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政黨干預司法是現在進行式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中)七日受訪表示,總統賴清德說行政介入司法已是過去式,但政黨干預司法是現在進行式。(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七日指出,已請律師今(八)日律見一定要說服前主席柯文哲同意交保,他也強調,柯文哲沒從京華城案中得到任何好處,交保金額卻高達七千萬元,總統賴清德說行政介入司法已是過去式,但他認為,政黨干預司法是現在進行式。 台北地院五日裁定柯文哲可以七千萬元交保,但柯向律師表示需再行深思,待今(八)日再決定。 黃國昌表示,已請律師不管用任何方法就是要說服柯文哲同意交保出來,柯的個性是不希望給周遭的人帶來任何壓力,特別是這麼高的交保金,訴訟看來會一直下去,錢一押下去、就不知何時能拿回來,柯文哲雖是醫生家庭,但七千萬仍不是一筆小數目,但為保護柯家人的必要隱私,該做的準備都已準備好,律見待柯文哲確認後,就會立刻進行相關交保工作。 黃國昌表示,柯文哲沒從京華城案中得到任何好處,交保金額卻高七千萬元,「台灣還有公平正義嗎」,「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拿現金被抓到,交保金都沒這麼高,中華民國司法史上有哪個案子如此荒謬?總統賴清德還有臉說行政介入司法已經是過去式!」黃國昌表示,政黨干預司法是現在進行式。 黃國昌呼籲民眾,今(八)日有空歡迎大家一起來接柯文哲,他強調,民眾黨在北檢的活動都很理性溫和,希望不要有人來蹭、鬧場。 對於柯文哲交保是否會影響藍白合作的方向,黃國昌強調,這個方向不會有任何的變化,且在野黨在國會裡面,針對福國利民的法案進行合作,在柯文哲被賴清德總統關押以前就已經在進行了,關押以後還持續在進行。 至於二0二六年大選,黃國昌認為,這個事情本來就比較複雜,民眾黨也正靜靜的等待國民黨透過民主的程序產生新的黨主席,但對他黨黨內的事務,民眾黨不太好做過度的評論,作為友黨,就是靜靜的、耐心等候國民黨新的黨主席出來」。

Read More

獲參選國民黨主席資格 羅智強展開請益之旅、全台政見會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改選將在十月十八日舉行,表達角逐意願的立委羅智強已獲頒中評委資格,確定能參選。羅智強七日透過自錄影片表示,即日起展開全台巡迴政見會,以及請益、拜會、舉辦座談會等,將理念面對面傳送到黨員面前。 國民黨現任黨主席朱立倫堅持交棒,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宣布不參選,目前已經表態參選者,包括立委羅智強、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和前立委鄭麗文等人。 由於參選國民黨主席者需具備中央委員或中評委資格,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凌濤表示,朱立倫對交棒早有規劃,早已思考將在近期中常會頒贈中評委聘書給四年來一同奮鬥的黨務主管,這是國民黨內行之有年的作法。這安排自然也「成全」了所有有意承擔重任者。 羅智強在臉書上發文,他當黨主席一定讓總統賴清德下台,一定全力平反被民進黨政治迫害的朋友,包括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以及停職中的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還包括所有被抄家起訴的國民黨黨工幹部,一定讓民主重回正軌,讓檢調不再是東廠,讓人民重新有希望。 外傳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也有意角逐,但至今未明確表態。據了解,雖郝尚未做出最後決定,但從柯文哲被法院裁定以新七千萬元交保後,郝立即發表聲明予以聲援及拜會前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等動作來看,郝的態度與動向似乎逐漸明朗。

Read More

賴桃竹基層座談 同框老柯受矚目

總統賴清德展開下鄉巡迴座談,第二場造訪新竹市,在新竹市內天后宮參香並參與揭匾儀式。(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綜合報導 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下鄉傾聽之旅七日分別走訪新竹、桃園,賴清德表示,此行是傾聽各界意見及反映問題,讓施政更貼近民意,未特別強調選舉布局的事。 賴總統啟動全國二十二縣市「團結之旅」巡迴座談,昨由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副秘書長何博文、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及地方民代等人陪同,上午先到新竹市內天后宮參香並參與揭匾儀式,下午到桃園市蘆竹區慈母宮參香,賴清德在結束慈母宮參香後接受媒體聯訪。 賴清德表示,這次傾聽之旅是傾聽地方黨公職、社會各界意見,讓未來施政更貼近民意、更順利,讓黨公職和地方反映建設的問題,只要中央做得到義不容辭,中央和地方合作推動城市與國家未來的進步,沒有特別強調選舉布局的事情。 賴總統隨後則搭車轉往南方莊園渡假飯店與黨公職座談。 上午造訪新竹市時,不時與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時交頭接耳,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也在位。由於傳出民進黨內有三分之二立委連署要求撤換總召柯建銘,柯建銘拒絕受訪,徐國勇則借用柯的話表示「此時無聲勝有聲」,市議會民進黨團則表態,支持柯建銘繼續帶領新竹隊作戰。 民進黨立院黨團除總召柯建銘面臨被撤換,六長也無人登記參選,連原本已經登記書記長的范雲也撤回。徐國勇也說、時間到了人員就會浮出來,也還有時間,民進黨從來不會缺人才,年輕人才非常多。」 賴清德隨後到新竹市芙洛麗飯店座談會現場,與地方黨部交換意見,盼能重整旗鼓再出發。座談會後,民進黨發言人吳崢表示,總統此行感謝包含柯建銘及新竹所有黨公職議員,也重視與議員的意見交流,聽取在地心聲與需求,進行充分的討論與互動。

Read More

接軌國際教育 中小學教師赴澳見習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持續推動「跨境+在地」雙軌國際教育策略,教育部七日指出,此次計畫由當地教育部國際教育處,媒合三所接待學校,布里斯本州立中學、曼斯費爾中學及米爾頓小學,安排駐校觀議課與協作教學。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一一四年選送中小學國際教育教師出國入班培力計畫」,遴選三十位中小學教師前往澳洲昆士蘭州,進行為期十四天的駐校見習與雙向教學交流,深化教師專業發展與課堂實踐轉化。 此外,每日皆安排教學專業發展課程,由教學副校長或領航教師帶領,聚焦課程設計、教學策略與教育理念之交流。教師們亦於各校舉辦World Cafe形式之教學發表,精心設計十五組融合台灣文化與全球議題的跨文化教學主題,涵蓋永續、科技、文化、情緒教育等面向。 主任秘書張永傑於拜會EQI時致詞表示,「這趟台澳教育交流,是我們再次齊聚,攜手推動雙語與國際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去年,透過觀課與文化交流,互相啟發;今年,更進一步合作備課、示範教學,許多老師表示這些經驗讓在教學與跨文化溝通上有深刻的成長。」 此計畫強調「用、轉、跨」三大行動目標,用所學跨文化知能觀察他國教育現場,轉化觀課經驗為具體可實踐之教案,跨領域共備,發展具有台灣在地特色的國際教育方案。教師返國後將於成果分享會與全國教師社群交流實踐成果,促進本土國際教育的落地與擴散。

Read More

兩藝師獲南管保存者認定

陳進財藝師獲市府文化局保存者提報案並公告。(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南管音樂為台灣極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為承接與推廣南管文化,市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管理處分別受理南管藝師陳進財、黃美美之保存者提報案。經專家學者實地訪查並一致肯定兩位藝師的技藝與傳承貢獻,文資處召開審議會後決議通過後正式公告認定。 陳進財藝師長年參與南聲社,浸淫南管近七十年,師承沈慶玉、吳道宏與伍約翰,熟稔指、譜、曲,尤擅洞簫、二弦、噯仔及唱曲,音風古樸典雅。除音樂造詣深厚外,他亦長期參與館閣事務與地方祭典,能掌握南管歷史文化與信仰脈絡,近年更積極指導灣裡和聲社等館閣,展現推廣與教學的決心。 黃美美藝師獲文化局保存者提案並公告。(市府提供) 黃美美藝師自幼於南聲社習藝,承張鴻明、吳道宏等前輩薰陶,唱腔婉轉細膩,指、譜、曲皆精,並能演奏多種樂器,至今累積近一甲子功力。自一九九七年起,她持續在灣裡和聲社、下茄萣振南社及喜樹國小喜聲社等館閣指導傳習,二0二三年更出任南聲社理事長,展現承先啟後的使命感。 文化局長黃雅玲表示,台南自二00九年登錄「南管」為傳統表演藝術類項後,已陸續認定「南聲社」、「安定海寮普陀寺清和社」、「振聲社」等館閣為保存團體,並於二0二一年新增張栢仲、蔡芬得兩位保存者。時隔四年,再有兩位資深藝師獲肯定,不僅彰顯南管深厚的人才基礎,也讓台南「傳統表演藝術—南管」的保存系統更臻完善。

Read More

將軍吼兩天近十萬人次同High

將軍吼現場人潮滿滿,熱鬧滾滾。 (市府提供) 記者黃文記∕將軍報導 「二0二五台南夏日音樂節─將軍吼」繼昨日「鯤鯓開吼」high翻全場後,將軍漁港週日夜再度化身最熱情的音樂舞台!七日迎來第二天「將軍燃炸」主題舞台,由多組樂團熱血接力演出,吸引許多樂迷齊聚;活動連續兩天共有近十萬人次參與,民眾齊聚濱海High翻將軍漁港,熱鬧滾滾! 週日自上午起就有粉絲不畏烈日搶先排隊卡位,夜晚更因首次施放十六吋彩色千輪煙火,吸引大批攝影愛好者在港邊卡位,準備捕捉最絢爛的瞬間。截至晚間七時三十分,活動連續兩天逾五萬人次參與,將軍漁港徹底沸騰! 將軍吼現場施放十六吋彩色千輪的絢麗煙火。(市府提供) 將軍吼第二天「將軍燃炸」磅礡登場,在傍晚海風的吹拂下,觀眾熱情與音樂能量全面釋放,由BL偶像劇男神張哲偉以樂團形式開場,接著台南出生的文青才女柯泯薰在海景襯托下唱出溫暖旋律;小男孩樂團則帶來《影后》主題曲,引爆全場大合唱。 隨後登場的「台南女兒」李竺芯以《拌拌咧》、《足芳足芳》嗨翻觀眾,新科金曲歌后自帶強大氣場,唱出屬於台南的驕傲。金曲樂團麋先生延續熱度,特別是在《都是浪漫害的》響起時,全場觀眾舉起手機燈海,萬人同聲的畫面令人動容。 將軍吼現場施放璀燦煙火,搭配音樂,交織出精彩饗宴。(市府提供) 在現場民眾的期待中,由副市長葉澤山與貴賓共同啟動六分鐘的煙火秀,今年首度在台南施放的十六吋彩色千輪點亮海港夜空,絢麗煙火搭配音樂交織出精彩饗宴。最後,由壓軸登場的美秀集團帶來精彩演出,以獨特的台客搖滾魅力讓全場觀眾不自覺舞動身體,將氣氛推到最高點,為今年將軍吼劃下最澎湃的句點。

Read More

全國大專院校遊戲點子設計賽 南大數位系奪最佳環保獎

南大學生(左四)在全國遊戲點子設計創意競賽獲頒「最佳環境保護遊戲獎」。(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數位科技學系學生顏玉珍、孫全薇、曾妍禎,組隊參加「二0二五全國大專院校遊戲點子設計創意競賽」,以兼具教育意涵與創意巧思的遊戲設計,榮獲最佳環境保護遊戲獎,展現對環境永續議題的關注與創新實力。 南大數位系團隊所創作的得獎作品《歐特在庫比城》是一款以環境保護為核心的冒險遊戲。團隊成員顏玉珍說,設計這款遊戲主要是希望透過互動體驗,讓玩家在遊戲過程中自然理解減碳、回收與資源循環的重要性。她們在設計歷程中不僅提升了遊戲開發能力,更深刻體會到創意轉化為社會實踐的價值。 南大創新育成中心主任邱聖貴指出,學生以自創IP角色與遊戲故事,引導玩家對環境議題產生行動上的自覺與責任感,這正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價值。同時,育成中心將持續提供專業輔導與跨域合作資源,支持學生投入全國賽事,並將創新能量拓展至產業與社會,為永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校長陳惠萍表示,數位系師生團隊能在全國競賽中獲得肯定,充分展現同學將創意化為行動的能力。她強調,學校將繼續營造良好的創業育成環境,鼓勵學生發揮專業所長,將創新構想實際應用於教育與社會。

Read More

做工行善團為西港災戶重建家園

做工行善團在此次風災中完成重建的第廿六戶,也是南市第三百零七號修繕戶完工掛牌。(勞工局提供) 記者黃文記∕西港報導 市府勞工局與各修繕相關工會、新舜營造等企業在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後立即投入重建,市長夫人劉育菁及副市長葉澤山七日先後帶餐點飲品,到西港區關懷完工的颱風受災戶及慰勞辛苦志工。 做工行善團六日兵分四路前往西港區兩戶及後壁區兩戶進行修繕,七日仍兵分四路分別前往西港區兩戶及後壁區一戶進行修繕,以及前往官田區二手家具倉庫搬運家具,持續投入災後重建工作。西港區大塭寮受災戶自八月十五日起由做工行善團緊鑼密鼓的重建施工,七日油漆粉刷後全部完工,完成做工行善團的第三百零七戶修繕戶,也是此次風災中完成重建的第二十六戶。 做工行善團齊力助修繕,市長夫人劉育菁、副市長葉澤山七日探視西港區受災戶及慰勞志工。(市府提供) 劉育菁及葉澤山昨先後帶餐點、飲品,到西港區關懷完工的颱風受災戶及慰勞辛苦志工,葉澤山副市長代表黃偉哲市長贈送晴天坊弱勢婦女手繡涼被給案家,也贈送「二0二五台南夏日音樂節─將軍吼」VIP搖滾區貴賓證給志工代表。 市長黃偉哲關心志工在修繕服務時安全,亦連結勞動部資源及台北市穎欣國際公司捐贈的護目鏡、防護眼鏡、N95口罩等防護具,昨也由副市長葉哲山分送給志工。另社會局也依家庭需求,媒合除濕機及電風扇等生活物資,協助家戶回歸日常生活。 住在西港區大塭寮的蘇姓案主一家五口因屋頂全毀,被迫暫時寄居鄰居家,勞工局「做工行善團」展開協助後,逐步完成修繕,全面改善其居住安全與品質。

Read More

記錄社區影像 培訓成果發表

社區影像人才培訓班舉辦成果發表,作品《老伴》獲頒「家鄉記錄手獎」。(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政府新聞及國際關係處主辦、台灣南方影像學會承辦的「一一四年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七日舉行成果發表會暨頒獎典禮。現場不僅有學員、授課講師與影片主角到場,也吸引親友團與市民熱情參與,共同欣賞十部作品帶來豐富的台南印象,並一同分享得獎作品的榮耀與喜悅。 備受矚目的「家鄉記錄手獎」由莊淑芬、盧添登、張佳珍共同攝製的《老伴》奪得。作品以女兒的角度回顧父親五十年來蒐集海底化石的歷程。這份看似冷硬的興趣,實則串連起父女與夫妻的愛情與親情。片中展現的不只是收藏,更是一種生命的堅持與陪伴。評審指出,《老伴》藉由平實的影像呈現深厚情感,以多重影像的象徵運用讓影片的層次與韻味更為豐富。 「臺南故事獎」頒發給郭佩怡的《廟邊顧廟》。影片主角是一位樂觀的「非典型廟婆」,在守護媽祖廟與照顧家人的日常裡,展現鄉村社區的溫暖人情。片中祖孫互動自然真摯,讓看似傳統的角色煥發活力與魅力。評審認為,本片兼具趣味與感動,鏡頭凝結美好當下,人物刻畫自然,情感真摯動人。 林利盈的《愛 從未遠行》獲得「人文紀實獎」。作者透過多年累積的家庭影像素材,整理出一部個人紀錄片,誠懇地詮釋愛與記憶的永恆。 而同樣由個人獨立創作拍攝,薛聖月的《曾經,我們都有一個棒球夢》得到「評審推薦獎」。片中餐廳老闆年少未能完成的棒球夢,最終轉化為支持年輕球員的力量。

Read More

參與台積電科普實驗室 左鎮國小學童直呼過癮

台積電科普實驗室走進左鎮國小,讓孩子們從實做中感受到自然科學的奧妙。(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左鎮國小與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及台積電F18B廠志工日前再次攜手合作,展開第七度《科普實驗室Action!》活動,主題聚焦「熱對流×風力轉電」,透過「茶包天燈」、「風形成實驗箱」、「我是風神」等一連串動手實作,帶領學生探索空氣熱對流熱升冷降、風的形成、風洞效應,讓抽象原理成為眼前真實的驚奇與學習。 活動由台積電F18B廠志工與左鎮國小教師共同規劃,首先以「茶包天燈」與「向下飄的煙」導入熱對流概念,學生在觀察火焰與煙霧上升中發現相對溫度的原理;接著透過「風形成實驗箱」清楚看見熱對流產生的氣旋軌跡,並學習安全使用火源的重要性。課程中介紹全台風力發電最佳場址(例如竹南沿海),學生透過圖文資訊理解風洞效應。 接續的「我是風神」肺活量大考驗活動,讓學生實際吹動風力教具使燈泡發亮,將呼出的氣流轉化為可見電力。最後一項「電力提款機」則解釋風力發電儲存的關鍵元件─電容,理解電容儲能與放電原理,直呼過癮。 台積電F18B廠副理張晴媛表示,孩子的眼睛會說話,從他們的專注與反應中,看見科學點燃的好奇與信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