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好心情!營養師推薦5種舒壓食物 助拆除壓力炸彈

在現代社會,快速的生活節奏與不斷變化的資訊環境,雖然為人們帶來便利,但也悄悄累積了龐大的壓力。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趙正瑋報導 在現代社會,快速的生活節奏與不斷變化的資訊環境,雖然為人們帶來便利,但也悄悄累積了龐大的壓力。無論是職場上的高壓、社群媒體的資訊轟炸,還是生活中的各種瑣事,都容易讓人處於緊繃狀態。營養小當家、阿罐營養師表示,長時間的壓力不僅會導致失眠、胃口不佳,甚至還會引起腸胃不適、頭痛、情緒暴躁,進而影響生活品質與人際關係。 但事實上,壓力不必完全靠意志力對抗,日常飲食就能成為舒緩壓力、穩定情緒的好幫手。選擇正確的食物,能幫助神經系統恢復平衡,減輕焦慮與不適,讓我們更有餘裕面對生活挑戰。 吃出好心情 5大抗壓營養素與飲食策略 阿罐營養師推薦在日常飲食中,加入以下5種營養素,就能讓生理功能更具抗壓性。 鎂(Magnesium):放鬆神經、平衡情緒。鎂是穩定神經傳導的重要元素,能夠有效舒緩焦慮、緊張與睡眠困擾。當人體長期處於壓力下,鎂的消耗會增加,若未適時補充,容易出現肌肉緊繃、情緒浮躁等症狀。 建議食物:燕麥、南瓜子、香蕉、黑巧克力、深綠色蔬菜。 小提醒:適量攝取黑巧克力,既能補充鎂,又能帶來愉悅感。 維生素B群:提升專注力、穩定大腦運作。維生素B群是能量代謝與神經調節的關鍵角色,當壓力來襲時,B群的消耗量明顯上升,缺乏時容易感到疲憊、專注力下降,甚至影響情緒穩定。 建議食物:糙米、全穀類、酵母粉、蛋、豆製品。 小提醒:建議每日至少攝取一餐全穀類,提升B群攝取量,讓大腦保持靈活清晰。 色胺酸(Tryptophan):促進血清素合成、改善心情。色胺酸是大腦合成血清素的必需胺基酸,能幫助提升好心情、穩定睡眠品質。搭配適量碳水化合物,有助於促進色胺酸進入大腦發揮作用。 建議食物:雞蛋、牛奶、堅果、芝麻、豆腐。 小提醒:早餐可搭配全麥吐司與蛋,或午後以一杯溫牛奶搭配堅果,提升穩定感。 Omega-3脂肪酸:抗發炎、調節腦部壓力反應。Omega-3脂肪酸除了保護心血管健康,還能有效降低腦部發炎反應,對長期處於壓力狀態者,有助於緩解焦慮感與腦霧困擾,使大腦思緒更為清晰。 建議食物:鮭魚、鯖魚、亞麻仁籽、核桃。 小提醒:每週至少兩次攝取深海魚,或每日適量食用亞麻仁籽粉、核桃,維持Omega-3平衡。 優質碳水化合物:穩定血糖、平穩情緒。穩定的血糖水平有助於避免情緒劇烈波動,過度饑餓或血糖過低時,容易出現暴躁、無力、專注力下降等狀況。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碳水化合物,可延緩血糖上升速度,提升飽足感與穩定感。 建議食物:地瓜、糙米、藜麥、全麥麵包。 小提醒:避免空腹過久或過度依賴精緻糖類(如糖果、甜點),可減少情緒崩潰與暴飲暴食的發生。 甜食咖啡讓人更疲憊 抗壓飲食生活小叮嚀 阿罐營養師指出,壓力大時,許多人習慣尋求甜食、咖啡或高油脂食物來紓壓,但這些精緻糖與咖啡因反而會刺激中樞神經,讓焦慮與疲憊感更加明顯。若要從根本提升抗壓力,除了調整飲食,還要搭配其他健康習慣: 深呼吸與冥想:幫助自律神經放鬆。 規律運動:促進腦內啡分泌,改善壓力感。 充足睡眠:讓身體與大腦獲得完整修復。 適時尋求專業協助:當壓力已經影響生活品質,趕緊尋求心理諮詢或專業輔導。 若能從每日飲食中穩定攝取上述5種關鍵營養素,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抗壓力,不必等到壓力爆發時才倉促補救。健康飲食雖然不能完全消除壓力,但能穩定生理基礎,讓心理有更好的韌性與恢復力。 高壓生活環境易引發焦慮 吃飯成為照顧身體起點  面對壓力,不需要強撐,也不必逃避。阿罐營養師表示,從一頓簡單的餐食開始,選擇對的食材,就是給自己最溫柔、最實際的照顧。當下一次壓力來臨時,不妨試著為自己準備一份抗壓餐,讓飲食不只是填飽肚子,更是穩定內心、撫慰情緒的力量。 壓力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與它相處。吃對食物,就能讓壓力溫柔降落。

Read More

內埔農工黃柏穎同學成為創校近九十年首位台大生

更圖說:屏縣內埔農工野保科黃柏穎同學獲錄取台大及屏科大相關系所,成為該校創校近九十年,首位獲錄取台大生。(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縣內埔農工野生動物保育科三年級同學黃柏穎,憑藉對動物科學的熱忱與堅定目標,不僅在一一四學年度統一入學測驗表現傑出,更以四技二專甄選入學錄取國立台灣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系及動物科學與畜產系,展現卓越的學習成果與對動物專業領域的熱情,也成為該校創校近九十年來首位獲錄取台大的學生。 黃柏穎同學來自台東縣新生國中,自入學以來,秉持著對動物保育的熱愛,積極參與各項專業實作與競賽活動,學業與實務表現並重,不僅在課堂中展現高度學習熱忱,更在生活中力行動物照護理念,展現出優異潛力。 此次黃柏穎同學同時獲得國內頂尖學府與獸醫專業系所青睞,顯示黃同學不僅具備深厚基礎實力,更擁有明確生涯志向。這項傑出成績,不僅是個人努力的成果,更是內埔農工技職教育與師長用心指導的最佳見證。 校長周敦懿表示,黃柏穎同學不僅勇於挑戰獸醫專業門檻,也為同儕樹立追夢典範。此次錄取台大與屏科大頂尖校系,不僅是個人榮耀,更是內埔農工積極推動農業科技教育的發展及落實特色專業教育的最佳見證;該校將持續致力於專業課程與實作機會的深化,除陪伴每位學生走出屬於自己的精彩未來,也期望能夠培養出更多優秀學生,為農業科技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Read More

別只靠藥物!營養師:每天三餐補對營養 ADHD症狀大幅改善

不健康的飲食模式與ADHD症狀呈正相關,特別是含糖加工食品與零食吃得越多,注意力不足的問題也越明顯。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趙正瑋報導 不少研究指出,營養素不均衡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密切相關。薛曉晶營養師表示,2022年發表於《Nutrients》期刊的研究認為,不健康的飲食模式(高糖、高脂、低纖維)與ADHD症狀呈正相關,特別是含糖加工食品與零食吃得越多,注意力不足的問題也越明顯。 飲食中添加微量營養素 能有效緩解ADHD症狀 薛曉晶營養師指出,ADHD與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功能異常有關,而這些物質的合成與運作,需要多種營養素參與。例如: Omega-3脂肪酸(DHA、EPA):可穩定神經細胞膜、改善訊號傳導。根據《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23年的隨機對照研究,健康飲食中若富含深海魚類,能有效緩解ADHD的症狀。 鋅、鎂、鐵、維生素B6:這些微量營養素參與神經傳導與腦部發展。根據《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2021年的臨床試驗,這些營養素的補充有助於改善注意力與情緒調節。 維生素與礦物質組合:不只是補一種營養素,《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18年研究指出,整體補充B群、鎂、鋅、鐵等,有助於情緒調節與降低攻擊行為。 腸道菌組成與活性 影響情緒與行為 據最新研究顯示,腸道菌與大腦間的「腸腦軸」會影響行為與情緒。2022年《Nutrients》期刊的實驗指出,透過調整腸道微生物群的飲食干預,有助於改善ADHD症狀。 薛曉晶營養師說明,腸腦軸(Gut-Brain Axis)是一個雙向溝通系統,腸道與大腦透過迷走神經、免疫系統與腸道菌群代謝物(如短鏈脂肪酸 SCFA)互相影響。 且研究指出,腸道菌的組成與活性會調節神經發炎、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血清素)合成,進而影響注意力、情緒與行為。 營養師推薦獨家菜單 每餐都能補對營養 針對ADHD的孩子,薛曉晶營養師推薦每日餐單範例,簡單、美味又營養: 早餐:糙米飯糰+歐姆蛋+香蕉+無糖豆漿。 午餐:香煎鮭魚+炒菠菜+紅藜香米蒟蒻飯。 晚餐:味噌湯(豆腐、海帶)+清炒綠花椰。 點心:優格搭堅果(核桃、杏仁)+黃金奇異果。 薛曉晶營養師表示,這些食材富含Omega-3、維生素B群、鐵、鎂與益生菌,能幫助孩子穩定神經系統,同時避免精製糖、加工品與人工色素。 …

Read More

吃得很少仍變胖?營養師:身體以為陷入「飢荒」 低代謝狀態讓人難瘦

長期熱量過低,身體會啟動「生存模式」,自動減少能量消耗,也就是為何吃得越少、瘦得越慢,甚至還會變胖。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報導 想要靠少吃減肥,一天吃不到1000大卡,但為何體重卻一點都不動,甚至還悄悄上升?薛曉晶營養師指出,這其實是身體的新陳代謝在「報復」!許多人誤以為「少吃等於會瘦」,但事實上當攝取熱量過低、缺乏足夠蛋白質與運動時,身體會透過「適應性熱生產」來降低代謝效率,反而讓減重變得更加困難。 吃太少讓身體啟動了「生存模式」 代謝效率降有這些影響 薛曉晶營養師分享,根據2016年刊登於Obesity的研究發現,著名減重節目The Biggest Loser的參賽者雖然成功大幅減重,但六年後靜息代謝率仍持續低於預期,顯示即使瘦下來,身體依然維持低代謝狀態,這就是「代謝報復」的現象。長期熱量過低,身體會啟動「生存模式」,自動減少能量消耗,也就是為何吃得越少、瘦得越慢,甚至還會變胖。 薛曉晶營養師進一步說明, 2022年刊登於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的研究指出,熱量限制所導致的能量消耗下降,不只是因為脂肪或肌肉減少,更是身體主動降低基礎代謝的結果,換言之就是吃得少,燃燒的熱量也少。她舉例,當一個人每天只吃800大卡,身體以為「進入飢荒」,就會減少甲狀腺賀爾蒙分泌、降低體溫與心跳速率,同時讓人感覺疲倦、易冷、情緒低落,進一步削弱生活品質與減重動力。 營養師教你如何重啟燃脂能力 推一日餐單助修復代謝 面對代謝報復的困境,薛曉晶營養師強調不是要暴飲暴食,首先要逐步提升熱量和蛋白質攝取,建議每週增加100至150大卡,讓身體慢慢適應並解除「飢荒警報」,同時建議每公斤體重攝取1.5公克蛋白質,以維持肌肉量,避免代謝率下降。接著要搭配阻力訓練,根據Obesity Reviews一項2021年的系統性回顧研究顯示,運動(尤其是阻力訓練)不僅能減少脂肪,還能有效保留瘦體重(體重減去體脂肪),維持代謝效率。 此外,薛曉晶營養師設計了一套可幫助修復代謝的一日餐單: 早餐:無糖豆漿+麥片+木耳露+水煮蛋 午餐:雞胸肉炒藜麥+青花椰+花生胡麻蒟蒻麵 晚餐:鹽烤鮭魚+南瓜香米蒟蒻飯+炒菠菜 點心:優格+堅果+木耳露奇異果果醬 薛曉晶營養師指出,體重增加並非是真的變胖,而是「代謝在報復你曾經對它太苛刻」,這樣的飲食組合不僅含有充足的蛋白質和好脂肪,還包含低GI碳水化合物,有助於提升代謝率,同時避免血糖大幅波動,幫助大家在兼顧健康的前提下獲得理想體態。

Read More

颱風重創工業區 市府迅速應變 全力修復保障產業運作

丹娜絲颱風帶來的強風,一度造成柳營科技工業區內不少路樹傾倒。(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市府開發柳營科工區等四大工業區也遭受衝擊,經災情盤點,路樹傾倒影響道路交通、照明設施損壞、廠商停電等問題,市府經發局迅速應變,交通和電力都恢復,將儘速完成清理及設施復原,使園區功能全面恢復。 經發局說,這次颱風帶來的強風豪大雨,對柳營科技工業區、新吉工業區、永康科技園區及樹谷園區都受重創,園區內多處設施受損。 經災情盤點,統計傾倒路樹約一千一百棵、照明設施損壞約卅二盞,部分人行步道、告示導覽牌受損;大量路樹倒塌情況最嚴重,不僅壓毀部分人行道及設施,亦導致園區多條道路阻斷,受阻道路約有一萬八千公尺。 柳科園區道路將近有七成、約七千公尺受路樹傾倒影響,其中,雙向都不通的約占四千二百多公尺,包含連接柳營交流道及柳營市區的德元埤大道,嚴重影響交通與安全。 在倒塌樹木尚未清除前,園區保全人員於路口緊急擺放三角錐並設置警示燈號,提醒用路人提前避開危險區域,確保人員與車輛行駛安全。 經發局長張婷媛表示,經動員四百二十人次和九十台車輛,調度專業人力,全力投入路樹清理及設施搶修工作,園區道路倒塌路樹已排除,受損最嚴重的柳科園區於本月十日已恢復單向通行,交通逐步恢復正常。 針對園區內廠商停電問題,服務中心協調台電公司,颱風警報解除後隔天即恢復供電,避免影響廠商正常營運,確保工業區在災後仍可穩定運作;市府申請國軍協助支援,儘速完成清理及設施復原作業,使園區功能全面恢復。 經投入人力進行路樹清理,柳營科技工業區園區道路倒塌路樹已大致排除。(記者陳佳伶攝) 經發局說,將持續強化工業區防災整備與應變能量,颱風季前加強植栽加固巡檢與修剪,建立園區與廠商、管理單位間的即時聯繫及災情通報機制,維護產業發展。

Read More

沒抽菸卻得肺癌?醫親解真相:基因突變和環境因素是關鍵!

肺癌的原因與生活習慣、環境都有關係,有些人不抽菸,卻得到肺癌,這個謎團隨著新研究而漸漸解開。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趙正瑋報導 抽菸是導致肺癌的其中一項關鍵因素,但這並非事實全貌,肺癌產生的原因與生活習慣、環境都有相當大的關係,有些人並無抽菸習慣,但卻得到肺癌,這個謎團隨著新研究的出現而漸漸解開。台北榮民總醫院的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表示,肺癌不是單純的菸癮疾病,而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生活中每一個曾經以為無關緊要的選擇。 張家銘醫師提到,病人有時會問:「張醫師,我這輩子一根菸都沒抽過,怎麼還會得肺癌?」這句話背後,是一種難以置信的無助感,也是一個科學上曾經解不開的謎。 不過,直到2025年7月,一項發表在《Nature》的全球性研究,終於為這個長年的疑惑打開一道科學的窗。原來肺癌不只是抽菸造成的,它更可能是長年累積的環境暴露、體內代謝毒素與基因交互作用的結果。這份研究在分析全球28個地區、871位非吸菸肺癌患者的基因後,竟然特別點名了台灣,還發現台灣病人身上出現了一種極為罕見的基因突變。 不是巧合而是警訊 基因早已悄悄記錄下這一切 張家銘醫師表示,台灣病人的肺癌,藏著一種全世界幾乎只有這裡出現的基因突變,研究人員將871 位「從未吸菸」的肺癌病人,進行全基因體定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結果發現,一種極其罕見的「突變簽名」 SBS22a,幾乎只出現在台灣的樣本中,佔了這類突變的近九成。 SBS22a 是一種已知與「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相關的致癌突變。這個名字,或許乍看之下很陌生,但它過去曾廣泛存在於某些傳統中藥中,包括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等成分。由於明確的腎毒性與致癌風險,台灣早在2003年就已全面禁用馬兜鈴酸相關藥材。 然而,這次研究卻首次在肺癌中發現馬兜鈴酸相關的突變訊號。這不禁讓人擔憂,難道這些毒素的影響,並沒有隨著禁用而完全終止? 不恐慌但要正視 身體仍記得那些毒素 張家銘醫師指出,這種突變的「地理集中性」,幾乎只在台灣樣本中出現,讓國際研究團隊推測,可能存在尚未完全釐清的暴露來源、歷史習慣,甚至是管制外的使用方式。 這並不是說,現在還在接觸馬兜鈴酸,但有些偏方、保養品、來路不明的草藥,可能在無意間留下長期足跡。基因不會說謊,它只是默默記錄著我們曾經接觸過的每一份風險。哪怕那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事,影響可能一直潛伏在細胞裡。 衛生單位雖然早已禁用馬兜鈴酸,張家銘醫師表示,必須持續監測是否仍有非法使用、民間流傳、黑市產品或跨境電商流入? 比二手煙更危險 空氣污染更是另一個隱形肺癌加速器 除了馬兜鈴酸突變,張家銘醫師提到,研究也揭露了另一個「隱形殺手」:空氣污染(PM2.5)。研究發現,當居住地PM2.5年均濃度超過20微克/立方公尺時,肺癌病人的突變量激增,還會導致端粒縮短、TP53突變等變化,這些,都是肺癌的分子特徵。 張家銘醫師指出,PM2.5對基因的破壞,甚至比二手菸還更明顯。這意味著,在都市生活、每天通勤的人們,即使沒抽過菸,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暴露於更高的基因風險中。 預防勝於治療 從一杯藥湯到每一次呼吸都是選擇 面對這些新發現,張家銘醫師表示,該要詢問的,不只是「為什麼會得癌症?」,更是「能怎麼預防?」 我們可以: 對偏方保持警覺,避免使用來路不明或無清楚標示的成分 留意保健品的成分來源與衛福部登錄狀況 減少暴露空污,特別是在空氣品質不佳時外出時佩戴口罩 若有肺癌家族史,可考慮早期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部檢查 張家銘醫師認為,「基因不等於命運」。但這一次,也必須承認,基因其實是一面鏡子,映照出過去的每一個選擇與環境暴露。 肺癌不只是肺內部病變 更是整個環境病徵 張家銘醫師指出,癌症不只是從外面打進來的敵人,它可能是在我們的生活裡,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結果。而我們能做的,不只是追究過去,更是從現在開始改變。

Read More

三元能源火災15人傷 立委賴瑞隆、林岱樺關切救災

立委賴瑞隆表示,高雄臨海產業園區通報三元能源公司發生火災,市府及管理局全力救災中,初步判定起火點為廠內進行鋰電池測試的化成室。(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十四日表示,高雄臨海產業園區通報三元能源公司發生火災,市府及管理局全力救災中,事故造成十五人(員工十一人,消防員四人)受傷送醫,初步判定起火點為廠內進行鋰電池測試的化成室。 賴瑞隆說,他上午趕到三元能源公司火災現場,和陳其邁市長現場掌握最新的情況,協助週邊里民解決問題。 賴瑞隆指出,由於燃燒區域為工廠半成品區,目前持續灑水外,仍需待部分材料燃燒完才能完全滅火。目前市府也設置空氣品質偵測點同步監測,確保環境影響,並已勒令停工,依法追究責任。 他表示,預估空氣品質受影響區域包括小港區、林園區、大寮區。 賴瑞隆提醒,市民朋友周邊鄉親們也注意安全,遵照市府的指揮,一切平安,盡量待在室內,緊閉門窗、減少外出,如需外出請戴好口罩。 立委林岱樺也表示,高雄目前風向為偏東北風,可能導引煙霧與異味往西南方擴散,影響鄰近區域空氣品質。 林岱樺提醒小港區及鄰近地區的市民朋友,盡量減少外出並緊閉門窗,如需外出可配戴口罩,她也會持續關注後續狀況。

Read More

小港三元能源科技爆炸起火 議員陳麗娜促請市長重視

小港三元能源科技公司爆炸起火,高雄市議員陳麗娜表示,綠能產業進市區釀災,陳其邁請出來面對。(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小港臨海工業區三元能源科技公司驚傳爆炸起火,高雄市議員陳麗娜表示,綠能產業進市區釀災,陳其邁請出來面對。 陳麗娜指出,三元能源科技公司爆炸起火,現場濃煙竄天、有害氣體外洩,整個小港瞬間陷入毒霧籠罩。綠能產業不僅鏟平大樹山頭,更入侵市區,造成科技新災害威脅,陳其邁束手無策,只會匆匆發布空污警報,叫市民「緊閉門窗、減少外出」,彷彿關起門就能擋住災害。 陳麗娜問道,面對這種等級的科技型災害,陳其邁的危機處理能力,難道就只剩「縮頭防災」這一招? 陳麗娜說,綠能產業打算進駐鳳山,設置儲能廠。當時地方民眾就指出,儲能場就是超大型電池,一旦發生火災不但難以控制,更會對環境、民眾安全產生嚴重威脅。然而當時陳其邁和市府並沒有主動喊停,直到地方民眾群起抗爭,市府才草草撤案。 陳麗娜提到,鳳山撤案了,綠能產業卻悄悄進駐小港,這間號稱全台首座超級電池工廠,運作才一年多,就爆發這樣嚴重的火災和空污危害,成為小港人的「超級風險」,這個責任,陳其邁不應該出來面對嗎? 陳麗娜批評,政府一方面放任綠能產業進市區,為長年飽受重工業危害的小港人,又增加新的環境炸彈。另一方面卻沒有更新科技型災害防範技術,連最基本的預警、應變、監管都做不到,還自稱是什麼智慧城市? 陳麗娜強調,面對火光毒煙,陳其邁不是AI市長,是「悲哀市長」。悲哀的是治理思維的落伍,悲哀的是人民只能自求多福。

Read More

公務生涯近四十年 柳營區長顏文穗十六日退休 堅守崗位到最後

柳營區長顏文穗(左一)十六日將退休,仍堅守崗位到最後,感謝義消人力協助柳營整理傾倒的路樹,搶通道路。(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柳營報導 公務生涯近四十年,柳營區長顏文穗將於十六日退休,退休前夕碰上颱風天災,柳營災情慘重,他每天帶著同仁勘災、救災,堅守崗位到最後,公所十四日為顏文穗舉辦簡單的歡送會,各里里長出席,在依依不捨中獻上祝福,顏文穗感謝公所團隊、里長、社區共同努力,讓柳營更美好。 柳營區長顏文穗(中)感謝替代役男來柳營,協助清理環境。(記者陳佳伶攝) 現年六十三歲的顏文穗於民國七十九年、九十六年和一一二年三度進入柳營公所服務,和柳營有很深的緣份,對柳營一景一物熟悉,和柳營公所同仁有革命情感,也深知每位同仁工作能力,以及該如何擺在哪一個位置能做最好的發揮;在歡送會中,他殷殷叮嚀同仁,對於工作要繼續全力以赴,也要注意身體健康,同仁們則送上可愛的顏文穗公仔紀念品,祝福永遠的柳營區長,退休後開展新生活。 柳營各里長出席區長顏文穗退休歡送會,獻花送上祝福。(記者陳佳伶攝) 柳營各里長、調解委員、社區幹部等出席歡送會,展現顏文穗的好人緣,不少人說,工作努力、充滿行動力及親和力的顏區長,讓大家難忘。 柳營公所同仁在依依不捨中歡送區長顏文穗。(記者陳佳伶攝) 顏文穗說,丹娜絲颱風在柳營造成不少災情,包括一萬九千多戶停電和通訊中斷、約三百戶房屋損壞,三百五十株路樹倒塌、一百卅條道路中斷、坍方,農業和畜牧損失大;還好,經連日的勘災、各單位協助救災,電力大致恢復,道路清理後已搶通,感謝義消、替代役男等人力進入柳營協助清理傾倒的樹木、幫忙環境復原。

Read More

為生命爭分奪秒 正覺兩會捐贈高頂救護車

照片說明:左一:新北市政府消防局局長 陳崇岳;右一: 正覺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高震國;右二 :佛教正覺同修會駐會常務理事 陸大元〉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正覺同修會與正覺教育基金會長期推廣佛法教育與生命關懷,秉持「慈悲喜捨、利樂有情」的核心理念,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於今(14)日捐贈高頂救護車一輛供新北消防局特搜大隊秀峰分隊使用,以提升緊急救護效率;本次捐贈之救護車,能有效提升緊急醫療處置能力,協助救護人員於第一時間提供完善處理,爭取寶貴的黃金救援時間,有效強化汐止區急重症病患轉運能量,縮短出勤反應時間,對於轄區居民而言,無疑是關鍵性的保障。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新北市消防局指出,秀峰分隊位於汐止區,幅員廣闊、地勢多變,居民分布密集且交通流量大,為新北市急救勤務重點區域之一。近年救護案件量持續攀升,原有車輛運用日趨吃緊。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正覺兩會本次主動捐贈先進車輛,不僅大幅提升第一線消防人員執勤效能,更協助消防局緩解救護資源調度壓力,對整體公共安全體系注入強勁動能。 正覺兩會代表於捐贈儀式中表示,「生命無價,救援分秒必爭。」盼望這輛救護車能夠協助第一線人員,在危急時刻發揮最大功能,為民眾爭取希望與安全,也希望拋磚引玉,喚起更多社會大眾對公共醫療與緊急救護的關注與投入。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新北市消防局長陳崇岳指出,新北市救護案件逐年增加,自104年至今(114)年消防局救護案件已達215萬,今年統計至5月30日已逾9萬餘件,對於緊急救護的工作來說,已成為民眾最需要政府的公共服務,其中OHCA 患者康復出院率從99年3.1%提高至113年度已達11.68%,迄今成功救回2,785條寶貴生命。陳崇岳表示,救護車輛使用之頻繁,耗損量大,更加突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重要性,政府資源有限,但民力無窮,消防局對正覺兩會的善舉深表感謝,強調這份義行將有助於全面提升本市緊急應變效能,造福無數家庭。未來將善用該救護車輛,落實「迅速、專業、守護」的急救使命,打造安居樂業的幸福城市,持續保障市民生命健康與安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