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萃之旅 再現花蓮石材新生命

花蓮縣政府與「邊邊角角」合作,辦理「石萃之旅」花蓮大理石再生石泥手作體驗活動。(花蓮縣政府觀光處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為推廣在地文化資源及永續觀光發展與「邊邊角角」合作,辦理「石萃之旅」花蓮大理石再生石泥手作體驗活動,結合在地旅宿業者與花蓮石材產業,透過手作體驗展現大理石資源循環再利用的價值,提供旅宿業者不一樣的行銷創意。 花蓮縣政府觀光處長余明勳表示,「繁花盛開We Bloom!」,就是以「繁榮」、「花蓮」、「豐盛」、「開放」為四大核心精神,重新揭示擁有的創造力、包容力與生命力,縣府積極推動旅宿業透過異業合作及引入區塊鏈觀光的創新概念。 觀光處指出,此次「石萃之旅」花蓮大理石再生石泥手作體驗活動,是以花蓮擁有豐富的天然石材資源,是全台最重要的石材加工重鎮之一,每年在石材切割與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邊角碎料與石材淤泥,長期以來,這些材料多被視為廢棄物,未被妥善利用。然而,這些「邊邊角角」蘊藏著無限創意與再生的潛力,藉由這次的課程,提供旅宿業者思考後續行銷使用的方向。 觀光處強調,這不只是一次手作體驗,也是一朵花,是一個重塑生命的象徵,更是對土地與資源的尊重,透過創新再生技術與觀光結合,讓石材文化以全新面貌走入大眾生活。期望能成為旅宿業者提供給旅客的新亮點,深度感受花蓮「人與自然共生」的生活態度與永續價值。

Read More

巧手打造專屬向日葵飾品 金工專班助新住民圓藝術夢

台中市后里區戶政事務所金工專班助新住民圓藝術夢。(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后里區戶政事務所開辦「一一四年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班」,規劃花卉金工編織等系列課程,邀請新住民發揮巧思,創作后里在地特產花卉「向日葵」造型金屬飾品,並參訪台中市立圖書館后里分館,助新住民善用館藏資源融入新環境,為期三天的課程於二十二日圓滿落幕。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課程不僅讓新住民認識在地花卉之美,也拓展新住民對金工設計的興趣,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開展美好生活。 吳世瑋指出,后里區是台中市重要的花卉產地,素有「花卉之鄉」美譽,其中向日葵更是當地花農的重點栽種品項。近年來,市府建設局也在后里環保公園種植超過一點二公頃的向日葵花田及三百二十平方公尺的橘紅色金針花田,現正值花季盛開,更成為熱門打卡景點。此次輔導班特別結合花卉與金工藝術,讓新住民從欣賞花卉之美中汲取靈感,動手打造充滿在地情懷的專屬作品,協助他們加深對新家鄉的認同感。 此外,后里戶所也安排新住民參訪台中市立圖書館后里分館,該館近年完成空間改造,增設「音樂主題區」,展現在地文化特色與館藏音樂,並設有多元文化專區,提供越南、泰國、印尼等外語圖書;另「兒童區」同時規劃可愛造型入口、親子廁所及哺乳室,為親子讀者營造舒適友善的閱讀環境。

Read More

「探索北橫號」打造桃園北橫旅遊移動新地標

「探索北橫號」品牌宣傳車即將亮相,打造桃園北橫旅遊移動新地標。(觀旅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你知道北橫有多美嗎?不只是壯闊山林與蜿蜒溪谷,更有春櫻、夏水、秋楓、冬霧四季變化。今年,桃園市政府風景區管理處將推出全新旅遊移動宣傳車--「探索北橫號」,即將正式亮相。 觀旅局二十二日表示,本次登場的「探索北橫號」以吉卜力風格設計為視覺主軸,車身融合自然筆觸與童話想像,傳遞出「走進山林、探索心靈」的溫度感。車體不僅是一部移動的露營車,更是一座旅遊情報中心與拍照打卡新熱點,將穿梭於桃園北橫沿線的重要景點、部落聚落與特色商家,成為串聯觀光、文化、故事的行動媒介。 「探索北橫號」品牌宣傳車即將亮相,打造桃園北橫旅遊移動新地標。(觀旅局提供) 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王代理局長麗娟表示,為了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北橫之美,桃園市政府從二0二三年起以「探索北橫 Explore Taoyuan」品牌為主軸,推動四季特色旅遊行程,今年度導入「探索北橫號」作為年度行銷的主視覺與行動基地。車身外觀採自然筆觸融合奇幻童趣,內裝結合影音播放、旅遊小物展示與社群打卡牆,讓每一位與「探索北橫號」相遇的旅人,都能拍下一張屬於自己的冒險故事。 除了視覺吸睛、氛圍滿點的車身設計,「探索北橫號」更肩負起社群旅遊推廣的重要任務。即日起至年底,露營車將陸續現身於角板山、小烏來、拉拉山等熱門景點,不定期推出限定拍照活動、人氣網紅直播導覽與限量贈品抽獎,歡迎大家即時鎖定官方社群平台。 「探索北橫號」品牌宣傳車即將亮相,打造桃園北橫旅遊移動新地標。(觀旅局提供) 想掌握「探索北橫號」的行蹤與第一手活動資訊?別忘了追蹤觀旅局的官方平台:「探索北橫」與「桃園市政府風景區管理處」Facebook粉絲專頁與Instagram帳號。觀旅局將定期更新旅遊路線、限時活動、粉絲抽獎及短影音內容,邀請您一起感受北橫旅遊的溫度與探索感。

Read More

早期阿茲海默抗體2新藥 最快23日開打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心臟外科權威醫師林芳郁罹患失智症,引發社會關注,許多人關心失智症預防,也關心新藥上市時程。目前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單株抗體的兩款藥物,原預定於19日在台開放自費使用,但因藥廠班機運送延誤,最快將在23日開打。 衛福部現已核准兩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針劑新藥,各家都希望搶頭香。但現在傳出變數,一森診所19日於臉書發文表示,新藥在運輸轉機過程,因班機延遲了,失智新藥預計當天傍晚抵台。 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失智新藥從法國運送來台途中,因物流有誤,也是預計19日傍晚才會送到台灣,將再經過報關程序,最快將在23日開打。 一森診所表示,新藥抵台後,還需要品管監控及抽查,預計下週開打,屆時拿到台灣第1瓶藥,就會馬上為失智患者安排治療。 失智症新藥1年療程費用近百萬元,但亞東醫院目前已有10多名門診患者接受評估。 甄瑞興表示,新藥抵台後,會盡快為病情符合使用資格者施打,期待能有不錯的效果,幫助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Read More

〈中華副刊〉華副文訊 詹冰全集新書發表記者會

時間:114年6月25日(星期三)下午2時 地點: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一樓展覽廳(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詹冰全集》重磅出版 《綠血球》日文手稿時隔75年首度問世! 由客家委員會與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合作出版的《詹冰全集》,歷時近兩年,於今年六月出版。全集十冊包括詩四卷、散文、小說、戲劇、翻譯、藝術及其他與資料各一卷。收錄客籍作家詹冰1938年至2004年期間長達六十六年的創作,涵蓋已出版的十三本著作與未結集、未發表的作品。同步出版時隔75年首度問世,於1950年完成的《綠血球》日文手稿,收錄詹冰1940至1950年間創作的47首風格前衛的日文現代詩。 6/25於國家圖書館舉行發表記者會,同步安排直播供民眾線上參與。詳情請洽客委會臉書粉專。

Read More

〈中華副刊〉蕭蕭.文化隨筆 茶鹽古道

文/蕭蕭 畫/崔俊平 社頭鄉清水岩寺的茶鹽古道,一般都稱之為「十八彎古道」,我們小時候其實不流行說「古道」(「古道」應該是國語流通、經濟發達以後才流行的),總是簡單說「十八彎(uan)」、「十八拐(uat)」。青年期到了北部,接觸北宜公路,認識了宜蘭響亮的「九彎(uan)十八拐(uat)」,連車子都轉了許多向而暈頭,才知道從小訓練的腳力讓我們可以走到眼力之外的遠方;中年後,跨海到了漳州,還認識九龍江的「九十九彎」,「萬鬚千爪潛入漳州的泥淖土塊、岩縫石隙∕滋養紅橙黃綠藍靛紫、或黑或白∕茶米、瓜果與蔬菜」(〈65行.獻詩閩南〉),似乎是《金剛經》所云:「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的那種福德,就在眼前,就在這無量無數無邊曲曲彎彎的山路仄徑中。 這些九啦、十八啦、九十九的「uan-uan-uat-uat」,顯然都不是地形的實有、人生的確指。因為,肩上挑著生活的重擔,腳底踩著的是隨地勢起伏的堅硬土塊、人工鋪灑的防滑碎石子,眼睛是不會去注意路旁的風景和彎度,哪會計數折磨加在身體的力道,九啦、十八啦、九十九啦,不是誇飾,也非紀實,只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簡易刻痕。 想像中的這條曲折的山路,從現在社頭清水岩古寺後方,通往八卦山頂——名間鄉的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沒錯,《詩經.小雅.鹿鳴》的鹿鳴。八卦山脈是海拔三、四百公尺的丘陵,最高的峰嶺是橫山(海拔443),就在清水岩北北東方位,古來常有野生梅花鹿出沒,名間鄉是丘陵平台上偶爾東一塊、西一塊的爛泥淤積地,原本就以「湳仔lam」為名,處處水澤、泥塘,處處野草欣欣然叢生,是逐水草而居的鹿群所喜歡追逐、生聚、教訓的地方,閩南人可以聽到鹿群歡樂的鳴叫聲,這個地方就會叫「鹿鳴」,鹿群呼朋引伴尋常飲水的大水池,就會叫「鹿窟」,這地名、這水凹遺跡,都還在,只是呦呦鹿鳴聲應該在二十世紀「稀微」了! 鹿鳴聲「稀微」,喜歡喝茶的閩南人卻喧嘩了! 名間鄉向南探頭可以俯瞰濁水溪,向東抬頭舉目是台灣的脊梁中央山脈,向西則感覺自己高聳於彰化平原之上,海峽在更遠更低的海平面,水氣從西南來,從四方來,或成雲或吹霧,或迴旋,或逗留,就在這一大片名間鄉「紅色土壤」的上空——那一大片名間鄉的「紅色土壤」彷彿呼應著道教上仙的「丹丘」,呼應著茶樹滋養所需要的「丹丘」。如此近距離的水氣,又蒸騰,又回環,又下沉,又穿梭,就這樣長年滋長著檳榔、鳳梨、茶葉和生薑,滋長著八卦山坳、山坑、山坎,百戶千戶人家…… 我去訪視名間鄉農會網頁,關於農特產品的「茶葉」,他們說從清朝時期就開始引進茶樹栽植,民國十六年由一位王德先生遠從福建安溪來此傳授製茶技術,民國二十八年更大量引進安溪製茶法,製成清香型的茶,以地為名,稱為「埔中茶」,後來大量觀光客、玄天上帝信徒,來到受天宮朝拜,時人又稱本地的茶為「松柏坑茶」。民國六十四年蔣經國先生視察南投,台地上寬廣的視野,讓他有在「嶺」上的感覺,特別賜名此茶為「松柏長青茶」。 有人從安溪來,因此我特別去了一趟安溪——號稱中國茶都的安溪,緊鄰著南安、同安、華安、永春、長泰,你心中自然升起一片和敬清寂的安溪。 去了安溪,當然拜謁了蓬萊山上的清水岩,還喝了住持奉請的清水岩獨有的甜茶,心中想著的是社頭清水岩寺的「十八彎古道」,古道上頭最東邊的「松柏坑茶」,中繼站的清水岩寺的甘露泉,最後要抵達北斗的渡船頭,再從北斗東螺溪抵臨鹿港,交易著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鹽」。這樣的一趟人生重負,是從八卦山頂鹿鳴、鹿窟的地公廟開始,去到濱海的鹿港出海?是從安溪蓬萊山周遭的茶園開始,又傳播到蓬萊島上的茶園嗎?是從俗名陳昭應(1045-1101)的北宋普足禪師被尊奉為清水祖師開始,周轉幾世代才到滿滿蕭姓的社頭,社頭的許厝寮、山湖、清水落腳的陳姓家族? 幾次站在十八彎古道相思樹蔭下,我想著,挑起山產、鳳梨、釋迦、龍眼、荔枝下山,喚回油鹽、雜細、鐵鍋、農具的鄉親,總是有著不同的行色、不同的心事,可是大家都說這是「挑鹽古道」,「柴米油鹽醬醋茶」七件事,就挑「鹽」作為生活不可或缺的唯一象徵?「柴米油鹽醬醋茶」,柴最重,放在七樣之首,米其次,油鹽醬醋都可以瓶瓶罐罐安置,輕重也遞減,茶以紙包裝,可以這角落塞幾包,那縫隙塞幾包,最是輕便,放在最後,是這樣安置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順序嗎? 元朝周德清是這樣安排的:「倚篷窗無語嗟呀,七件兒全無,做甚麼人家?∕柴似靈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醬甕兒恰才夢撒,鹽瓶兒又告消乏。∕茶也無多,醋也無多。∕七件事尚且艱難,怎生教我折柳攀花!」(周德清〈蟾宮曲〉),柴油米醬鹽茶醋,大體上理出了重「量」的生活本質,卻也以誇張式的對比(柴似靈芝、米若丹砂)點出了生活的艱難,米珠薪桂啊!其後明朝唐伯虎「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歲暮清淡無一事,竹堂寺裏看梅花。」(唐寅〈除夕口占〉),清朝查為仁「琴棋書畫詩酒花,當年樣樣不離它,如今七樣皆更改,柴米油鹽醬醋茶。」(〈無題〉)都將陽平聲的「油鹽茶」放在恰當的三、四、七的音位處,一如鐘錶公司的鐘面、錶面,總是十點十分兩手上揚的勝利姿式。 熟讀臺灣現代詩的我們,很容易將瘂弦的〈鹽〉這首詩,放在最高的位置:「一九一一年黨人們到了武昌。而二嬤嬤卻從吊在榆樹上的裹腳帶上,走進了野狗的呼吸之中,禿鷹的翅膀裡;且很多聲音傷逝在風中:鹽呀,鹽呀,給我一把鹽呀!那年豌豆差不多完全開了白花。退斯妥也夫斯基壓根兒也沒見過二嬤嬤。」是呀,瘂弦挑出了萬千生活樣式裡最不可或缺的鹽,選擇了眾多繽紛裡唯一堅持自己的白,泯除了許多介面、藩籬、種族、象限,將「鹽」挑回眾生體內思考。 這十八彎古道,也是這樣成為「挑鹽」古道的吧! 這十八彎古道,應該比清水岩寺還古,清水岩寺起建於清朝雍正六年(1728),先民更早於這一年,披荊斬棘,要將石片、腳印壓住雜草頂,斲不斷的尖石至少也要挫傷它幾分銳氣,磨損它幾個銳角,慢慢幾年,走出了路形,踩出了幾枚仙人腳印,甚至於切割出「火路」,可以行車的防火巷。民國以後,還設置木棧道,利於悠閒,利於心肺呼吸,利於肌力的鍛鍊,利於向東仰望茶園、親近一嶺一嶺的茶樹家族,分辨得明哪一欉青心烏龍,哪一畦金萱、翠玉,哪一區又是武夷、四季春。 或許還有熱心奉茶的山友,商販,相互笑談幾句都城裡紅、藍、綠三原色的滑動,古道上永遠飄著幾朵白雲,帶著水氣,或近或遠,有時漫步,有時也疾行,彷彿風雨要來。 挑鹽的,早些年就放下擔子了。 社頭鄉清水岩寺的十八彎古道,可以清心品賞甘露清水,還能直上名間茶園,遇見戴帽子的鳳梨,可以品名間的茗,微熱山丘剛出爐的微熱鳳梨酥,放眼天地,這是台灣特有的茶鹽古道。

Read More

不開胸 心臟不停跳 翁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植入

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陳紹緯(左2),醫師鄭羽廷(左3)成功執行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長庚醫院提供) 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構造圖。(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團隊19日宣布,已成功在心臟不停跳且不開胸的情況下,完成4例新式的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植入手術,這是繼美國之後全球率先應用此種尖端技術,以微創方式治療複雜主動脈弓疾病,避免傳統開胸及心臟停止,降低患者手術風險與恢復時間。 90歲的柯爺爺,6年前因突發性胸痛就醫,確診為急性主動脈剝離,在林口長庚緊急接受全開胸的胸主動脈置換手術,挽回了寶貴生命,但也在胸口留下一道30公分傷口,今年柯爺爺因為主動脈弓血管瘤快速擴大至6公分,需要再次手術。 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指出,過往的手術方式必須再次打開胸骨30公分的傷口,搭配體外心肺循環機,在手術期間將體溫降至20度,以保護腦部才能完成手術。 幸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團隊引進新式的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植入手術,讓柯老爺爺免除再次開胸手術的危險及疼痛。手術歷時3個小時,術後影像顯示分支支架位置良好,雙側頸動脈血流順暢,證實主動脈瘤已完全被分支支架所隔絕。 陳紹緯表示,最靠近心臟的升主動脈及主動脈弓血管瘤,因為靠近心臟,且分支的血管負責把血液送到頭部,是非常危險的手術區域,傳統開胸手術治療方式雖然有效,但風險相當高。新式的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手術過程不需要開胸,不會留下30公分傷口,僅是經由腹股溝、頸動脈、腋下的小切口,將支架送入應固定處,手術時間及出血量都顯著減少,特別是針對高齡高風險病患,可有效降低中風、腎衰竭、心臟衰竭等手術風險。 陳紹緯指出,新式的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技術,最大的突破在於內建的分支設計,整個過程在複合式混成手術房進行,可以即時進行3D影像重組,利用術中即時的高精準度影像導引,達到毫米級精準定位,整體手術成功關鍵在於詳細的術前規劃,以及團隊成員在手術中的精準操作。 桃園長庚醫院副院長葉集孝表示,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團隊引進胸主動脈分支支架系統,標誌台灣在主動脈疾病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這項技術提供患者微創、高效且長期可靠的治療選擇,尤其適合外科手術高風險患者,可以有風險更低的選擇。

Read More

醫師專業指導 漂白水濕膚+光照 緩解異膚搔癢

高醫皮膚部示範漂白水「濕敷療法」,將稀釋過後的漂白水盡量平均撒在第一層敷料上,等待敷料乾掉後取下,且提醒必須在醫師指導下正確執行。(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氣候入夏,天氣潮濕悶熱,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恐最難熬,常感奇癢無比,高醫皮膚部由醫師專業指導,以全國首創漂白水搭配濕膚療法,結合光照療法、外用與口服藥物、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等,依個別病情,量身訂製治療策略,以解決異位性皮膚炎全身搔癢苦楚。 高醫副院長陳芳銘19日說,異位性皮膚炎長期困擾許多家庭的慢性疾病,該症不是無法根治只能放棄的病,而是透過精準診斷與持續治療,有機會控制症狀,並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高醫皮膚部主任藍政哲表示,依照個別病情,量身規劃最適合的治療策略,例如結合光照療法、外用與口服藥物、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更配備全國首創漂白水浴及水療設施,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濕敷療法,可穩定提供標準化非藥物治療,帶來更完整的照護選擇。 其實,漂白水不只能做為預防腸病毒的有效消毒工具,還能成為異位性皮膚炎第一線非藥物介入治療,甚至可以用「類面膜」,在家濕敷治療。 皮膚部醫師王暉景指出,透過診療,在醫師指導下,正確進行漂白水浴與濕敷療法,搭配調配的藥物,有機會改善病程,並減少復發。 一名就讀國小的林姓男童,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小病患,曾嘗試藥膏與口服藥,甚至住院治療,但只要季節轉換,他的皮膚就會癢得受不了,抓得全身傷痕累累,家長相當心疼,他也不敢穿短袖衣褲,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高醫依照林姓男童的病況,量身規劃最適合的治療策略,建議他定期使用漂白水浴搭配濕敷療法,並結合生物製劑,經過1、2個月的濕敷療程,再也不會癢到全身抓破皮。

Read More

〈中華副刊〉深夜的燈

■劉年貴 夜半,從噩夢中驚醒過來,恐慌之中連忙亮起了燈。燈光,照亮了我的房間,也驅走了心靈恐懼的陰影。我怔怔地直視著燈——這深夜的燈光格外亮堂——此刻,窗外風也瀟瀟雨也瀟瀟,絲絲冷氣透過窗櫺的縫隙直直地灌入我的房間,化作一層層淡淡的霧氣向著燈聚攏過去,但是一旦靠近這燈,霧氣就被這燈發出的光和熱驅散在無形之中。彷彿這霧氣就是夢裡的妖魔鬼怪,在向著我的進攻過程之中被燈光敗下陣來。就這樣直視了一陣子,因驚嚇而急促跳動的那顆心漸趨於平靜,於是,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安然地再次進入夢鄉。 這一幕時常發生在我的生活中。深夜的燈,彷彿是我生命中的庇護神,總是在我驚怵、無助的時候給我勇氣和力量,從此不再害怕黑夜。 有時候,在床上輾轉反側,久久不能進入夢鄉。我想盡一切辦法強迫自己入睡,可是一切努力都是徒勞!我將自己折騰至深夜,愣是睡意全無,人也搞得滿臉通紅、頭昏腦脹。於是,我乾脆亮燈,披衣坐在床頭,順手從床頭書櫃抽取一本愛看的書籍,就著深夜的燈光隨意讀上幾頁文字,這時心情也慢慢地變平復了,再看看那燈——此刻它彷彿也化身成為一位慈祥的老人,在溫情地注視著我呢——用無比愛憐的語氣說道:「睡吧,孩子——時間不早了。」這樣過後,睡意襲上心頭,很快地進入睡眠狀態。 深夜的燈,就像一位慈愛的親人。伴隨著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的漫漫長夜。 在古典的詩文中,深夜的燈亦是各種人生境遇的情感傳達。是「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的漫漫離愁;是「桃李春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的顛沛流離;是「燈花結盡吾猶夢,香篆消時汝欲歸」的憶往昔思故人;是「青燈照壁人初睡 冷雨敲窗被未溫」的孤苦淒冷…… 是的,燈——本是人世間最平凡、最普通的生活物件。它的使命只是發光發亮,來驅散黑暗、照亮人間。可正是人們對它賦予了某種意義,因此這深夜的燈,便成了我們戰勝邪惡的神兵利器,跨越坎坷難關的力量源泉,寄託人生情感的精神支柱……,也正因為如此,這深夜的燈光才會變得感染著一個人,溫暖著一個人,鼓舞著一個人,思念著一個人…… 很喜歡這樣的一句話「家人閑坐,燈火可親」。這是長期漂泊在異鄉他地的遊子日日思、夜夜盼的歸家、團聚時刻。這深夜的燈啊,彷彿也變作家人,也在默默地分享著這一刻的喜悅和溫馨。 我想,這世間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此了。

Read More

主流變異株易感染上呼吸道 新冠確診 女童咳嗽沙啞聲似狗叫

醫師林宛臻指出,哮吼初期與感冒類似,典型臨床症狀包括犬吠樣咳嗽、聲音沙啞及吸氣性喘鳴。(新樓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一名1歲女童咳嗽、流鼻水且反覆發燒,咳嗽除了聲音沙啞外,呼吸聲甚至發生異常,咳出狗叫一樣的聲音,經快篩檢驗檢出新冠陽性。醫師提醒,「哮吼」是常見的上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好發於6個月至3歲幼童,也提醒家長留意相關症狀,早期就醫治療。 新樓醫院小兒急診醫師林宛臻表示,哮吼主要病變多位於聲門下區,幼童聲門下環狀軟骨無法擴張,當黏膜發炎水腫時容易造成呼吸道狹窄,導致吸氣性喘鳴、聲音沙啞與犬吠樣咳嗽等症狀。秋冬期間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及新冠病毒等,都可能導致哮吼。國內新冠疫情目前主流變異株為NB.1.8.1,屬Omicron系列,亦偏好感染上呼吸道,也極易誘發哮吼發作,籲請家長務必提高警覺。 哮吼初期與感冒類似,典型臨床症狀包括犬吠樣咳嗽、聲音沙啞及吸氣性喘鳴。林宛臻指出,家屬如發現孩子安靜時仍持續喘鳴、呼吸費力、胸壁凹陷、嘴唇發紺、意識改變,過度躁動或極度虛弱等警兆,就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 哮吼症治療的重點在於緩解症狀,針對呼吸困難情況,常見治療方式包括使用類固醇來減少喉部的炎症,或可透過霧化治療幫助改善呼吸。現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流行,也呼籲家長留意孩子是否出現哮吼相關症狀,如有聲音沙啞、喘鳴或咳嗽異常,務必及早就醫接受醫療評估,以免延誤治療,確保孩子健康成長。 另外,雖近期監測資料顯示,端午連假後就診人次較前1週大幅趨緩,然而重症與死亡個案數仍在增加,其中50歲以上中老年住院人次出現上升;據統計,台南市截至6月11日累計通報50例新冠併發重症個案,其中8例不幸死亡,其中近9成均未接種最新的JN.1疫苗,安南醫院也提醒民眾提高警覺,積極接種疫苗預防重症。 安南醫家醫科提醒,高風險族群別忘了施打第2劑JN.1新冠疫苗,守護自身與家人健康。(安南醫院提供)

Read More