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感知 「他者」

文/簡政珍 圖/李昕 人為周遭的「人、物」所包容,心思纖細、感官敏銳,是因為要感知「他者」。所謂他者,是他,也可能是它,也可能是牠。我的觀照構成他的一部份,我在他的存在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哲學家如此,詩人更是在各種交織的感覺中湧動。 詩使草木生情。詩也使生存的世界富於人文的色彩。人和自然律動,自然的真實含蓋了人的影子。 對人與物的觀照是詩人最根本的課題,因為它映照了詩人和外在世界的對應,以及兩者之間相互的依存。切離這層關係,詩人都應該自問:「詩人所為何事?」

Read More

〈中華副刊〉前夫悲歌

度睿 白日與黑暗的臨界點,課後校園內,寧靜優美。伴隨著Ivy聊及離婚單身個資,我們三人走下語言教學大樓。秋末晚霞從天邊撒落前方步道,橘橙霞光朦朧照著我和Fiona愉悅的臉,卻在水泥地上,獨留一個漸層陰暗的黑框。 Ivy忽停下,望著黑框,她的眼神突顛覆笑意說:「小三跟我長得很像……。」「哦~肯定妳的魅力難擋,連他外頭找的女人也要跟妳一樣……。」我邊走邊不經意回應。 「不! 她是,我——的——小——妹!」Ivy斬釘截鐵字字分明地說,時間剎時凝結。Fiona一聲尖叫,回音撞擊遠方空谷,彈盪穿透而來。我們身體劇烈搖晃,立馬被尖叫喊聲吸進天外黑洞。 三人從天空自由落體急速墜落,踉蹌摔進不遠處、濃密樹林內庭園小屋。學校是都會郊區的私立貴族雙語小學,餐廳主要做接送家長和學生生意,夜間清冷。有兩女一男靠著湧進的白月光坐定窗邊。老闆靈魂半透明,提供《哈利波特》電影場景的打卡角落,有魔法杖、分類帽、貓頭鷹等。空間裡迴盪著周杰倫。 我將跌破的眼鏡擦淨戴上,Ivy是這學期新來的英文老師,我和認識多年不婚的Fiona、早計畫談話投契的三人擇日聚會。不意倆個驚駭靈魂卻毫無預設,撞擊Ivy的時空穿越,直視她的裸裎。 穿著時尚品味的Ivy,身材勻稱白皙、外型可愛日本女人風,絕不像被前夫和自己小三親妹陷計離婚的怨婦。〈夜的第七章〉前奏優雅悠緩,提琴聲後,懸疑響起,rap含糊說唱著「1983年小巷,12月晴朗……。」Ivy開始美其名我們陪伴她的敘事治療。 所有戀情初始,都是穠麗無瑕的。Ivy國中畢業後被父母單獨送至南洋念書,和男友相識相戀高中三年。高中畢業後訂婚結婚,兩人不過18歲,那是小三妹妹第一次看到姊夫。其實Ivy過往也不常和小妹相處,小妹出生時,爸媽事業忙碌,從小被送給嬸婆帶;甚至不知為何,小學還曾住宿同學家好幾年。 曾聽家人說,小妹國高中時校裙就穿得超短,出門更酷愛穿緊身上衣讓胸部高聳,娟雅笑容透著清豔。但沒有任何跡象預期,正值情思啟竇、年僅十二歲小妹,也許對甫成熟帥氣姊夫過度崇拜,將他視為情愛探索的最佳典範,竟在數年後伴隨女性十八歲身體的成熟,膽敢解放洶湧情欲,且攀越倫理高牆,衝撞傳統社會不倫禁忌。 倆人十年相守的美好歲月,有多少深刻甘醇,其後就有多少殘酷謊言。小妹前來東南亞學習美語,同住一起後,一切慢慢摧毀。 難道,一切都要怪姊姊,不該基於悲憫,替爸媽補償照顧親妹,接納妹妹在異地同住?三人命運就此糾葛混亂,是否真應驗那句「歷史從來都是由一連串巧合錯誤累積而成?」 看對眼的孤男寡女,倆人獨處一定衍生問題。從最初妹妹要上課購物,其後志不在讀書,意欲非法尋找打工契機,最終在一家華人牙醫診所擔任行政助理。如此在陌生城市裡奔走,姊夫自得開車接送。 只是隱隱有些感覺,為何那些日子,每逢大家歡聚,酒後妹妹必哀戚哭泣。原來執意愛上姊夫,愛情在眼簾前若即若離漂浮,關不住的慾望只能在心底翻攪,是多麼抑鬱痛苦。 小妹上班沒多久,就辭職說想跟從商的姊夫一起工作。小妹未來前,兩人高中畢業就已結婚;其後Ivy延續校園生活,一路唸完大學和碩士。男人則只唸完大二就輟學。後男人不要Ivy碩畢後出去工作,就讓她守著公婆送的中古小別墅,蒔花種草、養狗養貓、逛街買衣。 男人雖憑藉父母從商的優渥資源,長期在異地商場孤軍奮鬥,但突有小姨子同進同出跟著,何樂而不為?倆人就此越來越濃黏,甚且喜愛一起做飯。Ivy沒有生育、過著唸書優游主婦生活,平日男人常在外應酬吃晚飯,只負責照顧寵物和將家裡打理整潔。較少進廚房的她,雖也想改變,但男人又再度不要她插手。 老公和小妹的曖昧情愫期經過發酵,正式釀出。妹妹開始在姊夫面前,謊造莫須有罪名說姊姊欺負她,並常故意找藉口吵架。Ivy已可感覺此時老公對小妹已經比對她還好,雖則她不斷提醒老公,妹妹已經不是十幾歲的小孩子了。而妹妹竟然警告姊姊不要跟他們一起出去。彷彿Ivy是多餘的,她倆才是天經地義的一對。 進入三人荒謬混亂期,彼此就像生物界共生的生命體,命運互相傾軋咬合。姊姊和姊夫共伐的小船,擠上妹妹,船身不勝負荷翻覆破裂,三人在苦海浮沉。失控驚悚的不倫情節登場,男人可以要求長達數星期晚上三人一起睡覺,某次男人意外受傷,直接指名要妹妹幫他洗頭擦臉部傷口。終於趁著回台灣之際,小妹狠狠留下和姊夫放肆談情說愛的甜蜜錄音,要姊姊聽好。 〈夜的第七章〉音樂驟然停止。窗邊較年輕女子突然站起來大聲說話,男人一臉苦笑拉她坐下,他們好像在爭執。發現那兩個女子和Ivy手機裡的相片超像,根本年輕時Ivy和她小妹。小妹又一貫悲傷啜泣伎倆,Ivy生氣地跟男人大吵一架,男人道歉懺悔完,卻只跟Ivy說:「看妳想怎麼樣都可以……。」妹妹從此搬出。Ivy希望永遠都不要再見到她。 Ivy最初只想跟男人離婚,但打電話回台,父母親勸告離婚切勿一時衝動。她只好忍住,獨自開車在異鄉街道晃盪數天。在街角椰樹月光下,深夜回眸,竟茫然不知何去何從。無力的趴在方向盤上,她大聲痛徹哭泣。婚後只是一直唸書不曾出外工作,不知道若自己離婚後要去哪裡,哪裡還有親人? 日子開始進入荒原擺渡期。男人說目前合資的股東老闆,要他一大早去外地打高爾夫球應酬,一星期有三天無法回家。男人有時回家也會感性抱著Ivy哭,對於和小姨是否切割,自然說的全是謊言。幾次無法圓說,男人竟然刻意緘默不敢多說,畢竟謊言說太多,自己當然不復記憶。 Ivy心裡想離婚卻也盼望男人可以回頭,日日在家,唯有時間相伴。那鐘擺來回滴答聲響,總讓她悄悄發想,小三妹妹和自己男人在一起燕好的節奏,她究竟如何精彩,或者放蕩?而偷情沉淪之後,倆人究竟誰得先為自我良心贖罪? 為什麼男人外遇不是外面沒有血緣不相干的女人,讓她可以在摩鐵捉姦在床提告,甚或街頭開罵扭打? 而時間似乎嘆息或嘲弄,只是守著她這善良的姊姊,所有邪惡報復念頭在腦海輪轉,最終回到六歲時,看見爸媽抱著早產的小妹,從醫院住滿保溫箱回來。那粉紅臉蛋,睜著小小眼睛看她,不斷來回磨騰Ivy起伏的心思。 其實妹妹在外早已懷孕生子,私生子日漸長大,需報戶口上學。男人說想去泰國睡棺改運俾利生意興旺,前提得單身。所以希望辦假離婚,說了整整三年,Ivy被迫答應。但也得在台灣離婚,他才能再婚。第二次竟然藉口官司纏身,怕連累Ivy。最終又騙Ivy說要跟老闆回台考察商務,其實是帶小姨與孩子回台結婚入籍。 終於他們一家三口出現在家人前,看著已經該念幼稚園的私生子,兄弟姊妹震驚萬分,趕緊打電話給在南洋的Ivy。 Ivy整個人崩潰抱頭痛哭,淚如雨下。這些年守住的時光耗損了,她覺得自己是一個寂寞束縛的蛹,期待絢爛希望的翼,此時卻蛻變成一隻落入陷阱的獵物,身體悲痛癱軟在地板上掙扎。我和Fiona驚嚇看著她。突然傳來「硿隆!」巨大聲響,我和Fiona倆人身體一樣遭到碰撞,三人從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大力彈落回前方櫃台。困惑我們究竟去了哪裡?是跟隨時光機和Ivy去了南洋後10年? 那爭吵的兩女一男早已消失,或者根本沒有這三人?透明人老闆早趴在桌上累癱。或者我們去了什麼巫蠱之旅?世間怎會有如此狠心的親妹前夫? Ivy低著頭輕聲說,最痛苦的日子過去,太陽依舊升起。千萬不值得為他們尋死,只能浴火重生。帶著傷痛與恨,回到台灣娘家,痛苦猶存,透過上課考證照努力釋放。 「天亮了!」Ivy 看著窗外,緩緩說。而窗外陽光絢麗,〈以父之名〉音樂正唱著:「我們每個人都有罪……脆弱時間到,我們一起來禱告。」 我思忖起Ivy小妹的行為,是否也源自幼年長期和父母手足家庭天倫疏離,留下某些記憶傷痕的荒謬投射? 收拾心境,我們走出庭園小屋。從樹梢間隙抬頭,白雲高遠悠悠,一片翁鬱蒼翠神秘樹林,風吹過,似乎輕聲嘆息著。

Read More

高音突然唱不上去 揪早期喉癌

  耳鼻喉科醫師幫做內視鏡檢查,發現聲帶有腫瘤,病理切片報告顯示為喉癌。(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56歲高先生是夜班保全,工作日夜顛倒,晚上值夜班為了保持精神會抽幾支菸,白天下班睡不著會喝點酒助眠。工作之餘,喜歡和朋友唱KTV、在朋友群裡是歌王等級。幾個月來,高先生發現高音的部分唱不上去,以為是感冒,吃了幾個禮拜藥仍不見改善。耳鼻喉科醫師幫做內視鏡檢查,發現聲帶有腫瘤,病理切片報告顯示為喉癌。 林新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林敬薇表示,早期喉癌治療有外科手術治療和放射線治療兩種方式,外科手術治療可能改變病人聲帶結構,影響聲音品質。高先生怕自己音質改變及高音唱不上去,甚至說話功能無法保留,與醫師討論之後決定接受放射線治療,療程需7週,每次約需15分鐘。 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與癌症期別有關係,越晚期治療範圍越大,副作用就越明顯。高先生是第1期,副作用是喉嚨痛、沙啞;晚期喉癌放療副作用會比較明顯,會有吞嚥痛影響進食,體重減輕等較明顯的症狀。副作用大多從治療第3週開始出現,治療完2~4週恢復正常。放射線治療時期營養要充足,特別是蛋白質的攝取要足夠,幫助黏膜修復,減輕副作用。經過7週配合療程並於開始治療之後戒菸,高先生的內視鏡檢查已看不到聲帶上的腫瘤,電腦斷層影像檢查顯示腫瘤消失。治療完3個月,高先生的聲音恢復,又可再度高歌。 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喉癌發生率約占台灣每年惡性腫瘤發生率4%,大部分發生在男性病人,發病高峰年齡為50-70歲之間。喉癌患者最常見於抽菸、喝酒和慢性刺激例如聲帶過度使用者。 林敬薇呼籲,暴露在這些風險因子的民眾,如果出現聲音沙啞、喉嚨異物感、吞嚥困難和咽喉疼痛持續超過兩週,不要以為是感冒或是聲帶結節受傷,應盡速至耳鼻喉科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聲帶功能保留機會。

Read More

跳舞後總是下背痛 肇因核心肌群弱

郭綜合醫院復健科醫師陳柏宏(左)指出,絕大多數下背痛都源於核心肌群無力,郭綜合醫院總裁郭宗正也示範穿帶護腰。 (郭綜合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40多歲李老師有跳現代舞運動習慣,兩年前發現跳完舞下背總會疼痛,半年來疼痛愈發嚴重、休息也無法緩解。至郭綜合醫院復健科求診才發現罹患慢性背部肌肉拉傷,所幸經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症狀緩解。另經檢查發現李老師的背痛源於核心肌群衰弱,李老師經1月訓練下背痛情況逐漸減少,也重拾舞蹈熱情。 郭綜合醫院復健科醫師陳柏宏表示,下背痛是現代人常見的疼痛問題,約有7至8成的成年人曾有下背痛經驗,其中又以工作族群最常見,比例隨年紀增長逐漸增加。其中女性下背痛的患病率高於男性,尤其在更年期後受荷爾蒙變化影響,容易發展為慢性疼痛。 下背疼痛的患者中約7成可藉由休息與姿勢調整、輔具支持、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保守治療緩解,然而超過一半患者可能在1年內復發。除卻病理性的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症、脊椎滑脫等需開刀治療狀況,絕大多數下背痛都是源於核心肌群無力導致。 陳柏宏指出,核心肌群是介於橫膈膜和骨盆腔之間,包覆在腹腔和胸腰脊椎外圍的肌肉群,包括腹直肌、腹內外斜肌、腹橫肌、豎脊肌、橫棘肌等。人體活動時核心肌群作為力量傳遞的中介,一但肌群無力就容易出現腰痠背痛、姿勢不良、活動中平衡不穩、運動或日常活動中受傷等現象。 核心無力的下背痛患者除急性期治療外,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居家核心運動鍛鍊。核心運動對於下背痛患者,除了改善姿勢和脊椎穩定度、提升功能和生活品質之外,臨床研究也顯示可有效減少下背痛程度、下背痛復發率及藥物和醫療費用。脊椎手術病患不論術前或術後進行核心運動,都可降低術後疼痛及止痛藥物依賴、減少術後併發症及復發並再次手術的風險。

Read More

瘋球賽啤酒炸物相伴 腳長痛風石

大口喝啤酒、吃炸雞,跟朋友相約吃火鍋享受贏球氣氛,就醫檢查是「痛風石」惹禍。 (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國內掀起12強棒球賽熱潮,33歲許姓土木工程師之前出現關節腫痛問題,但為了緊盯戰況,大口喝啤酒、吃炸雞,跟朋友相約吃火鍋享受贏球氣氛,沒想到突然發現手指關節跟腳趾長出異物,破了之後流出白色砂狀物,就醫檢查是「痛風石」惹禍。 亞大附屬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主治醫師黃柏豪指出,患者年紀很輕,沒有相關慢性疾病,對於美食幾乎來者不拒、體重破百,熱中運動賽事,經常買啤酒、炸物跟同伴欣賞比賽。過去曾發病,痛到無法下床,靠吃痛藥應急,症狀緩解後不以為意,這次長出「痛風石」,嚇出一身冷汗。 痛風是一種常見且痛苦的關節炎,主要是因為體內尿酸過高所引起,這種疾病常伴隨劇烈的關節疼痛,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致病原因是體內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不足,導致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尿酸結晶在關節和其他組織中沉積,引發炎症反應。 黃柏豪表示,痛風以男性患者居多,女性年輕時雖然比較不會發作,但更年期後發病比例後則與男性相仿。高風險原因包括遺傳、嗜吃高嘌呤食物如紅肉、海鮮、內臟,或者喝太多含糖飲料和酒精(尤其是啤酒),造成尿酸生成增加,體重過重也會增加痛風的風險,肥胖會導致胰島素抗性,增加尿酸生成,腎功能不全、部分藥物可能會增加尿酸水平。 痛風經常在夜間發作,典型表現是急性關節炎,最常見是大腳趾,但其他關節如踝關節、膝關節、手指關節可能受累,伴隨紅腫、發熱和劇烈疼痛,一旦發作久了,尿酸結晶會在關節及周圍組織中沉積,形成外表可見的痛風石,這些結節狀的硬塊可能會導致持續的關節損傷和變形。 痛風可藉由抽血或抽取關節液檢驗得知尿酸指數有無異常,用X光、超音波等儀器確認痛風石有無存在,藥物治療外,患者要改變飲食與生活方式,例如減少體重、避免高嘌呤食物、增加低嘌呤食物如蔬菜和全穀物的攝入,務必限制酒精攝取、增加水分攝入,有助於尿酸排泄,預防腎結石。

Read More

〈中華副刊〉白色圍巾

Sharon Violeta 宜蘭的冬天十分陰冷寒涼,被囚禁在大雨之中,迎面的風刺痛我的肌膚,腳踩著一地的落葉,毫無生機,這樣的冬季,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 終於待到天氣回暖,路旁牡丹花再度盛放,那天陽光十分刺眼,普照萬物,使我的無措無處可藏,他執意要拿給我最後一樣禮物,我便踏著忐忑赴約。 是一條圍巾,白色的圍巾,他一針一線織成的白色圍巾,我接過,淚水在眼眶中搖搖欲墜,我倉促的轉身離去,「對不起,謝謝你。」我口中呢喃無數次,直到那條圍巾,變成淚水的顏色。 彼時那條圍巾,還有他的味道,讓我不禁設想他是懷揣著什麼樣的心情編織而成,又不敢再多想,我回到家中,立馬將圍巾放在抽屜最底層,久久不拿出來。 過了很久以後,圍巾上,他的味道徹底散去,我重新打開抽屜,將圍巾洗淨,染上我的味道,帶著那條圍巾一起遷移到新的住所,來到新的城市,有新的街道、風景、人還有事物,唯一不變的是這座城市中有他,這個念頭閃過的瞬間,我竟安心了下來。 即便經歷新的低潮和失落,這條圍巾反覆提醒我,我是被珍視的,曾經有人,用了一整個安靜且溫柔的春天,用毛線、柔軟的心意,在手中不斷纏繞、鬆開,為我織一條圍巾,只為了告訴我這樣一件事情。 「謝謝你。」 轉瞬間,冬季又來了,但沒有故鄉這麼冷,我第一次圍上了圍巾,打量鏡中的自己,白色是很純粹的,像一望到底的湖泊,澄澈又明亮,我終將溺於此處,回過神,我還是把圍巾拿了下來,收進了抽屜,因為這是一個不怎麼冷的冬天,以後也不會這麼冷了。

Read More

古林睿煬加盟火腿 餅總喊驕傲

  24歲投手古林睿煬從中職統一獅隊出發加盟日職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26日舉行加盟記者會。 (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24歲投手古林睿煬加盟日職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26日舉行加盟記者會,披上火腿隊37號球衣,獅隊總教練林岳平回憶一路走來難掩情緒哽咽,6年來以教練身分造就球隊首名旅外球員,「比拿下世界第一冠軍更驕傲。」 投手古林睿煬高中畢業後投入中職選秀,2018年獲得獅隊首輪指名,今年季後行使旅外球員資格,加盟日職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球團在台灣替他舉行加盟記者會,火腿準備歡迎影片除了有總教練新庄剛志熱情告白,古林睿煬偶像達比修有也送上祝福;而古林睿煬牽著阿嬤入場,由火腿隊球團總監栗山英樹替他披上火腿隊37號球衣,簽下3+1年合約,前3年年薪總和170萬美金(約新台幣5515萬元)。 古林睿煬表示,選擇37號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涵,球團給了幾個選擇號碼,最直覺選擇37號,旅外首年,最重要的是想辦法快點融入球隊,保持好的狀態、身體健康。 古林睿煬曾表示,林岳平是自己的第2個父親,林岳平昨天也跟中華隊請假,未參加奪冠遊行而是來為古林睿煬送別,一路看著古林睿煬成長很有感觸,他分享兩個時間點,古林睿煬剛加入職棒時肩膀有點受傷,陪著他走了很多復健方式,半年後首場出賽,第1球古林睿煬就飆出152公里火球,當下馬上幫忙踩煞車,不希望衝太快,古林睿煬也馬上調整成教練團期待的方式;林岳平再分享,古林睿煬職棒前2、3年使用很多曲球,教練團希望他多磨練其他球種,也慢慢看到他在卡特球、伸卡球、指叉球都有進步,並在國際舞台嶄露身手,也代表他可以出國的時機點已經到了。 林岳平直言,「我用球隊賦予我的職務,造就球隊第一個旅外球員,我感到非常驕傲,比前幾天在日本奪得世界第一更驕傲」,也期許古林睿煬在世界的舞台上成為統一獅、台灣、和大家的驕傲。

Read More

12強勝投王 張奕再獲日職關注

  張奕連同上屆12強賽共摘下5勝,是12強賽史勝投王,國際賽的好表現吸引日職目光。圖為張奕在台日大戰登板中繼。 (中央社檔案照) 本報綜合報導 世界12強棒球賽中華隊奪冠功臣之一、投手張奕26日說,賽後收到昔日日職棒球歐力士猛牛隊隊友山本由伸傳的恭喜訊息,也證實有日職球隊探詢。 他說,目前效力MLB道奇隊的山本由伸有傳訊息表達恭喜,「畢竟我們是同梯」,但最開心還是大谷翔平也看到台灣奪冠,就像大谷翔平曾在日本隊在世界棒球經典賽(WBC)奪冠時說,想讓亞洲棒球有更好發展,慢慢感受到大谷翔平講這句話的意義。 張奕這屆12強賽累計5場出賽,共投8局無失分,尤其在冠軍戰接替隊友林昱珉投球,成功封鎖日本隊打線,讓對手無力反撲,且連同上一屆12強賽共摘下5勝,是12強賽史勝投王,好表現也獲日職關注,讓曾效力歐力士、埼玉西武獅隊的張奕有機會重返日職舞台。 張奕中午在榮耀返國餐會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從經紀人方面得知有日職球隊探詢,但他沒想太多,還是看經紀人與母隊(中職富邦悍將隊)接下來怎麼洽談,全部由經紀人處理。 張奕是在今年季中中職選秀獲富邦悍將在第2輪第1指名,而後以總值1314萬的2.5年合約加盟,如今他再投出吸引日職目光的身手。

Read More

拚戰掛彩 林家正潘傑楷就醫無礙

  林家正、潘傑楷接受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醫師的詳細檢查,兩人在賽中的關節損傷已無大礙。圖為林家正(右3)與醫療團隊合影。 (新光醫院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落幕,中華隊以4比0完封日本隊奪冠,冠軍賽台日大戰時主戰捕手林家正上場打擊時,手被球打到;潘傑楷則撲壘造成小指脫臼。經返台赴新光醫院檢查,兩人傷勢已無大礙。 新光醫院表示,林家正、潘傑楷在賽場上的拚戰到最後一刻的精神,讓人感動,兩位選手26日一早赴新光醫院,接受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醫師的詳細檢查,所幸兩人在賽中的關節損傷已無大礙。 林家正與潘傑楷也在檢查後表示,感謝國人的關心,強調接下來的訓練與比賽中,也會繼續保持最佳狀態,繼續為國家和團隊爭取更多榮耀。  

Read More

用愛寫故事 吳青峰號召愛心定存

聯合勸募愛心大使吳青峰號召支持愛心定存。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愛心大使吳青峰26日出席聯合勸募愛心定存勸募活動,號召支持愛心定存,讓更多美好故事繼續上演。 吳青峰百忙中力挺聯合勸募,期待透過愛心大使的號召滿足助人經費缺口,讓受助者的人生翻頁後也能繼續精彩。 青峰曾說自己是一個充滿希望感的人,秉持著「把事情做好比作夢更重要」的理念,堅信活在當下,「做」就對了。這份專注與實踐的精神,與聯合勸募的使命不謀而合,也促成了此次他擔任愛心大使的公益合作。 青峰也提到,曾寫過一句歌詞「然後讓然後變成永遠」,有很多人的下一頁是空白的,要靠身邊的人幫忙填滿,希望用愛讓美好的故事繼續上演,並分享自己在徬徨時,聽到加油反而覺得沉重,會想像10年後的自己會怎麼看現在的自己,來自我提醒。 青峰也感性地呼籲:「用愛,讓美好的故事繼續書寫。」他相信大家都喜歡美好的故事結局,但社會上仍有一些朋友需要大家的幫助,才能延續他們人生的故事。希望大家能支持愛心定存,用愛讓更多美好的故事持續上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