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女牙醫遭毆 檢聲押主嫌與幫派大哥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地檢署偵辦松山區女牙醫遭攻擊案,二十七日逮捕幕後六名藏鏡人,檢察官複訊後認為具竹聯幫背景的夏姓、周姓男子涉教唆傷害及組織犯罪,有串證之虞,二十八日凌晨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同案陳姓美語補教業者以二百萬元交保、閻姓律師十萬元交保,其餘兩名幫派成員分別以五萬、八萬元交保,均限制出境出海。 沈姓女牙醫與陳姓美語補教業者因三千萬元借貸關係對簿公堂,法院判沈女勝訴後,陳男疑為賴債及奪回擔保房產權狀,經由閻姓律師牽線,委託竹聯幫靜安會成員夏姓大哥處理。夏男教唆手下周男預謀犯案,指示其以「洗牙不適」為由製造衝突。周男五月十九日進入診所後,以洗牙很痛為由,對沈女臉部連揮二十餘拳,並持電腦螢幕砸擊,致其顱底骨折、視神經受損,至今仍無法恢復工作。 檢警追查,六月二十七日發動十一路搜索,拘提包括夏男、周男、陳男、閻男在內的六人到案。陳男辯稱僅「委託友人協商債務」,否認知曉夏男具幫派背景;閻男則供稱負責法律文件處理,未參與暴力行為。但警方比對通聯紀錄與金流發現,陳男曾分三次匯款共五十萬元至夏男指定帳戶,而夏男與周男事前也多次進行討論「教訓對方」的犯案細節,足證預謀犯意。 北檢認為,夏男身為幫派成員,長期從事非法債務處理,周男則為直接實施暴力者,二人若獲釋恐繼續危害被害人安全或串證,因此向北院聲請羈押;至於陳男、閻男等人,雖涉恐嚇及教唆犯罪,但無立即逃亡之虞,所以准予高額保金交保並限制出境。

Read More

南市推動地方創生 強化農業觀光與青年返鄉動能

  南市積極推動地方創生,觸角瞄準農業加值、文化觀光及青年返鄉等多元面向,逐步展現在地能量與推動成效。(經發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南市積極推動地方創生,觸角瞄準農業加值、文化觀光及青年返鄉等多元面向,展現在地能量與推動成效,經發局表示,未來將促進跨部門合作與多元資源串聯,透過地方創生的深化與擴展,讓各區都能展現獨特價值。 市府指出,三年前成立「南市地方創生專案辦公室」,做為推動創生政策的窗口,協助各區公所與在地團隊釐清地方發展定位、整合在地資源,並針對計畫內容提供專業建議與實務協助,強化提案的完整性與可行性。 專案辦公室也與國發會南區輔導中心密切合作,透過區域輔導資源連結與知識共享,掌握最新政策動向與審查趨勢,提升南市地方創生計畫的整體品質與執行能量。 市府指出,南市已通過十案現行提案、四案多元徵案、三案公有建築整備活化、九案青年培力工作站、十一案獎勵青年投入地方創生行動,三案「青聚點」地方創生人才培育獎勵計畫,提案內容涵蓋農業加值、文化觀光及青年返鄉等多元面向,累計爭取中央經費補助約八點五億元,展現南市豐厚的在地能量與推動成效。 未來將深化全市卅七區的地方創生輔導策略,盤整市政資源與發展方向,針對人口發展、產業創新、農業再升級及社區營造等核心議題,進行全面性的基礎資源盤點與需求分析,精準對接地方與實際需求,為創生行動奠定長遠基礎。 經發局長張婷媛指出,將依據地方創生3.0策略方向,未來將強化青年返鄉及創業支持機制,推動文化場域與空間再生,串聯農業、文化、數位、觀光等領域,整合學校、企業與社會組織資源,促進跨部門合作與多元資源串聯,擴大對外交流視野,持續凝聚多元力量,邁向共生共榮,為地方創生再創新局。

Read More

南市資優親子成長營啟動 鹽水首場聚焦天文探索

南市資賦優異學生親子成長營,首場在鹽水國小登場,今年以「天文探索」為主題,開啟孩子對天文科學的興趣。(教育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南市資賦優異學生親子成長營,首場二十八日在鹽水國小登場,今年以「天文探索」為主題,邀請Funsky天文星空教育團隊設計課程,透過動手實作與情境體驗,開啟孩子對天文科學的興趣,培養探究精神。 教育局說,良好的親子互動與家庭支持,對資賦優異學生的學習,具深遠正向影響,透過親子成長營活動,期望家長與孩子一同參與,學習細心觀察、將知識轉化為實踐經驗。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親子共學的設計,強調家庭在資優學童學習歷程中的陪伴與支持,引導資優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在實作中體會成就,並從分享中獲得自信。 鹽水國小校長林良駿指出,親子體驗營規劃天球儀的動手做課程,透過實作與探索,讓親子一同踏查校園、仰望星空,這不僅是一場知識的旅程,更是一場親子共學的生命體驗;孩子們可盡情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家長的參與,更是孩子成長歷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活動獲親子熱烈好評。 教育局表示,今年資優親子成長營共三場,另外兩場分別為九月二十七日在新化國小、十一月二十九日在日麻豆國小,活動內容包含動手製作及操作天球儀、星空羅盤應用與觀星體驗,歡迎親子踴躍報名,相關訊息可上教育局網站查詢。

Read More

安南區推「食在安南‧百味職人」 啟動職人文化共創計畫

安南區公所廿八日在安南區頂安社區活動中心,舉辦「食在安南‧居民共創工作坊」,希望建立屬於安南區的「職人資料庫」,成為地方文化的重要資產。(公所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南區公所為保存安南區珍貴的在地飲食文化與職人技藝,推出「一一四年度台南市社區營造計畫-食在安南‧百味職人」,首場「食在安南‧居民共創工作坊」,廿八日在安南區頂安社區活動中心展開,希望建立屬於安南區的「職人資料庫」,將他們的生命故事、技藝、理念完整記錄下來,成為地方文化的重要資產。 安南區公所表示,此次社造計畫以「食農教育」為主軸,結合社區參與與文化傳承,邀請居民共同挖掘生活周遭的在地職人,包含產地職人、食材加工、傳統餐飲到新創料理及食農教育理念職人,預計訪談超過卅位職人。 首場「食在安南」工作坊,在專家講師的引導下,深入認識安南地區的食材特色與飲食文化。蔡滬莉老師以「從產地到餐桌」為題,強調選用新鮮、在地、可追溯的食材,支持小農並減少中間運輸環節;張耘書老師則帶領學員探索台江地區的飲食文化,聚焦虱目魚、紅蔥頭、西瓜綿、番薯等在地食材的歷史脈絡與飲食轉型。透過「再認識、再詮釋、再參與」的共創方式,邀請居民一同建構在地飲食地景,深化對土地與文化的認同。 安南區長魏文貴指出,該項計畫不只是紀錄美味,更是一場找回文化根脈的旅程。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安南,也期待這些蘊含生活智慧的職人精神,能被年輕世代理解與傳承,讓地方文化發光發熱。 公所說,該計畫後續將請張耘書進行田調訪談、整理典藏與成果展示,並結合虱目魚節舉辦「安南職人作品展」,期待透過這場文化的串聯,為安南注入更多創意與活力。

Read More

南市勞工局辦安衛輔導員培訓 強化職場安全與心理韌性

  勞工局為職業安全衛生輔導團進行教育訓練,局長王鑫基(左)肯定職安輔導員的貢獻,也參與訓練課程內容的討論。(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南市勞工局為協助中小企業提升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效能 長期安排職業安全衛生輔導團臨廠訪視與專業輔導,勞工局二十七日和二十八日兩天為該輔導團進行教育訓練,邀請專家學者教導職場風險預防、心理健康、智慧防災,提升輔導員的專業素養與實務應變能力。 勞工局說,兩天課程分別邀請南台科技大學教授李金泉主講「從心出發,共築韌性-發展非技術技能以促進職場安全衛生」,從心理層面切入,強調壓力管理、情緒調節及人際溝通等非技術能力,對於營造安全、健康與具韌性的職場文化扮演關鍵角色;不管是組織與員工需共同培養心理韌性,以面對快速變遷的職場挑戰。 南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簡任技正蔡建成,主持「製程安全評估實作」,帶領輔導員分組討論、案例演練,激發輔導員進行實務經驗與創新思維的交流,成果豐碩。 針對現代工業與化學品風險管理,蔡建成講授「化學品危害通識」,技正薛明勝分享「智慧工廠安全防護」,透過實務導向的專業授課,協助輔導員強化對高風險產業與智慧製造場域安全的掌握,提升臨場輔導品質與效能。 勞工局長王鑫基說,該局持續推動臨場職安輔導,積極協助中小企業辨識並改善職場潛在風險,職業安全衛生輔導團成員均具備豐富實務經驗與專業證照,包括職業安全管理師、職業衛生管理師、職安衛管理員及工業安全與職業衛生技師等,肯定所有職安輔導員在推動職場安全工作上的貢獻,歡迎事業單位洽詢勞工局申請職安輔導服務,也鼓勵事業單位自主落實安全衛生管理,共同守護勞工職場安全與健康。

Read More

勞工局開辦岩燒蜂蜜蛋糕烘焙課程受青睞

  勞工局在曾文市政願景園區開辦岩燒蜂蜜蛋糕烘焙課程,深受青睞。(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勞工局在曾文市政願景園區規劃多項休閒體驗課程,二十八日攜手社團法人台南市觀光協會,舉辦岩燒蜂蜜蛋糕烘焙,透過手把手教學,學員輕鬆簡易上手,分享幸福滋味。 課程由資深烘焙講師陳正文指導,具產業證照、烘焙食品技術士乙級與丙級技能檢定資格,加上有三十年工作經歷,從烘焙師傅到管理層,並負責產品研發,現為生力美食公司的產品研發顧問。陳正文突破傳統蜂蜜蛋糕的設計框架 ,與學員分享岩燒蜂蜜蛋糕。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南門勞工育樂中心長期以來提供各類休閒育樂課程,尤其是烘焙類課程深受勞工青睞。隨著曾文市政願景園區啟用,市府將園區內既有的餐飲專業教室活化,並結合外部專業協會及勞工學苑的豐富辦訓經驗,共同推出優質課程。 烘焙課程旨在推廣積極的休閒活動,現場反響熱烈,課程圓滿成功。未來勞工局將持續舉辦此類活動,邀請勞工踴躍參與,通過學習充實自我,提升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Read More

台南芒果開賣 40分鐘熱銷3000kg

  南市農業局長李芳林(中)前往東森購物台,出席東森農場直播,短短四十分鐘的直播時間,銷售約三千公斤的愛文芒果。(農業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台南是全台芒果的最大產區,芒果已進入盛產期,南市農業局長李芳林二十八日北上東森購物台,出席東森農場直播,短短四十分鐘的直播時間,銷售約三千公斤愛文芒果,顯示台南香甜芒果受到消費者喜愛,魅力無法擋。 李芳林說,台南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加上農民精心栽培管理技術,芒果在成熟過程中充分吸收養分,形成獨特的香氣和扎實的口感,香甜多汁,讓消費者一試成主顧;每年東森農場選用台南愛文芒果做為直播明星產品,屢屢銷售一空。 此次直播活動,在短短四十分鐘的直播中,銷售約三千公斤的芒果,台南芒果贏得消費者的熱烈支持與好評。為了讓消費者能夠享受到這一優質農產品,消費者不僅可以直接於電視直播下單,還可以在芒果產期內於東森電商平台下訂,確保能夠迅速而廣泛地購買到新鮮的台南芒果。 李芳林表示,台南芒果除內銷,外銷已逐步拓展出好成績,市府將持續推動台南的農產品拓展國內外市場,進一步提升台南品牌形象;農業局在芒果產地舉辦芒果節系列活動,邀請消費者親自體驗台南的農產品魅力,期讓更多人了解並愛上台南的農產品香甜好滋味,相關活動資訊可查詢台南國際芒果節FB粉絲專頁。

Read More

紓解大灣、仁德交流道車流 議員提案改善

  東區交通受兩處交流道影響甚鉅,蔡筱薇提出具體路網優化建議。(蔡筱薇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大灣、仁德交流道引道至東區,長期造成車流壅塞問題,議員蔡筱薇提出具體路網優化建議,認為應以「平實路銜接至國道1號側車道」和「國1仁德交流道增設南下匝道接文山路進入虎尾寮」,以利區域交通分流。工務局回應,平實路會通過營區,至於增設南下匝道將和交通局研議可行性。 蔡筱薇指出,若能將平實路沿國道1號延伸,直通永康高速二街,不僅可分散現行仰賴小東路、裕農路的尖峰通勤車流,也可為市區南北向路網提供一條全新選擇。 目前規劃範圍涵蓋東區與永康區交界,路線沿線多為低度利用的國有土地,包括台糖、國防部與國產署等機關持有地,地權取得相對容易,蔡筱薇建議市府應先就土地使用現況、權屬關係及都計變更進行初步研擬,確認延伸可行性與路線走向。配合鄰近凱旋路拓寬及林森路完工,未來用路人下大灣交流道後,可以直達林森路甚至是成大,整體區域動線將更為順暢。 另針對仁德交流道回歸東區虎尾寮交通需求,蔡筱薇呼籲於國1仁德交流道南下出口增設一條匝道,直接連接文山路,進入虎尾寮,將可有效分流原本集中於大灣交流道及仁德交流道車輛,減輕虎尾寮周邊裕義路交通負荷。她分析,新增匝道可讓南下車流繞過繁忙路段,直達次要幹道,對降低區域壅塞具顯著助益。 工務局說,平實路銜接至國道1號側車道,困難點在於通過網寮南營區,營區不希望一分為二,將整合相關單位意見並和營區討論;而國1仁德交流道增設南下匝道接文山路進入虎尾寮,將與交通局研擬評估可行性。

Read More

沙崙高中招生亮眼 小校面臨退場潮

  南關線學校兩樣情,沙崙高中招生亮眼。(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同屬南關線,學校卻是兩樣情!全台唯一K–12公校沙崙國際高中今年度首招開紅盤,主打雙語教學、國際學程、科技創新特色,讓家長和學子趨之若鶩,反觀山區小校,台南今年有四校分校面臨關門,引起在地議員關切,希望市府拿出診方,除打造學生直通世界的學習通道,也投入資源,讓偏鄉孩子學習不被犧牲。 議員陳皇宇指出,受少子化衝擊,全台偏鄉小校面臨退場潮,據統計,全台共十八所國小停辦,創歷年新高,以偏鄉為主,其中台南市占四所國小分校,為六都中最多,而台南兩百多所國小,學生數在五十人以下約有三十八所,占五分之一,人數少,對校務運作及資源配置產生壓力,停辦學校也牽動社區未來。 以龍崎國小來說,今年度畢業生七人,加上將入學的小一新生,全校人數不到三十人,且龍船分校也停辦,校舍朝生態教育教學園區規劃;陳皇宇說,希望轉型為地方永續教育的重要據點,呼籲市府投入資源,確保偏鄉學生學習權益不被犧牲。 龍崎國小龍船分校關門,校舍朝生態教育教學園區規劃。(陳皇宇提供) 沙崙高中首招,成績亮眼,議員杜素吟、陳皇宇等人都相當關心,不過受到少子化影響,還是二招才滿。教育局說,沙崙國際高中是全國雙語師資比例最高的公立高中之一,目前已有超過八成教師具備雙語教學能力,並配置兩名外籍英語教師,營造沉浸式的英語友善學習環境,首屆招生開設三班,其中一班為雙語實驗班,課程設計著重語言應用與國際素養的同步提升,並引進雙聯學位課程,學生無須出國,在台就讀即可同步修習國際課程,除國內大學,可同步申請美、英、加、澳等國學校。

Read More

日社福團體訪街友中心 促交流

  日本社會福祉法人有隣協會專程來台參訪南市街友生活自立支援服務中心,實地了解南市在街友關懷與生活自立支持上的推動成果。(市府社會局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日本社會福祉法人有隣協會為促進跨國社福經驗交流,透過財團法人高雄市慈聯社會福利基金會,專程來台參訪南市街友生活自立支援服務中心,實地了解南市在街友關懷與生活自立支持上的推動成果。 此行除交流雙方街友服務政策與模式外,日方特別對南市如何結合公私資源、面對街友生活困境提供實際協助展現高度興趣。南市針對街友健康、就業及心理等多重需求所設立的「街友生活自立支援服務中心」,免費提供街友沐浴、洗衣、寄物、餐食、物資及就業媒合等整合性服務,成為全台各縣市可參考的應對機制。 市長黃偉哲指出,近年街友議題不僅限於單一面向,涉及身分、健康、就業、家庭斷裂與精神狀況等多重交織,因此南市以「多元介入、一站式服務」概念,針對街友來推動不同的服務模式。 慈聯基金會董事長蔡嘉賓表示,此次日方來訪不僅是城市間的交流,也突顯出南市在弱勢服務上持續精進與開放的態度。未來將持續促進國際合作,汲取他國實務經驗,回饋在地服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