSI TSA),匯聚逾千位半導體專業人士齊聚新竹參與。 工研院表示,今年研討會聚焦AI帶動的半導體科技革新,會中與會者指出臺灣具備強大的先進封裝與晶片製造實力,應在異質整合、先進電晶體與系統整合等領域持續布局,持續強化晶片製造與系統整合,並深化國際合作,進而鞏固臺灣在AI與高效運算應用領域全球關鍵地位,奠定未來半導體技術發展的堅實基礎。 VLSI TSA大會主席、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張世杰表示,今年VLSI國際盛會齊聚全球半導體與AI頂尖專家,聚焦於先進邏輯電晶體架構、背面供電網路、異質整合、晶粒互連與共封裝技術,皆是推進AI晶片效能與能源效率的核心突破方向,展現未來半導體科技的前瞻趨勢與研發競爭力。 而在全球地緣政治變動與供應鏈重組之際,臺灣作為民主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樞紐,與友好國家共築安全且可信賴的高科技夥伴關係,持續透過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強化產業發展韌性。   二0二五ERSO Award,由乾坤科技董事長劉春條(右二)、志聖工業董事長梁茂生(左一)、臺灣鈣鈦礦科技董事長陳來助(右一)三位獲獎。(記者彭新茹攝) 會中並頒發二0二五ERSO Award得主,以表彰對臺灣半導體、電子、資通訊、光電、顯示等產業有傑出貢獻的產業人士,今年是由乾坤科技董事長劉春條、志聖工業董事長梁茂生、臺灣鈣鈦礦科技董事長陳來助三位獲獎。新科得主分別來自零組件供應、半導體設備與新興光電能源等關鍵領域,不僅象徵臺灣在這些技術領域的深厚實力,更凸顯臺灣科技產業橫跨多元領域的發展能量。  

Read More

InnoVEX 2025 Global Demo Day世界級創新解決方案5月21日發表

  InnoVEX 2025 Global Demo Day世界級創新解決方案5月21日發表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亞洲指標國際級新創展會InnoVEX 2025,將於5月20日至23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舉辦,5月21日登場的Global Demo Day,將有來自10國超過50家新創廠商,於InnoVEX Pi Stage公開發表世界級創新解決方案!本屆展會中將有10個國家主題館、450家新創廠商展出橫跨人工智慧(AI)應用、半導體、量子電腦、醫療生技、智慧農業、環境節能等領域最新技術! InnoVEX主辦單位之一 TCA(台北市電腦公會)表示,Global Demo Day將有來自澳洲、巴西、比利時、捷克、以色列、日本、菲律賓、波蘭、泰國、法國(依發表順序)等10國、50 多家新創上台發表;每個國家主題館約有30分鐘,發表深入特定垂直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活動最後亦將安排與新創一對一投資媒合會,詳情請洽InnoVEX官網查詢。 國際市調機構IDC預測,2025年全球AI支出將達2,270億美元,預估到2030年將超過19.9兆美元,相當於占全球GDP的3.5%。IDC調查報告中,也列出了今年企業優先投資的科技重點,有3成企業將AI列為首要項目。 InnoVEX_2025_Global_Demo_Day。 InnoVEX 2025亦搭配COMPUTEX TAIPEI的「AI NEXT」展會主題,以「AI NEXT」、「NEXT TECH」和「FUTURE WORLD」概念為主軸,讓參與Global Demo Day專業人士一覽新創廠商最新科技與AI魅力。 像是本次展覽中的日本主題館為 InnoVEX 2025 最大國家館,由來自橫濱、沖繩、福岡、北九州、熊本、東京等政府及非營利組織和企業組成,其中參展公司包括以智慧農業科技開發芥末栽培模組的植物工廠NEXTAGE、透過AI代理實現營運自動化的NappsTechnologies、生產製造可提供即時姿勢監測和數據分析的物聯網瑜珈墊yocto、IT 基礎架構和軟體服務供應商OKIT、利用精釀啤酒釀造過程中產生的麥芽渣廢料再生製造「精釀啤酒紙」,以利企業實現循環轉型的公司kitafuku。 今年InnoVEX 2025新創展會,將有超過24國家與地區、30個以上主題館,以及450家新創廠商共同展出,主題館部分則包括10個國際辦事處,以及企業創投(CVC)、加速器、政府計畫與政府機構等單位,橫跨AI、半導體、先進通訊、永續能源等創新應用科技,為亞洲最具影響力之國際級新創展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