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人士聯合捐贈花蓮縣衛生局QCPR與AED訓練機

北部七位愛心人士集資捐贈花蓮縣衛生局八組簡易型QCPR與AED訓練機,為花蓮緊急醫療救護訓練注入新量能。(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來自北部七位愛心人士集資捐贈花蓮縣衛生局八組簡易型QCPR(最完善的心肺復甦術急救訓練)與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訓練機,為花蓮緊急醫療救護訓練注入新量能。捐贈儀式昨日由衛生局長朱家祥主持,捐贈者則由林敬昌、吳彩雲及媒合此次捐贈案的集宇企業公司代表出席。 此次捐贈的背後有著感人的故事,捐贈的主要發起人是吳彩雲前男友王豫東,因為了解到院前緊急救護的重要性,近年來已在花蓮、宜蘭、基隆、新竹市、苗栗、彰化、南投、雲林、嘉義縣、屏東等縣市,捐贈過同類型訓練機給在地消防局。但王先生不幸在前年七月因病離世,吳彩雲與林敬昌在不捨之餘,接續王豫東的大愛精神,將資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朱家祥回贈感謝狀表達感謝,未來這套訓練設備將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致力於打造幸福安全的花蓮,他同時以醫師的專業身分現場運用訓練機示範CPR,鼓勵全民學習這項技能,助人助己。 朱家祥指出,儘早實施對於搶救傷病患的存活率有高度的意義,因此從教育訓練中導入高品質CPR,但執行時對於壓胸深度、速率及吹氣量很難從肉眼實施觀測,而借重QCPR訓練機,透過即時監測的數值能夠清楚掌握學員救護訓練品質,訓練成效也能以客觀數值化呈現。 林敬昌表示,雖然過去集資多次參與捐贈,但是第一次出席捐贈儀式,實際看到第一線推動緊急救護教育訓練的團隊,在了解衛生局緊急救護訓練的資源需求後,未來也會調整捐贈的方向。 花蓮縣衛生局每年辦理兩梯次「初級救護技術員初訓」,今年第一梯次訓練於三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已辦理完成,初訓者有四十人完訓,複訓者則有四十九人完訓。  

Read More

新北美感教育頻道首播 首集造訪金瓜石

首集金瓜石篇,帶領大家到礦坑中,體會以前的流金歲月及礦工的辛苦。(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美感教育頻道「跟著美感去旅行」二十一日正式於Youtube頻道、新北學Bar臉書粉絲團及新北藝術E樂園網站線上開播,讓學生、家長透過影片,在輕鬆、有趣的影片旅行中去學習美感,培養孩子的美感素養。 首集「黃金山城—金瓜石篇」分為上下兩集,上集帶領大家到金瓜石的黃金博物館園區旅行,走著輕便道,感受當時台車運用銅礦、金礦的歷程。同時也深入到礦坑中,體會以前的流金歲月及礦工的辛苦。此外也欣賞礦山藝術季中國際地景藝術家王文志的巨型竹編地景作品「方舟上的集會所」,了解藝術家如何結合園區內的地形、地貌、產業(銅片)、老樹等元素做出作品。 下集則介紹位處金瓜石的瓜山國小、濂洞國小,如何結合在地人文、產業、自然去營造美感校園及課程。其中濂洞國小有著貫穿校舍的超長海景溜滑梯,鏡頭特別帶著大家溜下溜滑梯,看著海豚、魚類彷彿在頭頂游過,相當有臨場感。此外也介紹該校的黃金瀑布洗手台,以黃金琉璃抿石搭配褐色磁磚為山,黃金色磁磚為水槽底,開水龍頭時彷彿黃金瀑布直瀉而下,讓孩子感受美感的配色與金瓜石的美景。 新北市國小藝術輔導團召集人暨民安國小校長王健旺表示,該頻道運用旅行的概念,透過真實情境,帶學生體驗、發現、探索美感,讓美感學習不再只是在課堂、美術館學到的知識,而是帶孩子在生活中學習美感。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跟著美感去旅行」預計一年製播二十集,分享新北深耕美感教育的學校或課程,也會介紹美感景點或建築等。後續將播放三峽老街巷弄美學、三芝田心子祕境、成福國小水草塘等單元,歡迎民眾一起跟著美感去旅行。

Read More

竹縣警頻破案 縣長親頒獎表揚有功員警

竹縣警頻破案, 縣長楊文科親頒獎表揚破案有功員警,感謝他們守護竹縣治安。(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警察局近期接連破獲幾件矚目性案件,竹縣警即時掌握關鍵跡證,快速偵破、安定民心,縣長楊文科廿一日特地親至警察局慰勉破案有功人員,同時感謝楊哲昌局長帶領警局團隊齊心守護新竹縣治安。 楊文科表示,竹縣警方均能以積極、樂觀態度及穩健的步伐,全力以赴偵破案件,打造竹縣成為宜居的文化科技智慧城,讓更多人因竹縣治安好,願意選擇在竹縣定居功不可沒。雖然目前疫情稍緩,但仍提醒警察同仁辦案要注意執勤安全,多關心自身健康狀況,有了健康身體,更能偵破各類案件。 楊文科說,他對治安、交通、環境問題相當重視,尤其是山老鼠濫墾濫伐、傾倒廢棄物等案件,力求警察局從嚴從速積極全力查緝,對於影響治安的因子也絕不姑息。 新竹縣在「二0二一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中,以優異的政府統計數據排名全台第三,其中,「收入」和「居住」表現名列前茅,屬前段班。上任後便著手研擬「新竹縣十年財務發展計畫」,通盤了解、展望竹縣財務體質,以高效財政管理,讓新竹縣財政健全,開源節流以提升縣庫收入,以利大力推動招商引資、建設發展, 楊文科擔任縣長三年多來,透過「拚經濟、重文教、享福利、樂安居」四大施政主軸,並將「老中青幼統統照顧」作為施政核心目標,實現發放敬老重陽津貼、完成「托嬰、托育、就學、休閒遊憩空間」、學區重新調整劃分等各項政策,協助縣民都能往「好生活」的目標邁進。

Read More

大硯建設捐消防車 造福原鄉部落

大硯建設捐消防車予竹縣消防局尖石分隊, 由縣長楊文科代表接受,造福原鄉部落。(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第二大隊尖石分隊一輛消防車於一0九年間遭撞毀,在地建設公司大硯建設董事長鄭建家得知後,廿一日捐贈一輛全新的小型水箱消防車給尖石分隊,由新竹縣長楊文科代表受贈,楊文科大讚大硯建設捐全新消防車的義舉,是「造福尖石鄉原鄉部落」。 楊文科說,鄭建家行事很低調,即便做了許多善事,卻都不喜歡露面,但很感謝鄭建家捐助不少設施、設備給新竹縣的單位,例如過去曾捐贈球具、球衣或樂器等給地方上的學校,一0二年時就也曾斥資二百五十萬元捐贈一輛小型水箱消防車給五峰消防分隊,如今再捐三百七十萬元購置一輛小型水箱消防車給尖石消防分隊,讓五峰鄉、尖石鄉都有「大硯號」消防車在守護居民的安全。 鄭建家說,有感於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而他最大的興趣就是捐錢作公益,「哪邊有需要,我就捐!」。 大硯建設由資深總監林帝沅代表捐贈,林帝沅說,雖然民眾近年來對建設公司一直有負面的觀感,認為建設公司炒房價、賺錢賺很飽等等,但大硯建設認為賺錢歸賺錢,既然取之於社會,就要回饋於社會,所以只要大硯建設做得到的範圍,就會努力為民眾做到。

Read More

羅東自然教育中心出版 新書上市

羅東自然教育中心將經典課程教案彙整出版為「翻轉林業從校園開始」一書上市。(羅東林管處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轄下的羅東自然教育中心,位處於充滿林業歷史遺跡及豐富生態資源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內,自九十七年七月成立迄今已逾十四年,服務逾十多萬人次。為使更多人能夠認識林業,了解現今的林業政策與我們生活的連結,羅東自然教育中心特別將經典課程教案彙整出版為「翻轉林業從校園開始」一書,讓教師們或是對林業課程有興趣的民眾,能夠自行轉化並應用至教學現場,使無法遠到羅東來參加課程的學生也有機會學習林業相關知識。 「翻轉林業從校園開始」一書,內含羅東自然教育中心依不同教學對象所設計開發之五套經典課程教案:「小小大森林」(低年級)、「木本小蔡倫」(中年級)、「木要這樣玩」(高年級)、「綠色寶藏」(國中生)及「森林新視界」(高中生或成人),並扣合一0八課綱及對應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另有提供教學背景知能及教學附件、學習單電子檔可供下載,十分適合對林業或是相關環境教育有興趣之教師來做教學使用。此外書中也有林業職人專訪以及近期林業政策發展方向的介紹,內容相當多元豐富,羅東林區管理處期望透過這本書的出版,能夠讓民眾了解到森林永續經營的重要性,未來羅東自然教育中心也會持續來向民眾傳遞林業及生態保育相關知識,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林業、了解林業。

Read More

COVID-19抗體檢測認可 了解對病毒反應

COVID-19抗體檢測認可以利了解自身對病毒反應機制。(北榮桃分院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病理檢驗科於一一零年八月二日通過衛福部核准為COVID-19抗體檢測認可實驗室,使用亞培原廠試劑,CMIA化學冷光微粒免疫分析法的原理提供民眾血清COVID-19 (S抗體)及(N抗體) IgG檢測,以利了解自身對病毒反應機制及是否曾經感染等情形。 該院病理檢驗科血清免疫組組長許嘉玲醫檢師二十一日表示,對於抗體檢驗結果及處置建議說明,係依「疾病管制署COVID-19 抗體檢驗指引」處理:抗體檢測只是提供某些免疫反應的證據,但抗體對病毒的中和反應的能力、程度與持續時間,以及抗體含量與臨床反應之間的關係目前尚未完全確定,因此即使抗體檢測陽性,仍無法得知其抗體量是否提供足夠保護力或保護力可持續多久。 因此,並不建議個人在接種疫苗後使用抗體檢測判定是否具有免疫力或保護力,更不建議依據檢測結果來決定疫苗接種或補接種與否。另因目前各抗體試劑設計原理可能採用不同檢測方法、針對不同的抗體種類(IgM 和/或IgG)或 SARS-CoV-2 不同抗原位置等,以及不同實驗室間的差異等因素,因此不同機構的檢驗結果也無法直接比較。 許嘉玲指出,抗體量是多或寡,皆無法得知其是否能提供足夠保護力或保護力可持續多久,亦無法得知本身是否具傳播風險。臺北榮總桃園分院院長盧星華特別提醒民眾,不論抗體檢驗結果為陽性或陰性,都應該要持續維持社交距離、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等,共同保護你我的健康。

Read More

最硬教召第9天 操作射擊迫擊砲

陸軍十軍團新制教召訓練昨進行六0迫砲等射擊,透過實際操作使教召員熟稔射擊流程。 (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陸軍第十軍團步兵第二五七旅新制教召訓練,二十日進行第九天課程,實施六0迫砲、八一迫砲及一二0迫砲訓練彈射擊,透過實際操作使召員熟稔射擊流程。 陸軍第十軍團指出,迫擊砲為多人操作武器,六0迫砲砲組成員為三人、八一迫砲及一二0迫砲組均為四人,考驗砲組成員的團隊默契。 十軍團表示,召員進入靶場後,在教官下達狀況時,依程序及要領,迅速完成架砲、射向賦予及迫砲射擊等動作,並精準命中目標區,展現精實訓練成果;透過建制武器的實際操作,使召員熟稔射擊流程,確保戰時有效發揚火力支援前線作戰。

Read More

加重侵略烏克蘭力道 俄軍祭極音速飛彈

  烏克蘭國會女議員莉希亞.瓦西連科二十日證實,俄軍摧毀境內歐洲數一數二的大型煉鋼廠。 (翻攝自莉希亞.瓦西連科推特)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軍方昨天發射極音速飛彈,攻擊烏克蘭南部造船重鎮尼古拉耶夫,摧毀當地一個燃料儲存設施;黑海與裏海軍艦也發射巡弋飛彈,攻擊烏克蘭的軍事基礎設施。烏克蘭則將在數天內收到美國新運交的標槍反戰車飛彈和刺針防空飛彈。 俄軍密集空襲尼古拉耶夫。尼古拉耶夫州長表示,空襲一波接一波,甚至來不及鳴放防空警報。當地一座軍營前一天清晨才遭俄羅斯部隊火箭攻擊,造成數十名士兵死亡。 目擊者表示,六枚火箭前天清晨擊中尼古拉耶夫該軍營後,傳出巨大爆炸聲響,當地多棟建築物頓時變成瓦礫堆。派駐附近的士兵表示,「當時營房內有不到兩百名士兵正在熟睡。至少五十具屍體已被拉出,但我們不曉得還有多少人受困在瓦礫堆下」,估計高達一百人恐已喪命。 俄軍昨天再從克里米亞空域發射「匕首」極音速飛彈,摧毀尼古拉耶夫一處烏克蘭武裝部隊的燃料與潤滑油大型儲存地點。俄軍在黑海與裏海軍艦也發射「口徑」巡弋飛彈,攻擊烏克蘭北部奧夫魯契一處訓練中心,擊斃一百多名烏克蘭特種部隊成員與「外國傭兵」。 烏克蘭的盟友陸續空運大批武器,協助烏克蘭軍隊對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國安會秘書長表示,烏克蘭數天內就會收到新運交的美國武器,包括標槍反戰車飛彈和刺針防空飛彈。俄羅斯則抨擊來自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家的這類武器支援。

Read More

俄持續圍城 學校遭轟炸

  俄軍持續攻擊烏克蘭南部港市馬立波,當地一棟建築嚴重受損。(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東南部亞速海戰略港市馬立波攻擊不斷,一所藝術學校前天遭到俄羅斯軍隊轟炸,當時約有四百名居民在該校避難;當地一座歐洲數一數二的大型煉鋼廠也嚴重受損。馬立波市議會聲明,過去一星期來,有數千名馬立波居民被俄軍強制帶往俄羅斯境內。 馬立波一所藝術學校前天遭到俄羅斯軍隊轟炸,當時約有四百名居民在該校避難。該市議會稱,學校建築物被摧毀,瓦礫堆下有受害者,確實的傷亡數字尚無法得知。當地一座歐洲最大的煉鋼廠之一也遭俄軍轟炸,廠房爆炸、建築物燃起濃濃灰黑煙塵,造成烏克蘭嚴重經濟損失,環境也遭到破壞。 馬立波市議會也發出聲明指出,過去這一週有數千名馬立波居民被帶至俄羅斯境內。俄羅斯新聞媒體報導,最近幾天多輛巴士從馬立波載走數百名莫斯科所謂的難民前往俄羅斯。 俄軍猛烈轟炸馬立波,造成當地斷電、斷水也沒有暖氣,約四萬人受困兩個多星期,居民靠著配糧和飲水度日,也無力替倒臥街頭的民眾收屍。馬立波一座戲劇院日前才遭到俄羅斯空襲重創,救難人員仍在搜尋倖存者。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俄羅斯圍困馬立波是「未來幾百年大家都會記得的恐怖犯行」;然而與俄國和談仍有必要,儘管和談「並不容易也不愉快」。

Read More

台灣首艘海上旅館 首航台中港

台灣首艘「海上旅館」大三商領航者號風電運輸船昨日首航台中港。(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大三商航運公司耗資十六億元打造台灣第一艘「海上旅館」大三商領航者號離岸風機運輸船,二十日上午首航台中港,台中港務公司出動兩艘拖船噴水歡迎,大三商領航者號可容載人數為八十七人,將進行試航後正式投入離岸風機運輸船,跨足離岸風場建置及人員運維所需之交通運輸提供離岸風電營運、維護、運輸的最佳服務。 台中港務分公司表示,打造台灣非核家園目標,發展綠能離岸風電是國家重要政策,政府規劃離岸風電場址容量預計到二0二五年達到五點五GW,可預見未來風場開發及營運時交通運輸船將有迫切需求,因此船舶需求增加亦將帶動產業發展。 大三商航運公司指出,為配合國家政策,率先建造國內第一艘「海上旅館」大三商領航者號離岸風機運輸船,跨足離岸風場建置及人員運維所需之交通運輸服務,期許能提供離岸風電營運、維護、運輸的最佳服務。 大三商航運公司新建台灣第一艘「海上旅館」大三商領航者號運輸船,總噸位五千八百七十二噸、船長八十八點五三公尺、寬十九點五公尺,造價十六億元,可容載人數八十七人,其中船員二十七人、乘客六十人,昨日上午首航台中港靠泊十九A碼頭,港務公司出動兩艘拖船噴水歡迎,將進行試航後正式啟用,離岸風電交通運輸船邁向專業國產化的里程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