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防溺 善團捐百件救生衣

中華民國常不輕協會等社團,舉行海水浴場安全救援服務行動,於大安媽祖文化園區捐贈百件救生衣,免費供民眾借用。(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夏日氣溫攀升,民眾前往海邊戲水人數增加,為避免溺水事件遺憾重演,由中華民國常不輕協會與大甲中央扶輪社、甲安埔鐵馬服務團共同發起的「海水浴場安全救援服務」行動,於十二日下午三時在台中市大安媽祖文化園區正式舉行捐贈儀式,現場捐出一百件救生衣,將放置於大安與大甲多處戲水熱點,免費提供民眾借用,打造友善安全的海岸環境。 本次活動由協會創團團長林明達先生號召發起,長年觀察台灣海域事故頻傳,特別是救生設備配置不足時,更容易釀成傷亡。他個人率先捐出救生衣,並發起認捐計畫,獲得大甲中央扶輪社及鐵馬服務團的大力支持與響應,迅速募集完成百件救生衣捐贈目標。 活動除舉行捐贈儀式外,也同步展開「海域安全宣導」行動,由志工指導民眾如何正確穿戴救生衣、了解海象與水域自救常識。現場不僅有實體教學,也透過圖卡展示,讓家長與孩童都能簡單易懂學習水域風險防範。 大甲中央扶輪社代表表示,這批救生衣將配置於熱門戲水地點,包括大安濱海樂園、溫寮海邊等區域,未來也將視需求調整配置數量。透過設備提升與教育推廣雙軌並進,希望能讓民眾戲水更安心。 活動主辦單位也預告,未來將持續推動救援服務與志工教育計畫,歡迎更多社會團體及企業加入海域安全行動行列,一起為公共安全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潭雅神綠園人車分道 安全升級

  潭雅神綠園道自行車道沿線休憩節點進行整修,並增設人行步道,於今年六月初完工,提供民眾觀飛機平台哨所。(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全台最美的自行車道之一潭雅神綠園道,不論平、假日都有許多民眾前往騎自行車或跑步、散步運動,台中市府觀旅局去年編列經費一千五百萬元針對自行車道沿線休憩節點進行整修,並增設人行步道,於今年六月初完工,以維護行人安全及自行車騎士用路權益,提供更舒適、安全的自行車道騎行環境。 觀旅局長陳美秀表示,潭雅神綠園道每年超過三百萬人次來訪,除了外地遊客前來運動休憩,亦是在地民眾相約社交的好去處。為提供民眾更為舒適的休憩空間,此次工程將四點五公里處老樟樹平台旁廣場進行擴建,十一點五公里戰車公園旁觀飛機平台破損的地板重新翻修,同時亦將十一點五五公里,以提供學童及遊客安全的通行空間。 觀旅局表示,除沿線休憩節點整建外,近年來積極於潭雅神綠園道沿線推動人車分道,此次工程於十一點八公里至十一點二公里旁新設三百七十五公尺長的人行道,用以降低人車爭道情形,目前人車分道比率已達百分之五十點七,觀旅局今年另爭取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補助二千八百萬元,將再增設三點八公里人行道,預計明年二月完工,屆時人車分道比率將達百分之六十四點九,大幅提中科實驗中學校門口前方二處空地,綠化整建並新設景觀燈升自行車騎士及散步民眾安全。

Read More

大甲53庄傳武術 獅頭彩繪打頭陣

大甲五十三庄武術傳奇系列活動,親子同樂彩繪獅頭,樂在其中。(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為推展台中市大甲深具在地特色的傳統武術運動,「一一四年運動i台灣二點0計畫-大甲五十三庄武術傳奇」系列活動,十三日在大甲體育場舉行獅頭彩繪比賽,活動除了比賽組也有開放親子組體驗,吸引許多民眾帶著小朋友共襄盛舉,現場參與人數逾五百人,期藉由獅頭彩繪吸引大小朋友投入傳統武術運動文化的學習和推廣,同時發揚本土傳統武藝,提升全民運動風氣。 大甲五十三庄武術傳奇系列活動,昨日由舞獅開場炒熱氣氛、場面熱鬧。(記者陳金龍攝) 運動局表示,大甲五十三庄武術發展歷史悠久,透過系列活動,希望重現大甲五十三傳統武術文化原貌,讓民眾更了解傳統武術文化,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讓在地傳統武術薪火相傳。此次獅頭彩繪比賽共分為社會組、國中組、國小高、低年級組,作品將於七月二十一日至八月十六日於大甲區中正紀念館展覽,歡迎民眾參觀。 運動局說,大甲五十三庄武術傳奇共有三場系列活動,除了昨日辦理獅頭彩繪比賽,九月十四日將舉辦「文化陣頭踩街」活動,以傳統武術文化陣頭,配合嘉年華踩街方式沿大甲市區進行各項武藝、獅藝民俗技藝表演;十月十一日於大甲體育場辦理「傳統武術技藝大匯演」,由不同派系、武館武術系統透過舞台展演方式呈現給大家觀賞,歡迎民眾共襄盛舉,更多資訊歡迎至「i運動資訊平台-活動專區」。

Read More

新營廠協慰勞第一線救防災人員

新營產業園區廠商協進會致贈物資和點心,感線第一線救災和防災人員的辛勞。(新營廠協會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丹娜絲颱風在溪北地區造成嚴重災情,為感謝第一線救災和防災人員的辛勞,新營產業園區廠商協進會致贈物資和點心,慰勞台電新營營業處、鹽水區公所等單位人員辛勞,感謝他們在風雨中堅守崗位,防止災情擴大,幫忙恢復家園。 新營廠協會理事長魏千芸說,丹娜絲颱風帶來強風大雨重創台南,造成多處停電、路樹倒塌,部分工廠廠房亦出現鐵門受損、屋頂掀落等情形;面對嚴重災情,各公務單位等迅速投入搶修行列,防止災情進一步擴大。 她表示,為感謝第一線救災和防災人員的辛勞付出,致贈贈物資和點心,慰勞台電新營營業處、鹽水區公所、新營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太南里與太北里辦公處等單位人員,感謝他們在風雨中堅守崗位,協助排除倒塌樹木、恢復供電、支援廠區搶修與社區應變,展現高度責任與專業精神。 魏千芸表示,面對災情,前線人員的迅速應變與無私奉獻令人感動;廠協會理監事致上最深的敬意,並盼透過物資傳遞誠摯的感謝和敬意。」 她說,新營廠協會將持續與公私部門攜手合作,強化防災聯繫與區域支持系統,共同守護產業與社區的安全穩定。

Read More

消暑趣 大里人玩潑水樂

大里人潑水節活動,在十九甲健康公園沁涼登場,大小朋友瘋狂打水仗。(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炎炎夏日,清涼消暑的水上活動最受親子歡迎,台中市議員江和樹、立德里長江慶賢、大里人聊天室及國際獅子會三00|C二區金古拉獅子會等團隊合辦「大里人潑水節」活動,在十九甲健康公園沁涼登場。十三日活動來到第二天,民政局長吳世瑋出席活動表示,大里人潑水節活動已邁入第七屆,每年參加人數不斷攀升,讓大小朋友玩水同樂消暑。 吳世瑋指出,市府明年將斥資十六億蓋大里聯合行政中心,整合大里公所、戶政所及地稅局大屯分局服務市民。

Read More

左鎮李天生建造竹籠茨 挺過風災

左鎮新打造的竹籠茨,以傳統工法,在此次丹娜絲風災中,毫髮無損。(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左鎮報導 由文化局文資處列冊追蹤的左鎮竹工藝師李天生,正在白河打造柱仔腳厝,這是古早建造民宅的工法之一,與竹籠茨有別。李天生指出,此次風災看到安南的竹籠茨倒塌,文資保存再一次被無情天災收買,期自己能多協助文資保存工作。 日前丹娜絲颱風將草茨工藝匠師李養在安南區十二佃路老家搭建「竹籠茨」吹倒了,所幸李養有指導兩座竹籠茨,另一棟保存完好。同時對建造竹籠茨有好手藝的左鎮李天生,看到安南區的竹籠茨倒了,很是惋惜,直覺得如此傳統的竹籠茨又少一座了。 左鎮新打造的竹籠茨,以傳統工法,在此次丹娜絲風災中,毫髮無損。(記者張淑娟攝) 李天生指出,古早蓋房子除了竹籠茨外,還有柱仔腳厝,目前他也指導有興趣的建築師在白河起造柱仔腳厝,並記錄下影片,希望傳統工藝透過影像資料可以保存下來,而他年紀已大,對於建造竹籠茨仍有很大興趣,因此去年就在左鎮新建一座竹籠茨,另外左鎮及外地,也有他所建的竹籠茨,雖有的已有數十年,仍然保存完好。 李天生認為,竹籠茨冬暖夏涼,住起來舒服,只是手藝傳承後繼難有人,這也可能讓此建造的手藝失傳,今年左鎮積極要留住竹工藝,希望找出在地年輕人才參與,讓竹藝得以傳承,更期盼能組出一支打造竹籠茨的團隊,為這土地多留下一些傳統的又是綠色的竹屋建築。

Read More

中市社區解謎 近百人傷腦筋

  台中市政府都發局住宅處首創數位私宅服務「台中樂居管家」網站正式上線,並特別於昨日首次舉辦「社區解謎 Let’s Go」互動式體驗活動。(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為推廣社區公共參與與數位治理知能,台中市政府都發局住宅處首創數位私宅服務「台中樂居管家」網站於日前正式上線,並特別於十三日首次舉辦「社區解謎 Let’s Go」互動式體驗活動,活動消息一公布即引起熱烈回響,報名開放短短五日內即突破近百位愛好者踴躍報名參與,現場氣氛熱烈、好評如潮,活動圓滿落幕,成功培育出一批具備實務解題能力的「社區解謎偵探」。 住宅處表示,此次活動以「解謎闖關」為設計主軸,結合台中市政府推出的公寓大廈一站式入口網|「台中樂居管家」網站服務,透過互動關卡帶領參與者熟悉社區管理、法規應用、數位工具操作等核心知識。關卡挑戰內容貼近市民生活,包括:鄰居飼犬糾紛怎麼處理?住家漏水怎麼辦?管委會開會流程是什麼?讓每位民眾透過扮演居民、管委會成員與社區經理等角色,在解謎中學習、於挑戰中成長,成功達成「社區數位共學」的政策目標。 住宅處長陳煒壬表示,「社區解謎 Let’s Go」不僅是一場結合教育與趣味的實境互動遊戲,更是一次有意義的公共政策推動。除了讓市民認識「台中樂居管家」平台的多項功能,也藉由關卡設計實際操作數位工具,從中習得公寓大廈管理與住戶日常應用知識,進而提升市民的數位素養與社區參與能力。

Read More

右眼有異物感 刺刺癢癢 山泉水洗臉 鼻蛭寄生眼球

花蓮慈濟醫院在秀林鄉部落巡迴醫療中,一位部落長者在求診時,在右眼驚見眼球內竟寄生一隻活體鼻蛭。(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炎炎夏日,許多人喜歡到溪流戲水,或在山區使用山泉水洗臉消暑享受沁涼,但看似清澈的水源,可能藏有致病風險。花蓮慈濟醫院13日表示,在秀林鄉部落巡迴醫療中,一位61歲的部落長者Y先生,在求診時反應自己的右眼有異物感及搔癢感,經檢查驚見眼球內竟寄生一隻活體鼻蛭,後續轉介眼科診所醫師處理,才順利取出蟲體讓病情得以改善。 花蓮慈院家庭醫學部醫師陳志強表示,這位Y先生每個月都會固定到巡迴醫療展就醫領藥,日前他在就醫時,反映自己右眼刺刺癢癢的,好像有東西卡在眼睛,而且已經一個禮拜了,檢查後發現,Y先生的右側眼皮內有1個米粒大小的黑色物體。擁有豐富野外活動經驗的醫師陳志強,當下就懷疑可能是「水蛭」吸附在Y先生的眼球上。 慈濟醫院指出,經過進一步檢查確認,這個黑色物體是捲縮在一起的活動蟲體,為求謹慎,陳志強醫師安排Y先生至眼科診所,由眼科醫師以專科設備進行處理,才順利夾出約2公分長的蟲體,Y先生眼睛的不適感隨之解除,後續追蹤也沒有出現發炎或影響視力問題。 慈濟醫院表示,由於Y先生平常行動不便,近期也沒有到郊外戲水的行程,但是長期仰賴山區部落中共用的山泉水,推測可能是鼻蛭幼體沿著水管進入家中用水,進而在洗臉時誤入眼球寄生。這種鼻蛭幼體肉眼難辨,僅如芝麻般大小,但在短短數天吸血後即可快速增長數倍,造成不適與流血。 陳志強強調,鼻蛭屬水生螞蟥的一種,常見於潮濕山區溪流中,過去多見於寄生鼻腔引起流血,此次寄生眼球的案例相當罕見。民眾在野外活動後若有眼、鼻搔癢或異物感,應警覺是否遭寄生,並主動告知醫師,及早檢查治療。此外,近期颱風過後環境潮濕、山區水源混濁,家中若仍使用未經淨化處理的山泉水,應避免直接接觸口鼻與眼睛,建議可加裝過濾設備,或使用煮沸水洗臉清潔,降低感染風險。

Read More

鶯歌陶博館 獲文化部認證

  陶博館獲文化部博物館認證,十六日至九月三日每週三「陶博好友日」免費參觀。(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獲文化部博物館認證,成為首批獲認證的地方級博物館。即日起推出「交朋友」回饋活動,市民免費入館;並於十六日至九月三日每週三舉辦「Happy Wednesday!陶博好友日」,歡迎全國民眾免費到館參觀。 陶博館指出,文化部依《博物館法》推動博物館評鑑與認證制度,從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公共服務及其他專業推展等六面向,提升博物館專業能力。陶博館分別在一0七及一一二年通過評鑑;今年三月經文化部評鑑會委員實地訪視,日前取得認證。 館長張啟文表示,陶博館是繼故宮博物院、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等國家級博物館後,首批取得認證的地方級博物館之一,展現對其博物館專業的肯定。 為慶祝獲文化部博物館認證,陶博館十六日至九月三日每週三推出「Happy Wednesday!陶博好友日」一系列「交朋友」回饋活動,除免費入館外;在陶博館文化商店「似言繪:生活陶瓷彩繪集」購買「陶博花鳥野餐墊」、「新北五色杯」享九折優惠,歡迎民眾前往參觀體驗。 另為響應二0二五新北兒童藝術節「怪獸世界」主題活動,即日起至二十日推出「小怪獸大世界」,結合「偶偶偶劇團」、「如果兒童劇團」演出,並有海洋怪獸DIY課程與戲水池體驗,讓各年齡層觀眾透過輕鬆有趣的展演活動,親近陶藝、認識陶博。  

Read More

大理高中改隸北市大 115學年度招生

  「改隸合併籌備工作小組」並召開籌備會,邁入實質推動階段。(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大理高中與台北市立大學改隸合併,改名「台北市立大學附屬大理高級中等學校」,預計一一五學年度招生。合併後的「北市大附中」將以嶄新形象,成為萬華區教育的重要據點與創新典範。 教育局指出,北市大與大理高中共同推動改隸合併申請案五月核定通過,六月十九日成立「改隸合併籌備工作小組」並召開籌備會,邁入實質推動階段。由北市大校長邱英浩擔任召集人,兩校一級主管參與,大理高中現任校長楊廣銓、新任校長陳政翊與會,交流未來校務整併、行政運作、課程發展及資源整合等核心議題,並就多項合作方案達成共識。推進籌備處下半年成立。 教育局指出,六月十二日雙方共同舉辦「高二校訂必修課程『大理學專題』成果發表會」,由邱英浩率領的北市大教授群,與來自多所大專院校、具備招生經驗的團隊逾二十二名高教專業人士參與。大理高中並舉辦中正萬華區第六群組教務會議,為改隸後推動資源共享、垂直整合凝聚運作基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