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病史 她高回音性腫瘤確診肝癌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肝臟血管瘤雖是常見的良性腫瘤,但對於有B、C型肝炎及肝硬化的病人而言,腹部超音波掃描下的血管瘤,有很高的機率可能是肝細胞癌,苗栗大千醫院指出,此時就需要進一步檢查作確認,才能早期發現並治療,也提醒肝癌高風險族群切勿輕忽追蹤檢查的重要性。 53歲的李女士本身有B型肝炎病史,但沒有規律追蹤,近日因身體不適到急診就醫,檢查發現肝功能指數異常,因此轉介肝膽腸胃科醫師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並於肝臟右側第7葉發現1個約2公分的高回音性腫瘤。 雖然高回音性腫瘤較常見於血管瘤,屬於良性病變,但因李女士有B肝病史,屬於肝癌的高危險族群,因此進一步接受腹部電腦斷層掃描,赫然發現該腫瘤呈現肝細胞癌惡性腫瘤的典型特徵,進而確診為肝癌。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德福表示,肝細胞癌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而肝臟血管瘤是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透過電腦斷層檢查會有不同的表現方式:肝細胞癌在電腦斷層中常見於動脈期明顯變亮,靜脈期與延遲期迅速變暗;而肝臟血管瘤在動脈期出現邊緣結節狀變亮,延遲期逐漸由腫瘤邊緣向腫瘤中心緩慢擴散變亮。透過電腦斷層動態影像,可有效區分兩者的差異。 由於B肝帶原者發生肝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許多,因此定期追蹤肝功能與影像檢查非常重要。林德福強調,至少每6個月接受1次超音波檢查與胎兒蛋白檢測。此次病人因肝指數異常而意外發現肝癌,先進行射頻燒灼術治療後,再搭配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治療,以降低肝癌復發的風險,減少肝臟持續發炎與病變的可能性。

Read More

罕見主動脈弓縮窄 出生14天動心臟手術

  一名新生兒出生第3天確診罕見的嚴重「主動脈弓縮窄」(箭頭處縮窄),經醫師手術成功將狹窄處修復,擺脫休克致命的風險。(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新生兒出生2週就必須做心臟手術,由於出生第3天確診罕見的嚴重「主動脈弓縮窄」,上下肢的血壓有明顯落差,剛開始無明顯症狀表現,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狹窄,手術後順利成功將狹窄處修復,擺脫休克致命的風險。 這名寶寶在嬰兒室沒有明顯症狀表現時,進行新生兒自費超音波檢查,包括心臟、腦部與腎臟的超音波,原先只希望做全面健檢,結果驚見主動脈弓有一明顯縮窄處,澄清醫院中港分院小兒心臟科主任何季麟擔心有心衰竭風險,安排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後續果然如預測般,開始出現消化變差、嘔吐、呼吸急促等相關症狀,靜脈滴注前列腺素給予暫時性治療,於生命徵象穩定後安排電腦斷層掃描,確定狹窄範圍,多科會診會議後建議停藥測試,不幸上下肢血壓差漸漸上升至40,生命徵象無法穩定,不緊急處置,返家的話可能會休克,因此再次會診心臟外科安排手術治療。 心臟外科主任吳慧中表示,此項手術通常適合2至4歲幼童,但這位寶寶僅出生14天就出現心臟衰竭症狀,不能等滿2歲才動手術,併發症風險包括周邊組織損傷、導致乳糜胸或是心包膜填塞,因此需要醫師謹慎有技巧地分離主動脈附近神經與淋巴管路,雖狹窄範圍大,致使手術難度甚高,所幸掌握得宜,這是他第3台「新生兒主動脈弓縮窄」手術,再次順利成功切除病灶並吻合血管。 吳慧中提醒,手術完仍須持續定期追蹤,慎防復發狹窄情形,因為隨著寶寶長大,其動脈仍有再次縮窄的可能性,如於目前縫線處再度復發,會引發早發性成人高血壓,因此血壓數值監控將是重點項目,倘若確定又一次狹窄,則可以採用心導管手術進行治療。 何季麟說明「主動脈弓縮窄」發生率為萬分之4,是新生兒先天性疾病的第4名,一般難以在產檢時發現,因為在母親肚子裡狹窄不明顯,會於出生後發病,當超音波看見主動脈狹窄且伴隨上下肢血壓差,即為「嬰兒型主動脈弓縮窄」,如長大後才出現高血壓與頭痛之症狀,則為「成人型主動脈弓縮窄」,因此也有部分患者會等到長大再做治療。 何季麟強調,許多疾病難以在產檢時發現,有些先天性異常無明顯症狀,出生後建議透過超音波檢視體內結構,項目包含「腦部彩色超音波篩檢、心臟超音波篩檢、腎臟超音波篩檢」,具安全、無放射線、非侵入且無痛等優勢,能及早發現盡早治療。

Read More

翁罹晚期肺癌 NGS找出精準標靶藥

  醫師吳家豪指出,次世代基因定序為肺癌治療帶來嶄新突破,透過精準醫療,許多晚期肺癌病人得以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提高治療成效。(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連走路都會喘,原本以為只是年紀大了,沒想到竟是肺癌!」64歲的李先生長年吸菸,近期體力明顯下滑,簡單的日常活動都感到吃力,就醫檢查後發現他單側肋膜積水,隨即安排住院檢查。透過胸部電腦斷層掃描、腫瘤切片及胸水化驗,確認罹患「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醫師建議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成功找出少見的驅動基因變異,並找到對應的標靶治療方案,為他開啟全新的治療契機。 新竹台大分院內科部胸腔內科醫師吳家豪表示,肺癌是目前國內外發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疾病,特別是非小細胞肺癌,許多病人確診時病情已屬晚期,過去只能依賴化療,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精準醫療」已成為癌症治療的重要方向。 吳家豪指出,NGS是一種更全面度的多基因檢測技術,能同步分析多種基因變異,幫助醫師針對病人的腫瘤特性,選擇最合適的標靶藥物,提高治療效果。這項技術能讓治療更加個人化,提升病人對抗癌症機會。在接受NGS後,李先生確定適合的標靶藥物,隨即展開治療。3個月後的追蹤顯示,腫瘤明顯縮小,肋膜積水顯著減少,走路不再喘,精神狀態明顯改善,讓他逐步恢復日常作息。 吳家豪提醒,次世代基因定序能提供更多治療選擇,與傳統循序式單一基因檢測相比具有檢體需求較少,檢測時間可能較短等優勢,但仍有自費負擔較高等挑戰,因此病人應與醫師充分討論,根據病情與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治療策略。 NGS為肺癌治療帶來嶄新突破,吳家豪呼籲,肺癌患者應與醫師共同討論,掌握新的醫療科技,為自己爭取更多治療機會。

Read More

明年7月1日生效 化粧品將全面禁用硼酸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日食藥署預告「化粧品成分使用限制表」修正草案,未來「硼酸」將全面禁止使用於化妝品,並新增染髮劑使用限制及禁用項目。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4日指出,草案預告期間至6月2日,預計明年7月1日生效,生效日後所有新產品須符合規定,生效日前生產的產品能繼續使用。 王德原說明,硼酸原本只限使用於「非藥用牙膏及漱口水」,限量0.1%,且不得使用於3歲以下孩童,其他化妝品不得使用硼酸。然而,考量硼酸可能對口腔黏膜或牙齦產生刺激作用,為保障民眾使用化妝品安全,食藥署參酌歐盟、日本、韓國化妝品管理規定,刪除「化妝品成分使用限制表」中的硼酸使用規定,等於未來硼酸不得使用於任何化妝品。 除了刪除硼酸外,此次「化妝品成分使用限制表」也新增34個品項、修正74個品項。王德原說,新增品項都是染髮劑成分,包括使用限制和禁用,例如濃度、外用規範等;修正部分包括適用範圍加嚴、放寬的調整。黃毓惠表示,染髮劑成分中若含有PPD(對苯二胺),容易造成過敏性皮膚炎,且通常不會染完立刻發現,而是要2、3天後才出現過敏反應如紅、腫、癢等,跟病人體質有關。

Read More

AI預測大腦退化 獲美愛迪生金獎

  陽明交大醫學系主任楊智傑團隊與台北榮總合作,用AI協助腦影像分析。圖為團隊開發的智慧腦影像評估平台BrainProbe。 (本圖有採用AI後製,陽明交大提供/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精神疾病診斷長期依賴問診與病史,缺乏客觀量化判斷標準。陽明交大與台北榮總投入腦影像與AI研究,成功開發出領先全球的腦影像分析技術,可成功定位精神疾病患者在不同年齡與病程階段的腦部退化情形,讓疾病診斷進入全新時代。 陽明交大醫學系系主任、北榮醫療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副主任楊智傑期能透過AI辨識肉眼無法識別的腦影像,提升診斷的客觀性與準確性,於2019年起投入相關技術研發,如今該技術已在北榮臨床服務中實際應用;該技術也是國際精神醫學領域的重大突破,獲得今年美國愛迪生獎金獎。 陽明交大醫學系主任楊智傑(圖)團隊與台北榮總合作,用AI協助腦影像分析,可成功定位不同年齡與病程階段的腦部退化情形,獲得美國愛迪生獎金獎。(陽明交大提供/中央社) 陽明交大說明,研發團隊針對大腦老化與疾病進展過程的長期觀察,建立起涵蓋138個大腦灰白質區域的退化軌跡模型。該模型可依據患者的年齡與病程,預測特定腦區的退化趨勢,進而鎖定最關鍵的異常腦區,讓診斷更有依據、治療更精準。 楊智傑表示,大腦在精神疾病的病程中會持續退化,但不同大腦區域的退化軌跡各異。過去的AI技術對於判讀腦影像沒有辦法確定因果關係,也無法呈現病程進展中的關聯性;但新的技術完全克服這些限制,能夠預測患者在已知年齡和病程下的腦部退化狀況。 該技術已應用於思覺失調症、躁鬱症與重度憂鬱症的研究與臨床評估。 研究結果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在發病後22年間,大腦體積顯著萎縮,皮質厚度異常則多出現在疾病早期,尤以額葉、顳葉與島葉的灰質退化最為明顯。 躁鬱症與憂鬱症患者也分別在前額葉下側與前扣帶迴出現特異性異常,這些發現有助於後續施行經顱磁刺激或深層腦刺激治療時,更加精準鎖定治療標的。 這項技術不僅突破了現有深度學習系統在腦影像分析上的限制,更提供精神疾病臨床診斷一套科學且可量化的工具。未來可望擴展至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早期診斷與評估。

Read More

卓揆致歉:我們來晚了一天 政院撒880億抗關稅戰

  因應美對台徵收32%高關稅,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推出9大面向、20項措施,共新台幣880億元的協助方案。(中央社)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課徵三十二%重稅,行政院長卓榮泰四日下午開記者會指出,政府將推出九大面向、二十項措施,共新台幣八百八十億元的協助方案,協助我國產業穩定供應鏈、加速轉型。 另,卓榮泰也進一步表示,他下週將主動邀集立院朝野共商國是,儘快提出特別條例、編列特別預算,也會討論如何調整今年度總預算案。 美國總統川普三日宣布新關稅政策,引發全球震撼,其中台灣稅率達卅二%,比日韓高出許多,國人尤為震驚不滿。 卓榮泰昨率副院長鄭麗君、秘書長龔明鑫等閣員出席記者會,一開始即表示,很抱歉來晚了一天,此時尤其需要團結國家,產業界要彼此支持,國人也應互相關懷信任。 卓榮泰表示,受到此次美國高關稅影響的有工業與農漁業出口,其中以電子資訊、鋼鐵、金屬、機械、汽車與零組件、建材、家電等產業衝擊最大。農漁產品則以蝴蝶蘭、毛豆、茶葉及吳郭魚、鬼頭刀、鱸魚為主。 卓榮泰表示,政府將因應策略提升到全面積極準備、有效控管風險,擴大支持產業,將有九大面向、二十項措施協助方案,整體方案將投入八百八十億元。 鄭麗君進一步指出,工業部門將投入七百億元,規劃六大面向、十四項措施,包括提供貿易融資利息減碼、貸款保證與輸出保險等金融支持,簡化保稅區通關與擴大遠端稽核以降低行政成本,補助研發轉型以提升競爭力,協助拓展多元市場,提供租稅抵減,並穩定就業與推動青年接軌職場。 農業部門則編列一百八十億元,聚焦三大面向六項措施,包括農貸利率補貼、強化冷鏈體系、加值轉型、標章認證與擴大行銷等等,強化農產品外銷韌性與內需支撐。 卓榮泰說,目前經濟部與農業部將針對各產業特性,配合競爭國比較、行銷布局與實際出口依賴程度,擬定個別輔導與支援計畫。

Read More

政院:爭取最大利益 向美交涉 目標降稅率縮範圍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美國對台課徵卅二%高關稅,行政院長卓榮泰四日強調,對美相關談判絕對會以國家利益為唯一考量。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珍妮指出,政府目標是降低對等關稅稅率或限縮課稅範圍,將從建構雙方高科技戰略夥伴關係、原物料採購等方向持續與美協商。 行政院長卓榮泰四日下午率部會首長舉行記者會說明因應措施。楊珍妮指出,美國提出對等關稅的原因,主要是川普意識到各國透過關稅不對等、邊境措施、匯率問題等,導致美國出現嚴重貨品貿易赤字,讓美國產業空洞化、破壞其關鍵性供應鏈。 楊珍妮表示,美方認為造成貨品貿易逆差因素,包括對美關稅稅率差距、對美商收取不公平或歧視性國內稅款、對美國產品採取非關稅貿易障礙以及匯率操縱,因此美方將上述因素量化後,分別對各國訂定單一「對等關稅」稅率,這對等關稅是針對世界各國,並非針對台灣。 至於後續談判規劃,卓榮泰強調,相關談判絕對會以國家利益為唯一考量。楊珍妮則表示,政府目標是降低對等關稅稅率或限縮課稅範圍,為業者爭取最大利益,談判策略將針對美國貿易代表署、商務部、財政部、國會議員、美商團體,還有透過多邊場域、區域組織、雙邊管道等進行全方位溝通。 對美協商重點部分,楊珍妮指出,一,台美產業貿易結構互補,將從建構台美高科技戰略夥伴關係,來尋求台美雙方貿易平衡的合理性;二,將從就業者國際布局需求赴美投資、台灣原物料需求的採購(如農訪團),處理美方關切貨品貿易逆差問題。第三,台灣也會說明,美國農業對台灣其實享有貿易順差,且農業對台灣糧食安全具重要性,應平衡納入計算對等關稅。

Read More

尹錫悅遭彈劾下台 朴槿惠後第2人 南韓最慢6/3改選總統

  南韓憲法法院4日上午就總統尹錫悅彈劾案宣判,許多民眾一早就聚集在總統官邸附近,等候宣判結果。(中央社)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南韓憲法法院四日針對總統尹錫悅彈劾案作出裁決,八名法官一致通過彈劾,認定尹錫悅濫用職權、侵犯國民權利,已無法再被信任,「違憲違法行為絕不可容忍,所造成的憲政危害遠大於總統罷免所造成的國家損失。」尹錫悅成為繼朴槿惠後,南韓史上第二位遭成功彈劾的總統,韓國最慢須於六月三日前改選總統。 尹錫悅於二0二一年六月投入政壇,八個月後當選總統。任內因國會朝小野大、政策推動困難,加上與夫人金建希屢遭質疑,政局持續動盪。去年底他未經預告宣布實施緊急戒嚴,引發朝野爭議,最終遭國會彈劾並移送憲法法院審理。 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表示,依據南韓憲法及戒嚴法,僅於戰爭、事變或重大國家緊急狀態下方可實施非常戒嚴。尹錫悅主張在野黨控制國會、推動彈劾案及削減預算等行為,已造成國家危機。然而法院認為,相關法案尚未生效,預算亦未中斷,當時無明確重大危機,尹錫悅動用緊急權力缺乏正當性。 文炯培指出,即便國會行使職權有瑕疵,總統亦可透過憲政手段回應,無須訴諸軍警力量。尹錫悅不僅發布戒嚴命令,還動員軍警進入國會干預議事,構成對民主憲政秩序的嚴重破壞。 憲法法院並認為,尹錫悅未視國會為治理夥伴,反將其視為敵對對象,此舉違反民主政治基本精神。面對國會制衡與政治困境,他以違憲手段擴權,導致社會動盪、民心不安,衝擊外交與經濟秩序,損害程度遠超罷免所帶來的影響。 得知遭免職下台,尹錫悅發表聲明向支持者致謝,並表示很遺憾也很抱歉未能符合國民期待。 尹錫悅下台後,各黨火速展開選舉相關工作。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勞動部長金文洙、國民力量黨前代表韓東勳等都可能角逐大位。

Read More

川普:我政策永遠不會改變 美議員提案:國會可否決總統關稅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宣示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川普四日受訪時將美國比喻為「病人」,表示國家需要接受「手術」來解決長期貿易問題,之後川普再上網發文,宣稱他的政策將「永遠不變」 川普一月重掌白宮後已祭出其他關稅,三日又幾乎對全球徵收一系列比預期下手更重的關稅,台灣、日本、印度、韓國、中國及歐洲聯盟(EU)等全上了關稅榜,全股市首當其衝,陷入重挫股災。 不過,川普對市場震盪不以為意,赴佛羅里達高爾夫俱樂部度假時,仍稱股市將「大漲」,他強調「這是手術過程,我說過會這樣,但我認為一切會很順利。」 由於各國提出反制策略,川普在自家社群媒體上發文說,「致許多來到美國並投入海量資金的投資人,我的政策將永遠不變。這是發財的好時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富有!」 另一方面,美國議員以「戰爭法」為藍本,提法案要求關稅需經國會同意且國會也有權隨時通過決議終止關稅。 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肯特威爾下午發布新聞稿指出,她及共和黨參議員葛拉斯里共同提出「二0二五年貿易審查法案」,以「重申」國會在擬定及批准貿易政策方面的角色。 根據法案,總統如果要徵收或增加關稅,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通知國會,並解釋背後理由,及分析對美國企業及消費者的影響。國會需在六十天內通過聯合決議批准新關稅,否則關稅將自動失效。此外,國會有權隨時通過「不贊成決議」終止關稅。 美國法案須經眾議院、參議院通過文字一致的版本,再由總統簽署,才算完成立法程序。 肯特威爾表示,貿易戰可能具有毀滅性,這就是為什麼開國元勛們賦予國會戰爭及貿易的明確憲法權力。 川普這波關稅除讓民主黨不滿,也讓共和黨內部不安,尤其憂心物價翻升、重挫經濟。

Read More

馬克宏反擊 籲暫停對美投資

回敬川普,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四日宣布,對所有從美國進口且不符合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貿易協定(USMCA)的車輛「徵收25%關稅」。(路透)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法國總統馬克宏四日呼籲暫停對美國的投資,並稱這些關稅「殘酷且毫無根據」。加拿大總理卡尼對美國向所有進口汽車加徵二十五%關稅表達強烈不滿,也將對部分從美進口的汽車徵收二十五%關稅作為報復。巴西總統魯拉也表示不會向美國低頭。 法國航空航太、奢侈品、葡萄酒等多項產業都可能遭受川普政府的關稅打擊。馬克宏也呼籲歐洲團結應對,切勿單方面採取行動。法國一向堅持,對關稅的報復行動應該由歐盟進行,而非個別國家。 馬克宏並重申法國政府的立場,亦即「歐洲應對措施」將分「兩階段」進行。他說,「第一階段回應將在四月中旬進行,應對的是已經決定的關稅,尤其是針對鋼鐵和鋁的關稅。第二階段更大規模的回應則是針對昨天宣布的關稅,並將在月底進行。在此之前得逐一產業詳細研究,並與所有成員國和經濟部門合作。」 加拿大總理卡尼四日發表聲明指出,加國將對所有不符合《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條件的美國進口車輛徵收百分之二十五關稅,他強調,上週已於電話中向川普明確表示,若美方堅持加徵關稅,加拿大將採取對等反制措施。 另,將被徵收十%關稅的巴西,總統魯拉表示不會向美國低頭,強調合作與共贏,而非零和博弈,巴西將採取一切適當措施保護本國企業和勞工,參考國會批准的經濟互惠法案和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指導方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