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士在臺居留超過90天 其來自境外雇主給付之勞務報酬仍須申報個人所得稅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臺中分局表示,外僑於一課稅年度內在我國境內居留合計超過90天者,依所得稅法第8條第3款規定,其在我國境內提供勞務而自境外雇主取得之報酬,屬中華民國來源所得,仍應依所得稅法相關規定報稅。 該分局說明,邇來有外僑因外派來臺,於我國境內為境外雇主提供勞務(例如:從事商務活動、市場調查、技術服務及管理服務等),誤以為境外雇主給付之勞務報酬非屬中華民國來源所得而未辦理外僑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對於勞務報酬之所得來源國認定,我國係採勞務提供地原則,外僑在我國居留期間,我國政府提供其取得勞務報酬之工作環境,外僑亦使用我國各項公共設施,並受中華民國政府之保護,故除其一課稅年度內在我國居留合計未超過90天外,仍有納稅之義務。 該分局又提醒,外僑在臺居留超過90天,居留期間在我國境內提供勞務若有取自境外雇主給付之報酬,應自行向居留地國稅局辦理綜合所得稅申報,如有短漏報或未申報情事,稽徵機關除依規定補徵稅額外,並將處以罰鍰。

Read More

Taiwan Select全球搶單大會盛大登場 搶攻全球商機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全球供應鏈重組等挑戰,透過全球駐外單位廣邀買主來臺採購,首場「Taiwan Select全球搶單大會」已於4月23日盛大登場,打造精準媒合平台,強化國內業者與國際市場的鏈結。本次共邀集來自48國454位國際買主來臺與我業者進行洽談,預估促成商機上看8億美元。 本次洽談會涵蓋汽車零配件、機械與智慧製造、電動車、醫療器材、五金扣件、石化、綠能與消費品等傳統產業,其中多數為汽配與機械類等買主,包括德國Siemens AG、韓國LG Innotek、美國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越南Viettel Group等國際級企業齊聚臺灣尋求合作契機。 零售及電商巨頭如Amazon UK、Walmart Mexico,以及能源與基礎建設領域企業如Schaeffler、ARUP Group等也來臺洽談,橫跨消費品、電動車與風能領域。緬甸商工聯合會(UMFCCI)、巴林中小企業協會及胡志明市電腦協會多個工商組織均組團來臺,顯現臺灣供應鏈在全球市場的重要性。 活動現場設有諮詢專區,提供美國加徵關稅說明、出口保險、ESG導入、CBAM申報等完整服務;同時設置「Taiwan Select」奉茶與休憩區,除推廣臺灣優質加工食品及大健康產業,讓買主在洽談之餘也能感受到臺灣的熱情與好客。 為協助受美國關稅衝擊較大的傳統產業如機械、精密零組件、手工具與汽配等,經濟部於4月24日安排120位海外買主赴臺中產業聚落進行洽談與參訪,讓買主掌握臺灣製造的產業優勢,並與參與在地業者進行深度媒合。 經濟部將延續此波搶單動能,下半年分別於臺中與高雄辦理兩場「產業聚落搶單大會」,針對機械、水五金、金屬製造及扣件等重點產業,精準鏈結買主需求,強化臺灣產業出口競爭力,發揮聚落整合與技術優勢。

Read More

航港局舉辦114年度全國引水人首場在職訓練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舉辦「114年度全國引水人第一場在職訓練」,強化引航安全及提升引水服務品質。(見圖,航港局提供) 為持續精進全國引水人的專業知識與實務能力,落實國際海事組織(IMO)A.960(23)決議案所提引水人須熟練與更新知識,交通部航港局昨(4/24)及今(4/25)日在高雄市前鎮區承億酒店舉辦「114年度全國引水人第一場在職訓練」,由劉志鴻副局長主持,並邀請多位專家學者講授國外港口引航管理制度經驗分享、駕駛台資源管理(BRM)與船長之間的資訊交流方式、運動傷害預防與疲勞恢復技巧,以及港口水文與氣象觀測等課程,亦透過引水人經驗分享及意見交流,凝聚強化航安之共識,俾提升引航服務品質。 航港局表示,本(114)年度第一場次在職訓練,邀請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張乃仁教授講授「運動傷害預防與疲勞恢復」、香港領港會公司董事局李冠華主席講授「香港領港會營運領航艇的利與弊」及「香港領港會引航及管理實務分享座談」;台灣省引水人聯合辦事處方信雄主任講授「從案例分析探討BRM 施行現況」及國立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董東璟主任講授「港口水文氣象觀測」,希望透過這次訓練,強化引水人對自身健康及疲勞管理的重視,也讓各港引水人能從鄰近國家引水人作業案例學習借鏡,更穩健地協助船舶靠泊與出港,提升引航過程的安全性與效率,並維持健康的體能。 為強化引水安全與管理,交通部去(113)年12月18日修正發布「引水人管理規則」,重點包括:授權航政機關針對重大事故要求檢討規約、明定在職及停職期間訓練要求、落實勤前酒測與抽測機制、規範引航各階段操作程序、強化業務查核與年度考核,並明列違法情節,提升引航作業的專業性與安全性。 航港局指出,引水人是確保港口營運與船舶安全進出的關鍵角色。訓練課程除了可增進引水人本身的專業知能,亦提升引航服務品質,維持我國港口進出港安全,強化與港口航管中心、拖船等協作單位的溝通效率,進而穩固我國海運的競爭優勢。未來將持續推動在職訓練,打造更安全優質的港口環境。

Read More

海大陽明海洋文化館聯合舉辦國際博物館日講座開跑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聯合舉辦之﹁2025國際博物館日系列講座﹂-HiYoung Salon/海漾沙龍,本週六(4/26)免費報名開跑。 主辦單位表示,本次系列講座,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與「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共同策畫,以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為場域,響應2025國際博物館日,透過本年主題「在快速變遷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為概念,發現基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看見青年與科技如何與文化交織。邀請您走入時間與空間的交錯,共同想像從海洋中蕩漾出深厚的人文情感。 系列講座活動時間為:2025年4/26(六)、5/3(六)、5/10(六)、5/24(六)及6/7(六) 14:00-16:00,活動地點在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3F多功能教室,人數上限:40人/場,報名方式:https://ocam.fonticket.com/ticket/b9epLZrA0bRQ4zkx 報到時間/地點:活動當日13:30起開放入場,請至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1F服務台報到。活動前五分鐘未完成報到者,入場資格將釋出給現場候補人員。 本次講座日程與主題分別是: 一、4/26 臺灣海神信洋與文創設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王俊昌 二、5/03 打造會說故事的城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吳俊芳 三、5/10 多元文化的基隆傳統美食-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安嘉芳 四、5/24 海洋文學中的神奇書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共同教育中心特聘教授兼任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長/吳智雄 五、6/07 雞籠中元祭為什麼要迎斗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曾子良

Read More

昱捷公司召開AEO資格認證啟始會議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昱捷股份有限公司召開安全認證優質企業(下稱AEO)認證啟始會議及商業夥伴大會,宣示取得AEO資格的決心,並邀請該關AEO驗證小組到場見證。 基隆關說明,昱捷股份有限公司為臺灣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營業項目為代理銷售3C電子產品、通訊產品以及消費性電子產品之關鍵零組件。為符合世界關務組織(WCO)所定全球貿易安全與便捷標準架構(SAFE Framework)規範,積極申請加入AEO行列,有助完善各項安全機制,提升整體企業形象及貿易競爭力。 基隆關進一步表示,AEO制度旨在建立海關與企業間夥伴關係,透過全面檢視、精進企業作業程序與安全風險預防對策,強化整體供應鏈安全機制,使貨物能於安全便捷環境下快速通關。經過認證合格業者,出口貨物至與臺灣簽署相互承認協議(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 MRA)的國家,如美國、新加坡、韓國、以色列、澳大利亞、日本、印度、紐西蘭、瓜地馬拉及加拿大,本國AEO業者均享有與該國AEO業者同等通關優惠,可替業者節省許多通關時間與成本。 基隆關最後指出,目前經該關完成驗證並取得AEO資格廠商已達102家,涵蓋進出口業、製造業、報關業、承攬業、倉儲業、海運運輸業、公路運輸業及船務代理業等業別。如需瞭解申辦AEO相關規定,可洽詢該關單一窗口,聯絡電話:(02)24202951分機5118、5414、5421,或利用AEO網站(https://aeo.customs.gov.tw)查詢相關資訊。

Read More

長榮航空攜手燃油供應商全球佈局永續航空燃油 推動產業鏈邁向淨零排放目標

長榮航空在民航局永續航空燃油試行計畫中,BR148高雄小港機場飛往大阪關西機場的航班於4月23日添加台塑石化自產的永續航空燃油,由長榮航空陳耀銘發言人(右三)、企業永續發展室劉嘉文協理(右二)、高雄機場辦事處曾朝煇協理(左二)共同見證台灣永續航空燃油應用的新紀元。(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24日正式宣布已與三家永續航空燃油(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供應商,包含美國Associated Energy Group, LLC (AEG)、日本COSMO Oil Marketing Co., Ltd. (COSMO) 以及台灣台塑石化簽訂採購合約。此次策略性合作象徵長榮航空積極落實永續承諾,擴大永續航空燃油使用版圖並與國際與本地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表示:「永續發展不再是選項,而是企業責任。此次分別與AEG、COSMO及台塑石化的雙邊合作,象徵我們對淨零碳排的堅定承諾。透過在全球航點積極導入永續航空燃油(SAF),我們不僅降低自身營運碳足跡,也期望帶動整體航空產業供應鏈的轉型與發展。」 在全球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共同目標下,永續航空燃油被視為航空業最具潛力的減排措施。長榮航空依循歐盟永續航空燃油供應政策,自今(2025)年第一季起於歐洲機場起飛的航班皆添加2%的永續航空燃油,並將自第二季起攜手三大供應商,陸續於北美、日本及台灣等主要營運據點自主常態性添加永續航空燃油,以實質行動降低航班碳排放,為日後大規模採用奠定基礎。 (萬海航運提供) 此次與長榮航空合作的三家供應商,其中AEG為全球知名航空燃料供應商,擁有穩定的國際物流與燃油佈局;COSMO為日本主要能源企業,致力於開發次世代能源解決方案;台塑石化則為台灣首家完成永續航空燃油自產供應的企業,展現在地供應鏈韌性。此次合作不僅強化長榮航空燃料供應安全與靈活性,更擴大永續航空燃油在亞太區的應用,推動區域內航空燃油的永續轉型。 作為永續航空燃油推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長榮航空於4月23日在民航局永續航空燃油試行計畫中,分別於BR156台北松山機場飛往首爾金浦機場的航班以及BR148高雄小港機場飛往大阪關西機場的航班,成功添加由台塑石化自產的永續航空燃油,正式開啟台灣本地機場永續航空燃油應用的新紀元,此舉不僅展現長榮航空實踐永續承諾的決心,也證明台灣永續航空燃油供應鏈的成熟與韌性。 長榮航空近年來在永續發展領域成果豐碩,已執行多項節能減碳專案,包括機隊汰舊換新,引進新一代省油機型如波音787與空中巴士A350-1000,優化航線規劃以降低航班油耗與碳排放等。展望未來,長榮航空將持續擴展永續航空燃油使用,並積極參與國際永續倡議,與合作夥伴攜手共創永續航空新時代。

Read More

麥司克等主要航商將在五月陸續推出收取相關附加費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近期貨櫃船運市場運價回落,中國大陸五一連假又將至,據悉包括麥司克、達飛、赫伯羅德、ONE等主要航商受當前航運市場波動影響,相繼宣佈將在下(五)月陸續推出收取相關附加費,涉及遠東至北美、亞洲至地中海地區等航線。 消息指出,五月15日起,麥司克調整遠東地區(不包括中國大陸和香港)至北美的旺季附加費(PSS),加收PSS地區包含汶萊、印尼、日本、柬埔寨、韓國、老撾、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東帝汶、臺灣、越南至美國和加拿大,收費標準為1000美元/TEU、2000美元/FEU。 達飛則自五月一日起,地中海地區被國際海事組織(IMO)指定為排放控制區(ECA),將實施更嚴格的控制措施,以限制營運船舶在該區域的硫排放。達飛將對所有通過地中海排放控制區的貨物,收取低硫附加費(Low Sulfur Surcharge)。另對從北歐到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航線徵收新的旺季附加,五月15日起直至另行通知,以馬賽為基地的班輪公司將從北歐所有港口(包括法國北部、英國、愛爾蘭、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波蘭、波羅的海、西班牙北部(畢爾巴鄂、希宏)和葡萄牙除外)到美國東海岸、美國西海岸、美國海灣、加拿大東海岸、墨西哥東海岸以及通過上述港口到達的所有內陸目的地適用PSS。 赫伯羅德五月12日起,將收取東亞至北美的旺季附加費(PSS),東亞地區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尼和菲律賓;北美地區包括美國和加拿大。收費標準為:1000美元/TEU、2000美元/FEU。此外,五月一日起,赫伯羅德調高亞洲至拉丁美洲的綜合費率GRI,其中波多黎各和美屬維爾京群島五月19日起實施。亞洲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澳門、臺灣、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印尼、緬甸、馬來西亞、老撾和汶萊。南美洲西海岸、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包括:墨西哥、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秘魯、智利、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多明尼加共和國、牙買加、洪都拉斯、瓜地馬拉、巴拿馬、委內瑞拉、波多黎各和美屬維爾京群島。南美洲東海岸地區包括: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巴拉圭。收費標準為:500美元/TEU、1000美元/FEU。

Read More

日元貶值等因素影響日本連續四年出現貿易逆差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已連續四個財務年度出現貿易逆差,日本財務省公佈初步統計顯示,日本截至上(三)月底之2024年度(2024年四月一日至2025年三月31日)貿易逆差為5.2217兆日元(1美元約合141日元),此係日本連續四年出現貿易逆差,受日元貶值等因素影響,逆差額比前(2023)年度減少15%。 數據指出,由於半導體等生產設備和電子零部件出口增長強勁,日本2024年度出口額達108.9346兆日元,比前年度增加5.9%,創1979年以來新高,進口方面,儘管手機等通信器材、醫藥品等進口增加,但原油、煤炭進口明顯減少,2024年度進口額為114.1563兆日元增加4.7%。 以美日貿易額來看,2024年日本對美出口額和進口額均創新高,對美貿易額呈現九兆日元順差。 以三月份單月來看,今年三月份日本出口額9.8478兆日元,比去年同月增加3.9,進口額9.3038億日元亦增加2%,當月貿易順差5441億日元。對美貿易方面,日本三月貿易順差8470億日元增加14.3%,其中對美汽車出口額增加4.1%。

Read More

高雄港過港隧道導入超高車輛示警系統

(高雄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港過港隧道是全臺唯一海底隧道,亦是高市前鎮區與旗津區唯一的聯絡道路,隧道位於航道水面下14.2公尺,全長1,550公尺,通行車輛限高4.6m,每日通行車輛約達8,000輛,隧道之安全使用及用路人安全,是隧道管理單位港務公司一直最重視的管理目標。隧道近2年發生約3起超高車輛撞損門架設備事件,港務公司考量此類事件發生,車輛碰撞限高設施,第一時間駕駛常仍未察覺持續駛入隧道,造成隧道消防管線及交控設施損壞,影響交通安全及隧道使用,爰規劃斥資1,500萬元,導入「超高車輛示警系統」改善。 此系統於隧道兩端之「超高車駛離車道」前150m~400m不等,設置光達式偵測掃描器及車牌辨識AI系統,在偵測超高車輛時,搭配(1)閃光警告喇叭提高用路人注意、(2)新設紅燈警示號誌管制車流、(3)資訊可變號誌(CMS)顯示超高車輛違規事件,告知用路人隧道管制通行並顯示違規車輛車牌,後續車流停止後由隧道兩端常駐保全人員,引導超高車輛駛離車道並交付港警後續處理。 本系統併於「高雄港過港隧道高壓設備改善工程」執行,預計於114年中開工,115年底完工,完工後將有效阻止不符高度限制之車輛進入隧道,減少事故風險。港務公司同時呼籲用路人,應遵守隧道限高規定,行車前主動確認車輛高度,未來配合現場警示與交通導引,共同維護通行安全。唯有政府、業者與民眾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建構更完善的道路安全防線。

Read More

海員總工會與臺北醫學大學簽訂合作意向書

中華海員總工會章烈忠理事長(右)與北醫大管理發展中心劉文琪副主任(左)。(海員總工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海員總工會與臺北醫學大學(北醫大)共同為船員健康把關,提供長期在海外工作的船員更貼近的照護,雙方於4月24日在中華海員總工會會議室簽訂合作意向書。 海員總工會表示,服務船員為該會宗旨,維護會員的健康是一項重要的任務,該會與臺北醫學大學合作是非常難得的機緣。隨著科技進步及疫情期間遠距醫療普及化,讓需要醫療服務的人們不需出門亦可取得醫囑,節省時間與成本亦降低感染風險。這也是工會看到對船員健康保護的一項契機。 海員工會章烈忠理事長親身在船工作30年的經驗表示,船員在長期航行中可能面臨的健康問題,如慢性病管理困難、緊急醫療資源不足等,北醫大與國內知名航運公司共同合作,對船員工作環境及影響健康因素有深入的瞭解,也是該會與北醫大合作的重要因素。 與會者合照。(海員總工會提供) 此次簽訂合作意向書為工會新增服務會員更具體化的表現,從醫療資訊分享、心理健康的促進、長期健康監測與預防、相關醫療專業教育訓練。臺北醫學大學管理發展中心副主任劉文琪指出,北醫大體系的遠距醫療中心,不僅有專業醫護與設備完善的Call Center平台,可以提供24小時零時差、零距離的遠距醫療服務,且針對海事人員長時間在遠洋工作輪班及離家的心理健康支持與促進,也將建立長期健康監測與預防,提升海上船員的工作福祉。 海員總工會章理事長表示,藉由遠距醫療照護服務,讓船員就醫更便利有多元的選擇。這僅是一個開始,該會將依據會員的需求不斷精進,如建立遠距醫療平台,提供船員在海上即時的醫療諮詢與診療服務等,我們期待未來能為船員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照護,提升他們的工作福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