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最讚、毒詐退散!新莊警分局保護青少年專案三對三籃球賽熱血開打

(新莊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哨音響起,比賽開始!暑期青春專案於7月展開,為強化青少年、社會大眾識詐、反毒及交通安全觀念,新莊警分局特別規劃「暑期保護青少年專案3對3鬥牛籃球賽」,於昨(10)日下午熱血登場。透過結合運動與犯罪預防宣導,傳遞「青春最讚、毒詐退散」的理念,期望讓來參與球賽的青年及壯年,於球場上能盡情揮灑汗水,而於球場外則可成為具備識詐、防詐的最佳防守員。 (新莊警分局提供) 新莊警分局指出,本次活動廣邀轄內多元團體組隊參與,包括新莊國中、頭前國中、丹鳳國中、恆毅中學、及成人組平面、電子媒體、新北市議會六審隊、BMW尚德新莊公司、消防局新莊分隊、部立台北醫院,共同與新莊分局員警同場競技,藉由三對三鬥牛以球會友,搭起團體間的互動橋樑,更可藉此擴大轄區防詐網絡,如同向隊友傳球一般將識詐反毒觀念傳遞出去,展現警民合作、齊心防詐的熱情與行動力。 新莊分局分局長陳保緒致贈國手吳岱豪感謝狀(新莊警分局提供) 新莊警分局提到,活動一開始,先由分局長陳保緒、新莊國中校長何文慶、議員陳世軒、議員鍾宏仁、DEA中信特攻及與會貴賓聯合致詞,為活動揭開序幕,隨後展開「識詐+交通+性隱私」主題宣導,透過案例解析與互動問答,深入淺出傳達防詐騙、遵守交通規則及保障個人隱私的重要性。為炒熱現場氣氛,更特別邀請籃球國手吳岱豪與貴賓進行暖身賽,帶動全場熱情,傳遞正向運動精神,吳岱豪在球場上手感火熱,一連好幾球美技讓現場氣氛來到最高點,除了炒熱氣氛,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參與的青少年培養運動的優良習慣,與運動產生高度連結,間接也是削弱青少年接觸毒品及犯罪的可能性。 主活動「3對3鬥牛籃球賽」緊接登場,場上球員盡情奔跑、奮力攻防,展現絕佳默契與體能素質,現場更安排「罰球線挑戰賽」增添互動與趣味。比賽結束後,舉行獲獎隊伍頒獎儀式,最後進行全體大合影,為熱血又充滿教育意義的一天畫下圓滿句點。 新莊分局分局長頒獎影像(新莊警分局提供)  新莊分局長陳保緒表示,希望透過此次籃球競賽活動,寓教於樂,讓反詐騙、反毒與交通安全觀念向下扎根,同時以球會友,鼓勵青少年與治安夥伴們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與正當休閒興趣,真正做到「強身也強心」,共同守護健康、安全的社區環境,也特別感謝哲在營造有限公司、新北市警友會顧問蔡志奇、新北中信特攻籃球隊、BMW尚德新莊展示中心的大力贊助與動員,讓本次活動得以順遂與圓滿。  

Read More

新北北宜公路清晨車禍 21歲男過彎打滑對撞大貨車

(新店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坪林區北宜公路53.3公里處今(11)日清晨05時53分許發生一起車禍,新北市新店警分局坪林所接獲110通報,立即派遣員警前往處理,經了解,現場為邱姓男子(21歲、持照正常)駕駛自小客車,由坪林往宜蘭方向行駛,疑似於事故地點過彎打滑,撞上對向林姓男子(61歲、持照正常)所駕駛之自用大貨車。 新店警分局指出,事故造成邱男左手骨折及四肢多處擦挫傷,送往新店耕莘醫院觀察、貨車司機未受傷;雙方酒測值皆為0,詳細車禍發生原因仍待後續釐清。 (新店警分局提供)

Read More

「新北好地 不留餘蒂」起跑!週末夜市、商圈接力宣導登場

今年暑假推出將於7月12日(六)起,連續4個週末在樹林興仁花園夜市與板橋府中商圈舉辦8場活動(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提升市民環保意識並宣導吸菸民眾落實菸蒂不落地,新北市環保局今年暑假推出將於明(12)日起,連續4個週末在樹林興仁花園夜市與板橋府中商圈舉辦8場活動。現場參加快問快答小遊戲,並與新北i環保臉書粉專留言互動,即可獲得實用生活小禮一份,歡迎民眾一同響應。 新北市環保局指出,本次宣導活動將於樹林興仁花園夜市及板橋府中商圈舉行,共計辦理8場次。樹林場次為7月12日、19日、26日及8月2日下午4點至9點展開;板橋場次則為7月13日、20日、27日,8月3日下午3點至8點登場;活動現場設有閃亮吸睛的「行動背包式氣球+宣導看板」,只要完成問答小遊戲,並至「新北i環保」臉書粉絲專頁指定貼文下留言「新北好地不留餘蒂」或上傳宣導看板、行動背包式氣球的照片,即可兌換限量實用生活小禮,包括熄菸袋、濕紙巾、乾洗手等,每人限領1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環保局期望透過有趣遊的互動方式,傳達正確菸蒂處理觀念,讓「菸蒂不落地」深入民眾的心中。 活動現場設有閃亮吸睛的「行動背包式氣球」,只要完成問答小遊戲,並與新北i環保臉書粉專留言互動,即可獲得實用生活小禮一份(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提到,環保局統計,新北市113年依據《廢棄物清理法》開立一般廢棄物相關之裁處案件中,以「亂丟菸蒂」占比最高,共7,581件,占總案件的38.84%。為有效遏止亂丟菸蒂的問題,新北環保局率全國之先於110年3月依據環境部「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罰鍰額度裁罰準則」,將亂丟菸蒂罰鍰由新臺幣1,200提高至新臺幣3,600元。日後台北市、台中市、基隆市及桃園市也陸續跟進。 此外,環保局同步補助設置菸蒂桶、巡查熱區及宣導教育,以多元方式從源頭防堵亂丟問題,除了維護市容,也有助於減少尼古丁與焦油等有害物質進入排水與海洋系統中,進而保護動植物與海洋生物。 環保局補助商家菸蒂桶,從源頭防堵亂丟問題(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表示,目前透過環境講習、社區防蚊師培訓課程及環境公民教育種子講師培訓課程多元方式,向民眾宣導亂丟菸蒂的危害性、正確丟棄方式與相關罰則,強化民眾對環境保護的認知,截至目前已辦理18場,參與人數達1,600人。呼籲吸菸民眾能從日常落實,自備熄菸袋或將菸蒂投入菸蒂桶,共同維護乾淨、宜居的城市環境。另外也提醒,亂丟菸蒂最重可罰新臺幣6,000元,切勿貪圖便捷而觸法。 辦理環境講習宣導亂丟菸蒂的危害性、正確丟棄方式與相關罰則(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提醒,「新北好地 不留餘蒂」首場活動將於明(12)日(星期六)在樹林區興仁花園夜市熱鬧登場,後續也將於週末持續在各大商圈與夜市接力展開。更多活動資訊歡迎追蹤「新北i環保」臉書專頁,邀請大家一起來現場玩遊戲、拿好禮,共同打造「新北好地 不留餘蒂」的美好家園。

Read More

男胃痛3年 幽門螺旋桿菌作祟

  黃詮博(左)醫師向病人詳細說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部位及治療方式,協助其充分了解病情。(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沒想到困擾我三年的胃痛,竟然是細菌感染造成的!」40歲張先生長期受間歇性上腹悶痛困擾,前往新竹台大分院就醫,由胃腸肝膽科黃詮博醫師安排胃鏡與切片檢查,確診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併有慢性胃炎與十二指腸潰瘍。經鉍劑四合一療法治療後順利痊癒,不僅菌體成功根除,潰瘍與疼痛也大幅改善,擺脫多年不適,重回健康穩定生活。 黃詮博表示,幽門螺旋桿菌透過螺旋結構與鞭毛,可深入胃黏液層並黏附於胃黏膜,藉由分泌尿素?將胃內尿素分解為氨與二氧化碳,進而中和胃酸、保護自身,使其能長期寄生於胃部,導致慢性發炎,甚至誘發潰瘍與癌前病變。 黃詮博提醒,若有長期上腹不適、胃痛、食慾不振等症狀,不應自行購藥緩解,應及早就醫,透過正確檢查與治療根除病因,不僅能改善生活品質,更可有效預防胃癌發生,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是守護胃部健康、防止胃癌的重要一步。 根據研究統計,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病人中,超過五成會出現慢性胃炎,同時是九成以上十二指腸潰瘍與高達八成胃潰瘍的主因。更值得警覺的是,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一般人的六至十倍,並可能導致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不可輕忽。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症狀多樣,常見包括腹部灼熱感、空腹時胃痛、脹氣、噯氣、噁心、食慾不振等;如果造成慢性胃炎,更會造成長期的間歇性胃痛。確認感染後,黃詮博為病患規劃四合一鉍劑療法,該療法結合兩種抗生素、鉍劑與制酸劑,治療成功率高達94%。因台灣地區抗生素使用普遍,幽門螺旋桿菌的抗藥性逐年上升,傳統三合一療法效果漸漸不如以往,四合一療法已成為臨床的有效新選擇。 黃詮博指出,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方式包含胃鏡切片檢查(快篩、染色、培養)、尿素呼氣試驗、糞便抗原檢測等,皆具有超過九成的準確率。檢查前則須停用質子幫浦抑制劑兩週、抗生素四週,以免出現偽陰性,影響診斷與後續療效評估。 治療完成後,若菌體成功根除,再感染率極低(低於1%)。但由於幽門螺旋桿菌主要透過「糞口傳染」,家庭成員間容易互相感染,因此建議病人家屬可一同接受篩檢,以減少潛在傳播風險。

Read More

改善代謝指標 有機會抽手機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近3成國人罹患代謝症候群!國健署10日舉辦「2025逆轉代謝 健康加值」活動,參加者只要改善任一代謝指標就有機會抽中手機好禮,鼓勵全民一起邁向健康生活。 國民營養健康調查顯示,20歲以上民眾每10人有3人罹患代謝症候群,即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等5項符合3項以上。重要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肌梗塞、中風等,通常源自於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藉由專業人員提供飲食、運動、戒菸等衛教指導,來協助民眾改善不健康生活習慣,執行近3年來,已收案約39萬人,在接受3次追蹤管理的10萬人中,有近1/5更是成功逆轉代謝症候群。 吳昭軍署長提醒,各類健康檢查(如勞工健檢、公教健檢、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等)多包含三高相關項目,做完檢查後要留意健檢報告數據,檢視自己是否已罹患代謝症候群;如果想更節省力氣,可讓醫療院所協助將健檢結果上傳至健保署健康存摺,協助民眾評估並及早察覺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及時因應;此外,健康存摺中的「代謝症候群專區」也可連結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資訊,方便民眾尋求專業協助。 為激勵被收案者積極改善致病危險因子,國健署已連續2年辦理「戰勝代謝症候群」獎勵活動,今年活動由即日起至9月底止,可至活動網站報名,前3500名報名成功者,即可獲得參賽獎勵品。 報名成功且改善任1項代謝症候群異常指標的民眾,有機會抽中好禮,成功逆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更有機會獲得新型智慧手機,若再加入活動官方LINE帳號參加「健康互動任務」,完成指定任務後可累積點數,前500名累積點數最多者可獲得近千元的商品卡獎勵。

Read More

馬偕醫院通過溫室氣體盤查驗證

  馬偕醫院通過ISO 14064-1:2018溫室氣體盤查驗證。(馬偕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馬偕醫院通過ISO 14064-1:2018溫室氣體盤查驗證,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10日接下證書時表示,馬偕醫院將會更努力朝向節能減碳與能源轉型之目標邁進。 馬偕醫院指出,馬偕在2014年即完成G3.1版本醫療體系認證的企業永續報告書,並一舉拿下非營利組織類金獎肯定。今年也榮獲遠見ESG企業醫療永續獎社會公益貢獻首獎殊榮,並推派30位主管接受教育訓練課程取得「氣候與健康管理師」,達到健全機構治理、發揮社會影響力、落實環境永續的目標。 馬偕總院長張文瀚表示,馬偕醫院致力做到為病人、為員工、為地球環境品質而努力,將秉持永續發展的精神,持續在追求醫療進步的過程達成綠色轉型,為落實與貫徹執行,院內並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以此團結與整合內部單位與共識,將能源淨零理念循序漸進推動。 馬偕醫院溫室氣體盤查召集人副院長許希賢表示,台北、淡水與兒童醫院花了近3個月時間進行全面盤查,由於醫院內冷氣、冰箱、製冰機、空調等具冷媒的設備非常多,另包括電力消耗、廢棄物運送路程等也列入溫室氣體盤查計算,獲得認證也足見醫院對各範疇均有非常重要的努力成果。 馬偕醫院指出,本次是針對醫院設施、能源使用、廢棄物處理等項目,全面盤查2024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依ISO 14064-1:2018標準完成驗證,且通過認證將是下一個能源管理、降低碳足跡努力的開端,將更致力推動醫療淨零發展,為結合專業醫療與環境責任,實現綠色醫療的願景。

Read More

桃療:冷氣病損健康

  桃療提醒舒適二十六度節能又健康。(桃療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護理科提醒民眾,長時間待在低溫且不通風的空間中,容易引發俗稱的「冷氣病」,出現頭暈、肩頸僵硬、疲倦、食慾不振等症狀,甚至影響自律神經、睡眠品質及情緒穩定,建議將室溫維持在二十六至二十八度之間,節能又健康。 「冷氣病」常見於辦公族群、長者與體質較敏感的人,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度影響,因室內外溫差過大、久坐缺乏活動及空氣流通不良等因素有關。桃療護理科溫馨提醒民眾,冷氣溫度設定適中,維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時開窗通風或使用循環扇,讓室內空氣流動、避免濕氣堆積。最重要每一~二小時起身伸展、走動,並記得補充水分,讓身體保持活力,留意身體警訊:若出現異常疲倦、頭暈、冒冷汗等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 桃療表示,在冷氣房享受涼爽的同時,別忘了愛護自己的身體與地球,過度依賴冷氣可能損害健康,也會增加能源消耗與碳足跡,透過改善通風環境並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僅能享受清涼,更能實現健康與環保的雙贏生活。愛護自己及地球由小動作做起,共同攜手迎接涼爽、健康又永續夏日生活。

Read More

〈中華副刊〉華副書訊

書名:文學 出版社:(馬)三三出版 作者:章楷治 出版日:2025/06/06 「馬華現代文學的詩場域寫長詩的人不多,MZ世代的章楷治出手試寫長詩,自然值得關注。」 ——張錦忠 「2002年出生的他,用起文字來時而像遲暮的修者,但他懷揣野心,必然是年輕、熾熱的野心;且對於詩,他總是不甘於此。」——梁馨元 「這本詩集並不單純,它越到後面的書寫,就越像是一個深不見底的迷宮。」——管偉森 章楷治 2002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畢業於大山腳日新獨立中學。現就讀於台灣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曾獲花蹤新秀新詩獎,創世紀開卷詩獎,2024年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 著有詩集《凋零與豐收——致芬妮》。創作新詩、劇本與評論,作品散見於報刊。

Read More

〈中華副刊〉撿菌子的季節

■許文舟 老家六月,差不多就都進入雨季了。雨水落地,山上的菌子就開始出土,有的頂破朽枝枯葉,有的擠出荊棘叢草。於是,陸續有撿菌子的人進山,所以老家都把這個雨季稱為菌子季。 老家山上的菌子種類頗多,最受歡迎的是青頭菌、牛肝菌、乾巴菌以及玉麥青等。每一種菌子都按自己的習性與規律分地段生長,鄉親們稱之為菌子塘。只有瞭解菌子塘分佈情況,撿起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當然,出菌子的時間也可能因為雨季的早遲發生變化。記得小時候,每當到了出菌子的季節,放學後的我與姊姊,都會背上竹籃往山上跑,雖然有人早就撿過,但菌子這東西神奇,即便你前腳才走,馬上它就長出來了。這也許就是菌子給人的機會,總是很平均,因此,撿菌子的人,去早去遲,都不會空著手回來。 菌子味道鮮美,老家的鄉親們都能將其烹調出獨特的美味來。或煮或炒或煎或燜或炸,加上各種佐料,滿口皆是滑、嫩、鮮、香的味覺盛宴。我記得母親最拿手的是牛肚菌炒韭菜,佐料中除了薑絲蒜泥之外還得有少量的酸醃菜配伍,色鮮味醇,非常開胃。有些人家,會把一時吃不完的菌子洗淨曬乾儲存,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菌子這一道菜肴,不過也就多了一道先用溫水浸泡的程式罷了,味道幾乎與新鮮的菌子相差無幾。 菌子好吃,但必須清楚菌子的有毒無毒之分,否則,饞欲定會帶來禍端。每年都聽說食用菌中毒的噩耗,但我們村上極少出現,一則人們對菌群有嚴格的選擇,再則烹調時都有講究,因為即便是食用菌見手青,烹調時處理不當,詭譎的靛藍色定會催命。我與姊姊每次上山撿菌子,父親都要先教我們怎樣識別有毒菌,這樣,面對山上五花八門的菌類,才能進行有效地甄別。菌子撿回家,還要讓大人檢查一遍,看是否有毒菌摻雜其中,這樣才能進行烹煮。有些菌塘出得旺,一個塘子就能撿到小半籃,有些菌塘隔幾年才出,因此,撿菌子有點與大自然捉迷藏,並不是一上山就能滿載而歸的。村子裡有位老人,平時身體狀況都很差,一旦到了菌子季,彷彿什麼不適都沒有了,一個季節進入深山,居然忘掉了每天需按時服用的藥物。有經驗的老人,大都有根據經驗繪製的菌子路書,豐饒的菌群,都逃不脫他們的眼睛。 其實好多時候,撿到的菌子並不都用來滿足食欲,而是將其背到離家幾十公里的山街出售,換一些零花錢,添補家用。父親為了提高我撿菌子的積極性,規定我撿到的賣了錢就歸我使用,而兩位姊姊可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當然,我玩性十足,進了山不是撒野亂跑,就是爬樹摸雀,每次要回家時總是感覺撿得很少。姊姊十分疼我,總要分一些放到我籃子裡,時至今日,依舊不時想起。 離開老家後,每到菌子季,小城的農貿市場總會有許多菌子出售。青頭菌、牛肝菌、見手青等堆得像小山一樣,價格也高得離譜。一些人工菌也混雜其間,有些人甚至將人工菌糊上泥巴充當野生菌出售,當然,肯定也只騙得了從沒進過山撿過菌子的城裡人。我一眼便能看出其中的端倪,但我不拆穿,生活不易。據說,除了雞樅,什麼菌都可以大棚種植了,只是與天然的野生菌相比,大棚種植的野生菌不管是青頭菌還是牛肝菌都是一個味,那就是人工菌的滋味。 早些年,工作相對輕鬆,菌子季到了,每次下鄉都要變著法子進山,過把找菌子癮,如果真能找到,就可以給菌子癮發的胃進行交代。後來成家,便被生活的諸多事情胡攪蠻纏,別說回老家撿菌子,就是看望鄉下的父母也都是見縫插針,與菌子季漸行漸遠。菌子的消息倒是不時從老家那邊傳來,幾年前出去打工的後生突然宣布回老家做野生菌生意,將這大自然的饋贈進行深加工,發往他曾經打工的上海,賺到了理想中的生活。 前幾日進餐館,菜單上野生菌的名字赫然在列,沒作思索便點了幾種,根本不考慮野生菌後面的價目。服務員上菜時,還特別對見手青菌進行了推介,動筷後發現,見手青不假,是野生的,可是怎麼品都沒有老家見手青的味道。服務員信誓旦旦說就是鄉下送來的,我相信,經過摩托車、汽車的幾番顛簸,見手青渾身是傷,怎麼還可能保持原汁原味呢。菌子這東西很奇怪,當它被人從泥土裡撿到後,其鮮香味就一直在衰減蛻變,所以在菌子地吃菌子是最理想不過了,只是,即便生活漸漸好起來的當下,鄉親們撿到菌子後,不是考慮自己如何滿足口福,而是計畫著讓它們離開家,賺點錢填補生活的種種窟窿。 退休後,想去的地方很多,其中就有回老家撿菌子的打算。

Read More

〈中華副刊〉反覆剩下的東西是 今天的自己

■扈嘉仁 幸福要餘裕 像樣的悲傷 何嘗不是 人們表現幸福的剩餘 一天,洗淨床單和洗衣籃 從裏到外 成災的衣物 已和生命等等諸多 偉大的詞彙一樣 僅是堆積 如此的重大,又何嘗 不是潔癖帶我來的 從昨天的房間走進 今天的身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