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警分局辦理員警身體及心理健檢

(永和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守護同仁身體及心理健康,落實市警局照護同仁身心健康的政策,永和警分局特於今(16)日上午邀請亞東醫院至本分局3樓禮堂舉辦113年第4次員工身體及心理健康檢查活動。 次健康檢查除常規項目外,亞東醫院健檢中心資深專案護理師林麗華更爲永和警分局規劃提供最先進的醫療器材設備,例如有別於傳統黑白影像、「美國家庭醫師學會指定採用機種」—高階高解析度彩色都卜勒超音波儀器,廣泛的應用在心臟、頸動脈、甲狀腺等等的檢查上大幅提高醫師診斷可比性;另外還有美國FDA核准影像分析指定機種—TOPCON TRC-NW400「免散瞳」眼底攝影機,可以針對視網膜本身的疾病(退化、破洞、剝離)、視神經炎、黃斑部病變、青光眼、飛蚊症、動靜脈阻塞、眼中風等全方位病症進行的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保障經常使用3C產品的警察同仁。 2018年丹麥醫學研究團隊指出,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為重要,然而卻常常被忽視,未能即早發現問題而尋求協助或治療。本分局首創結合心理健康評量,除甲狀腺等相關生理檢查外,更由同仁填寫相關心理健康及憂鬱指數量表以檢視自己的心理狀況,如有進一步需求,再由專業臨床心理師及精神科醫師診斷分析,讓同仁知道是否心理感冒生病了。可以藉由日常飲食、運動、睡眠及工作等調整,或依診斷醫囑就醫治療。 永和警分局長王耀輝表示,警察工作高壓且高勞動力,日夜輪番,身心負荷極大,爲維護同仁健康權,本分局每年均舉辦數場健康檢查,本次更結合心理健康健檢,使同仁不再因擔心被貼標籤而延遲發現心理問題,讓心理健檢跟生理健檢一樣是例行自然正常的事情。有健康的身心,才有健康快樂的警察,熱忱服務民眾,有效打擊犯罪。

Read More

新北7國手國際技能賽奪2銅4優勝

臺灣懸缺8年沒得獎的CNC車床職種,由新北高工林詠軒拼下世界銅牌。(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第47屆國際技能競賽(WorldSkills Competition)全球共有來自五大洲69個國家或地區超過1,400位技能菁英於里昂參與62項職類(含3個表演賽)的同場競技,其中,臺灣共有58位國手參與,新北7位國手共獲得2銅4優勝,再創佳績!得獎率超過85%,新北學子再次透過專業技能,讓世界看見台灣。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市致力推動技職教育,讓更多學子適性適所,並挹注多元資源投入技職領域人才永續發展,期盼讓所有學子發揮專業。除自103年首創推動三級培訓及6種技職競賽人才育成策略外,113年起更推動打造國際級金手培育基地計畫,共計11校13案獲得補助,預計打造新北成為臺灣國際級人才頂尖據點,繼續讓新北學子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也讓優秀技能能夠永續傳承。 臺灣懸缺8年沒得獎的CNC車床職種,新北市於本次國際技能競賽不負眾望的奪得好成績,由新北高工林詠軒拚下世界銅牌;行動應用開發職種由新北高工賴韋宏摘下銅牌;泰山高中陳卉珊女力潛力無限,在著重體力的汽車噴漆職種,打敗參賽的一半選手獲得優勝,實屬不易;另外還包括商務軟體設計職種由新北高工賴韋呈榮獲優勝、電子職種智光商工王益柏榮獲優勝,以及網頁技術職種新北高工傅永傑榮獲優勝。 CNC車床職種國手林詠軒表示,為了代表台灣出國比賽,休學1年認真訓練,並於期間代表台灣參加亞洲技能競賽,藉由參賽看見自己的弱項並調整訓練項目;這次國際技能競賽的挑戰包含第一天在競賽時間剩45分鐘時,變更工作圖考驗臨場反應,第二天使用的材料較硬造成加工過程遇到問題,第三天則是需要與其他零件做配合處理。本次競賽試題相較簡單,特別考驗選手的臨場穩定度與尺寸精度控制,能奪下銅牌很感謝所有指導老師的辛苦指導與付出。 女力潛力無限,泰山高中陳卉珊奪得汽車噴漆職種優勝。(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汽車噴漆職種國手陳卉珊表示,這次比賽是自己參與汽車噴漆職種的最後一場賽事,相當緊張與倍感壓力,非常想要全力以赴、表現出最好的自己。過程中面對時間的壓力,情緒越來越焦慮且緊繃,最後很遺憾沒能完成所有項目,內心十分沮喪且難以釋懷,但也清楚自己已竭盡所能,這段過程將成為自己珍貴的學習經歷。 電子職種由智光商工王益柏拿下優勝。(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電子職種國手王益柏分享,四天的競賽自己已盡全力拿出最好的表現,競賽結束後,聽見裁判長說:「我知道你盡力了,我都看在眼裡,有盡力就好!」當下內心很複雜,雖然最後只拿下優勝,還是很感謝在當國手這段時間協助與指導的人們,參與這場比賽絕對不是只有自己在付出,回到台灣後也會盡自己所能、傳承經驗給下一屆選手。

Read More

友善校園獎 新北囊括20獎 再創全國第一

永吉國小-永抱生命吉蛋傳情。(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113年「教育部友善校園獎」名單日前公布,其中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獎項共38項,新北市獲獎數20項超過總獎數半數,其中獲選卓越學校獎的7個名額中,新北市就抱回6座獎項;個人獎項得獎數亦再創佳績,共14名傑出學輔行政人員及導師獲得殊榮;獲獎數量再創全國巔峰,展現新北市推動友善校園成效斐然。 大觀國中-讓世界看見大觀。(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市持續用心營造充滿愛與支持的友善校園,關注並積極協助每一位孩子,營造共好的學習氛圍,讓學子從優質、安心與包容的友善學習環境裡開展潛能,適性成長發出不一樣的光芒。 榮獲卓越學校獎的大觀國中校長羅珮瑜也指出,學校凝聚共識並努力結合各方資源,建構「活力、希望、成長」的學校願景,規劃友善校園執行計畫,在生活中培養「友善探索客、友善閱讀者、友善實踐家」為執行方向,深耕孕育優質的大觀少年,創造幸福人生的沃土。 成州國小及板橋國中透過特色課程的發展,於課程中融入生命教育及品德教育,並將知識從書本延伸到真實生活。如成州國小結合AI智慧仿生魚技術,發起「成州魚不魚」主題活動,透過AI互動課程,培養孩子尊重生命及愛護環境的好品德;板橋國中推出多元社團課程,讓學生自我探索,鼓勵參與全國賽事多元展能,將興趣發展成能力,追求自我實現。 金陵女中-第一件好事響應活動。(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此外,同在學輔工作領域用心投入與付出,榮獲「卓越學校獎」的牡丹國小、永吉國小及金陵女中等校,致力媒合社區資源,幫助孩子了解自己,進而學習善用所長服務社會。如金陵女中秉持「厚生」(豐厚自己與他人生命)的創校理念推動生命教育,善用社福機構及社區醫療資源。在心理衛生講座及醫師心衛諮詢的專業協助下,學生透過自我覺察強化思考正向與抗壓性;永吉國小成立小小志工隊進行「送愛到社區」的活動,讓孩子透過服務學習,學習感恩與關懷弱勢;牡丹國小與在地連結,設計「家鄉思想曲」系列課程認識牡丹社區文化,建立對家鄉的歸屬感與自我認同,落實社會責任。 榮獲「傑出導師獎」的光榮國中劉彥伶老師,曾擔任各處主任、組長及兼輔教師,經歷豐富的行政洗鍊下,使她在導師的工作崗位上更加得心應手,能精準的掌握每位孩子的需求。家長日時,播放班級進行「解憂雜貨店」的活動影片,讓家長們透過回答問題的QA過程中看見孩子的成長。劉老師還精心製作「班級專屬MV回憶錄」透過影片回顧家長日的點滴,溫馨感人的畫面,讓家長們邊看影片邊頻頻拭淚。 同樣獲得「傑出導師獎」的三民高中國中部老師陳洧溱,深耕學輔工作逾25年,秉持著「孩子想要的,我們一起想辦法,導師一直都在」的初衷,一路支持陪伴孩子參與數位圖文大賽,從擬訂主題、設計海報到口語問答決賽。對於寒暑假課後主動想留校或參與學習扶助的學生,陳老師會主動詢問校內其他老師的意願進行輪值輔導,長期的支持陪伴讓學生感受到最大的溫暖。

Read More

新北消防局為幼兒身障機構設計專屬防災計畫

(新北市消防局第一大隊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消防局新板分隊於13日前往板橋幼兒身心障礙早療機構,針對該機構進行防災安全規劃與防火課程教學,此機構主要照顧對象為0-6歲具發展遲緩或心智障礙的幼兒,這些孩子在火災等突發事件中屬於逃生困難族群,因此機構人員的積極引導和應變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以確保能夠迅速將幼兒轉移至安全地點,減少火災帶來的風險。 (新北市消防局第一大隊提供) 新北市消防局指出,由於該機構人員專注於幼兒的早期療育與日常照顧,對防災應變知識了解有限。為此,新板分隊消防人員尤偉檁,首先對機構環境進行防災安全勘查,評估火災風險並提供具體改善建議。另根據該機構現有人力及資源,量身設計專屬的防災計畫,這種方法不僅突破了傳統的一對多防火宣導,更能夠因應實際環境與需求,為避難弱勢群體提供有效的應變方針,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風險。 新北市消防局第一救災救護大隊大隊長羅凱文表示,「守護市民安全」一直是消防局的首要目標。在火災預防工作中,消防局嘗試對傳統防火宣導進行創新與改良,透過為特定場所量身設計防災計畫,結合自衛消防編組,期望民眾從主動學習災害應變知識到獨立思考,最終能夠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採取有效行動,為火災中的弱勢避難族群提供一個真正安全的避風港。

Read More

永和繪畫賽 「減碳愛地球」展童趣

評審老師們挑選佳作。(新視波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永和區年度藝術盛會─「2024永和兒童創意繪畫比賽」11日在永和區公所辦理評選活動,今年主題為「減碳愛地球 永和的夏天」,報名較去年人數成長近一倍,一共收到2516件作品參賽,主辦單位特別邀請三位在地傑出藝術工作者擔任評審,從這麼多畫作中評選出幼兒園組、國小低、中、高年級的金牌獎、銀牌獎、銅牌獎、優選以及永和特色獎,共412件得獎作品,將於10月19日在永和國父紀念館舉辦頒獎典禮,屆時也會一併展出所有獲獎作品,歡迎民眾到現場共襄盛舉。 (新視波提供) 永和兒童創意繪畫比賽評選當天,包含永和區長莊茂坤 、新北市副議長陳鴻源都來到現場關心今年的參賽狀況,永和區長莊茂坤表示,這次的參賽人數突破往年紀錄、相當踴躍,希望透過繪畫比賽讓更多小朋友了解到節能減碳、愛護環境的概念,公所也一直致力於各個施政層面,希望傳達減碳環保、永續環境的理念。 新北市副議長陳鴻源也表示,今年非常感謝來永和的小朋友們踴躍報名,他也看了這次的參賽作品,大家的畫作都非常精采,其中有小朋友運用寶特瓶等環保材質作畫讓他感到印象深刻,也希望愛護地球的觀念能藉著比賽活動持續深植在每個孩子的心中。 評審許國寬老師挑選佳作。(新視波提供) 今年由台灣現代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許國寬老師帶領團隊進行評選作業,許國寬老師提到,從今年參賽作品中可以看到小朋友對於主題的理解,感受到他們對永和的熱愛及對環境的關懷,透過繪畫媒材的使用、主題的發揮,都展現出令人驚豔的繪畫技巧,對作品完整度的掌握也令人嘆為觀止。 承辦永和繪畫的中嘉寬頻|新視波總經理徐雪玲指出,新視波身為地方媒體,十分關心並且積極投入地方事務,永和創意繪畫比賽今年邁入第七屆,也成為永和一年一度的藝術盛會,頒獎典禮將在10月19日下午2點於永和國父紀念館舉辦,當日除了頒獎典禮外也會展出所有得獎作品,還安排麻吉熊拍照、精采表演,以及問卷送好禮等豐富的活動,也會在Youtube頻道及臉書「新北市永和區公所-和平之鴿」粉絲專頁直播,屆時歡迎民眾點閱和親友分享影片。而頒獎典禮的影片也會安排在新視波CH3公用頻道與CH4新北生活台播出,歡迎民眾一起來現場欣賞小朋友對永和夏天、對地球環境的想像,看見地方藝文創作的活力。

Read More

羅廷瑋爭取1.3億 台中南區中區道路重鋪、天然氣與自來水管線汰換

立委羅廷瑋爭取南區中區前瞻計劃道路工程經費。(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立委羅廷瑋爭取南區中區前瞻計劃道路重鋪,加碼天然氣與自來水管線一併排換,總計約1億3370萬元,已通過中央前瞻計畫補助。 台中中區成功路(三民路至綠川西街)、三民路二段(台灣大道至公園路)、光復路(三民路至綠川西街)、公園路(三民路至自由路二段)及南區國光路(忠明南路至建成路)與南平路(忠明南路至復興路)一帶,路面改善工程,通過中央前瞻計畫補助。 立委羅廷瑋爭取南區中區前瞻計劃道路工程經費。(記者徐義雄攝) 立委羅廷瑋指出,擔任議員期間,許多民眾建議,國光路(忠明南路至建成路)與南平路(忠明南路至復興路)周邊的道路破損嚴重,經常的修修補補,用路人增加行車上的不安全性。 張彥彤議員提到中區成功路(三民路至綠川西街)、三民路二段(台灣大道至公園路)、光復路(三民路至綠川西街)、公園路(三民路至自由路二段)等範圍路面年久失修,多次建議建設局能盡快改善。 林霈涵議員表示,國光路(忠明南路至建成路)與南平路(忠明南路至復興路)長期破損、修補不完善的行車安全問題,接獲民眾陳情後,建議建設局儘快改善。這些路段是重要交通要道,經費不足導致修繕不徹底,影響市民行車安全。 羅廷瑋說,上任立法委員後,市政府建設局與張彥彤議員及林霈涵議員多次希望,向內政部營建署,爭取前瞻計畫補助,9月份獲核定補助中區成功路(三民路至綠川西街)、三民路二段(台灣大道至公園路)、光復路(三民路至綠川西街)、公園路(三民路至自由路二段)總長約1950公尺、經費2000萬(中央補助1000萬);及國光路(忠明南路至建成路) 總長870公尺、經費1600萬(中央補助800萬)元;及南平路(忠明南路至復興路) 總長約330公尺、經費600萬(中央補助300萬)等,總計道路重鋪4200萬元來推動道路燙平改善通行環境。 羅廷瑋加碼爭取道路燙平外,包含中區自來水汰換管經費2千萬及欣中天然瓦斯汰換管2千萬、南區的自來水汰換管經費4300萬及欣中天然瓦斯汰換管870萬計畫;拜託建設局積極規劃設計,台電台水及中華電信與欣中天然氣等單位協調統挖施工順序,避免多次開挖。施工預計年底設計完成,最快約在明年中旬施工。

Read More

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獲HSC「醫療科技傑出貢獻獎」

中山醫大暨附醫獲國科會多年期計畫,並取得醫療器材商販賣業及製造業許可執照。(圖左二為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左三為中山附醫總院長蔡明哲)。(中山醫大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醫療系統聯盟(Healthcare Systems Consortium, HSC)表彰在醫療領域與教育行政優秀的個人及團體,2024年首度舉辦醫療科技系列獎項評選,其中「醫療科技傑出貢獻獎」由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獲得,成為該獎項的唯一得主。黃建寧帶領的中山醫大暨附設醫院在智慧醫療應用與高齡健康照護方面的創新突破,成為獲獎的重要關鍵。 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獲HSC「醫療科技傑出貢獻獎」。(中山醫大提供) 黃建寧為現任中山醫大校長,擔任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及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理事,曾任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總院長,臨床醫學與教育行政經驗豐富。在他的帶領,中山醫大暨附設醫院積極研發智慧醫療及高齡照護系統,獲得國科會「臨床資料庫與AI跨域開發及加值應用」多年期計畫支持,取得醫療器材商販賣業及製造業許可執照,校院合作共同開發包括AI輔助的牙周病診斷系統、外科傷口照顧評估系統、手術器械自動清點系統、智慧藥櫃庫存管理系統,以及用於癌症治療的臨床AI決策支持工具,提升醫療效率和病患安全。 黃建寧將智慧醫療技術推廣到社區和個人的健康管理中,行之有年的到宅牙醫醫療服務,佈局未來的到宅醫療架構,包括遠程監控和虛擬診療系統,藉由經濟部中企署「高齡產業新創加速器計畫」執行,催生主題式的產業效應,讓學研醫成果落地實現。促使醫療服務不局限於醫院範圍內,更廣泛的影響社區和高齡化社會的健康維護。 醫學教育方面,黃建寧主張深化國際合作,參與國際醫療科技項目,設立越南唯一的醫管碩士專班。為塑造體系新創跨域的風氣和文化,解決現行醫療產業的痛點,引入史丹佛Biodesign方法論,結合台大、成大等外部夥伴的經驗及資源,建立種子教師資源庫,企圖打造中山醫大成為中部地區生醫人才的培訓基地。攜手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推動智慧醫療研發服務的落地應用及人才培育計畫,實現醫療技術與服務的雙重提升。

Read More

雙流自然教育中心歡慶15週年 上樹下溪趣

雙流自然教育中心十五週年慶,林保署屏東分署邀請遊客上樹下溪的放鬆五感及體驗漁撈。(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今年雙流自然教育中心成立滿十五周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將於九月及十月分別辦理「森日快樂」、「魚米之鄉」課程,邀請遊客上樹下溪的放鬆五感及體驗漁撈! 林保署屏東分署位於南迴公路上的雙流自然教育中心,成立於一0八年,十五年來連結人與自然,提供優質環境教育,深受親子們的喜愛。 屏東分署指出,「森日快樂」全日型課程,將分別於九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展開,讓學員不只攀樹,而是在過程中親近森林、享受放鬆,搭配五感體驗、林下遊憩設施、在地午餐及森林精油,讓身心享受森林育樂功能,親身感受大樹送給每個人專屬的「森」日禮物! 「魚米之鄉」則於十月五日及六日舉辦,民眾將與在地原住民夥伴共同體驗,並了解楓港溪流域裡豐富的漁業資源及捕撈文化,透過實作體驗傳統的漁撈方式及永續利用溪流資源的山林智慧;採線上報名方式,詳情請上雙流自然教育中心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Read More

都是地球人!白喬茵:當藝人被網暴時 希望暖男市長也能出聲

藝人高雄開唱不用錢,市議員白喬茵表示,陳其邁如果倒貼完市民納稅錢只能用一句大家都是地球人當沒事,那代表你是海納百川真的暖。(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白喬茵十三日表示,陳其邁如果倒貼完市民納稅錢只能用一句大家都是地球人當沒事,那代表你是海納百川真的暖,麻煩之後面對台灣藝人被綠營側翼出征網暴的時候,也要幫忙出面發個聲:大家都是地球人!否則就是政治上的人格分裂。 白喬茵提到,藝人高雄開唱不用錢,免場租、免抽成、公務員被當工讀生現場指揮支援、基層員警被當免費保全、清潔隊卯足全力恢復市容、加上市府火力全開讓捷運、輕軌、巴士加密班次,還有數十輛接駁車靈活調度。 白喬茵指出,不管是哪一個國家的演藝人員,事業目的就是要賺錢,沒有人出道是為了樂善好施,鞏固國家外交、或圖一個身體健康闔家平安,所以當火星人發現自己因為一句感謝台灣被取消深圳演唱會,做法是改口感謝中國台灣。 白喬茵認為,所以陳其邁也不用在那邊吹噓是因為智慧城市的治理、民主價值、綠色永續場館以及市府熟悉國際安全標準才能吸引國際巨星,再多的自我感覺良好都敵不過一個事實:高雄開唱不用錢,這樣軟硬體支出變得好省錢!

Read More

大同醫院經營權易主 陳麗娜促成立調查小組

大同醫院經營權竟改由長庚醫院接手,各界紛紛質疑市府決策。市議員陳麗娜指出,若衛生局不願公開資料,不排除開議後請議會成立調查小組。(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大同醫院經營權改由長庚醫院接手,各界紛紛質疑市府決策。市議員陳麗娜十三日指出,大同醫院換手案與市民醫療品質、病患權益息息相關,市府決策如有不當,評選會議如有不公,民意代表必須站出來大力監督。若衛生局不願公開資料,不排除開議後請議會成立調查小組。 陳麗娜強調,醫病關係需要時間的長期累積,市府做法已經引起就醫者恐慌,新的團隊接手恐怕需要相當時間才能重拾信賴。而建立信賴的第一步,就是公開透明的釐清外界疑慮。 陳麗娜表示,這段時間包括高醫工會等各方人士紛紛提供資料,經她梳理及調取大同醫院醫療服務合作案等相關資料後,發現全案有許多難以言喻的內幕。 她指出,初步整理「事前有無主動找長庚接手?」、「高醫是否為初評第一到複評才逆轉敗?」、「為何不給高醫協商調整機會?」、「執行能力有無確實納入評估?」、「只占甄選配分百分之十的權利金為何成決定因素?」等五大疑問,要求衛生局公開說明,必要時公開會議記錄,以昭公信。 陳麗娜也質疑大同醫院設中重症醫療的說法,到底是衛生局想設,還是長庚自己提出?若是衛生局要設,為何不在招商前公布需求?她要求衛生局公開會議記錄,甚至相關錄音錄影內容,還原整個會議過程,以昭公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