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14.5萬片受損 環部:2週清除廢光電板 嘉南水質無虞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颱風丹娜絲過境,造成南部地區嚴重災情,其中包含太陽光電設施受損,估算總數約十四點五萬片。環境部十七日指出,已針對嘉南災損光電場域進行水質檢測,符合水質標準及保護人體健康標準,短期內尚無明顯影響;已要求業者二週內清除光電板,環境部將持續監控水質土壤。 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任何非環境自然的裝置,凡走過必留痕跡;鑑於重金屬的釋放,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的作用才會發生,環境部會持續密切關注相關的長期影響,並已要求業者加速清理受損模組,以全面確保環境安全無虞。 環境部十七日重申,經勘查對於尚留在現場受損光電板,環境管理署已依受損程度,要求業者於一至二週內完成清除;屆期若未完成清除,將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裁處,最高可處新台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鍰。 此外,環境部指出,已會同地方環保局,針對嘉義、台南災損光電場域水質進行檢測,範圍涵蓋三個滯洪池與一個魚塭,就十項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進行監測。 經檢測結果顯示,有五、六項未檢出,包括鉛未檢出,銅也遠低於環境的標準,僅部分場域的錳數值因當地背景值偏高外,其他所有數值皆未超過「地面水體分類及水質標準」中「保護人體健康相關環境基準」,顯示短期內破損的光電板對水質尚無影響風險。 環境部說,矽晶型太陽光電模組材質具穩定物化性質,與製程產生或具溶出毒性之有害廢棄物不同,為一般事業廢棄物,應由業者負責清除及處理責任,已責成光電業者於一至二週內,盡可能提前完成清除,並請太陽能回收處理業者務必於一個半月完成去化,確保廢棄物妥善處理。

Read More

無共識 平埔族身分法草案關鍵條文保留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十七日審查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但朝野立委對法案中央主管機關、登記期限、修法期限等關鍵條文皆未達共識,主席召委、國民黨立委牛煦庭表示,相關條文保留,擇期再審。 憲法法庭一一一年度憲判字第十七號判決,要求行政機關保障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權,於一一四年十月二十七日前完成立法或修法,訂定包含民族認定、身分要件及登記程序等權利保障。行政院會五月十五日通過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並送請立法院審議。 會中對於法案的中央主管機關,朝野立委有不同看法。其中政院版及民進黨立委林宜瑾、賴惠員等提案,主管機關為原民會;國民黨立委鄭天財提案,行政院應設平埔原住民族群委員會,且不受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限制;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則提案,主管機關為行政院。 民進黨立委張宏陸說,平埔族的文化特徵不是消失,而是同化了後來的移民。他舉例,許多台灣人會拜的地基主,其實源自平埔族習俗,如果太放鬆是不是拜地基主的都可以變成平埔族,而平埔族的過年習俗跟漢人也差不多。他認為平埔族群的文化跟台灣許多文化都融合在一起,如何判斷是否為平埔族群的基準必須多多思考。 原民會主委曾智勇則表示,建議採用行政院版,這是最大公約數,避免疊床架屋,而平埔原住民族確實是原住民族,原民會責無旁貸;未來原民會的經費拉高是必然的,國家要盤點資源後,再由行政院協助。 另外,政院版草案中規定登記期間的限制是五年,必要時得再延長五年。林宜瑾、賴惠員版本中將登記期限訂為二十年,必要時得再延長五年。經討論後未達共識,條文保留。

Read More

未補繳喪失原籍證明 陸委會:10陸配棄台籍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大陸配偶補繳喪失原籍證明事宜,陸委會十七日表示,截至十六日為止,共有十位陸配決定放棄台灣身分,原因包括在對岸享有社會福利、財產繼承、在台配偶離世等情形,政府皆依當事人意願辦理相關程序。 陸委會例行記者會,發言人梁文傑說明,目前已繳交相關證明文件者達六五六九人,另有四二八七人透過具結、申請延期赴陸、或因長期出境已列冊管理,整體完成處理比例達八九點四%,各項數據仍持續上升中。 他指出,尚未取得聯繫或無法查找者共一二九0人,政府在未取得聯繫前,不會直接註銷其台灣身分,移民署仍將持續透過多種方式聯繫當事人,以利完成專案處理。 對於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此前批評台灣政府限期要求補繳喪失原籍證明為「違法濫權」並「與民為敵」,梁文傑回應,對岸對台灣法治制度的理解仍有待提升。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台灣採行單一身分制度,一旦具備雙重國籍且遭查獲,政府依法不得不註銷台灣身分,並無所謂執行期或追訴期問題。 梁文傑進一步說明,若陸配無法提出除籍證明,其在台灣的身分將依法面臨被註銷風險。他強調,台灣從未將陸配視為不法或犯罪對象,不存在壓迫陸配情況。

Read More

估1.8萬戶受災 慰助金隨到隨審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丹娜絲颱風重創中南部縣市,行政院公布丹娜絲風災家園復原慰助金方案,目前估計申請數量突破一萬八千戶,最高補助新台幣十萬元。國土署長吳欣修表示,慰助金申請採隨到隨審,希望民眾提供能清楚辨識屋損面積的照片,加速審查核發時程。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轉述院長卓榮泰在行政院會中表示,各項補助款項應加速核撥,務必確實到位,薇帕颱風最快今(十八)日生成,卓揆提醒各縣市事先做好安置計畫。 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舉行記者會表示,慰助金專案發放對象以行政院通過劃定為災區受災戶為主,只要民宅有實際居住事實,無論損壞的是屋頂或外牆,經地方政府勘查確認後,將可依損壞面積核發每戶五萬或十萬元的慰助金;若無居住事實,慰問金也可減半申請。 董建宏說,只需經地方政府審核災損照片通過後即可發放,並開放在地方政府公告後一年內申請。 董建宏說,如有因住宅受損導致無法居住須另行租屋的民眾,可依據「受災證明」申請三百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每戶依租賃房屋所在地不同,可領每月二千元至八千元不等,且還可再加碼一點二倍。另提供修繕貸款利息補貼、重建獎勵與稅捐減免等多項配套措施。 針對申請慰助金期限,吳欣修說,期待受理期以一年為主,但地方政府希望加快速度在今年內完成,因擔心有預算執行時程問題,再加上同步還有很多項慰助金進行,像台南是訂定八月十二日,但國土署已勸市府拉長時間;至於申請流程,目前台南市府有努力做線上申請流程,而嘉義與雲林則先以各區公所的窗口為主。

Read More

卓拒普發現金 朱諷賴不如蔡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行政院長卓榮泰以「內心交戰」回應普發現金,還指普發現金將舉債千億元,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十七日諷刺卓榮泰,是否是在告訴全民「賴清德不如蔡英文總統」。 朱立倫指出,儘管卓榮泰稱政府財政困難,但實際上超徵稅收中已有一兆四千億元遭行政院動用,尚餘四四三六億元可供運用。而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的「特別條例」授權五四五0億元上限,分三年執行,行政院今年編列二三00億元普發現金毫無困難,其餘項目可依法逐年編列特別預算。 朱立倫批評卓榮泰用話術掩飾拒發現金的決策,強調蔡英文政府時期強調「經濟果實全民共享」,如今民進黨卻在在野黨推動普發現金政策時裝窮卸責,令人質疑是否意圖拖延還稅於民。他質疑:「卓榮泰院長內心交戰什麼?是在綠友友吃飽吃滿後,還不還一小部分給人民之間交戰嗎?」 朱立倫並諷刺卓榮泰是否是在告訴全民「賴清德不如蔡英文總統」,抨擊賴政府不但無意實質還稅,反將心力放在推動「大罷免」政治鬥爭上,無視人民面臨的經濟壓力。他強調,對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衝擊已有多國採取普發現金因應,韓國與新加坡皆已跟進,唯獨台灣民進黨執政邏輯錯亂,政策自相矛盾。 朱立倫表示,國民黨推動普發現金的立場始終如一,為的是協助人民度過經濟壓力。他認為,如今已淪為「大罷免、大唬爛」,民進黨以政治手段轉移焦點,拒絕正面回應民間訴求。他呼籲選民於七月二十六日投下「不同意罷免票」,才是真正守護民主、爭取經濟正義的具體行動。

Read More

債留子孫 白:前瞻預算才是經典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民眾黨十七日針對行政院長卓榮泰嗆在野黨立委法盲通過普發現金一萬元指出,普發現金根本無需舉債,前瞻建設才是債留子孫的經典案例,「大罷免投票在即,要為大罷免煽風點火就大大方方喊出來」。 民眾黨指出,卓榮泰以歲計賸餘不足、需要再行舉債為由拒絕普發現金一萬元,甚至語帶威脅嗆聲要到立法院「好好討論如何合法合憲審查預算」、拉高分貝指責在野黨是法盲,還說希望各界發出正義的聲音讓公民決定,「請問是否為更大的民主的換句話說?民意代表的表決結果,難道不算是公民決定?」 民眾黨指出,所謂正義的聲音,就該編列在一般預算項目,而非整天像個小偷塞在特別預算,立法院否決撥補台電一千億元,也不要在特別預算裡借屍還魂。 截至去年底為止,中央政府累計賸餘為八千三百八十五億元,扣除一一四年度特別預算預計移用三千九百四十八點八億元,歲計賸餘帳上還有四千四百三十六點二億元,「超徵稅額拿來普發現金,根本無需舉債還有剩」。 民眾黨表示,前瞻基礎建設條例才是天價舉債、債留子孫的經典案例,民進黨當年憑藉國會多數、完全執政輾壓在野黨,如今前瞻建設已經和貪腐、弊案畫上等號,耗資近十二億元改建的新竹棒球場,不就是舉債而來的爛尾錢坑,審計部多次示警中央政府債台高築、多項特別預算以舉債支應,民進黨惡跡斑斑還要談財政紀律?  

Read More

告急違法?藍批李進勇不適任

  國民黨十七日召開記者會,強調中選會涉入罷免案干預,恐違反行政中立。(國民黨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一度指投票前喊「告急」恐有違法之虞,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十七日指出,這是擅自過度解釋法律,已不適任中選會主委;立委翁曉玲建議,李進勇最好不要再發表任何的言論,因為每句話都有妨害選舉罷免之虞。 翁曉玲表示,現行法規規定,只有投票前十天內就不可公布民調,而告急、搶救等則是拉台選情的宣傳,李進勇刻意把長久以來使用的術語,說成是違反選罷法,這種心態可議,且已不適任。 國政基金會副執行長凌濤批評,李進勇是把這次大罷免的告急、搶救通通列罪,這是李進勇黑手介入這次大罷免的劣跡之一而已;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指出,能不能喊告急的決定權如果是掌握在某個政權、某個人手上時,台灣就是正朝向獨裁國家、戒嚴的狀態前進。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副書記長許宇甄、國民黨立委徐欣瑩表示,選罷法規範的是選前十天不能公布民調,並未規範不能喊「搶救、告急」,但是李進勇卻提到不能喊告急,無非就是希望恐嚇在野黨立委、媒體跟人民。 趙少康表示,過去為維護中選會的中立性,常由無黨無派的人士擔任主委,以降低政黨色彩,但民進黨執政就想吃乾抹淨,每個位置都要酬庸自己人,連中選會都不放過,李進勇的黨派色彩這麼濃,根本不適合擔任主委,「知恥近乎勇,李進勇如果知恥,就應趕快自己辭職」。

Read More

中選會:告急不得挾帶民調

記者傅希∕台北報導 罷免喊告急是否涉違規,中選會先表示要個案認定,後又指出不可挾帶民調。中選會強調,罷免正反雙方或其支持者等並非不可使用「告急」或「搶救」等詞彙,但仍應遵守公職選罷法相關規定,例如不可藉由使用「告急」或「搶救」等詞彙挾帶民意調查資料;罷免投票日當天,依法則禁止各式罷免宣傳活動,或有其他競助選活動,全國二十三個選務機關仍請國人遵守公職選罷法相關規定。 首波罷免案七月二十六日投票,即日起至投票截止前不得散布、評論罷免民調。針對若喊告急或搶救是否違反散布民調規定,中選會先是發新聞稿表示,無法一概而論,這涉及具體個案的認定問題,若有檢舉案件,須依法調查處理。隨後又指出,並非不可以使用告急或搶救等詞,但不可挾帶民調。  

Read More

藍批綠與罷團奧步 反串謠言通通來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十七日召開記者會,強調民進黨與罷免團體頻出奧步,企圖操控選情。(國民黨團提供)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罷免案進入倒數階段,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十七日開記者會指控,民進黨與罷免團體頻出奧步,企圖操控選情且中選會與檢調機關「辦藍不辦綠」,呼籲國人七月二十六日踴躍投下「不同意罷免票」,以行動反制政治操作、守護民主制度。 副書記長許宇甄指出,距離罷免投票僅剩九日,反藍文宣與假消息充斥媒體與社群,甚至出現冒用國民黨名義的反串廣告車,利用「搶救國民黨」字樣誤導民眾。她強調,這些宣傳違反《選罷法》,國民黨已報警提告,但檢調至今未見作為,顯見司法不公。 許宇甄質疑,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日前表示選前十日不得喊「搶救」「告急」,違者可罰最高二百萬元。然而,相關法規僅限制選前公布民調,並未禁止選舉用語。她指出,李進勇過去競選雲林縣長時亦曾喊出「告急牌」,如今卻反對他人使用,明顯雙重標準。她批評中選會配合執政黨干預選務,「不知恥近乎李進勇」。 她並指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曾精準預言投票日與流程,中選會配合程度令人質疑是否涉入「內線交易」,破壞選舉公正性。 許宇甄指出,除反串廣告外,民進黨側翼近日散布「走路工」謠言,影射國民黨立委洪孟楷發放現金動員群眾。洪孟楷已提告澄清,新北市黨部亦發表聲明強調「絕無此事」。她批評民進黨籍議員李宇翔反過來檢舉,意圖製造混亂,混淆視聽。 她並警告民進黨可能重施奧步,包括操縱地下賭盤、散布藍白聯手刪預算的不實消息,甚至故意放大兩岸緊張情勢,以達操控選情目的。她引述去年總統大選前,國家級簡訊誤以「飛彈」警報製造恐慌,質疑是否刻意影響投票結果。 國民黨團總召徐欣瑩則表示,選前奧步將更加密集,部分錯假資訊甚至來自政府部門。她舉例,中選會應立刻查辦匿名反串宣傳車,並要求司法單位對選舉造謠行為積極偵辦,避免民主制度受侵蝕。  

Read More

罷團檢舉新竹市府 民眾黨批廉政署行政不中立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新竹雙罷空戰攻防,罷團發言人林志潔日前檢舉新竹市政府違反行政中立,並稱收到廉政署已將此案函送新竹地檢署。民眾黨團立院黨團主任陳智菡批廉政署行政不中立,還將高虹安舊聞放在最新的新聞稿專區誤導視聽。 陳智菡表示,林志潔發文說廉政署認證新竹市政府與代理市長邱臣遠「行為違反行政中立原則,廉政署會積極協助配合新竹地方檢察署之偵查作為」,林志潔說不但廉政署回函給她,確認了新竹市違反行政中立,而且還要移送地檢署查辦圖利罪。 陳智菡批評,廉政署才在四月二十三日於立法院提出「選舉罷免程序中如何落實行政中立」專題報告,第三點明示「廉政署及政風機構並無職掌行政中立事項,如遇行政中立事件,政風機構得協助調查事實」。 她指出,廉政署根本不是行政中立有無違法的認定機關,要也是人事總處或銓敘部,且應該由地方政府的政風處先進行「事實調查」後才能認定,再說這麼重要的事,廉政署怎麼可以只偷偷摸摸的回函給罷團,還不敲鑼打鼓昭告天下? 陳智菡更提到,廉政署官網新聞稿專區每一條新聞都是按照時間序排列,但現在第一條新聞卻是二0二三年九月九日「新竹市政府政風處對於市長高虹安近期爭議事件未主動進行調查一事」,試圖誤導視聽,她向廉政署確認,廉政署也表示「不知道林志潔說的內容是從何而來」,且也沒有相關新聞稿或公文。 對此,林志潔在臉書表示,收到廉政署回函就請示廉政署,並告知她身為檢舉人需要對外說明檢舉結果也獲得同意。她非公務員,密件是為了保護檢舉人,所以要求經手公務員不得揭露她個資,至於身為被保護的檢舉人本人,當然可以基於公益來說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