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特搜隊前進花蓮 救出11人

  台中特搜人員已救出受困的十一位民眾,正在搜救佛祖街的失聯民眾下落。(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導致光復鄉多處災情。台中市長盧秀燕第一時間指示消防局全力支援,特搜人員二十四日下午整裝後,晚間抵達花蓮投入救災,救出受困的十一位民眾。 消防局動員十三輛消防車、三十五名特搜人員、一名醫師、兩隻搜救犬及三架無人機,並攜帶水域救援、繩索與醫療器材等裝備,跋涉四百三十三公里抵達光復糖廠前進指揮所,接受花蓮縣消防局簡報與任務指派。   台中市特搜隊跨縣馳援花蓮,一夜沒闔眼馬不停蹄,直接投入救災。(記者陳金龍翻攝) 截至二十五日上午,台中特搜人員已受派九件任務,截至中午協助脫困十一人,另接觸三名民眾提供飲水及糧食並給予關懷及心理支持。目前正於佛祖街協助尋找失聯民眾,並配合大型機具清除淤泥,以利搜救行動持續進行。 此外,建設局已整備設備、人力,並致電花蓮縣政府關切救災需求;環保局、水利局、衛生局亦已完成整備待命。盧秀燕感謝特搜隊員投入救災,叮囑注意災區情勢,確保自身安全,平安完成任務。  

Read More

假日再生市集 濃濃異國風

永華環河星鑽商圈發展協會推廣「浪漫花語、永續再生市集」活動。 (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永華環河星鑽商圈發展協會聯合丸市集、安平區建平里,二十七日及二十八日將在建平公園舉辦「浪漫花語、永續再生市集」活動,並邀請新住民團體共襄盛舉,帶來多場精彩表演,讓大家體驗豐富多元的異國文化與風情。 建平里長傅建峰表示,永華環河星鑽商圈發展協會從第一屆就與建平里合作,攤商數量年逐年增加,今年第三屆有近八十個攤位報名,主打再生市集,還包含各式美食、新品銷售與愛心義賣,安平康家福田和永華社區復健中心等致力照顧精神病友的機構也設攤參與,展現社會共融精神。 這次市集邀請新住民鳳之韻旗袍會的旗袍走秀、越南鳳越舞團、建平里與永華復健中心的非洲鼓、日本舞踊班的日本舞及個人的爵士鼓、電吉他等演出,為市集增添熱鬧氣氛與藝術風采。 永華環河星鑽商圈發展協會姜勝凱指出,商圈倡導環保生活及資源循環再利用,提升大眾對廢棄物再利用的認識,也參與台南市無菸商圈推動計畫,讓遊客在商圈內購物、逛街、品嘗美食時不受二手菸影響,打造全台最幸福的商圈。

Read More

下營地方創生三案通過政院審核

下營地方創生三案通過行政院審核。 (經發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台南市下營區公所攜手地方創生團隊提出的「下營區地方創生計畫」廿四日通過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審查,總經費一千六百一十萬元,獲經濟部、文化部及內政部國土署等中央補助一千兩百五十萬元,未來將朝農業升級、文藝復興、生態永續三軸並進。 經發局指出,這項計畫涵蓋四大面向,包括「健康食農見學SDGs永續社區觀光基地」、「A贏文藝復興及文創加值」、「下營國小北側生態步道改善」及「武承恩公園西側湖畔步道改善」,展現產業、文化與環境的多元結合。 下營有白鵝、文旦、蠶桑、黑豆及台南十六號越光米等「農產五寶」,近年更發展香草療癒與有機農業。「健康食農見學計畫」以一畝田香草莊園為核心,推動食農教育、遊程體驗與特色商品,並結合校園合作,打造六級產業示範基地;「A贏文藝復興計畫」由透南風文化創意公司執行,串聯在地文學、工藝與宗教文化,辦理小旅行、文藝嘉年華及文創品開發,重現「台灣工藝之父」顏水龍等藝術家的文化能量。 上述環境改善計畫,以下營市中心的武承恩公園為主題,打造文化生態綠廊,由區公所推動,營造友善休憩與生態水岸,將吸引逾兩萬人次造訪。不僅回應高齡化與人口外移挑戰,也為青年返鄉與產業轉型創造契機。

Read More

高醫大與韓國漢陽大學深化交流 共拓智慧醫療與跨領域合作契機

韓國漢陽大學李基晶校長率團隊一行四人,專程拜會高雄醫學大學余明隆校長,雙方就智慧醫療、運動醫學及跨領域研究等合作方向。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持續推動國際化發展,積極拓展跨國研究、師生交流與雙聯學制;韓國漢陽大學李基晶校長率領國際長金翰成及團隊一行四人,在教育部李冠穎秘書陪同下,專程拜會高雄醫學大學余明隆校長,並與各學院主管進行座談交流;雙方就智慧醫療、運動醫學及跨領域研究等合作方向深入探討,為未來國際合作奠定新基礎。 漢陽大學創立於1939年,以理工科聞名,是韓國頂尖私立綜合大學之一。其附屬醫院更是韓國醫療研究與臨床治療的重要重鎮,在醫學研究、教育及臨床治療方面享有盛譽。 余明隆校長致詞指出,高醫大今年成立「生醫人工智慧研究學院」及「運動醫學與健康促進研究中心」,呼應全球醫療與健康發展趨勢,與漢陽大學在理工醫學結合上的優勢相互呼應,未來雙方在智慧醫療、運動醫學及跨領域研究領域的合作潛力可期。 李基晶校長亦介紹漢陽大學於安山市設有特色ERICA校區,專注於產學合作與跨領域創新,並在《THE 大學影響力排名》SDG 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中榮獲全球第一;該校目前已與全球725所大學建立合作關係,其中包括臺灣35所院校,每年吸引超過1.8萬名國際學生參與課程及交換計畫,展現高度的國際化能量。 會中,雙方並就教育部TEEP計畫、國科會IIPP等國際人才資源運動等議題交換意見,醫學院與生命科學院亦分享與國際頂尖學府合作經驗及專班發展方向。李基晶校長強調,返韓後將推動醫學院直接對接,深化未來合作。 此次交流進一步深化高醫大與漢陽大學的互信與合作基礎,展現雙方在智慧醫療、產學合作與跨領域研究上的高度契合,雙方均期待持續攜手推動國際合作,共創醫學與健康發展的新局。

Read More

環保節能 南區第一火化場啟用

  南區第一火化場改建工程落成,採用先進設施,環保又節能,提供民眾高品質治喪空間。(民政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南區第一火化場改建工程二十五日舉行落成典禮,由民政局長姜淋煌主持並表示,火化場採用先進設施,環保又節能,提供民眾高品質治喪空間。 南區第一火化場自民國七十七年啟用,因缺乏空氣汙染防制設備,民國一百年停用,由第二火化場承擔台南市約六成多的火化業務。然隨人口高齡化,火化需求逐年攀升,南區火化量能出現供需失衡。 市府於一一0年至一一四年,投入總經費二點九億元,並獲內政部補助一點0八億元,推動第一火化場拆除重建工程。此次改建採用大尺寸天然氣爐具與先進新式空汙防制系統,不僅兼顧環保與節能,更提供市民莊重、安全且高品質的治喪空間。 姜淋煌指出,第一火化場啟用,確保第二火化場歲修期間,市民火化需求不受影響,展現「人性化服務、節能永續」的核心理念。

Read More

警追匪開10餘槍 歹徒棄車逃逸

中壢警方到新竹查案,追緝嫌犯時開了十餘槍並搜出改造槍械。(中壢警方提供) 記者丘安∕中壢報導 中壢警方二十五日越區到新竹辦案,攔截過程中,開了十餘槍,歹徒乘隙逃逸,警方在車上搜到一把改造槍械和毒品,隨後警方在新竹市東區高峰路與青峰路附近一民宅逮捕同案的兩名男子,也同樣搜出兩把改造槍械和毒品,全案現由中壢警方調查中。 中壢警方表示,二十五日上午八時五十二分中壢警方人員在偵辦檢察官指揮案件,前往新竹市辦案,在新竹市東區高峰路與青峰路口,發現涉案嫌犯開著車在馬路上,辦案員警上前攔截準備逮人,未料車內嫌犯不但不停車,還開車衝撞,並趁隙逃逸。 中壢警分局副分局長高海源指出,該分局偵辦檢察官指揮案件,二十五日上午越區到新竹市查案,在新竹市東區高峰路與青峰路口攔截犯嫌過程中犯嫌駕車衝撞警方,警方持手槍擊發十餘發,犯嫌棄車逃離,現場查獲一把改造槍械和毒品,沒有人員受傷。 警方表示,警方大批員警和保大霹靂小組稍後在十時三十五分許,持搜索票再到新竹市東區高峰路與青峰路附近一民宅,在一民宅內查獲其他嫌犯何姓與李姓男子,現場並再查獲兩把改造手槍和毒品若干。

Read More

職安聯繫會報 企業分享經驗

勞工局與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南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舉辦業務聯繫會報。(勞工局提供)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勞工局與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南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二十五日舉辦共同業務聯繫會報,邀請工業區服務中心、廠商協進會代表及四十一家安衛家族核心企業參與,期藉此交流平台凝聚共識,讓職業安全衛生業務順利推動。 這項會報在經濟部官田產業園區服務中心產業行銷中心舉行,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每季定期舉辦業務聯繫會報,並邀請相關單位齊聚,交流平台凝聚共識。 職業安全衛生署長林毓堂表示,會議上除討論相關職安議題外,亦請東陽實業廠、奇美實業分享其對於交通安全降災經驗。

Read More

智農聯盟入圍天下雜誌卓越獎

台中市農業局「一粒大豆,播種台中智農新未來」創新理念,入圍《天下雜誌》「城市治理卓越獎」經濟成長組。(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農業局推動「大豆ESG永續智農聯盟」為核心,打造兼具國產糧食安全、環境永續與農村照護的智慧農業新模式,以「一粒大豆,播種台中智農新未來」的創新理念,入圍二0二五年《天下雜誌》「城市治理卓越獎」經濟成長組。 農業局指出,台中首創以跨域整合方式推動智慧農業,結合公部門政策引導、學研單位技術支持與民間企業的生產、加工、品牌與通路能量,建立「產官學研智」協力治理模式,從田間耕作、智慧管理、加工加值到市場通路,形成完整的農業價值鏈。 「大豆ESG永續智農聯盟」推動引導農民以契作制度穩定收益,導入碳盤查與產銷履歷驗證,回應ESG與綠色供應鏈需求,發展智慧派工平台、無人機影像監測及智慧手表穿戴裝置,提升農產業管理效率與農民勞動安全,讓傳統農業更加現代化,具備複製與推廣價值,並逐步擴展至水稻、菇類、文心蘭等在地特色作物。

Read More

傳承中秋民俗 東東博餅同樂

  推廣「中秋博餅」活動,文化局吸引餐飲業者推廣,希望能將民俗傳承,代代相傳。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賞月,其實你知道早年的人,在中秋節有「中秋博餅」活動嗎?復振傳統民俗,東東餐飲企業和文化局攜手,即日起於「府城食府」推出創新版活動,希望能將民俗傳承,代代相傳。 文史專家鄭道聰表示,中秋博餅近年來在中國大陸廈門、台灣金門都相當盛行,然其實相關最早擁有相關資料,卻是清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五年)蔣毓英修的《臺灣府志》卷之六《歲時》曰:「(中秋)是夜,士子遞為燕飲賞月,制大面餅一塊,中以紅朱塗一『元』字,用骰子擲以奪之,有秋闈奪元之想」,並有中秋餅、擲四紅、取秋闈奪元等記載,且指多漳泉之人流寓於台者;在連橫成書於一九一八年的《臺灣通史》中,也有相關記載。 東東餐飲負責人李日東表示,東東致力推廣台灣飲食文化,包括狀元粿、擔仔麵、牛肉湯等,都以擔子方式送至食客桌上,他也希望能推廣酒家菜,而中秋傳統習俗,以往有博餅活動,然近年來式微,他希望和吃月餅等活動相結合,讓傳統民俗能夠代代相傳。 文化局副局長林韋旭解釋「中秋博餅」活動由來,指當時來台者為解悶而發明擲骰子活動,其實純粹是排列組合。古蹟可以保存,然軟性的民俗活動得仰賴推廣,才能傳承。 傳統中秋博餅活動,一桌十人,經改良,改四人方式,仍有秀才、舉人、榜眼、探花和狀元等項目,即日起只要預訂東東包廂,即可同樂,並備有獎品。鄭道聰表示,中秋博餅在兩岸都屬非遺或無形文化資產,希望結合小吃產業,將傳統民俗發揚光大。

Read More

騎車雙載擦撞油罐車 母死女傷

陳姓油罐車司機昨日行經西屯區文心路三段時,與張姓女子騎乘的機車發生碰撞,導致後座張女母親傷重不治。(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十五日中午發生機車與油罐車擦撞的交通事故,張姓女子騎機車載吳姓母親,因不明原因與同向的油罐車發聲碰撞,二人被撞倒地,其中吳女傷勢嚴重,救護車到場時,吳女已無生命跡象,送醫急救後,仍宣告不治,陳姓油罐車司機辯稱,當時直行,有感覺車身碰撞後才下車察看,警方將調閱監視器釐清案發經過,查明是否涉嫌過失致死罪。 台中市第六警分局交通分隊昨日中午十二時許獲報,西屯區文心路三段有機車與油罐車的交通事故,經查當時三十六歲陳姓男子駕駛油罐車沿文心路三段外側車道行駛,與騎機車的二十九歲張姓女子載五十八歲吳姓母親,同方向行駛。 油罐車較偏內側,而張女機車則偏外側,兩車因不明原因發生碰撞後倒地,陳男查覺有撞到異物後停車察看,張女與吳女都受傷,其中吳女傷勢嚴重,救護車到場時,已無生命跡象,送醫急救後仍不治。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市中山路與建功地下道路口,二十四日夜間發生死亡車禍,兩名大學學生騎乘機車雙載,與國光客運發生碰撞,兩人傷勢嚴重送醫不治,事故原因正由警方調查釐清中。 苗栗分局指出,兩名死者目前皆就讀聯合大學光電系二年級,客運車則是收班準備返回,車上僅有駕駛一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