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撤軍 烏克蘭收復赫松

俄羅斯從烏克蘭赫松撤軍,當地民眾熱烈慶祝。(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烏克蘭昨天從俄羅斯手中奪回被占領的赫松市。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大讚「烏克蘭人剛贏得一場非凡勝利」,並稱俄軍此次撤退具「更廣泛的戰略意義」。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昨天表示,烏克蘭成功從俄羅斯入侵者手中收復南方城市赫松,但俄烏戰爭仍持續進行。烏國總統澤倫斯基表示,這個地區首府已是「我們的了」。 俄羅斯總統蒲亭二月下令入侵烏克蘭後,赫松是首先淪陷的重要城市樞紐;如今俄軍撤離,當地響起了烏克蘭國歌。庫列巴在東協峰會上表示,解放烏克蘭的戰鬥會持續進行,「我們在戰場上捷報頻傳,但戰爭仍在繼續進行」。 蘇利文陪同美國總統拜登前往東協峰會表示:「看來確實是烏克蘭人剛贏得一場非凡勝利,俄國在這場戰爭中唯一奪取的州級首府又重回烏克蘭麾下,這是相當了不起的事。」俄軍撤退具有「更廣泛的戰略意義」,包括緩解俄國對敖德薩等烏克蘭南部城市的長期威脅。 烏克蘭國防部在社群媒體指出,赫松重回烏克蘭控制,烏克蘭武裝部隊所屬人員已進入這座城市。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三萬多名俄軍、約五千具軍事裝備和物料已經撤離。」所有俄軍渡河到第聶伯河東岸,沒有折損一兵一卒。 這次撤軍堪稱俄方在這場戰爭中的第三次重大撤退行動,也是在面對烏軍強勢反攻奪回東部以及南部部分地區時,首度棄守如此大的占領區城市。 蒲亭發言人培斯科夫說,決定從赫松撤軍的是國防部;這對蒲亭來說是否顏面盡失?培斯科夫回答「不是」。

Read More

不受紅色浪潮未現影響 川普將宣布再戰白宮

川普將於十五日宣布二0二四年再次逐鹿白宮,挑戰美國總統寶座。(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長期顧問米勒昨天表示,川普將於十五日宣布二0二四年再次逐鹿白宮,挑戰總統寶座。 下屆總統大選時將滿七十八歲的川普在上週舉行的期中選舉前為共和黨籍候選人站台時,一直暗示將再戰白宮,表示自己將在十五日做出「非常重大的宣告」。米勒在川普前幕僚巴農的熱門podcast頻道《戰情室》上說道:「川普總統週二將宣布他要競選總統。…屆時會是非常專業、非常縝密的宣告。」 米勒表示,川普告訴米勒:「無庸置疑,我當然會參選。」 川普在佛羅里達州做出重大宣告前,幾個在期中選舉中獲川普力挺的共和黨候選人表現令人失望。原本備受共和黨人期盼的「紅色浪潮」並未實現,共和黨取得的勝利比預期的要小得多。 目前共和黨在四百三十五席的聯邦眾議院中拿下二百一十一席,似乎僅能取得些微多數。不過聯邦參議院的掌控權可能會取決於十二月初在南部喬治亞州的決選。

Read More

G20拜習會 促陸約束北韓

美國總統拜登十二日出席在柬埔寨金邊舉行的「東協+3峰會」,並將於下週出席在印尼登場的G二十會議。(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拜登十二日飛抵柬埔寨首都金邊,參與東協峰會,下週將出席在印尼峇里島登場的G二十會議,並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場邊會談,屆時將敦促習近平約束北韓。 拜登在短暫停留埃及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會議後飛赴亞洲,預計將在東協會場邊分別與柬埔寨、日本及南韓領袖召開會議。 拜登矢言會在下週G二十峰會上與習近平首度進行面對面會談時,敦促習近平管束北韓。 世界兩大強權領袖的會面登場前,北韓進行破紀錄一連串飛彈試射,讓外界對北韓可能很快會展開第七次核試的擔憂急劇飆升。 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表示,拜登十四日將在G二十峰會的場邊會議上告訴習近平,身為北韓的最大盟國,大陸「發揮具建設性的作用,遏制北韓走向最糟局面,也能讓自己從中受益」。拜登也將對習近平表示,若北韓的飛彈和核子武器增強計畫「持續發展下去,只會意味著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和安全部署會進一步強化」。 蘇利文說,拜登不會對北京提出要求,而是提供「自身觀點」給習近平,也就是「北韓不僅對美國、南韓及日本構成威脅,也對整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構成風險」。 蘇利文指出,北京是否願意對北韓增強施壓,「當然取決於他們自己」。 不過蘇利文表示,隨著北韓迅速提高其飛彈能力,「目前的作戰情勢更加險峻」。

Read More

去中?3版本小五教科書須重編

要求台灣史納東亞史 教長指採「分科」不符12年國教課綱精神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國教院審查一一二學年度國小五年級社會科教科書,有三家出版社被要求重編;業者質疑,審查委員要求將台灣史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中,讓人懷疑有「去中國化」的動機。教育部長潘文忠十二日表示,主因是出版社採「分科」而非領域統整編列,不符合十二年國教課綱精神。 國內三家出版社日前將國小五年級社會科教科書送到國教院審查,後續都收到通知要求重編。業者質疑,審查委員要求將台灣史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中,讓人懷疑有「去中國化」的動機。國教院澄清,三版本教科書未能體現十二年國教課綱的主題軸,並非業者質疑的「去中國化」。 潘文忠昨天延續國教院昨天回應內容,指重編主因國小課綱是採領域統整設計,但三出版社卻還是用舊的「分科」方式來編寫教科書。 潘文忠解釋,過去以歷史、地理、公民「分科」方式編寫的國小社會教科書,易使學生得到片斷、瑣碎的知識;新課綱則強調統整,讓學生得到完整、系統的知能,並促進思考。 是否有「去中國化」的疑慮?潘文忠強調,課綱精神是希望學生能根據歷史事實、客觀數據,在學習社會領域時培養更多的批判思考以及公民素養能力,確實無關意識形態。 至於三出版社被要求重審,是否會導致學校明年無書可選。潘文忠說,新課綱很早就公布,出版社要編教科書,本來也有提出一套完整的編審計畫。希望出版社依照編審委員會的建議,加速整理,確保教科書品質符合課綱原則。

Read More

岸田:不容武力片面改變現狀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第廿五屆「東協+3峰會」十一日在柬埔寨金邊召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會中,訴求基於法治維持及強化國際秩序的重要性,「不容許藉由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嘗試」,並公開譴責北韓試射彈道飛彈。 這場由東協、日本、中國大陸及南韓領袖共同參與的「東協+3峰會」,昨天上午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包括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及南韓總統尹錫悅都出席。 岸田在會中談到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時強調,「包括亞洲在內所有地區,都不容許藉由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嘗試」;也向各國提出呼籲,基於法治維持及強化國際秩序不可或缺。 有關北韓不斷試射彈道飛彈,岸田譴責說,這對國際社會是明顯且嚴重的挑戰,絕對不容忽視;對於實現「完全、可檢證且不可逆的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彈道飛彈,呼籲各國共同合作。 「東協+3峰會」上,不少國家領袖對北韓最近試射表達憂心,也談到朝鮮半島非核化的重要性。

Read More

傳染病防治法 擬2階段修法

薛瑞元:銜接特殊條例 最快下會期送立法院審理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薛瑞元12日指出,針對「嚴重特殊傳染病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明年6月將屆期,已啟動「傳染病防治法」修法銜接特別條例,擬分兩階段修法,盼在下個會期能送立法院審理。 「嚴重特殊傳染病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將在明年6月30日屆滿。薛瑞元昨日出席2022台灣醫學週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時表示,已啟動「傳染病防治法」修法,以銜接特殊條例。 他指出,過去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防疫經驗,集中收治比分散收治有效,因此在SARS後期設置專責醫院,把病人集中治療,但在這次COVID-19疫情期間卻遇到相當大困難。 COVID-19的傳播力比SARS強,每家醫院都不可避免會遇到COVID-19病患,若統統往專責醫院送,除專責醫院承受不了,不少專責醫院同時肩負地方急救責任,功能恐因此停擺,因此感染症醫療網規劃必須重新思考,這也是修法目的之一。 由於還未知明年疫情是否止步,薛瑞元表示,已啟動修法研修小組,由衛福部政務次長王必勝擔任召集人,讓傳染病防治法銜接特別條例,第一階段要讓可能包括疫苗、快篩等防疫物資採買在內於法有據。 薛瑞元說,指揮中心下共設置10個組,跨及各部會,各自把問題丟出來後正在整理分類,區分輕重緩急,馬上要處理的就會先快速把這些條文擬出。 至於第二階段則需處理確診者隔離、檢疫等措施。薛瑞元指出,COVID-19一開始所流行的最早在英國發現的Alpha變種病毒、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等,致死率和致重症率都高,然而現在流行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則是傳播力強、致重症率低,面對不同疫情,採取對策也不同,法律上要有足夠授權才能做轉換。 修法草案2週內出爐  王必勝:指揮中心 年底前不會退場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明年6月屆滿的「嚴重特殊傳染病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正著手進行傳染病防治法修法;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政務次長王必勝說,預計2週內擬定草案條文、年底前預告;至於外界關注是否修法完成,指揮中心將退場?王必勝表示,指揮中心退場時間應該會早於修法,但年底前還不會退場。 王必勝表示,第1階段主要針對特別條例將屆滿,不確定到時候疫情如何,所以要修法延續工作,例如疫苗、藥物等,目前法令沒有緊急特殊採購,法條要更完備,才能讓作業更順暢。 他強調,會有修法的必要是因現行很多規定是依據傳染病防治法與特別條例,但特別條例明年6月30日就會屆期,且傳染病防治法不是專門為了COVID-19疫情,還有很多不同傳染病。 王必勝也舉例,以COVID-19為例,不同變異株在處理上有很大不同,未來可能還有其他傳染病,性質也可能不同,處理傳染病時包括匡列、隔離、疫調等相關處置,有時本質是一樣的,如何修法讓母法適用在各種傳染病上,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對於修法通過是否代表指揮中心正式退場時間?王必勝表示,他認為指揮中心退場也許更早一點,因為修法要到明年了,疫情發展很難講,不一定有直接關聯。 他提到,這波BA.5疫情的致死率只有0.1%,跟前一波BA.1、BA.2疫情約0.17%有很大差別,也更一步接近流感化,如果持續致死率降低、接近流感化、社區低度流行、工作可以常態化,指揮中心降級或解散就比較有機會,現在是比較朝這方向。 疫情流感化是一個關鍵,王必勝說,若流感化、社區個案少了,口罩等措施當然可以放鬆,指揮中心相對應存在的必要性就比較少;但以目前情況來看,年底前還沒有達到條件,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Read More

翁水腫易喘 多重用藥惹禍

患有多重慢性病 竟多吃1顆血糖藥 醫替換整合藥物 擺脫不適、精神也變好 蔡尚儒醫師提醒就診時應告訴醫師服用的所有藥物,才能有效減少用藥量。 (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一名83歲郝爺爺因罹患多種疾病,必須定期往返各家醫院和診所,領取的藥物高達10幾種,近來發現水腫變嚴重,且運動後非常喘、好幾次差點摔倒,經前往長安醫院家醫科求助,醫師檢查後發現郝爺爺看錯藥袋,多吃了1顆容易造成水腫的血糖藥,經協助將藥物整合、替換不必要的藥物,現在惱人的水腫不見了,精神也好了許多。 家醫科蔡尚儒醫師表示,郝爺爺初次看診時是坐著輪椅,嚴重的水腫讓他幾乎無法穿鞋,問診得知爺爺罹患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攝護腺肥大和骨關節炎,必須往返各型醫院和診所,每次看到一大袋的藥都覺得頭痛,深怕看錯或漏吃了哪個藥,身體就出狀況了。 蔡尚儒醫師表示,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患有多重慢性病的長者逐漸增多,使得服藥種類也隨之變多,因此很容易有多重用藥(超過5種以上)的問題,像病患就是因為看錯藥,多吃了1顆血糖藥,造成水腫、身體不適。而根據調查,台灣老人多重用藥比例高達一半以上,因此多重用藥也成了現今年長者常見的健康議題之一。 多重用藥除了增加支出外,另一個問題是長者用藥發生不良反應的機率原本就比較高,當同時服用的藥物越多,發生不良反應的機率越大,還可能因藥物的交互作用而產生不舒服甚至危險的副作用,研究發現多重用藥的老人發生認知障礙、跌倒、日常生活功能降低的機率較高。 在護理人員的幫忙下,把郝爺爺的藥物分類整理,拿掉晚上的利尿劑、換掉對腎臟傷害較大的止痛藥,在每次門診追蹤之下逐步減藥,現在爺爺的惱人水腫不見了、夜尿也改善,精神好了許多。 蔡尚儒醫師提醒,就診時應告訴醫師你服用的所有藥物,經過醫師或藥師協助用藥整之後,才能做出最好的安排、有效減少用藥量。

Read More

本土+1.9萬 童MIS-C增1例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12日新增1.9萬多例COVID-19本土個案,與上週同天相比降幅約24.9%。這次新增1例孩童MIS-C重症個案,住院約1週後病況好轉已經出院。 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公布,國內新增1萬9172例本土病例,與上週同期降幅約24.9%,確診個案新增中重症139例(中症92例、重症47例),其中60人死亡。 莊人祥說明,死亡個案年齡介於50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沒有特殊死亡個案。不過,兒童重症方面新增1例MIS-C個案,為9歲男童,已接種1劑疫苗、沒有慢性病史。 個案10月6日因發燒等症狀確診,症狀改善後自11月1日起出現持續發燒、全身皮疹、草莓舌等症狀,11月2日住院,因疑似MIS-C,給予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等藥物治療後病況好轉,於11月7日出院。 指揮中心統計,今年至11月11日,本土輕症、無症狀個案累計790萬9744例、占99.55%,中症累計2萬363例、占0.26%,重症累計1萬4481例、占0.19%,死亡累計1萬2646人。

Read More

玉山塔塔加 帝雉再傳遭路殺

公帝雉成體羽色為亮麗藍黑色,被稱作「迷霧中的王者」。(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南投報導 玉山塔塔加園區六日在台二十一線夫妻樹路段,發生亞成公帝雉(黑長尾雉)慘遭路殺,雖緊急救治,但因肺出血嚴重,最後仍不治死亡,由於去年塔塔加也有帝雉遭路殺,並做成標本宣導防路殺,詎料今年仍傳憾事,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醒,秋天上山遊客增多,行車務必慢行,以免路殺發生。 遭路殺的帝雉肺部有出血情況,雖經數日觀察救治,最後仍不治死亡。(記者陳金龍翻攝) 玉山國家公園管里處表示,路殺地點在台二十一線一四0點八公里夫妻樹路段,六日有遊客開車下山,赫見路邊有鳥類倒地不起,便帶到塔塔加遊客中心求援,工作人員一看是剛長大的公帝雉,便立即送到集集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搶救,經檢查公雉肺部出血、腳部無力,恐傷到脊椎,雖經數日觀察救治,但最後仍不幸死亡。 玉管處將之前在塔塔加園區遭路殺的帝雉做成標本,宣導保育、防範路殺,不料今年仍發生憾事。(記者陳金龍翻攝) 由於去年塔塔加也有帝雉遭路殺,並做成標本宣導防路殺,因帝雉是保育類野生動物,尤其公帝雉成體羽色為亮麗藍黑色,行走時的優雅姿態,還被稱作「迷霧中的王者」,為降低園區路殺,今年也在夫妻樹路段設有防路殺警示牌,但仍傳出路殺。

Read More

中市警斬蛇 逮36人救出7人

台中市警察局查獲人蛇集團成員三十六人,並救出七名被害人。 (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日前國人遭騙至柬埔寨限制人身自由案件引發國人關注,台中市警察局為杜絕人口販運犯罪,全力掃蕩人蛇集團執行「斬蛇行動」,至今已查獲國內招募集團成員三十六人,並順利救出七名被害人遭拘禁淪人頭帳戶案,正全力向上擴大清查中。 台中市警局為打擊不法集團,由刑事警察大隊統合轄內十五個分局及相關單位共組專案小組執行「斬蛇行動」。警方統計指出,到目前為止,已查獲國內招募集團成員二十案三十六人,由於部分涉嫌人及被害人仍在境外,警方持續透過管道向上擴大清查,以徹底清剿人蛇集團。 警方調查發現,跨國人蛇集團均採「一條龍服務」,由境外集團成員於臉書、IG等社群軟體以「高薪」、「酒店服務」為廣告,號召不特定女子前往柬埔寨從事酒店陪酒工作,或以「招待旅遊」、「免經驗、財富自由高薪、翻身」等徵才藉口,誘騙被害人出境。至於在台集團成員則負責載運被害人,辦理護照、機票、偽造小黃卡等,並送往日租套房、旅館集中住宿,直至出國當日再由司機載往桃園機場搭機出境。 台中市警局分析,赴境外被害人年齡層,以二十一至三十歲最多、三十一至四十歲次之,出境地點為柬埔寨、緬甸及泰國等地,顯示後疫情時期年輕世代為求生活,趨向輕鬆、高薪、出國打工遊玩工作,人蛇集團相準年輕人心態在社群交友軟體等不斷貼文、宣傳推播,衍生「跨國豬仔」事件。 詐欺集團手法多以社群軟體、網路等媒介刊登求職等訊息誘騙被害人,再以面試為由相約到旅館等地,隨後施以拘禁、強行沒收手機,迫使被害人提供名下金融帳戶或申辦網路銀行供詐騙集團做人頭帳戶使用,市警局表示,迄今已查獲三案順利救出七名被害人遭拘禁淪人頭帳戶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