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稅2.0新制上路 24日前辦竣戶籍登記護自身權益

  房屋稅二點0新制上路,宜蘭縣財稅局呼籲納稅義務人請檢視名下自住房屋是否已辦竣戶籍登記,如未設立戶籍,請於三月廿四日以前辦竣戶籍登記,以維護自身權益。(宜蘭縣財稅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房屋稅二點0新制規定,自住房屋必須「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辦竣戶籍登記」才能適用自住房屋優惠稅率,宜蘭縣財政稅務局呼籲納稅義務人請檢視名下自住房屋是否已辦竣戶籍登記,如未設立戶籍,請於三月廿四日以前辦竣戶籍登記,以維護自身權益。 宜縣財稅局表示,自住房屋必須設立戶籍,才能享最優惠稅率百分之一點二或百分之一,如未設立戶籍就會被認定為非自住房屋,適用稅率為百分之二點六至百分之四點八,與自住房屋稅金相差一至三倍,影響納稅義務人節稅權益甚鉅。提醒納稅義務人設籍,對於去年適用房屋稅自住稅率但尚未辦竣戶籍登記者,該局已進行二次以掛號寄發房屋稅設籍輔導通知書,請收到掛號信的鄉親儘速辦竣戶籍登記,該局將依戶政資料逕行核定,續按自住用稅率,納稅義務人可免再向該局提出申報。 財稅局說,配合中央房屋稅二點0新制,已完成修正宜蘭縣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並自去年七月一日起施行,修正重點如下:自住房屋須設立戶籍,非自住房屋採全國歸戶全數累進差別稅率。

Read More

車禍發生遭折騰近一年 經協處終獲合理的賠償

  車禍發生一年仍未能調處,苦主呂姓少婦向縣議員陳鴻禧及前縣議員陳金麟聯合服務處請求協處,終於達成和解協議,調解成立。(陳金麟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冬山鄉一位呂姓少婦騎乘機車上班途中,遭到闖紅燈的劉姓老翁所騎機車撞擊,致車毀及身體多處受到嚴重傷害,甚至有殘廢之虞!由於肇事劉姓老翁子女都不理睬此案件,呂婦不知如何因應,前往縣議員陳鴻禧及前縣議員陳金麟聯合服務處請求協處,經一番努力奔波協商,終於獲得對方家屬及產險公司合理金額的理賠,和諧落幕。 這起車禍於去年四月二日上午七時四十分許發生,事隔一年遲遲未能調處。陳金麟說,主因是肇事機車劉姓車主(老翁之女)一直不出面,也遲不提供該機車之行照及車險保單等理賠所需相關證件,致產險公司根本無法如期辦理理賠手續。致呂女亦因此無法如期獲得理賠,一切花費都需先自付。 陳鴻禧與陳金麟聯合服務處受理呂女的請求協助,經暸解問題所在之原因後,乃全力協助呂姓少婦對劉姓老翁及肇事機車車主(劉老翁之女)一併提起「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訴,當劉女(機車主)收到法院傳票後,立即委託其友人備妥申請理賠所需相關證件,並偕同所投保的產險公司理賠人員與陳金麟(呂女委任人)在法院調解室正式進行調解,經陳金麟一番陳述,並明確表達我方當事人的請求理賠金額,同時交付請求理賠明細表及收據供對方詳閱後,加上法院陳旺誠及江愉鈞等兩位調解委員從中有效斡旋下,雙方終於達成和解協議,調解成立。

Read More

國父逝世百週年 國民黨宜縣黨部植樹、健行活動熱鬧溫馨

健行活動從縣黨部步行至鄰近鐵路高架橋下步道,健行約一公里餘路程,參加民眾除領取紀念毛巾及礦泉水飲料,途中並發放每人一份「桂花樹苗」小盆栽。(宜蘭縣黨部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百週年,國民黨宜蘭縣黨部九日在黨部廣場辦理植樹及健行活動,來自各地眾多民眾破三百人響應,原準備的三百份毛巾及小盆栽被索取一空,場面充滿活力溫馨。 宜蘭縣黨部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百週年,緬懷總理創黨建國一生勇於犧牲奉獻的偉大行誼,以及建立國家為國、為民的無私精神,九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在縣黨部廣場花圃舉行植樹,由主任委員林明昌致詞後拉開序幕,植樹活動邀請現場議長張勝德、宜蘭市長陳美玲、縣議員林岳賢、縣議員陳鴻禧及地方耆老前黃國蘭黨部主委諶聰海將軍、宜蘭縣總工會前理事長張永順、宜蘭縣各省同鄉會前理事長陳起龍等人,共同完成植樹紀念行動。 健行活動於上午十時展開,從縣黨部步行至鄰近鐵路高架橋下步道,健行約一公里餘路程,參加民眾除領取紀念毛巾及礦泉水飲料,途中並發放每人一份「桂花樹苗」小盆栽,由於天氣溫和,也有民眾推著輪椅漫步行走,呈現愉快溫馨畫面。 國民黨宜蘭縣黨部辦理植樹及健行活動,有多位黨籍從政同志,立委吳宗憲、縣議員林義剛、黃琤婷、黃雯如與前縣議員莊淑如前來共襄盛舉,場面熱烈。

Read More

五結植樹健行活動 周日熱鬧展開

  五結鄉植樹活動邀大小朋友一起編織國土綠網。(五結鄉公所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五結鄉一一四年植樹節活動九日於五結國中熱鬧展開,活動主題為「織一片生態綠網」,現場熱鬧非凡,參加者絡繹不絕,無論是親子家庭、學校團體,還是社區居民,大家都熱情響應,一同參與這場結合環保與健康的盛會。 活動現場由幼兒園的迎賓舞蹈拉開序幕,小朋友們穿著鮮豔服裝載歌載舞,為活動增添熱鬧氣氛。隨後,鄉長與貴賓致詞,勉勵大家透過植樹與健行,共同守護生態環境。隨即展開健行活動,參與者從五結國中出發,沿途欣賞鄉村田野風光,經大吉二路進入五結排水自行車道。大朋友、小朋友攜手同行,在涼爽的晨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來到植樹區,專業人員進行植樹教學示範,讓大人與孩子們學習正確的植樹方法,並在專屬植樹區親手種下希望的綠意,大家興奮地揮動手中的鏟子,將樹苗一一植入土壤,現場歡笑聲此起彼落,氣氛溫馨又充滿活力。植樹後,健行隊伍繼續前行,沿著孝吉橋完成戳章收集,最終返回五結國中,整場活動約二點五公里,既充滿樂趣,又寓教於樂,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習環保觀念,並透過親子互動增進感情。 此外,為響應環保,現場特別推廣資源回收與垃圾減量,民眾自備環保袋,齊心維護整潔環境,共同為美好家園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瑜珈」幫助重拾生活且有益身心的運動

「瑜珈」幫助重拾生活且有益身心的運動。(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現代人工作繁忙,總上緊發條,卻忘了與自己的身體好好對話,高雄有青創業者以「坐坐」瑜珈的核心理念,幫助重拾生活的平衡,從內而外調適身心,除基本瑜伽課程,也針對私人或孕婦等不同客群,設計客製化課程,希望透過推廣方式,讓更多人認識這項溫和且有益身心的運動。 課程分適合初學者,專注於基礎伸展與放鬆的地板瑜伽,進階者結合輔具輕盈延展,增強柔軟度與核心穩定的低空瑜伽,若瑜伽基礎深厚,可進一步挑戰進階懸吊動作,鍛鍊身體控制力與耐力的高空瑜伽,也引入東方經絡與西方皮拉提斯元素,讓瑜伽是運動,更是一種身心修復與健康管理的方式。 「瑜珈」幫助重拾生活且有益身心的運動。(記者許正雄翻攝) 「坐坐瑜珈」是獲高雄市政府青年局青創補助的業者,歡迎初學入門者報名體驗,藉由瑜伽放鬆身心、釋放積累的壓力;擁有十五年瑜伽教學經驗的創辦人陳宛柔老師,選擇在鼓山區一處遠離喧囂的靜謐社區內開設,創立初衷來自「坐」這個姿勢,進而引領學員透過瑜伽舒展放慢步調,讓心靈獲得片刻的放鬆,找回身心和諧的節奏。 青年局局長林楷軒表示,青創補助就是希望能幫助創業者減輕負擔,給予業者安心的發展環境,如此才能帶給民眾更多元的優質服務,而瑜伽這類室內運動,已是許多民眾下班、課後的紓壓首選,推薦未曾嘗試的市民朋友不妨抽空體驗,讓緊繃的身心也能放鬆一下。

Read More

基隆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基隆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召開會員代表大會,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張賢政將透過各項措施,讓護理人員安心留在基隆照顧市民健康。(基隆市衛生局提供) 記者郭基生/基隆報導 基隆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召開第三十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張賢政出席大會並向所有護理師表達感謝與敬意,張局長指出,護理師是醫療照護體系中守護人民健康的重要角色,護理人員的專業、人本關懷、韌性,在醫院、診所、長照單位、學校等場域,都支持了基隆市民健康安居的基礎。 護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紀淑靜也一同出席大會,紀理事長闡述了護理師在快速變化的社會與醫療環境中面對的挑戰,以及護理師公會全聯會對於提升護理師友善職場、專業發展、合理薪資待遇、合理執業法規要求、其他輔助人力等各方面的中央政策倡議,也對基隆市衛生局與護理師公會的密切合作、及市府相關支持做法印象深刻,也將分享推薦給其他縣市。 張賢政代表市長謝國樑表達對護理人員的感謝與支持,繼去年參與支持優良護理師表揚活動,歷次理監事會研議資料分析後,今年更編列預算辦理新進護理人員留任輔導措施,正與護理師公會持續擬定計劃細節中,將透過學長姊輔導、獎勵等多元措施,希望讓護理人員安心留在基隆照顧市民健康。 張賢政對護理人員所面臨的困境也都深刻了解,他並指出,地方政府資源有限,但基隆市樂於走在前面,也呼籲中央政策、各醫院策略,都能更有力量的支持投入,才可能讓護理師專業執業環境更友善,民眾健康有保障。 會員代表大會並選出新任理監事及理事長,基隆市衛生局感謝王文燕理事長過去六年的付出,也祝福新當選的翁芝爾理事長,衛生局將持續與翁理事長帶領的理監事會及全基隆二千三百多位護理人員共同努力,促成護理職稱友善、能發揮專業照顧市民健康。

Read More

三八婦女節幸福女人 大使美后感恩餐會

  三八婦女節幸福女人,大使美后感恩餐會。(記者陳華興攝)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三月八為國際婦女節,由「社團法人台灣新住民人權展望協會」主辦的「幸福女人,大使美后感恩餐會」活動八日晚間在桃園市住都大飯店舉行,而這也是社團法人台灣新住民人權展望協會也藉由婦女節辦理第十一屆國際選美的感恩活動。 台灣新住民人權展望協會全國理事長張晉祥感謝姊妹們百忙抽空來參加本次活動,協會一直致力籌辦社會公益活動,並持續募集社會資源讓每一項工作能順利推展落實協會「關懷、互助、創幸福」的理念。希望透過此次活動的影響力,再次來凝聚力量,彼此互相扶持,幫助在台灣生活的新住民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跟幸福的未來。 三八婦女節幸福女人,大使美后感恩餐會。(記者陳華興攝) 張晉祥表示,為慶祝此一深具意義節日,以及感謝新住民女性、對台灣的付出與貢獻,社團法人台灣新住民人權展望協會此次活動特別邀請越南當紅歌星恩天偉等五名越南歌手來台演出,讓台灣更加了解新住民的文化與認同,進而更加尊重喜愛新住民文化並提升多元文化交流,協會希望透過本次活動,拉近彼此的距離,互相關懷共創未來。 台灣新住民人權展望協會全國執行長黎氏王燕表示,我們舉辦這場活動,是為了跟台灣社會大眾更多的接觸,透過協會一次次活動,拉近新住民與台灣人的距離,讓彼此的感情越來越好,我們用心辦這場活動,讓姊妹們開心齊聚,具體的提昇在台灣新住民的尊嚴,早日融入台灣,減少文化、種族、語言、法律、與日常生活的差異性,以多元認同與包容,為台灣新的族群融合注入新的力量。 緣玉坊珠寶董事長阮氏秋霞表示,賴總統說台灣是一個多元包容的大家庭,新住民朋友是我們很重要的家人。我一直認為,只要是認同台灣、愛台灣,不論先來後到、族群地域,所有人都是這片土地的主人。來台灣快三十年感受到台灣人的照顧,希望新住民姐妹的團結來支持台灣,台灣是我們的家。.

Read More

花蓮合唱團婦女節開唱 攜手新竹縣原客混聲合唱團聯合演出

  「二0二五春來客韻滿洄瀾」音樂會,結合客家音樂劇、爵士鼓與舞蹈,並演唱詩人向陽詩作「世界恬靜落來的時」為花蓮祈福,博得滿堂彩。(花蓮市公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市公所九日表示,甫奪得客家歌謠交流觀摩賽全區進階組第一名的新竹縣原客混聲合唱團,在花蓮高中校友會的邀請下,攜手花蓮合唱團於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廳辦理「二0二五春來客韻滿洄瀾」音樂會,結合客家音樂劇、爵士鼓與舞蹈,並演唱詩人向陽詩作「世界恬靜落來的時」為花蓮祈福,博得滿堂彩。 花蓮市長魏嘉彥,新竹縣原客混聲合唱團成軍後在短時間內獲獎無數,此次應花中校友會邀請,首次來到花蓮演出,同時促進觀光旅遊效益,特別感謝主辦單位以及全體演出人員。 花蓮市公所表示,上半場演出由新竹縣原客混聲合唱團帶來音樂劇「行過」,以十一首客家歌曲娓娓道來返回家鄉遊覽風土民情的真摯情感,中場過後則由花蓮合唱團接續表演,他們特別帶來向陽的閩南語詩「世界恬靜落來的時」為花蓮祈福,「再回首」則表達回憶省思和對未來的展望,還有四首舞動人聲曲目,帶動現場氛圍。 花蓮市公所表示,壓軸演出和安可曲,則由新竹縣原客混聲合唱團聯合花蓮合唱團共同演唱《行過》、《褒忠讚歌》,以及由葉日松老師作詞、郭子究老師譜曲的《回憶》客家版,現場溫情四溢。此次音樂會更邀請黎明教養院四十名院童一同欣賞演出,現場更販售四款公益明信片,所得將捐予黎明機構,為活動增添公益。

Read More

「拔」得親子好關係 邱奕勝議長與孩童同樂體驗農村生活

「拔」得親子好關係,邱奕勝議長與孩童同樂體驗農村生活。(桃園市議會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奕勝九日一早來到龍潭區黃唐里,參加由黃唐社區發展協會古捷語理事長辦理多年的「親子拔蘿蔔體驗活動」。陽光灑落在田野間,空氣中瀰漫著泥土與新鮮蔬菜的清香,孩子們興奮地提著小桶,牽著爸媽的手,迫不及待地投入這場豐收的體驗。 活動開始後,劉修增里長先介紹蘿蔔的生長過程,並示範如何正確拔蘿蔔。「雙手握緊蘿蔔葉,身體稍微後仰,用力往上拉!」,孩子們興奮地蹲下來,雙手緊抓著翠綠的葉子,奮力一拉——有的蘿蔔輕鬆拔出,有的則頑固地藏在土裡不動。「啊!怎麼這麼難拔?」幾位小朋友使出吃奶的力氣,還是一動不動,旁邊的家長忍不住笑了出來,紛紛上前幫忙。   「拔」得親子好關係,邱奕勝議長與孩童同樂體驗農村生活。(桃園市議會提供) 邱奕勝議長也親自下田體驗,成功拔起一根又大又飽滿的蘿蔔,他表示,這樣的農村體驗活動不僅有趣,更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機會,讓孩子親手感受農作的辛勞,學會珍惜食物。他進一步指出,現代孩子多半在都市長大,對農田生活較陌生,而這類親子活動能讓孩子走出教室,接觸大自然,增加生活經驗,家長也能藉此機會與孩子共度美好時光。 「親子活動最重要的是互動與陪伴,當家長與孩子一起努力拔蘿蔔、一起大笑、一起分享成果,這些過程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議長說道。他也鼓勵未來能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孩子們也能更理解農民的辛勞,培養對環境與食物的尊重。 活動結束後,孩子們提著自己親手拔的蘿蔔,開心地討論晚餐該怎麼料理。「我要請媽媽煮蘿蔔湯!」、「我們家要做紅燒蘿蔔!」一個上午的農村體驗,不僅讓孩子玩得盡興,也讓家長們更珍惜這段親子時光。 包括立法委員呂玉玲、市議員徐玉樹、劉滎隆、張肇良、張閔捷里長、黃承隆里長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Read More

3/12國父逝世一百週年紀念 他點燃的光正從臺灣向世界照耀

  社會觀察家陳濬培說,國父的理想在臺灣延續,臺灣的民主發展也讓世界看到,守護民主莫忘初心。(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三月十二日植樹節即將來臨,而這天更係國父 孫中山先生逝世一百週年的紀念日,今日生活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子民,享有的各項自由,其開創者就是孫中山。社會觀察家陳濬培說,國父用生命點燃了一盞燈,照亮一條中國走向現代的道路,而這道光,正從臺灣向全世界照耀。 陳濬培表示,當時,國父意識到中國的病根不在個體,而在整個社會體制與民族精神的病弱。於是,他放下手中的藥箱,拿起革命的旗幟,決心以更宏偉的方式「救中國」。第一步是從海外尋找希望,他前往香港、日本、美國,向世界學習,吸收西方的民主與科學思想,並在一八九四年成立興中會,希望用革命來改變中國,辛亥革命爆發,清朝土崩瓦解。 一九一二年,他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但為了國家的統一,忍辱讓位於袁世凱。但中國並未步入民主共和,而是陷入軍閥割據的混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這不只是孫中山的遺言,更是他一生的縮影。他不只是一個推翻帝制的革命家,更是一位思考未來的建設者。 他提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希望中國能擺脫封建制度。構想未來的經濟發展,寫下《建國方略》,規劃鐵路建設、工業發展,希望中國能趕上世界的步伐。他的夢想來不及實現,一九二五年,他在北京病逝,臨終前仍反覆叮囑「和平、奮鬥、救中國。」這不僅是他的遺言,更是他一生的總結。 孫中山的思想在中國大陸因戰亂與政權更迭而無法全面落實,他的理想在臺灣延續,臺灣的民主發展也讓世界看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