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台中黨部疑因罷免案被搜索 盧秀燕:國家司法不如好好偵辦打詐

盧秀燕市長參加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動土典禮。(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台中市長盧秀燕三日參加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動土典禮後,針對國民黨台中黨部疑因罷免案被搜索一事表示,國家執政若這麼喜歡用司法,不如好好偵辦打詐。 盧市長指出,誠如她之前所說,罷免運動的發起一方,不論是個人、公民團體或任何政黨,都沒有查個資的權力,誰可以查個資呢?是選委會或戶政機關。若以司法要求發起的一方,不論是個人、公民團體或政黨來負責,這何其沉重;倒過來說,罷免成案是選務機關或戶政機關已經剔除不正確的資料,包括死亡、未成年、外國人或資料不確實等情形,對罷免案的成立也不影響。 盧秀燕市長說,若中央針對發起罷免運動的一方,利用司法予以調查、審判或羈押,我覺得都太過分。我們希望,國家執政若這麼喜歡用司法,與其花這麼大的力氣,動用國家司法打壓罷免民主運動,不如好好偵辦打詐,讓人民的生命跟財產獲得保障。

Read More

姜一涵教授百歲冥誕 華大「青山長在師生展」緬懷一代宗師

新竹中華大學藝文中心舉辦「青山長在_姜一涵教授百歲冥誕師生展」,展出姜教授的畫作與書法共計五十多幅作品。(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了紀念已故著名書畫和國學大師姜一涵教授,新竹中華大學藝文中心特別舉辦「青山長在_姜一涵教授百歲冥誕師生展」,展出姜教授與其學生的畫作與書法共計五十多幅的作品。作品富有深刻的意涵,吸引許多師生前往參觀,中華大學前校長沙永傑也特地返校支持活動。 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表示,姜一涵教授被譽為「新文人畫一代宗師」,他兼具畫家、書法家及藝術研究學者三重身份,在跨領域的藝術創作上取得卓越成就。劉校長回憶,第一次見到姜教授的畫作時便被其獨特的風格深深吸引。姜教授的作品融合了中西方、古今元素,無論是在創作過程中,還是在年老、經歷大病手術後,他都持續尋求突破,並為社會貢獻智慧與力量。 新竹中華大學藝文中心舉辦「青山長在_姜一涵教授百歲冥誕師生展」,展出姜教授的畫作與書法共計五十多幅作品。(記者曾芳蘭攝) 藝文中心主任唐曉蘭表示,自己與姜教授有著二十八年的師生情誼,兩人的關係比師生更像是親人。姜教授雖然常戲稱自己是「愛做春秋大夢的人」,但其豐富的學經歷與作品,無論在台灣、中國大陸,甚至美國、澳洲的美術館和博物館中,都有收藏。姜教授常說,做人要有存在感,懂得做夢並一步步實現,這句話也勉勵在場的學生。 中華大學前校長沙永傑回憶起與姜教授的交情,並分享姜教授的筆名「逸中」,他解釋,姜教授的「逸中」寄託了他希望能如國父孫逸仙般開創一片天地。即便姜教授在93歲過世前,仍在國父紀念館舉辦展覽,這充分體現了國父對他深遠的影響。沙校長指出,姜教授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最佳典範,尤其在九十歲中風後,他失去了右手的畫畫能力,但他並未氣餒,而是換用左手繼續創作,並持續向自己的目標邁進。

Read More

吉安分局仁里派出所結合仁里義警分隊 關懷弱勢送暖到家

吉安分局仁里派出所結合仁里義警分隊 關懷弱勢送暖到家(吉安分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吉安分局三日表示,仁里派出所推動社區警政不留餘力,結合仁里義警分隊深耕社區服務,主動關懷轄內弱勢家庭。近期警方於巡邏及家戶訪查中,發現居住在東昌社區的孫姓及游姓老婦皆生活困頓,急需外界伸出援手。孫婦長年以撿拾資源回收為業,卻因年事已高且脊椎側彎壓迫下肢神經,行動日益困難,難以繼續工作,僅仰賴低收入補助度日,生活十分拮据;游婦則因需獨自照顧年近八旬的同居人,也逐漸出現腿部行動不便的狀況,無法外出工作,生活陷入困境。 吉安分局表示,仁里派出所員警得知此情況後,立即回報所長黃泰俊,黃所長隨即聯繫仁里義警分隊長黃蓮馨,協請義警分隊實地了解狀況。分隊幹部劉家宏隨即前往兩戶家中訪視,確認其生活環境及需求,認為亟需物資支援。 吉安分局表示,分隊顧問范國昌、陳添興得知消息後,主動慷慨解囊購買生活物資一批,由分隊長黃蓮馨帶領副分隊長宋兆潤、小隊長許木生等幹部,會同所長黃泰俊及勤區員警潘澤凡、楊瑋倢,前往兩戶住家將米、罐頭、乾糧、衛生用品等物資送達,並表達社會各界關懷與鼓勵,展現社區團結共助的力量。 吉安分局長陳盈元表示,警察不僅是治安的守護者,更是社會安全網的重要一環,透過勤區警員的細心觀察與熱心作為,加上義警團體的即時響應與支援,展現出警民協作、共助弱勢的良好典範。未來吉安分局將持續與轄內各社區義警、志工系統密切配合,秉持同理心,主動關懷基層民眾,讓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來自警察與社會的溫暖。  

Read More

北宜高鐵七大缺失 要求重啟評估

高鐵延伸宜蘭案五月五日進入二階環評初審,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守護宜蘭工作坊及公民幫推將於五日在在環境部大門口舉行記者會,呼籲監察院調查評估流程是否周延完備等議題。(時代力量宜蘭縣黨部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時代力量宜蘭縣黨部二日傍晚,透過新聞稿指出,北宜高鐵可行性評估的程序問題引發討論,為表達對程序公開透明與多元方案納入的期待,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守護宜蘭工作坊及公民幫推,五月五日上午九時(高鐵延伸宜蘭案)進入二階環評初審當天,在環境部大門口舉行記者會,呼籲監察院調查評估流程是否周延完備等議題。 新聞稿稱,我們是公民幫推、守護宜蘭工作坊及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近期北宜高鐵可行性評估的程序引發宜蘭在地居民及民間團體的關注與討論。為表達對程序公開透明與多元方案納入的期待,並盼望相關行政機關審慎以對,我們將於五月五日上午九時,在環境部大門口舉行記者會。呼籲監察院調查評估流程是否周延完備 ;建議在評估結果釐清前,暫緩環評及後續行政程序;盼鐵道局重啟可行性評估,並納入原有台鐵提案以供比較。 出席者有公民幫推理事長黃建興、賀陳旦先生、守護宜蘭工作坊負責人李玉菁、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召集人康芳銘及發言人劉仲書、頭城鎮農會總幹事吳立民。

Read More

市長魏嘉彥赴沖繩 盼打造花蓮新型市場樣貌

市長魏嘉彥率領市公所團隊前往日本沖繩縣,更實地參訪那霸市第一牧志公設市場與石垣市公設市場,參訪重點聚焦於市場動線規劃、環境整潔、通風明亮等面向,將作為花蓮市傳統市場升級工程提供寶貴經驗。(花蓮市公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市公所三日表示,市長魏嘉彥率領市公所團隊前往日本沖繩縣,拜會石垣市長及與那國町長外,更實地參訪那霸市第一牧志公設市場與石垣市公設市場,參訪重點聚焦於市場動線規劃、環境整潔、通風明亮等面向,將作為花蓮市傳統市場升級工程提供寶貴經驗,市公所團隊將持續精進市場規劃,致力為市民打造結合現代機能與傳統魅力的優質購物空間,讓花蓮的傳統市場煥發新生。 魏嘉彥表示,沖繩的公設市場不僅是當地居民生活重心,也成功結合觀光與消費功能,尤其在空間設計、環境管理與動線安排方面表現出色,極具參考價值,兩座市場在整體環境維護上的用心,展現出傳統市場現代化與舒適化的理想典範。 花蓮市公所表示,石垣市公設市場位於市中心「Yugurena Mall」內,共三層樓,一樓為生鮮食材區,包括石垣牛、鮮魚、豬肉及當地蔬果等;二樓設有紀念品商店,三樓則為食堂,提供生鮮熟食供人享用,市場整體環境寬敞整潔,採用遮陽遮雨棚與平整人行步道,不僅提升購物便利性,也維持市場內部明亮通風的環境,有效減少異味與擁擠感。 魏嘉彥強調,良好的市場環境能增進市民購物意願與遊客來訪體驗,未來在中華市場、重慶市場等傳統市場的規劃上,花蓮市將借鏡沖繩市場的空間設計與環境管理經驗,持續朝整潔、通風、明亮的方向邁進。他表示,優良的傳統市場,應具備乾淨明亮的空間、流暢的動線、親切的互動與在地特色,不僅是市民的日常生活,更是文化與觀光的展示窗口。

Read More

屏縣府攜手榮總 街友醫療服務

  屏縣府社會處長劉美淑(左二)、屏東榮總院長王瑞祥(左一)至現場關心醫療服務。(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結合屏東榮民總醫院及社福等團體,為街友提供醫療外展服務,預計每月辦理一次,將關懷和醫療資源帶到街頭。 首場街友醫療外展服務在屏東火車站外看診,縣府結合屏東榮總、高雄市慈聯社會福利基金會與屏東火車站等公私部門資源,由醫師、護理師和社工人員組跨專業團隊,為街友提供醫療服務,社會處長劉美淑、衛生局長張秀君及屏東榮總院長王瑞祥皆到現場關懷街友。 劉美淑表示,將醫療服務帶到街友「主場」,補足醫療資源可近性,更重要的是拉近街友與社區之間距離。 社會處指出,感謝屏東火車站提供空間,為了注重醫療隱私,運用福慧隔屏設置醫療服務行動站。屏東榮總團隊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任陳弘哲,與護理師親切問候,為前來看診的街友提供初步診察、給予衛教諮詢和用藥建議,並且針對個別街友後續醫療服務與社工討論。 社會處提及,十六名看診民眾中,慢性病問題居多,未來會視每次執行情形及街友分布狀況與需求,調整服務內容與範圍。

Read More

高雄青年就業媒合會 職缺熱門

  高雄青年人才就業媒合會─「新媒體X設計」落幕。(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青年人才就業媒合會-「新媒體X設計」圓滿落幕,結合「青春設計節」共同舉辦,聚焦設計、新媒體及數位內容等領域,邀集廿家知名企業參與,釋出逾百項職缺,吸引眾多滿懷才華與熱情的青年前來爭取夢想職缺。 由高雄市政府青年局主辦的「新媒體X設計」,結合高雄市文化局「青春設計節」共同舉辦,邀集夢時代、台灣福興、飛輪電商Hour Loop、熊有良心室內設計等知名企業參與,其中有企業招募品牌行銷經理開出八萬元月薪。 青年局長林楷軒說,「青春設計節」是青年學子創意競賽的重要舞台,透過串聯兩個局處的能量,讓學子能將在校所學迅速融入產業,趕在五月畢業季前夕舉辦媒合會,期盼能促成職場新鮮人「畢業即就業」的心願。 媒合會匯聚設計、科技、電商、行銷、顧問等產業,職缺涵蓋當前熱門的遊戲程式設計師、廣告投放專員、跨境電商管理師、自媒體行銷專員及ESG永續管理師等熱門職缺,徵才企業廣招新血戰力,也包括吸引轉職族群的高薪職缺。 青年局長林楷軒、文化局副局長簡嘉論及樹德科技大學副校長蘇中和,分別代表「青年築夢」、「創意藍圖」、「培育未來」三大主軸,象徵產官學攜手為青年開創職涯大道。

Read More

河堤國小河堤日 藝文作品展示

  河堤國小三日舉辦年度活動「河堤日」,透過感恩惜福市集推廣二手資源、永續消費與公益精神。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三民區河堤國小三日舉辦一年一度的「河堤日」活動,這場結合藝文作品展、科學園遊會、感恩惜福市集與本土語戲劇展演的全校性活動,內容豐富、高潮迭起,不僅是展示學生平時學習成果的重要舞台,更是親師生齊聚一堂、共享教育美好時光的歡樂盛會。 校長杜昌霖表示,河堤日是學校課程成果的縮影,也是品格教育的體現。孩子們在過程中學會策畫、協作、表達與回饋,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學校成為社區共同參與、支持孩子成長的重要基地。 教務主任林群峰表示,河堤日「藝文作品展」,主要是呈現六年級學生在藝術與人文領域的學習成果,在畢業前將學習作品展現給學弟妹與家長欣賞;在活動中心有由四、六年級各班設攤的「科學園遊會」,設計出八個動腦又動手的科學闖關關卡,透過操作體驗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

Read More

2025 AI In STEAM愛因思町嘉年華 親子動手開心玩

親子參與由STEAM輔導團帶領共備工作坊老師設計的攤位。(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三日於思賢國小舉辦「二0二五年 AI In STEAM『愛因思町』親子共創嘉年華」,集結來自全市多所學校與民間團體,設計出十四個兼具教育意義與趣味性的親子闖關攤位,吸引超過二百五十組親子家庭踴躍參與,現場熱鬧非凡。從低碳液壓機械臂、智慧寵物狗,到體感棒球與AI互動遊戲,活動讓親子在遊玩中學習,全面展現新北市推動K-12跨域課程的成果,更實踐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教育精神。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嘉年華活動依「探索、創意燒腦、互動、創新體驗」四大主題區佈展。探索區「誰能讓我停下來」讓學童用玻璃斜面與智高積木量測摩擦力;創意燒腦區資優生自製「強棒出擊」結合Scratch+Micro:bit挑戰體感棒球;互動區東海高中「機甲定點射擊」平板操控機器人對準紅外線目標;創新體驗區由愛相隨親子成長協會打造「宇宙大探索」,駕駛EV3閃避隕石,親身感受未來AI互動。 STEAM跨域輔導團召集人、自強國小張明賢校長表示,新北推動STEAM的核心在「共思、共學、共創、共作」,本次嘉年華正是共備工作坊的跨校種子教師共同設計校際共創的成果展。思賢國小李高財校長補充,校內「STEAM夢享玩COOL」計畫邁入第五年,今年首度擴大開放各區國小及幼兒園報名,孩子們透過生活性的跨域體驗及趣味性的STEAM闖關活動,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達到從做中學與創思發想的目標! 參與活動的家長涂貴齡開心分享,今年學校攤位更多元,孩子可以闖關的內容也更豐富,獲得許多創意的新點子!愛運動的思賢國小六年級李俊穎則大讚體感棒球的攤位,表示看見用電腦就能練打擊,覺得非常厲害,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成為很厲害的運動選手。

Read More

桃市行銷媽媽桃 13優秀女力站出來

  桃園市農業局邀十三優秀女力行銷母親月媽媽桃。(桃園市農業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時序進入五月,桃園市復興區「媽媽桃」也進入產季。桃園市農業局邀請在地農漁業、青農及市府各局處等十三位優秀女力擔任代言人,除了象徵桃園十三個行政區,亦同步宣傳五月十、十一日於中壢銀河廣場登場的「媽媽樂桃桃─好農GO GO購」活動,十四日起則在市府前廣場販售,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地優質農產,並在溫馨五月向女性夥伴致上敬意。 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每年五至七月是復興區水蜜桃產季,五月桃種植中低海拔區域,每年母親節前後為盛產期,栽種的果農也多為泰雅族媽媽,因此被稱為「媽媽桃」。媽媽桃皮薄、果肉細緻、口感香甜,已經成為拉拉山的招牌之一。媽媽桃種植面積約四十三點五公頃,產量約二百九十四公噸,預計今年產量將增加兩成以上;水蜜桃總產量則超過一千一百公噸。 「桃園好農」導購網 推出媽媽桃預購。(桃園市農業局提供) 農業局已於四月九日起在「桃園好農」導購網推出媽媽桃預購,提供兩盒免運、十二粒裝每盒折五十元等預購優惠,預購數量已破千盒。五月十、十一日兩天農業局於中壢銀河廣場舉辦「媽媽樂桃桃 好農GO GO購」提供實體展售,水蜜桃實體展售七月於樂天球場及桃園愛買、中壢SOGO百貨販售。 陳冠義表示,桃園女力在農業推動貢獻良多,本屆農漁會改選女性三長由三人增至七人,成長幅度達兩倍以上。 復興區媽媽桃鮮甜多汁,是母親節贈禮最佳選擇之一,農業局也結合桃園百大青農吳欣蓓以智慧溫室栽培的康乃馨盆花,以七種品種組合而成感恩花禮,呈現桃園農業充沛的創新能量與多元價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