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仁購物節暖身 攝影展搶先登場

歸仁購物節率先登場是歸仁之美攝影展,計有十二名攝影好手得獎。(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歸仁報導 台南市歸仁街區繁榮發展協會為凝聚在地產業共享共榮,將於十一月二日在歸仁文化中心推出「歸仁琴音愛歌Song購物節|永續i相 真善美歸仁」計畫,並辦理系列活動,廿二日率先揭幕的是歸仁之美攝影展優選作品展出,區長朱雅宏更頒獎予十二名得獎攝影者。 歸仁購物節活動內容結合綠色生活市集、環保闖關、歌王歌后PK秀與親子DIY體驗,同時串聯歸仁在地商圈店家、學校及社區,共同推廣環保生活、永續理念與幸福城市。 歸仁街區繁榮發展協會將推出「歸仁琴音愛歌Song購物節-永續i相隨 真善美歸仁」活動。(記者張淑娟攝) 此外還有一系列活動,廿二日率先登場的是「2025新歸仁之美攝影展」,攝影者以鏡頭捕捉歸仁在地的自然景致、產業風貌與人文故事,計有九十二名參賽者拍攝二百五十五件作品,計評選出十件優選和二件佳作,二十二日起在歸仁文化中心展出。另還將舉辦「環境安全宣導暨活力健走活動」,串連武當山上帝廟與文化中心周邊區域,讓永續理念從市集、展覽延伸到社區生活,打造全民參與的低碳行動。二日活動現場還有豐富的闖關獎品,當天消費集點還可兌換摸彩券參加抽獎,歡迎大家一起來吃、來逛、闖關拿千份好禮。 朱雅宏表示,率先登場的歸仁之美攝影展,作品是經由三名專業評選委員台灣攝影學會理事長鄭俊堂、台灣攝影學會顧問蔡來旺及台灣攝影家交流協會副理事長張萬興以四階段評選出十件優選獎及二件佳作,並於歸仁文化中心大廳展出,展期至十一月二日止。

Read More

2025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駛進高雄 400名學生玩出科學力

  二0二五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駛進高雄,四百名學生到場歡迎,並動手實驗玩出科學力。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辦的「臺灣科普環島列車」今年邁入第十年,展開為期六天的環島之旅,串聯全台十八個縣市、二十八個站點;列車於二十二日上午抵達高雄車站,帶來滿滿的創新科學能量,將知識與樂趣融入生活,邀請市民與學童一同感受探索的魅力。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一進站,受到近四百位中小學生熱情迎接,氣氛熱烈、歡聲不斷;今年活動邀請高雄市勝利國小等十所小學師生,以及來自金門縣的金鼎國小師生搭乘列車,學子們從高雄行進至屏東站間,體驗豐富的科學動手做活動,以多樣化的實驗活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此外,高雄站也集結高雄各級學校與大專院校團隊,並特邀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金屬中心與台電除役及選址溝通中心等單位,共同設置三十個科普知識小站、超過三十項互動實驗。展攤內容結合AI、物理、化學、生物、工程與科技藝術等主題,展現科學教育的創意與活力,吸引眾多旅客駐足參與。 教育局長吳立森致詞時表示,科普列車十年來讓科學教育走出課室、深入生活,今年高雄站的站點活動更結合AI與動手實驗等元素,展現多元學習的創新樣貌。透過動手操作與實地體驗,孩子們能培養探究精神與問題解決能力,成為具備國際視野的未來科技人才。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只見中小學生結合AI與動手實驗等元素,展現多元學習的創新樣貌。 (記者王正平翻攝) 科普活動主辦人郭啟東教授指出,科普列車十年來見證了教育現場的蛻變與成長,透過師生共同參與,讓知識的種子在每位孩子心中生根發芽。國科會今年特別規劃「共好接力車廂」與「多元在地,一起學母語」活動,讓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童以手語、族語和創意詮釋科學,展現共融共學的教育精神。 此外,「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高雄站活動不僅是一場熱鬧的科學盛會,更象徵十年來科普教育的傳承與創新,讓知識在軌道上持續前行,啟發下一代對科學世界的無限想像。

Read More

台北AI領航 閃耀星國科技週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率優質台北市企業參加「二0二五新加坡科技週」。(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率領十二家優質台北市企業參加「二0二五新加坡科技週」,並設立「台北主題館」,以「AI領航,智慧台北」為主軸,展現台北市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成果與研發實力。兩天展期共吸引超過七百家次買主參觀洽談,預估可促成超過二千五百萬美元的潛在商機,成效斐然。 產業發展局二十二日表示,此次參展企業展示最新技術與解決方案,從AI平台、XR應用、智慧會議系統到車聯網數據服務,全面展現台北產業在人工智慧與智慧科技上的創新實力。透過新加坡台灣貿易中心劉千翡主任協助,安排參展企業密集拜會新加坡AME International集團、新加坡科技工商協會(SGTech)以及凱德集團(CapitaLand)。 產業發展局指出,此次參展不僅展現台北在AI技術與智慧應用領域的創新成果,更促進橫向與全球參展企業的專業交流,並於垂直應用面向如資料中心建置、雲端服務運用及AI智慧整合等領域,獲得豐富的技術與市場互動。 參展企業普遍反映收穫良多,與國際買主、策略夥伴交流熱絡,成效顯著。此行不僅有效提升台北市在國際智慧科技舞台的能見度與城市品牌形象,也展現市府推動AI產業發展的決心與成果。

Read More

中山大學王家蓁登上瑞典IDG高峰會 亞洲唯一代表展台灣永續力

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左一),是亞洲唯一代表受邀於「內在發展高峰會」發表實例演說,展現台灣學術與科技的專業力。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受邀於二0二五年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內在發展高峰會」發表實例演說,是全亞洲唯一登上大會舞台的代表,與來自全球的學者、政策領袖及創新行動者共同探討「內在發展目標」(IDGs)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融合之道。 王家蓁主任表示,中山大學氣膠科研中心率全國之先設立IDG據點,推動成效受到IDG總部與各國據點高度重視;本次高峰會從全球四十多個IDG據點中,選出三個最具代表性的案例進行國際分享,分別來自台灣、美國與阿根廷。中山氣膠科學研究中心脫穎而出,不僅展現學術與科技的專業力,更彰顯亞洲在永續議題上兼具科學理性與人文關懷的實踐精神。 聯合國二0二四年報告指出,全球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進展普遍落後,愈來愈多國際組織開始強調「內在發展」的重要性──唯有人類的意識、價值觀與情感層面同步成長,永續行動才能真正落地。今年的IDG高峰會以「化解分歧」為主題,吸引現場逾八百人與數千名線上參與者響應。 王家蓁在會中以「如何整合IDG和SDG,實現永續發展的地球」為題分享實例,她從空氣懸浮微粒的運作機制切入,闡述人類呼吸與地球系統間的深層連動,帶領現場與線上觀眾進行「有覺知的呼吸」體驗,象徵人類與大地之間的循環互養。 她指出,全球每年約有七百萬人因空氣汙染過早死亡,COVID-19等呼吸道疾病也凸顯了空氣傳播的風險,因此「空氣品質不僅是環保議題,更是生命議題」。 愛因斯坦曾說,我們不能以製造問題時的同等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王家蓁以氣膠與量子力學的視角,點出人類實為地球整體的一部份,而非過去人們以為的「環境乃身外之物」。王家蓁以科學解釋開啟全新視角,促使人們重新審視自身與世界的關聯,並呼籲展開生態覺醒,從內而外共同創造一個真正永續的新地球。

Read More

侯友宜讚淡江大橋 國際新地標

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淡江大橋不僅是新北城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象徵北台灣交通全面升級。(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連結新北市淡水與八里的淡江大橋預計一一五年五月正式通車,成為北台灣的重要門戶與城市新地標。新北市長侯友宜二十二日表示,市府與中央單位超前部署,整合高、快速道路系統,總投入五百一十四億元打造更完善的交通路網,同步規劃微型轉運站、快速公車、觀光公車及YouBike布點串聯,讓市民通勤、遊憩乃至出國,都能享受更便利、多元、低碳的移動生活。 侯友宜指出,淡江大橋不僅是新北城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象徵北台灣交通全面升級。因應淡江大橋及捷運三鶯線、萬大線陸續通車,市府將再投入一億元新購二千三百輛YouBike,目標於一一七年達成一千八百站。 交通局長鍾鳴時二十二日在市政會議進行「國門新地標,生活新風貌」專題報告時指出,新北市長期與高公局、公路局等中央單位共同合作規劃及爭取高(快)速道路交流道的新設與改善,包括陸續完成增設樹林交流道、汐止增設南下入口匝道、台六一銜接台六四南向匝道改善工程等,淡江大橋通車後,北台灣整體高快速路網將更加完善。 鍾鳴時表示,淡江大橋將是國際旅客進入國門前看到的第一個城市地標,也讓桃園機場與新北的連結更緊密,交通局已經規劃二條快速公車及一條淡水八里觀光公車,透過大橋優勢,串聯淡水、八里、板橋與桃園機場等主要生活圈,讓民眾通勤、通學、出遊都更便利。 鍾鳴時說,新北YouBike公共自行車系統將於十月達成一千五百站及三億騎乘人次,淡江大橋橋上已預留專用自行車道,市府將持續與中央合作推動規劃自行車道外,並加強優化YouBike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深入山區、濱海與原鄉部落及二十九行政區,並進入校園推廣,鼓勵年輕世代響應綠能低碳運具。

Read More

北市教育創新研究頒獎 教師展創意實踐

台北市第26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頒獎典禮。(記者王誌成攝)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第二十六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頒獎典禮二十二日於台北市政府青年局舉行,本屆共有中學組九十四位、國小組六十四位及幼兒園組三十二位教師獲獎,期許透過此項徵件計畫。今年行動研究共吸引共四百九十八件作品參與,作為教育現場的參考和學習的典範。 其中高職組特優市立松山家商「用文字勾勒生命圖像—從全方位閱讀到多元寫作」閱讀與寫作課程設計,透過明確的學期學習任務,在「尋找典範人物」、「啟動正向系統」、「快樂說書人」、「感動全世界」等系列主題,透過系統性培養學生閱讀與寫作素養。 「城市行旅:從在地行動到文化實踐的學習歷程」市立木柵國中以在地人文歷史為材料,結合PBL與TBL創新教學策略,能引導學生有效認識鄉土與關懷城市。課程設計導入PBL、TBL策略,強調SDGs永續力、TT協同力、PBL探究力、ICT知識力、TBL合作力,並輔以任務導向、協作學習、數位工具,強化學生數位素養等學習工具,顯現在課程上的創新,完整的課程學習主軸也穩固學習成效。 國小組特優華東台商子女學校(國小組)「玩轉經典之探《水滸傳》」,以教師讀書會為基礎,設計出古典文學閱讀的學習活動,並探討如何透過多元策略,激發學生對四大名著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與人文素養,從教師閱讀出發到有效的學生閱讀。 幼兒園組特優市立南海實驗幼兒園以探究式課程進行的「美好的聲音」,孩子不僅好奇聲音如何傳遞,更進一步思考生活中哪些聲音讓人感覺愉快,哪些聲音令人不舒服,進而嘗試透過正向語言、安靜行為、音樂創作等方式,營造更美好的聲音環境,最終以「彩虹樂團」的形式,將好聽的聲音與感動傳遞給更多人。

Read More

金屬中心「人工智慧導入鈑金產業轉型力」研討會落幕

「人工智慧導入鈑金產業轉型力」研討會落幕。(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鈑金產業人工智慧轉型力大爆發,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董事長劉嘉茹廿一日指出,面對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中心結合政策推動與技術研發,聚焦人工智慧與自動光學檢測於鈑金製程的導入應用,協助產業數位升級,加速邁向智慧製造。 金屬中心舉行的《製造新定義─在地產業 × 智慧轉型》系列研討會,「從手工到智檢-人工智慧導入鈑金產業轉型力研討會」,廿一日圓滿落幕,吸引產官學界之專家與業者齊聚交流,也為傳統鈑金注入人工智慧動能。 金屬中心副執行長林烈全強調,邀請國內兩大鈑金協會及相關業者代表與會座談,共同就鈑金產業未來發展提出策略建言與經驗分享,並善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專資源,協助業界導入人工智慧與自動光學檢測技術,並結合數位雙生應用,持續推動產品高值化與智慧製造升級。 台灣雷射鈑金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文義表示,面對國際關稅與市場競爭的挑戰,產業版圖正快速重組,唯有讓人工智慧與現場製程深度融合,才能轉化為真正的實戰競爭力。台灣板金經營協會理事長劉明杰指出,鈑金產業長期仰賴師傅經驗與人工檢測,如今人工智慧的導入正是轉型契機,讓產業在品質、效率與人才斷層間找到新平衡。 金屬中心系統處處長邱振璋展示多項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包括自主研發的AISL智捷方舟人工智慧開發工具,整合人工智慧與自動光學檢測技術,應用於砂芯辨識、焊道與鈑金瑕疵檢測,並已導入興南鑄造與造船廠等產線。透過數位建模與機器學習,有效提升製造現場效率與品質,展現人工智慧導入產線的實質成效。

Read More

新北社造成果展 週日闖關體驗

二0二五新北市社造成果展分享會將邀請逆風劇團以「逆風青銀先鋒隊」為主題,展現青銀共創行動的多元行動力。(新北文化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二0二五新北社造成果展將於廿六日在空軍三重一村熱鬧登場,今年以「新動派|新北地方情感地圖」為主題,邀請市民化身「新動派」的一份子一起體驗社造行動的創意能量;參與民眾只要完成當日闖關活動的四大關卡即可獲得一次抽獎機會,獎品包括朱銘美術館音樂鈴與淡水〈走著橋〉紀念對杯,還有豐富的社區文創小禮。 文化局表示,今年闖關活動由來自新北各地的社區團隊擔任關主,融合在地文化、環保理念與生活創意,打造「想像、共感、觀察、連結」四大互動關卡,邀請民眾透過遊戲體驗社造精神。 除闖關活動外,現場安排「分享會」及「趣味手作DIY」;分享會由瑞芳「心鼓坊」熱力開場,接續有「地方媽媽愛說故事」團隊、青年里長張致遠的「福立方」及逆風劇團「逆風青銀先鋒隊」,共同展現世代共融與多元行動力。 文化局並推出社區小旅行,分別為十一月一日「雙和篇」造訪世界宗教博物館與中和緬甸街,感受愛與信仰、社區與生活共融的美好;十一月二日「坪林篇」走讀坪林老街與茶業博物館。

Read More

板橋運動中心升級 免費玩1週

  板橋國民運動中心本次改裝後新增三座室內匹克球場。(新北市體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板橋國民運動中心歷經五個月整修與空間改造,全面翻新升級,以「運動×休閒 ×科技」為核心,帶著全新靈魂閃亮登場。全館汰換老舊設施、導入智慧化管理與節能系統,不僅環境更舒適、操作也更便利。體育局表示,十月二十五日至三十一日試營運期間,全館設施與課程免費開放,從泳池、球館到體適能中心,邀請市民搶先體驗。 體育局表示,板橋國民運動中心是新北市都會型場館的重要據點,由原廠商長佳機電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持續營運,以「智慧升級、環保節能」為主軸,全面更新體適能中心器材、翻新泳池與休憩空間,並同步汰換空調及電力系統,打造安全友善又高效的運動環境。 全新的板橋運動中心是一處結合潮流與科技的運動生活基地,改裝後新增匹克球場包括三座室內與一座戶外球場,並引進時下最受歡迎的器械皮拉提斯與空中瑜珈課程,讓民眾依興趣自由探索、享受運動樂趣。 試營運每日開放時間為上午十時至晚間八時,除全館設施免費使用外,還規劃多項特色體驗課程,包括器械皮拉提斯、空中瑜珈、有氧、肌力訓練及泳技檢測等。

Read More

退伍令遭拒觀 台中兩役男脫褲毆打同袍判刑緩刑2年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黃姓、洪姓男子今年在台中竹仔坑營區服役時,因陳姓同袍隔天就要退伍,二人要求看他的退伍令被拒絕,竟合力架住陳又脫他褲子,洪甚至和陳爆發拉扯,衝上前痛毆其左眼一拳連眼鏡都打斷;法院以二人不顧同袍情誼,考量調解成立,依強制、傷害罪各判五月、六月,可上訴。 起訴書指出,黃男、洪男今年四月二日在台中竹仔坑營區服役時,得知陳姓同袍明天就要退伍,下午四時多要求陳交付退伍令給他們看遭拒,黃、洪竟然不讓對方離開,黃還用右手勾住其脖子架住並順手取走退伍令。 洪男再從後方脫下陳的褲子,陳不甘受辱與洪男爆發拉扯,經現場其他同袍制止將二人分開,未料洪仍心有不甘,又衝上前出拳痛毆陳的左眼,釀其左眼受傷、眼周挫傷,連眼鏡也斷裂,陳向憲兵隊報案提告,檢方偵訊時,黃、洪均坦承,陳也指證歷歷、提出驗傷等佐證,並有在場其他軍人目睹作證,檢方偵結依妨害自由、傷害等罪嫌將二人向法院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台中地院審酌,黃、洪不顧同袍情誼,又不尊重陳的自主權妨害自由、取走退伍令,洪男更不知收斂還痛毆對方成傷,造成陳男身心痛苦,而考量黃、洪犯後坦承,均和陳調解成立、陸續補償,可見均有悔意,依強制罪判黃男五月,依強制罪、傷害罪,判洪男五月、二月,二罪應執行六月,二人均得易科罰金、均緩刑二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