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安婦幼專欄〉為什麼寶寶一直哭?淺談腸絞痛

醫師楊允翔說,嬰兒腸絞痛大多數是暫時的,採用「5S」方法可有效安撫,如持續高燒不適,要立即就醫。(幸福安診所提供) 您的新生寶寶,最近是不是常常不知道為什麼,每天晚上持續哭鬧不止,讓您不知所措?寶寶很有可能正在經歷一個常見的現象「嬰兒腸絞痛」。 嬰兒腸絞痛(Infantile colic)定義為:一週內有超過3天的日子,寶寶哭鬧超過3小時,並持續超過3週。這段時間被稱為「嬰兒哭泣高峰期」,是許多嬰兒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經歷的一個過渡階段。 您的寶貝可能會每天晚上哭鬧,尤其是在餵食後。他的哭聲刺耳而且似乎難以安撫,腹部也顯得脹脹的,時常扭動身體。即使您和伴侶試圖幫助他緩解痛苦,但似乎總是無效。腸絞痛雖然常見,但其確切原因並不完全清楚,可能與寶貝的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飲食模式或情緒反應有關。腸絞痛通常在「出生後幾週至幾個月」內出現,是寶貝適應外界環境和食物的一部分過程。 在這種情況下,您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幫助您的寶貝渡過這段過渡時期。以下是幾種有效的安撫方法,也稱為「5S」方法: 1S:包(Swaddling)─用「包巾」緊緊包住寶寶,模擬子宮被包覆的環境,提供安全和溫暖。2S:側(Side or stomach position)─將寶寶擺成「側身或趴著」,這樣有助於減輕腸絞痛。3S:吸(Sucking)─給安撫奶嘴或讓他吸吮乳頭,可以滿足吸吮需求,也有助於安撫情緒。4S:搖(Swinging)─輕輕搖晃寶寶,模擬在子宮中的動靜,這種節奏感有助於寶寶放輕鬆。5S:噓(Shushing)─用白噪音,如吹風機的聲音或收音機靜音狀態,來幫助遮掩寶寶環境中的突發聲音,讓寶寶感到安心。 大多數情況下,嬰兒腸絞痛是暫時的,隨著寶貝的成長,狀況會逐漸減輕。然而,如果有疑慮,或寶貝的症狀變得嚴重,甚至伴隨其他異常症狀,如高燒或持續不適,就不應拖延,需立即就醫。(作者∕台南市幸福安診所小兒科醫師楊允翔)

Read More

凱米颱風造成三峽區北114線道路中斷 市府團隊全力搶通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4/07/25215845/743604469.668208.mp4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凱米颱風侵台,今(25)日造成三峽區北114線1K處道路中斷,目前市府團隊積極進行搶通中,由於現場雨勢未歇及上邊坡仍有零星落石,因此目前封閉全路段,俟清理完成後再予開放,封閉期間建議民眾行走安全之替代道路,由東眼山(北113)或竹崙(北109)進出插角、有木地區。 三峽警分局提供 三峽警分局指出,警方於今(25)日19時45分接獲通報,台114線道台114線道1k處發生土石坍方,已嚴重影響雙向通車,經查並無人員傷亡或車輛受困,員警於雙向交通管制中,同時呼籲民眾切勿前往,注意行車安全。 三峽警分局提到,警方已於19時47分的通知區公所派員搶修,現場交通雙向封閉,因路中有一顆大石加上零星的小落石。 三峽警分局提供 新北市工務局長祝惠美表示,凱米颱風挾帶豪雨影響,三峽區區道北114線1公里處因上邊坡土壤吸水飽和,於今天下午6時許崩塌,造成道路中斷,目前市府團隊已前往進行搶通。但考慮上邊坡仍有零有落石,影響搶災人員和行車安全,因此將待雨勢稍歇再進行上邊坡清理,目前已將全路段封閉,待清理完成後再行開放通行。 橘色為封路範圍紅色為崩塌範圍。 負責搶災的養工處強調,封閉期間建議民眾行走安全之替代道路外,並提醒用路人,道路搶通後將進行復建施工,行經附近務必配合現場義交指揮小心通過,以免造成施工不便及行車危險。

Read More

12縣市680條土石流紅色警戒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凱米颱風襲台,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二十五日晚間六時三十分更新發布土石流紅色警戒共六百八十條,分布十二縣市,同時發布二十六處大規模崩塌紅色警戒,分布於九縣市,提醒地方政府應勸告或強制撤離,並作適當安置。 農村水保署發布六百八十條土石流紅色警戒,分布台中市、新竹縣、南投縣、宜蘭縣、台東縣、花蓮縣、台南市、屏東縣、桃園市、高雄市、雲林縣、嘉義縣等十二縣五十二鄉二百三十村。 另發布二十六處大規模崩塌紅色警戒,分布於高雄市茂林區萬山里,高雄市六龜區寶來里、新發里、興龍里,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高雄市桃源區寶山里,南投縣鹿谷鄉和雅村,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香林村、山美村,嘉義縣番路鄉公田村,新北市汐止區東山里,高雄市甲仙區和安里、大田里,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瑞里村,嘉義縣竹崎鄉文峰村、白杞村,台中市和平區達觀里,南投縣國姓鄉南港村,高雄市杉林區新庄里,嘉義縣中埔鄉東興村,桃園市復興區華陵里,新竹縣尖石鄉秀巒村,宜蘭縣大同鄉太平村等,九縣十八鄉二十五村。地方政府應勸告或強制其撤離,並作適當之安置。 農村水保署同步更新發布土石流黃色警戒三百七十八條,分布在台中市、新竹縣、南投縣、宜蘭縣、台東縣、花蓮縣、屏東縣、苗栗縣、屏東縣、桃園市、高雄市、新北市、彰化縣等十三縣(市)三十八鄉(鎮市區)一百三十六村(里)。 農村水保署也發布二十三處大規模崩塌黃色警戒,分布屏東縣霧台鄉佳暮村、大武村、阿禮村,台中市和平區梨山里,台東縣達仁鄉台板村,台東縣大武鄉大鳥村,花蓮縣豐濱鄉磯崎村,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新竹縣尖石鄉秀巒村、梅花村,苗栗縣泰安鄉大興村、中興村,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花蓮縣光復鄉大豐村,宜蘭縣大同鄉太平村等,八縣十一鄉十五村。地方政府應進行疏散避難勸告。

Read More

賴:中央將協助地方降低災情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凱米颱風為台灣各地帶來驚人雨量,災情頻傳。總統賴清德二十五日提醒民眾在颱風警報、豪大雨警報尚未解除前,密切注意最新防災資訊;中央會全力協助地方政府將災情降至最低,並協助受災民眾盡早恢復日常生活。 賴總統在臉書表示,凱米颱風強風、豪大雨,造成各地陸續傳出災情,也發生人員傷亡和部分道路、鐵路阻斷事件。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防救災系統都已經全面啟動,國軍也於中午提前結束漢光演習,轉為投入防災和救援任務。他強調,中央各部會會全力協助地方政府,將災情降至最低,在颱風過後,也會協助受災民眾盡早恢復日常生活。 賴清德提醒,接下來受到颱風環流與西南風旺盛水氣影響,除了中南部山區容易有超大豪雨,苗栗以南平地也有持續短延時豪雨或短延時大豪雨發生,必須嚴加戒備。他籲請大家在颱風警報、豪大雨警報尚未解除前,密切注意最新防災資訊;並且在近日減少前往山區、溪邊或海邊等地;低窪地區更要留意海水倒灌及積淹水狀況。 行政院長卓榮泰二十五日致電二十二縣市首長掌握災情及亟需中央協助之處。他也說,台電已加派人力處理停電,力拚完成九成以上供電,同時要求農業部調查掌握農損情形,儘速核發災損補助,助農民度過難關。

Read More

台鐵西幹線難確定運行時間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凱米颱風遠離,台灣高鐵宣布,二十六日各次列車恢復正常運行。台鐵目前嚴重受災有五處,包含三處北迴線的鐵軌被土石流淹沒、小清水橋遭沖毀,以及西部幹線八掌溪橋南橋台路基淘空,仍無法確定列車恢復正常運行時間。 台灣高鐵表示,二十六日全線恢復正常營運,各車次列車依時刻表發車。台灣高鐵呼籲沿線之民眾務必加強固定招牌、農漁用尼龍網具、帆布、棚架等,可能飄入高鐵路線範圍內的物品。 台鐵公司指出,凱米颱風造成軌道嚴重受損的路段包括,西部幹線八掌溪橋南橋台路基被淘空。東部幹線和仁站南邊、崇德站北邊軌道被土石流淹沒共三處, 另外北迴線之小清水橋樑遭沖毀,且有多處電車線斷落,由於到二十五日晚間各地強降雨及土石流等不穩定情況仍持續,為考量人員安全,待天候狀況穩定風雨漸小時,將立即由工務單位與顧問公司技師及協同評估確認,進行後續搶修。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凱米颱風雖已遠離,但受其外圍環流今(二十六)日所有海運船班仍全面停駛,在空中交通方面,除馬祖及望安、七美上午之航班仍停航外,今日其他航班都恢復正常,民航局請航空公司加開班機,並會協調國防部視情況啟動軍機疏運滯留旅客。 航港局指出,凱米颱風最大陣風達十三級,浪高達六米,且又遇大潮期間,船舶易遭強風吹襲接近岸際,統計凱米颱風共造成六起海事案件。  

Read More

中橫太魯閣段 拚年底修復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0四0三花蓮強震及凱米颱風連續重創花蓮地區,交通部長李孟諺指出,太魯閣是重要的觀光景點,也是招攬國際旅客的亮點,將在年底前修復長春祠以東,到太魯閣牌樓口這一段,讓至少有一部分的太魯閣能夠開放觀光。 李孟諺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0四0三花蓮強震強震後,交通部推出旅客住宿補助一千元,及旅行團補助最高二萬元等措施,截至目前為止,申請補助的房間數已經有將近十萬間,使花蓮住房率由震災後的一成二,回升到目前的二成四。 李孟諺表示,太魯閣是重要的觀光景點,被視為亞洲的大峽谷,許多國外觀光客都是慕名而來,太魯閣無法參觀確實是對花蓮觀光影響很大,現階段交通部已訂出目標,在今年底前先修復長春祠以東到太魯閣牌樓口,這一段先把它修復、啟用開通了,等於是整個太魯閣風景區至少有一部分是可以開放的。 李孟諺指出,另外也要再尋找花蓮其他的亮點,包括「一鎮兩潭三里」等,一鎮就是鳳林鎮,兩潭就是七星潭、鯉魚潭,三里就是富里、玉里跟東里,這三個里的特色就是有許多藝文人士文創進駐在這裡,還有豐富的鐵道觀光,當然這些景點可能都不具國際知名度,那但是對國內旅遊也有吸引力。 李孟諺也呼籲各部會與機構,如果有重要會議可儘量選在花蓮舉辦,也鼓勵各個國營企業及銀行之員工旅遊,也能優先選擇花蓮為目的地。

Read More

東澳到南澳道路中斷 搶通中

凱米南澳登陸蘇花公路新澳隧道路基流失。(公路局南澳工務段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凱米颱風從南澳登陸讓蘇花公路因此多處中斷,情況最嚴重的是東澳到南澳新澳隧道口因為大量土石造成道路中斷,部分路基流失造成缺口,另外台七線和台七甲線也有多處遭土石淹埋,預估到二十六日下午才能通車。 南澳工務段段長劉錦龍表示,二十四日深夜凱米颱風從南澳登陸後,蘇花公路就此中斷,最嚴重的東澳到南澳地區在新澳隧道南下除了土石流外還有路基缺口長約有十米長,但因為山區雨勢不斷,預計明天才有辦法恢復單線通車。另外台七線八十六點七公里處雖然有部分土石崩落,經過搶修己經全部可以通行,但台七甲線也就是南山到梨山路段目前只能到二十一公里處,再往上三十六公里後有三個塌方點,要到二十六日下午五點後才能通車。 公路局四區工程處獨立山工務段段長吳進祥表示,台七甲三十六公里地區有三個災點,塌坊路面有四十公尺,高度有三十公尺,加上下雨和落石影響搶災進度,目前沒有車輛或人員受困,預計二十六日下午五點後,台七甲線就能恢復全線通行。

Read More

貓羅溪漲得快 抽水機難救車

南投市長張嘉哲(右)至淹水區勘災。(記者劉晴文攝)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凱米颱風挾帶豐沛雨量,造成南投市低窪地區傳出淹水災情,其中軍功里駕訓班停車場有百餘部車輛泡在水中,國道三號高架橋下的停車場也因積水漫過車輪,有數十部車動彈不得。南投市公所緊急聯繫縣政府及第三河川局,並再出動五台抽水機,持續進行抽水作業,避免水位持續上升,並讓受淹水影響的車輛儘早脫困。 由於颱風凱米挾帶大量降雨,南投市貓羅溪昨天凌晨三時許溪水暴漲,凌晨五時許,河堤旁一帶低窪地區,水位急速上升,包含小溪橋、寶南宮及軍功橋北端都出現淹水情況。 南投市長張嘉哲一早外出勘災,確認各抽水機皆有正常運作。張嘉哲表示,公所值班人員從二十四日持續監控水位,抽水機也早已整備待命中,但因瞬間雨水過大及上游雨水快速累積,致原本抽水機無法負荷。公所同仁立即聯繫縣政府及第三河川局,並另外再出動五台抽水機,目前所有抽水機正常運作。 此次颱風來襲,以貓羅溪沿岸較低窪地區淹水最嚴重,軍功橋下駕訓班停車場汪洋一片,有百餘汽車泡在水中,民眾見狀,趕緊到地方臉書PO文,請網友通知車主移車,但一早車主到場查看時,因水位過高已無法移車。另外,國道高架橋下的停車場,也有數十部汽車因來不及移走泡在水中。 張嘉哲指出,公所會持續密切注意雨量,並持續進行抽水作業,希望儘快讓積水狀況緩解,同時提醒市民,在颱風威脅尚未完全解除前,仍需保持警惕,注意安全。

Read More

颱風農損初估3.6億 屏東最慘

颱風凱米過境,農作物災情嚴重,花蓮縣政府農業處統計,農損較嚴重在中區以北,多種蔬果受災,粗估災損逾新台幣5000萬元。圖為玉米倒伏。 (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受凱米颱風影響,造成農業災情,農業部彙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查報資料,截至二十五日下午五時止,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計三億六千五百零三萬元,其中以屏東縣損失二億四千三百一十七萬元、占百分之六十七較為嚴重。 除了屏東縣損失較多之外,花蓮縣損失五千三百二十三萬元、占百分之十五。雲林縣損失二千六百三十七萬元、占百分之七,高雄市損失一千零八十萬元、占百分之三,南投縣損失九百九十九萬元、占百分之三,以及宜蘭縣損失九百二十八萬元、占百分之三較為嚴重。 農產估計損失三億四千六百九十九萬元,農作物被害面積四千一百一十五公頃,損害程度百分之二十六,換算無收穫面積一千零七十四公頃,受損作物主要為香蕉,被害面積一千一百八十一公頃,損害程度百分之二十三,換算無收穫面積二百七十二公頃,損失金額八千八百二十八萬元,其次為檸檬、番石榴、木瓜及茄子等。 畜產估計損失金額二百三十萬元,受損畜禽主要為雞,其次為鵪鶉等。 民間設施估計損失金額一千五百七十三萬元,以農業設施損失金額一千五百五十八萬元最多,主要為水平棚架網室、塑膠布溫網室受損;而畜禽設施估計損失金額十五萬元,主要為畜禽舍半倒。

Read More

5-6月發票 小七、全聯開出千萬大獎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五、六月期統一發票千萬元特別獎獎號二十五日公布,統一超商與全聯本期各有一名消費者獲得千萬特別獎,統一超商獲得千萬大獎的幸運兒在桃園市中壢區的政群門市,購買一百二十五元的生活用品,而全聯的千萬獎得主則是消費一百五十四元購買咖啡飲品,其中一百四十四元以福利點數折抵,因此實際僅付款十元,即抱走千萬特別獎。 統一超商本期除了有一名消費者獲得千萬特別獎外,還有五名獲得二百萬特獎及八名獲得雲端發票專屬獎一百萬。 五名二百萬特獎得主,一人在新北市新莊區的龍安門市購買九十二元的統一瑞穗鮮乳;一人在新北市土城區的廷寮門市購買六十九元的統一純喫茶、鮮食;一人在新北市新莊區的莊龍門市購買四十二元的鮮食;一人在高雄市鳥松區的新鳳松門市購買三十五元的統一麵包;一人在高雄市楠梓區的校和門市購買二百二十元的生活用品。 而全聯除了有一名消費者獲得千萬特別獎之外,還有一名二百萬特獎得主,開出門市為高雄阿蓮民族門市,幸運中獎者花費一百六十六元購買鮮奶,獲得二百萬特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