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業者分散關稅風險找商機 桃園國際商機媒合大會今登場

  經發局協助業者分散關稅風險找商機,桃園國際商機媒合大會登場。(經發局提供) 經發局協助業者分散關稅風險找商機,桃園國際商機媒合大會登場。(經發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為協助業者因應美國加徵關稅所帶來的出口挑戰,進行市場分散、提升貿易韌性,二十五日於桃園會展中心舉辦「二0二五桃園國際商機媒合大會」,邀請多家重量級國際買主來台,與國內業者洽談媒合,致力將MIT(Made in Taoyuan)產品大步推向國際市場。 經發局說明,本次商機媒合會特邀請來自加拿大、日本、韓國、澳洲及中東等十二國、十七家來自非美地區的買主前來桃園採購,並有多家重量級國際買主來台,包括全球知名IT通路商TD SYNNEX、澳洲ICT領導業者PIONEER COMPUTERS、馬來西亞前五大集團企業成功集團旗下餐飲事業Berjaya Roasters以及南韓前三大連鎖通路商Korea Seven等。 大會現場同時展示國內二十四家優質企業產品,包括桃園在地企業微邦科技的霧化治療系統、勁芯電池的便攜式行動電源組及黑松的新口味氣泡飲品等,吸引眾多國內外業者洽詢。 經發局表示,桃園市工業產值達新台幣四兆元,為全台第一大工業城,本次活動報名洽談供應商約一百四十家,安排與國外買主進行超過二百場次洽談,其中桃園參加業者約占八成,包括台達電、大同公司、凌華科技、黑松、臺灣菸酒、明基三豐等業者。 除了幫助國內業者尋求國際商機,「二0二五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二十五日也同步於會展中心展開為期三天活動,展會主題為「專注AI與永續 掌握契機與未來」,是全國首創結合AI技術導入與永續轉型的國際商機媒合平台,設置八大展區並規劃論壇、媒合會、國際參訪及新創發表等多元活動。桃園市政府同步設立「桃園館」,攜手工業會、商業會及企業聯合會集中展示優質產品與技術,並提供參展補助方案,協助企業提升能見度與國際競爭力。展會規模達近二百攤位、逾一百家企業參展、涵蓋六國,預計吸引五萬人次及一千位國際交流人次,並創造二十億元產值,成為桃園推動國際合作與永續發展的重要平台。

Read More

宜蘭縣國高中唯一拿下師鐸獎蘇海師黃玉鏢罹病仍貢獻教學

  黃玉鏢老師從賴總統手中拿下師鐸獎殊榮。(蘇澳海事學校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蘇澳海事黃玉鏢老師榮獲一一四年度師鐸獎,是宜蘭縣國高中唯一獲此殊榮的教師。任教二十七年來,她以愛心與專業陪伴無數學生,啟發孩子找到自我價值,並帶領學生參加各項技能檢定及競賽,屢創佳績。 黃玉鏢曾於一0九年榮獲教育部杏壇芬芳獎,並在一一二年獲頒「全國技藝教育行政人員績優人員」。她不僅專注教學,更投入行政工作,積極推動國際教育與技職發展,爭取經費改善校園設施,營造友善安全的學習環境。令人動容的是,她去年診斷出骨髓疾病,卻堅持等學生完成備審資料才入院治療,展現將學生放在首位的教育情懷。多年來,她傾聽陪伴學生,鼓勵挑戰自我,幫助孩子從低谷走向成功。 校長陳志威表示,師鐸獎象徵教育專業的最高肯定,黃老師以愛為舟、以智為帆,是學生心中最敬重的良師,也是教育的典範。

Read More

2025湖口中秋晚會 10月4日星光卡司嗨翻夜空

  湖口鄉中秋晚會,頭獎為巴黎雙人來回機票,超吸睛。(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最大中秋節晚會活動十月四日下午四點到晚上十點,於湖口鄉王爺壟停三停四停車場登場,湖口鄉公所表示,六小時不間斷的舞台表演以及璀璨煙火秀,還有豐富的抽獎活動,頭獎為歐洲巴黎經濟艙雙人來回機票,再度掀起最嗨高潮,陪伴大家共度佳節。 而由於目前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造成光復鄉的嚴重災情,湖口鄉長吳淑君廿五日在中秋晚會記者會宣布個人捐出月薪十萬元,投入光復鄉的賑災及復舊。吳淑君表示,同島一命、當我們在歡度中秋之餘,也沒有忘記光復鄉的民眾,因此、在晚會現場將設置樂捐箱,歡迎鄉親一起來做公益,光復鄉民重建家園的漫漫長路,需要全民同心協助,因此自己也盡棉薄之力,藉此拋磚引玉,邀請各界伸出援手幫助光復鄉民重建家園。 湖口鄉鼓勵年輕人創作,今年邀請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獨立樂團,例如南西肯恩樂團,讓湖口中秋晚會更多元。(記者彭新茹攝) 吳淑君說,此次卡司星光熠熠,邀請到小朋友最喜愛的鯊魚寶寶帶來親子同樂舞台;客家金曲歌王謝宇威、人氣歌手陳忻玥、王ADEN、彭柏邑將輪番獻唱;國民啦啦隊女神李雅英帶來熱舞串燒;還有icyball冰球樂團、TRASH,以及國民天王盧廣仲壓軸登場,帶來最強音樂饗宴,讓湖口夜空充滿歌聲與歡笑。 除了舞台上的精采表演之外,也力邀民眾一起捐發票集愛心,民眾只要在活動當天憑發票換摸彩券,以今年九、十月紙本發票五張,就可兌換一張摸彩券,每人每次限兌一張,限量一萬張,募得發票將全數捐贈給公益慈善團體。 今年獎項豐富,除了機票,還有電動機車、六十五吋電視、手機等超過百項好禮,讓民眾一邊做公益、一邊抽大獎。 現場規劃有闖關活動可兌換此次活動限量版鯊魚寶寶鑰匙圈,還有超過四十五攤的美食市集,邀請大家攜家帶眷一起來湖口享受美食、聆聽音樂、參加公益、體驗遊戲,共度最溫馨的中秋佳節。

Read More

馬太鞍堰塞湖災害因應 蘇俊賓呼籲中央統一支持族人返鄉救災復原

馬太鞍堰塞湖災害因應,蘇俊賓呼籲中央統一支持族人返鄉救災復原。(蘇俊賓辦公室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針對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堰塞湖溢流災害,當地受災嚴重,行政院院會二十五日討論因應措施。聽取內政部、農業部「花蓮縣馬太堰塞湖災害應處情形」報告,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於會中提出三點建議,包括同步監測壩體周邊地質、鼓勵支持在都會區就業的族人返鄉參與復原,以及推動災區長者至都會區依親安置,並呼籲中央制定一致性政策,與地方攜手推動災後重建及後續防災工作。 蘇俊賓表示,特殊的地質條件在地震、豪雨後崩塌形成堰塞湖,此次災區是高風險好發區域。農業部的報告顯示,目前僅止於監測堰塞湖水位、壩體本身,欠缺周邊地區地質的監測,蘇俊賓呼籲將壩體周邊地質亦須納入監測,包含再次崩塌潛勢推估,這個監測資訊對於救災與災後復原的安全很重要,後續堰塞湖決定採取的措施也需要這些數據。 另外,災區高齡化嚴重,青壯世代多在西部就業。蘇俊賓建議中央與地方合作推動計畫。災區的復原,有必要由最了解在地需求的族人參與,然而,許多在都會區工作的族人,雖有意願,急著返鄉參與復原工作,卻礙於現有工作與收入,無法返鄉。蘇俊賓呼籲災後復原計劃應該納入鼓勵並補助在都會區工作的災民家屬返鄉投入復原工作,發揮在地情感與熟悉度的優勢,並與專業團隊併行,提升效率。 目前桃園市政府已規劃針對「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害提供急難救助,凡設籍桃園的原住民族人,若本人或其三等親屬之家戶為受災戶,因災害衝擊導致工作、生活受影響,將先提供每戶生活扶助金一萬元,協助族人度過難關。蘇俊賓也呼籲中央可以制定統一的急難救助計畫,給予有意想返鄉協助救災或家園復原的族人經濟上的支持。 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感謝各縣市政府在災害發生的時皆主動提供救災救難、人員等協助。

Read More

彰化送愛花蓮 暖心相助災區

彰化縣政府匯集物資暖心送愛到花蓮災區。(彰化縣政府提供)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當地居民生活面臨嚴峻挑戰,彰化縣長王惠美指示社會處協助匯集物資以援助花蓮,彰化縣實物銀行幸福小舖二十五日提供一百箱物資,結合嘉里大榮物流公司的物流專業以公益專案配送至災區,期盼能在第一時間讓受災民眾獲得生活所需。 這批物資由縣府統籌裝箱後送往花蓮,協助受災居民解決生活燃眉之急,內容涵蓋乾糧、罐頭、調理包、奶粉、尿布、營養品、洗沐用品、生理及衛生用品以及毛毯等生活必需品,總價值超過新台幣七十一萬元。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花蓮堰塞湖溢流災情牽動全台民心,縣府秉持「同島一命」精神,持續關注後續災情,並適時動員志工人力、物資提供協助,希望匯集彰化縣的正能量,鼓舞災區民眾生活早日回歸正軌。

Read More

遭「假郭正亮」發文批流氓 趙少康:寫一個我告一個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至,資深媒體人趙少康,面對有人冒用名嘴郭正亮名義,在Threads網路社群批評他是「政治流氓」,二十五日前往台北市警中山分局提告,強調經查這次黨主席選舉有十多家公關公司介入,這些公關公司利用百隻電話、電腦,假冒各種不同帳號與名義,造謠生事,「寫一個,我告一個」,目前警方已依妨害名譽罪嫌受理,展開偵查。 趙少康說,報案提告想查出背後是誰以假帳號冒名發文攻擊,整件事有兩種可能,一、是民進黨來亂,二、是黨內人士互鬥,他不希望是黨內互鬥,而國民黨的選舉,民進黨別來插花;「我不是候選人,卻遭受那麼多攻擊」,希望這些公關公司不要再搞事,「你們寫一個我告一個」。 另,針對行政院長卓榮泰到花蓮勘災時與立委傅崐萁爆爭吵,趙少康提到,發生災情中央地方都有責任,但這個時候應全力救災,此時究責沒意義,在媒體鏡頭前大吵更是不堪。 事件曝光後,郭正亮陸續在政論節目上澄清,自己沒有臉書或Threads帳號,被冒名是無妄之災,經向刑事警察局檢舉,該帳號及相關新聞都已下架。

Read More

串聯台灣設計展在彰化 縣府輔導農遊品牌推出特色農遊行程

串聯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縣府輔導農遊品牌,推出特色農遊行程,歡迎大家一起來遊玩。(彰化縣政府提供)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彰化縣政府推動的「二0二五農村旅遊風土提案所」休閒農業輔導計畫,二十五在縣府中庭展示成果,縣長王惠美頒發金、銀、銅牌及優選獎,她表示,縣府結合農業、文化、旅遊,打造屬於彰化的農遊品牌,今年與中央一起輔導五組獲獎團隊,推出十一條農遊行程,串聯旅行業與二0二五台灣設計展,上架至擁有六十萬會員的東南旅行社,遊程結合即將登場的二0二五台灣設計展,讓到訪彰化的朋友,不只看展覽,還能走入田野,感受彰化獨特的風土民情。 王惠美表示,這次表揚五組團隊以創新思維深化「從產地到體驗」的服務設計,將「農業力」轉為「旅遊力」,推出的十一條農遊產品化與上架旅遊通路,以「內容升級、通路連結、數位導流」打造可持續、可擴充、可複製的體系,讓「農業力、旅遊力、學習力」成為彰化風土的代名詞。 王惠美指出,這次計畫共辦理八場次,二十四小時培力課程,有一百位業者一起共學,吸引十七組團隊、近一百家業者參與遊程競賽,最後有五條特色路線脫穎而出。 榮獲金獎的「田間旅遊RPG|百大青農的邀請函」,展現青農創新與在地田野的深度結合;銀獎「農業1+1:土地共學 × 綠色共創」,呈現農業共學與環境永續的價值。銅獎「巡田計畫-田尾的循環美學旅」,把循環農業與地方美學巧妙串聯;優選的「斗苑微醺採果小旅行」與「食在風土,學在沿海:彰化海線風味教室」,則以輕旅行和文化風味展現農村體驗的多元樣貌。  

Read More

樺加沙肆虐花蓮 宜蘭消防無人機深入災區空投物資

  宜蘭縣消防局救災人員啟動無人機傳回白色屋頂上,有受困民眾揮手求援,急需飲用水與基本民生物資,迅速決定由具備約二公斤載重能力的無人機分批運送飲用水至現場。(宜蘭縣消防局提供) 宜蘭縣消防局挺進光復鄉馬太鞍溪下游地區救援任務,啟動無人機空拍影像回傳於前方砂石廠白色屋頂上,有受困民眾揮手求援。(宜蘭縣消防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強颱「樺加沙」挾帶豪大雨侵襲東部地區,宜蘭縣消防局全力支援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下游地區救援任務。救災人員二十四日啟動無人機深入災區空投物資。 消防局指出,二十四日上午八時許救災人員接獲指令全員整備出發前往花蓮縣光復鄉佛祖街三三六巷。在前往現場途中遭遇湍急河水阻隔,道路已被洪水淹沒,無法以車輛接近災點,救災人員冒險下車勘查,嘗試以徒步方式接近,但由於受地形及水勢影響,徒步接近也存在高度危險,因此同步出動空拍無人機展開高空搜索。 上午九時許無人機空拍影像回傳於前方砂石廠白色屋頂上,有受困民眾揮手求援。受困者表示,急需飲用水與基本民生物資。經確認需求後,救災人員迅速決定由具備約二公斤載重能力的無人機分批運送飲用水至現場。整體物資運送分兩次完成,確保每位受困者皆能獲得基本補給,以維持體力並穩定情緒。此舉在等待後續人員進入前,為受困者提供了關鍵支援,也降低了脫水及體力衰竭風險。後續由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直昇機協助吊掛受困民眾離開,共計救出七名民眾。 二十五日上午八時,消防局持續派遣第二梯次十五名救災人員再度出發,接力支援前線,持續支援花蓮災區搜救任務。  

Read More

元健天籟列車前進宜蘭校園 打造學童聽力守護網

  宜蘭縣政府在宜蘭國中視聽教室舉辦「元健天籟列車—聽見未來,宜蘭縣校園聽力關懷健診活動」啟動儀式。(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二十五日在縣立宜蘭國中視聽教室舉辦「元健天籟列車-聽見未來:宜蘭縣校園聽力關懷健診活動」啟動儀式,此次活動由宜蘭縣家長會長協會主辦,與元勛國際集團-元健大和直販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提供校園公益聽力檢測,造福本縣學子。活動當日由林茂盛代理縣長、元勛國際集團董事長吳志賢等人共同出席,共同見證這場公益與教育的溫馨活動。 此次活動日前已開放縣內所屬各級學校申請,由「元健天籟列車」專業團隊前進校園,針對十二至十八歲學生提供免費聽力檢測與個別化專業諮詢,落實「早期發現、早期介入」的健康理念。 林茂盛表示,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學生長時間接觸耳機、音樂與環境噪音,恐導致聽力逐漸受損,進而影響學習表現、人際互動,甚至心理健康。此次縣府與元健助聽器攜手合作推動公益行動走入校園,協助學生掌握自身聽力狀況,更期盼藉此傳遞正確的聽力保健知識,提升學生自我對聽力健康的重視,保障他們的「聲」命權,讓每位學生都能在無障礙的聲音世界中成長茁壯。 此次公益活動首站將於宜蘭國中熱鬧展開,現場由元健天籟列車專業聽力團隊提供完整的聽力篩檢及一對一諮詢,幫助學生認識自身聽力狀況並培養保健意識。

Read More

大甲區農會舉辦芋頭採收體驗 青農許倍崙帶領社區年長者走入田間

大甲青農許倍崙為長輩解說芋頭種植要領。(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大甲區農會二十四日於江南田區舉辦芋頭採收體驗活動,邀請在地青農許倍崙擔任講師,並帶領社區年長者親身走入田間,學習芋頭知識並實際體驗採收的樂趣。活動不僅增進大家對在地農產的了解,也讓年長者重新連結故鄉土地,感受農民耕作的辛勞。 農會總幹事黃瑞祥表示,許倍崙講師長年投入大甲地區芋頭種植,具有豐富專業的實務經驗。他向社區年長者介紹,大甲地區擁有深厚肥沃的壤土,富含有機質且排水良好,具備適度保水性,為栽培優質芋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正因如此,大甲芋頭不僅香氣濃郁、口感鬆軟細緻,更成為地方特色產業,深受消費者青睞。 活動當天主要體驗的品種為「檳榔心芋」,栽種期自國曆十一月至翌年二 月,需八至十個月才能成熟採收。許倍崙也親自示範挑選芋頭的技巧,指出若觀察到植株葉片與芋梗較矮小,通常代表養分已集中於地下的母芋,能長出飽滿碩大的芋頭。社區年長者在他的指導下,不僅收穫滿滿,更對家鄉農作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黃總幹事表示,農會推動照顧服務長輩,特別重視透過農事體驗讓社區年長者走進農田,藉由實際操作過程學習在地農作知識,增進對農業的理解與故鄉土地的認同感。這樣的活動同時也凸顯農會對在地青農的支持,期望持續與更多青農合作,共同推廣大甲優質農產品,打造農業與文化傳承的良性循環。 在完成芋頭採收體驗後,社區年長者一行人也回到農會七樓的稻米產業文化館,進一步認識水稻生長過程,並由指導員導覽傳統農村文化。透過參觀,大家更加了解大甲稻米產業的發展與農業價值,並共同響應支持在地農業,推動食農教育向下扎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