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艦園區打造奇幻之旅

今年逢德陽軍艦下水服役八十週年紀念,園區推出活動,讓遊客深度感受台南魅力!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搶攻暑假旅遊旺季,今年逢德陽軍艦下水服役八十週年紀念,德陽艦園區今夏聯手台南三家正五星級飯店,共推「海上榮光×星級假期」活動,至年底,民眾只要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抽中五星級飯店免費住宿券,以「一泊一艦」方式,強化軍事文化體驗,深度感受台南魅力! 為推廣台南在地歷史文化觀光並提升旅遊體驗品質,德陽艦園區內外特別斥資重金妝點,跨國取得韓國GRAVITY正版IP授權,將經典線上遊戲《RO仙境傳說Online》裡知名魔物角色實景還原,讓玩家與旅客化身遊戲中的冒險者,登艦展開一場充滿驚喜的奇幻之旅。 首波抽獎獎項為台南第三家五星級飯店的禧榕軒大飯店,飯店同步推出全台唯一「RO仙境傳說主題房」,完美結合德陽艦主題展覽,打造全方位住宿旅遊新體驗。 禧榕軒大飯店配合德陽艦園區推出全台唯一「RO仙境傳說主題房」。(禧榕軒提供) 園區表示,活動除提供五星級飯店的尊榮禮遇,更結合軍艦導覽、歷史場景重現與角色扮演,帶領旅客深入探索台南軍事文化與海洋歷史,打造專屬於「海上榮光」的深度假期,日後也將持續透過文化推廣與觀光整合,讓這艘中華民國海軍最後一艘陽字號軍艦,繼續閃耀世人眼前。

Read More

傳承部落記憶 台史博開工作坊

台史博開設工作坊,帶著學員踏查原鄉風貌和歷史人文。 (台史博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灣歷史博物館前進南台灣,與屏東縣霧臺魯凱文物館合作開設「史料解讀暨實作工作坊」,結合史料和老照片解讀及空間資訊系統實務教學,並邀請部落耆老帶領館員尋訪記憶中的人物與景色,攜手南部九座文物館,共同傳承部落記憶。 為了解原住民部落變化及歷史,並導入空間資訊系統保存部落記憶與文化,工作坊以空間、變化與保存為主軸,除導入地圖協作平台使用方式,並帶領學員實地田野踏查,深入部落與神山區域踏查自然與人文環境現狀,理解不同地區的原住民部落所面臨的變化和課題。 包括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屏東原住民文物館、獅子鄉文物陳列館、桃源區原住民文化館、那瑪夏原住民文物館、三地門鄉原住民文化館、霧臺魯凱族文物館、台南市原住民文物館及台南札哈木會館等九個館所,在文化部「國立博物館及原住民族文化館網絡共享計畫」支持下,開設工作坊,除邀請專家學者主講屏東地區地圖及原住民相關史料內涵。 台史博指出,工作坊關注人群活動和居住空間的互動關係及人群歷史與文化變遷,藉由圖資、照片與口述故事,進一步理解人群與地方產業變化,並透過地理資訊圖台操作,展現部落故事。對原住民議題有興趣民眾,可至台史博官網查詢「我走.我尋:當代原住民族的移動記事特展」線上七二0度環景展覽。

Read More

灣裡聖化堂請喝青草茶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區灣裡省躬社聖化堂,六月廿八至卅日,舉行一年一度煮青草茶免費供里民飲用,六月卅日雖是最後一天,仍有不少民眾拿著各式容器排隊取用。 建於清光緒年間的灣裡省躬社聖化堂,原本為一間草寮小廟,日治時代名為省躬社,當時為避免日本人來破壞廟宇,因此取名「社」,主祀文衡聖帝。 聖化堂,數十年來,廟方均會依神明指示,免費提供青草茶供民眾取用,今年則安排六月廿八至卅日煮青草茶。至於青草的來源,除了在地以外,還會遠至他鄉採摘,如龍麟草,就遠至嘉義縣的瑞里採摘,雖然辛苦,但大家仍甘心奉獻。 由於青草需經過整理後才能使用,三天來,廟方人員也大清早開始忙著煮青草茶,且每次熬煮至完成,約需四小時,因此每天分上、下午各一次提供青草茶供民眾取用,每次煮青草茶時,更可見廟前排滿容器等著裝青草茶。 每至夏天,南區灣裡有三間廟宇會煮青草茶,供民眾取用,包括一開始的南岩超峰寺,接著為聖化堂,最後則是二天府明新書院崇德堂。

Read More

越南新住民月發百個愛心便當

越南新住民、台灣媳婦楊玉鳳行有餘力,發願每月製作五十個便當回饋社會,希望讓社會感受愛心與溫暖。(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來台十七年的越南新住民楊美鳳,經營「南鳳越式料理」有成,心思回饋,七月七日起,每月的第一個週一,提供五十個台越式便當,而其所屬的新住民關懷服務協會也同步贊助五十個,總計一百個。楊美鳳說,當年來台受到許多人照顧,如今稍有能力,希望愛的傳承。 楊美鳳在議員林美燕居中協助下,七月起,將於協會發放一百個便當,上午十時起,發放號碼牌,不限領取身分。 楊美鳳是越南南越同奈省華人,十七年前在親戚介紹嫁至台南,育有一名女兒。楊玉鳳說,原生家庭辛苦,在越南廁所旁,都有「捐獻箱」,還不時有人布施日常用品,自己等於吃百家飯長大,剛來台時,她也做過翻譯、作業員、飯店廚工,為兼顧家庭,開設餐飲店,目前落腳新孝路。 楊美鳳說,剛來台時,獲得許多人幫助,許多台灣人更對她伸出友誼之手,不只把她當台灣媳婦,更是台灣女兒,如今行有餘力,心思回饋,也希望讓所有人品嘗越南美食好滋味。

Read More

左鎮公舘社區獲全國特優社區

左鎮區公舘社區的竹編公共藝術。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一一三年度社區林業全國特優社區頒獎典禮日前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舉行,左鎮區公舘社區以惡地地景與竹藝文化為基礎,融合里山倡議辦理多項課程,從全台二百三十二個參選單位脫穎而出,榮獲八個特優社區的其中之一。 公舘社區以惡地地景與竹藝文化為基礎,融合里山倡議辦理竹構與竹編課程,並有食農體驗及生態導覽,培養社區青銀實務技能及傳承竹工藝技術;社區夥伴更與在地長榮大學、成功大學見習合作,創作多件竹構裝置藝術作為觀光亮點,展現青銀共創永續發展之創意與活力。 左鎮區公舘社區榮獲社區林業全國特優社區殊榮,區長余基吉(右二)前往貼紅榜道賀。(記者黃文記攝) 左鎮區長余基吉表示,公舘社區長期帶領社區長輩及留鄉工作的年輕人一起關心里山及生物多樣性的紀錄和保存,並在惡地種植葛鬱金,從種植、採收、後製、販售,從一級產業到六級產業化,自給自足。利用在地的竹子從事竹編藝術,美化自己的社區。從一0九年起向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提計畫,長達五年的時間執行惡地里山倡議,這次從眾多社區中脫穎而出。

Read More

與你相約點亮愛 愛樂視障合唱團受邀赴美演出

  台南市愛樂視障合唱團將前往美國舉辦「美國與你相約點亮愛」音樂會,以歌聲照亮人心。(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愛樂視障合唱團七月十日起應邀至美國洛杉磯舉辦三場「與你相約點亮愛」演唱會,將宣揚台灣音樂多樣性。議員李啟維表示,視障朋友視力雖不變,卻以歌聲照亮人心,以毅力和團結證明身障不是限制,而是另一種形式的生命力量。 合唱團受洛杉磯台灣會館邀請,將至橋教中心和兩處教會演唱,團員將演唱宗教歌曲、台灣傳統歌謠和通俗音樂改編的合唱曲,並將分享多首由音樂家黃南海原創的台灣藝術歌曲,和當地僑民進行深度文化交流。李啟維說,此行不只是音樂表演,更是台灣精神的最佳展現。 黃南海表示,愛樂視障合唱團成立超過三十二年,歌聲傳遍全國各監所、偏鄉校園、災區和各角落,大大小小演出多達六百多場,頻獲好評。合唱團共有六位成員,團員黃裕民從三十歲加入,至今長達三十年,從事按摩業的他,唱歌是他最快樂的事,憑藉歌唱,也獲得人生肯定。 此行長達十餘天,所費不貲,團長王淑汝感謝各方贊助與協助,包括前立院院長王金平、醫師杜元坤等人,除音樂會,也將和當地頗負盛名的以立合唱團進行音樂交流。

Read More

玉皇宮義賣補運金、曬龍袍

開基玉皇宮天貺日曬龍袍,民眾排隊過爐或用淨香洗滌身心靈。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對開基玉皇宮來說,農曆六月六日天貺日也是「功德日」,在廟前辦理補運金義賣活動,一日義賣所得三十四萬五千六百元,悉數捐做偏鄉的教育與醫療。 昨天主祀玉皇上帝的廟宇都湧進拜拜人潮,但人流遠不如天赦吉日,一來很多民眾容易將天赦日和天貺日搞混;二來昨天是周一,大部分人都要上班上課,很多都提前在週日已來拜過了。 天貺日的主要活動是曬龍袍,開基玉皇宮請出玉帝在今年農曆春節前換下的龍袍,在陽光下曝曬去除霉氣。今年廟方還特別準備淨香和鮮花在龍袍前案桌上,很多民眾用雙手捧拱靜香滌靜身心靈,還有人長跪拜殿與玉帝說話,看到龍袍「如朕親臨」的效果。 天貺日又是最能「直達天聽」的日子,所以拜拜都要備妥疏文向玉帝稟奏。疏文類似現代的公文,玉帝一天日理萬機,有了公文輔佐,才能在回天庭後一件件交辦下屬處理。昨天玉皇宮賣補運金還加贈免費的疏文,民眾可不用再花錢請人書寫疏文,現場加派委員免費指導書寫方法。 天貺日補運金每份五百元,當日義賣所得,不扣除成本,悉數捐贈偏鄉做為醫療和教育用途的善款。玉皇宮主任委員涂大松表示,從他接掌主委以來,捐贈各單位的公益善款已達一億三千萬元,不與其它宮廟做比較,只跟自己自我挑戰。

Read More

興濟宮五分局聯名小神衣過爐

  祀典興濟宮董事長林淑華(右後)與市警五分局長洪宏榮(左後)一起為聯名的小神衣過爐加持。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六月卅日是農曆六月六日,既是天貺日也是虎爺聖誕日,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與警五分局合推「虎力五保庇」聯名小神衣,由董事長林淑華與分局長洪宏榮聯袂過爐,卅日參加捐血活動的民眾都可獲得一件,一天下來共募集鮮血六十袋,在護理師人手不足的狀況下,這個數量已算難能可貴。 虎爺是旁祀神,但在台灣卻有崇高的地位,雖是長年擠身在案桌下的「下壇將軍」,但每到生日都是香客滿滿,熱鬧非凡,尤其近幾年在年輕一輩重視下,香火一路飆升,甚至從下壇擠身上壇了。 卅日興濟宮深受小朋友喜愛的憨厚虎爺公高坐殿前案桌上,桌上擺滿祂愛吃的供品各路炸雞。興濟宮廟方表示,每逢虎爺聖誕,都有香客來電詢問是否需要特別準備供品。廟方特別提醒民眾供品應盡可能避免拜生食,並以不過量、不浪費為原則,讓慶典能在平安、歡喜的氣氛中圓滿進行。 祀典興濟宮與市警五分局合推聯名小神衣,卅日歡喜加過爐後將各自發送。(記者陳俊文攝) 今年廟方推出限量的「虎爺小福袋+虎爺大印」組與傳統「興福餅」,卅日上午已全數售罄。「虎力五保庇」小神衣特別邀請吳明府道長加持,由興濟宮董事長林淑華與洪宏榮分局長過爐後保佑力道大增,林淑華致詞感謝這次所有近悅遠來參加系列活動的信眾,透過大家熱情捐血,讓更多人感受信仰的溫暖與力量。

Read More

首部鄉鎮級 學甲空拍圖庫發表

  利用三千張照片馬賽克後,展現農村婦女撿拾紅蔥的景象。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學甲區公所與學甲商圈協會發表「雲端上的風土光影:台灣首部鄉鎮級空拍圖庫」暨《學甲十三庄地景圖誌》,歷時三年拍攝八千張照片,詳細記錄學甲十三庄、四十七個角頭,象徵地方數位文化資產邁入共創與共用的新里程。 發表會由學甲區長張明寶、學甲商圈理事長陳俊安共同主持。張明寶指出,《風土光影》不僅是對學甲文化的整理,也是地方教育、觀光展覽、文化行銷的重要資料庫,這是學甲送給各界的文化禮物。 陳俊安表示,推動學甲地方創生計畫,維基百科和Google商家優化時,卻發現沒有開放授權的在地照片可上傳,於是決定自行拍攝,從五十度高的全景視角看學甲,將全面記錄學甲十三庄四十七個角頭,從聚落到地景、從自然到人文,結合空拍與平面影像,建構出全台第一部以鄉鎮為單位的雲端影像文化地誌。 掌鏡的攝影師鐘盟超分享拍攝歷程,他說,學甲聚落已融入田地或新建設中,空拍時難以辨識,只能透過舊地圖、耆老口述與日夜光線變化對照分析,找尋被時間吞噬的記憶點。   全台首部鄉鎮級空拍圖庫暨學甲十三庄地景圖誌發表三十日舉行,包括學甲區長張明寶(左三)、學甲商圈協會理事長陳俊安(右一)等參加。(記者盧萍珊攝) 陳俊安表示,「學甲地景圖庫」除是全台首創的鄉鎮級空拍文化地誌,拍攝的八千張照片全面上線,圖庫開放釋出皆可自由下載,重製與商業應用,只需註明「圖片來源:學甲商圈協會」,另圖庫已實際應用於超過二百篇維基條目與一百家在地商家的Google頁面,展現數位共創的成果。

Read More

拜虎爺 善化慶安宮雞蛋滿桌

  農曆六月六日是「下壇將軍」虎爺公誕辰,善化慶安宮信眾帶來生雞蛋供品,為虎爺祝壽。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善化報導 農曆六月六為玉皇大帝下凡的天貺日,也是「下壇將軍」虎爺公誕辰,善化慶安宮三十日一早湧入信眾參拜,帶來生雞蛋當供品,供桌全是一整盒的雞蛋十分壯觀。 慶安宮管委會總幹事魏素珍指出,慶安宮的虎爺公十分靈驗,每年誕辰信眾都會準備特定供品,專程參拜,還有家長帶著小朋友來到廟裡,祈求保佑孩子平安、健康地成長。 為恭祝聖誕,慶安宮準備豐盛供品,除有各種牲禮、酒及金紙外,虎爺公最愛吃的雞蛋、雞排、雞塊等也不能少。魏素珍說,一般信眾稱虎爺為「錢虎」,因此多數以求財、祈願升官、加薪,事業飛黃騰達為主。 慶安宮的虎爺公偏愛小朋友,所以供品也會多了糖果、餅乾等零嘴,有些小孩常受驚嚇,或是患了俗稱的「豬頭皮」腮腺炎,也有家長帶來參拜虎爺公,祈求盡早痊癒,因為有「虎咬豬」之說。 慶安宮委員的道壇法師鍾昂翰說,一般供奉的虎爺有黃、黑二種,前者是土地公的坐騎,各廟宇內較為常見。而黑色虎爺則為武財神趙公明的坐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