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影像導引疼痛治療 國際專家齊聚台中交流技術

  複合影像導引疼痛介入治療工作坊,在集思台中新烏日會議中心揭幕。(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介入性疼痛治療隨著精準醫療時代來臨,邁入科技整合新階段。台中慈濟醫院疼痛治療科、台灣疼痛醫學會與台灣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主辦「複合影像導引疼痛介入治療工作坊」,18日在集思台中新烏日會議中心揭幕,三天課程吸引海內外臨床與學術專家齊聚,聚焦複合影像技術在疼痛治療的臨床應用,推動技術實作與跨領域合作。 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陳貞吟說,國際專家經驗分享與臨床實作課程結合,推動台灣疼痛醫學朝向更高精準度與專業整合,帶給病人更安全、有效且個別化的照護,這正是精準醫療理念在疼痛治療領域的延伸發展。研討會以複合影像導引介入治療為主軸,強調X光與超音波雙影像的整合應用,透過更客觀、精準的導引,提升對脊椎、神經與肌肉骨骼疼痛病灶的診斷與處置能力。 台中慈濟醫院疼痛治療科主任唐宗詠指出,傳統依賴手感與經驗的操作方式逐漸被科技輔助取代,醫師唯有掌握新工具、深化解剖理解,安全與療效間取得最佳平衡。課程以「介入性疼痛核心議題」為主軸,涵蓋頸因性頭痛、椎板切除術後疼痛症候群、肩部肌腱損傷與深層軟組織疼痛等常見但診斷不易的問題。 美國伊利諾大學的Dr. Kenneth Candido分享最新頸椎椎間盤源性疼痛診斷與治療趨勢,花蓮慈濟醫院疼痛科主任王柏凱則從再生醫學角度,分享腰椎退化疾病的整合性治療策略。 台中慈濟醫院團隊展現本土技術深度,微創脊椎關節中心主任張建鈞與唐宗詠主任,分別從微創外科與疼痛介入觀點切入椎板切除術後疼痛處理,呈現跨專科協作的臨床價值。微創脊椎關節中心副主任謝尚霖則針對肩部旋轉肌群損傷,分享微創修補手術結合再生療法的臨床應用。 香港大學臨床副教授Dr. Stanley K.H.Lam以生物張力整合理論切入旋轉袖肌病灶,強調整體力學架構對組織功能與疼痛機轉的影響。 員榮醫院復健科主任陳冠霖與台北榮總復健部醫師林威廷分別分享深臀部疼痛症候群及上肢高階超音波應用的臨床經驗,展現影像診斷與導引技術在疑難疼痛案例中的解決能力。 美國UCLA的Dr. George Chang-Chien則聚焦透視導引操作技巧,補足醫師在精準定位與劑量控制的實務訣竅。 課程內容理論與操作兼備、臨床與科學並重,課程後續移師彰濱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展開兩天涵蓋四大核心操作模組的實作訓練,包括「雙影像導引脊椎治療」、「超音波導引脊椎治療」、「超音波導引肌肉骨骼治療」與「內視鏡脊椎手術」,學員在專業引導,操練臨床常見處置技術,強化手術精準度與操作信心。

Read More

桃園啟動小水力發電聯盟 拚再生能源多元化轉型

桃市布局小水力發電研討會禦,市長張善政與與會學者專家共同合影。(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十八日上午於市府會議室,出席「桃園市小水力發電推動聯盟交流會」。張善政表示,桃園擁有豐富埤塘資源與穩定水源,為推動小水力發電的理想場域,市府已全面啟動相關規劃,善用天然條件積極導入小水力技術,開創綠能新局。 張善政指出,桃園已停止於埤塘及公有土地上設置大規模光電設施,目前僅發電量有限的屋頂型空間尚可使用;風電拓展則受土地及海域管轄限制,近期颱風對南部地區光電設施的影響,也突顯再生能源發展多元並進的重要性。小水力發電具備穩定性高、環境衝擊低及就地供電等優勢,可有效補足綠電缺口。市府已整合水務局、經發局及農業局三大局處啟動規劃,並與產業界攜手合作,可望迅速展現實質成果。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李鴻源表示,綠能已是全球趨勢,小水力發電對桃園更具特殊意義。桃園為全台埤塘密度最高城市之一,並擁有兩條水量穩定大圳,具備發展潛力。桃園市是少數由政府主導系統性規劃小水力發電的縣市,有助企業取得綠電憑證,加速綠電推動與資源整合,推動城市綠能轉型。 環保局表示,市府已規劃於南崁溪水汴頭及四-一號、十二號攔河堰設置微水力發電設備,提升桃園再生能源使用占比。目前本市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達一千一百一十MW,包含百分之七十六太陽光電、百分之十二水力、百分之九風力,以及其他前瞻能源。市府將持續投入小水力發電研究與發展,以因應極端氣候衝擊,提升能源韌性。 環保局指出,啟動「桃園市小水力發電推動聯盟」是實現再生能源多元化的重要一步。市府整合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及各地管理處資源,結合企業力量,加速技術推廣與綠電供應,發揮桃園水資源優勢,穩健邁向淨零轉型。桃園未來將以埤塘、河川與水資源回收中心為基礎,發展具規模的小水力發電,落實永續城市願景。

Read More

教育部公布114年師鐸獎獲獎人員名單

台北市中山女中李明慈老師。(教育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十八日公布一一四年師鐸獎獲獎名單,今年計有一百六十五名候選人,共計選拔出七十二名獲獎者,其中男性二十六名、女性四十六名;校(園、院)長十七名、教師五十三名、軍護人員一名、運動教練一名;獲獎者來自幼兒園一名、國小二十七名、國中十四名、高中十五名、大專校院十一名、特殊教育學校三名及矯正學校依名。 教育部表示,為發揚尊師重道之優良傳統,選拔各教育階段優秀的教育人員,提振教師專業精神,教育部訂有「師鐸獎評選及表揚活動實施要點」,並據以辦理師鐸獎選拔事宜。 師鐸獎獲獎人員事蹟將收錄於《一一四年師鐸獎芳名錄》,彙集七十二位獲獎教育人員的教育故事,無論是盡心盡力從事教職的卓越成效,或是師生溫暖互動的點滴生命歷程,無不深受學生、家長與同事的肯定,每位獲獎者在教學或行政工作上孜孜奉獻,足堪為教育的典範。

Read More

北市圖新總館與台北音樂廳新建工程 已公告招標

公共空間透視圖(日間屋頂露台)。(台北市水利處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代辦「台北市音樂與圖書中心新建工程」,已於七月十五日刊登政府採購網公告招標,預定九月十六日下午二時開標,歡迎廠商踴躍參與投標。 水利處十八日表示,本案招標期間受工資與營建物價持續上漲影響,歷次招標屢屢流標,於一一四年終獲台北市議會同意調整總經費,由原招標金額六十七億調整至約一百零一點八億元,水利處表示經費調整將有助於因應當前營建市場物價、工資上漲及勞動力短缺的困難,以減少承攬廠商的負擔及壓力,並期許工程能順利進行。 該案完成後將使台北市大安區擁有首座結合音樂廳與圖書館的文教新地標,一千五百席中級專業音樂廳結合嶄新智慧型、數位化的市立圖書館總館。建物將朝環保節能,取得鑽石級綠建築標章及銅級智慧建築外,透過整體規劃及創意建築設計,提供城市多元文化活動設施空間,進而創造北市國際競爭優勢。

Read More

林業署致贈步道認養感謝牌 肯定在地團體長年守護山林

林業署宜蘭分署長蕭崇仁頒贈國產材紅檜感謝牌,感謝長期參與自然步道及山徑認養的各大團體及企業。(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林業署宜蘭分署十七日舉辦「步道及山徑認養感謝牌致贈儀式」,由分署長蕭崇仁頒贈國產材紅檜感謝牌,感謝長期參與自然步道及山徑認養的各大團體及企業,展現公私協力保護山林的具體成果。 此次受表揚團體包括:捷順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茶籽堂)、宜蘭縣觀光大使協進會、宜蘭縣礁溪鄉聖母山莊生態發展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山盟公益協會、財團法人宜蘭縣天主教五峰旗聖母朝聖地、臺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協會、宜蘭縣噶瑪蘭山岳協會、財團法人宜蘭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羅東社區大學)及富迪印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上述團體長年致力於步道維護、環境清潔、登山安全宣導及生態教育推廣,透過實際行動保護宜蘭豐富的自然資源,深獲肯定。 宜蘭分署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步道認養制度,廣邀各界攜手打造安全、友善的山林環境,讓自然永續、社會共好的願景逐步實現。

Read More

颱風後防止登革熱疫情 彰化環保局籲請落實巡倒清刷清除積水容器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丹娜絲颱風造成彰化縣許多區域積(淹)水,為降低病媒蚊孳生與傳染病風險,環保局協請二十六鄉鎮市公所第一時間啟動環境清理工作。縣長王惠美關心各地災後復原進度,除指示相關單位全力投入,並多次視察受災區域,於最短時間完成災後復原。 環保局說,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期,各地仍可能持續出現降雨,請民眾主動做好環境管理,徹底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落實登革熱防治「巡」、「倒」、「清」、「刷」。加強「巡視」居家內外有無積水容器;將積水「倒掉」、「容器倒置」,不讓容器積水;不要的器物予以分類「清除」,減少容器;留下的器物應徹底「刷洗」去除斑蚊蟲卵。 環保局表示,尤其位於有儲存雨水且用來澆水的菜園農場及廢棄輪胎更要特別留意,貯水桶加蓋或細網,廢輪胎要打洞排水,並於降雨過後再次巡檢,杜絕病媒蚊孳生與擴散。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近期旅遊活動史。 環保局說,災後各公所已調派人力與機具,針對街道巷弄、水溝、空地等戶外公共環境進行清理;環保局也緊急採購漂白水,供各鄉鎮市公所執行環境消毒,守護民眾生活環境品質。

Read More

新瓦屋板凳電影院20週年 親子觀影同樂促文化平權

竹縣新瓦屋板凳電影院登場 ,藝人吳東諺帶兒子共度歡樂親子時光。(竹縣府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縣新瓦屋板凳電影院歡慶二十週年系列活動,首場活動於日前登場,吸引大小朋友共襄盛舉,藝人吳東諺也帶著兒子斗宅一起參加,不僅看了五部精選動畫短片,更與現場老師玩遊戲互動,度過悠閒又歡樂的親子時光。他也力邀民眾帶孩子到新瓦屋,來一場有影像、有故事、有回憶的親子時光。 吳東諺在臉書上分享帶兒子斗宅參加活動的心情,他表示,原本擔心影片不是由孩子自己挑選,會不會看到睡著,沒想到斗宅從頭到尾都看得很認真,也笑得很開心,更是在短片結束後,高舉雙手積極與現場老師互動,參與小遊戲,而老師問了許多問題,斗宅能夠答對,「讓爸爸相當訝異」。 他說,當天現場有好多家庭和孩子們一同度過愉快的下午,也邀請民眾一起參加接下來十八日及十九日的露天場活動,不僅配備六百吋超大銀幕、舒適躺椅,還有週末限定市集、戶外劇場、音樂表演。重頭戲是電影放映後還有「超級抽抽樂」,有機會把二十週年限定的板凳木箱鼓帶回家。 文化局長朱淑敏表示,新瓦屋板凳電影院是最適合闔家大小參與的親子活動,今年呼應「文化平權」理念,十九日下午二時推出「室內口述影像特別場」,邀請視障朋友前來觀影。口述影像場透過專業講解員,以聲音敘述電影畫面,讓視障觀眾也能「看」見電影。不只視障觀眾,一般民眾也歡迎候補參與此場次,透過耳機同步聆聽電影語言以外的敘述,體驗一種全新的觀影形式,打破視覺侷限,也讓每個人都能平等享受電影之美。

Read More

澎湖城鎮韌性防空演習 模擬避難搶救情境逼真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澎湖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十八日登場,民眾至地下室進行疏散避難演練。防空演習開始前,縣長陳光復、行政院動員會報譚維宗、統裁部林季澄等人在縣府一樓會議室聽取簡報。當警報發放時,全縣一市五鄉同步配合演習,警消和民防人員立即進行車輛管制與人員避難,市區街道淨空,並實地前往各避難所視導。 陳光復分別前往縣府地下室、公車總站與澎三號港地下避難處所視導。其中澎三號港地下室近三百名遊客就地避難,澎湖縣消防局也啟動機器人進入台電馬公變電所救災演練,第一衛生所與馬公國小則模擬戰後大規模傷患搶救、急救與救濟作業,整體演練過程逼真。 陳光復表示,首次舉辦的城鎮韌性演習,除了強化全民防空整備,也驗證行政體系對於災害防救等狀況應變機制。更重要的在提醒全民要保有居安思危的觀念,透過各項演練,提升民眾憂患意識,隨時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因應各類災害的衝擊與挑戰。

Read More

守護銀髮族健康 竹縣長者免費健檢即日起開放預約

守護銀髮族健康,竹縣長者免費健檢即日起開放預約,限額一萬名。(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一一四年長者免費健康檢查即日起開放預約,限額一萬人。凡設籍新竹縣年滿五十五歲之原住民以及年滿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皆可向縣府合作的九家醫院報名參加,呼籲符合資格的長輩盡早預約、把握機會。 縣長楊文科表示,健康檢查是守護健康的重要防線,能及早發現疾病、提高治療成效,並預防重大疾病發生。縣府每年用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推動銀髮照護,讓社會的愛心持續傳遞,守護長輩的幸福生活。 社會處表示,今年的免費健檢服務期間為八月一日至九月卅日,欲參加免費健檢者,即日起可直接向配合醫院預約。健檢項目包含胸部X光、心電圖、A.F.P肝癌篩檢、子宮頸抹片、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及量腰圍等。每位長輩僅限補助一次,健保署成人健檢與縣府健檢可分開做,但檢查項目不得重複,若重複或超次,須自行負擔費用。 社會處提醒,參加健康檢查前,請務必空腹六至八小時,並攜帶身分證及健保IC卡。檢查結束後,醫院將貼心提供一份點心,關懷長者的身心健康。縣府持續推動高齡友善政策,讓銀髮族健康無憂。

Read More

麥當勞叔叔之家捐新生兒保溫箱 助早產兒穩起步

小朋友的母親親手獻花,感謝基金會與醫療團隊在生命關鍵時刻的陪伴與守護,右一為余忠仁院長,中為李昌霖董事長。(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臺大分院十八日於竹北院區舉行「重症加護型新生兒保溫箱捐贈記者會」,感謝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再次捐贈重症加護型新生兒保溫箱,以實際行動支持早產兒與重症新生兒的照護,攜手打造更安全、穩定的生命起點。 院長余忠仁表示,這不僅是一場設備捐贈,更是對「生命平等」理念的實踐。醫療照護不應止於治療,更應涵蓋家庭支持與社會共好,讓每位孩子站在相對公平的起跑點上,健康與希望才能延續。新竹臺大分院未來將持續強化婦幼與急重症醫療量能,與社會各界共同建構更具韌性與溫度的健康照護網絡。 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李昌霖表示,期盼每一位寶寶都能平安長大、健康成長,因此在得知極低體重新生兒在照護上需要更多資源挹注時,基金會決定再捐贈兩台重症加護型新生兒保溫箱,改善兒童醫療資源,這項捐贈不僅希望為兒科添助力,也是對家庭和孩子滿滿的祝福與愛。 小兒部主任傅俊閔說,此次捐贈的保溫箱具備溫溼度穩定控制、LED黃疸光照燈、床面升降與旋轉等先進功能,能在不移動寶寶的情況下進行插管與靜脈導管處置,降低失溫與感染風險,是新生兒加護治療的強力後盾。 小兒部賀紹茹醫師分享兩位曾使用保溫箱寶寶的堅韌故事。劉寶寶僅24週、770克出生,顏寶寶出生體重也僅935克,兩人都在保溫箱中度過最關鍵的初生階段。歷經插管、導管與多項密集治療,終於在醫療團隊與家屬的細心照護下茁壯成長,展現醫療與人文關懷交織出的生命奇蹟。 小朋友的母親親手獻花,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李昌霖董事長也回贈「麥麥熊」,將愛與祝福送給小朋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