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勝:入境免隔 5重點待觀察

國內疫情趨緩 將斟酌放寬條件規劃降級 記者陳柏翰、黃翠娟∕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十九日指出,入境免隔離是未來方向,除了評估國內外BA點4及BA點5疫情,也將重症死亡風險、醫療量能、物資儲備、疫苗覆蓋率列為觀察重點。 王必勝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上午到指揮中心召開擴大會議,討論邊境鬆綁、解除禁團令及上調入境人數等相關議題;未來也會持續朝這方向走,根據國內及國際間疫情分階段開放。 入境檢疫政策何時從三加四天鬆綁為零加七天,即入境免隔離,一直是各界關注焦點。王必勝指出,入境檢疫零加七天是未來方向之一,評估重點包括國際及本土的BA點4、BA點5亞型變種病毒疫情狀況,了解重症及致死風險是否提高,同時評估醫療量能、物資儲備、疫苗覆蓋率等層面,才能研判開放時間點,但暫無定論,如有新進度會再報告。 蘇貞昌昨天上午出席由王必勝帶領的新防疫團隊首場會議,會前被媒體問及指揮中心降級規劃,他表示,近期國內疫情緩降,將斟酌放寬條件。 另對於王必勝避談婚外情事件,蘇貞昌也表示,相信每個人都戮力從公,「不會因為家中私事妨礙公務」。

Read More

志工等6類25日起放寬入境 總量不變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十九日宣布,二十五日起開放志工、傳教弘法、研習(宗教教義)、實習、國際交流、度假打工(青年交流)等六類外籍人士入境。此六類外籍人士於疫情前每年入境約一萬餘人,度假打工限有簽訂協議國家;每週入境總量維持四萬人次。 指揮中心宣布,二十五日起新增持外國護照(不包含港澳)的六類人士可以入境,每週入境總量維持四萬人次。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副局長周中興說明,六類外籍人士包括志工、傳教弘法、研習(宗教教義)、實習、國際交流、度假打工(青年交流)。據統計,此六類外籍人士於疫情前每年入境總人數約一萬餘人。 對於度假打工(青年交流)部分,周中興強調並非指一般的觀光,而是和台灣有簽訂度假打工或青年交流的國家才符合規定,除有年齡限制,且每人一生僅得申請一次。目前共有十七個國家和台灣簽訂協議,考量這些國家現在大多允許台灣青年前往打工度假,基於平等、互惠考量,這次也把度假打工類別列入放寬。 周中興說,邊境開放策略必須循序漸進,將視疫情變化隨時滾動式檢討與調整開放政策。

Read More

綠誇防疫成果 藍譏自吹自擂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國民黨十九日召開記者會,質疑民進黨自吹自擂防疫成果,其實不僅兒童疫苗未能超前部署,兒童染疫死亡率還比鄰近國家日、韓、星更高。 國民黨質疑,十八日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竟上演前後任指揮官陳時中與王必勝「背心交接」戲碼,王還獻花給陳,變成陳時中的競選造勢做秀場合。民進黨宣稱兒童疫苗接種率世界第二,但蔡英文政府四月六日宣布「與病毒共存」後,五月十六日才有首批七十七點七六萬劑兒童疫苗到貨,這期間「許多孩子都走了」,誰要負責? 此外,民進黨宣稱「抗病毒藥物投藥率世界第一」,但抗病毒藥物難以取得就算了,陳時中任內竟考慮將中醫清冠一號由公費改為自費。從「口罩之亂」、「疫苗之亂」、「快篩之亂」到「火化之亂」等,都是民進黨政府造成,陳時中其實是在拖人民後腿。

Read More

陳時中:目前不宜辦兩岸論壇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表示,從市政觀點,雙城論壇要有實質意義才會辦;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雙城論壇是目前兩岸之間唯一的官方往來平台,這個溝通管道不宜中止。 陳時中表示,從市政觀點,雙城論壇要有實質意義才會辦;就目前看,不是說不能辦,但不宜辦,而時勢會轉換,無法現在決定以後都不辦,有需要、意義就辦。 對此,黃珊珊昨天下午也在臉書表示,雙城論壇是目前兩岸之間唯一的官方往來平台,「這個機制得來不易,喊停辦十分簡單,續辦則需要更大的堅持與勇氣」。未來不管是誰當市長,都應該以人民利益為最優先考量,兩岸之間要保持善意、相互溝通,強調「雙城論壇」這個官方溝通管道,不宜中止。

Read More

鄭文燦帶林智堅敬酒違防疫 各罰3千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及勞動局長吳宏國,日前帶著民進黨市長參選人林智堅在宴席上逐桌敬酒。衛生局十九日表示,違防疫規定將對三人開罰。 桃園市議員參選人凌濤昨天在臉書發文指出,鄭文燦涉嫌行政不中立,昨天早上和吳宏國帶著林智堅拜會桃園機場工會後,晚上還一起到私宅辦理工會宴會、逐桌敬酒,違反防疫規定。 衛生局表示,這場宴會雖在自宅且非不特定人士,但為採取嚴格的防疫標準,後續將依相關事證,目前暫定鄭文燦、吳宏國、林智堅各開罰三千元。

Read More

柯:每天念共機擾台 卻不思溝通解決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指共機「擾台」要請陸委會定義,遭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批評根本是強辯。柯文哲十九日再次反問「共機擾台是總統職責?還是台北市長職責?」台灣被鎖進大陸貿易圈,雞蛋壓在同個籃子裡,不是賣台行為?政府有作為嗎? 雙城論壇昨天舉行,柯文哲會後表示,「共機擾台是總統的職責?還是台北市長的職責?」每天叫共機擾台,但沒有辦法解決,「這是我們的問題嗎?是我要去面對的問題嗎?」就和對方說清楚,什麼是可以、什麼是不可以,彼此明講或要有熱線、聯絡方式,「每天叫共機擾台,叫了好多年,有解決嗎?」 柯文哲指出,兩岸當前亟需溝通,但目前不僅雙方「不讀不回」,且仇恨值一直升高。台灣對於試圖與大陸溝通者一律打成「中共同路人」,讓問題更難解決。 柯文哲表示,希望用務實的態度面對大陸,「不然你ECFA停掉啊,貿易金額愈來愈高,台灣明明就被鎖進大陸的經濟圈裡面,這不是賣台的行為嗎?還在執行什麼賣台的陰謀?」 他指出,雞蛋全部壓在同一個籃子裡,到底政府有甚麼措施?總統蔡英文推「抗中保台」,但二十五日萬安演習時,北市才真的盤查防空洞數量及導引方式,「做事要務實,不要打高空,最不喜歡的嘴巴講一套,實際做的又不是那一套」。 柯文哲認為,因為兩岸關係不佳,才更應該持續舉辦雙城論壇維持溝通,藉此解決百分之八十的問題。兩岸之間不該完全斷絕聯繫,雙方平常能把小問題解決,最後才不會累積成大問題。

Read More

學者:林智堅論文反思相挺亂象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針對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的論文事件,國政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十八日直播,邀請台大心理學系名譽教授黃光國對談,黃光國也是林智堅指導教授陳明通的老師。對此,黃光國認為,陳明通的表現讓他覺得丟臉;他也從學術倫理的角度切入,反思當前不重「自律」、反重「相挺」的亂象。 黃光國說,論文寫完都希望大家看、被引用,是一個教授最光榮的事。而蔡英文總統的論文是整個社會腐化的開端,民進黨揪團相挺林智堅,但是蔡總統與多數陳明通指導的論文卻不敢讓人看。 黃光國強調,學術倫理最重要的就是自律精神,是不是有抄襲自己最清楚,還要等兩個月調查結果,再等社會大眾就忘記了。

Read More

國民黨批陳落跑 僅參選超前部署

國民黨團批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前衛福部長陳時中是落跑部長,只有參選超前部署。(國民黨團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院黨團十九日召開記者會,再度質疑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落跑。國民黨團指出,重新檢視陳時中在任內極力護航高端,如今辭官參選台北市長,難道以為台北市民、萬華居民都忘了「萬華是破口」、「三加十一我負責,卻沒負責」的傷口嗎?認為台北人不生氣,萬華人不生氣,還有臉敢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北市長。 總召曾銘宗表示,防疫工作在陳時中擔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期間,到底有沒有超前部署?陳時中在國會殿堂稱「台灣防疫工作可以做為國際模範,演給其他國家看」,口口聲聲說超前部署,但是今年五月Omicron來襲,國人才發現連疫苗、快篩都要等,快篩試劑還要一百元才買得到。一支快篩戳破了防疫超前部署的假象,蔡政府從此不敢再說超前部署。 曾銘宗指出,陳時中超前部署的只有參選台北市長規劃,從其新書中可見端倪,每天下午二點主持的記者會,都是在為參選鋪陳。 陳時中滿意自己在衛福部的成績,但台灣民眾滿意嗎?曾銘宗認為,陳時中只有四十九分,根本不及格。

Read More

雙城論壇 視訊交鋒 柯:共機擾台擋農產 傷害兩岸情感

雙城論壇十九日以視訊方式登場,會中簽署備忘錄,台北市長柯文哲(後排中)在台北會場觀禮。(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十九日視訊登場,也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最後一次,他致詞提陸方擋台灣農產品、共機擾台等,傷害兩岸民眾感情;上海市長龔正則重申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 今年雙城論壇昨天上午視訊登場。柯文哲致詞時表示,最近俄烏戰爭的爆發「更讓我們對兩岸關係有許多省思」,兩岸明明經貿關係密切、民間往來頻繁,但近幾年的關係卻呈現惡意螺旋上升。 柯文哲提到,這幾年台海局勢緊張,兩岸對立加劇。比如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大陸軍機頻繁出現在台灣西南海域、台灣的鳳梨、蓮霧、芒果、石斑魚輸出大陸受阻等,都成了爭議焦點,傷害兩岸民眾之間的感情。 台北市長柯文哲19日在雙城論壇致詞時也特別提到近來兩岸因軍機、軍艦侵擾,農漁產禁止進口等成爭議焦點,也傷害了兩岸民眾感情。他認為,唯有透過溝通協商,尋求互相諒解,才能讓台灣人民關心的民生問題得到解決,這也是繼續舉辦雙城的初衷。(北市府提供) 柯文哲表示,雙方繼續爭吵或已讀不回、甚至政治操弄只會讓兩岸關係越來越糟,透過溝通協商、尋求互相諒解,才能解決民生問題, 這也是繼續舉辦雙城論壇的初衷。 柯文哲提到「政治可以分歧,但兩岸人民不應當有敵意」,他對兩岸關係的立場從未改變,就是「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多交流可以累積善意,而更多的善意可以促進更好的交流,建立善的循環,為兩岸謀和平、為人民謀福祉。更希望可以避免衝突,甚至避免戰爭,「這應當是兩岸人民共同的期望」。 龔正致詞時則表示,這些兩岸交流的問題「在過去都曾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也再次證明兩岸交流離不開共同的政治基礎」。 龔正致詞時再提去年雙城論壇時就講過的「兩岸一家親」理念,並說兩岸同胞心之相繫、情之相融,任何力量都切割不斷,將一如既往為台企與台胞提供更多便利,期待兩地同心同行,為雙城謀發展、為同胞謀福祉、為民族創未來。 2022台北上海論壇19日上午登場,為史上規模最小的1次,這也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最後1次雙城論壇;考量兩市人員往來因疫情仍有限制下,今年論壇比照前兩年採取線上線下整合型態,以視訊方式在兩地會場舉辦。(北市府提供) 龔正表示,在兩岸關係嚴峻複雜的條件下,兩市仍然堅持舉辦論壇,就是為了不斷增進兩岸人民相互理解,為改善兩岸關係累積善意。

Read More

雙城簽署循環經濟等3項合作備忘錄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雙城論壇十九日登場,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吳清以「節能減碳、淨零排放」發表演講,雙方簽循環經濟、智慧交通及圍棋運動三項合作備忘錄。 今年雙城論壇由台北市主辦,以「韌性、永續、人文」為主題,彭振聲、吳清以「節能減碳、淨零排放」發表演講,相互分享兩市面對氣候變遷挑戰因應政策及具體作為,期盼在全球淨零排放路徑上共盡一分心力。 雙方並簽署循環經濟、智慧交通及圍棋運動等三項合作備忘錄。北市府表示,在循環經濟方面,雙方不定期分享兩市循環經濟政策推動相關資訊、經驗與成果分享,實質促進產官學界交流。 在智慧交通方面,雙方互相分享智慧交通推動經驗及成果,互邀參與對方城市舉辦智慧交通相關活動;在圍棋運動方面,將推動兩市圍棋運動賽事,共同提升選手競技水準,增進教練等專業人員交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