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馳援花蓮 Day11 全力復原攜手挺花蓮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消防局自10 月4 日起支援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歷時11 日,消防與義消同仁不畏辛勞、全力投入復原行動,協助光復商工校園清淤、環境整復及校園道路整理等任務,已於昨(14 )日完成階段性任務。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對災區的關心不會停歇,後續仍將依中央與地方需求,持續提供必要支援,共同協助花蓮早日恢復家園,展現同島一命「新北挺花蓮」的團結精神。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新北市消防局提到,本次新北市消防局支援重點在花蓮縣光復商工校園復原作業,協助地下室、操場及主要排水溝清除泥沙,並完成校長辦公大樓前廣場、行政大樓、圖書館及視聽大樓中庭等區域清洗,讓校園逐步恢復整潔面貌。此外針對教職員宿舍、學生宿舍與周邊道路,也進行環境整理與排水溝暢通作業,協助校園恢復正常運作。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新北市消防局指出,此次支援任務共動員消防人員59 名、義消22 名、替代役1 名,累計人次達246 人次,出勤水箱車7 輛、後勤車26 輛,展現新北消防救災行動力與絕佳韌性。期間歷經連日高溫與泥濘環境,所有人員仍秉持同島一命,全力挺花蓮協助災區復原工作。 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消防局強調,新北消防局持續配合消防署調派各縣市搜救隊支援馬太鞍溪人道搜救任務,新北市特種搜救隊將於19 日至21 日期間,出動4 車10 …

Read More

海大許泰文校長榮膺有庠科技講座殊榮 推動海洋永續工程獲肯定

海大許泰文校長(右2)榮膺「有庠科技講座」。(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第23屆有庠科技獎於10月13日舉辦頒獎典禮,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許泰文校長暨河海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推動「與海共生」理念,設立海洋工程科技中心於海洋大數據整合、海洋能源開發、海洋能測試場建置及河海災害預警系統建立等成果卓著,榮獲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第23屆「有庠科技講座」(綠色科技)殊榮,肯定他在海洋永續工程及綠色科技推展上的卓越貢獻。 「有庠科技獎」自2002年設立以來,是國內科技領域的重要獎項,旨在表彰在科技研發、創新與應用等領域具傑出成就的學者與研究者。本屆「有庠科技講座」得主包括:清華大學材料系賴志煌清華講座教授(奈米科技)、臺灣大學電子所陳良基教授(資通訊科技)、中央大學光電系孫慶成講座教授(光電科技)、陽明交大藥理所邱士華講座教授(生技醫藥),以及海洋大學河工系許泰文講座教授(綠色科技)。 許泰文校長專注於近岸水動力學、波浪與潮流模擬、海岸開發與保育及海洋能源應用等領域,推動「從海洋工程到永續願景」的實踐。他強調,現代海洋工程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生態共榮的實踐。近年來,他推動「近自然工法」(Natural Based Solution, NBS)理念,以自然協同的工程模式,發展出兼顧安全、景觀、生態與親水功能的海岸治理新思維。他所開發的風浪模式「WWMⅢ」和「ATOM」,已廣泛應用於北海(德國)、波羅的海(波蘭)、威尼斯海岸(意大利)及臺灣環島海岸,預報成果深獲國際肯定。 在產學部分,許校長設立海洋工程科技中心開發海洋能源、離岸風電關鍵技術、河海災害預警系統,國科會與產學或相關部會補助總金額高達7.2億元,此外,產學合作計畫共計540件,總金額為4.39億元,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另,智慧化海洋能測試場透過蒐集水文及地質數據,進行離岸風電、潮汐及波浪發電技術驗證,推動海洋再生能源的本地化與商轉化發展。尤其在浮式風機研究,帶領團隊開發出「無網格法電腦模擬模式」,能在不同海況下精確預測平台動態,以打造更安全、高效且能適應臺灣海域條件的浮式風機系統。 在教學與學術貢獻方面,許校長發表國際高影響力期刊論文超過140篇、指導國內外碩博士生逾200人,培育出無數國內海洋領域傑出人才。出版之《近岸水動力學》、《海岸工程》及《永續的鑽石海岸》等專書,已為國內外海岸海洋工程設計教學與實務工作的重要參考書籍。許校長不僅連續五年入選工程領域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曾獲科技部三次傑出獎研究獎及113年度特約研究人員傑出獎、經濟部全國水利傑出貢獻獎-大禹獎(2016)、中華民國力學學會「孫方鐸教授力學獎章」(2020)、112年度教育部師鐸獎及中國工程師學會會士(2024),深獲產官學界高度肯定。

Read More

達飛集團收購英國鐵路物流公司Freightliner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達飛集團收購英國鐵路物流公司“Freightliner”,達飛集團宣佈收購英國鐵路物流營商Freightliner UK Intermodal Logistics(Freightliner)旗下多式聯運部門,成為英國鐵路物流的關鍵參與者。 Freightliner是英國最大的海運多式聯運物流營商,通過火車將貨櫃從主要港口運輸到內陸場站,該公司還擁有約500輛電動卡車,以補充其火車營運。此次收購包括其鐵路和公路運輸、內陸堆場以及Freightliner品牌。Freightliner集團旗下的其他公司,包括Heavy Haul、鹿特丹鐵路貨運和波蘭/德國的Freightliner,將繼續保持現有所有權。 達飛集團表示,此次收購突顯達飛集團在歐洲建立可持續和有競爭力的運輸產品的雄心,通過收購Freightliner,達飛集團重申其支持從公路到鐵路的模式轉變的承諾,這是全球供應鏈脫碳的基石。 該交易預計明(2026)年初完成,但須經監管部門批准。收購完成後,Freightliner仍將繼續專注於其多使用者和多客戶的策略保持獨立運營,並受益達飛集團在全球物流和航運領域的支持和覆蓋。 達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Rodolphe Saade表示,收購領先的鐵路貨運營商Freightliner,加強了達飛集團在英國的多式聯運業務,英國是達飛集團的策略市場,使其能夠更有效地連接海運、鐵路和公路,為客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擴大低碳運輸選擇的具體一步,既支持其需求也支持全球貿易的脫碳。” Freightliner集團首席執行長Tim Shoveller表示,此次交易象徵著多式聯運和重載運輸翻開新篇章,使雙方能夠在各自股權下專注於各自不同的市場,多式聯運業務將成為達飛集團旗下的獨立業務,並有機會與其他達飛子公司合作。 達飛集團在英國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在海運、物流和陸路服務領域擁有近7200名員工。其中達飛旗下航運代理公司在英國擁有286名員工,經營28條航線,將英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連接起來,去(2024)年達飛集團在英國共運送約80.2萬TEU。在多式聯運方面,達飛集團通過其子公司CCIS在今(2025)年一至七月期間通過鐵路和公路運輸了20萬TEU。 CEVA Logistics達飛集團的子公司則在英國103個地點擁有6768名員工。CEVA Logistics在英國擁有71.8萬平方米的倉儲能力,年空運量為33800噸,海運量為69400TEU,提供一站式端到端解決方案,鞏固達飛集團作為英國和整個歐洲領先物流公司的地位。

Read More

中共交部發布對美船收取特別港務費實施細則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交通運輸部昨(十四)日啟動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同時在當日凌晨官網發佈實施細則,落實該項對美船舶特別港務費的具體安排。 該辦法實施細則共十條,主要包括制定依據、收取範圍、收取標準、收取主體、繳費航次、繳費要求、資訊核實、違規處理、動態調整、解釋部門和施行時間等內容,進一步明確由中國建造的船舶、僅進入中國船廠修理的空載船舶,以及其他經認定予以豁免的船舶免予繳納的具體規定。辦法還對於船方或其代理人,在船舶預抵中國港口前,向海事管理機構通報資訊等提出具體要求,明訂收取範圍、標準和起訖時間等將視情動態調整。 前述《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全文如下: 第一條 為落實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公告要求,根據《國際海運條例》等法規,維護我國航運業發展利益,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從事國際海上運輸、靠泊中國港口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船舶,船方或其代理人應當繳納船舶特別港務費: (一)美國的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擁有船舶所有權的船舶; (二)美國的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運營的船舶; (三)美國的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直接或間接持有25%及以上股權(表決權、董事會席位)的企業、其他組織擁有或運營的船舶; (四)懸掛美國旗的船舶; (五)在美國建造的船舶。 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中由中國建造的船舶免於繳納。僅進入中國船廠修理的空載船舶,以及其他經認定予以豁免的船舶免予繳納。 第三條 船舶特別港務費的具體收取標準如下(不足一淨噸的按1淨噸計): (一)自2025年10月14日起靠泊中國港口的,按每淨噸400元人民幣計收; (二)自2026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國港口的,按每淨噸640元人民幣計收; (三)自2027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國港口的,按每淨噸880元人民幣計收; (四)自2028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國港口的,按每淨噸1120元人民幣計收。 同一艘船舶,一年內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不超過5個航次。每年4月17日為年度計費週期起始日。 第四條 船舶特別港務費由船舶掛靠港口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負責收取,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管理、使用。 第五條 船舶在同一航次掛靠多個中國港口的,僅在首個掛靠港繳納船舶特別港務費。一年內掛靠中國港口超過五個航次的船舶,前五個航次需繳納船舶特別港務費,憑前五個航次的繳費資訊後續航次不再收取費用。 第六條 船方或其代理人應在船舶預計抵達中國港口七日前(航程不足七日的,在駛離上一口岸時),如實向港口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通報船舶的建造國、懸掛國旗、所有人、經營人、租賃情況、本航次擬掛靠港口等資訊,並繳納船舶特別港務費。 第七條 港口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對所有預抵港船舶情況進行核實,發現涉嫌瞞報、漏報第六條所列船舶資訊的,應當責成船方或其代理人補報資訊。 第八條 違反本辦法,未按規定繳清船舶特別港務費的船舶,海事管理機構不得為其辦理進出口岸手續。 船方或其代理人逃避繳納船舶特別港務費的,對於已經駛離中國港口的船舶,下次掛靠中國港口前應當補齊欠繳的費用。 第九條 船舶特別港務費收取範圍、標準和起訖時間等將視情動態調整。 第十條 本辦法由交通運輸部負責解釋,自發佈之日起施行。 中共交部說明指出,2025年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佈對中國海事、物流及造船業301調查措施,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對中國公司擁有或運營的船舶、中國造船舶、中國籍船舶加收港口服務費。此舉嚴重違背了世貿組織規則和中美海運協定,對中美間海運貿易造成嚴重破壞。根據中方《國際海運條例》,經國務院批准,交通運輸部發佈《公告》,決定於同年10月14日起對涉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這是維護中國產業和企業合法權益和國際航運公平競爭環境的正當舉措,該辦法是落實《公告》的具體安排。

Read More

中共交部啟動涉美船舶航運造船及相關產業影響調查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交通運輸部針對涉美船舶啟動航運業、造船業及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發展利益受影響情況調查。 中共交部發布公告稱,為保障中國大陸航運業、造船業及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發展利益,依據其《中國家安全法》《反外國制裁法》及實施規定、《國際海運條例》等法律法規, 該部會同工業和資訊化部等部門對大陸航運業、造船業和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發展利益受美301調查影響或可能影響情況,相關企業、組織或個人是否存在實施、協助、支持美國在航運業、造船業及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對我國採取歧視性限制措施的行為,及其他相關事項開展調查。後續根據調查情況適時提出相應措施。 據稱,調查期間,歡迎相關企業、協會、個人及相關方提供線索、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

Read More

AirAsia 榮獲 2025 世界旅遊大獎雙料獎項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AirAsia 榮獲 2025 世界旅遊大獎「亞洲最佳低成本航空」及「亞洲最佳低成本航空機艙服務」雙料獎項。(附圖由AirAsia提供) 亞洲低成本航空品牌AirAsia 於香港舉行的2025 世界旅遊大獎(World Travel Awards Asia & Oceania 2025) 頒獎典禮中,第13度榮獲「亞洲最佳低成本航空」(Asia’s Leading Low-Cost Airline),並連續第九年獲得「亞洲最佳低成本航空機艙服務」(Asia’s Leading Low-Cost Airline Cabin Crew),顯示AirAsia品牌深受亞洲地區旅客信賴與支持。 AirAsia表示,該公司自創立以來運送超過十億名旅客,橫跨亞洲、澳洲超過 130 個航點,並持續以創新服務重新定義低成本飛行體驗,也正計劃拓展至中東與中亞等新興市場航線,朝成為全球領先的低成本航空目標邁進。 該公司透過數位科技不斷優化旅客體驗,旗下 AirAsia MOVE App 一站式平台,讓旅客可輕鬆訂票、管理行程、進行自助報到。全新推出的 Auto Visa Check 自動簽證檢查功能,更進一步簡化出國流程。隨著航線擴張與更個人化的機上體驗,AirAsia 以「讓旅行更簡單、更聰明、更便利」為宗旨,持續引領低成本旅遊新風潮。 AirAsia 航空集團執行長 Bo Lingam 表示,這份榮耀屬於來自 58 個國家 21,000 多名 Allstars(全體員工)及所有旅客。許多旅客自從AirAsia創立初期就並肩同行,共同創造的不僅是一家航空公司,更是一場讓每個人都能享受飛行自由的運動。隨著我們拓展航網、邁向全球化低成本航空目標,這份『包容、創新與關懷』的精神將持續定義 AirAsia。 AirAsia…

Read More

桃機美食嘉年華登場 金饗獎票選開跑邀旅客共襄盛舉

2025桃園國際機場美食嘉年華活動開跑,活動期間吃美食享優惠,消費加碼贈好禮!(左起誠盟公司經理林啟聖、新東陽公司副總經理梁誌賢、采盟公司董事長古素琴、機場公司董事長楊偉甫、機場公司總經理范孝倫、桃園國際機場產業發展協會常務理事詹成吉、昇恆昌公司總經理江建廷、臺灣菸酒公司羅秋英主任)。(機場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機場公司14日於第二航廈舉辦「2025桃園國際機場美食嘉年華活動記者會」,正式宣布年度「金饗獎」票選活動熱烈展開。即日起至2025年12月15日邀請旅客透過Google Maps留下評論與評分,從近80家餐飲與伴手禮品牌中,選出心目中最喜愛的機場美食。活動期間,機場餐廳更推出多項專屬優惠;此外活動開跑加碼贈,只要在機場伴手禮商店消費滿300元,即可獲得精美伴手禮乙份,數量有限贈完為止,誠摯邀請旅客來桃園機場享受這場「食尚」旅程。 機場公司董事長楊偉甫表示,桃園機場作為臺灣的國際門面,一直致力於將臺味美食推向世界。今年特別打造象徵機場最高榮譽的「金饗獎」,並結合國際常用的Google Maps平台設計評比活動,讓全球旅客都能看見桃園機場多元且豐富的「食」力。 現場活動以創意開場秀揭開序幕,5位舞者手持鹹酥雞、拉麵、雞蛋糕、鳳梨酥、珍奶等機場人氣美食熱舞,為活動炒熱氣氛,啦啦隊人氣女神壯壯也擔任活動大使,與現場旅客熱情互動、分享私房美食推薦。機場公司董事長楊偉甫更換上「金饗獎」專屬廚師圍裙,化身星級廚師帶領大家一起踏上桃園機場的「食尚」旅程,10間機場餐飲與伴手禮品牌設攤展示及提供試吃巡禮,展現機場獨有的特色美食與伴手禮魅力。 隨著國際航空旅運熱絡,桃園機場整體客運量上揚,2025年1月至9月累計旅客量已達3,522萬人次,較去(2024)年同期成長5.24%。機場公司未來仍將積極優化餐飲與服務體驗,讓桃園機場成為旅程中最溫暖的起點與終點。

Read More

啤酒/梅酒/沙瓦都是酒 基隆關提醒入境超量攜帶未申報恐受罰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民眾常誤以為包裝標示為「低酒精」或「調酒」等飲品不屬於「酒類」,所以越來越多旅客返國時會攜帶啤酒、梅酒、沙瓦等含酒精飲料入境,導致超量攜帶未申報遭海關查獲後裁處。依據菸酒管理法第4條規定,含酒精成分以容量計算超過0.5%的飲料屬於「酒類」,民眾在攜帶含酒精成分飲料入境前,應先確認酒精濃度、免稅及限量規定,避免超量攜帶未依規定申報受罰。 基隆關進一步說明,依入境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報驗稅放辦法第11條第1項規定,入境旅客年滿18歲始得攜帶酒類產品,自用免稅數量為1.5公升(不限瓶數),可直接走「綠線檯」免向海關申報;如攜帶超過免稅數量,入境時應走「紅線檯」向海關主動申報。於酒類5公升(不限瓶數,但攜帶未開放進口大陸地區酒類限量1公升)限量內,扣除前開免稅酒數量,可向海關申請補稅放行;超過限量者應檢附酒類進口業許可執照,依法向海關申報進口,或就超過部分辦理退運或以書面聲明放棄。 基隆關提醒,旅客攜帶超過免稅數量酒類未向海關申報者,依據菸酒管理法第45條第4項及「菸酒查緝及檢舉案件處理作業要點」第45點第1項第3款規定,超量部分由海關沒入,且酒精成分超過10%者,每公升處新臺幣(下同)2,000元罰鍰;酒精成分10%以下者,每公升處500元罰鍰,旅客不可不慎。 基隆關呼籲,旅客如對攜帶或申報規定有疑問,請於入境時至紅線檯洽詢海關人員,誠實申報,安心通關,開心回家。如需瞭解更多旅客通關資訊,可至財政部關務署網站(https://web.customs.gov.tw→首頁→旅客通關)查詢。

Read More

臺北國稅局: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規定適用範圍不含商標授權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外之營利事業(下稱外國營利事業)因商標授權國內營利事業使用所取得之報酬,不適用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規定計算所得額。 該局說明,依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規定,外國營利事業在我國境內經營國際運輸、承包營建工程、提供技術服務或出租機器設備等業務,其成本費用分攤計算困難者,經申請財政部核准或由財政部核定,國際運輸業務按其在我國境內之營業收入10%,其餘業務按15%核計營利事業所得額。又依「外國營利事業申請適用所得稅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規定計算所得額案件審查原則」第6點規定,提供營業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事業名稱、品牌名稱、設計或模型、計畫、秘密方法、營業秘密,或有關工業、商業或科學經驗之資訊或專門知識、各種特許權利、行銷網路、客戶資料及其他具有財產價值之權利,供他人使用所收取之報酬屬權利金,無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規定之適用。 該局舉例說明,在臺無固定營業場所及營業代理人之外國營利事業A公司依約提供國內營利事業甲公司旅館經營管理及行銷等服務所收取之報酬,申請適用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規定計算所得額,惟經查核發現,A公司除提供前述服務外,甲公司亦有權使用A公司之品牌作為商業名稱及使用其相應之商標,雙方未約定計費方式,另查A公司於境外向其他旅館業主收取商標授權金係按每月經營旅館收入之0.5%計算,爰核准A公司所收取之報酬應先行扣除商標授權費部分,始可適用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規定計算所得額;至商標授權費屬權利金收入範圍,應依規定之扣繳率扣繳稅款。 該局呼籲,外國營利事業申請適用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規定計算所得額時,請先行審視合約內容,如服務內容涉及授權使用無形資產部分,應自合約中劃分屬權利金性質之收入,不得適用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規定計算所得額。

Read More

促參業務年度考核 新北及臺南勇奪特優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114年度促參業務考核成績出爐!新北及臺南勇奪直轄市組特優殊榮!財政部規劃於115年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招商大會公開表揚,以鼓勵各地方政府持續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及提供優質服務,屆時歡迎各界觀禮共襄盛舉! 財政部表示,為督促各地方政府推動促參業務、強化履約管理效能及積極引進民間企業投資公共建設,財政部每年就22個地方政府在促參行政作為、招商成績及履約管理等方面進行業務考核。114年度考核結果,共有10個地方政府獲得優等以上佳績,其中直轄市政府組的新北市及臺南市政府表現傑出,連續兩年獲得特優肯定,臺北市、桃園市、臺中市及高雄市政府亦表現不俗獲得優等;此外,縣(市)政府組的彰化縣、嘉義縣、新竹市及嘉義市政府均為首度獲得該組優等的肯定。 財政部進一步說明,114年度考核作業自4月中開始,經歷6個多月各地方政府自評、委員書面審查、考核會議等嚴謹程序始完成考核作業。考核委員亦認為縣(市)政府組今年有4個縣(市)政府獲得優等,顯示縣(市)政府對促參業務重視程度逐年提高,財政部透過持續性業務考核精進地方政府推動促參業務已逐步落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