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寒盡春來待花開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授時通考》有云:「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氣候冷至極點,所哈之氣皆是白霧。路上行人步履匆匆,寒霜凝結於枯葉之上,鳥兒悄然藏於巢中,彷彿在等待不久之後的冬去春來,等待萬物生髮、百花盛開。 記得兒時大寒,天是真的冷。我顫抖著凍紅的手,寫著寒假作業。也沒有別的什麼娛樂活動,趁著中午有陽光,就搬個凳子在陽光底下做作業,寫出來的字顫顫巍巍的,像是沒了枴杖的老人家。太陽落山,外婆端來一碗雞湯,撒著蛋花和辣椒,外婆說喝了能暖和一點。 那個時候,外婆的煤球爐是我唯一給予我暖和的源泉。煤球爐的外殼燒得黑呼呼的,每次我去,她總會去牆角夾一塊全新的煤球,小心翼翼放進去,燒上一大壺水,灌進永字牌熱水袋、灌進新的熱水壺、灌進我的心上。 不知為何,外婆不怕冷。即便是大寒,她依舊穿著襖子下地,這裡墾一墾,那裡鋤一鋤,總是擺擺手說自己不冷,很暖和。後來家裡條件好了,裝上了空調,一年到頭,外婆房間裡的空調開不了幾次。她說自己是勞碌命,閑不下來,自然就不覺得冷了。 只是,這一年的大寒,外婆等不到了。她已經很久沒有下地幹農活、拾掇農事了,每次摸她的手,覺得涼涼的,眼裡也沒有了光。在極冷的一天,外婆躺在床上,悄然離去了。可一生要強的外婆在此之前,依舊自己顫巍巍披衣下床洗漱,不要旁人攙扶,她手抬不起來,只含糊地說自己不冷,自己可以。 守夜的那一天,雖不是大寒,卻冷得徹骨。看到角落裡一個熟悉、老舊的熱水袋,拿到手心細細一看,原來是十多年前的那個熱水袋,外婆依舊收得好好的,一如當年給我暖手那般新。我眼裡含著淚,往熱水袋裡倒滿水,抱在胸前,覺得暖暖的,彷彿外婆未曾離去。 大寒以後,就是過年、立春了。我懷中捂著永字牌熱水袋,站在窗前,多希望外婆可以在我身邊,一起喝一碗雞湯,一起望窗外青芽初露、溪水潺潺,一起盼新的一年春暖花開、萬事順遂。

Read More

自主善終 8成贊成醫生協助死亡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末期病患自主決定死亡議題受到關注,但目前各界意見分歧。台大公共衛生學院24日公布一項最新調查指出,對於「醫師協助死亡(PAD)」看法,逾8成民眾支持末期痛苦病患進行PAD,顯示民意趨於「自主善終」,社會應推動更多死亡議題討論。 台灣在2019年已實行「病人自主權利法」,雖然保障末期、重度昏迷或重度失智等病人可以拒絕無效延命,擁有「自然死」權利,但是否應針對這些病人也有請求「醫師協助死亡」的權利,仍未有公共討論與共識。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端容與台大醫學院教授吳建昌所組團隊,針對此議題透過線上調查問卷方式,蒐集到3992份有效樣本進行研究。 陳端容說明,「醫師協助死亡」是指醫師依法開立或提供致命藥物,由病患自我決定與親自服用,以結束生命。研究顯示,86.2%受訪者支持當病人已為末期且無法緩解長期痛苦時可有這項權利;79.6%受訪者在病人雖非末期,但無法治癒且長期痛苦情況下支持;嚴重認知障礙無法自理情境下,有72.6%的受訪者支持。總體而言,67.6%受訪者3種都支持。 陳端容分析,其中20至39歲年輕人、男性、無宗教信仰者、擔任正式照服員等是支持度較高族群;而醫事人員在任何一種情境皆不支持,可能與職業倫理與法律考量有關。 他認為,從調查來看,我國民意已高度支持末期且無法緩解痛苦的病人有權要求「醫師協助死亡」,建議可開放社會對話。也建議推動更多死亡議題的醫病溝通與醫病共享決策,並增加「病主法」識能。 台大公衛學院行社所長張書森提到,以我國法律架構來看,醫生協助死亡、自殺都是違法;但善終議題已經牽涉到公共衛生,這是一種死亡品質的提升,也象徵個人權利受到保障,對於不支持的群體,公私部門應該更積極投入資源去溝通。 台大醫院倫理中心主任蔡甫昌則分析醫界反對醫生協助死亡的原因,其中可能包括協助死亡將減損安寧推動的成果、或是醫師角色從救命變成死亡帶來混淆等。 但他也表示,這些都是必需的溝通過程,如英國、葡萄牙都是歷經10年包括議會、醫界態度都已經有所轉變,甚至可以用國家法律支持人民權利保障。

Read More

亂擦類固醇/偏方 玫瑰斑反覆發作

響應國際玫瑰斑月,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呼籲玫瑰斑應早期診斷、正確治療,以免病情惡化。(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響應國際玫瑰斑月,長期受玫瑰斑困擾的藝人余皓然24日現身說法,分享原以為只是過敏,亂擦類固醇、偏方,結果卻讓病情反覆發作,越來越嚴重。最後聽從醫師建議,透過正確治療,病情才逐漸穩定。 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TARS)理事長邱品齊表示,玫瑰斑是一種慢性皮膚發炎疾病,過去被稱為酒糟。在台灣,玫瑰斑的盛行率約為1%至5%,女性的發生率高於男性,男女比例約為1比3。 玫瑰斑的主要特徵為臉部持續泛紅、發熱、丘疹、膿皰、搔癢、乾燥、粗糙等。TARS協會顧問醫師黃幼鳴說,有些患者甚至會因血管擴張而產生微血管絲,或因皮脂腺與纖維組織增生而形成酒糟鼻。 此外,少部分患者也會有眼部的症狀出現,像是眼睛及眼瞼發炎、眼部分泌物增多或乾澀等情形。 邱品齊表示,玫瑰斑會因氣溫變化、辛辣食物、情緒波動等因素加劇,如果有伴隨丘疹膿皰,常會被誤認為是過敏或青春痘,因而延誤治療時機。 玫瑰斑患者也可能合併其他皮膚疾病,如脂漏性皮膚炎與青春痘等,因此皮膚科醫師除了會針對玫瑰斑進行治療,通常也需要同步治療合併的其他皮膚疾病。 玫瑰斑問題若不及時治療,邱品齊強調,症狀可能加劇,甚至影響外觀與心理健康,早期診斷與正確治療能有效降低後續惡化的風險,減少治療成本並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另外,邱品齊指出,玫瑰斑患者的心理壓力及情緒也可能造成玫瑰斑症狀惡化,若患者合併有憂鬱、焦慮、失眠傾向,則建議同步轉介身心科醫師來治療。此外,研究顯示玫瑰斑患者合併偏頭痛、高血壓及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盛行率較一般人高,因此治療時須考量全身性健康狀況,與醫師密切討論適合的治療方案。

Read More

肺癌骨轉移 預防性固定術保生活品質

醫師郭育睿說,出現莫名腰痠背痛及未受外力就會肢體疼痛,有這2種骨骼警訊,應盡速就醫檢查。(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7歲林姓男子罹患肺癌,治療期間突然發現右側鼠蹊部及髖部隱隱作痛,尤其在站立、行走和夜間睡眠時疼痛狀況尤為明顯。回診檢查發現右側近端股骨有癌症骨骼轉移,經評估病況與病理性骨折的風險後,決定做預防性固定手術,並於術後6天順利出院,並維持良好行走功能,後續門診追蹤6個月,恢復正常生活品質。 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骨科醫師郭育睿表示,癌症患者有相當高的機率發生癌細胞轉移到骨骼的風險,如乳癌、攝護腺癌、肺癌、腎臟癌及甲狀腺癌都有很高轉移風險,由於相關症狀常被誤以為是一般的痠痛,往往導致患者延誤就醫,等到骨折才被發現癌細胞已轉移到骨骼,不僅增加治療難度,也會影響生活品質。 他提醒,癌症患者平時除了定期追蹤全身骨掃描外,若出現「骨骼2警訊」,包括莫名的腰痠背痛,及在未受到外力就有肢體疼痛狀況時,應高度警覺是否為骨轉移而盡速就醫檢查。即使本身沒有癌症病史、家族病史的民眾,若出現體重異常減輕、伴隨肢體或軀幹疼痛,也應提高警覺,避免延誤潛藏的轉移性癌症。 郭育睿說,經診斷為癌症骨轉移後,若未達需開刀的程度,或患者身體狀況不允許時,可採藥物或放射線等保守性治療。若癌症的骨轉移造成嚴重疼痛及結構上的弱化時,則可以考慮在出現骨折前,將骨轉移處做預防性的手術固定或置換,如情況允許,及早進行預防性的手術固定,才能在患者不幸發生骨折時,有效處理以降低風險、減少術中失血量,並讓患者維持較好的功能及生活品質。若發生病理性骨折時,因同時要處理骨折、腫瘤兩個問題,處理上會較為複雜。

Read More

〈中華副刊〉桂花茶

■渡也 一棵桂花落籍 在我家大花盆裡已多年 靜靜在高樓陽台獨自生活 餐風飲露 時而默默欣賞玻璃窗內的主人 時而眺望遠方 像古代的隱士 懷才不遇 每年八月白色小花盛開 香氣低聲叫我 它們難得好心情 我說: 「等你們一年了」 似乎聽到桂花細語: 「我們也等了一年了」 摘一些高風亮節的花 以熱開水沖泡 味道宛如夐虹的詩 很短而又 很長

Read More

食藥署將加強網路把關 中國紙核桃疑非法進口 下架

立委林淑芬24日指出,網路電商販售疑未合法報關進口「中國紙核桃」,且其中部分產品無繁體中文標示,有違反食安法之虞。(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立委質疑網路電商販售疑未合法報關進口「中國紙核桃」,食藥署24日說明,進口食品須申請、查驗,已通知電商平台下架,並將加強網路爬蟲追查。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24日質詢表示,自己在網路電商平台「蝦皮」買到「中國紙皮烤核桃」等來自大陸的零食,疑似未經合法報關進口,在2月3日就發公文給食品藥物管理署要求查明。但食藥署在3月14日回文,僅指出另行購買6件,其中1件添加物不合格。 林淑芬指出,自己近日上網仍可以看到大量相關產品,其中多項甚至已販售上萬件,「台灣人在電商上瘋狂的買,業者賣到嚇嚇叫」,質疑食藥署未確實把關,導致沒有經過報關查驗的產品長驅直入。 食藥署長姜至剛回應,已裁處不合格業者並通知電商下架;針對網路電商部分,已啟用人工智慧爬蟲,若查到違規就會要求業者進行下架,將加強業者輔導。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鄭維智說明,中國紙皮核桃管理上與其他食品一致,並非不能進口販售,但是輸入要經過申請、查驗,符合相關規定才能進入市場;經查今年1月1日起至114年4月23日止,中國紙皮核桃報驗8批,4萬9138公斤,其中檢驗4批,檢驗均符合規定。 對於立委買到的產品,鄭維智表示,已於2月21日移請地方衛生局辦理。結果1件合法輸入、4件查獲違反食安法22、30條共計裁罰新台幣12萬元,另有4件仍由地方衛生局辦理中。

Read More

加熱菸警語變縮寫 廣告營運雙違法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加熱菸審查結果未揭曉,董氏基金會揭示舉報,美國菸商遮個字,網路廣告、門市營運雙違法,強調目前政府對加熱菸的控管機制務必趕快做到確實取締違法行銷、禁止上市。 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秘書長郭斐然醫師表示,國際研究指出,青少年使用加熱菸盛行率是成人的兩倍,更最令人忌憚的就是「加味的加熱菸」,對年輕人更有致命的吸引力! 政府以「健康風險評估」作為開放加熱菸(指定菸品及其必要組合元件)審查辦法,但「健康風險評估」一詞讓菸商有機可趁誤導民眾,讓人誤以為「加熱菸是減害的菸」,請政府修法改正名稱。再者,全球最大菸商正申請「IQ*S」系列之加熱菸在台上市,但已超過400篇國際論文指出「IQ*S」意思是「I Quit Ordinary Smoking」,是誤導「可以戒除紙菸」,已違反《菸害防制法》第9條規定。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林清麗主任表示,109年衛福部宣布「開放但嚴管加熱菸」後,美國菸商便設置多家「IQ*S商務貴賓店」,直到112年菸害防制新法上路才確實下架,現在政府才透露加熱菸審查4月份將有進一步的結果,網路上立即冒出「IQO」或「QOS」的加熱菸廣告,並且原已關閉的違法加熱菸門市,竟開始違法進行展示販售? 林清麗強調,依菸害防制法規定,任何形式的菸品廣告,都屬違法!所以加熱菸(指定菸品及其必要組合元件)無論是否通過上市審查,都禁止廣告行銷。未通過審查的加熱菸違法廣告,可對製造輸入的菸商處1000萬至5000萬罰鍰。而通過審查的加熱菸違法廣告,可對製造輸入的菸商處500萬至2500萬罰鍰。請政府務必落實稽查取締。 董氏基金會已向主管機關檢舉板橋、信義、古亭、士林、新竹5家門市販賣、展示未經核定通過審查之指定菸品或其必要之組合元件。依第32條第2款規定,每家店可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改善、回收、銷毀或退運;屆期未改善、回收、銷毀或退運者,按次處罰。

Read More

免疫療法擴大3癌給付 最快6月上路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健保署24日公布,通過新增擴大給付免疫療法(IO),新適用對象包含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1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1線及早期三陰性乳癌,最快6月上路,受惠逾3千人。 今年4月17日健保署舉行共同擬訂會議,並於24日公布免疫療法將用於「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1線」及「早期三陰性乳癌」。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表示,健保審議藥品給付參考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於2025年第3版非小細胞肺癌指引,免疫療法pembrolizumab成分藥品及atezolizumab成分藥品均分屬證據等級高。在第3期臨床試驗,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1線治療,可顯著延長整體存活期中位數11.4個月。 另,根據健保署搜集資料顯示,2025年第1版大腸癌pembrolizumab成分藥品分屬Category 2A,3大主要HTA組織皆建議給付。在高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或錯誤配對修復功能不足(dMMR)、無法切除或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1線治療,可顯著延長整體存活期中位數40.8個月。 黃育文說,2025年第三版侵襲性乳癌pembrolizumab成分藥品分屬證據等級高及首選治療,三大主要HTA組織皆建議給付。在早期三陰性乳癌,顯著改善術後病理學完全療效反應率達13.6%。健保署經過醫藥界、付費者代表及病友團體討論,同意免疫治療以簽訂藥品給付協議方式擴增給付規定。 健保署指出,新制力拚6月生效,預估能幫病人每年節省約171萬至247萬元;預估嘉惠約2700至3400人名癌症病友,以癌症暫時性支付專款挹注免疫療法年藥費約新台幣32.95億元。

Read More

〈中華副刊〉間奏曲 殘餘的正是肥沃之初

衷心 文/柏森 畫/盧博瑛 春天的糜爛狀態一路從窗外延伸至我的睡眠。有時我會耗費一整個早晨,醒來後便只是凝視光線在空氣中,像油畫那樣刻意被強調的筆觸,塵埃漫天,旋轉旋轉著。 這是我的安心來源。 有回朋友問到最初記憶,他說人都有一個對世界的第一印象,從我們初生開始便有的強烈感受。它會伴隨成長過程,在某些時刻你感到相似、重疊的部分便會再現那記憶。 仔細想想,自己最初的記憶就是光。 後來和家人聊天時,聽說小時候的我非常難哄入睡,對周遭環境總是睜大雙眼,捨不得一刻分神那般。 由於家近機場旁,這裡的房子並不高,時常會看見從機場那側透過來的照明。那是引導飛機降落的遠光指示。阿公說,為了讓我入眠,他偶爾抱著我撫在胸肩上,搖搖晃晃地,我的眼睛直直望著那些閃爍霓燈,漸漸睡去。 而神秘連結我的心思。 彷彿最初記憶老早就在等我前去,根深蒂固,伴隨歲月。 * 梵谷在作畫時曾認為印象派所要表達的事物已被訴說完畢,他探尋般提出想像,除了畫出眼睛所見之外,在眼睛之後的,是否也能再現於畫布上。 眼睛之後的,便是心靈。 我總感覺好奇,在幾乎什麼都能被除魅的時代裡,光線彷彿仍保有它的神秘。雖然從科學角度人們已經知道光除了自體散發之外,要不就是折射他者光芒而一同閃耀。 梵谷筆下的星夜或是夜裡的咖啡館,其中對光的描述線條粗獷且流動感十足。 記得在某篇文章中曾指出,假如來源無誤,那麼梵谷所表現的光線其實相當接近目前所觀測的變化狀態,同時具備粒子與波伏的特性。 過往被視作精神過度敏感的梵谷,竟在光之中有如此精準的察覺。不可思議地,是因為客觀條件、觀察自然,也從心靈主體的意識震盪出「光」的形象。 * 上個月中看了電影《青春末日物語》,其中一幕神似楊德昌的手法,在空音央的導演裡卻讓這手法轉換出新意味。 並且這部電影運用「光」的語言去推進劇情,光移動時色彩跟著交錯,情緒附著在內。這是一部近期讓我有所喜愛的作品。除了導演的大膽,我想更多還有不害怕直白的勇氣。 當劇情走至學生們抵抗著校園體制(而背後延伸的是個人和集體的力量抗衡),裡頭交鋒各種漫談如日常的思想衝擊,微妙地透過青春這個普世的隱喻,帶出那些想說、想做卻老早被放棄再說的話和事。或許陳腔濫調,或許我們總想挑戰看似艱深的命題。 然而在空音央的方式下,整部電影就如青春正盛的學生們一樣,生澀可有無限活力,對世界提出直接的疑問──什麼是暴力?什麼是喜歡?什麼是自己與社會?什麼又是未來? 看電影的當下我忽然進入導演的不刻意,我想那是花了許多力氣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因為一切自然而然,卻又深思熟慮。 光的明暗在畫面中被聚焦著。 四人小組的主角們發生爭吵時,有人手裡緊握的燈具一時間滑落,晃盪的光線牽扯出爭執本身,觀眾看不見拌嘴的兩人,只能從牆上映照的影子猜測他們的距離和肢體。 又,在故事後半有幕因受到敲動而搖晃的吊燈,光左右來回,有人用手去擺正了它,一切又從不平穩裡看似回歸平靜。 * 電影印象深刻的是學生一遍遍抱怨現世不公,到處充滿激情的失落,好像未來不值得期待,像是,最壞的年代早已實現,而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種失敗。 我說,電影不害怕直白本身,是因為它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它所想闡述的思想──好好地說完一句話。 那句令人感動的話,並不多麼掏心掏肺或者故弄玄虛。 劇情裡,當學生對所處時代的消極連續表現,這時他的老師僅僅是感嘆地說著:「可是,你們還是要對自己的世代多點信心吧。」 我心想,是呀,其實不難懂的。 對自己的世代信心,意味了依舊有期待會發生。 猶如前面所提到被擺正的吊燈,我們何嘗不是在練習維持那大震盪之後的平衡。搖晃的幅度會漸弱,然而回到最初,還是有什麼不屈著努力發光照亮這時空。 * 最初的記憶大抵就是一生的隱喻。 這陣子的所有焦慮具象且無法再逃避,我端看那些不適陷入沉思。很偶爾時,我們會迷失方向,待在重複之中無力自拔,而逐漸習慣自己其實沒有能力、沒有可能。 若說對應著光,則必定有陰暗。 不過,深深從心裡的聲音說出來,我想最為重要的,可能是剛開始有一種發現原來自己還能做到的悸動。 人將要回歸自身的心靈如孩子一樣尋覓,同時也需要意識到我們有足夠的心智能夠成長、茁壯。 許多事大抵如此,悸動的最初。 那份感覺要牢牢記住,很多時候會被這份感覺拉回,就算是很簡單、純粹的動力,它都會一直陪伴著你。 你總是比你所想的更有力氣。 而那些使我們可以走下去的,一日一事的力氣,是因為我們還有什麼不肯放棄,那如此珍重之物,乃至要對自己有信心等等。 最初的悸動,是你陪伴著你自己完成記憶,面向未來。

Read More

〈中華副刊〉火鍋與小蝸

■張清榮 冬天裡,電磁爐飆出百度高溫,鐵鍋中熱氣蒸騰,其中有「來點新鮮的」、美味的小農現採南瓜、玉米、高麗菜、大陸妹。再加入薄似紙板的牛肉片或豬肉片、雞鴨魚肉、各式餃類……熬出美味可口的濃湯,吃在嘴裡是滿滿的幸福感;暖了腸胃,增生青春的動力。在這美食滿口的瞬間,稍停片刻,再與朋友聊天打諢,忘記初冬的微寒,不亦快哉! 吃火鍋,蔬菜是主角也是配角,閩南語說:「呷魚呷肉,嘛要菜佮」,一語道破蔬菜負有舒油解膩的任務。蔬菜從產地到店家,從被煮熟到下肚,必須經過「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的過程,任何一位付出體力的勞動者,我們都要心存感謝。 去年十一月底,和老婆及她的同事到公園附近的連鎖火鍋店消費,大快朵頤之際順便聊聊八卦瑣事,緩解不少生活壓力。這位女同事姓李,已從南大附小提前退休多年,最近剛動白內障手術,也治好深度近視。 當所有蔬菜都放進鍋哩,她驚嚇地喊:「啊──有小蝸牛!」在我存疑之際,她把見底的白色器皿拿到我眼前:「老師,您看!」我接過來一看,覺得很好笑,直覺地回答:「哪有?是豆芽菜的綠豆殼吧!」她要我看清楚並且強調:「有觸角哦!還會動呢!」我摘下老花眼鏡仔細端詳:「欸!果然是小蝸牛!天哪!」此時此刻,我立刻拍照存證,並且捉狎地說:「妳的眼科醫師好厲害哦!一次手術,治好白內障及近視眼,讓妳明察秋毫,該為這位醫師好好廣告一下。」 接著,我請服務員收回器皿,並且正色強調:「皿底有一隻小蝸牛哦!」但我心底「要你們店長解釋一下」這句話並沒說出來。依我研判,這麼大的一間連鎖火鍋店,一定會有相應的舉動來「拆彈」,否則事情一鬧大,上了平面或電子媒體,必定大大影響商譽,降低消費者光顧的意願。 意料之外的是,直到吃完食物,喝乾濃湯,鍋子見底,都沒有人過來道歉,請求原諒或採取任何補救措施。拍拍屁股,摸摸鼻子,有點自討沒趣的結了帳。我更擔心的是他們會認為我們來訛詐,是想白吃白喝的無賴。 事後,我們三人在附近的巴克禮公園閒逛。走累了,她倆站在大樹下聊天,我獨自到道路旁的木板橋欣賞美景。這裡是荷蘭埤,原本是荷蘭人的灌溉溝渠,經整修暢通水源後,像一條清澈的小溪。溪水中游魚可數,在冬天午後的暖陽下,各自悠游覓食,或尋求伴侶,或跳出水面激出水花……看著看著,竟有莊子與惠施對話「魚樂」的感覺。牠們必定很快樂吧!因為不用擔心食物的來源,也不怕被釣走宰殺、烹煮下肚……魚群的悠游伴著樹頂的鳥叫,寧靜的氛圍可與深山老林相互媲美。 這時一陣微風吹來,雖是初冬,竟有夏日涼風的舒適感,可真是雲淡風輕近午天,賞花觀魚自悠閒哪!令人忘掉所有的不愉快。 當晚,我把這樁「小蝸牛事件」鋪在群組上,有不少人安慰我: 「老師,這表示蔬菜是有機的哦!」 「要求她們賠償啊!」 「最起碼這一份應該免費招待!」兒童文學作家炳焜則說:「老師,這是靜水椎實螺,不是蝸牛啦!」 曾在中華日報任職的明蘭說:「她們沒把蔬菜處理乾淨,應該要跟你們道歉並且不收費……這樣的商家有點不負責任,應該讓其他消費者知道,否則她們不會改善……店名叫什麼?把它列為拒絕往來戶!」畢竟是記者出身的俠女性格,深深的為我打抱不平。 更厲害的一招是有朋友勸我投訴衛生局,讓她們接受處罰。但我什麼動作都沒做,而且已過了一個多月才提筆為文,我的考量是──管他菜餚上有「靜水椎實螺」或「小蝸牛」,這表示沒有噴灑農藥,真的是有機蔬菜,值得鼓勵。 她們的廚房窗戶是透明的,可以一眼看穿她們很用心、負責的處理食材。為什麼會有「小蝸牛」出現?可能是牠躲在捲包的高麗菜葉中,如果牠不移動位置,很難發現牠的存在。 投訴衛生單位後,該銷售店家的店長、店員會受到處罰,我於心不忍。 最重要的是我們沒有吃下牠。店員收回清洗盤子後,牠可能隨著廢水排入溝渠中,讓牠活命並且來一段童話式的美好結尾。 我更祈禱牠不要被巴克禮公園復育成功的螢火蟲幼蟲給吃掉了,能夠平安長大,並且爬上溪旁的樹木枝椏去看花。 想一想,我真鄉愿?我也真不鄉愿,很有同情心?反正一隻「小小蝸牛」事件,可以各自解讀。 我想:這答案應該是無解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