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管處與三地門消防分隊 水域遊憩安全宣導

屏縣三地門海神宮六月十一日發生嚴重溺水事件,茂管處特與屏縣消防局三地門消防分隊於二十二日在海神宮辦理水域遊憩活動安全宣導。(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屏東縣消防局三地門消防分隊於二十二日至三地門海神宮共同辦理水域遊憩活動安全宣導,呼籲民眾在從事水域遊憩活動時,應避免前往危險水域,以保護自身與同行親友安全,並建立安全防溺意識。 茂管處表示,每年進入夏季戲水活動高峰期,皆會辦理水域遊憩活動安全宣導,有鑑於六月十一日在海神宮發生的嚴重溺水事件,因此今年的第一場宣導特別安排在海神宮辦理,接下來在暑假期間會持續與屏東縣三地門鄉、霧臺鄉及瑪家鄉的在地警消單位合作,輪流至霧臺鄉神山瀑布、瑪家鄉牛角灣溪及涼山遊憩區等轄區熱門戲水場域,接連辦理八場次的宣導,期能藉由宣導提高民眾進行水域遊憩活動的防護觀念及安全意識,避免憾事再次發生。

Read More

屏縣志工防疫誓師 清除登革熱孳生源

屏東縣志工齊心防疫,在東港高中誓師後由縣長周春米(右二)率領清除登革熱孳生源,呼籲做到「巡、倒、清、刷」四步驟。(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為防範登革熱疫情擴散,二十二日於東港高中舉辦「登革熱孳生源清除誓師大會」,縣長周春米及各級民意代表與五一三位志工里民共同參與,展現社區總動員、全民防疫的行動力,氣氛熱絡。 縣長周春米表示,登革熱是一種由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傳播的病毒性急性傳染病,環境管理是防疫關鍵,去年在全民總動員下,屏東縣本土登革熱僅九例,遠低於鄰近高雄市,而今年截至目前境外登革熱病例為三例,本土病例仍維持零確診,成果有賴於第一線防疫人員與志工的努力,才能有效控制疫情。 周縣長說,每年的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都會吸引大量觀光人潮湧入東港鎮,因此維持市容整潔與環境衛生至關重要;她強調,良好的環境需要各鄉鎮齊心維護,為鼓勵落實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此次誓師大會也特別發送「屏東限定版廚餘桶」給每位志工使用,讓社區從日常生活中落實環保行動。 環保局提醒鄉親,雨後四十八小時是病媒蚊最容易孳生的關鍵時刻,應仔細巡檢居家內外周圍容易積水器物,如有積水容器即動手清除,做到「巡、倒、清、刷」四步驟。 「巡」-經常巡檢,檢查居家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倒」-倒掉積水,不要的器物予以丟棄;「清」-減少容器,使用的器具也都應該徹底清潔;「刷」-由於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的蟲卵在乾燥容器沿壁可耐旱長達一年以上尚具孵化能力,應刷除內壁蟲卵,收拾或倒置不使用的桶、缸、甕、盆,才能有效防止病媒蚊孳生。

Read More

澳洲學校管弦樂節 台南裕文國小奪最高榮譽金賞獎

南市東區裕文國小管樂團參加澳洲學校管弦樂節,一舉奪得最高榮譽金賞獎為國爭光。(東區裕文國小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東區裕文國小管樂團受邀參加第六十三屆澳洲學校管弦樂節,成為史上首支參賽的台灣隊伍。二十四名優秀學子出國比賽不負眾望,一舉奪得最高榮譽金賞獎,為國爭光。 出訪澳洲的裕文國小管樂團,由校長陳彥宏領軍,隨行師長包括負責籌劃的教務主任張茵茵、指揮老師許家銘、樂團總監葉玲雅、英文老師李家妮。裕文管樂團的孩子們在海外正式比賽現場台風穩健,演出精準、音色渾厚,團隊默契十足,贏得評審一致讚賞,為台灣拿下賽事最高榮譽金賞獎,全體師生與有榮焉。 除了參賽,團隊也與Australia Annandale North Public School展開音樂、文化交流。透過合奏、遊戲與互動,建立跨國友誼,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裕文國小管樂團創立於二0一一年,由三至六年級學生組成,分為初級、中高級團,歷年來參與南市、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屢獲佳績。二0一七年起連年代表南市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今年拿下全國管樂合奏項目特優的最高榮譽,是活躍於各大賽事的常勝軍。 陳彥宏表示,裕文國小能夠成為台灣第一支登上澳洲學校管樂節舞台的小學團隊,是無上榮耀。孩子們用音樂感動世界,也讓世界看見台灣教育的力量。

Read More

台南安南區工廠大火!救出2大1小

安和路三段一九0巷一家工廠發生火警,警消駕梯救出二大一小。(民眾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安南區安和路三段一九0巷一家工廠二十二日下午發生火警,冒出大量濃煙,消防局出動人車馳往搶救,駕梯救出二大一小,幸無人傷亡,未波及鄰旁工廠。 安南區安和路三段一九0巷一家工廠火警,警消駕梯救出二歲女童。(民眾提供) 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下午二點三十三分接獲報案,指稱安和路三段一九0巷一家工廠發生火警,馬上調派安和分隊等十六車、警消三十四人馳往搶救。不到六分鐘,警消抵達火警現場,工廠冒出大量濃煙,發現三人受困三樓陽台,其中包括一名二歲小孩。 警消布水線滅火,同時駕梯救援,二大一小一家人順利脫困,意識清醒,三十六歲何姓女子、二歲郭姓女童送醫檢查,三十八歲郭姓男子自行就醫。警消發現工廠一樓燒毀面積約二十平方公尺,業者認為無財損不火調。

Read More

高市議員黃飛鳳訪關廟鳳梨產業 讚一果多用

市議員黃飛鳳拜訪台南關廟鳳梨產業晉億實業公司,她表示,這裡的鳳梨,連果皮、果芯、鳳梨葉都儘量的充分利用。(黃飛鳳提供)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黃飛鳳廿二日拜訪台南關廟鳳梨產業晉億實業公司,她表示,這裡的鳳梨,不只香甜可口,最厲害的是連果皮、果芯、鳳梨葉都儘量的充分利用。 黃飛鳳指出,鳳梨葉經加工可提煉鳳梨纖維,製成天然紡織原料。鳳梨莖則富含天然鳳梨酵素,可製成高效能飼料添加劑,有助消化、促進健康。 黃飛鳳認為,這樣的循環再利用,不只是環保,更是農業產值升級的關鍵,真正做到一果多用、農廢再利用,每一個細節都在替農民找出更多收入的可能。 黃飛鳳說,在地農業如果每個環節都能這樣發揮創意,台灣的農村就能變成有價值、有韌性的永續基地。 黃飛鳳強調,只要是能讓高雄農民好的事情,她都有興趣,這樣的好事,我們需要更多。

Read More

邱志偉:中寮橋增設電動水閘門 減輕滿潮倒灌風險

立委邱志偉表示,經多次會議討論,決議於中寮橋處增設電動水閘門,透過水位自動調節系統,有效提升區域排水效能,減輕滿潮期間的倒灌風險。(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廿二日表示,經多次會議討論,除了原本已啟動的大湖埤排水整治工程外,更決議於中寮橋處增設電動水閘門,透過水位自動調節系統,有效提升區域排水效能,減輕滿潮期間的倒灌風險。 邱志偉說,路竹頂寮三公路一帶,早期為興達港內灣,現已轉型為地方重要的養殖產業區。然而,該地區地勢低窪,近年在天文大潮影響下,海水經排水渠道倒灌,造成嚴重淹水,對當地養殖戶與居民生活帶來極大衝擊。 為積極改善此一問題,邱志偉邀集農業部漁業署、市府海洋局及水利局等相關單位,共同研商大湖埤排水改善對策,決議於中寮橋處增設電動水閘門。 邱志偉指出,本工程經費初估約為五百五十萬元,他已責請市府海洋局儘速完成工程計畫提報,並積極協調農業部漁業署爭取中央補助,全力支應興達養殖漁業生產區排水系統的建設經費。工程完工後,將由水利局接手後續維護與管理,確保設施長期穩定運作。 邱志偉提到,他也要求相關單位加快行政流程,全力趕工,務必在今年汛期前完成建置,以降低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災害風險,守護在地養殖產業與居民安全。作為民意代表,他將持續督促工程進度,並爭取更多資源,為地方打造更安全、永續的生活環境。

Read More

陳美雅促和山里光電開發案撤照、停工、問責

市議員陳美雅對和山里光電開發案,她要求市府撤照、停工、問責,檢討制度漏洞,杜絕類似案件再次發生。(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陳美雅廿二日表示,發展綠能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對和山里光電開發案,她要求市府撤照、停工、問責,檢討制度漏洞,杜絕類似案件再次發生。 陳美雅指出,高雄市大樹區和山里這起光電開發案,明明位在山坡地、開發超過五十公頃,卻沒有做環評。水保也沒照圖施工,滯洪池根本排不了水。市府說有開罰了七次,結果呢?施工照舊、問題照樣。 她質疑,森林被剷平、土石裸露,居民家園就在山腳下,一場大雨,很有可能導致土石流,這樣的後果誰來負責? 陳美雅強調,我們支持再生能源,但不是這種「假永續、真破壞」的開發方式。綠能的推行不該犧牲人民的安全,更不能成為環境過度開發的擋箭牌。

Read More

高市議員李雅靜:政府應正視電動車電池安全

市議員李雅靜認為,現在電動車越來越普及,但電池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多,政府不能裝沒看到。既然要推動綠能,就要對市民的安全負責。(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李雅靜廿二日認為,現在電動車越來越普及,但電池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多,政府不能裝沒看到。既然要推動綠能,就要對市民的安全負責。 李雅靜說,上週,台北一輛電動公車在路上電池爆炸起火,整輛車陷入火海,畫面真的很嚇人,幸好駕駛員夠機警,馬上停車疏散乘客,才沒有釀成悲劇。 李雅靜查出,高雄也有卅四輛同廠牌的電動公車正在路上跑。她認為,這不是台北的事,高雄不能當作沒事,因為同樣的事,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眼前。 她強調,我們支持發展綠能交通沒錯,但前提是安全第一,不能只顧著補助業者買車,卻放著風險不處理,讓市民每天搭車都在冒險。 李雅靜向市府提出三點要求:高雄市所有電動公車立即檢查,包括電池、線路、冷卻系統一項都不能放過!該修的修、該停的停,千萬不要等出事才補破網。 她表示,平時的保養、臨時的抽查要做得確實,不能做做樣子交差了事。這是關係到上班族、學生、阿公阿嬤每天搭的車! 李雅靜指出,駕駛員的警覺性真的很重要,台北這次能避開災難,全靠駕駛機警反應。高雄也要定期訓練,模擬異常狀況,才能真的守住安全最後一道防線。 李雅靜說,她會持續追蹤、緊盯交通局有沒有確實動起來,別等到高雄版爆炸事件上了新聞才知道事情有多嚴重。

Read More

東隆宮典藏王船移展王船文化館 重現「陸上行舟」榮光

東港東隆宮典藏王船移至屏東縣王船文化館展出,由屏東縣長周春米(右五)主持開展儀式。(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東港東隆宮打造、象徵溫府千歲神威的典藏王船,22日隆重移至屏東縣王船文化館展出,重現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特有的「陸上行舟」盛況,移展後也為王船文化館「王船工藝之美」主題特展揭開序幕,象徵信仰、工藝與地方文化力量的深度交會。 22日上午,東隆宮典藏王船由溫府千歲壓陣隨行,在東港東隆壇頂頭角轎班全程護送下,順利安置於王船文化館一樓大廳,與館內三樓的巨型典藏王船遙相輝映。而此次典藏王船所需前中後桅、船帆、小艇與前後錠等器具,也是首次由單一角頭擔任全程扛抬、遷移任務,展現地方信仰的高度凝聚力。 東港東隆宮典藏王船移至屏東縣王船文化館展出,與館內三樓的巨型典藏王船遙相輝映。(記者鄭伯勝攝) 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縣王船文化館除了王船匠師現地建造的實體王船,東隆宮特別將典藏王船移至館內,即日起展出兩年,造船的匠師皆是屏縣府文化資產認證的保存者,他們致力傳承一生所學與經驗,展現王船工藝之美,邀請全台與全世界的遊客來到王船文化館欣賞匠心獨到的技藝,也了解屏東迎王文化信仰與特色。 東隆宮典藏王船於2015年啟動,歷時八個月完成。此艘王船為迎王實體王船一半比例,採用台灣檜木打造,全長20尺6吋、寬5尺8吋、高4尺3吋,不同於儀式用船,典藏王船未施油漆,僅塗保護漆保留木材原色,以細緻彩繪與雕刻展現信仰之美,更體現東港船藝匠師代代相傳的精湛工法。 王船文化館2樓特展室即日起也展出「七角頭系列特展(一)頂頭角—藍圖:咱與王爺的約定,共寫傳承不熄的七角頭精神」,由東港子弟方智弘擔任策展人,以「頂頭角」睽違百年再度抽中温府千歲為起點,以象徵傳承的七色布船訪談,串連角頭制度、職責與世代對話,描繪出一張仍在延續、由世代共同書寫的信仰藍圖,歡迎民眾參觀,細細感受在地信仰榮光。

Read More

六堆客家園區農事學堂 割禾體驗迎豐收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農事學堂割(禾)稻體驗,吸引二百餘位民眾親子參與,氣氛十分熱絡。(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田園地景區四個月前邀請數百位民眾親子所播種的水稻秧苗,如今金黃稻穗已隨風飄逸,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二十二日再次邀請二百餘位大小朋友參與園區農事學堂割(禾)稻,體驗豐收的喜悅。 客委會客發中心表示,六堆園區往年皆種植白米,今年則改種台梗糯三號圓糯米,呼應客家人粽子、鹼粽、湯圓、粢粑、甜酒釀、粄食等傳統米食的主要成分;除此之外,前兩年園區將部分稻米與屏東觀光酒廠合作製作成料理米酒,頗受好評!今年根據糯米的特性嘗試研製成高品質飲用酒,讓稻米有更多的可能性,也讓更多人透過稻米所延續產出的商品認識六堆,認識客家。 參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割(禾)稻的民眾,體驗如何將稻穗利用脫穀機臺脫離,隨後裝入瓶中成為最珍貴的回憶。(記者鄭伯勝攝)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農事學堂活動一直是大小朋友最熱情參與的園區主題活動,今年第一階段的蒔田(插秧),到第二階段稻田裡的守護者-稈人仔(稻草人)製作,至今第三階段共下來割禾(割稻)體驗,這都是六堆客庄地區百年來最重要的農事作物-水稻種植歷程;是六堆園區延續農事文化傳承,傳遞客庄常民農作的最重要文化意涵,讓參與體驗者珍惜每一份得來不易的糧食,這也是六堆農事學堂活動的精神與意義。 此一割禾體驗也準備脫穀機臺供民眾自己動手將稻穗脫離,並將脫落的稻穗放置在紀念瓶中,成為此次割禾體驗中最棒的回憶紀念品。另外園區也準備美味可口的割稻飯、冰涼爽口的檸檬愛玉及消暑聖品冰棒供民眾體驗早期客庄的割稻等農忙「交工文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