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也要兼顧外觀!單孔機械手臂「藏匿」傷口 助病友重建自信

新光醫院婦科機械手臂暨微創中心主任李偉浩表示,藉由單孔系統的 3D 立體視野與靈巧器械,醫師在狹窄部位也能更精準、安全地切除病灶。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趙正瑋報導 面對婦科手術,許多女性不僅害怕術後疼痛,更擔心腹部留下明顯疤痕。新光醫院婦科機械手臂暨微創中心主任李偉浩表示,傳統開腹手術往往需要長達20公分的切口,不僅恢復期長,也影響外觀與自信。近年來,單孔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的問世,為女性帶來另一種選擇:在安全與精準之間取得平衡,並以極小的傷口完成複雜手術,減少身心負擔。 手術不只是切除病灶 更關乎心理重建 此外,李偉浩指出,子宮肌瘤是骨盆腔最常見的良性腫瘤,雖不致命,但可能造成腹脹、經血過多與不孕等困擾。對於直徑超過8公分的「複雜性子宮肌瘤」,傳統開腹手術往往會留下自肚臍延伸至恥骨的大傷口。 李偉浩醫師認為,這樣的傷口需要長時間照護,也容易影響女性對身體的認同與自信。婦科手術不只是醫療技術問題,更牽涉到女性在術後對外觀、身分與心理的重新調適。因此,在制定手術方案時,醫師也應同時評估對患者身心的長期影響。 精密操作挑戰骨盆腔 單孔技術展現優勢 骨盆腔內結構複雜,宛如一只「裝滿器官的碗」,包含子宮、膀胱與直腸等重要組織。當肌瘤使子宮腫大如籃球時,手術空間極為受限。這時單孔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可發揮顯著優勢。 李偉浩醫師表示,透過高解析度3D內視鏡與具雙關節的靈巧器械,醫師能在有限空間中精準切除病灶,並避免損傷周圍神經與血管。同時,傳統開腹約15至20公分的切口,可縮小至僅約2公分、藏於肚臍內,兼顧治療成效與外觀修復。 2公分傷口 取出「籃球大子宮」   此外,李偉浩醫師也分享一名44歲女性案例。該患者具有蟹足腫體質,擔心手術疤痕會又厚又明顯,因此多年延遲治療。直到肌瘤導致貧血與腹脹,子宮腫大至28公分,她才至醫院尋求協助。 患者在單孔機械手臂系統的治療下,成功透過肚臍2公分切口取出近4公斤的子宮。整個手術出血量僅約200cc,若採傳統開腹方式,出血量可能會較多。部分患者術後當天可下床活動,兩天後出院,傷口也不太明顯,不過恢復狀況還是依個人情況而定。 面對腫瘤不只要快 更要「完整取出」 除子宮肌瘤外,卵巢腫瘤也是女性常見疾病。李偉浩醫師說明,卵巢腫瘤的良惡性判斷與大小、外觀密切相關。手術關鍵在於「避免滲漏」與「完整取出」,若不慎讓惡性腫瘤內容物外溢,恐增加癌細胞轉移風險。 同時,李偉浩醫師舉例,一名患有12公分卵巢纖維瘤的患者,因腫瘤扭轉導致嚴重沾黏,小腸與腹膜緊密纏繞。傳統腹腔鏡靈活度不足,但單孔系統的雙關節器械能在狹窄空間中安全操作,協助醫師完整移除腫瘤、避免破裂滲漏。術後病理證實為良性,患者隔日就出院了。 從「大傷口」到「微創」 手術治療新選項 過去女性進行子宮或卵巢手術,需住院約一週,且疤痕明顯。如今,針對特定合適的醫療個案,單孔機械臂微創技術展現出與傳統開腹手術類似的治療潛力,並且能夠在維持療效的同時,兼具術後傷口美觀、復原速度與安全性。 李偉浩醫師表示,對女性而言,手術後能夠快速恢復日常生活,並不必面對明顯疤痕,是身心的雙重療癒。且微創技術不僅是醫療科技的進步,更象徵對女性身心健康的全方位守護。 非所有患者都適合 術式選擇仍須個別評估 雖然單孔手術優點明顯,但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此技術。李偉浩醫師提醒,手術選擇應依病灶大小、位置與個人體質綜合評估。患者可向具認證資格的醫師諮詢,確認是否適用單孔機械手臂輔助手術,並了解各選項的風險與恢復期。 李偉浩醫師強調,手術的目的,是讓病人健康回歸生活,而不是讓傷口成為負擔。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才是最安全、最長遠的健康策略。

Read More

新北首創四大領域雙語教材 自編學習LV包再升級

編輯團隊打造卓越雙語教材。(新北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落實「2030新北雙語城」願景,新北市教育局今(17)日於三重區修德國小舉辦「114年國小雙語嘉年華會」,發表全國首創自編「雙語健體教材Learning Vitamin (LV包)升級版」,自然、綜合、藝文與健體等四大領域雙語教材全面到位,展現跨領域教學創新成果,同時頒發「雙語教育優良團隊與個人獎」,肯定學校與教師推動雙語教育的專業與成果。 嘉年華現場由外師與學生共同進行「雙語健體小學堂」,教育局長張明文親自帶領學生暖身、傳接棒教學,展現教材操作簡便、易學、趣味性高的特色;張明文表示,雙語學習不只是語言教育,更是培養國際溝通與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徑,新北自111學年度起全國首創開發「雙語教學LV包(Learning Vitamin)」,最新亮相的健體LV包涵蓋暖身操、體適能與球類活動等主題,搭配影音示範與教學指引,讓教師快速上手、學生樂於參與,營造兼具趣味與實作的雙語課堂。未來將持續結合AI科技與數位教學,打造生活化、情境化的雙語環境,讓學生在使用中學習、在學習中自信表達。 榮獲「金英學校特優」的修德國小完整規劃雙語生活與綜合課程地圖,校長陳俊生表示,感謝「英魂不散」團隊的堅持與熱情,讓修德的孩子在雙語課堂中展現自信風采、勇敢逐夢。 新北市自編雙語健體教材LV包(Learning Vitamin),易學好用。(新北教育局提供) 「金英教師特優」得主後埔國小曹芫馨老師提到,在教學現場一路走來,深刻感受到雙語教學不只是教導語言,更是一場師生一起成長同行的教育旅程;龍埔國小楊明鑫老師則獲得「雙語推手特優」,他的信念是「在藝術中說語言、在語言中創造藝術」,希望讓每間教室都能綻放屬於自己的雙語風景。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雙語學校比例已突破9成,雙語實驗學校自63校增至283校;外籍英語教師由90位增至261位,成長近3倍,本國雙語師資更高達579位。未來將持續透過「每週英語日」、「英速魔法學院營隊」及「冬夏雙語營隊」、英語競賽等多元方案,讓孩子在生活中自然使用英語,讓每一所學校都成為快樂學習雙語的基地,與世界接軌。

Read More

掉髮年輕化!壓力、作息不穩都可能是關鍵 醫師解析植髮選擇與保養重點

植髮除了最常見的FUT和FUE,還有其他不同的植髮術式,適合族群與恢復狀況不同,所以如果有需要植髮,可以與醫師討論、制定出完整的植髮方案。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周辰瑞報導 一名40歲的中階主管,因為雄性禿係而缺乏自信,也不大敢面對客戶。植髮後經數個月,毛髮開始慢慢生長,在半年至一年間逐步看出改變,髮量明顯增加、看起來更年輕了,終於有自信能跟客戶面對面談生意,也更有自信帶下屬。 碰到落髮怎麼辦?該用生髮水還是植髮?植髮的方式有哪些?植髮可以一勞永逸、未來就不會掉髮嗎?HH醫髮診所韓式植髮專家張惟皓醫師提供最新的植髮資訊。 落髮不是老年人才有 年輕族群落髮、植髮愈來愈普遍 落髮常見的原因包括年紀增長、壓力大、飲食不均衡(節食導致營養不足)等等,如果依照性別細分,男性特別會因為雄性禿、女性則是荷爾蒙變化導致,例如懷孕、產後落髮、更年期或甲狀腺等等問題導致落髮。 不過落髮不是長輩才有的。張惟皓醫師指出,因為生活和工作壓力大、作息不穩定,落髮有年輕化的趨勢,加上男性雄性禿的進程每個人都不一定,臨床上有看過20幾歲就嚴重落髮的男性。 另一個趨勢是年輕女性植髮。張惟皓醫師表示,年輕女性會因為髮際線的高度或髮型來植髮,例如想要讓髮際線更低讓臉部比例更好,或是想留某種髮型而植髮,這時植髮就不再只是「填補空白」,而是要考量髮流、髮型、臉型等等。 專業檢測抓出落髮問題 是否要植髮要看「它」 一般來說,每天掉100、200根頭髮很正常,但如果發現落髮明顯增加,建議盡早就醫檢查。掉髮原因不單單只有一種,單靠外用產品或單一方式,成效有限,建議尋找專業的醫療院所,找出真正的落髮原因,對症下藥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否則即使植髮,效果也可能受限 張惟皓醫師分享,落髮檢查分為影像檢測、血液檢查和問診,了解落髮的原因、頭皮和毛囊狀態後,才能進一步規劃治療計畫: 影像檢測:利用檢測儀器放大影像,觀察頭髮和毛囊狀況。醫師會透過頭皮影像或電腦化檢測系統,觀察頭髮密度、髮根粗細與頭皮健康狀況,並綜合評估是否有發炎或其他問題。 血液檢查:了解落髮是否跟內分泌、荷爾蒙或身體缺乏特定營養素(如鋅、鐵)有關。 問診:從血檢報告、影像檢測了解生活狀況,綜合評估落髮原因。 一般落髮會先以含minoxidil成分的生髮水,或其他幫助生髮的方式保守治療;但如果毛囊已明顯萎縮,保守治療可能效果有限,醫師才會考慮是否建議植髮。 植髮有FUT、FUE兩種 優、缺點和價格一次了解 植髮方式常見有FUT、FUE兩種方式,這兩種取髮的方式不同,優缺點也不同,以下整理兩者差異: FUT跟FUE最大的差異是取毛囊的方式,FUT是切取一條帶有毛囊的皮瓣,所以會有一條細長的疤痕。FUE是一株一株地鑽取毛囊,取髮區只會留下點狀疤痕,外觀較不明顯,即使剪短髮也不易察覺,但手術過程耗時耗力,所以價格會比FUT高。 植髮除了最常見的FUT和FUE,還有其他不同的植髮術式,適合族群與恢復狀況不同,所以如果有需要植髮,可以與醫師討論、制定出完整的植髮方案。 植髮不是一勞永逸 要解決落髮背後的問題才能保住植入的頭髮 植髮後,通常需要數月時間,毛髮才會逐步生長,效果會因個人狀況有所不同。張惟皓醫師指出,術後3天內建議傷口不要碰水,也要盡量避免戴帽子或安全帽,以免影響傷口復原。 3天後可正常洗頭,但清潔過程需避免摳抓和搓揉,建議用指腹輕壓清潔即可。一般來說傷口和植髮區術後約7至10天後就會慢慢穩定,但如果要染、燙髮,建議等半年後,頭皮、毛囊都穩定再進行,時間長短需依個人恢復情況調整。 另外,如果有雄性禿,即便植髮了,也建議繼續使用原本的生髮水或口服藥物,才能繼續維持原生髮的健康,避免持續落髮,整體的視覺髮量會更茂密。 張惟皓醫師也提醒,植髮完不是就一勞永逸,術後的保養也很重要,很多植髮診所只提供單一植髮服務,並未提供術後定期追蹤,如果術後保養不當,植髮區域可能會因老化、壓力、生活習慣、飲食等因素落髮,導致植髮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植髮後,更應該好好保護頭髮和頭皮,適度紓壓和清潔頭皮、攝取充足營養,如果有內分泌問題要盡快治療,才能有助於維持植髮效果。 最後張惟皓醫師提醒,植髮術後的照護與追蹤非常重要,一定要選擇有合法執照、經驗豐富和有安排術後定期追蹤的醫療院所,才能提升植髮的成功率、美觀並有助於降低手術風險。

Read More

復興商工團體協約今簽訂 邁向勞資共榮里程碑

新北市教育人員產業工會今(17)日與復興商工舉行首份團體協約簽署儀式,由復興商工副校長劉聰明(左3)、新北教產理事長林松宏(右2)代表簽署。(新北勞工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人員產業工會今(17)日與復興商工舉行首份團體協約簽署儀式,在勞工局長陳瑞嘉、教育局專委何茂田、勞動部關係司專委劉政彥共同見證下,由復興商工副校長劉聰明、新北教產理事長林松宏代表簽署,重要內容包括教師學術研究加給、基本授課節數比照公立學校標準,以及提高導師職務加給等。這份經過2年馬拉松式協商產生的團協,不僅展現了勞資雙方堅守誠信協商的決心,更讓私校教職員勞動權益跨出一大步,值得掌聲鼓勵。 陳瑞嘉表示,回顧2年前召開第1次協商會議前,勞工局曾經協助認定協商資格,當時復興商工專任教師加入工會人數過半,確認工會具有協商資格,歷時2年努力終於開花結果。陳瑞嘉特別感謝工會扮演橋樑,鍥而不捨為教師發聲,學校也願意承擔雇主責任,才能創造共創和諧共榮的勞動環境。 復興商工副校長劉聰明也表示,面對少子化挑戰與教育環境的變遷,教師是學校的核心力量,校方也充分體認到,唯有讓老師安心教學、學生穩定學習,學校才能邁向永續發展。新北教產林松宏指出,過去教育界對團體協約多所疑慮,但復興商工展現開放態度與進步精神,讓這份團協深受肯定,成為確保私校教師勞動權益的典範。 新北市勞工局指出,新北教產工會自112年2月16日正式啟動與復興商工的團體協商,期間共召開了12次馬拉松式會議。協商過程充滿挑戰,但雙方本著相互尊重、共創雙贏的態度,共同面對私校教師所面臨的結構性困境與權益落差。最終雙方合意團體協約內容,並決定回溯自114年8月1日起施行。 勞工局表示,歡迎新北市轄內尚未簽訂團體協約、有意進行團體協商的事業單位與工會,多加運用勞工局「入廠輔導及協助勞資雙方簽訂團體協約實施計畫」,透過專家提供協商技巧、專業諮詢、撰寫草案、陪同協商等資源,共創勞資雙贏。

Read More

新北明年迎智慧抽水站 侯友宜:防洪大躍進邁向「零時差」

市長侯友宜與貴賓出席塔寮坑二抽水站自動化工程啟動儀式。(新北水利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強化新莊地區防洪韌性,新北市水利局今(17)日啟動「塔寮坑二抽水站自動化」工程,預計明(115)年6月完工。新北市長侯友宜出席啟動儀式時強調,新北市在治水、防洪工作上不斷精進,已連續14年獲國土署雨水下水道考評「優等」,這次抽水站升級為自動化,將更快速地因應極端強降雨,讓防洪工作大躍進,邁向「零時差」,全力守護市民安全。 侯友宜表示,這項自動化工程經費4,655萬元,由中央全額挹注,感謝經濟部水利署的大力支持,展現了地方與中央、共同守護市民安全的重要決心。他指出,以往操作人員啟動抽水機組前,必須逐項確認各種設備,耗時又費力。透過這次的自動化工程,抽水站將建立一套「中央監控環狀網路」,將所有設備都串聯起來,可根據水位自動啟停,大幅提升防汛效率,也可以降低了人員現場操作的風險。 侯友宜提到,塔寮坑二抽水站明年將迎接自動化,並朝向新北市第1座智慧化抽水站上線目標邁進。完工後,它將與塔寮坑抽水站及興建中的塔寮坑三抽水站聯合操作,形成更契合的防洪系統,可全面大幅降低新莊地區積淹水機率,建構更堅固的防洪網。 市長侯友宜與新莊在地民代、里長與市府團隊合影。(新北水利局提供) 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新莊地區因地勢較低窪,長年面對淹水風險,水利局這幾年陸續推動多項改善工程。其中最大的成效在於調降啟抽水位,透過112年塔寮坑抽水站機組更新,將啟抽水位由EL4m調降至EL2.5m,降低了1.5公尺;113年更進一步將塔寮坑二抽水站的啟抽水位,從EL7m大幅降至EL5.2m,降低了1.8公尺。這些努力使塔寮坑溪流域額外增加12萬5,000噸的滯洪空間,大大提升整體的防洪能力。 宋德仁指出,新北市已建置全國獨一無二的「智慧防汛平台」,整合淹水感測器、水位計、雨量站和即時影像,只要透過一支手機,就能全面掌握水情狀況,同時透過AI技術研判積淹水風險,協助抽水站更有效率抽水,爭取更多寶貴的應變時間。 水利局表示,防洪工作沒有終點,只有不斷前進,新北市將持續朝更智慧化的防汛系統邁進,導入AI技術學習歷史經驗,並結合混合實境(MR),讓操作人員僅需配戴頭戴裝置,就能不受時空限制遠端操控抽水站,猶如親臨現場,全面提升防汛管理效能與城市的防災韌性。

Read More

台八線靳珩隧道邊坡坍方造成堰塞湖 太魯閣口路段暫時封閉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10/17154240/ca652a98-eb4a-4a64-9445-2235671edb74-Compressed-with-FlexClip-Compressed-with-FlexClip.mp4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十七日下午二點緊急宣布,因應花蓮縣秀林鄉台八線175.5K(中橫)靳珩隧道側邊坡坍方土石淤塞立霧溪峽谷造成堰塞湖,西側自天祥,東側自太魯閣口路段暫時封閉。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交管中心主任陳國正表示,花蓮縣秀林鄉台八線(中橫公路)175.5靳珩隧道外側舊路廊,已移撥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作為園區道路,十月十七日十二時,邊坡坍方土石淤塞立霧溪峽谷,該處河道寬度經林保署花蓮分屬估算約三十公尺。 東區養護工程分局指出,經公路局量測,水面以每小時七十公分速度上漲,目前量測水面距離步道約七公尺,堵塞之河道狹窄,雖現場已有一部挖土機清除土石,惟降挖速率不及水位抬升速率。 陳國正指出,經初步量測,堤頂高於現有台八線175.5k靳珩隧道西洞口路面,預估水位若持續上漲,可能導致立霧溪水改道流入靳珩隧道後,再由東洞口流出,漫過魯丹橋護欄排入魯丹溪,再匯入立霧溪,將造成台八線(中橫公路)167.7k~184.5k天祥至太魯閣道路中斷。 中橫靳珩隧道側邊坡坍方土石淤塞立霧溪峽谷造成堰塞湖,西側自天祥,東側自太魯閣口路段暫時封閉。(東區養護工程分局提供) 陳國正強調,公路局東分局已成立前進指揮所,另內政部太魯閣國家公園倌理處、林業保育署、台電溪畔發電廠等橫向單位均已知悉並派員前往現場,並已發佈CMS、警廣vpn、幸福公路APP。 陳國正指出,經初步觀測,溪水上漲速率約1m/hr,目前距靳珩隧道西口路面高差約十公尺,請民眾西側自天祥,東側自太魯閣口勿再進入。

Read More

親職教育家長漂書 橋中社區共讀舊書重獲新生

永康區大橋國中推動社區共讀,親職教育家長漂書讓舊書重獲新生。(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大橋國中圖書館致力於推動全校閱讀,並向外延伸鼓勵社區共讀,在親職教育日規劃家長漂書活動,將圖書館退下來書籍挑選提供不適合國中生、卻適合家長閱讀書籍,讓家長自由帶回閱讀,除讓舊書重獲新生,也期望透過閱讀擴散讓書香從校園蔓延到社區與家庭。 活動由圖書館推動教師楊淑惠發起與籌劃。她表示,閱讀推廣不能僅侷限於校園,更需要把習慣帶回家庭,才能形成長久的影響力。當孩子看到家長也在閱讀,就會發現閱讀不是功課,而是一種生活方式,這種潛移默化的力量,比任何要求都來得深刻。 楊淑惠強調,漂書活動現場書籍依主題整齊陳列,有家長好朋友在挑選過程中彼此交換心得,圖書教師熱情地介紹推薦好書,讓活動成了小型的閱讀交流會。參與家長一致肯定這樣的設計,認為不僅實用而貼心,更提供了與孩子一同分享閱讀的契機。 校長謝連陽指出,橋中推動全校閱讀多年,已在校內奠定扎實基礎。今年進一步推動「社區共讀對話」,希望藉由親職教育日活動,家長可以和圖書教師聊書推書,把閱讀文化延伸至家庭與社區,建立「孩子在學校閱讀、家長在家中閱讀」的良性循環,讓閱讀成為一種社區共同的生活風氣。 謝連陽期許未來能持續結合校內外資源,舉辦更多元的閱讀推廣活動,讓書香不僅瀰漫校園,更能深入家庭,真正建構一個「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閱讀共同體。

Read More

新北市準提佛母慈善會捐贈復康巴士 助弱勢無礙出行

新北市準提佛母慈善會匯聚善心,捐贈復康巴士助身障及長輩安心出門。(新北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一份善念,化作行動的力量!新北市準提佛母慈善會今(17)日在市議員李余典媒合下,由理事長蕭英修代表捐贈一輛復康巴士予新北市政府,盼能協助更多身障朋友與失能長輩無礙出行,讓社會的每個角落都感受到準提佛母的慈悲庇佑。新北市副秘書長張其強代表受贈,並表達誠摯感謝。 準提佛母慈善會於113年11月14日成立,致力匯聚眾人之力,把資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理事長蕭英修表示,愛心從不嫌多,社會上仍有許多角落等待被照亮,尤其在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此刻,長照與就醫需求日益增加。本次捐贈的復康巴士,承載著全體會員的祝福與善念,象徵著涓滴成河、聚沙成塔的力量。 蕭英修也感性分享,這次募款過程中,有孩子捐出珍藏的紅包錢、有父母雖不富裕仍堅持每月捐款,也有媳婦以已故婆婆之名捐贈,這些故事都讓她深受感動,「每一份心意,都是愛的傳遞。」 市議員李余典表示,準提佛母慈善會在短短時間內匯聚眾多善心,展現無限的愛與行動力,是社會正能量的典範,期盼更多團體與人士響應善行,讓愛心循環不息。 張其強表示,慈善會成立未滿一年便展現強大凝聚力,會員從15人擴增至150人,足見社會溫暖力量的集結。他也提到,新北市自民國95年起推動復康巴士服務,當時僅有20輛,如今已達881輛,其中810輛來自民間團體與市民的愛心捐贈。「希望每一次接送,都是一份安心與溫暖的延伸,讓家屬與乘客都能感受到安全、安心與安定的力量。」 新北市社會局提到,本次捐贈的復康巴士為新北市第881輛,考量車輛使用年限汰換後,目前實際營運中共有510輛。民眾若有乘車需求,可電話預約(02-8258-3200)或線上預約:https://www.ycbus.org.tw/rayman/netbook.htm 。如欲響應捐贈行列,也可透過「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傳遞善心(https://goodday.ntpc.gov.tw/pwntpc/)。

Read More

SUN流通集團深耕台灣35年 持續捐贈救護車提升公共安全

SUN流通集團長年關注公共安全與社會公益,連續十一年捐贈救護車給全台各縣市消防局及衛生機關,今年捐贈一輛高頂救護車予新北消第一大隊溪崑分隊。(讀者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SUN流通集團長年關注公共安全與社會公益,今年慷慨捐贈一輛高頂救護車予新北市消防局第一救災救護大隊溪崑分隊,以充實緊急救護勤務使用需求。捐贈儀式今(17)日下午1時30分舉行,由消防局主任秘書張易鴻代表受贈,並回贈感謝狀,表達市府對SUN流通集團善行義舉的誠摯謝意 此次救護車捐贈由深耕台灣近35年的SUN流通集團旗下公司台灣產健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產經股份有限公司、產流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捐贈。SUN流通集團秉持「創造更多人的幸福」理念,致力提供天然、無污染、健康有機且嚴選不添加色素與人工香料的安心食品,長期扮演「好厝邊」的角色。集團除貼近民眾日常生活外,更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致力於醫療設備更新與救護服務的提升。 今(2025)年是SUN流通集團連續第11年捐贈救護車給全台各縣市消防局及衛生機關,過去十年涵蓋高雄、台中、彰化、台南、新竹、嘉義、花蓮、南投、屏東及澎湖等地區,持續關注各地緊急醫療需求。捐贈儀式中,台灣產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近藤繁光、台灣產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笠島亨悅、產流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橋正竜,及近百位在地鄉親會員共同出席,見證這份深具意義的社會奉獻。 新北市消防局指出,隨著板橋區及新北市人口持續成長,民眾對公共安全與緊急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根據統計,113年度板橋區救護案件高達3萬6,128件,顯示救護服務已成為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此次獲贈一輛全新救護車,為急需醫療救援的傷病患提供更即時的服務。 消防局主任秘書張易鴻表示,此次高頂救護車的捐贈,不僅有助提升消防局第一線緊急救護能力,更象徵民間與政府共同守護城市安全的決心。新北市府感謝SUN流通集團的慷慨義舉,也期盼此善行發揮拋磚引玉之效,讓更多善心團體與企業響應投入,共同打造更安全、更有愛的新北市。

Read More

屏東縣鐵道文化觀光祭11/1登場

屏東縣鐵道文化觀光祭十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十三日登場,屏縣西勢、竹田至枋山等十個火車站均設有鐵道裝置藝術「噹噹一族」吉祥物讓遊客拍照打卡。(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2025屏東縣鐵道文化觀光祭十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十三日登場,從北到南串聯全縣百公里鐵道路線,推出「噹噹一族」彩繪列車、親子鐵道便當、鐵道藝術裝置、表演與講座等活動,打造一場結合鐵道風景與地方文化的親子旅程。 屏縣府文化處表示,今年活動以「鐵道旅程×親子同樂×地方故事」為主軸,開幕活動將於十一月一、二日下午二時在林邊火車站周邊廣場熱鬧展開,分別邀請深受親子歡迎的紙風車劇團帶來精彩的「巫頂看世界」,還有鐵道主題兒童音樂劇「藍寶Let’s Go」、親子派對DJ秀等節目熱力演出。另邀集多組藝人團隊接力出演,以及超過五十家品牌的文創市集。 屏東縣鐵道文化觀光祭十一月一日開幕主秀,將由紙風車劇團帶來精彩的「巫頂看世界」。(記者鄭伯勝翻攝) 現場也推出嚴選屏東在地食材入菜的創意親子鐵道便當,有大小朋友皆愛的山海風味糖醋龍膽石斑蓋飯、「噹噹」角色造型薑黃鳳梨飯盒,開幕兩天下午四時三十分起現場開賣,每日限量兩百份。 除了精彩開幕活動,在竹田、西勢、潮州、南州、鎮安、林邊、佳冬、東海、枋寮、枋山等站也有可愛的鐵道裝置藝術「噹噹一族」吉祥物讓遊客拍照打卡。從活動開幕到十二月十三日連續七個週末,沿著鐵道鄉鎮串聯走讀、講座、藍皮解憂號列車與藝術宅急便接力登場,讓旅客在行進之間感受屏東鐵道的故事與魅力。 此外,與台鐵合作的「噹噹一族彩繪列車」,開幕兩天每日五班次來回屏東和林邊間,邀請各地的旅客跟著噹噹一族探索屏東迷人的風土人情,活動詳情請關注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官方臉書或活動官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