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市多逾5千斤A肝毒莓 全銷毀

衛生局追回好市多台南分店受A肝病毒汙染之進口冷凍莓果計五千多公斤,悉數銷毀。(衛生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衛生局持續追蹤好市多台南分店有關受A肝病毒汙染之進口冷凍莓果回收情形,到八月上旬為止,總計追回五千多公斤,載運至高雄岡山焚化廠悉數銷毀。另外有三人食用好市多莓果通報A肝疑似案例,經疾管署研判皆已排除。 衛生局說,好市多台南分公司進口冷凍莓果回收情形,截至八月八日止,共計回收「科克蘭冷凍三種綜合莓」二千二百廿六公斤、「科克蘭冷凍藍莓」二千四百八十五公斤及「科克蘭冷凍草莓」四百十三公斤。 衛生局於八月十日至好市多台南分店執行最後階段之監督銷毀作業,當日銷毀回收之進口科克蘭冷凍莓果,包括冷凍三種綜合莓、冷凍藍莓、冷凍草莓共計三百廿九公斤。同時完成電話關懷一千多名曾購買好市多莓果之消費者,並衛教注意事項。 衛生局提醒,A型肝炎是感染A型肝炎病毒所造成的急性肝臟發炎,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播,包括食用、飲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與感染者密切接觸,若已食用疑似食品也勿驚慌,於最後一次食用日次日起進行六十天「自我健康監測」,留意自身健康狀況,若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舒服,甚至是黃疸等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疑似症狀,盡速就醫。

Read More

男撞傷斑馬線行人後駛離 判3月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陳姓男子開車經過斑馬線,未暫停禮讓行人先通過,逕行左轉撞傷行人胡姓男子,陳男的車子雖暫停廿一秒後仍駛離現場,吃上官司。肇事逃逸的部分,經檢察官緩起訴;撞傷人的部分判刑三個月。 二0二二年六月廿九日晚間,陳男開車行經台南巿南科七路與南科北路交岔路口時,未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撞傷徒步穿越人行道的胡姓男子。 陳男稱,他有看到胡男,但未撞到對方,對方也沒有跌倒;隨後又改稱他有減速要禮讓胡男先通過,車輛也有往左閃避但未完全閃過,右前保險桿邊緣擦到對方,他有確認對方站起身離開才駛離現場。 台南地院勘驗現場監視錄影翻拍照片,陳男開車左轉時,胡男正步行在該車前方的行人穿越道上,車撞及胡男時,轎車煞車燈亮起,而胡男被撞倒在地。法官認定陳男確有撞及胡男,也有踩煞車在現場停留,卻在胡男仍坐倒在地時,陳男即已駕車離開現場。陳男事後雖與胡男民事和解,惟僅賠償胡男兩萬五千元,並未完全履行和解條件,且犯後態度不佳,判刑懲戒。

Read More

男揹4條通緝 騎車拒檢逃逸仍被逮

周姓男子遭特警攔下制服帶回偵辦。(民眾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南警保安大隊霹靂小組特警執行夜間巡邏勤務時,發現周姓男子於安平街頭騎機車蛇行,還遭發布四項通緝,員警鳴笛要求停車受檢,周男竟加速逃逸,員警追逐四公里後,才將周男制服移送法辦。 南警保安大隊特殊任務編組盧姓警員等三人,八月廿一日凌晨一時四十四分在安平區府平路與健康二街口執行巡邏勤務時,發現一名男子所騎乘之重機車的車主遭發布四項通緝,經鳴笛示意靠邊停車受檢時,男子竟加速駕車逃逸,盧員等三人一路在後尾隨。 在逃逸過程中,男子不僅在市區道路上多次蛇行,更誇張的是還跨越中央分隔島長距離逆向行駛,嚴重危害用路人安全。男子在行經南區中華西路一段與中華西路一段某巷口,因操作車輛不慎跌倒,但機車倒地後,男子仍起身繼續跑步逃逸,盧員三人在追逐約數十公尺後,終將其攔下制服帶回偵辦。 警方調查,機車駕駛人周男(住新北市烏來區,廿七歲)分別為台南、嘉義、橋頭等地檢署發布之殺人未遂、傷害及毒品等四項通緝犯。經製作筆錄後,除依法移送通緝機關外,並就周嫌於警追捕過程中,以蛇行、長距離逆向行駛、規避警方稽查等事實開單,另危險駕駛行為涉嫌公共危險罪嫌部分,併案移送台南地檢署偵辦。

Read More

校園暴力集團 東灣8成員到案

蘇、杜等訊後也被依組織犯罪、恐嚇和妨害自由等移送南檢,其餘成員則移送少年法庭。(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日前永康分局警方接獲焦急的家長報案,指稱小孩在學校內遭受校園幫派「東灣公司」恐嚇,警方調查發現,該集團由卅六歲的杜女與十九歲的蘇男為首,於校內收取保護費,涉嫌恐嚇、妨害自由等,經專案小組追查廿二日持搜索票將杜、蘇等集團成員八人查獲到案。 據了解,該集團於校內由一名「大姐頭」為首,另有五名成員,成員每月須繳納兩百元至五百元作為保護費,幫派成員只要與人發生嫌隙,「東灣公司」就會動員包圍教訓,受害學生曾遭遇圍堵、甚至被恐嚇稱要挖眼等。 大姐頭上還有一名同校畢業的乾哥蘇男撐腰,除處理不順眼的同學,成員也會在校內吸收人加入,被迫加入集團後蘇男也不允許抽身。 警方掌握集團相關人等,廿二日兵分多路分別將大姐頭母親杜女、乾哥蘇男緝獲到案,大姐頭等六名「東灣公司」成員也被傳喚到案。 蘇男是大姐頭乾哥,國中畢業後考入高職,休學後無所事事,竟與乾妹魚肉學弟妹,直教警方搖頭,蘇男現正準備入伍,到案後十分後悔,承諾一定會「解散公司」。 警方初步排除其他犯罪團伙涉入、該集團不法獲利仍待進一步調查,但以集團涉嫌恐嚇、妨害自由等已涉及刑案,蘇、杜等訊後也被依組織犯罪、恐嚇和妨害自由等移送南檢及少年法庭。

Read More

南警調解情侶吵架 意外查獲女攜毒

吳女從上衣內翻出耳機盒主動交予警方,打開竟是安毒及吸食器。(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警六分局大林所警方日前晚間聽聞派出所外傳來喧囂吵鬧聲,立即出去協助排解,見警方出面發生爭吵的男女旋即「熄火」,警方盤查身分赫然發現吳姓女子為毒品人口,進一步詢問有無攜帶違禁品,面對警方真誠關心,吳女遂將藏在胸口的吸食器及安毒交付,並配合警方調查偵辦。 廿日晚間八時許,警六分局大林所警方於所內聽聞門外傳來男女爭吵聲,警方擔心雙方發生衝突隨即出門關切協助排解,本來吵得不可開交的情侶,見到警方到場隨即沉默。警方將二人請回派出所休息,進一步詢問雙方爭吵原因時,二人均沉默以對,警方特別叮囑二人理性溝通才是感情長久之道。 考量男女雙方都是中年人,對感情也有成熟態度,警方本欲在例行盤查身分後,讓雙方離去各自冷靜,未料赫然發現吳女是毒品人口,警方在請離男方後特提醒吳女,毒品不僅傷身又花錢,吸毒惡習未來也可能成為壓垮感情的因素,希望吳一定要盡快戒毒。 當詢問吳女身上有無攜帶違禁品時,許是被警方真誠感動,吳女直接將手伸入上衣中,從貼身衣物內取出一只耳機盒交給警方,耳機盒內竟是四包安毒及毒品吸食器,警方訊後也立即將吳依毒品罪嫌法辦。

Read More

〈中華副刊〉粥香氤氳,母愛深深

■汪小科 在我記憶中,母親熬粥的樣子是極美的。 她總是細緻地剔去米裡的雜物,用心淘洗。再將潔白的米粒靜靜地泡在清水中,小火慢熬。漸漸地,米粒在熱水中舒展開身子,輕柔地翻滾。待屋內瀰漫出淡淡的香味,母親的身姿在嫋嫋的炊煙中更加輕盈,面容也在柔和的光線下愈顯嬌美。 我總是問母親,為什麼會熬出這麼香的白米粥「因為這裡面有你喜歡的味道呀!」母親笑著說。看著母親眉開眼笑的樣子,我還未吃到粥,心就已暖透。 每當夕陽的餘暉散去,我將暮色折進書頁,母親便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粥過來。嗅到母親做的粥清香四溢,我就會忍不住嘗一口,隨後滿嘴都是綿、軟、滑,入口即化的感覺。那純淨的味道和口感在嘴角蔓延,滿是藏不住的幸福。 當我寫作業遇到難題,心情煩躁時,母親也會遞給我一碗白米粥。我只需抿一口,那穀香濃郁的滋味便會使我心安體舒,氣定神閑。繼續品嘗,更覺清淡適口,回味綿長,我便感覺到了母親那滿滿的慈愛。 到了中學時期,我開始住校,儘管學校的伙食不錯,母親還是會不時地為我熬粥送到學校。記得有一次,天空下起了大雨,聽說母親要來給我送粥,我立刻跑到校門口去迎接。等了許久沒見到她的身影,就在我失落而歸時,一個熟悉的聲音突然叫住我。我轉身望去,只見母親正冒著雨緩慢地向我走來…… 母親將一盅熱粥遞給我後,還沒等我開口,「剛熬好的粥,你回去趁熱吃!」她就先說話了,然後她捋了捋濕漉漉的頭髮,打了個寒顫就轉身而去。望著她的背影消失在茫茫雨簾中,我的眼中也下起了濛濛細雨…… 我回到宿舍坐下品嘗,只覺那香滑的白米粥從口腔緩緩地滑入肚子裡,令我渾身溫暖。從心底漾出一股別樣的清甜,那是始終不減的母愛味道。 後來上大學,我到外地讀書,就很難再吃到母親熬的白米粥了。雖然在食堂也能吃到類似的粥,但味道和口感都和母親做的完全不同。 再後來,我工作、結婚,為人妻,為人母,也嘗試著像母親那樣熬白米粥,但每次都不盡如人意,最後只好向遠在故鄉的母親請教。「在米下鍋前,要先用冷水浸泡,使米粒膨脹開來,這樣熬出來的粥口感才好。水開再下米不容易糊底,熬出的粥更黏稠。還有大小火的轉換也很關鍵……」母親在電話裡詳細地說。 此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那承載了我年少記憶的白米粥裡竟飽含了母親如此細膩的愛。雖然歲月一去不返,但美好的回憶依舊會在心底永駐,就如我腦海中那從未忘卻的母親的白米粥。

Read More

〈中華副刊〉元曲眉批

文╲攝影 安守中  中國歷代文人讀書時都會寫眉批,也就是在書上方或旁邊空白處,寫下閱讀時的心得、評語、甚至勘訂錯誤。回想以前讀大學時,常到台北牯嶺街逛舊書攤,常在翻閱線裝本書時,會看到原來的書主人在書上的眉批。我彷彿成了第三者,旁觀書主人和作者間的對話唱和,這是當年逛舊書攤時的樂趣之一。 家父是台中師範(現在的台中教育大學)老師,家中藏書豐富。數年前家父辭世,書房留下他一輩子蒐藏的滿櫃子書,父親曾說:「讀書可以和古人交朋友,藉著他們留下的書和他們交流溝通。」他經常在書頁上寫眉批,記下他看書時的感想。他在世時,經常半夜書房還開著燈,一面看書,一面吟詠,有時還小酌幾杯,享受讀書之樂。 父親辭世後,四弟整理他的遺物,說:「老爸留下的書和畫,你喜歡的,挑一些,帶回去吧!」書櫃裡的唐詩、宋詞、元曲、和一本本的碑帖、畫冊我都喜歡,但不可能都帶走,只挑了兩本元曲。這兩本元曲我和父親一起讀過,連結了我們的父子之緣,對我特別有意義。 這兩本已絕版的書,一本是「元人散曲」,一本是「元曲別裁集」,蒐集了「元曲三百首」的遺珠之作。幾年前退休後,我又細讀「元曲別裁集」,父親在書頁上留下的許多眉批,吸引了我的注意,其中關漢卿的《四塊玉》: 「南畝耕,東山臥,世態人情經歷多,閒將往事思量過,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什麼?」短短幾個字道盡元曲四大家之一,元朝的關漢卿在歷經官場繁亂,退休歸隱後,與世無爭的恬淡心境。父親在這首曲中的「是他」「是我」「爭什麼」幾個字旁畫了好幾個圈,又在最後打了三個驚嘆號。可見這幾個字和他有共鳴,當年讀到這裡沒感覺,如今也度過了繁亂的一生,在古稀之年,和父親一樣,體會到其中深意。 同頁的另一篇: 「夜來西風裡,九天鵬鶚飛,困殺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不知,登樓意,恨無上天梯!」 父親沒有畫圈,在「困殺中原一布衣」「恨無上天梯」幾個字旁畫的是綿延曲線。眉批寫了「悲壯」兩個字。當年國共內戰,父親歷經九死一生,從大陸輾轉逃到台灣,他在這首元曲上的眉批,反映了他當年「籠中鳥、虎離山、南來雁、龍困淺水」的困頓心境。 同一頁,馬致遠的《四塊玉》: 「酒旋沽,魚新買,滿眼雲山圖畫開,清風明月還詩債,本是個懶散人,又無甚經濟才,歸去來!」 這首元曲比較輕鬆,其中有酒有魚有畫有詩,最後一句是灑脫的「歸去來」,父親在旁邊畫了個圈,可知這三個字他喜歡。 次頁,劉秉忠的《乾荷葉》有故事。 「乾荷葉,色蒼蒼,老柄風搖蕩。減清香,越添黃,都因昨夜一場霜,寂寞在秋江上!」 乾了的荷葉,在風霜中寂寞的搖盪,這首曲表現了繁華過後景物的淒涼。父親當時讀到這裡,第二天就打電話給台中畫荷有名的「昭君」,對她說:「妳畫的荷都是綠葉紅花,換個風格,畫個『乾荷葉』,畫好我給妳題字。」幾天後昭君送來一幅在風中抖擻,枯黃猶帶綠意,配上幾莖殘枝的乾荷葉,父親欣然在上面題了這首元曲。 這兩本元曲放在我書桌上,夜闌人靜孤燈下,隨時翻閱。看見書頁上眉批,彷彿父親又回到我面前,藉著眉批,向我述說著他讀這兩本元曲時的心情。

Read More

〈中華副刊〉深夜綻放的溫柔

■木蘭 快12點了,老爺車噗噗噗的聲音在萬籟俱寂的深夜裏,遠遠的從村子口傳進巷子底,腳邊的黑狗來福倏然起身,熱情的搖著尾巴張著大嘴,貼在綠色的紗門旁迎接加班的男主人回家,這是每天晚上的日常。那時,臺灣經濟正起飛,多少夜歸的父母,為了頭上遮風擋雨的片瓦,終日在工廠揮汗打拚捨不得休假,缺席的父母為一家老小,撐出一片天。 老眷村的格局房間小小的,放了兩張上下單人床加衣櫥已無書桌容身之處,客廳靠牆的餐桌除了吃飯,放上檯燈就是姊弟三人讀書寫作業的地方。高一的妹妹、國二的弟弟早就躲進房間夢周公了,高四的我沒那麼好命,為了考上理想中的大學,還在孤燈下懸樑錐刺股,老來福是陪讀的書僮。 爸爸停好摩托車出聲喊我「小乖,曇花開了,讓眼睛休息一下來看花。」碗口大的花苞在月光下慢慢伸展花瓣,姿態窈窕、花香誘人,我看癡了,像看了一場無聲的花仙之舞。爸爸說:「這朵給妳煮冰糖曇花茶、那朵煮曇花肉絲蛋花湯。」家中只有我跟爸爸敢吃花,而且嗜好此味。 曇花築成的籬笆像仙人掌牆,每年曇花盛開之時,總是摘滿一缸,爸爸大手筆買了幾桶貴鬆鬆的蜂蜜,將曇花密封在甜甜的花蜜中,靜置牆角等待歲月的溫柔浸潤,時間是最偉大的調味師,只要耐著性子靜心等,像變魔術般妙不可言。過了一冬,熟成的曇花蜜能潤肺止咳清熱化痰,滋潤女兒先天不良的氣管,這是一罈老父親製作的「女兒花」,一年一罈,終年不斷。 11點多老爸醒了,想上廁所,上完廁所坐在客廳父女倆沒了睡意,空氣中飄來熟悉的氣味,我莞爾一笑「爸,曇花開了,我們來看花。」坐著輪椅全身沐浴在月光下的爸爸笑瞇了眼,嘴裏叨唸著要買些蜂蜜做蜜釀曇花。「爸,明天早上做碗酒釀冰糖曇花給你當早餐吃,配豆沙鍋餅好嗎?」這個晚上有月下美人作陪,色不自迷人自迷,他開心極了,不像久病纏身的老人。 有一年,等不到「女兒花」開封,他已不耐久等飛上天去找嫦娥對奕,吃花的夥伴終究還是走了。 曇花依舊在深夜開花,看著潔白的長條花瓣,像是溫柔的雙手,靜靜撫慰著憂傷的人兒,我淚流不止,只因它的如約綻放。吃花的時間是甜蜜的,嘴裏甜、心裏甜、空氣也甜,只要夜裏熟悉的味道竄入鼻尖,月下、花下思想起,曇花開的晚上總是捨不得睡呀!

Read More

〈中華副刊〉 水丰尚書 小品兩篇

■秀實 元魁塔 那條河流彎彎曲曲的出現在我們眼前。 河對岸那一片冬日的天空,在寒流籠罩下呈現著凝固了的淡藍色。河邊是錯落的民房,和一些民房連帶著的建築,夾雜在黯綠色的樹木和雜草間。這種歲暮時節,這種出遊心情,讓眼前的景物添了點落寞色彩。間歇會有灰褐色的飛鳥橫過,翱翔的弧線讓光影更顯得沉寂。河岸的凹陷處有一個斷橋伸向水流中,斷橋的盡頭是一個破敗了的小木屋,木屋下的樁柱用紅白的油漆塗劃了一把量尺,說明了那是個廢棄了的測水站。這裡的景物和人,同樣給棄置了。 車子沿河道蜿蜒而過,天空不變,風景依舊。驀地,一座灰壓壓的城堡出現在河的左岸。對,是龐然巨物的一座。如夢魘般的,車行沒多久,河的右岸又出現了另一座灰壓壓的城堡來,同樣是龐然巨物的一座。兩座怪獸城堡隔河相望,樓頂鷹架鐵棚矗立,恍如兩個陣營對峙之局。 我們來是想看一座明朝萬曆年間建造的五百年古塔「元魁塔」。龐然大物的城堡是兩座水泥廠。頂上不歇地冒著白灰色的煙,因此天灰了,山灰了,樹木也灰了。通往河道的岸邊,搭建起輸送帶,方便漕運。停靠著的運泥船像泥漿沼澤裡皮層疙瘩的鱷魚,伏在水面。河面飄浮著油帶,沾在河面的草木,枝椏的形狀微微顯示著垂死掙扎的力量。河裡的倒影不現實,卻更有印象派的美。 比起那兩座水泥廠,七層高的元魁塔更像一枚釘子,牢固地鍥在大地上。它屹立在河的北岸,頑強不拔地抵抗著這裡的變遷。水泥廠的破壞力無比強大,它們侵略的範圍正不斷拓大。「瀾向閣前回」,河川的形勢仍在;「峰呈天外秀」,山巒的潤秀已不復見。那是工業發展把環境無情的摧毀! 徘徊在元魁塔下的曠地,眺望對面矗立的兩座怪獸城堡。忽覺風動雲湧,雲光樹影間彷彿隱藏著巨大的殺機。我們落寞地驅車離去,車輪滾動的飛塵後,如有一頭巨大的工業怪獸,張牙舞爪地緊追著我們!   高大的麥穗 荒廢了的工場裡,種植了一種叫麥穗的植物。 踩著青磚路,走進一個豆棚內。那些雜亂的植物相互糾纏,有的垂下細小的紫色的花,如一窩在風中欲飛不飛的甲蟲。 拿著古老的索尼相機,用一百三十五毫米鏡頭瞄準了豆棚右側的一隻紅灰色的雀鳥。牠立在一個廢棄的石泥花盆上。我注意到牠的尾巴,帶有一些褐色的斑點。午後三時三刻的冬日陽光,灑在豆棚內每個角落,這就是光陰的具體呈現。按下快門,清脆的卡擦一聲,驚起了紅灰雀鳥,穿越豆棚,隱沒在石灰色的樓角外。 豆棚外是一爿破舊的店鋪,門前堆放著鐵架、木桌、歪倒的工具如鏟、鑿、斧、鉗等。我能找到昔日這裡喧鬧的工廠帶的影子。地面零碎的雜物使我得小心翼翼的跨著來走。在一堵被半推倒的鐵門夾縫間,我看到一頭碩大如幼貓的老鼠。牠蹲在碎石上,雖然左右顧盼,但我知道牠正留意著我下一步的動靜。我緩緩舉起相機,不動聲色,留下了牠鬼鬼祟祟的踉蹌相。 穿過雜亂的工地,那邊是整頓好的區域。一家麵館開設在路的盡頭處。廚房是開放式的,我看見拉麵師傅把手上的麵粉壓成柱狀,再反覆拉成麵條。他熟練地把手上的麵條擲下鍋,用長筷子讓麵條在沸騰的開水裡散開,然後以網杓(skimmer)把麵撈起,放進碗內。灑上青翠的蔥粒,再澆幾滴麻油,拌一些肉碎。最後用長柄湯杓(soup ladle)注入沸湯,一碗熱騰騰的麵便放在我面前。 玻璃窗外的草坪盡處是一幅石牆。在隙縫間鑽出了或密或疏的羊蕨植物。陽光連同斑駁的樹影,照在這幅朝西的牆上。草坪上的綠色或亮或暗,麻雀像音符般跳躍著。那是一種悠閒的空間書寫。而天空漸昏黯了。 離開麵館,拐進那一區。終於看到那斜路下的書店。門外一堆平價圖書在簷篷下懶洋洋的擱在書車上,有若散閒的知識分子歇在落寞的晚景。我推開門進入,狹窄的空間內都是層層疊疊的書,和讓書圍困著的幾個人。我欺身而進,穿過甬道,終於走到咖啡店。他們已經坐在那裡。在前方的小空地上,我看到那叢高大的麥穗。牠們快有兩層樓的高,在泛著灰茫茫的天色下微晃著。那綴滿著的粿粒如發亮的小珠寶,鑲在已更黯淡的天空上。

Read More

補貼進口 豬肉產能可望年底恢復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穩定豬肉供應,農業部推出進口豬肉補貼,五月到九月間補貼五萬公噸。農業部二十一日表示,目前補貼進口量已達約四萬公噸,若提前達標將提早結束專案,預期年底國內產能將漸恢復。 國內每年豬肉需求量約九成自產,另外一成仰賴進口;不過因畜舍改建、飼養成本增,國內仔豬育成率略降,加上進口豬肉數量也減少,使得國內毛豬價格頻頻上揚;農業部考量端午、中秋節接近,市場需求將增,推出限期(五到九月)限量(五萬公噸)進口豬肉補貼專案,每公斤補貼六元,以滿足國內需求。 農業部畜牧司副司長李宜謙表示,因國內正進行養豬畜舍改建,有二、三千場養豬場產能受到影響,國內豬肉產能約比去年同期少百分之五。 李宜謙並指出,自專案啟動後,已進口約四萬公噸豬肉,若提早達成五萬公噸目標,即會提早結束專案;至於專案結束後豬肉供應,預期九月後到年底,國產量將逐步恢復,可供應國人需求。 農業部(時為農業委員會)先前指出,戰爭影響穀物價格、國外肉品消費增加等因素,導致國際豬肉價格上漲,一到五月進口豬肉量比去年同期少約三成。李宜謙說,目前國際豬肉價格仍比去年同期貴二至三成,不過在補貼促進業者增加進口後,進口量已提升到去年同期的八成左右。 九月底迎中秋節,烤肉習慣帶動豬肉需求,屆時國內產能是否足夠供應,李宜謙表示,因烤肉多會使用經過調理、加工的肉品,因此本來就多會使用進口豬肉,經盤點評估專案補貼的進口豬肉尚能接上,無短缺疑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