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 麻豆大地藝術季精彩登場

藝術作品詮釋台南母河故事 文化體驗活動逾百場 麻豆大地藝術季十五日開幕,參加來賓化身水分子,取曾文溪水啟動,宣布藝術季開鑼。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以「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為題出發,溯源至曾文溪全域一百三十八公里的「二0二二 Mattauw大地藝術季」,十五日在總爺藝文中心盛大開幕。市長黃偉哲與文化部政次蕭宗煌等人,化身水分子以「取曾文溪水」啟動,象徵曾文溪流域孕育多元族群的文化交織。 黃偉哲指出,花費三年籌辦的麻豆大地藝術季,透過參展人、藝術家實地踏查曾文溪流域,創作出感動人心的作品,帶來精彩的視覺饗宴,期透過展覽讓更多人了解台南母河曾文溪的故事。   麻豆大地藝術季開幕後,吸引民眾前來觀看創作。(記者盧萍珊攝) 麻豆大地藝術季以「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為題出發,將議題溯源至曾文溪全域一百三十八公里。活動集結十三位策展人、六十二位藝術家團隊,打造六十件作品,配合文化探索體驗活動超過一百場。 總策展人龔卓軍將藝術季摺頁,設計成長一百三十八公分的曾文溪流域地圖,詳細記錄流經地區及參展作品,十分吸睛。(記者盧萍珊攝) 麻豆大地藝術季從十五日起開展到明年一月二十九日止,活動串連市道一七一線三大展區同步展出,民眾除可欣賞藝術家對流域治理寄予期盼與願景所打造的藝術創作,活動期間更舉辦多場工作坊、講座論壇、食農教育體驗、大地運動會、藝術展演及線上Podcast等多元主題體驗,三大展區為總爺藝文中心、大隆田及渡拔展區。 麻豆總爺藝文中心紅樓展出大地藝術季作品,十分壯觀。(記者盧萍珊攝) 昨天開幕後不論是在館室內或是戶外區,都有民眾前來觀賞。總策展人龔卓軍印製活動摺頁「曾文溪流域地圖」,全長一百三十八公分完整記錄曾文溪全貌及參展作品,吸引民眾索取收藏。

Read More

台江志工:海尾路綠道不適合太陽能板

實地調查逾八成樹冠幅超過二米 憂綠樹變光頭 台江志工進行海尾路綠道樹調查,逾八成樹冠幅超過二米,不適合施作太陽能板。 (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為守護海尾路綠道,大廟興學志工、跟著河流去旅行師生、台江流域社群、安東庭園河川巡守隊二十多人,十五日進行三公里長的綠道樹調查,逾八成樹冠幅超過二米,最寬將近六米,並不適合施作太陽能板。 土生土長的郭姓志工說,實際進行海尾路綠道樹冠幅調查,才了解到台灣楝樹都長得很高,樹冠幅大多二米以上,在這裡施作太陽能板,實在不適合,也憂心藉修樹名義,將翠綠的樹冠修成光頭。 大廟興學許姓志工指出,七年前大家一起來海尾路綠道種樹,好不容易看到台灣楝樹長大,建議市府秉持營造綠色城市的政策及願景,將太陽能板改到沒有行道樹的人行道施作,不應該把海尾路綠道出租變成太陽能板廊道。 大廟興學師生及志工為了守護海尾路綠道,近期執行綠道樹調查,已發現四棵台灣楝樹及水黃皮遭砍除,呼籲市府要趕緊補植,維護海尾路綠道的完整性。 台江志工強調,海尾路一到秋冬賞鳥季,魚塭淺灘有黑面琶鷺、雁鴨、鸕鶿等嬌客棲息覓食,春夏之際,還可以望見玉山,成為台灣山海圳國家綠道一處私密景點,希望工務局暫停太陽能板施工,與海尾鄉親、綠道志工召開廟口公民會議,共同討論找出解決之道。

Read More

台糖兒藝節 千人尖山埤同歡

柳營尖山埤渡假村辦理第一屆台糖兒童藝術節,吸引不少遊客入園參觀。 (尖山埤渡假村提供) 記者翁聖權∕柳營報導 台糖柳營尖山埤渡假村十五日辦理第一屆台糖兒童藝術節,結合知名社團「慢慢來兒童市集」及柳營青年回留基地「農農聚場」舉辦行動餐車、昆蟲職人探索體驗及水上探險等活動,其中「安公主的衣櫃」營造充滿童話感的森林場景,吸引近兩千人次的遊客入園拍照留影。 這項活動邀請市長夫人劉育菁、柳營區長陳玉惠及多位佳賓到場支持,由農農聚場自發性組成的「青銀濃濃樂團」粉墨登場,透過精彩的音樂表演,讓社區孩子找到學習音樂的樂趣,並透過活動讓喜歡音樂、需要舞台的小孩與大人,擁有一個單純的音樂環境和表演空間,彼此從音樂裡找到自信,用音樂傳遞生命的故事,並永遠留在社區。 柳營尖山埤渡假村行銷企劃部理陳奇聖指出,該渡假村正朝向打造一年一度的主題活動為目標,今年藉由台糖兒童藝術節活動,將尖山埤獨有的淺山生態及水庫環境提供給遊客深度體驗,同時喚醒民眾重視復原土地、復育生態及復興山村等議題,重新賦予在地社區新的生命力,創造柳營新話題。

Read More

虎頭埤環保釣魚賽 四公斤土虱最大尾

虎頭埤風景區舉辦路亞竿環保釣魚比賽。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疫後旅遊復甦,為振興觀光,虎頭埤風景區十五日舉辦路亞竿環保釣魚比賽,吸引各地好手入園競竿,活動於中午落幕,來自西港區的吳京翰釣獲重達四公斤的土虱,榮獲「最大尾」獎,獲得獎金五千元及釣魚月票三個月。 這場「振興玩虎埤、我上大尾」的釣魚比賽,由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主辦,以擬餌的路亞竿方式進行,強調不汙染水源,注重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過程,家人可一起參與,競技之餘也多了溫馨的親子樂趣。 釣魚地點在吊橋的東側,礙於空間,限定二百五十人參加,開放報名後很快額滿;比賽於十五日上午一早展開,釣到的魚種以泰國鱧為大宗、吳郭魚次之。路亞釣法在整個過程中,釣者是在做全身運動,同時路亞裝備簡潔,乾淨環保,餌料與傳統釣法有著極大的差異,也不會讓釣友在漫長的等待過程中直接丟棄菸蒂、食物殘渣、垃圾等問題,在競賽的同時保護環境與生態。 釣友吳京翰釣獲四公斤的土虱獲得第一名。 (記者黃文記攝) 比賽結果,首獎由西港區吳京翰釣獲的四公斤土虱獲得;嘉義太保的陳永琦以一點七公斤的泰國鱧拿到亞軍;吳建樟釣獲一點二公斤的泰國鱧拿第三;王力緯與戴彬彬各以一點一公斤的吳郭魚並列第四。

Read More

楊逵館慶 藝文推廣與民同樂

結合在地小農推出系列活動 大目降園區湧人潮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新化區楊逵文學紀念館十五日移師大目降廣場舉辦十七週年館慶,以「藝文推廣季」為主題,結合在地小農,安排系列精彩活動,吸引不少民眾參與。 楊逵館自二00五年成立至今,致力於推廣楊逵先生的文學作品及人道關懷精神,也扮演新化地方文化發展的核心樞紐,帶動周邊各項文化設施及團體的發展。 往年館慶多會舉辦路跑,以發揚楊逵生前愛慢跑的習慣,今年館慶以藝文推廣季為主題,已陸續推出系列體驗新化文史活動,如八月份的「亂世朱槿─城市實境遊戲」、十月上旬的「壓不扁的玫瑰」,均結合文學、新化故事及導覽,讓大目降文化園區處處精彩、熱鬧非凡。 館慶活動十五日下午三時舉行,邀請在地團體「扶桑花舞蹈團」、「蘆葦曼陀鈴樂團」到場表演、新化歌手林泓辰演唱,大新國小附幼、美士堡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到場載歌載舞; 現場更安排親子藝文DIY活動,大人、小孩在場自行製作祈福鹽罐,一起期待及祝福疫情後的新生活。現場並有設置藝文拍照打卡區,只要打卡即贈送精美小禮物與民眾同樂。 包括新化礁坑社區發展協會、左鎮區公舘社區發展協會、頭社西拉雅文化發展協會、在地小農、以及進駐大目降故事館的長榮大學等團體均到場設攤。

Read More

年底九合一與修憲複決 投票資格略有不同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的選舉,除了九合一大選之外,也包括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第一案(十八歲公民權),只要年滿二十歲的選舉人都將收到投票通知單。不過,根據中選會公布的投票資格,兩者都必須為中華民國國民、滿二十歲、未受監護宣告,但九合一大選規定要在選區繼續居住四個月以上;修憲複決部分,要在中華民國繼續居住六個月以上,兩者略有不同。 中選會十五日推出投票指南七步驟,投票當天要先測量體溫、用酒精消毒,暫時脫下口罩讓選務人員確認身分,然後領取選舉票和修憲複決票,進入圈票處圈票,將選票投入指定票匭就完成投票。 根據中選會公布的簡單投票指南動畫影片,影片指出兩項選舉的選舉人法定資格,在九合一選舉部分,必須為中華民國國民、滿二十歲、未受監護宣告,並在該選舉區繼續居住四個月以上。 至於投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第一案的投票資格,也必須為中華民國國民、滿二十歲、未受監護宣告,且要在中華民國繼續居住六個月以上。 中選會也提醒投票時注意事項,包括禁止喧嚷、干擾或勸誘他人投票或不投票;請勿攜帶手機或具攝影功能的器材進入投票所,但已關閉電源的行動裝置不在此限;禁止攜出或故意撕毀選票、修憲複決票。  

Read More

身障趣味競賽 玩得不亦樂乎

12支隊伍約150位選手及家人參加 在競賽中增進互動與溝通 弱勢家庭親子體驗「趕鴨競走」趣味競賽。(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體育總會身心障礙運動委員會、基督教虹橋傳道會十五日共同舉辦「一一一年台南市虹橋盃身心障礙者暨弱勢家庭親子趣味競賽」,藉由趣味遊戲競賽,增進身心障礙者或弱勢家庭成員與家人間的溝通與互動,並強化對本身的自信心。 這次趣味競賽有十二支隊伍約一百五十位選手及家人參加,主辦單位特別設計趕鴨競走、輪椅戴球蛇行與飛盤高手三種競賽,饒富趣味之餘,也讓大家體會各種障別的不同感受。 大會安排一桿進洞、熱鬧滾滾、乒乓跳跳闖關遊戲,吸引不少親子體驗,一桿進洞的球門寬度是球的五倍大,一般人輕鬆揮桿即可過關,對於身障者卻是一大挑戰,包括揮桿動作、擊球、瞄準球門,揮了十多桿還是失敗,在家長及工作人員鼓勵下,身障者終於揮桿進洞,露出靦腆的開心笑容。 經過一個上午競賽,產生各組冠軍,智能組台南市智障者福利家長協進會台南智協A隊、聽障A組台南市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神龍C隊、聽障B組台南市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神龍B隊、視障組台南市佑明協進會5280青龍隊。

Read More

小兒麻痺者關懷種子培訓營開訓

盼長期被照顧者能以同理心成為照顧者 台南東區扶輪社、台南市小兒麻痺者關懷協會十五日舉辦「二0二二年全國小兒麻痺者關懷種子培訓營」。(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東區扶輪社、台南市小兒麻痺者關懷協會十五日舉辦「二0二二年全國小兒麻痺者關懷種子培訓營」,探討中高齡小兒麻痺者的身體機能變化、心理性格特質及期待能得到幫助的需求。台南市小兒麻痺者關懷協會總幹事方全通表示,長期被照顧,希望能成為照顧者,同理心照顧小兒麻痺者。 這次有來自台北、新北、桃園、苗栗、台中、彰化、嘉義、台南及高雄等九縣市身障服務團體近百人參與。台南市小兒麻痺者關懷協會理事長陳俊榮表示,推行公益的農夫播下「關懷種子」,期待協會與東區扶輪社散播關懷,一直傳播不中斷,讓參加培訓的種子們在全國各地廣泛推動對小兒麻痺者的關懷與幫助。 東區扶輪社長張道平指出,今年國際扶輪的口號「想像扶輪」,希望藉由這次關懷種子培訓營,大家齊聚一堂共同關懷小兒麻痺者,探討中高年齡小兒麻痺者的身體機能變化、心理性格特質及期待能得到幫助的需求事項。 林澄輝社福基金會董事長黃德成長年關注及推展身心障礙社會服務,二0一六年創立台南市小兒麻痺關懷中心,致力關懷一群被歷史遺忘之「小兒麻痺後期症候群」及面臨老化等多重性問題,期盼能為中高齡小兒麻痺者及其家庭提供協助,不因疾病或不適而產生焦慮不安,進而達到「生活自在、行動自如」之老後日常。

Read More

新樓醫院樂活篩檢 東光社區長者排隊

新樓醫院在東光社區辦理「樂活人生,健康篩檢活動」,吸引一百多名社區民眾參加。(新樓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新樓醫院十五日上午攜手東區東光社區合辦「樂活人生,健康篩檢活動」,免費健康篩檢送好禮,提供長輩整合健康篩檢服務,更邀多位醫師到場衛教為社區居民健康把關,吸引一百多名社區民眾參加,不少長者一早就來排隊,此項活動深獲好評。 新樓醫院社區健康中心副主任溫筱婕表示,醫院承辦東區社區健康營造二十幾年,深耕社區提供醫療保健資訊,一起推動健康管理。活動內容包括量血壓、測血糖、尿蛋白檢測、骨質密度檢測、肌力檢測,還有癌症篩檢,動員許多專業醫療人員及社區志工團隊到場服務。另外,東光社區發展協會現場也特別安排按摩服務,紓解身體痠痛。 新樓醫院深知婦女常因害羞而沒做抹片檢查,特別邀女醫師吳雅琦到場服務,不少婦女踴躍排隊做子宮頸抹片。此外,受疫情影響,許多長輩待在家中時間變長,導致活動量減少、肌力下降,所以特別為長者檢查肌力及骨質密度檢測,結果發現大部分長者都有肌力不足及骨鬆的現象。 新樓出動女醫師,貼心地為社區女性民眾安排子宮頸抹片檢查。(新樓醫院提供) 骨科醫師巫承翰也有一場精彩的骨質疏鬆講座,強調除了要均衡飲食,適量補充優質蛋白質及肌力運動,也很重要,記得常到戶外曬曬太陽增加鈣質吸收。並有乳攝車到社區服務。

Read More

鯤喜灣星光馬拉松 開跑

2300多人參加 從暮色跑到夜色 欣賞不同風光 二0二二年台南鯤喜灣星光馬拉松十五日開跑,從夕陽黃昏跑到星光夜色。(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二0二二年台南鯤喜灣星光馬拉松十五日開跑,總計有二千三百多人共襄盛舉,從暮色到夜色,欣賞海灘、港灣、古城、江畔的不同風貌。 「安平星光馬拉松」為全國第一個在夜間定期舉辦的馬拉松,規模也是全國最大,曾創下全程馬拉松一萬四千多人參賽紀錄,不過受疫情影響停辦了三年,今年由台南市體育總會、南區公所主辦「二0二二年台南鯤喜灣星光馬拉松」,比賽分為四十二公里全馬組、二十五公里超半馬組、十三公里挑戰組及三公里健康組。 台南市體育總會理事長吳志祥表示,台南鯤喜灣星光馬拉松路線涵蓋一鯤鯓(安平)、二鯤鯓(億載金城)、三鯤鯓(漁光島)、四鯤鯓(鯤鯓里)、五鯤鯓(小美軍海濱)、六鯤鯓(喜樹)、七鯤鯓(灣裡),時間從下午四點到晚間十一點,最吸引人的無疑是從夕陽黃昏跑到星光夜色。 主辦單位指出,平均二公里至二點五公里會設置補給站,二百多位志工協助提供飲料、補給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