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生成式AI數位學習平台上線

南市智慧魔鏡生成式AI數位學習平台正式上線啟用。(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領先全國建置生成式AI數位學習平台,命名為智慧魔鏡的平台,專為中小學生設計,十日上線啟用。該平台具備過濾不當資料、保護網路個資安全、教學模組設計等功能,可引導學生對AI生成的內容進行反思批判,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小朋友變身白雪公主,推著觸控顯示器以及網路組裝的科技化智慧魔鏡出場,由台南市長黃偉哲對魔鏡提問,為生成式AI數位學習平台上線啟用儀式揭開序幕。 隨後,AI社群教師現場演示綜合領域「人際關係」單元教學應用,呈現AI導學、自學、共學的教學歷程。新南國小學生在平台示範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從引導提問過程,看到生成式AI即時回饋與診斷結果。 黃偉哲表示,生成式AI領域發展迅速,可協助快速生成所需資料內容,但也有安全和難以解釋的問題。因生成內容可能摻雜虛假資訊,所以需同步教導使用者進行真實性驗證與反思。 教育局長鄭新輝說明,平台命名「智慧魔鏡」有兩個意義。生成式AI好像童話故事的魔鏡,接收人類提問及訊息資料後,可立即回應、學習、模仿,並產生新的資訊。 其次,鏡子代表「反思」,反思歷程是重要的學習關鍵能力。數位學習力是PISA二0二五評測新增指標,透過AI數位學習平台的智慧診斷、智慧出題等功能,可正確引導,鼓勵學生與AI互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Read More

南應大竹筷循環再製長凳 獲收購典藏

南應大商設系畢業校友以回收竹筷循環再製長凳「Chopstikbench」得獎,獲得太穩建設總經理葉向洋(右一)夫婦收購典藏。(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商品設計系校友黃品寧、許恩嘉及彭琡諠三人,去年畢業專題製作以回收三萬七千八百雙竹筷設計,創作由內向外層疊簍空的結構與外型圓潤長凳「Chopstikbench」作品,獲得國內外大獎,並受到太穩建設總經理葉向洋夫婦青睞收購典藏。 「Chopstikbench」作品指導老師、商設系主任陳中聖指出,這件長凳作品創作之初,基於在養成學生設計能力過程中須培養學生具備社會責任思維,因此引導學生從循環經濟與社會設計的方向著手,從生活體驗與觀察中找尋被忽略的社會議題,進而發現大量的廢棄免洗筷,不管是作為垃圾掩埋或是焚燒都會帶來環境的汙染,因此進行竹筷循環再製的專題設計。 南應商設校友黃品寧、許恩嘉及彭琡諠以循環設計理念,創作出獨特的竹筷循環再製長凳Chopstikbench,以流暢的弧線由內而外逐漸鏤空設計,呼應圓潤的外型輪廓、有機的造型帶來優雅的視覺效果。 過程中,學生從自助餐等收集使用過的筷子,數量將近三百公斤,經由清洗與曝曬殺菌,去年大四利用寒假至開學兩個月時間製作,每根筷子均用無毒黏合劑單獨黏合在一起,藉由數控切割成型,承重可達三百公斤。 校長楊正宏讚賞學生的創意製作,長凳Chopstikbench外觀特意保留免洗筷原來樣式,去年獲得義大利A’Design Award & Competition 國際設計大獎賽家具設計類銅獎,及台灣金點新秀設計贊助特別獎,相當難得。 此作品首度公開發表展覽,即受到太穩建設總經理葉向洋及其夫人的喜愛。太穩建設為台南在地企業,矢志打造理想建築,在乎環境與美學共好,此作品正與公司品牌理念謀合。

Read More

嘉藥259學生授藥師袍宣誓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為即將前往實習的藥學生舉行藥師授袍典禮和宣誓。(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特別為即將前往醫療機構與健保特約藥局實習的二百五十九名藥學生舉行溫馨隆重的藥師授袍典禮。藥學生一一上台接受師長授予白色藥師袍後齊聲宣誓,將以最高道德標準,恪遵各項藥事法規,善盡藥師的社會責任。 嘉藥指出,授袍典禮不只代表藥師的薪火相承,更像是成為藥師的成年禮,也是學子們實現夢想的開始。因此授袍典禮在藥理學院院長王四切、系上教師、全台各地校友會、醫療機構藥劑部部長、主任及家長的見證下進行。師長們一一授以白袍並殷切叮嚀藥學生謹記教誨,在實習過程中務必勤奮不懈、虛心學習,善盡藥師社會責任。 當授袍完成後,全體實習生身著白袍,在學生代表秦宗祥引領下舉手宣讀藥師誓詞,宏亮的宣誓聲展現出藥學生對自我的期許及承諾,也盼能透過藥學專業,奉獻所學服務人群。院長王四切表示,藥師授袍典禮對藥學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學生們穿上白袍,即代表著肩負重責,邁向人生另一階段。  老師也叮嚀藥學生在外實習時,務必尊重指導、了解藥師日常,吸取實務經驗、增進自身專業素養,更要有同理心、關懷心與責任感。嘉藥指出,在人口老化的社會結構下,未來藥師不只是藥品調劑,也要用心了解、保護民眾用藥習慣與安全,共同努力創造藥師的價值感與榮譽心。 嘉藥校長錢紀銘更期許藥學生牢記「真實」校訓,尤其嘉藥以藥學起家,至今將近一甲子,歷年藥師專技高考及格率均高於全國平均值,嘉藥校友會也遍布台灣各地,許多實習指導藥師、主管皆為系友,是學生最好的資源,而學校也是學生永遠的後盾。

Read More

南大2D動畫海鮮罐頭工廠入圍雙競賽

台南大學視覺藝術設計系設計組學生柯鈺婷、馮詩容創作的2D動畫作品「海鮮罐頭工廠」,入圍青春影展及放視大賞。(南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視覺藝術設計系設計組學生柯鈺婷、馮詩容創作的2D動畫作品「海鮮罐頭工廠」,入圍青春影展及放視大賞。十九日將角逐青春影展最終獎項,放視大賞則於六月一日公布決選結果。 「海鮮罐頭工廠」動畫作品,藉由海鮮在工廠進行加工過程,探究個人與社會體制之間的關係。象徵Z世代面對快速變動的世界,努力找尋生存之道的過程。 南大表示,青春影展為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學生短片競賽。今年共有三十六校五十八科系兩百六十七件影視動畫作品報名參賽,其中三十二部影片入圍。南大「海鮮罐頭工廠」作品,預計十七日晚間七時在高雄市電影館三樓放映廳播映,十九日角逐最終獎項。 放視大賞從七十九校一百四十二系兩千餘件作品選拔出入圍佳作。全部作品將從五月三十日至六月一日在高雄展覽館南館展出。六月一日公布決選結果。

Read More

她說導演王明霞返家齊與學弟妹對談

  電影《她說》導演王明霞返回母校家齊高中,與學弟妹對談。 (家齊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歷時十年的醞釀、拍攝才完成的電影《她說》將於二十四日上映。身兼編劇、導演、監製的王明霞是台南家齊高中校友。十日上午她應邀返回母校與學弟妹對談,分享自己在不同生命階段累積的創作養分及開啟影像創作的心路歷程。 此次演講,王明霞找出當年考試分發到家齊高中的入學通知、參加校內論文比賽及南市語文競賽第一名的獎狀。勉勵學弟妹堅持自己鍾愛的事物,累積足夠能量及養分。機會來臨,要及時把握。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心,只要跨出第一步,就有機會踏上夢想實踐之路。 《她說》故事源自二0一三年的提問,「如果漫步街頭,遇見年輕時的自己迎面而來,會想對她說什麼?」經過十年醞釀、拍攝,終於完成這部探索青春、成長、愛情、文學的影像創作,開啟跨世代女性的對話、詰問與辯證。 除了介紹自己的作品,王明霞也鼓勵學弟妹暢談未來志向。即將踏出校門的高三學生,有人想當警察,有人對醫檢、動物科學感興趣,還有人考慮未來投入議員選舉為民服務,氣氛熱絡。

Read More

南應大共生共聲展多元聲量

南應大視傳系在市立圖書館新總館舉行的「共生共聲」畢業首展,展現創意多元聲量。  (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視覺傳達設計系一一三級畢業成果展「共生共聲」在台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舉行首展,以「發出集體的聲音」作為出發點,藉由廿餘組作品傳達設計,講述設計師與生活間共生的故事,及如何透過設計行為來發聲? 成果展將整個設計策展策略與在地的文創市集相結合,將共生共聲的概念真正落實社區與學校大學社會責任的連結。展出內容涵蓋平面、包裝、數位多媒體設計等,學生們將「生態文化」與「人文特色」、「公共議題」等融入在專題設計呈現給大眾。 其中「昆凝香」、「琉學日記」、「眼中盯」 作品入圍金點新秀包裝設計類與金點新秀贊助獎。在其它比賽中,「鹽序」、「琉學日記」入圍青春設計節;「小獅出任務」入圍技專校院專題競賽出版與語文群。 這次展覽呈現學生們四年來在學校扎實的實務設計訓練及創意思維養成,也充分表達學生們對未來發展無限期待;在展覽中,觀眾欣賞到學生們精心打造的設計成果,展示他們獨特造型創意和功能創新,更展現學生們對於設計深刻理解和成熟思考,將眾多作品一同呈現。 南應大歷年來在各大設計比賽中均有亮眼表現,而今年以七十八件入圍佳作再度稱霸金點新秀設計獎,再次展現南應大設計教學能量成果及設計實務的具體呈現。

Read More

〈中華副刊〉藝文快訊

2024打狗鳳邑文學獎即日起開放徵文﹗ 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主辦、我己文創承辦的「2024打狗鳳邑文學獎」,即日起開始徵稿,本屆徵選類別為小說、散文、新詩、臺語新詩四組,總獎金124萬元。紙本和線上報名擇一方式投稿參賽,更多詳細內容及報名簡章辦法,請上網搜尋「2024打狗鳳邑文學獎」。 新聞聯繫:我己文創/田運良執行長、林瑩華總監 02-26710471

Read More

〈中華副刊〉穿梭百年森鐵

李展平 我的坐骨神經發燙 穿梭百年森林 空氣有嘟嘟煤味 鐵軌的縫隙緊咬 每個染點皆哐噹 時光那麼輕 且微弱 如吸乳的嬰兒嗯哼   黑色螞蟻鑽入桶 隱約振出陽光 經過世紀的輪轉 老火車自大正到國府 遙望緩緩吹煙 相逢與轉身都在 時光隧道流淌   老靈魂沿盛開之櫻爬行 窗外薄薄霜降 到底是髮白亦是霜白 擱淺在黑色涵洞 生命在這裡輪迴 被歲月霉味的記憶 頂住歷史的穿梭

Read More

關懷長者吞嚥 門諾社區篩檢

長者們在聽語治療師的指令下,伸出舌頭練習畫圓圈。(門諾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隨著年紀增長,吞嚥能力的逐漸退化,一定只能吃軟爛的食物嗎?花蓮門諾醫院為了幫助長輩們吃得安全又健康,特地前進社區,除了為長輩們進行吞嚥篩檢,也透過專業語言治療師的說明與示範,教導長輩們正確的進食吞嚥技巧及吞嚥肌群的居家運動,藉此強化長者吞嚥力。 門諾醫院語言治療師團隊啟動「吞嚥行動」健康列車,從過去民眾主動進院求診,轉而將進食吞嚥的專業知識不定期帶進社區,教導長者從居家運動做起。 長者們在語言治療師的指令下,學習口腔運動與發聲運動,一會兒透過吹氣將臉頰鼓起,一會兒伸出舌頭練習畫圓圈,語言治療師仔細地觀察長者的臉部、嘴巴是否呈現歪斜與無力,同時也透過連續喝水評估嗆咳的情形,為長者的健康把關。 國內研究發現,台灣約有一成二八的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受到吞嚥障礙影響,其中每十位高齡者,就有一人有輕度以上咀嚼吞嚥障礙情形,因此,社區長者吞嚥衰弱更是值得關注的問題。聽語治療組組長蘇燕玲指出,正常來說即使年紀大也可以維持原本的飲食習慣,除非有特殊狀況才需要把食物煮軟一點。 社區長輩踴躍參與吞嚥篩檢與諮詢。(門諾醫院提供) 蘇燕玲也提醒,如果家中子女觀察到長輩用餐時間慢慢變長了,或者聽到父母說「這個東西我咬不動」,或是用餐、喝水過程中,容易出現咳嗽的狀況,都是在提醒家中長輩已出現了吞嚥進食的問題,務必盡快尋求復健科醫師及語言治療師的協助,透過專業評估、吞嚥攝影檢查、吞嚥內視鏡檢查,了解障礙程度,進而安排吞嚥訓練,讓進食不再是難事,重拾吃的安全與吃的樂趣。

Read More

挺愛滋患者 高雄長庚應援咖啡車上路

高雄長庚醫院攜手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一起響應挺愛滋患者活動。(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長庚醫院在國際護師節前夕攜手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打造粉色U Cafe應援咖啡車,九日發車到全台各醫院,一起傳達對愛滋感染者的支持與關懷。 U Cafe應援咖啡車9日到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邀請辛苦醫護人員一起喝咖啡,並透過咖啡杯上的感謝標語,讓i發聲代表著感染者們對醫護人員表達無限的感激。 高雄長庚內科部李允吉副部長、感染科陳怡君主任與團隊夥伴們到場,感謝護理同仁辛勞並推廣正確衛教知識與疾病平權,現場一百多位醫護同仁齊聚共襄盛舉,傳達對愛滋感染者的支持與關懷。 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醫師表示,愛滋病毒的傳染力遠較相同傳染途徑的B肝、C肝病毒弱,遵守一般醫療防護措施即可避免感染,即使在醫療環境中接觸到含有愛滋病毒的體液,醫院也都有完善的暴露後預防的處置流程。 洪健清指出,過往台灣暴露後預防的處置得當,並無因醫療行為造成感染的案例,只要醫護人員遵守防護措施,都可以安心為愛滋病毒、B肝、C肝病毒感染者提供照護。 高雄長庚感染科主任陳怡君指出,愛滋病透過高效能抗病毒藥物治療已轉為慢性病,只要穩定接受治療,壽命和一般人幾乎沒有差別,許多的害怕跟歧視可能不是有意,而是不了解或接受到不正確資訊的結果。 陳怡君說,高雄長庚持續致力愛滋照護服務,透過專業照護團隊的品質提升,協助感染者管理疾病和提高生活質量,致力促進社會健康與福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