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節連假通關不打烊 臺北關公布便民措施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表示,為維持114年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連續假期期間(114年10月24日至26日)入出境旅客及進出口貨物通關順暢,該關秉持為民服務精神,採取下列措施: 24小時通關服務:旅客行李由稽查組或松山分關辦理;快遞及機放貨物由快遞機放組、竹圍分關或松山分關辦理。 一般進、出口(含保稅)貨物通關案件,每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由快遞機放組快遞一、二課、松山分關業務課及竹圍分關業務一課、儀檢課辦理,視同正常辦公時間,無須事先申請,並免依海關徵收規費規則規定徵收特別驗貨費及特別監視費。 業務二組新竹業務課酌派人員加班處理通關業務, 松山分關郵務課配合郵局作業時間派員值勤。 連續假期前一天(114年10月23日)上班時間投單之一般進出口通關案件,除特殊案件外,各通關單位將處理至完畢為止,該關已協請相關業者配合辦理。 該關進一步表示,連續假期期間,各通關單位均設有處理緊急業務及聯繫之單一窗口,歡迎民眾多加利用,服務電話如下,稽查組:桃園機場第一航廈:(03)398-2308。桃園機場第二航廈:(03)398-3428。快遞機放組:榮儲快遞:(03)393-8139。華儲快遞:(03)398-3123。竹圍分關:(03)399-2888分機17698、17260、17509及17501。業務二組新竹業務課:(03)563-9502分機537、538。松山分關:郵務課:(02)2705-5280分機703、704。檢查課(松山機場旅客行李):(02)2546-4698。業務課(松山機場中科國際物流):(02)2546-0799分機100、111。

Read More

中遠海運攜手PSA成立東南亞供應鏈合資公司Goldlead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遠海運攜手新加坡港務集團(PSA Singapore,PSA)加碼東南亞供應鏈,兩大集團成立合資企業Goldlead Supply Chain Development(東南亞)公司(簡稱“Goldlead”)。 中遠海運國際(新加坡)公司與PSA)近日正式簽署諒解備忘錄,根據協定,雙方將基於新加坡巴西班讓供應鏈中心(PSCH)共同探索專用倉儲與物流能力建設。 據瞭解,PSA正積極推進業務轉型,突破傳統港口營運範疇,去(2024)年十月啟動PSCH項目,該中心位於巴西班讓港相鄰的自由貿易區內,總佔地面積超過200萬平方英尺(約合18.58萬平方米),計畫於2027投入營運,功能將涵蓋貨櫃貨運站、區域分銷中心、冷鏈倉儲及危險品處理等多元業態。 Goldlead首席執行官周甘菲表示,新加坡地處戰略位置,匹配PSA具備世界級基礎設施,為此次合作奠定堅實基礎。PSCH與巴西班讓港緊密銜接,將有助於其以更高效率和更快回應服務東南亞乃至全球客戶。 消息指出,此舉意味著中遠海運與PSA的合作從原有碼頭業務進一步擴展至供應鏈領域。PSA東南亞港口生態系統負責人Seow Hwee強調,雙方的合作印證了PSA致力於強化關鍵節點、構建韌性生態系統的策略佈局,將借助新加坡作為國際物流與中轉樞紐的地位,共同推出端到端供應鏈解決方案,應對區域貨物聯通需求的增長,為亞洲客戶創造可持續價值。巴西班讓港全面竣工後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全自動化貨櫃碼頭,年吞吐能力達6500萬TEU。

Read More

中共海事局訂定美船特別港務費申報方式提交途徑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海事局根據《交通運輸部關於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的公告》,進一步規定申報方式與提交途徑。 其中申報方式根據前述公告,船方或其代理人應在國際航行船舶進口岸申請時,將《船舶涉美資訊報告表》與進口岸申請材料一併提交海事管理機構。提交途徑係由國際貿易“單一視窗”--船舶運輸工具--進境(港)動態申報--附件管理。(見附圖說明)

Read More

〈中華副刊〉躲避球

■向晚 下課鐘響,坐在教室後面的同學把球丟到講台前的同學,靠近門邊的同學已衝出去占領球場,然後傾巢一陣喧鬧,留下沒有任何人阻擋的微風吹動著窗簾。每一節下課幾乎重複同樣的動作。我們小學,似乎也沒太多球類可選擇,最盛行就是躲避球,頂多偶爾打打籃球,但那是搶不到躲避球場地才屈於勉強意思意思的玩樂。我們學校最強的校隊便是躲避球隊,曾拿過全縣前幾的殊榮光彩。我才小三還是小四,每個學長當時在我眼裡都是高大魁梧,後來升上高年級,班上有幾位同學被挑上校隊,我則依舊矮小瘦弱待在管樂團。 假如在內場,一顆球在手上,可以最直接殺敵,痛宰對手,但有可能被接住,然後絕大多數球會留在別人場上,之後就換我們戰戰兢兢;而看到自己好友已死在外場,前面的方案就不會實施,會傳給他,讓他殺敵,給個機會讓對手的命換回同伴進入內場。有些人不會理會同伴,只要站在場上,便只顧自己的殺戮勳功,像一意孤行建起核電廠,看起來很有力,帶給隊友一定歡呼;但最終比的是留下內場的人數。被他殺死的人,離開到外場,對方傳給在外場的自己人,沒多久,我們自己人外場人數愈來愈多,他方來來去去內場人數則沒太大改變,後來僅剩下一個,強可敵國般的洪流,但還是輸! 去年十二月,到東京交流管樂。走在路上,滿街種滿銀杏的行道樹,閃閃發光宛如金幣般耀眼,金黃色像純金不失該有的密度,聽說,至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長崎和廣島遭受原子彈 轟炸之後,草木不生,只有銀杏最先冒出芽來,屹立不搖的生命,超越原爆核塵,自在永恆。接著,突然看見眼熟的色彩,一套有白有藍的身影──中華隊。他們是中華躲避球隊,也非常喜悅見到自己國家的人,臉上露出開懷,告訴我們,贏了韓國隊,只可惜冠軍賽時輸給日本,後來分別前,送給了我們一疊印著「Dodgeball」的貼紙,一張曾經相遇的紀念;一片銀杏葉剛好落下,如螺旋基因不停轉動,我衝過去接住這一球,不再躲避,準備救回自己人,不應該只讓銀杏孤單的發芽。

Read More

〈中華副刊〉話語

■楊熾麟 「您知道,我從沒見過像您這樣漂亮的人兒。」「是嗎?真的嗎?」普魯斯特認為這種回應是在賣弄風情地應承的同時,故作端莊地給那些話ㄧ個回答。一種暗自竊喜而又矜持的對談方式,充斥在男女愛情的挑逗和追逐中,語言上的模擬兩可,曖昧的表情,傳遞著情感上欲拒還迎的遊戲和擺態,憨厚未經世事的純情少男 ,總會迷惑於愛情的絢爛多姿。那風騷媚眼 ,那輕顰淺笑間,令你不勝憐惜而又神昏顛倒,宛似受到操縱的傀儡般認人擺布玩弄,閃爍其詞後的略施小惠又令你欣喜若狂。那些攪動心湖後的漣漪,讓你在無眠的夜裏張望愛情藩籬的高牆,在敵暗我明相互窺探間,上演著一齣齣浪漫煎熬悽苦悲傷分離的戲碼。 「不愛我們的女人猶如失蹤者,儘管我們知道再無任何希望,我們仍然期待。等待稍稍一點動靜,稍稍一點聲響。」儘管歲月流逝,偶爾也會想起,在街頭酷似的倩影確認中,在熟稔的舉手投足間,那些似曾相識的情景,曾經觸動你纖細的心靈,泠泠弦音在寒風中傳來,猶能感受當年情感激流中的震悸和患得患失。 不能獲得青睞,愛人琵琶別抱,如今不知花落誰家?那種好奇狐疑,那種不能被雀屏中選的失落和不甘,瀰漫眼前。星光燦爛,明月皎潔,夜鶯鳴囀,漆黑的夜晚,萬家燈火在眼簾閃爍,過往追逐的身影,在朦朧的河畔若隱若現。愛情杳逝後,失蹤沉埋在茫茫人海中,當年的輕愁和思念偶爾也會在不眠的夜晚甦醒追憶。今夕何夕?惆悵的情緒漸次漫衍,讓我們重新回到熾熱激情的年少時光。 「我們總以為自己很特別,其實就是別人眼中的普通人。」其實每個人都是唯一獨特的個體,這種意欲與人區隔的意識,引導激勵人們奮發向上與眾不同。生物中美麗的羽翼,繽紛的舞步,優美的啼唱間,冀求在求偶的爭奪中稱雄完勝抱得美人歸。在愛情蠱惑迷茫下,優雅和笨拙,機巧和質樸,竄遊其間。酩酊酣暢後,愛情穿越青春,只留下幕幕炙灼鮮明的影像在腦海中浮浮沉沉。 似雨滴般幾乎毫無二致,讓我們隨波逐流,沉浮於世,欲求戛戛獨造,鶴立雞群,是每個人的企盼和仰望,凡夫俗女歷經情感潮騷侵擾後重歸平寂。這一望無際的平直沙岸,當年曾經攜手走過的足跡,宛如雪泥鴻爪,浪濤過後,席捲一切,只存時光依舊滴滴答答地在闃靜的夜裡緩緩流逝。歷數回憶那些紛亂迷離的情愫,那些毅然背離遠走的身影,那些掙扎亟欲甩脫糾纏的無奈表情。 窗外盆景依舊嫻靜地伸展枝枒,昂首仰望遊走在濃雲後撲朔迷離的明月,淙淙琴音重現往日的震悸和共鳴。那近在咫尺的芳唇和卷曲的秀髮,幽幽清香陣陣襲來,在膽怯和笨拙的遲疑間錯失良機。禁錮的房內,試圖解譯密碼般的情愛旗語,多年以後恍然醒悟,那是一種暗示和默許,一次長久傾吐愛意後的欣然回應。「是嗎?真的嗎?」賣弄風情抑或矜持端莊?愛情的朦朧面紗下的真正意涵又是如何?如今紅塵滄桑,人情冷暖後方才豁然驚詫那早已錯失的姻緣和遠颺消逝的青春歲月。

Read More

陽明交大發現抑制腦癌關鍵基因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陽明交大14日指出,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腦瘤,長期以來對病童與家庭造成沉重負擔。該校研究團隊發現,透過抑制TTBK2這個基因,能讓腫瘤細胞失去纖毛,抑制腫瘤增生,未來有望成為治療標靶,為腦癌精準醫療開啟新方向。 陽明交大表示,髓母細胞瘤在目前治療上仍以手術、放射線及化療為主,但常伴隨嚴重的長期副作用,例如認知障礙及次發性癌症。 髓母細胞瘤與小腦發育異常息息相關,小腦的發育仰賴一群「顆粒神經元前驅細胞」,精準完成增生與分化,這些細胞的表面都長著一根像天線般的初級纖毛,負責接收生長訊號。 陽明交大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王琬菁、腦科學研究所教授蔡金吾研究團隊,結合小鼠與斑馬魚模型,首度揭開兩個關鍵基因TTBK2和HUWE1在小腦發育與髓母細胞瘤生成中的核心角色,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 研究團隊發現,TTBK2是顆粒神經元前驅細胞的「纖毛守護者」,能維持初級纖毛的穩定讓前驅細胞持續接受生長訊號而增生;HUWE1在生長任務完成後,負責降解TTBK2,推動細胞分化成不同的神經細胞,兩者間形成動態平衡,但在髓母細胞瘤中,這個平衡卻會被打破。 研究團隊提到,在髓母細胞瘤中,TTBK2無法降解,導致顆粒神經元前驅細胞的增生失控,最後形成腫瘤;透過抑制TTBK2,不僅能讓腫瘤細胞失去纖毛,減少接收生長訊號,還能有效抑制腫瘤增生,讓TTBK2成為具潛力的治療標靶。 蔡金吾說,腦癌一直是醫學上的難題,現行手術、化療與放療雖能延長病童壽命,但副作用極大;研究顯示,精準阻斷腫瘤增生,有望降低傳統治療對腦部傷害。 王琬菁指出,科學家一度認為初級纖毛只是演化過程中殘存痕跡,沒想到它像真正的天線一樣,是細胞接收外界訊號重要構造,研究成果不僅凸顯初級纖毛在腦部發育的角色,更說明纖毛可能與癌症及抗藥性息息相關,為腦癌精準醫療開啟新方向。

Read More

良性蛋白尿 休息、補水可改善

醫師白元懿提醒,民眾面對蛋白尿不必過度恐慌,關鍵在於正確檢驗與持續追蹤。 (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45歲的張先生在健康檢查中發現尿液檢查呈現「蛋白尿」,檢驗單上同時提示「腎臟功能疑似異常」,經醫師診斷後,初步評估腎功能並未明顯惡化,並安排進一步檢驗與追蹤,以確認蛋白尿是否持續存在,同時全面檢視腎臟健康狀態,後續篩檢結果顯示腎功能正常,讓張先生安心不少。 嘉榮家醫科醫師白元懿表示,腎臟的腎絲球就像「濾水器」,能將血液中的廢物過濾出去,同時保留有用物質如蛋白質。正常情況下,尿液中幾乎檢測不到蛋白質,但若腎絲球或腎小管功能異常,就可能出現蛋白尿,不過,並非所有蛋白尿都代表腎臟病變,例如劇烈運動、發燒、急性疾病或脫水等,都可能造成暫時性的「良性蛋白尿」,在休息或補水後即可改善,不會造成長期損害。 白醫師進一步指出,但民眾常以「小便有泡泡」判斷腎臟異常,事實上泡泡也可能因尿液濃縮、排尿速度快或馬桶清潔劑殘留造成,並非都是蛋白尿,因此,仍需透過專業檢驗才能正確判斷。臨床上,蛋白尿是判斷腎臟損傷的重要指標之一,若持續存在或伴隨腎功能下降,就需高度懷疑慢性腎臟病,常見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長期使用止痛藥、腎臟炎或家族病史等。 白元懿醫師提醒,面對蛋白尿不必過度恐慌,關鍵在於正確檢驗與持續追蹤,若檢查顯示有蛋白尿,應至門診追蹤確認,排除暫時性因素;若確診腎臟功能受損,則需積極控制血壓、血糖、血脂,並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包括減少鹽分、戒菸、規律運動,並避免長期自行服用止痛藥或偏方藥物。蛋白尿雖不等於腎臟壞掉,卻是提醒民眾重視腎臟健康的重要警訊。

Read More

全台首例 罕見血友病 新型皮下注射重生

  中山附醫血液病中心主任翁德甫醫療團隊引進國際創新療法,為傅男(左)爭取「恩慈療法」,是全台首名接受新型再平衡藥物,以皮下注射方式施打患者。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30歲傅姓男子為罕見重度B型血友病合併過敏性抗體患者,因缺乏凝血因子經常自發性出血,歷經消化道大出血、2次腦出血及拔牙後出血,多次命危旦夕,傅男留下嚴重關節病變,只能仰賴輪椅代步,所幸經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團隊為他爭取「恩慈療法專案」,引進國際最新非因子類藥物治療,才成功擺脫致命性出血陰影,1年多來不再嚴重出血。 傅姓男子自小確診重度B型血友病,因對第9因子藥物產生嚴重過敏反應與抗體,無法使用標準療法,只能依賴短效且昂貴的第7因子繞徑藥物止血,多年來只依靠短效、昂貴的繞徑藥物止血,雖有健保支持,但成長過程中,連拔牙都出血不止,甚至出現休克、癲癇等併發症,憑堅強意志度過難關,直到新型再平衡藥物問世,才為病情帶來轉機。 中山附醫血液病中心主任翁德甫說,傅姓病友是全台首名接受新型再平衡藥物,以皮下注射方式施打患者,療法使用與糖尿病胰島素相似筆針,患者可自行操作,自去年9月起,傅男開始每天自我施打後,1年多來不再出血,甚至進行拔牙手術時,也僅需少量繞徑藥物即可止血。 醫療團隊指出,血友病為出血性疾病,依缺乏凝血因子,分為缺少第8因子的A型與缺少第9因子的B型,其中,傅男罹患B型相當少見,且合併抗體與過敏體質,治療極為困難。 新型再平衡藥物自費療程費用超過600萬元,所幸經衛福部恩慈療法計畫補助,減輕患者經濟壓力,歷經超過1年自我注射,已鮮少出血,成功告別長期反覆出血威脅,重獲穩定安心生活。 傅男表示,數月來能操作電動輪椅,在台中街道自由穿梭,從家裡到醫院回診也不需他人協助,甚至獨自搭高鐵參與外地活動,新藥出現,不僅改善病情,也重新掌握生活自主權,象徵血友病治療一大突破。

Read More

〈中華副刊〉文學院手記/尷尬星期四

文/林宇軒 畫/熊妤 對我來說,這學期最尷尬的莫過於星期四。 三學分的通識課,身為助教的我必須在兩小時的演講結束後,根據每週講師分享的主題內容進行延伸討論。雖然叫做「討論課」,但實際上助教不只要引導學生針對另外設計的問題彼此交流意見,同時還需要妥善構思教學內容,讓整體的課程不過於單調。 上週受邀前來演講的建築師,以解嚴世代談論台灣的建築,內容非常豐富。討論課上,我從學校的空間出發,帶大家觀看這學期剛落成啟用的人文大樓,同時分享自己今年在台灣文學基地駐村時的有趣經驗。除了實體的建築,我也連結到自己的專業,從文學的角度導讀陳顥仁〈喜餅店〉和煮雪的人〈辦公室公園〉這兩首詩,體察空間設計和我們生活的關係。上週的課程進行得滿順利的,畢竟剛好有契合演講主題的材料可以引發同學的共鳴;這週演講的主題有所延續,但視野轉向了國外。 我只知道一切要完蛋了。建築本來就不是我所熟悉的領域,更何況是國外的建築。該怎麼從粗獷主義、工業革命和包浩斯學院延伸出來講述?儘管演講的內容非常好聽,但對於幾乎沒有課堂教學經驗的我來說,根本不知道從何談起這全然陌生的題材,台下還有從日本、韓國來的學生,我講什麼都沒有說服力。 身為極度容易焦慮的I人,五十分鐘包含講述的討論課就宛如處刑現場。鐘聲響起,所有人陸續進入教室坐定,我試著開啟話題:大家對剛剛的演講有什麼想法?台下四十隻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我,沒有一張嘴巴要回答的意思。我只能尷尬地開始播放簡報,重述剛才聽到的重點,明明我對建築一竅不通。因為緊張,課堂之前設想到的問題和互動全都忘得一乾二淨,從旁人的角度來看,就像是一個麻瓜在耍寶。 好不容易進入到討論環節,這是我唯一能夠鬆口氣的時間。大家對我提出的幾個問題,熱絡地和其他同學討論,這時候我需要做的事情就只是偶爾插話引導、注意時間。其中一個問題是「請分享你最有印象的國外建築,並討論背後的文化意涵」,韓國同學說101,畢竟台灣對他來說就是外國,我尷尬地說好。有同學分享萬里長城,後來又心虛地說「不知道萬里長城算不算外國建築」?我說秦國應該是外國吧?坐在台下法律系的同學笑出來。等同學分享完,差不多到了下課時間,把應該宣布的注意事項講完後,這週的任務才終於告一段落。 教學和做研究真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專業。日前曾代《中華副刊》訪談唐捐,他是這麼說的:「教學是很好的訓練。這十首詩叫你拿去教,而且教到讓他們沒睡著,聽得入神,跟這十首詩拿去讓你寫篇好論文是不一樣的。」這樣的觀察超級精闢。雖然只嘗試了幾次,但我明顯地感受到自己並不適合教書──或者說,需要更多的練習。也因此,才稍稍體會到大學教授的艱辛:一方面需要像中學老師一樣面對學生,一方面又要如同研究員生產學術論文。只希望自己在未來,能夠慢慢學會面對這樣的雙重壓力,找到一種不再尷尬的模式。

Read More

甲氧滴滴涕 環境部預告禁用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環境部14日預告,將殺蟲劑成分「甲氧滴滴涕」列環境用藥禁止含有成分;過去用於防治蒼蠅、蚊子、蟑螂及恙蟎等,也常施作於農作物,目前國內無產品成分登記含甲氧滴滴涕。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預告修正「環境用藥禁止含有之成分及檢驗方法」,增訂「甲氧滴滴涕」為環境用藥製造、加工、輸入、輸出、販賣或使用禁止,並訂定其檢出含有限值為10 MDL(Method Detection Limit)。 化學署表示,甲氧滴滴涕是一種有機氯殺蟲劑,全球已開發國家多數禁止農業及殺蟲劑使用;由於它具有生物蓄積性,並影響神經、內分泌和生殖系統,聯合國斯德哥爾摩公約已將其列為持久性有機汙染物。 化學署說,經調查,目前國內環境用藥產品成分無登記甲氧滴滴涕,將其列為環境用藥禁止含有成分,對台灣環境用藥產業無影響。 根據化學署網站說明,甲氧滴滴涕是一種替代DDT的有機氯農藥,國外主要用途為殺蟲劑,也常施用於農作物、牲畜、動物飼料、穀倉、家庭花園及寵物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