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聯新運動醫學診所與竹縣府合作 打造運動員照護網絡

竹北聯新運動醫學診所與新竹縣政府合作,宣布啟動「新竹縣基層運動選手運動醫學服務計畫」。(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地區首家專業運動醫學專科診所「竹北聯新運動醫學診所」八日開幕,總經理林頌凱醫師宣布贊助「新竹縣基層運動選手運動檢測與運動醫學服務計畫」,從九月一日起兩年內由「竹北聯新運動醫學診所」投入一百萬元醫療資源,協助新竹縣內運動選手強化運動健康管理、提升比賽競技成績。 林頌凱表示,此項計畫係針對新竹縣教育局指定之設有體育班之中小學運動隊伍、優秀青少年選手及成人運動代表隊,提供涵蓋運動檢測、校園防護與醫學照護等完整支持。協助青少年與成人運動選手進行運動檢測、健康促進、傷害預防與治療照護,提升訓練效益與運動生涯穩定發展。由醫師與治療師組成專業團隊進行校園衛教、現場防護與個別照護建議,並提供診所就診綠色通道、運動健康護照與專屬醫療建議服務。 林頌凱說,「竹北聯新運動醫學診所」隸屬聯新國際醫療集團,由長年照護奧亞運國手的醫療團隊進駐,提供『疼痛治療、運動檢測、強化訓練』的一站式整合照護。為回饋在地民眾,開幕期間至卅日提供前二百位預約民眾「免費運動檢測」。 林頌凱指出,每一位來診者,都會以國手級的待遇全力守護,將國手等級的醫療品質帶入社區,為各年齡層提供安心、有效的運動健康支持,希望打造一個在地就能獲得全方位照護的場域,真正實踐一站式醫療服務的核心價值。未來,診所也將持續推動運動健康推廣行動,包含健康講座、檢測活動與在地連結,促進民眾主動了解身體狀況,啟動屬於自己的健康管理路徑。

Read More

全國忠貞盃壘球錦標賽九月桃園開打 張善政:打造精彩壘球盛會

全國忠貞盃壘球錦標賽九月桃園開打,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打造精彩壘球盛會。(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八日出席「第三十屆後備憲兵全國忠貞盃壘球錦標賽領隊會議」。張善政表示,忠貞盃壘球錦標賽是全國後憲年度盛事,有別於一般體育賽事,其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就是融入戰技操演等憲兵元素的開幕典禮。忠貞盃自創辦以來年年舉辦,一一三年於屏東舉行,一一四年賽事將由桃園主辦。領隊會議正式為九月的賽事揭開序幕,期盼此次在桃園舉辦的全國忠貞盃,將打造一場精彩且別具特色的壘球盛會。 張善政指出,今年是忠貞盃第三十屆賽事,也是以慢壘形式辦理的最後一屆,自一一五年起,將轉型為結合全民國防理念的體能競賽,開啟活動全新篇章。本屆賽事不僅是三十年來全國後憲壘球傳承的最佳總結,更是承先啟後的重要關鍵,為下一階段的體育與國防融合邁出嶄新一步。 體育局表示,本屆忠貞盃壘球錦標賽將於九月十三日熱烈開打,賽事場地分別設於青埔慢壘球場與觀音棒壘球場,由全國各縣市後備憲兵荷松協會組隊參加,分為甲組六隊、乙組十隊,共十六隊、約四百名選手同場競技。 體育局指出,桃園慢壘運動風氣盛行,除每年舉辦桃園盃全國賽事外,一一五年也將承辦全國非亞奧運最高層級之「全民運動會」,賽會期間將舉辦包含慢壘項目的三十二個競賽種類,屆時將有來自全國的頂尖選手齊聚桃園,歡迎市民踴躍到場觀賞精彩賽事,為選手們加油打氣。  

Read More

最強環保王? 新北環境知識競賽共四組 十日起開放網路報名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一一四年度環境知識競賽將於九月廿七日在輔仁大學登場,競賽分為學童組、青少年組、青年組及社會組等四組,十日起開放網路報名,凡報名完賽即可獲一百元商品禮券;競賽成績各組前五名,將於十一月十五日代表新北市參加環境部舉辦的全國環境知識競賽,期為新北爭取最高榮譽與豐厚獎勵。 環保局表示,今年新北環境知識競賽學童組限額三百名,青少年組、青年組及社會組均限額一五0名,其中學童組、青少年組、青年組採分階段報名,先由學校推派五名學生團體報名,若至九月十四日尚有名額,則於九月十五日起開放學生個人報名。 環保局表示,「環境知識競賽」是推動環境教育的重要活動之一,透過賽前學習與競賽活動,不僅能幫助參賽者建立正確的環境觀念,還能激發對環境議題的深刻反思。今年競賽主題聚焦「淨零永續」與「氣候變遷」兩大環境議題,內容包括政府政策、時事及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的「知識競賽影片」,鼓勵大眾關心環境議題,提升環境素養。

Read More

二重疏洪道5號越堤道改建工程 10日12時起改道

二重疏洪道五號越堤道改建工程啟動,十日中午十二時起封閉實施交通管制由疏洪六路繞道示意圖。 (記者吳瀛洲翻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為推動二重疏洪道左岸堤防加高工程,新北市府水利局辦理「二重疏洪道五號越堤道改建」進入最後施工階段,預計十日中午十二時至十一月六日封閉越堤道北側道路,請用路人改行日前完工開放之南側道路,並依現場指示小心駕駛,以維護行車安全與交通順暢。 水利局指出,這次改道路段調整不影響五股區中興路三段及疏洪六路等主要進出動線;施工團隊已依交通維持計畫設置相關速限、轉彎與改道路線等警示標誌,並加強沿線告示牌設置及標線調整,確保交通秩序與行車安全。 水利局表示,二重疏洪道左岸加高工程是大台北都會區防洪的最後一塊拼圖,為兼顧河防安全及加速工程進行,需進行越堤道改建;感謝市民朋友於施工期間的體諒與配合,未來將持續推動各項公共建設,提升城市韌性,打造更安全、宜居的生活環境。

Read More

笛聲舞動夢想 「裕元獎」全國木笛賽由光華國小及惠文國小榮獲首獎

裕元獎-全國兒童木笛(直笛)合奏表演賽最終由8支優勝隊伍脫穎而出。(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由財團法人裕元教育基金會、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及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共同主辦的「2025裕元獎-全國兒童木笛(直笛)合奏表演賽」,最後由新北市新莊區光華國民小學及台中市南屯區惠文國民小學分別榮獲A組及B組首獎。 本次賽事分為小型編制A組與大型編制B組,共有來自全國各地21支隊伍同場切磋,經過激烈角逐,最終由8支優勝隊伍脫穎而出。8支優秀隊伍齊聚一堂,除了獲頒獎狀與獎金,也依序登台演出,展現兒童合奏的非凡實力。活動最高潮由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團長歐陽慧剛親自指揮,結合優勝隊伍與國台交台灣青年交響樂團近300位成員,共同演出以台灣民謠《望春風》、《天黑黑》重新改編的組曲,以及《乘著歌聲的翅膀》,帶來震撼人心的大合奏,讓全場觀眾沉浸於感動與驚艷之中。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團長歐陽慧剛表示,「看見孩子對音樂的熱情,相當令人動容,國台交台灣青年交響樂團很榮幸能與他們一起創造這段難忘的音樂旅程。」 裕元教育基金會自2006年起持續推動「裕元獎」,藉由表演賽鼓勵國小學生參與音樂學習,並採用合唱與木笛隔年輪替方式辦理,深耕基層音樂教育。裕元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李義男表示,希望透過這個舞台,讓每個孩子都能看見自己的光芒,厚植無比的自信心。聯合音樂會不僅是榮譽的象徵,更提供孩子與國家級樂團同台演出的難得機會,除了激發音樂潛能與跨世代交流,也成為兒童音樂賽事指標。

Read More

朝陽科大畢業典禮2,900名畢業生展翅高飛

朝陽科大創辦人楊天生(中)特別頒發學業成績優良獎,祝福畢業生鵬程萬里。(朝陽科大提供) 校長鄭道明(左)與正冠代表合影,擺出可愛姿勢,驚喜程度破表。(朝陽科大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朝陽科技大學113學年度畢業典禮6月7日至8日兩天舉行,校長鄭道明為畢業生代表正冠並授予學位證書,勉勵2,900位畢業生踏出校園,勇敢追夢,發揮所學貢獻社會。 朝陽科大校長鄭道明表示,推動國際交流與智慧永續,朝陽科大連續8年蟬聯英國泰晤士THE全球最佳大學,2025 QS世界大學排名、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2024-2025年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名列全台私立科大第一,辦學績效同時榮獲三大權威國際學術排名一致肯定。鄭道明以「追求卓越,成功相隨」勉勵朝陽畢業生強化全球競爭力,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朝陽的精神—學習、關懷與韌性,走向世界,成就未來。 4位超過70歲的銀髮產業管理系畢業生取得正式學位,分享心路歷程令人動容。(朝陽科大提供) 主力培養航務、運務及機務專業人才的朝陽科大航空學院,今年迎來42位首屆飛行與民航人員技術系畢業生,有8位已赴美國長榮航空飛行學院接受專業飛行訓練並取得自用飛行執照(PPL),今年與締造傲人成就的美國普渡大學與南伊利諾大學合作,接軌世界頂尖大學學習飛行。 今年朝陽科大迎來42位首屆飛航系畢業生,其中8位已赴美國長榮航空飛行學院接受專業飛行訓練並取得自用飛行執照,前景看好。(朝陽科大提供) 工業設計系吳亞宸代表畢業生致詞,感恩師長、家人及朋友一路相伴,朝陽帶來四年精彩的大學生活,讓他有追夢的勇氣,人生的舞台上展翅高飛。 為了讓畢業學子對美麗校園留下難忘回憶,朝陽科大學務處課外活動組及畢業班學生聯誼會今年以「風華正茂.逐夢遠航」為主題進行校園布置,紅磚階梯及中央步道都成為熱門打卡地標,祝福畢業生鵬程萬里,下一站航向美好未來。

Read More

中原大學博雅碩專畢業生捐贈吉野櫻 祝福母校育才蒙福

「蒙福的一棵樹」櫻花樹捐贈活動,樹木醫生詹鳳春分享移植過程與祝福。(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在滿懷祝福的畢業季節,中原大學收到一份溫暖且富含意義的禮物。中原大學領導創新與博雅碩士在職專班二零二五年全體畢業生與校友共二十四人,攜手捐贈一株吉野櫻,種植於商學院前廣場,以實際行動支持中原大學「百年樹人」的教育理念,也為即將邁入七十週年的中原大學獻上最具生命力的祝福。 「蒙福的一棵樹」捐贈儀式於一一四年六月八日下午二時舉行,由二十二位應屆畢業生與二位校友共同響應捐款,總金額六十萬元。這株樹齡近四十年的吉野櫻,自陽明山移植而來,高近四米,經過專業斷根與養根程序後,於一一四年五月種植完成。命名為「蒙福的一棵樹」,象徵感恩、傳承與祝福。 中原大學博雅班畢業生共植「蒙福的一棵樹」,支持中原「百年樹人」理念,建構永續校園。(中原大學提供) 在捐贈揭牌儀式上,中原大學董事長張光正亦以博雅班授課教師身分出席並致詞。他回顧中原大學創校七十年的歷程,強調「博愛、犧牲、奉獻」的創校精神歷久彌新,特別提及校園內自然景觀的美麗與珍貴。而本次種植新樹的構想,正是他與學生們共同發起,象徵世代傳承與對母校的深厚情感。 張光正講座教授現場朗讀詩意盎然的《Trees》中英文歌詞,緊接著由男高音袁長穗與鋼琴家陳文婉演繹同名樂曲,文學與音樂交織融合。博雅班畢業生楊蓁蓁在活動中朗讀《聖經》詩篇第一篇,詮釋植樹的意涵:「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象徵這棵櫻花樹庇蔭後學,延續中原的教育信念。

Read More

台北主廚上菜秀邀韓國旅客「挑戰48小時」玩轉北台灣!

展場特別安排「主廚上菜秀」活動,由四市觀光首長創意扮演韓綜《黑白大廚》角色,邀請韓國民眾用味蕾認識北台灣多元景點。(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八日表示,今年再攜手基隆、新北與桃園,共同參與韓國最大規模旅遊盛會──首爾國際旅展,展期自六月五日至八日於首爾COEX展覽中心登場;本次集結北台灣四市觀光資源,共同推介北台灣觀光亮點,向韓國旅客全方位展示北台灣的旅遊魅力。 觀傳局指出,今年展攤台北市以年度主題「驚艷台北,挑戰你的四十八小時」為亮點,展場特別安排「主廚上菜秀」活動,由四市觀光首長創意扮演韓綜《黑白大廚》角色,並結合展場互動宣傳,邀請韓國民眾用味蕾認識北台灣多元景點。 觀傳局副局長薛秋火在展場化身主廚,端出融合城市、自然與創新的城市名菜「台北」:首味來自信義區,邀旅客登上台北一0一觀景台俯瞰壯闊市景,夜訪時尚酒吧與音樂餐廳感受不夜城魅力,並與現場民眾互動贈送台北市吉祥物「熊讚」玩偶,作為觀光見面禮。 此次北台灣四市聯合展區透過互動體驗與舞台活動,為深化品牌識別與擴大韓國行銷成效,基隆、台北、新北與桃園市政府同步於首爾市中心人流密集的乙支路地鐵月台,投放觀光形象廣告搶攻韓國旅遊市場,透過高流量地鐵通勤人潮,推介四市城市意象,加深韓國民眾對北台灣旅遊目的地的認識。 觀傳局表示,此次四市攜手參展,不僅展現北台灣整合觀光資源的行動力,也透過創意行銷深化台北與韓國市場的交流連結,台北融合現代與傳統、自然與文化,是自由行旅客探索台灣的絕佳起點。

Read More

桃市金門同鄉會第十六屆理事長就職 張善政感謝協力推動公益

桃市金門同鄉會第十六屆理事長就職,張善政感謝協力推動公益。(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八日上午前往中壢區,出席「桃園市金門同鄉會第十六屆理事長暨理監事就職典禮」。張善政表示,桃園市金門同鄉會成立已逾四十年,長期照顧在桃園的金門鄉親,亦與金門保持緊密連結,促進雙方交流與合作。張善政也恭喜林天福理事長連任第十六屆理事長,期盼持續推動會務,讓同鄉會穩健發展、會務蒸蒸日上,成為桃園同鄉會典範。 張善政指出,許多來到桃園的金門鄉親事業有成,更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積極投入社會公益,為桃園的社會發展與公益推動貢獻良多。今日桃園多位民代親臨現場,展現市府與議會對金門同鄉會的高度重視與支持。 社會局表示,桃園市金門同鄉會積極辦理社會福利活動,並長期關注公共議題,深入社區服務,是市府政策推動重要助力,市府將持續與同鄉會攜手合作,為社會注入更多正向能量。 包括立法委員邱若華、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奕勝、市議員楊朝偉、陳韋曄、劉曾玉春、金門縣政府綜合發展處長王中聖、市府社會局專門委員李祐銘及桃園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林天福等均一同出席就職典禮。

Read More

「屏書雅集」書篆聯展8日舉行開幕儀式

「屏書雅集」書篆聯展8日下午舉行開幕儀式。(記者蔣謙正翻攝)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書法自古以來被華人視為重要的文化素養,因而長久以來國內培育師資的各師範校院書法風氣大盛且人才輩出,位於南臺灣的屏師(今之「國立屏東大學」)更無例外。邇來由七十三級的賴文隆以及七十九級的李讚桐兩位博士書家發起,邀集六十八級到九十三級共十四位校友書家,包括蘇英田、賴文隆、林敬欽、蔡國銘、張順福、汪博文、李金枝、黃智陽、溫文琍、蘇德隆、林秋陽、李讚桐、郭威麟、莊哲彥,即日起至二十六日在明宗書法藝術館舉辦「屏書雅集」書篆聯展,八日下午二點半並舉行開幕儀式,歡迎共襄盛舉。 前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副校長、視覺藝術學系教授黃冬富表示,十四位屏師校友書家都累積數十年之書寫功力,而且曾經名師指導而知名於書法界,這次展覽的書寫內容,多以彰顯屏師精神以及屏東在地文化為主,讓同屬屏師人的我,格外感佩。 展出作品欣賞。(記者蔣謙正翻攝) 68級的蘇英田博士輩份最長,師事李郁周教授,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博士,曾任明道大學專任副教授,目前擔任臺灣甲子書會會長,術學兼治,各體兼長而能相互融通。此次展出以故鄉東港地區詩文為其書寫內容,以行草書及隸書為主體,特別重視字形的解構再重建、支離再重組,循其字勢以展行氣,強化其作品之空間感表現。 73級校友有賴文隆、林敬欽、蔡國銘、張順福、汪博文、李金枝等六位: 賴文隆為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國立高雄師大國文系博士,各體兼學而涉獵廣博。從高中美術教職退休的他,曾在高雄師大和屏東大學兼課,可謂術學俱優,對於張瑞圖的研究著力尤深,因而知名於兩岸書法學界。在創作實務方面,兼長書法、水墨和雕塑,尤以書法之成就最為突出。在書寫共同主題〈鍾靈毓秀〉與〈火燒莊六堆抗日紀念碑頌〉的創作中,嘗試結合金文籀篆、簡帛、行草各體以表現縱向曲線空間之變化,並能融合不同書體於同一畫面而展現渾然一體的協調性,充分發揮其書畫相互融通的能耐。 從國小校長退休的林敬欽,曾在屏東縣勞工大學指導書法,擔任過屏東縣及全國語文競賽、屏東縣學生美術比賽等評審。書法和撥弦彈箏,早已成為他生活的日課,此次展出作品多與古箏相關之詩詞為內容,藉以表達在母校學生生涯的懷念。自運書體含括行草、隸、楷等,其隸書錄顧況〈李湖州孺人彈箏歌〉軸,書來不滯不滑,蠶頭燕尾渾然天成。 博涉諸體、為人謙遜虛懷的蔡國銘,師承余天賜老師,常強調學習書法要「以古為師」並「見賢師齊」。聯展作品不乏行草、篆、隸各體,觀其兼融篆、隸、簡帛書所錄林邊村落舊名〈宿放索社口〉之七律詩軸,行筆熟練順暢,結合地方歷史人文與傳統書法的創作,散發出詩、書交融之意趣,頗為耐人尋味。 畢業於輔仁大學數學系、從中學數學教師退休的張順福,是現任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常務監事。自言:「性喜搦管濡墨紙上黑白,臨習傳世碑帖神交古人;究研昔賢落筆時空因緣,雖云未入堂奧亦是修心。」顯見,「廣臨諸帖以神交古人」是他學習書法的座右銘。此次參展作品有草書、瘦金體與隸書對聯等,書風多樣且表現不俗。 曾以油畫作品榮獲全省公教美展專業組第二名的汪博文,在參加臺南大學書法才藝師資培訓之篆隸、行草班研習後,更埋首筆墨以深入臨習古帖。見他以瘦硬勁健之草書線條書寫〈望琉球〉長軸,疎朗而奔放,特具畫意謀篇之趣味性;另見擬文徵仲小楷書風錄寫唐王勃〈滕王閣序〉一作,充分展現純熟的定力和功力。 李金枝曾進修於國立高雄師範學院英文系,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其外子劉神扶為知名書法家,長久耳濡目染。在教職退休後更潛心鑽研書法,師承吳堪白先生,曾任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秘書長、副理事長。其書法四體兼擅:篆書線條婉轉圓暢,承襲秦漢古韻;隸書筆勢挺勁樸厚,展現漢碑雄渾氣象;楷書結構端莊古雅,深得唐楷法度精髓;行草則以二王為宗,融入黃道周端凝遒勁之風,筆意連綿中見秀挺,灑脫間不失安和。 75級的黃智陽,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現任華梵大學書院教育長、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研究中心研究員。歷任全國美展、高雄獎、大墩獎、中山文藝青年獎等評審,曾任臺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長、國立歷史博物館及橫山書法藝術館諮詢委員、桃園橫山書法藝術館開館國際展策展人等,曾執行多次國科會研究計劃,研究方向以近代中國書法發展與臺灣書法家研究為核心,並關注現當代書法發展之議題。研究之餘同時致力於書法創作,以開創現代性觀念書法的作為實踐可能,是活躍於海峽兩岸的書法名家。 76級的溫文琍,師承薛平南教授,長期鑽研標準草書,任中國標準草書學會監事、臺灣中華女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臺北信義社大書法班指導老師。展出書體主要以標準草書和楚簡、篆書為主軸,內容以傳統詩詞及佛禪偈語為主,線條柔韌遒厚宛如綿裡裹鐵,更展現其師出名門之書風特色。 76級的蘇德隆,為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曾任高雄市若水書會第四、五屆理事長,現任高雄市若水書會榮譽理事長、中國書法學會監事,熱衷書法教育推廣活動。師承莊永固老師,認為書法藝術的形式美,是通過有規律的組合線條作用於紙上所形成的,創作必當匠心獨具,方可見佳構。工作之餘勤耕硯田,優遊於諸體之間。 78級的林秋陽,曾於臺南師院在職進修書法碩士學分班,臺南大學運動與健康研究所碩士,現任屏東市公館國小教師。書法受李國揚(含篆刻)、施永華啟蒙,生活陶藝則師學謝東利。現為中華弘道書學會、高雄市篆刻學會、中國書法學會會員。展品除錄寫前屏師黃瑞枝教授的詩作外,也將陶藝創作融入書法、篆刻之中,藉由書法、篆刻、陶藝等多元媒材之融合,探討不同表現的可能性。 79級的李讚桐,為國立高雄師大國文系博士。書法曾先後隨李國揚、鄭清堯老師遊。因博士論文研究姜一涵教授現代書藝而創作觀念深受其影響,不斷在傳統與現代書藝中追求創新的試煉,且將儒道釋互解、東坡詩詞、及流行樂曲等融入創作內容中;作品裝裱形式更以不同的創新風格呈現,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79級的郭威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碩士。書藝師從遲振銘老師,現為龍山書社會員。展出內容多為閱讀、哲思與遊歷,希望能達書藝與生活相融合,其中尤以新冠大疫體會與創作最是銘刻,透過書藝與哲思解悟易經困卦等,相信眾人雖所悟有別,然情同與共。 最為年輕的莊哲彥是93級師院畢業,國立高雄師大國文系博士。其篆刻曾獲全國美展第一、三名及大墩美展第二名,第一屆海峽兩岸青年篆刻大賽銀獎,第四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第二名。其學術研究以古璽之探討最為突出,曾獲西泠印社國際印學峰會論文競賽二等獎、三等獎之榮譽。現為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中國民國篆刻協會會員。其書篆創作理念為:「印以載道」、「求古尋論,散慮逍遙」。 黃冬富說,主題牆上每人書寫一件斗方小品所組成的〈屏書歗歌〉,以屏師校歌為其創作內容,從變化中追求統調,體現對於母校的認同,同時凝聚校友之情感,堪稱展場一大特色。「屏書雅集」書篆聯展的成員來自南、北二地,平日游藝筆墨而不輟,對於臺灣書法教育之推廣更是不遺餘力,誠屬難得。此次展品多元而各見風貌,相信展出精彩可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