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局與沖繩交換職員訓練

  基市消防局派員到日本沖繩縣東部消防本部,進行消防交流。(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為強化國際消防專業合作與交流,基市消防局與日本沖繩縣東部消防本部,在八月份再度展開「交換職員計畫」。今年由中正分隊長朱品豫,代表基隆市消防局,八月中旬前往沖繩縣東部消防本部,展開為期一個月的短期消防專業交流訓練。 朱品豫分隊長畢業於中央警察大學消防學系,自一0八年起服務於基隆市消防局,現任中正分隊分隊長,具備五年豐富的消防與救災實務經驗,並完成多項專業訓練。其中包括初級火災搶救、救生與急流救生、救援潛水及無人機操作等,擁有多張專業證照。 交流期間,與東部消防人員共同參與消防勤務及救災訓練,並且實地觀摩學習日本在火災搶救、緊急救護、防災宣導等各領域的作法。期間也會分享台灣消防在防火、防災與救援上的經驗,促進雙方知識交流,進一步提升兩地在面對災害時,應變能力與救災效率。 東部消防本部消防長仲村等人,歡迎消防局派員與東部消防本部互訪交流。希望在交流過程中,彼此對消防工作有不同角度檢視與反思,激盪出新的思維,帶動消防專業持續精進。 基市消防局長游家懿指出,從一0六年開始,基隆市消防局與沖繩東部消防本部簽訂「研修協定」以來,目前已有十位同仁有交換職員的經驗。目前基隆市也是全國唯一,持續推動基層消防國際交流的縣市,國際交流不僅有助於提升消防專業水準與拓展國際視野,對守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積極意義。

Read More

仙洞國小模擬光電板失火救災

  校園光電板的火災,消防局演練打火並提醒隊員注意事項。(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市消防局在中山區仁安街仙洞國小,辦理「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火災實兵演練」。演練模擬學校屋頂太陽能板發生火警,現場指揮調度多個消防分隊及車輛參與,總計出動十七車三十四人,藉此檢驗消防人員對光電設備火災的應變能力及校園防災整備。 仙洞國小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的RC建築,樓地板面積約二千五百平方公尺,周邊道路狹窄,災時進出動線受限。演練過程納入光電系統特性,提醒人員即使台電斷電後,太陽能板與變流器之間,仍有電力,滅火時仍需保持距離,避免因射水造成導電危險,並盡量使用乾粉或氣體藥劑處理。 演練過程中,由轄區中山分隊首先抵達,在活動中心前方布署水線,並成立指揮所,由中山分隊長高政晃擔任初期指揮官,第二大隊副大隊長溫梓強擔任總指揮官。現場同步通知光電廠商協助關閉機房電源,並針對模擬的三樓受困人員展開搜救與滅火攻擊。 支援分隊安樂分隊由教學大樓梯間進入,攜帶熱顯像儀與裝備袋執行滅火攻擊。仁愛分隊負責水霧防護,確保消防人員攻擊線的安全。七堵分隊針對教學大樓及自主樓展開人命搜索,以確認是否有學生或教師受困。 演練中包括RIT救援小組隨時待命,確保若有消防人員在火場中受困,能即時執行救援脫困。現場運用火場安全管制APP,隨時掌握進入人員動態,落實消防安全管理。仙洞國小校長江照男也在演練現場協助消防救災演練。 消防局長游家懿指出,隨著綠能建築普及,太陽光電設備火災已成為消防新課題。這次演練透過跨分隊協作與模擬,強化消防人員的救災知能,讓學校與社區更加理解光電火災的特性,提升校園安全防護層級。

Read More

議員建議提供商家低利貸款

高事故率路口仍未裝警示系統,議員施偉政建議市府全面檢討,以維護行人安全。(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隆市議員施偉政在市議會臨時動議,提出建議市府針對本市一般營業人提供商業補助或低利貸款等措施,他同時建議市府,檢討全市高事故率路口,仍未安裝無號誌警示系統的施做進度。。 施偉政指出,今年本應帶來觀光人潮的暑假商機,但卻因關稅、國內原物料價格飛漲、颱風天災等因素,尤其八月份批發豬肉價格,每公斤飆到一百一十元,青蔥每公斤更是漲到三百一十元,讓全市商家不堪成本負荷,蔥餅店等相關商家,紛紛決定「自放暑假」。 施偉政提出,市府應針對全市一般營業人,開放補助申請或低利貸款,適逢九月、十月將有兩波連假人潮,讓全市營業商家能獲得市政府補助,做好準備來讓生意回穩。 施偉政臨時動議並提出,建議市府檢討全市高事故率路口,仍未安裝無號誌警示系統的施作進度。他指出,基市西定路四十二巷口,因位處中山區與安樂區交通要道交匯處,交通頻繁並劃設行人穿越道,常發生A2車禍。 施偉政批評,自與市府交通單位辦理會勘後,決議安裝無號誌警示系統,該處至今已發生十二起A2事故,卻仍未動工。建議全市仍有許多易肇事路口,除固定追蹤管理,也應儘速導入行人安全科技設備,維護民眾通行安全。

Read More

建設執行率偏低 議長批市政欠規劃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審計部日前公布基隆市一一三年度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基隆市政府重大建設計畫執行率偏低,部分計畫低於六成,顯示推動效能不足;對此,議長童子瑋表示,這樣的結論與他的觀察完全一致,凸顯市府缺乏長遠規劃,導致經費花了卻未能真正解決問題。 童子瑋指出,監視器與感應燈的維護就是典型案例,相關經費過去由民政處負責,因缺乏專業人力,常見設備失修或閒置;後來雖轉由警察局統一管理,但近兩年市府又讓民政處重新編列預算,結果依舊沿用舊模式,造成設備無法有效列管,民眾甚至調不到監視影像;童子瑋強調,涉及公共安全的基礎設施,必須由警察局統籌管理,才能建立完整維護體系,避免陷入「每年花錢、卻年年重蹈覆轍」的惡性循環。 在文化建設部分,童子瑋指出,基隆市一一三年度雖編列四千五百六十萬元公共圖書館經費,實際執行僅二千七百三十萬元,執行率僅百分之五十九點八,我們的閱讀資源已經相對不足,議會也支持預算,但因為人力或期程延誤,進度停滯,市民無法及時享有圖書館服務,抱怨聲浪不斷。 童子瑋批評,市府許多政策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視心態,看似不斷有計畫與預算,卻缺乏長期效益,審計部更直言「部分前年度已曾指摘事項,迄今未改善」這就是對市府態度的嚴正警告。 「公共建設的價值,在於能夠長期改善市民生活,而不是一次性的煙火工程」童子瑋希望市府能承擔責任,從根本思考長期治理的方向,並指出若政策只是一再補洞,不僅浪費經費,更會消耗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基隆需要的是一個有前瞻性、能讓資源發揮最大效益的政府。

Read More

家扶邀祖父母出門回味過往

基隆家扶中心籌辦祖父母節活動,帶領隔代教養的祖父母們參觀台灣戲劇館,看歌仔戲及布袋戲的展覽,回味熟悉的過往回憶。(基隆家扶中心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慶祝一年一度祖父母節,基隆家扶中心瑞芳服務處日前帶領隔代教養的祖父母們參觀台灣戲劇館,看歌仔戲及布袋戲展覽,回味熟悉過往回憶。在金樽餐廳享用午餐後,再到香草菲菲看室內植物園,悠閒享用下午茶,希望提供家扶中心扶助的祖父母們,也可以放鬆體驗暑期時光,慢遊一夏。 基隆家扶中心瑞芳服務處目前扶助的隔代教養家庭占比近二成多,亦即弱勢家庭的兒少們,是由年邁的祖父母們來擔任孩子們日常的生活及照顧的重責大任,這些祖父母們大多伴隨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困擾,常常需要就醫,因此照顧自己之餘還要照顧年輕氣盛的孩子們,相當辛勞。   基隆家扶中心籌辦祖父母節活動,帶領隔代教養的祖父母們,在香草菲菲看室內植物園,悠閒享用下午茶,慢遊一夏。(基隆家扶中心提供) 基隆家扶中心表示,這次的活動源起,是因為社工在日常活動中看見祖父母們多是追著孩子們跑,無法輕鬆參與活動,加上長期照顧上的長期辛勞,因此特別想為這些長輩們規劃活動,並安排偏遠地區的交通接送,以增加出門的意願;看著爺奶彼此交流互動,喝著簡單的下午茶,令人辛慰。 來自貢寮的阿滿阿嬤表示,因為患有風濕性關節炎多年,行動緩慢,因此不太敢出門,已經有近十八年未曾坐大車出去玩,這次還好有家扶的悉心安排行程,加上社工一直鼓勵和就近接送,她這次出門除了看到外面的風光,也認識了很多同齡朋友,有共同的背景及說話對象,真的非常開心和感動!

Read More

先僱後訓青艦計畫 2千職缺待加入

  青年就業旗艦計畫工作崗位「做中學」的訓練模式,幫助青年快速累積經驗,成為職場生力軍。圖為職場導師(右)指導參訓青年阿明(左)設定機台參數。(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為協助青年縮短學用落差、穩健就業,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積極推動「青年就業旗艦計畫」,鼓勵企業以「先僱用、再培訓」的方式,聘用十五至二十九歲青年,讓他們在實際工作崗位中「做中學」,迅速累積職場經驗,成為企業生力軍。北分署近三年來,平均每年有六百多家企業申請,提供逾六千個職缺;截至今年七月底,青艦計畫仍有超過二千個薪資三萬五千元以上的職缺等待青年加入。 「青年就業旗艦計畫」核心在於「邊做邊學」,企業先行錄用,青年隨即進入工作現場接受導師制培訓。企業每錄訓一名青年,前三個月可獲得每人每月一萬二千元補助;若薪資達三萬四千元以上,補助期限可延長至六個月,最高補助金額達五萬四千元,協助企業降低人力訓練成本。青年在職場導師一對一指導下,透過實務操作學習職場技能,工作內容與實際職務緊密結合,有效縮短學用落差,在真實情境中快速成長。 以大學主修機械工程的阿明(化名)為例,在學期間就已取得機械加工乙級技術士證照,立志投入機械產業。畢業後在親友的建議下參加北分署「青年就業旗艦計畫」,順利進入專精於精密鈑金機械加工的岡豐股份有限公司任職。雖具專業理論知識,但實務經驗不足,透過導師一對一指導,阿明將所學落實到實務,從技術視圖、板金組裝,到配電盤安裝測試,逐步掌握完整生產製程。 六個月訓練期滿後,阿明順利留任,並在首次獨立處理客戶機台異常時,憑藉先前隨導師出差累積的經驗,成功完成損耗品更換、異常排除與停機檢修,展現高度責任感與問題解決能力,贏得公司與主管的高度肯定。岡豐公司主管表示,青艦計畫的「先僱後訓」模式,不僅加速新人融入工作、縮短適應期,也有效節省企業訓練成本與提升留才率,公司將持續活用該計畫,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Read More

績優宗教團體 桃園10家獲獎

  桃園十宮廟齊放光芒,宗教公益獲全國最高肯定仁海宮奪「公益深耕獎」。(民政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內政部二十二日於屏東藝術館舉辦「全國宗教團體表揚大會」,全國一百六十六家績優宗教團體獲獎,其中桃園就有十家脫穎而出,表現亮眼。桃園市政府表示,桃園市獲獎宗教團體長期深耕社區公益,從關懷弱勢、環保減碳到教育文化,都是桃園城市和諧與進步的重要推手。 桃園龍德宮締造十五年連莊紀錄。(民政局提供) 桃園今年的獲獎名單可說星光熠熠,中壢仁海宮不僅連續十二年獲獎,更榮獲行政院「公益深耕獎」,成為全國宗教公益的標竿之一;龍德宮締造十五年連莊紀錄,壽山巖觀音寺也累積十一年獲獎,展現桃園宗教長期投入的深厚底蘊。值得一提的是,景福宮、三元宮與誠聖宮首次入榜,讓桃園宗教公益版圖展現新世代力量。 新入榜的宮廟特色鮮明:景福宮將信仰與青年議題結合,資助學校足球隊赴日比賽、舉辦成年禮與月老聯誼,傳統文化在這裡有了年輕面貌;三元宮則推廣「以米代金」、「電子禮炮」、「紙錢集中清運」,讓環保成為信仰日常;誠聖宮深耕社區,以行動圖書館、課輔據點及協助清寒家庭的實績,展現公益廣度與深度。 市府民政局指出,為支持宗教團體在公益路上走得更穩健,特別修訂宗教團體活動補助要點,讓公益服務範圍愈廣、影響愈大的團體能獲得更多資源;並推動攜手宗教團體推動公益暨關懷弱勢計畫,鼓勵廟會活動結合公益,例如遶境送平安粥、義剪服務、食享冰箱及冬令送暖等。以實際行動共同響應社會政策,讓宗教從信仰實踐轉化為城市力量,點亮桃園每個角落。 民政局強調,「公益不是少數人的壯舉,而是眾人點滴累積的光芒。」宗教公益的光圈正在擴大,市府更將持續與宮廟攜手,讓信仰與善行一同綻放,照亮桃園。

Read More

竹市港北社區時間銀行 農村換工互助

  新竹市政府推動「時間銀行」計畫,打造社區互助共好新典範。(新竹市政府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港北社區居民用一張小小的「茴香券」串起鄰里情誼,更翻轉社區生活的日常。新竹市政府推動的「時間銀行」計畫,讓居民用一小時的付出,換取另一小時的幫助,這幫助也許是一頓溫暖的家常菜、一次農務上的幫忙,或是一堂用心的手作課,這種現代版「農村換工」的互助模式,讓人情味在社區間流動,愛心不停運轉。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時間銀行是現代版「農村換工」的服務交換機制,居民只要付出一小時的服務、專長或物品,就能獲得對等的回饋,達成互惠的社區連結。港北社區是新竹市首個爭取到中央經費辦理的時間銀行,核心在於「互助共好」,由居民提供服務的時數,以會員制記錄並轉換為可兌換服務或物品的「茴香券」,從日常照顧、農務協助到技能分享,都能透過互換讓彼此的生活更便利、更貼心。 新竹市政府推動「時間銀行」計畫,打造社區互助共好新典範。(圖由新竹市政府提供) 港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黃進治表示,在港北社區中,這份互助精神處處可見,金蓮阿嬤原本獨自在菜園忙碌,如今透過時間銀行邀請鄰居月雲與寶定阿嬤幫忙,不但送上茴香券,還多送了新鮮蔬菜致謝。隔天,兩位阿嬤又用茴香券換回金蓮阿嬤的青菜,互動間笑聲不斷,情感也更深厚。這張小小的票券,重啟了農村的互助精神,也帶來陪伴、健康促進與自然療癒,讓居民在交流中重溫舊日溫情。 社會處指出,港北社區時間銀行整合關懷據點與農村再生等資源,注入生活、生產、生態元素,達到健康促進、延緩失能與療癒的效果,每月第一個週六的「會員活動日」,則成為居民固定交流與媒合需求的重要時刻,截至今年八月中旬已交換四百七十張茴香券(一張=一個小時服務)成果豐碩。

Read More

新竹家扶頒獎助學金 395生受惠

  高一及大一的同學以及助學人,手持電子蠟燭緩緩走向舞台,希望透過溫暖的燭光展開夢想、照亮未來。(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各級學校即將開學,新竹家扶中心廿二日在新竹縣政府大禮堂舉辦「拾光的孩子二0二五年獎助學金頒獎典禮」,頒發二百零一名高中、一百九十四名大專學生六千、二萬五千元的獎助學金。 會中,高一及大一的同學以及助學人,手持電子蠟燭緩緩走向舞台,希望透過溫暖的燭光展開夢想、照亮未來,場面溫馨感人。 縣府社會處副處長湯紹堂感謝家扶中心及長期關注社會公益的善心人士與企業,持續提供經濟及精神上的支持,協助弱勢學子無後顧之憂地努力向學,他強調縣府將持續推動各項社會福利與教育政策,打造更健全的社會安全網,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安心成長、發揮潛能。 新竹家扶中心張如萱主任感謝友達光電董事長彭双浪、新竹市國際蘭馨交流協會、陳雲如基金會、新竹家扶委員及社會各界支持,讓孩子安心求學、家長不必為了註冊費到處借錢。她說,家扶中心也發放國小、國中階段及持續進修家長獎助學金,誠摯邀請社會大眾透過捐款,成為困境中家庭背後的重要力量。 開學後升上高三的劉同學表示,因家庭經濟遭逢困難加入家扶中心,除了申請獎學金還學到口語表達、如何撰寫自傳履歷等學校沒教的課程,她立志有能力時一定會回饋家扶中心。 即將到國立大學就讀的阮同學指出,有了這筆獎學金,媽媽就不需要這麼辛苦,以後也可降低打工時間,更專心在課業上,未來會像很多大學的哥哥姊姊般,陪伴、鼓舞家扶中心的孩子,讓大家也能和她一樣,朝夢想前進。

Read More

英國美食大賞 冬山翠玉綠茶獲三星

代理縣長林茂盛前往得獎茶農家貼紅榜。(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宜蘭好茶再度站上國際舞台!被譽為「美食界奧斯卡」的英國美食大賞,今年評鑑結果出爐,冬山鄉茶農李訓德以「冬山翠玉綠茶」榮獲最高榮譽三星獎,「冬山金萱綠茶」也奪得二星獎,雙料得獎的佳績為宜蘭茶產業再添光彩。代理縣長林茂盛二十二親赴李家祝賀並頒贈獎牌,肯定其多年來對製茶產業的用心與堅持。 林茂盛表示,李訓德長年深耕茶產業,他所創立的「綠野仙蹤」品牌,以自然農法打造純淨茶品,不僅體現宜蘭土地的風土特色,更獲得國際專業評審青睞。這份榮耀不只是個人成就,更展現宜蘭精緻農業的實力。縣府將持續透過資源輔導、品牌推廣與產地行銷,協助優質農產登上國際舞台。 四十八歲歲的李訓德,為製茶第三代傳人,投身茶業近三十年,目前經營茶園約一點九公頃,其中一點一公頃通過有機驗證,。他專注於綠茶研發,強調茶葉品質與在地風味,並以「讓社會大眾喝到純淨茶品」為理念。此次榮獲英國美食大賞二星與三星殊榮,不僅突顯宜蘭茶的品質,更讓世界看見冬山好茶的魅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