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應USR走入梓官田野 用AI開啟餐飲永續新思維

南應大執行USR「梓想與你鄉遇」計畫,學生走入梓官田野踏查,用AI開啟餐飲永續新思維。(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執行教育部第四期USR計畫「梓想與你鄉遇」,由餐飲系助理教授張淑禎帶領學生前往高雄梓官梓玉生態農場,透過田野踏查,從梓官的紋理脈絡探索永續農業與AI在餐飲應用中的多樣性,從而接軌計畫推動的意涵與精隨。 USR計畫「梓想與你鄉遇-梓官農業價值實踐」共同主持人張淑禎老師,長期投入地方創生、農業加值循環的商業建模和永續教育。此次計畫舉辦「AI餐飲實驗室:產品開發與永續行銷」場域走讀活動,以AI為切入點,結合餐飲產品開發與永續價值,帶領學生親身參與農作體驗,感受「從土地到餐桌」綠色供應鏈的風貌,並重新認識梓官在台灣蔬菜生產中的關鍵角色。 課程引導學生從地緣特色與農業思維出發,觀察感測系統監測作物環境、智慧裝置驅離鳥群,以及透過資料分析提升品質與產量,進一步思索如何善用自身專業結合智慧科技推動農業升級?並將AI應用延伸至農業生產、產品開發與行銷六級化,將文史田野資料轉譯為市場語言。 這次走讀師生用AI開啟餐飲永續新思維,不僅呼應SDGs「責任消費與生產」的核心理念,也展現出台南應用科大在推動智慧餐飲教育、地方農業創新與跨域整合上的努力與成果,期盼未來能培育出能兼顧產業需求與社會責任的跨域創新人才。

Read More

強化環評法遵觀念 違規可追繳不法利得

記者林怡孜/台南報導 為提升開發單位對環評法令的認識與法遵意識,臺南市政府環保局十七日舉辦「環境影響評估法規說明會」,邀集轄內列管案件的開發單位、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與顧問公司等共五十二人參與。透過專業講座與案例解析,協助各方掌握環評相關法規與責任義務,以降低違規風險。 說明會由植根法律事務所律師陳修君主講「環境法不法利得案例及計算方式解析」,說明「環境影響評估監督及裁處不法利得作業要點」的適用情境與法律依據,並透過互動問答方式,加深與會者對不法利得認定標準的理解。 陳修君律師指出,依現行規範,若開發行為違反環評承諾且情節重大,主管機關除可依法裁處罰鍰外,若其違規所獲利益超過罰鍰金額上限,仍得依規定追繳不法利得。舉例來說,台塑石化儲槽案即屬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而取得不法利益之案例,其範疇不僅包含實際收益,也涵蓋因未履行法定義務而省下之成本,且金額可透過合理推估方式認定,無須逐項舉證。 環保局指出,環評制度是確保開發與環境永續兼顧的重要工具。市府每年監督超過百件環評列管案件,持續要求業者依計畫落實環保對策、履行承諾,並透過定期監測與資料申報,掌握執行情況。 環保局長許仁澤表示,除行政處罰外,倘違規行為涉及重大環境風險或利益不當取得,依法追繳不法利得已成常態性執行手段。本次法規說明會希望提升產官學對環評機制的整體理解與重視,維護公共利益與環境安全。

Read More

竹市孝行獎楷模出爐 韓永桂入選「長期陪護組」全國孝行楷模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十七日下午頒獎表揚孝行獎楷模韓永桂(右2)。(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弘揚孝道精神,新竹市政府今(一一四)年選出三位孝行楷模,分別為韓永桂先生、王韻中女士及李雲楓先生,並於十七日由代理市長邱臣遠頒發「一一四年新竹市孝行獎」,表揚孝行楷模在日常生活中以實際行動,展現傳統文化最核心的孝道精神,同時也為社會樹立最溫暖、最感人的典範。 「百善孝為先!」邱臣遠表示,「孝行」不只是一種美德,更是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基石,每一位楷模背後,都有一段令人動容的故事,他們不畏辛勞、無私奉獻,長時間照料年邁或生病的父母及親長,堅守對家庭的責任與愛,展現出堅韌的生命力與人性光輝。 邱臣遠說,今年度的孝行楷模由各區公所與里長推薦,經民政處審查訪查後,提報內政部複選。韓永桂先生、王韻中女士及李雲楓先生長年以行動實踐孝道,不僅照顧家庭,更以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鄰里,成為大家心中的榜樣。其中,韓永桂先生更榮獲內政部肯定,成為代表一一四年新竹市入選「長期陪護組」的全國孝行楷模。 民政處說明,市府將持續結合各區里、社團力量,讓更多人關注家庭倫理與世代關懷的議題,將「愛要及時」的觀念落實到生活之中,共同打造最宜居的幸福城市。

Read More

基隆港喜迎奢華郵輪銀月號首航

皇家加勒比集團旗下最頂級奢華郵輪銀月號將在十九日首航基隆港,這也是半年內銀海郵輪造訪基隆港的頂級奢華郵輪。(基隆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郭基生/基隆報導 世界第二大郵輪集團-皇家加勒比集團旗下最頂級奢華郵輪品牌-銀海郵輪銀月號 (Silver Moon)將在十九日首航基隆港,這也是繼今年三月銀星號(Silver Nova)首航基隆港之後,短短半年內銀海郵輪再度派遣新船造訪基隆港的頂級奢華郵輪。 銀月號 也是今年到基隆港的第十八艘首航郵輪,基隆港務分公司將以拖船噴水迎接外,也將由港務分公司高級研究員張維鍵登輪與船方互贈紀念牌,表示歡迎之意,銀月號郵輪預計搭載五百位以歐美籍為主的旅客入境,從東京出發,一路往南經過基隆前往新加坡,共計十五天的行程,基礎房型每人約三十萬元新臺幣,要價不菲。 基隆港務分公司指出,疫情過後,今年基隆港的郵輪旅客人次可望復甦至疫情前水準,更令人振奮的是,基隆港今年到訪的郵輪及旅客組成,與疫情前相比,已產生了正向的質變,首先,以今年為例,預計有四十艘郵輪重複造訪基隆港共計有二百十九航次,其中有二十艘郵輪為首航,佔了一半,創歷史新高,也意味郵輪業者一致看好亞洲市場潛力,積極調整新船配置亞洲航線。 其次,以郵輪產品定位區分,疫情前靠泊基隆港的郵輪中,平價型郵輪佔百分之九十點六、高價型郵輪佔百分之二點七、奢華型佔百分之五點七、探險型郵輪僅佔百分之一,114年則發生明顯變化,平價型郵輪佔比預估下滑至百分之七十八點零八、高價型郵輪上升至百分之七點七六、奢華型上升至百分之十二點七九六、探險型郵輪則小幅成長至百分之一點三七,顯示基隆港郵輪愈趨多元化,且有更多高端階層旅客透過郵輪造訪臺灣,市場朝更健全化的方向發展。 為持續爭取奢華型郵輪業者造訪基隆港,基隆港務分公司持續與北北基地方政府合作開發新客戶,抓住奢華型郵輪特別重視獨特岸上體驗的需求,邀請郵輪業者參加小眾、客製化踩線行程,近年來,已陸續接待珊瑚探險郵輪(Coral Expeditions Australia)、星風郵輪(Windstar Cruises)、麗思卡爾頓郵輪(Ritz-Carlton Cruises)、住宅郵輪(Villa Vie Residences)等金字塔頂端業者,成功擴大臺灣郵輪旅遊產業的國際能見度與經濟效益。

Read More

游錫堃參加「蘭陽首舉」黃舉人宅常設展開幕

仰山教基金會創辦人游錫堃應全聯善美基金會之邀,參加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辦理「蘭陽首舉」黃舉人宅常設展開幕。(仰山教基金會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仰山教基金會創辦人游錫堃應全聯善美基金會之邀,參加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辦理「蘭陽首舉」黃舉人宅常設展開幕,看到展覽主題「天道酬勤」與「厚德載物」,游錫堃表示,黃舉人出身貧困、幼年失怙,由兄嫂養育成人,年輕時半工半讀、勤學上進,終能功成名就,成為宜蘭史上第一位舉人,這正是「天道酬勤」的證明。 他表示,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始終有著特殊的感情,一九九0年,縣長上任第一年,我以「無償提供二十四公頃土地」,向當時文建會爭取到「東北部民俗技藝園區」,文建會交由他自行主導委託規劃。由於規劃品質受到肯定,文建會於一九九五年七月二十一日核定收歸中央,更名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編列預算二十三億元發包興建,奇妙的是,這個建設竟然在其擔任行政院長第二年正式完成,開幕營運。 他說,「黃舉人宅」由於就地保留困難,於是他在一九九五年七月七日決定由宜蘭縣政府負責拆遷保存,並在七月二十一日,當文建會將「傳藝中心」收歸中央時,建議納入「傳藝中心」內重建,二年後的一九九八年獲得文建會同意。

Read More

「發展觀光條例裁罰標準」修正並發布實施 部分罰鍰提高

「發展觀光條例裁罰標準」已修正,非法經營旅宿業者的罰鍰修正為最低十萬元,上限則大幅提高至二百萬元,宜蘭縣政府工旅處將配合中央裁罰標準修正。(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保障遊客的消費權益以及旅宿安全,交通部於今年十月二日發布「發展觀光條例裁罰標準」修正,將非法經營旅宿業者的罰鍰修正為最低十萬元,上限則大幅提高至二百萬元,以遏止違法旅宿之經營。宜蘭縣政府工旅處表示,配合中央裁罰標準修正,縣府將持續宣導、輔導及強化縣內旅宿經營品質,遏止非法旅宿經營,以維護縣內旅遊及住宿品質。 「發展觀光條例裁罰標準」修正部分條文由交通部修正發布,此次修法內容包含未依發展觀光條例取得旅館業登記證而經營旅館業務者,裁罰金額由十萬至五十萬元調高為十萬至二百萬元罰鍰,並得加倍處罰;未依發展觀光條例領取民宿登記證而經營民宿者,裁罰金額由六萬至三十萬元調高為十萬至一百萬元;未依發展觀光條例領取旅館業、民宿登記證,以廣告物、出版品、廣播或刊登營業之訊息者,裁罰金額由三萬至三十萬元調高為十萬至一百五十萬元,並得按次加倍處罰。 縣府工旅處呼籲縣內所有的旅宿業者,應熟知並確實遵守修正後的法規,並自行檢視營運是否合法,切勿以身試法。

Read More

無紙化系統再升級 宜縣推動雜項執照及建管APP等新措施

宜蘭縣政府已於去年十月一日起實施「建造執照(含變更設計)及使用執照」無紙化審查,將於今年十一月一日起,擴大啟用「雜項執照無紙化審查流程」,並引入「建管得來速-施工勘驗APP」。(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傳統建築執照紙本送審過程,申請人不僅需花費時間與精力往返且無法隨時掌握案件的辦理進度,還需消耗大量的紙張,因此,導入建築執照審查無紙化系統是宜蘭縣政府推動節能減碳的重要措施之一。為實現我們對環保和智慧審照的承諾,宜蘭縣政府已於去年十月一日起實施「建造執照(含變更設計)及使用執照」無紙化審查,將再於今年十一月一日起,擴大啟用「雜項執照無紙化審查流程」,並引入「建管得來速-施工勘驗APP」,進一步提升建築管理系統的智慧化與安全性。 宜蘭縣政府表示,為了加強在建工地的安全管理,此次無紙化系統升級中,新增導入了「建管得來速–施工勘驗APP」。申請人可於建築工程開工申報時,透過行動裝置下載並安裝該APP,完成授權帳號人員綁定後,便可立即進行工地安全檢查,並加強施工現場的防護措施,包括鷹架、防護網、施工圍籬以及招牌廣告物等,並拍攝現場照片。這些資料會即時上傳至縣政府的施工勘驗網路申報系統,可迅速查看轄區內各在建工地的回報狀況,及時進行處置與跟進,防範颱風帶來的災害風險。 此次雜項執照無紙化及施工勘驗APP的推出,縣府辦理五場教育訓練說明會,含申請端、機關審查端、公會協審端等人員,累計約一百九十人次,標誌著宜蘭縣在建築管理領域的數位化及智慧化管理進程邁向新里程。

Read More

2025年醫療資訊研討會 匯集國際專家共探數據整合醫療轉型

左起: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范揚政教授、長庚行政中心潘延健總執行長、健保署陳亮妤署長、長庚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林口長庚醫院陳建宗院長。(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於十月十七日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十七屆紀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醫療資訊研討會」。本屆研討會以「醫療資訊平台化:轉型、整合與創新」為主軸,集結國內外重量級專家,深入探討如何運用數據整合與平台化技術,推動智慧醫療新格局,提升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這場盛會不僅是台灣醫療資訊年度盛事,更是承續王永慶創辦人前瞻理念、推動醫療數位轉型的重要歷程。 研討會講師陣容堅強,特邀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陳亮妤署長,主講「健保署數位轉型與政策發展趨勢」,剖析國家政策如何引領醫療產業革新。國際講者方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資訊主任范揚政,分享美國透過「合格健康資訊網路」(QHINs)與「FHIR」標準,推動健康資料交換與互通性的實務經驗;前西澳衛生廳廳長Dr. Neale Fong,探討數位轉型對高階主管領導思維與營運策略的影響;美國思科(Cisco)安全平台與資安套件產品暨策略總監Tsailing Merrem,則帶來AI時代下醫療資安防禦的實務案例分享。 會議議程涵蓋多項醫療資訊關鍵議題,包括QHIN與FHIR應用、智慧醫院發展、醫療資安防護、電子病歷交換、數據中台於臨床之應用,以及品質指標系統等,全面展現長庚醫療體系在醫療數據治理與平台化整合的深耕成果。 長庚醫療體系長期致力以資訊創新推動智慧醫院認證與系統整合,並運用AI與數據中台技術,持續優化臨床決策與全人照護品質,期盼藉由此次研討會,能促進產、官、學、研多方交流,傳承王創辦人「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理念,攜手共創以病人為中心的智慧醫療新紀元。

Read More

竹市防毒展成果 跨域合作攜手守護無毒家園

竹市光武國中十七日於巨城威秀影城舉辦「西班牙走讀課程紀錄片首映暨攝影展開幕」活動,光武國中校長黃信騰向張治祥秘書長介紹攝影展,學生也發表學習成果。(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維護民眾身心健康並展現反毒工作的推動成效,新竹市政府十七日於文化局演藝廳舉辦「戒癮之路,伴你前行」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成果發表會,代理市長邱臣遠出席並頒發指定藥癮戒治醫院感謝狀,以及表揚「0八00-七七0-八八五」專線圖文設計比賽的優秀作品,發表會也分享戒癮者影片,展示跨局處合作推動防毒成效,展現竹市守護無毒家園的決心。 邱臣遠表示,拒絕毒品一直是市府推動毒品防制的基礎,毒品防制不僅是政府機關的責任,更需要跨單位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毒品防制作為,同時也需積極投入各項資源,提升各單位執行力,加強社區與校園的防制教育,確保毒品防制工作能夠深入每個角落,真正達到防制效果。 衛生局表示,此次發表會藉由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整合跨域資源,各局處依職掌各司其職,包括預防宣導提升識能、保護扶助強化關懷、醫療服務支持戒癮治療,以及綜合規劃整合各方資源等,這些努力展現跨領域合作的成果,凝聚跨單位與民間團體的力量,為毒品防制工作奠定穩固的基礎。 衛生局說明,成果發表會特別感謝竹市指定藥癮戒治醫院,包括台大新竹分院、國軍新竹分院及林正修診所,提供專業戒癮治療與支持,並頒發感謝狀以肯定其付出。今年在毒防專線也規劃圖文設計比賽,得獎同學發揮巧思與設計,藉由不同面向的露出,讓民眾了解毒品防制及如何尋求協助。 新竹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提醒,近年新興毒品「依托咪酯」危害不可小覷,誤用可能造成呼吸抑制、心跳過慢甚至死亡等狀況,如有毒品相關問題,可撥打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諮詢專線:0八00-七七0-八八五,由專人提供諮詢與協助。

Read More

竹市深化國際教育 光武國中西班牙走讀紀錄片感動上映

竹市光武國中十七日於巨城威秀影城舉辦「西班牙走讀課程紀錄片首映暨攝影展開幕」活動,光武國中校長黃信騰向張治祥秘書長介紹攝影展,學生也發表學習成果。(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持續推動國際教育,讓學生透過跨國走讀課程拓展視野。光武國中十七日於新竹巨城威秀影城舉辦「西班牙走讀課程紀錄片首映暨攝影展開幕」活動,完整呈現師生今年暑假徒步一百六十二公里「聖雅各朝聖之路」的學習成果,並同步在巨城二樓迴廊展出超過三百件攝影作品,吸引師生、家長與社會各界踴躍參與。 市府秘書長張治祥表示,光武國中以走讀課程結合影像紀錄與攝影展,紀錄片長約三十分鐘,紀錄學生在行走中挑戰自我、面對挫折並彼此支持的過程,也捕捉到文化探索與跨國交流的真實片段。攝影展共有兩大展區及吧大主題,包含學生攝影作品及心得、家書、空拍、地景、城市探索及MAPS課程地圖,呈現團隊在走讀課程中的深刻感動。 竹市光武國中十七日於巨城威秀影城舉辦「西班牙走讀課程紀錄片首映暨攝影展開幕」活動,光武國中校長黃信騰向張治祥秘書長介紹攝影展,學生也發表學習成果。(記者曾芳蘭攝) 光武國中校長黃信騰表示,看見學生在三十九度的高溫下徒步前行,沒有一絲猶豫,他們已把團隊、堅持深深地刻在心中,感謝市府的支持,讓學校有機會帶著孩子結識來自世界的友人,分享台灣的文化,更深入西班牙當地的文化、歷史、生態與世界議題,讓光武的孩子逐步成為世界的夥伴。 九年級學生林毓家分享,當舉著國旗與校旗抵達終點時,感受到所有努力都值得;林昀澔則說,從「追求考試一百分」轉化為「一步步走過一百公里」的從容,讓他重新體會學習的意義;林成恩則認為,這趟朝聖之路不是為了尋找答案,而是學會在行走中與未知共處;對林辰鍇而言,這趟旅程不只是一次出國體驗,更是一段關於毅力、友情與自我突破的課程。 教育處說明,光武國中這次走讀課程,自三月起即展開前導訓練,涵蓋體能鍛鍊、文化與歷史學習、語言準備與永續議題探究,四十六位學生在旅程中將課本知識轉化為生命體驗,這正是國際教育的價值所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