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臨在水湄之歌

■丁口 讀詩的樣子是午後的光子 渡過歲月的朦朧或冷語 我們走過他人眼裡 風來自野外的夢,心不在焉 好心情將是未來的底稿 新產品落在心情的淡妝上市 明天的氣侯是自言自語 面對青年人的熱忱,不修邊幅 恍然大悟青春是乾脆地回應 沒有亂世怎麼會有王者 收藏多年得書籍任意翻閱 暖暖花開是一念的喜悅 端看千里之外國際新聞 戰亂與飢餓沒有奇蹟 他們的淚水一點都不濕潤 尤其在綠洲慢慢地獨思 沙漠讓行旅由希冀到幻影 有血性的語言綻放呼吸 談不攏的眼眸散發低氣壓 這些青壯年為夢想出發 一甲子後,失智,你是誰? 世態炎涼是悲歡的音階 春秋一筆將物質慾望推進 風雨侵襲時間的先知 晝夜的天幕成就數字的算計 我們承載荒唐的末日之說 光陰穿過臨在水湄之歌 詩三百是因果關係的辭海 靈魂緩緩上升在金字塔尖端 好精神凌駕於茫茫人海

Read More

壓力身心失衡 中醫疏肝火養陰血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快節奏生活壓力無處不在,工作、家庭、學業等長期累積的壓力可能導致身心失衡,甚至引發失眠、焦慮、消化不良。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蔡秉融說,壓力會影響人體氣血運行與臟腑功能,進而造成身體機能失調,中醫採取辨證原則,以中藥對治調理並減少熬夜,多親近自然並適當運動,可有效紓壓緩解。 蔡秉融指出,壓力可概略從肝與心兩臟做分類。首先是「肝氣鬱結證」,中醫生理學理論「肝主疏泄、在志主怒」,與情緒調節密切相關。此時萬物復甦、陽氣升發,人體氣機需要正常疏通及循環;若過度壓抑或忽視,造成肝氣鬱結,導致情緒低落、煩躁易怒。臨床患者會有口乾苦、胸悶緊、頭脹痛等典型症狀;嚴重者甚至反胃嘔吐、恐慌焦慮。 另一常見分型則是「心火亢盛證」。內經云「心主神明、五行屬火」,和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相關。夏季正好是心火當值,陽氣旺盛,此時易受外界環境氣溫影響,體內蓄熱不易排除,若又有壓力則會情緒焦躁、口乾舌燥、生面皰,甚至口舌生瘡、流鼻血等。 中醫面對此類精神壓力族群,採取辨證的原則。屬於「肝氣鬱結」的患者,可透過疏肝解鬱,幫助解除情緒障礙。藥物可選柴胡、香附、菊花等疏肝、理氣、升散之藥材;佐以養陰血藥物如當歸、芍藥。食療上可飲用枸杞菊花茶、薄荷茶;鼓勵患者親近自然並適當運動,促進氣血流通。 對於「心火亢盛」者,則透過清利心火之法,減體內熱勢、降低精神負擔。藥物可用茯神、白茅根、蓮子等安神清熱之藥材,再根據其他症狀隨證配伍。食療推薦蓮子綠豆湯,多注意水分補充,減少食用刺激性食物如烤炸辣、咖啡因飲品,並減少熬夜,改善生活型態。

Read More

上班族頸因性頭痛 針灸緩解

「頸因性頭痛」可透過中醫針灸,搭配姿勢改變與運動,能有效緩解頭痛。(南市醫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1歲林先生坐辦公室從事管理工作,因久坐導致肩頸僵硬,在近半年頻繁出現後腦與頸部疼痛,並伴隨頭暈、耳鳴等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求助中醫。經以針灸治療,輔以鬆解肌肉與氣血調理4週,頭痛頻率與強度明顯下降,後腦疼痛大幅減輕,頭暈與頸部僵硬也獲得顯著改善。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翁瑞陽指出,隨著現代人長時間久坐及不良姿勢習慣的增加,頸因性頭痛成為越來越常見的健康問題。像案例林先生肩頸肌肉緊繃,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頭痛反覆發作,雖曾接受西醫治療並服用肌肉鬆弛劑,但症狀未見顯著改善,這類頭痛多與頸部結構失衡有關,需調整肩頸與背部整體張力分布,才能真正改善症狀。 翁瑞陽說,頸因性頭痛常被誤診為其他類型的頭痛,若能及早正確診斷並搭配中醫療法,針灸、拔罐、推拿等多管齊下,不僅可有效緩解疼痛,還能調理體質,促進整體健康,透過中醫針灸及整體調理,可大幅緩解長期困擾的頸因性頭痛症狀。並從日常生活中調整姿勢,避免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或維持同一姿勢;適度運動,簡單的肩頸放鬆操或游泳,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與放鬆肌肉。頭痛不是單一病因所致,若有頑固性或持續性疼痛,應尋求專業評估,才能遠離慢性頭痛困擾,重拾輕鬆自在的生活品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