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承辦航港局建立我國海事案件統計機制與平台 召開第一次專家座談會

海大為助交通部航港局建立我國海事案件統計機制與平台召開第一次專家座談會。(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際海事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承辦交通部航港局「研訂海事案件統計機制委託專業服務案(113-114 年)」,協助建立我國海事案件統計機制與平台,舉辦第一次專家座談會,採實體與線上同步進行,邀集相關單位運安會、漁業署、海巡署、船聯會、產險公會、公證公會、全律會、航港局與所屬各航務中心等單位代表參與。 計畫主持人、海洋法律與政策學院院長暨國際海事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饒瑞正教授致歡迎詞時表示,自去年9月承接本案以來,研究團隊持續與委託單位密切合作精進相關研究工作,希望能透過本次座談會汲取各界意見,進一步優化團隊所提出的海事案件統計機制、船舶航安管理系統及航安指標,藉達到提升我國航政監理量能、與本土調適後的國際接軌目的外,更進一步可做為航運業提供風險管理、保險業我國周遭海域事故風險評估、法律實務界案件佐證依據與學術研究之資料庫。 饒院長進一步指出,本計畫短期內將研訂「海事事故或事件統計作業要點」,內含統計機制、航行安全管理系統(SMS)評估方法與航安衡量指標,長期則完成我國自有而如同國際海事組織IMO GISIS及歐盟EMCIP之海事案件統計平臺。本案為整合型跨領域研究案,因而網羅校內智慧航運研究中心主任高聖龍特聘教授、海洋永續科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江雅綺教授、航運管理學系林泰誠教授、航運管理學系主任邱榮和教授、運輸科學系暨馬祖行政處處長桑國忠教授及國際海事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張以承等,投入專業與經驗。 會議期間,與談專家海運暨管理學院院長翁順泰教授分享航安的分析方法,以便進行案件成因及質化分析。中華民國船長公會丁漢利引水人,則在與談時分享自身在航運上的實務經驗,表示我國優秀的船長們都有很多「獨門秘笈」,如果能進一步與研究單位或航政單位分享交流,對於個案事故成因的研判將帶來高度幫助並提升調查效率。立言法律事務所張訓嘉主持律師則針對海事事故的定義提出不同的觀點,並拋出問題:「海事事故是否要局限於船員或船舶所產生的事故」海洋污染事故是否納入海事案件的評估,值得討論。 海大國際海事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期望透過整合各界專家之經驗與建議,完善建立我國海事案件統計機制與平台,為臺灣的海事安全管理體系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並推動我國在國際海事界的影響力。

Read More

我國連續八年榮登東京備忘錄白名單排名升至第六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我國船舶監理躍升東京備忘錄排名提昇,再創歷史最佳成績。 交通部航港局今(19)日表示,東京備忘錄(TOKYO MOU)公告最新的海運管理績效年報,我國再次榮登東京備忘錄「白名單」國家,已是連續第八年獲得白名單之肯定,成績排名更由去年的第14名躍升至第六名,締造歷來最佳表現。 此外,美國海岸巡防隊亦於近期公布最新年報,我國同時列為國輪零留置紀錄之優良船旗國。 航港局表示,東京備忘錄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國管制合作策略聯盟組織之一,針對到訪亞洲地區之外籍船進行港口國檢查,主要目的為消弭次標準船所帶來潛在之海事安全及海洋污染風險,我國位處東京備忘錄管制範圍,所以東京備忘錄的成績最能體現我國國輪的管理績效。另美國身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世界各國透過海運與美國往來非常頻繁,美國海岸巡防隊(USCG)也發展出其專屬的船舶檢查及評比機制,獨立於其他港口國管制組織,到訪美國港口的外籍船舶均由美國海岸巡防隊依船舶風險評估結果實施抽查。 航港局長葉協隆對此表示,海運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該局關注國籍船舶於全球海域航行安全及環保等議題,並持續推動國際海事組織(IMO)各項公約之國內法化,精進我國國輪管理效能,以具體行動落實國際責任。未來亦將持續攜手我國優良航商及驗船中心維持東京備忘錄及美國海岸巡防隊的優異成績,共同提升國際海運市場競爭力。 附圖為航港局偕同驗船中心召開座談會,宣導國輪管制要求及強化航安作為。(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

臺北關再添緯創資通公司竹北廠保稅工廠新夥伴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再添緯創資通公司竹北廠保稅工廠新夥伴。(臺北關提供)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竹北廠經臺北關核准登記為保稅工廠,該關關務長黃漢銘赴該廠,與該公司全球製造廠區總經理賴志忠共同主持揭牌儀式,典禮簡單隆重。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為全球主要資訊及通訊產品供應商之一,於北美、歐洲及亞洲各地設有營運據點,提供多樣化及全球化的服務。該公司為專業代工服務廠商,致力於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及服務等方面,近年來更將業務擴展到AI領域。為服務更多的客戶、降低營運成本及提升產業競爭力,除了現有的湖口廠、湖口二廠保稅工廠,本次申請竹北廠一併加入保稅的營運範疇。 臺北關進一步表示,經海關核准登記為保稅工廠,享有進口原料加工外銷免徵稅費之優惠,能降低業者營運成本,提升廠商國際競爭力。該關將秉持一貫服務精神,提供更便捷優質的通關環境,以協助保稅廠商爭取商機拓展外銷。

Read More

國際港航物流暨多式聯運上海展覽會5/21-23舉辦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第三屆國際港航物流暨多式聯運(上海)展覽會”(ISL Expo 2025),本(五)月21日至23日將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舉辦。 本次展覽會由大陸﹁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物流分會﹂、﹁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航運物流分會﹂等單位共同主辦,其中的“快運物流展區”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物流分會負責籌辦,中通快運、順豐快運、韻達快運等主要企業確認參展。 據稱,作為展會同期的核心活動之一,還將舉辦第十三屆中國快運物流發展大會。快運物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進程中,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快運物流企業也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科技創新、數位化賦能,是近年來快運物流企業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2025年春節以來,以DeepSeek為代表的人工智慧突破,也必然給快運物流企業帶來更多新變革。 此外,為深入研究快運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助力快運物流企業高品質發展,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物流分會主辦,中鐵智運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協辦,以“AI賦能與快運物流變革”為主題的第十三屆中國快運物流發展大會,定於本月22日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召開。大會期間將發佈《快運服務規範》團體標準並進行解讀,發佈“中國快運物流貨量卅強”榜單,舉行“最美快運物流人”暨“快運物流技術能手”大型公益推選活動啟動儀式。大會同期,還將舉辦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物流分會服務會員企業專題座談會,該項快運物流發展大會自2008年創立以來已舉辦了十二屆。 。

Read More

陸對來自歐美日及臺灣聚甲醛產品課徵反傾銷稅 經濟部已協助我業者分散出口市場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商務部於本(114)年5月18日公告,終判認定來自歐盟、美國、日本及臺灣進口之聚甲醛存在傾銷,並自本年5月19日起課徵反傾銷稅。我國應訴廠商台灣寶理及台塑公司稅率分別為3.8%及4.0%,其餘廠商則為32.6% ;美國廠商為74.9%;歐盟廠商為34.5%;日本廠商為24.5-34.5%。 中國大陸於113年5 月底開始對自臺灣進口聚甲醛展開反傾銷調查時,經濟部即鼓勵我業者積極應訴並補助業者聘僱律師,維護自身權益。另為協助業者分散市場,經濟部依石化業者需求,採取異業結盟模式,透過邀請海外買主來臺採購洽談、加強數位行銷等作法,協助我業者爭取海外商機。 113年我聚甲醛出口至中國的金額尚有8,600萬美元,占我該類產品出口全球比重71.1%,在政府及業者近1年努力下,114年1-4月我出口至中國的金額已較去年同期下降25.5%,約2,013萬美元,出口占比亦減少至61.7%。 經濟部將持續協助石化業者分散市場,包括前已於本年4月23日辦理TAIWAN SELECT全球搶單大會,邀請全球石化業等買主來臺洽談,採購PP、PVC、ABS石化原料及再生塑膠(PCR)等產品;此外,亦將於8月初辦理「臺印度石化合作交流會議」,徵集我石化與紡織業者,赴產業聚落孟買及亞美達巴德辦理洽談會,以及於10月德國杜塞道夫國際橡塑膠展,結合橡塑膠機械及塑膠原料、製品等上下游供應鏈業者參展,辦理產品發表會及洽邀媒體採訪,以提升產業品牌知名度,拓展海外市場。

Read More

美關稅政策影響德國經濟將持續衰退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受美關稅政策影響,德國經濟將持續衰退,據德國經濟研究所發佈報告稱,德國經濟仍處於衰退之中,報告預測今年德國經濟產出將下滑0.2%。 德國經濟在此此之前,2023年和2024年連續兩年出現萎縮。報告說,德國正遭受美國政府關稅政策以及全球不確定性的嚴重影響,公民在進行大宗採購時仍保持謹慎。

Read More

PIL首艘8200TEU薄膜型LNG雙燃料貨櫃船交付營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揚子江船業集團新揚子造船為新加坡太平船務(PIL)建造的首艘8200TEU薄膜型LNG雙燃料貨櫃船“KOTA OASIS”輪交付投入營運。 附圖為揚子江船業集團與太平船務共同為新船舉行隆重命名儀式,命名人Cindy Chang女士,太平船務副主席張秋聲,太平船務首席執行長高瑞澤,勞氏驗船協會(LR)大中華區總裁鄧守榮,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副院長周志勇,以及集團副總經理兼新揚子造船總經理杜成忠、集團副總經理周科偉、集團副總經理吉宏飛先生等領導和嘉賓共同出席命名儀式。命名人Cindy Chang女士將新船命名為“KOTA OASIS”輪,為新船砍纜、擲香檳禮並與嘉賓們登船參觀。(圖取自揚子江船業) 揚子江船業表示,該輪是集團為太平船務建造的四艘8200TEU薄膜型LNG雙燃料貨櫃船“O級”系列中的第一艘。該型船是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SDARI)聯合集團研發建造的新一代綠色節能環保型貨櫃船,能夠兼顧支線航線和遠洋航線的運輸任務,航速、載重量、重櫃數等性能指標均優於合同要求。該型船總長260.0米,型寬45.6米,型深24.7米,設計吃水12.5米,結構吃水15.5米。 該船型為集團貨櫃船建造史上首批次搭載GTT薄膜艙的船型,燃料艙還適合氨燃料裝載,並獲得相應的氨-Ready船級符號的LNG雙燃料集裝箱船,其代表了中型貨櫃船的最前沿設計技術和建造水準。該船配備瓦錫蘭的LNG雙燃料供氣系統,滿足全球最嚴格的排放要求(與傳統的燃油貨櫃船相比,可減少20%的碳、85%的氮氧化物和99%的硫氧化物),EEDI提前滿足phase3要求。 該型船最大裝箱量8350TEU,其中艙內5562TEU,甲板2788TEU。冷藏貨櫃可裝850FEU,其中艙內200FEU,甲板650FEU,貨艙結構、艙口蓋和綁紮橋一體化設計,實現冷櫃、危險品櫃、標準櫃、高櫃可任意組合裝載且不損失櫃位。 該船是集團作為大陸首家民營船企與法國GTT合作,搭載MARK Ⅲ薄膜型圍護系統的船型,該系統裝載LNG的蒸發率更低,綜合整艙的結構重量也低於常規型的B艙和C罐,間接提高了14噸均櫃的裝載數量。本船主機配備了先進的iCER系統,不但確保燃油模式滿足氮氧化物Tier Ⅲ排放要求,還降低了LNG模式下的甲烷逃逸,進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發電機配備了SCR系統,同樣滿足IMO對於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求。

Read More

海大前往雲林辦理海洋教育科技AR/VR體驗互動教學

海大師生至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體驗海洋科技教育。(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USR計畫「雲林四口-里海漁鄉」與在地合作密切,由計畫主持人李明安副校長及曾煥昇副教授帶領42位海大師生,前往雲林縣四湖鄉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辦理「海洋教育科技AR、VR體驗互動教學」,以科技為媒介,深入推廣海洋教育。海大亦聯合雲林縣政府、四湖鄉公所、國立北港農工職業學校及崙南社區,共同辦理「淨灘、淨岸、淨林活動」,提升學生與居民對海洋環境變遷的認識與海洋保育急迫性的認知。 當日上午,由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人員為海大師生進行雲林海岸線基礎知識講解,介紹當地海岸現況與主要挑戰。隨後,師生體驗中心設置的AR、VR互動科技體驗區,包括多人沉浸式划船、模擬釣魚、互動投影、沉浸情境投影等,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加深對海洋環境的理解與關注。 下午,海大師生聯合雲林縣政府、雲林縣四湖鄉公所、國立北港農工職業學校及崙南社區,總計76人,齊聚三條崙海水浴場親水公園,共同參與「淨灘、淨岸、淨林活動」。活動由海洋教育中心楊永毅主任領隊,帶領大家一同探訪四湖沿岸環境,實地解說親水公園的環境特色與變遷歷程,同時導覽三條崙海清宮包公祖廟及鄭成功文物陳列館,讓參與者更深入瞭解先民與海洋互動所累積出的在地文化與歷史價值。 在海大與北港農工師生、四湖鄉公所及崙南社區社區村民的通力合作下,撿拾大量海洋廢棄物與垃圾,包括蚵棚竹架、蚵殼、保特瓶與保麗龍等。楊永毅主任指出,雲林與彰化為臺灣養殖蚵的重要縣市,養殖設施在颱風或強風作用下容易導致損毀,造成廢棄物漂流上岸,嚴重影響海岸生態環境。透過此次實地「淨灘、淨岸、淨林」的活動,讓參與者更清楚了解人類活動對海洋的影響,也反思個人對海洋保育的責任與行動,激發從「心」出發的環境行動力。 最後李明安副校長代表海洋大學頒發感謝狀,致謝雲林縣政府、四湖鄉公所、北港農工、崙南社區、三條崙海洋教育中心及楊永毅主任的大力協助,並感謝師生與當地社區民眾的熱情投入。期盼透過這次行動深化海洋知識的傳承,實踐減塑與環境保護,共同為雲林沿海的美麗與永續貢獻一份心力。

Read More

新購受泥船高601號 辦理命名暨下水典禮

新加坡金興造船公司董事長Thomas Tan(左4)、臺灣派駐新加坡代表大使童 振源 (左5)、港勤公司董事長陳榮聰 (左6)及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執行長鄭志文(左7)參與受泥船命名暨下水典禮合照。(臺灣港務港勤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新加坡廠商KIM HENG SHIPBUILDING & ENGINEERING PTE LTD(金興造船工程私人有限公司)標得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分公司,委託臺灣港務港勤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港勤公司)代辦「新購受泥船1艘」購案,於本月15日在新加坡金興造船廠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 新加入的受泥船生力軍除可配合鏟斗式挖泥船及抓斗式挖泥船執行高雄港港區碼頭船席例行性清淤疏浚整平作業的海拋工作,更將泥艙容量增大至680 M3的,可大幅提升高雄港內浚挖的效益。本案於112年8月下訂新購受泥船1艘,並於114年5月15日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原預定5月16日凌晨下水,因下水須考量當地區域潮汐、港口特性及作業安全性,因此於5月18日凌晨正式下水,預計於114年第三季交船加入港區服務團隊。 該受泥船將入CR船級認證,其承載能力則須達到1000噸(含以上),泥艙滿載時受泥船航速12節。另受泥船為本集團第一艘開體式受泥船,有別於傳統受泥船之開艙方式,對於高雄港疏浚之能力有莫大助益。港勤公司董事長陳榮聰致詞時表示:「感謝造船廠金興造船、設計團隊KCM、船級協會CR及各承包商、供應商的付出。期許這艘船可順利下水,且完工及交船皆可順利。未來這艘船舶將投入高雄港港灣疏浚及航道維護,提升浚挖效率及安全性,守護台灣港區海域暢通。」

Read More

MSC東亞/中東市場新航線CLAN青島港首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地中海航運(MSC)中東新航線CLAN首航,青島港消息,“地中海弗羅拉(MSC FLORA)”輪靠泊山東港口青島港QQCT碼頭,象徵著MSC獨立營運的東亞與中東市場新航線CLAN在青島港正式投入營運。(見圖) 據瞭解,該航線計畫部署八艘船週班營運,覆蓋青島、上海、寧波、南沙、新加坡、那哈瓦舍瓦、達曼、哈邁德港、朱拜勒、巴林、可倫坡等重要樞紐港口,構建起東亞與中東、南亞之間的海上黃金物流通道。“地中海弗羅拉”輪全長355米,最大載櫃量11552TEU,是當前國際航運市場的主力船型之一。 地中海航運表示,CLAN航線的推出是其全球網路戰略拓展的重要里程碑,旨在把握中東、南亞地區的經貿增長機遇,優化國際供應鏈服務體系。依託青島港的樞紐輻射能力,貨物可快速分撥至日韓、東南亞及中國北方腹地,為進出口企業顯著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青島港方面表示,面對國際航運市場波動,青島港始終秉持“連結全球、服務腹地”的發展理念,以打造穩固可靠的供應鏈為核心任務,不斷強化和完善自身的樞紐功能。此次開通的新航線,不僅能夠實現直達目的港,大幅提升運輸效率,還依託青島港高效的中轉網路,成功串聯起非洲、澳洲等極具潛力的市場,構建起一條橫跨三大洲的“黃金運輸走廊”。 今(2025)年以來,青島港海運航線總數突破220條,航線網路輻射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主要港口,實現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口的全面覆蓋,形成“東聯日韓、西接中亞、南通東盟、北達俄蒙、輻射全球”的國際航運格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